首页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史 专题知识点复习提纲精编详细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8

2/58

剩余5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世界史专题知识点复习提纲精编详细版目录专题9世界古代政治史┄┄┄┄┄┄┄┄┄┄┄┄┄┄┄┄1专题10世界古代思想史┄┄┄┄┄┄┄┄┄┄┄┄┄┄┄┄6专题11世界近代政治史┄┄┄┄┄┄┄┄┄┄┄┄┄┄┄┄8专题12世界近代经济史┄┄┄┄┄┄┄┄┄┄┄┄┄┄┄┄20专题13西方近代思想史┄┄┄┄┄┄┄┄┄┄┄┄┄┄┄┄28专题14世界现代政治史┄┄┄┄┄┄┄┄┄┄┄┄┄┄┄┄36专题15世界现代经济史┄┄┄┄┄┄┄┄┄┄┄┄┄┄┄┄40专题16西方近现代科技思想史┄┄┄┄┄┄┄┄┄┄┄┄┄48选修专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52第1页共58页 专题9世界古代政治史古希腊民主政治1、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1)地理条件:多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较少;港湾众多,有利于航海与文化的交流。(2)经济条件: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3)政治条件:城邦政体。①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②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4)外部条件:亚非文明的影响。(5)思想条件:希腊的人文主义精神为民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6)主观条件:雅典平民的斗争和仁人志士的改革创新。●●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知识拓展】雅典城邦经历了从君主个人统治到贵族集体统治,再到全体公民集体统治的制度演变,在古代首次实现了公民普遍参与政权、轮番而治的民主制度。其民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既是梭伦等政治家努力的结果,又是人民斗争的结果。●●●●3、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评价(1)进步性①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②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2)局限性①民主性质的原始性:雅典民主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②民主范围的狭隘性:它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是奴隶主的民主,是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③运作方式的随意性: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很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第58页共58页 ④民主后果的危害性: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的隐患,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最终造成了雅典城邦的衰落。程序性民主不能保证实质性民主。●●4、古代雅典的程序性民主与公民的平等、民主、自由(1)雅典民主制度程序性民主的主要表现①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等国家机构。②比例代表制、任期制等。③全体公民都有机会被选为陪审法庭成员;选举方式是抽签选举;司法审判中采取法庭辩论等形式与程序。这种程序性民主强调民主的机制、规则和程序,属于价值理性,侧重于整体角度阐释民主,但很难保证真正的民主。(2)雅典公民的平等、民主与自由①公民平等是雅典民主制的基本原则。雅典的公民大会是由所有二十岁以上的男性公民组成,没有财产限制,投票时是一人一票,以多数票为准进行决策。②雅典人认为城邦是至高无上的。如果某一个人威胁到甚至伤害到城邦的利益,那么,这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就不复存在了,个人的利益是从属于城邦利益的。在雅典,自由和民主不是同等重要的,民主是第一位的,自由是第二位的。一旦个人自由与城邦的利益(民主)发生冲突,个人的自由就会受到压制。●●●●5、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制度保障特点人民主权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政治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权利;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雅典几乎一切官职向成年男性公民开放轮番而治五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经抽签选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由民主选举产生,都有一定的任期权力制约体现在公民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上,如陶片放逐法、官吏任期制、陪审法庭等;雅典公民广泛参与陪审法庭,对官员和法律的实行进行监督等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雅典民主政治运行的基本政治原则公民意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是雅典人的共识制度保障从机制上看通过设立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等机构,有力地保障了民主的实施从公民权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政治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从方式上看制定了一整套辩论的章法来保证辩论的实施;克利斯提尼还创立了“陶片放逐法”从物质上看通过发放公职津贴等方法鼓励公民参政【知识拓展】1、雅典民主政治有哪些局限性?①从民主的范围看:局限在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奴隶、外邦人被排除在外。②从性质看: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③从民主的方式看: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不同素质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产生政治腐败,社会动乱。④从阶级属性(实质)看:它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政治。2、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而不是决定性作用,雅典民主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雅典的生产方式,即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3、“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1)“人民主权”指主权归属,主要表现为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等机构。(2)“轮番而治”指管理形式,主要表现是选举制、任期制等民主运作方式。4、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第58页共58页 5、城邦与公民城邦就是城邦国家,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辖地不过百里,人口不过数万。在古希腊,实行贵族制的斯巴达和实行民主制的雅典是典型的城邦。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机会,君主专制无法发展起来。公民是古希腊社会单独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6、公民政治、精英政治与公民意识公民政治指的是以公民为主体的政治生活方式。在古代雅典,公民政治观念以公民积极参政为核心,认为集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主张全体公民的政治地位平等,并且应当直接参与到公共生活之中。从这个角度看,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属于公民政治。精英政治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主张的贤人治国理论一脉相承,其认为在一个国家中,极少数的政治精英掌握政权,被统治阶级绝大多数是群众,即让有专业知识的人来治理国家。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是公民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1、罗马法形成的条件政治条件罗马帝国政治统治的需要与法治传统的确立,罗马对外扩张中强有力地推行罗马法社会条件平民、自由民的不断斗争,迫使统治者不断调整法律经济条件罗马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思想条件古罗马人崇尚“自然法则”思想(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文化因素继承和发展了希腊等法律成果技术因素罗马法的立法形式灵活多样,技术发达,重视法学家的作用●●●●2、罗马法的演变历程(1)起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①习惯法(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立法和司法大权。法律和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贵族随心所欲解释法律,损害了平民利益。②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十二铜表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它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保留了一些野蛮的习惯法。(2)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①公民法(罗马共和国时期):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②万民法(背景a.疆域扩大b.民族矛盾出现c.公民法的局限性暴露):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3)完善(由零散到形成体系):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完成。●●●●3、罗马法的基本原则(1)平等原则(2)法人制度(3)一夫一妻制度(4)物权法定制度(保护私有财产)(5)继承制度4、自然法:第58页共58页 概念: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一般指人类共有的权利或正义体系(基本原则是自然、理性、自由、平等和正义)。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不是罗马法发展的一个阶段。代表:自然法源于芝诺(约前336—前264年)学派(斯多亚学派),代表人物西塞罗(被誉为“自然法之父”)意义: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5、罗马法的历史影响(1)维系统治①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②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固了帝国的统治。③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2)影响后世①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②罗马法中所蕴涵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③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6、罗马法的社会价值:(1)正是在全面继承罗马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当今世界两大法系(海洋法系和大陆法系)之一的大陆法系,亦称为罗马法系或者民法法系。(2)罗马法的有关私法体系,被西欧大陆资产阶级民事立法成功地借鉴与发展。如《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就是对罗马法的继承和发展。(3)罗马法中许多原则和制度,被近代以来的法制采用,如公民在私法范围内权利平等原则、契约自由原则以及权利主体中的法人制度。(4)罗马法的立法技术已具有相当的水平,它所确定的概念、术语,措辞确切,结构严谨,立论清晰,言简意赅,学理精深。●●7、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发展的影响①雅典民主政治:(1)人民主权发展为主权在民思想。(2)轮番而治的原则发展为近代民主选举制。(3)首席将军及各级官员采取选举方式产生和实行任期制度,影响到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选举制和任期制。(4)雅典民主政治中的五百人议事会后来影响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比例代表制和议会制度等。②罗马法律:(1)罗马法中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后来成为资产阶级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宝。(2)罗马法中的陪审制度后来为近代资产阶级所效仿,建立起一套完整独立的资产阶级陪审制度。(3)罗马法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后发展为现代各国的律师制度。(4)罗马法中“不告不理”的原则为西方普遍继承,继承了罗马法一审终审的审判制度和“一事不再理”的原则。(5)罗马法中的继承制度和婚姻自主权后来为近代资产阶级甚至今天各国所继承等。8、运用多元史观分析罗马法的影响(1)从文明史观看: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西方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某些诉讼原则,甚至政治制度的某些方面也都源于罗马法。(2)从全球史观看:近代初期阶段西方资产阶级都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如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民法典》等,并且从中发展性地提出了“天赋人权”“权利平等”等口号。(3)从社会史观看:罗马法中关于买卖、借贷、债权、合同契约、遗产继承以及伤害赔偿等的规定,在日益重视私有财产和人权的今天,更具有现实借鉴意义,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影响密不可分,成为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知识拓展】1.罗马法的复兴第58页共58页 12世纪初,西欧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其根源在于当时西欧的法律状况同商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适应,而罗马法是西欧历史上调整商品生产关系最完备的法律,满足了当时西欧一般财产和契约关系发展变化的需要。罗马法的复兴保护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扩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罗马法的复兴也促进了法学的发展,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护;罗马法中的自然法精神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2、公法与私法根据调整对象利益性质的不同,罗马法分为公法与私法。公法是关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的法律规定,而私法指的是关于普通公民的个人事务与财产关系的法律条文。在罗马法发展过程中,公民法侧重于公法建设,万民法侧重于私法建设。3、古代罗马与古代中国法制的区别(1)法律观念:中国古代法律深受宗法群体观念影响,罗马法从法律上确认公民个人权利。(2)法律地位:中国古代法律是君主专制的工具,体现了明显的人治色彩,古罗马法律是国家统治的根本,体现了明显的法治色彩。(3)法律结构:中国古代法律民刑不分、以刑为主,而古罗马法律则私法发达、公法不发达。(4)法律内容:古罗马法律有最早的法人制度和人格权制度,中国则没有。(5)法学家地位:古罗马法学家地位高,部分法学家的法律学说有官方效力,中国古代法律则完全以官方为主导。(6)历史影响:中国古代法律影响了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东南亚国家,从而形成了中华法系,而古罗马法律影响了中世纪欧洲许多国家,也对近代以来法律和法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专题10西方古代思想史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发展第58页共58页 1、古代希腊、罗马哲学发展历程2、智者学派(感性人文主义):智者是指古代希腊教授雄辩术和修辞学的教师(1)背景经济基础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为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奠定了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思想基础哲学家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2)概况①出现时间:公元前5世纪。②探索主题: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③思想主张:强调人的价值;反对迷信,强调自由,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兴废要以人为尺度;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④代表人物及主张:普罗泰格拉,其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3)评价积极作用推动了雅典民众思想的启蒙和解放;强调人的价值,重视人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体现;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认识的第一次觉醒。消极作用忽视制度、法律、道德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力,给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2.苏格拉底(理性的人文主义)(1)背景: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苏格拉底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2)主张①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思想。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③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指出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3)影响: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3.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学生)主张根据智慧品德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代表作《理想国》影响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学生)(1)主张: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2)影响: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思想,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5.斯多亚学派:(1)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相当于中国的战国末期)(2)代表人物:①希腊哲学家芝诺(斯多亚学派的创始人,希腊塞浦路斯岛人)②罗马法学家西塞罗③罗马哲学家塞内卡(3)观点:①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②“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③人生而平等(4)意义:斯多亚学派在人类历史上第58页共58页 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6.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1)泰勒斯:万物由水生成——冲破宗教束缚,标志着西方人的精神觉醒。(2)智者学派:从认识自然到认识社会。(3)希腊三贤:从认识社会到认识自己(理性的人文主义)。(4)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关系。普罗泰格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文艺复兴提供价值标准定位;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为文艺复兴提供道德标准定位;亚里士多德“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为文艺复兴提供科学思维方法定位。(5)古代希腊先哲思想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7.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4)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5)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强调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6)总之,古希腊人文精神的三大内涵:人性,即人道主义精神;理性,即对真理的追求;超越性,即对生活意义的追求。8.古希腊人文思想与中国先秦儒家思想的横向比较(1)相同点①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如希腊先哲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强调;中国孔子倡导的“仁者爱人”,孟子的“人性善”,荀子的“人性恶”,等等。②都强调道德的作用。如苏格拉底主张改善人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主张以德治国。(2)不同点①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古希腊人文思想特别强调“个体”的人;先秦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提倡人伦价值。②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古希腊人文思想强调人的平等,反对教育、财产、种族方面的不平等;中国先秦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高度重视伦理道德。③对自然科学的态度:古希腊人文思想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如亚里士多德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中国先秦儒家思想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阶段特征】古希腊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政治: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为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古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其蕴含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经济:奴隶制商品经济发达。思想文化: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对外关系:对外扩张,航海和海外贸易发达。专题11西方近代政治史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1581—1588年)1.原因:①尼德兰是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地区之一②西班牙殖民统治阻碍尼德兰资本主义的发展2.性质:既是资产阶级革命,也是民族解放运动3.结果:①1588年,建立了联省共和国—荷兰(2020年1月起重新改名尼德兰“Netherlands”)②尼德兰南部建立了比利时和卢森堡4.兴衰:荷兰成为17世纪的“海上马车夫”,三次英荷战争后走向衰落(三次英荷战争的时间:1652年、1665年、1672年)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58页共58页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背景(1)中世纪以来英国的议会政治传统(14世纪中期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2)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基础)(3)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政治前提)①背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阻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扩大自身政治权利。②过程补充③光荣革命影响:“光荣革命”结束了王权专制的局面,使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提供了政治前提。【知识拓展】对“光荣革命”的评价(1)从形式上看,“光荣革命”是一场宫廷政变;从阶级本质上看,“光荣革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对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2)“光荣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实现了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愿望,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2.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过程(1)开始形成: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①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②意义:议会权力日益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2)基本形成:责任制内阁的形成。①开始形成:1721年,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②成员组成:内阁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③运行机制: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多数党获得执政地位,领袖被任命为首相;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④主要影响:国王真正“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获得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3)逐步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①背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②结果: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③影响: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1832年议会改革,使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手中,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逐步完善。●●●●3.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影响(1)政治:维护了政局的稳定。《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长期以来议会与国王的斗争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经济: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3)对外: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下半叶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4)文化: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推动文化的繁荣,出现了雪莱、拜伦等浪漫主义文学大师,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达尔文提出进化论。第58页共58页 (5)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新模式,被很多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4、英国代议制演变过程的特点及趋势(1)特点①连续性:近代英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和国家机构几乎都是从中世纪继承下来的,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王的内阁到责任制内阁,都体现了连续性特点。②渐进性:英国政治制度发展变化是渐进式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在17世纪末形成,以后逐渐发展完善,实现了全面的民主化。③创新性:如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④法制化(2)趋势①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②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③政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并下移到全体公民。●●5、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为礼仪性的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2)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3)首相是政府最高行政首脑,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4)以代议制为基础,责任制内阁为核心,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议会监督内阁,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的混合物,是传统习惯与现实需要的恰当结合。(多元一体)【知识拓展】1.推动英国君主立宪制不断发展的动力有哪些?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是最深层的动力;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和人民群众的政治斗争是直接推动力;思想上,启蒙思想的形成和传播是思想动力;历史上,英国限制王权的传统是历史动力。2.英王“统而不治”《权利法案》颁布后,英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的制约。后来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最终确立。3、代议制民主: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民主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代议制又称议会制。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是代议制,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4、政党政治:通常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政党政治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产物,它起源于英国。早在“光荣革命”之前,英国议会内部就出现托利党和辉格党两大政治派别,到19世纪30年代产业革命以后,才正式形成英国议会制的两党政治。5、英国的文官制度:19世纪英国进行文官任用制度改革。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反映工业资产阶级要求的自由主义者极力主张对官吏的任免制度进行改革。1870年6月,以枢密院名义颁布了关于文官制度改革的命令,规定以公开竞争考试来录用文官,从此建立了公开竞争考试的原则。后来经过不断的补充修正,使文官任用制度逐渐完备起来。文官制度的改革,提高了政府官员的素质,保证了一定的效率;文官不随内阁更迭而更换,有利于政策的连续性和政局的稳定,也有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6、责任制内阁责任制内阁是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议会内阁制。责任制内阁以议会(国会)为权力核心,行政系统受议会的节制,行政权与立法权合一,政府(内阁)则对议会负责。7、英国君主立宪制运行机制第58页共58页 美国共和制的建立1、1787年宪法制定背景(1)美国通过北美独立战争获得独立。(1775-1783)(2)独立之初实行邦联制的缺陷。国家结构松散,无权征税,不掌握军队,各州权力很大。(3)启蒙思想的影响【知识拓展】邦联与联邦邦联:指若干独立的国家为军事、外交或贸易等方面的利益而组成的联合体,实际上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各成员国拥有完全独立的主权。联邦:是具有统一主权的国家,其成员(国、州、邦)加入联邦后不再享有完全的主权,但保留一些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2、1787年宪法内容(1)联邦制原则: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分权制衡原则(3)人民主权原则: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4)中央集权原则(5)宪法至上原则(6)有限政府原则●●3.1787年宪法影响(1)进步性①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共和政体,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②西欧的启蒙思想与美国的实际相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③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与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④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⑤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的长期稳定。(2)局限性①没有真正解决人权问题。在印第安人、黑人问题上种族歧视明显,妇女地位低下。②按照财产划分选举标准。③没有规定人民的政治权利。4.1787年宪法的特色(1)成文宪法: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成文宪法的国家,北美《独立宣言》被美国学者视为探索美国延续过程的象征,它确认了“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的原则。(2)较强适应性: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适用时间最长的宪法,历时已有200多年。这是因为只对宪法进行小修小补,而且美国宪法的条款具有若干灵活性,同时,美国通过修正案、司法审查、惯例等方式来适应变化了的阶级力量对比关系,从而适应美国国情的变化和发展。5、联邦政体的确立与完善:第58页共58页 (1)确立政体: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并开启了美国总统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届的先例,第一届国会经选举产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2)南北战争①时间:1861年-1865年②背景:关税问题;西部领土建州问题;奴隶制存废问题③意义:维护美国国家统一;基本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法律上承认了黑人的公民权利;为此后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基础。6、两党制形成和发展(1)形成: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2)阶级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集团。(3)主要影响:两大政党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7、美国宪法确立的分权制衡原则①人民与政府的分权制约:政府成员由人民选举产生,对宪法和人民负责,实现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制约与监督。②不同政府机构间的分权制衡: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之间三权分立、相互制约进而实现权力的平衡。③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联邦制属于治理国家的二元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享国家权力。④国会两院之间的分权制衡: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众议员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出,实现大州和小州之间的分权制衡。⑤两党之间的制衡:民主党和共和党通过政治选举实现两党的相互制衡。【知识拓展】1.民主共和民主共和是组合概念。民主即主权在民,一般由公民选出的代表掌握国家政权,即代议制民主。共和范围形式上包括全体公民在内(与贵族共和制的区别),最高国家权力由多人执掌和行使,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任期限定。按照议会、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关系,可以分为议会共和制和总统共和制。2.美国政体的多样性(1)从国家权力重心的角度来说,是总统制。(2)从国家结构形式上来说,是联邦制。(3)从国家元首产生的角度来说,是共和制。3.《美国独立宣言》(1)1776年7月4日,由第二届大陆会议批准,是北美洲十三个英属殖民地宣告自大不列颠王国独立的文告。(2)《独立宣言》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了宣言的目的;第二部分阐述政治体制思想,即自然权利学说和主权在民思想;第三部分历数英国压迫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条条罪状,说明殖民地人民力争独立的合法性和正义性;第四部分,庄严宣告美利坚独立。4.美国总统选举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美国总统选举制度复杂,过程漫长。选举的主要程序包括预选、各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总统候选人、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民投票选出总统“选举人”,“选举人”成立选举人团投票表决正式选举总统和当选总统就职典礼等几个阶段。参议长在参众两院的全体议员面前开票并宣读选举结果。美国总统任期4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美国总统制的特点: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国会负责。5.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共和制的异同比较项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共和制不同点国家元首称谓国王总统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世袭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第58页共58页 国家元首任期终身制四年一届,连任一般不超过两届国家元首的地位“统而不治”的虚君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政府首脑首相总统政府产生方式议会产生总统任命,国会通过政府与议会的关系以首相为首的内阁是由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并对议会负责以总统为首的政府与国会(参众两院)是制约与平衡的关系相同点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政体;其核心特征是代议制民主;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或斗争)的产物6.联邦政府权力构建(三权分立)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背景(1)法国是欧洲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矛盾尖锐。(2)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进行长期的斗争,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3)1870年,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知识拓展】近代法国政体的演变●●2.法国代议制政体确立的长期性、曲折性原因①政治原因: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专制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主张君主专制的传统势力强大。②经济原因:法国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并相对发达,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③阶级原因:法国国内阶级关系错综复杂,派别众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第58页共58页 ④外部原因:欧洲大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及英国武装干涉法国革命。3.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1)表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结果(1票多数),其颁布标志着法国民主共和制的最终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握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2)内容:产生方式权力职责议会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掌立法权,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①掌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高级官员②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3)意义: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4.法国政体演变的特点及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原因(1)特点:曲折性、动荡性。资产阶级不同派别之间关于政体之争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帝制共和几次反复,最终确立共和制。(2)原因:工业革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法国人民包括资产阶级为民主共和进行了不懈的斗争;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5.法国1875年宪法的特点(1)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2)立法权、行政权由国民议会、总统分别行使,具有分权制衡的民主特色。(3)是保皇派与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6.法国代议制政体的特点(1)立法权由参、众两院行使,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创制法律。(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共同掌握,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3)总统由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对议会负责;权力受议会和内阁的制约,是议会共和制政体。【知识拓展】1.关于法国政体理解上的误区①在法国政权更迭中出现的王朝大部分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并非封建王朝,比如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兰西第二帝国、七月王朝等。②法国近代的共和制与当代的共和制有所不同,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而从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建立)开始,法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③1875年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相互妥协的产物,总统与参议院权力很大,但二者之间也是相互制约的。2.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议会制共和制的典型国家是法国,总统制共和制的典型国家是美国。两种政体的差别是在政府的产生方式上: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对国会负责,政府由总统任命,国会批准,对总统负责;法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对议会负责。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德意志帝国建立(1)原因: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状态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过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2.建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君主立宪制行政权①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②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第58页共58页 立法权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各邦代表组成)是最高立法机构,帝国议会(普选产生,民主色彩)作用很小联邦制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3.评价(1)积极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德意志很快跻身世界强国之列。(2)局限性: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传统,造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其成因(1)特点①德意志是名义上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皇帝掌握行政权和军队,拥有广泛的权力。②德意志宰相由皇帝任命,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③德意志帝国议会是立法机构,但无实权,法律须经皇帝批准。④立宪为虚,专制为实,具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2)成因①历史原因:德国统一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实现的;容克贵族在德意志的统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普鲁士邦国在统一过程中处于领导地位,帝国成立后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②现实原因: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德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步晚,发展不充分);德国新兴资产阶级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帮助他们在国际市场上同他国展开竞争。【知识拓展】●●●●1.四国政治制度知识梳理国别代议制形式途径标志(确立的法律文献)元首权力核心政府对谁负责英国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国王议会议会美国总统共和制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总统总统选民法国议会共和制资产阶级革命«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总统议会议会德国君主立宪制王朝战争«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皇帝皇帝皇帝2.英、德君主立宪制的区别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不彻底、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两者完善与否,最主要看议会是否具有完整、独立的立法权。英国议会权力至上,具有立法权;而德国议会受皇帝控制,没有独立的立法权。●●3.法国议会制共和制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4.代议制的基本特征(1)由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2)议会议决事项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3)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4)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大都实行政党政治,实现政治上的制衡,以利于民主政治的实行。5.代议制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第58页共58页 (1)否定了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独裁,具有先进性的民主精神,对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2)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的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集团间的矛盾,有效地防止封建势力复辟,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3)在这一制度下,无产阶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合法斗争,有利于维护无产阶级的合法权益,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6.容克贵族地主容克,意为“地主之子”或“小主人”。原指无骑士称号的贵族子弟,后泛指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16世纪起长期垄断军政要职,掌握国家领导权。19世纪中叶开始资本主义化,成为半封建型的贵族地主。是普鲁士和德意志各邦在19世纪下半叶联合后反动势力的支柱,是德国军国主义政策的主要支持者。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思维导图】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条件经济前提随着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阶级基础19世纪三四十年代,工人运动爆发,要求政治权利,表明工人阶级已经觉醒,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思想来源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个人作用马克思和恩格斯一方面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另一方面批判地继承优秀的思想理论成果【知识拓展】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1)空想性: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矛盾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认识不到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2)科学性:它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2.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3.内容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②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③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④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4.意义: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知识拓展】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意义(1)对世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开辟了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历程,为国际无产阶级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国际工人运动从此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2)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成就。   第58页共58页 2.《共产党宣言》的历史价值(1)第一次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性。(2)第一次指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前进的动力,也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3)第一次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工人运动,推翻旧的制度,建立新的国家机器,从此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作指导。(4)与时俱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与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产生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理论创新成果,成功地指导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3.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1)马克思主义: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二、巴黎公社(爆发的偶然性)1.背景(1)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镇压革命。2.成立:1871年3月18日,巴黎人民起义;3月28日,选举产生巴黎公社。3.措施(1)政权建设: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拥有立法权和行政权;废除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等。(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器,无产阶级掌权)(2)社会经济: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等。(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4.失败(1)时间:1871年5月下旬。(2)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必然性)①从客观原因上看,是反动力量过于强大,不仅有本国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还有外来普鲁士强权的干涉和镇压。[来源:学科网]②从主观原因上看,首先是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其次,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革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斗争经验不足,决策屡次出现失误。最后,没有发动广大农民,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3)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不成熟。●●5.巴黎公社失败教训的深刻性(1)必须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2)必须组建工农联盟,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3)必须掌握独立的武装力量。6.意义①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②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7.正确理解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从政权产生来看,公社委员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人民对公职人员拥有监督权和罢免权,这是公社实行无产阶级民主的伟大实践。(2)从政治措施来看,公社打碎了资产阶级旧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3)从经济措施来看,有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触及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三、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背景(1)经济: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带有浓厚的军事封建色彩。(2)政治: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3)导火线: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第58页共58页 ●●2.进程(1)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a.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b.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的局面。【知识拓展】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革命任务看,它主要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反对封建主义。从革命结果看,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皇权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四月提纲”①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3)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促使布尔什维克党改变斗争策略,准备武装起义。(4)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结果(1)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2)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4.意义(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2)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3)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5.十月革命的“四个变化”和“四个特点”●●(1)四个变化: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①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苏维埃政府。②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③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起义。④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2)四个特点①指导思想: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的学说。②革命道路: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③发展阶段: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④斗争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6.多角度解读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1)从阶级斗争角度看: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2)从世界联系角度看: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从文明发展角度看: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4)从现代化(近代化)角度看: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7.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削弱了国际帝国主义力量,直接援助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促进和加强了中国革命与世界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国际联合,使中国革命有了前所未有的国际援助。(2)促使中国产生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学习、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这就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启准备了条件。(3)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先进分子创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进程的发展方向。8.俄国十月革命和巴黎公社的比较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第58页共58页 革命性质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革命方式武装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革命背景都与大规模战争有关(分别是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与阶级矛盾尖锐有关革命措施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受选民监督;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最高权力机关是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革命结果只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影响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开辟了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知识拓展】 ●●1.马克思主义的实践(1)推动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在其指导下,分别建立了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2)法国于1871年建立巴黎公社;俄国于1917年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起苏维埃政权。(3)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中共成立并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4)在其思想理论基础上,俄国诞生了列宁主义,中国出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2.苏维埃俄文的音译,意思是会议或代表会议。它是在1905年革命中由俄国无产阶级创造的、领导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组织形式。它既是武装起义的领导机关,又是新政权的萌芽,为列宁首先发现、肯定并发展。二月革命后成为无产阶级的政权形式,十月革命后正式成为苏俄权力机关的名称,后为苏联宪法所肯定。后来,苏维埃通行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成为工农革命政权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代名词。3.《布列斯特和约》《布列斯特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其同盟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今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为保存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而被迫采取的暂时妥协性行动,使苏俄尽早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巩固苏维埃政权、恢复和发展经济、建立红军赢得了喘息时间,为后来消灭反对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武装和击退14个资本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进一步奠定了基础。●●4.社会主义潮流(1)空想到科学(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2)理论到实践(标志: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革命)(3)国内到国际(标志:1864年伦敦圣马丁教堂成立第一国际;1889年法国巴黎成立第二国际(1919年俄国莫斯科成立第三国际也叫“共产国际”)(4)理想到现实(标志: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5)一国到多国(标志:二战后期东欧、亚洲和美洲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6)曲折中前进(标志: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第58页共58页 专题12世界近代经济史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背景(1)原因①经济根源: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作为货币的黄金、白银的需求量日益增加。②社会根源:《马可·波罗行纪》在西欧流传以后,人们渴望到东方“寻金”。③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引起商业危机。④思想因素:教会鼓励人们去遥远的东方传播天主教。(2)条件①主观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统治者积极支持海外探险活动,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②客观条件:欧洲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2.过程时间航海家支持国家新航路1487年迪亚士葡萄牙开辟了到非洲“好望角”的新航线1497~1498年达·伽马葡萄牙开辟了绕道非洲到达印度的新航线1492年哥伦布西班牙开辟了从欧洲前往美洲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西班牙其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3.新航路开辟影响(1)对世界①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②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对欧洲①“商业革命”:全球性的商业联系开始出现,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变化;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②“价格革命”: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③社会转型: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中国①经济上,使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传到了亚洲。欧洲人在中国购买商品,大量白银流入明朝江南地区,也推动了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②对外关系上,葡萄牙、荷兰等国殖民者开始侵略中国,葡萄牙侵占中国澳门,荷兰侵略中国台湾,中国开始了反抗西方殖民侵略的斗争。③文化上,出现了“西学东渐”现象。(4)其他方面影响①导致人口大迁移,人种分布大变化、种族大灭绝。②物种交换③疾病的传播●●【知识拓展】1.高产农作物引进带来的连锁反应高产作物引入促进人口增长人地矛盾尖锐社会矛盾激化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水土流失2.白银输入带来的连锁反应白银大量输入商品经济发展赋役征银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雇佣关系出现市民阶层兴起思想活跃,文学大众化、世俗化第58页共58页 3.人口迁移的特点①从宗主国向殖民地和附属地迁移。②从较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及新开发区移民。③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人口。4.概括哥伦布大交换影响①改变了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及亚洲人的生活方式,丰富了世界食物结构,促进欧洲和亚洲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②物种的交流,特别是人种的重新分布,逐渐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传染病大流行也给原住民带来了灾难。5.疾病的传播影响造成原住民大量死亡,原有社会解体;使得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4.史观意识——不同史观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认识的差异革命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与掠夺之路,给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反抗其殖民扩张与掠夺具有正义性全球史观新航路开辟后,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促使世界各大洲的联系加强;殖民扩张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与拓展文明史观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的文明相互碰撞与交融,是人类文明交流融合之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现代化史观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通过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大量资本,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产阶级的壮大,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到来;客观上促进了世界落后地区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成为人类逐步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社会史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商业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唯物史观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引起了“价格革命”,封建地主日益衰落,资产阶级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西欧封建制度进一步解体。5.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对比早期殖民扩张第58页共58页 ●●1、新航路开辟以来崛起的世界大国:西葡:15-16世纪(1588年无敌舰队惨败:工商业文明战胜农业文明);荷兰:17-18世纪中叶(英荷三次战争:制造业资本主义战胜商业资本主义);英国:18世纪中叶-二战前(英法七年战争;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专制制度)2.早期殖民扩张概况3.殖民争霸原因结果英西战争英国截击西班牙从美洲运送金银的船只,两国矛盾激化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惨败,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荷战争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遭到荷兰强烈反对荷兰战败,英国夺取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英法战争1756-1763争夺殖民地及欧洲霸权从法国手中获得加拿大及新法兰西;在印度迅速扩大了殖民势力结果: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建立起“日不落”殖民帝国。●●4.殖民扩张不同时期呈现出怎样的阶段特征●●●●5.早期殖民扩张的原因、途径及影响(1)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需要积累资本,发展资本主义。(2)途径①海外贸易:抢掠和欺诈。②殖民掠夺:奴役殖民地人民,抢夺殖民地财富。③种族灭绝:屠杀印第安人。④贩卖黑奴:将大批黑人贩运到美洲卖为奴隶。(3)影响第58页共58页 ①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促进了世界的一体化。②对殖民国家: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③对殖民地: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美地区的落后;殖民扩张客观上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殖民地的发展进步。④对国际关系: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引起殖民争霸战争。【知识拓展】1.葡、西两国的衰落原因两国强大的封建传统是影响其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封建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束缚了国内经济的发展,保守的传统观念使它们没有用得到的财富去投资本国经济,而是将其用来向欧洲其他国家购买奢侈品。这样的结果是本国经济仍然迟滞不前,而掠夺来的财富却为别国做了“嫁衣裳”。2.早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发展的关系(1)殖民扩张和掠夺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2)殖民扩张使相对孤立的地区联系起来,越来越多的地区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3)殖民者把大量财富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需要更多市场、原料。(4)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销售产品和掠夺原材料,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张。3.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1)资本主义政治体系(2)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主要特征(3)资本主义殖民体系4.重商主义盛行于16——17世纪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经济理论,强调积累金银货币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性,要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只有通过出超,因此主张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5.自由主义经济思想1776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提出,又称古典经济学。主张减少政府在经济事务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即看不见的手)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对经济的任何干预,主张经济自由放任,实行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以及劳动、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6.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赤字财政,刺激经济,维持繁荣。7.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资本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聚集在少数人手里的过程。一方面武力征服殖民,另一方面暴力手段迫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如圈地运动,西进运动等。资本积累发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过程中,是通过剥削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积累资本的过程,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8.三角贸易(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1)路程:①出程:欧洲到非洲(用纺织品、枪支和手工制品换取非洲黑人)②中程:非洲到美洲(运奴隶到美洲贩卖)③归程:美洲到欧洲(从美洲运贵金属、蔗糖、烟草到欧洲)第58页共58页 (2)黑奴贸易在15-19世纪盛行的原因: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海外殖民方式简单粗暴;印第安人种族灭绝,发展种植业和采矿业缺乏劳动力;政府支持;获取巨额利润;新航路开辟后,越洋航行更便捷。(4)19世纪黑奴贸易逐步废除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输出市场;黑人的反抗斗争;启蒙运动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的宣传;资产阶级政府通过立法对黑奴贸易政策的调整。两次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1)背景①政治前提:18世纪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②经济条件资本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市场广阔的海外市场提供动力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③直接动力:市场的需求急剧扩大,推动生产技术革命。(2)过程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新阶段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完成。(3)成就①棉纺织业:珍妮纺纱机(开始标志),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②冶金业和采矿业:提高炼铁和采煤技术。③动力方面:1785年瓦特改进的“万能蒸汽机”(最具代表性成就)④交通运输业:蒸汽轮船: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火车: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逊,1825年第一条铁路通车;●●●●(4)影响经济上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生产组织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社会上城乡结构工业城市形成,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阶级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社会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思想文化上: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工业革命后产生三大思潮: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三大潮流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消极影响:①无产阶级遭受日益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贫富差距日益扩大,造成阶级矛盾尖锐。②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③工业革命后,工业化国家加强了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掠夺,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威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④生产不足被生产的相对过剩取代,工业革命后,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成为规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破坏力越来越大,成为新的经济问题。第58页共58页 ⑤工业革命制造的强大生产力也造就了强大的军工企业,再加上世界市场的形成,战争的破坏力更加巨大,两次世界大战都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使人类更加珍爱和平。2.第二次工业革命(1)前提和条件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理论基础自然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2)成就①电的广泛使用②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③化学工业发展令人瞩目。④科学技术推动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3)影响①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②工业部门:诞生电力工业、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等新兴工业。③生产结构: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④生产组织:一些大企业采取各种方式,控制产品生产、价格和市场,形成垄断组织。⑤世界体系: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3.世界市场的发展(1)原因①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②交通通讯: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商业信息的交流和传播。(2)主要途径①资本主义列强在全世界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②资本主义国家在输出商品、掠夺原材料的同时,直接向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输出资本。(3)表现①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非拉地区基本上都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②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三倍左右;非工业化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4)影响①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广大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1)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推动欧洲人走向海洋,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荷兰、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爆发于英国,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殖民活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端于德国、美国,核心成果是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的广泛应用,伴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及瓜分世界狂潮的出现,世界市场最终形成。●●5.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①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②技术来源: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③开始部门:首先发生在轻纺部门。④范围:首先发生在英国,后缓慢扩展到其他国家。(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①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②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第58页共58页 ③几乎同时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④在一些国家形成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例如:德国和日本。⑤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等。⑥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知识拓展】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表现(1)生产:19世纪中叶,英国的生产能力(煤、蒸汽机、生铁产量)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2)金融:伦敦成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3)世博会:1851年英国伦敦水晶宫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4)殖民地:工业革命后,继续强化日不落帝国地位;(5)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英国为强化“世界工厂”地位采取的措施(1)政治:进行民主化改革(1832年议会改革)。(2)经济:运用自由主义思想发展经济(《国富论》)。(3)法制:加强经济立法,保障经济发展;(4)外交:推行“炮舰政策”;(5)企业管理:利用大工厂制,更新企业管理方式;(6)文化教育:适应工业需要,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4.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5.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第58页共58页 专题13西方近代思想史文艺复兴(14世纪到17世纪)1.背景经济十四五世纪,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形成并逐渐成长壮大文化意大利较好地保留了大量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外因造纸术与印刷术传入欧洲,极大地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直接原因教会神学禁锢人们的思想2.实质:文艺复兴以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为外衣,其实质是新兴资产阶级要求宣扬以人为中心、追求现世幸福的思想解放运动。●●●●3.核心:人文主义(基本内涵是“人是万物的尺度”)。主张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②反对教会的禁欲主张,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③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对新航路开辟有重大影响)④崇尚人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4.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人物:时间领域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艺术特点14-15世纪中期文学三杰但丁《神曲》率先赞颂人的伟大,揭露教会的贪腐;文艺复兴的先驱薄伽丘《十日谈》(人曲)抨击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扬人性,提倡人类平等彼特拉克《歌集》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人文主义之父)15-16世纪美术三杰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擅长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的美,抒发作者的情感米开朗琪罗《蒙娜丽莎》拉斐尔《大卫》《摩西》16世纪文学莎士比亚《西斯廷圣母》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5.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文艺复兴的深入,生产经验的积累,技术能力的提高,人们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认识产生革命性变化;面向现实世界,注重实践的时代精神,激励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方式探索自然现象。近代自然科学是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第58页共58页 (1)哥白尼(1473~1543年,波兰),提出太阳中心说,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动摇了神学理论的基础,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2)开普勒(1571~1630年,德国),认为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提出开普勒三定律。(3)伽利略(1564~1642年,意大利),研制天文望远镜,发现新星体,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者。(4)牛顿(1643~1727年,英国),发现万有引力。(5)布鲁诺(1548~1600年,意大利),提出宇宙无限论(被宗教裁判所以“异端”名义烧死)。(6)培根(1561~1626年,英国),提倡唯物主义研究方法。●●●●6.文艺复兴影响积极影响政治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开辟了道路经济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冲破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宣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文学艺术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精湛的文学艺术成为人类文学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自然科学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消极影响对人文主义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时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它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作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知识拓展】1.易错警示: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反对教会扼杀人性,主张将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2.黑死病(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推动了西方近代文明的诞生:(1)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教会的绝对权威;(2)激发了及时行乐的现实主义,人们逐渐走出中世纪的禁欲主义;(4)因人口大量死亡,劳动力价格高昂,刺激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和发明出现;(5)促进了医学及卫生观念和法律的进步。●●3.文艺复兴兴盛于14—16世纪的意大利的原因(1)地理位置(2)资本主义萌芽(3)文化传承:意大利是希腊罗马文化的摇篮,拥有大量的文化遗存。(4)权贵支持(5)信仰危机与及时行乐:黑死病动摇了教会的绝对权威,神和教会是不可靠的。●●4.17世纪的科学革命(1)原因:①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需要科技知识,这在客观上刺激了技术的发展。②政治: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③思想: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了近代科技迅速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宣扬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2)特点: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重视事实的理性化的思维传统,观察、实验、分析和综合成为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3)影响:①科学革命彰显了理性的价值,破除了迷信和盲从,推动了科学主义的世界观的形成。②对自然规律的重大发现激起了人们探索社会规律的热情,启蒙运动随之而起。5.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1)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和权利。(2)批判封建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倡人们对现世生活的追求。(3)主张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力,反对消极的无所作为的人生态度。第58页共58页 (4)重视科学实践,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宗教改革(16至17世纪)1.基督教的发展历程2.宗教改革原因(1)根本原因: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2)政治上:新兴资产阶级形成,民族意识增强,专制君主兴起。封建君主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要求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需要的“廉价教会”。(3)经济上:西欧资本主义兴起,教会的经济特权引起社会各界强烈不满。(4)思想上: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人们对教会精神禁锢和腐败的批评更加激烈,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5)直接原因: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剥削和压迫最多。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成为德意志各阶层的普遍要求。(6)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利奥十世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3.马丁·路德的改革主张(1)主张“信仰得救”(因信称义)。认为只要信仰上帝,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而不是靠善行来赎罪。(因信称义从内部摧毁了教会权威)(2)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圣经至上根本上否定了教皇权威)。(3)简化宗教仪式(促进资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4)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教会应从属于国家。(促进民族国家发展)(5)影响:德国宗教改革确定了“教随国定”原则,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推动新教产生,基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天主教、东正教、新教)。●●4.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1)《圣经》权威至高无上;(2)信仰得救,即先定论。依据“选民弃民说”(上帝选民有自由追求财富、社会地位的权利)论证资产阶级剥削的合理性,否定封建贵族特权,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5.宗教改革的影响第58页共58页 (1)政治上:打击了教会势力(剥夺了教会在新教各国的政治经济特权),加强了君主权力,促进了欧洲新兴民族国家的形成。(2)经济上: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精神文化上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宗教改革后,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教大都简化了宗教仪式,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发展了人文主义宗教改革使人获得了灵魂自救的自主权,解放了民众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准备促进了文化发展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启蒙运动(17至18世纪)1.背景经济基础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阶级基础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政治基础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束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思想基础文艺复兴的推动,思想解放斗争武器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挑战教会的权威2.性质:继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之后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3.核心(指导思想):理性主义。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运用人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4.启蒙运动概况●●5.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主张阶段人物国家著作思想主张历史地位兴起霍布斯英国《利维坦》反对君权神授,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国家是人们通过社会契约建立的首倡社会契约论洛克《政府论》反对君主专制,赞成君主立宪制;在国家政权形式上提出分权思想,提出立法、行政和外交权应分属议会与君主掌握;心灵白板说首倡分权思想高潮伏尔泰法国《哲学通信》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开明君主制、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国启蒙运动领袖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认为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系统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奠定了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卢梭《社会契约论》法国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大革命的思想先导,浪漫主义之父第58页共58页 反对封建王权,倡导天赋人权、人民主权、社会契约论、民主共和;认为人类不平等根源是财产私有;质疑理性,生活中情感本能更可靠狄德罗(百科全书派)《百科全书》宣扬理性和科学,反对迷信和专制;倡导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法国启蒙运动的中坚力量扩展康德德国《纯粹理性批判》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人非工具,自由平等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人类的主体地位总结:启蒙运动基本主张①天赋人权说:就是人在自然状态下就已经享有的权利;又称“自然权利”,即“人生而自由平等”。②社会契约论:人们让渡部分自然权利,订立一种契约以建立足以保障自然权利的国家和政府。如果统治者违背契约,人民有权推翻政府再重新建立国家和政府。③人民主权说:又称主权在民,每个公民都享有参与国家管理的平等权利。④分权制衡说:由孟德斯鸠提出,继承发展自洛克的分权学说。⑤法治学说: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⑥君主立宪学说:君主的权力受到制约,与君主专制相对。6.启蒙运动特点(1)从批判对象看:矛头指向教权主义(触及宗教本身)和专制主义,批判对象多元化;(2)从批判方式看:摆脱了宗教的束缚,强调“理性”;(3)从批判领域看:集中于政治和思想领域;(4)从历史作用看:影响更加广泛与深远,为资产阶级夺取、建立政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仅批判了旧制度,而且构想了一个“理性王国”。●●●●7.启蒙运动影响(1)思想层面①启蒙运动进一步弘扬了人文精神(把人文主义提升到理性的高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蓝图,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启蒙运动为人类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2)政治层面①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②启蒙运动的影响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如为美国独立战争做了思想准备,并为美国政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依据;影响了拉美独立运动;为日本明治维新提供了思想武器;为中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产生。(3)其最大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对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包括人身解放和思想解放两方面,即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8.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比较第58页共58页 9.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和启蒙运动比较●●10.浪漫主义思潮(1)产生:18世纪末19世纪初(2)背景:政治: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迅速壮大。经济:法国大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并没有给人民带来普遍的幸福,工业的迅速发展反而造成了群众的赤贫化,使贫富对立变得更加尖锐。文化: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合乎理性的社会在当时失去了实现的可能,人们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于是,浪漫主义思潮应运而生。特点:浪漫主义是非理性的、人文的、个性的、想像的和情感的。它往往以历史、民族奋斗和壮美的自然为其素材和背景,描写、讴歌人的情感和业绩。(3)代表人物:卢梭:卢梭被称为“浪漫主义之父”,法国人。①认为崇拜理性、把理性视为人类行为和真理的向导是不可靠的;②人类天性本善康德:德国人:①自由、平等;②思想自由;③反对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4)意义:启蒙运动尊崇理性,呼唤人本身的彻底解放,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浪漫主义实质是按照资产阶级世界观改造世界的社会思潮。浪漫主义在“人是万物的尺度”和“理性”等传统人文精神之外,又为人文精神增加了人的情感、个性、尊重自然和宽容心态等新内容。11.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的异同(1)相同点:①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②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繁荣。第58页共58页 (2)不同点:①人文主义主要反对以神为中心;理性主义主要反对封建专制和教会压迫。②人文主义主要集中体现在文艺、科学领域;理性主义则遍及社会各领域,尤其是政治领域。③人文主义主张尊重人性,提倡人、神和谐相处;理性主义则将人的理性抬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④人文主义满足于发展人性的需求,改善生存环境;理性主义则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具体设想。12.启蒙运动对近代社会的影响:“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君主立宪制和三权分立不仅提供了依法治国的理论,还为资产阶级的政权组织形式设计了不同的方案。启蒙思想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批判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设政权的强大思想武器。13.欧洲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阶段特征】第一阶段:工场手工业时期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阶段(14世纪至18世纪60年代)政治: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资产阶级代议制开始确立并发展完善(英国《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但工业资产阶级还未真正掌权,世界各国整体仍是以封建制度为主。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并发展,生产组织形式是手工工场;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使西方人文精神复兴并发展成熟;重商主义经济思想盛行;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并发展(哥白尼、伽利略、牛顿);二、第二阶段:蒸汽时代、自由资本主义阶段(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70年代)1、经济上: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壮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对外侵略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 2、政治上: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兴起,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发展。工业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并登上了历史舞台(三大工人运动)。3、思想上:自由主义成为主要的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对“理性王国”和工业革命后的社会的失望和不满,催生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艺思潮。 4、国际关系上: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不断向外侵略扩张。三、第三阶段:电气时代、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大企业时代和科学时代,资本主义向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过度(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第58页共58页 2、政治上:资产阶级的议会民主和政党政治逐步走向成熟和完善。随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呈现新的特点,表现为欧美各国工人政党和组织相继建立,并以合法斗争为主。 3、思想文化上: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日渐紧密。浪漫主义的虚幻想象逐渐被批判现实主义所取代。20世纪初,列宁主义诞生。 4、国际关系上: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资本输出成了一种重要的殖民活动方式,并推动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的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亚洲和独立后的拉美国家掀起了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专题14世界现代政治史政治多极化趋势1.美苏“冷战”(两大特征:以美苏对抗为标志;斗争形式以“冷战”为主,“热战”为辅。)(1)背景①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为主导,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②世界主要国家实力的变化:西欧和日本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增大。③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2)含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第58页共58页 (3)开始: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杜鲁门主义”。●●(4)表现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杜鲁门主义“遏制共产主义”(1947年)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经济“马歇尔计划”扶植控制西欧(1948年)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军事通过“北约”遏制苏联,称霸世界(1949)成立“华约”对抗“北约”(1955)(5)影响①世界局势紧张,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交替。②美苏未发生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冷战”影响下的国际关系(1)德国的分裂:1949年,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2)朝鲜战争①背景:美苏分区占领朝鲜半岛,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②概况: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国进行抗美援朝。(3)越南战争:1961年美国发动,1973年停战。(4)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苏联向古巴运送导弹,美国武装封锁古巴,苏联被迫撤导弹。●●●●3.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1)阵线分明: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2)主导力量: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3)斗争方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4)体现矛盾:体现着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5)对峙地区: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4.美苏冷战的表现(1)争夺欧洲。欧洲是美苏争夺的重点。(2)争夺新兴独立的民族国家。导致不结盟运动兴起。(3)争夺经济主导权。美国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建立了排苏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苏联在斗争中明显处于劣势,这是苏联最终解体的重要因素。(4)争夺科技领先地位。竞争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5.美苏“冷战”的影响(1)积极①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②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③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推动了世界整体发展。(2)消极①打上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战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③美苏两国为谋求霸权,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④在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6.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58页共58页 (1)走向联合的欧洲影响(2)战后日本的崛起①原因②表现:20世纪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③影响(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①背景②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③政策:非集团、不结盟。④斗争任务⑤影响7.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1)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和平与动荡并存原因表现(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表现特点: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认识:多极化仍然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8.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表现为:①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②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③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一支重要的维护和平的力量。④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进入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9.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的特点及影响第58页共58页 (1)特点①多极化是指当今世界存在多个力量中心。②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并没有定型。③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④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国这一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俄罗斯经济的振兴及大国地位的恢复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2)影响①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潮流。③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0.苏联解体对世界的影响(1)国际格局的改变(2)经济全球化加速(3)国际力量对比失衡(4)各种矛盾凸显11.苏联解体的原因(1)根本原因:体制僵化,阻碍生产力发展。(2)历史原因:苏联模式弊端。(3)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4)内部原因:经济困难,政局动荡。(5)外部原因:东欧剧变的推动;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12.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原因及深远影响(1)原因走向灭亡的加速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势力培养了民族革命力量在反法西斯斗争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悟提高,民族民主意识增强物质基础和组织条件大战促进了殖民地民族经济的发展和民族主义政党的出现苏联的鼓舞与支持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力量壮大,鼓舞并有力地支持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联合国的推动联合国的非殖民化活动也是推动民族独立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2)深远影响①殖民体系的瓦解和一大批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和政治格局。②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增多,改变了世界政治事务的力量对比,第三世界力量崛起。③改变了东西方与世界各国联系的形式和重心,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丧失。13.全面认识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原因①第二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殖民势力。②亚非拉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得到锻炼。在斗争中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独立解放愿望高涨。(2)特点①时间长:延续半个世纪。②范围广:遍及亚非拉各殖民地半殖民地。③成果大:彻底打碎了延续近五个世纪的殖民体系,建立了近百个新独立的国家。④建立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类社会制度,其中大多数是资本主义制度。(3)意义①亚非拉取得了国家独立,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改变了过去落后的面貌。②作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国际地位。③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第58页共58页 专题15世界现代经济史罗斯福新政1.经济危机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存在。(2)重要原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广大劳动人民相对贫困,激化了生产与销售的矛盾。2.经济危机表现(1)1929年10月下旬,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股市崩溃。(2)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下跌,失业人数激增,“大萧条”时期来临。3.经济危机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巨大,影响深远。●●●●4.经济危机影响:①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德国法西斯分子和日本军国主义抬头。②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各国加紧了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彼此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进行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5.世界主要国家针对经济危机采取的对策(1)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2)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6.罗斯福新政措施财政金融令银行休业整顿,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管制证券业工业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第58页共58页 农业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社会福利加强救济工作,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社会立法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7.新政特点: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8.新政影响(1)直接影响: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恢复和改善。(2)间接影响:缓解了社会危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9.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1)时代潮流: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2)经济实力: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3)民主传统: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4)理论依据: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5)个人因素:罗斯福的个人努力。10.罗斯福新政的“新”(1)新的理论: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进行的大规模实践。(2)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3)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具体体现。(4)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借鉴和继承,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11.多元史观看待罗斯福新政(1)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2)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3)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4)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计划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3)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适当减小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2.建立“福利国家”(1)目的: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3)历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70年代后受挫,但是继续发展;80年代以后,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第58页共58页 (4)评价①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②助长了部分人的惰性,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3.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1)第三产业的兴起①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②表现: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③作用(2)“新经济”的出现①背景:二战后,美国发展新兴产业;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②形成: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出现了10年的持续增长,“新经济”问世。③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形态。4.“人民资本主义”(1)含义:股份公司的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2)影响: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资本家扩大生产规模,获得更多剩余价值。5.“经营者革命”(1)含义: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即企业的所有者一般不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而是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企业管理。(2)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新中间阶层”崛起,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也有利于完善资产阶级民主体制。●●●●6.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表现(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和“新经济”模式。(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福利国家”制度。(3)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4)经济全球化【知识拓展】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1)第一次经济政策调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罗斯福新政”实施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在这次经济政策调整中,各国政府职能得到扩张,对经济生活干预的范围较广、力度较大。主要措施有:加大国有化程度;扩大就业;普遍建立福利制度;政府直接参与并主导国民收入再分配;等等。(2)第二次经济政策调整: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滞胀”,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措施有:紧缩货币,削减国家的直接社会福利支出,推行社会福利计划多元化、私人化和市场化;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推行以股权分散化为特征的“人民资本主义”;实行有利于富人和企业的税制改革,刺激投资;等等。(3)第58页共58页 第三次经济政策调整: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通过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向全球传导,最终演化为对国际金融稳定、世界经济增长造成极大冲击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主要措施有:高频率大幅度降低利率,直接向金融机构注资,给商业银行提供担保,帮助中小企业融资,刺激信贷消费,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加大政府投资支出,大规模减免税费,实施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等等。3.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国家模式特点英国混合市场经济私有企业与国有企业相结合;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法国计划指导经济扩大国有经济成分;政府制定经济计划,对经济发展实行计划指导和调节;建立社会福利制度。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是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一种经济模式日本统制经济体制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4.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的认识(1)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是资本主义为克服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而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2)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和问题。(3)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要主动地进行自我调节,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也是为了与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较量而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经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1.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2.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7—1921)新经济政策(1921—1928)背景①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②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①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②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内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大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第58页共58页 商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允许商品自由买卖分配一切生活用品都由国家统配,实现实物配给制实现按劳取酬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特点①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经济。②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评价①适应了战时的需要,集中了全国有限的人力、物力,保障了红军的军备供应,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②政策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③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曾试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结果并未成功。①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新经济政策受到广大工人农民的欢迎,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③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标志俄国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斯大林模式”(1929-1937年形成)(1)主要表现:①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干部职务终身制;对领袖的个人崇拜。②经济上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价值规律和市场作用。(2)特点: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评价①成就: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②弊端(4)教训①一定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②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本国国情出发。③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农、轻、重按适当比例平衡发展。④制定政策必须考虑人民的利益,注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改革赫鲁晓夫(1956—1964)勃列日涅夫(1964—1982)戈尔巴乔夫(1985—1991)经济农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自主权;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规模垦荒和种植玉米。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精简机构。措施:①恢复部门管理体制,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②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③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首先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治批判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指导思想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外交①美苏争锋第二阶段:(态势:苏攻美守);第58页共58页 ①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美苏争锋第一阶段:(态势:互有攻守,优势在美)②中苏关系破裂。②中苏关系恶化。①美苏争锋第三阶段:(态势:美对苏强硬,苏联全球收缩);②中苏关系有一定改善。结果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此模式。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1975年苏联的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失控和苏联解体。●●5.二战后苏联三次改革的异同(1)相同点①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②都在农业、工业方面进行调整。③改革过程都脱离了苏联的实际。④成效都不显著,可以说是失败的改革。(2)不同点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纠正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苏联社会陷入危机指导思想只是对原有体制进行局部的改革对苏联进行根本性变革和改造内容从农业开始,重点在农业领域重点在工业,而且是重工业领域涉及经济和政治领域结果造成了苏联的混乱造成了苏联经济的全面滑坡经济继续滑坡,导致了苏联解体启示①改革是社会主义完善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不能背离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②搞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规律,切不可违背规律。③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6.二战后苏联改革的缺陷及教训(1)缺陷①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高度集中的僵化模式的改革,但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加了改革的阻力。②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其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③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经济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2)教训①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要处理好政策、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②社会主义改革必须走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③社会主义改革必须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宗旨。7.多角度认识新经济政策(1)从形式看,新经济政策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从阶级关系看,新经济政策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结合点,巩固工农联盟。(3)从整个经济制度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无产阶级国家掌握了经济命脉之后,对多种所有制形式采取的特殊政策,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多层次经济结构。(4)从战略策略看,新经济政策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道路失败后所做出的战略退却,是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从直接过渡向间接过渡的转变。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58页共58页 1.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944年)(1)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系。②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企图建立以美元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③防止战争悲剧重演,规划战后世界经济秩序的需要。●●●●(2)特征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②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3)成立两大机构●●(4)影响①对世界: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②对美国: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2.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关贸总协定,1947年)(1)原因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②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2)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3)影响: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支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2)影响:①对世界:有利于建立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标志着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②对美国:形成了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便利了美国的经济扩张。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1.欧洲联盟(1)原因①西欧国家有相似的文化传统。②近代以来的冲突和战争,从反面激起欧洲人对统一的强烈愿望。③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面临美苏的威胁。④经济原因是根本原因。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需要,各国必须扩大市场促进经济发展。(2)过程①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7年,签署《罗马条约》;1967年,三个共同体的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②1992年,欧共体成员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③1993年,欧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④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3)影响:①促进了欧洲的发展,极大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②加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③加强了区域经济集团化,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④改善和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以获得固定的原料来源和广大的市场。●●(4)欧洲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特点①合作领域:从单一经济领域扩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一体化向经济、政治、军事一体化方向发展,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②合作规模:成员国数量不断扩大。③合作方式:从政府间合作到公众参与推动。④合作模式: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新模式。第58页共58页 ⑤组织性质:由经济组织发展为经济、政治组织。2.北美自由贸易区(1)建立:1992年,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2)性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集团。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年,在澳大利亚成立)(1)发展: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2)特点①地域广:涉及五大洲、两大洋②差异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存③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3)影响①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②成员之间存在着文化和历史的差异,对经济集团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1995年)(1)宗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2)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86年,中国提出复关申请;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中国加入世贸影响①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③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有些产业受到冲击。5.经济全球化(1)原因①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加速了经济资源的国际流动。②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强有力的推动者。③两极格局的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④市场经济体制在绝大多数国家建立。(2)影响①对世界经济: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加剧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②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③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3)发展中国家的应对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谋求发展。6.近现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历程(1)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全球化开始起步。(2)16~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不断拓展。(3)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基本形成)。(4)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和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最终形成。(5)一战至二战结束: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破坏秩序,全球化陷入困境。(6)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战后初期):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国际货币、金融、贸易秩序得以重建,全球化发展到体系化、制度化阶段。但与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隔绝对立。(7)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末: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随着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以及欧共体、东南亚国家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相继建立(即世界经济多极化,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但是,由于两极格局的存在,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对立,使“冷战”时期的经济全球化实际表现为“半球化”。(8)第58页共58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区域集团化掀起了新浪潮,经济全球化全面发展。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专题16西方近现代科技思想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1.经典力学(1)背景①文艺复兴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科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②伽利略开创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2)伽利略的成就: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他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3)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4)意义①把自然界中的一切力学现象囊括在经典力学体系中,成为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科学的第一次总结与概括。②形成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和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③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④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打击了神学,促使人类思想不断解放。2.相对论和量子论(1)相对论提出的历史背景:20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2)爱因斯坦相对论意义①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②将经典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3)量子论意义①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②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易错警示】牛顿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牛顿力学。相对论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3.生物进化论(1)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2)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3)内容①生物是进化而来的,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第58页共58页 ●●●●(4)影响①思想解放: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极大地促进欧洲的思想解放,使人们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②生物学新时代③对中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爱国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积极宣传和介绍进化论思想,把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当作改造社会的利器,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知识拓展】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生物学的理论,它不是适用于一切现象的普遍规律,并不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伪科学理论。同时,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形成,也不是达尔文追求的目标。所以,不能因此而否定达尔文及其进化论。4.三次科技革命(1)比较项目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中期18世纪60年代中期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发源地英国美、德美国主要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珍妮机;1776年,瓦特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动机;内燃机的应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成果来源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家的科学实验科学家的科学实验科与技关系尚未真正结合紧密结合紧密结合社会转型进入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进入自动化时代(2)正确区分“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的发明①“蒸汽时代”的发明侧重于轻工业,科技含量不高,发明者主要是工人、技师,发明主要集中在英国。②“电气时代”的发明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科技含量高,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发明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3)信息技术的发展: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发展为全球信息网。近现代文学艺术的繁荣●●1.浪漫主义文学(1)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和不满。(2)特点①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②在创作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3)成就: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英国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意志海涅的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2.现实主义文学(1)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2)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3)成就国别文学家代表作备注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20世纪早期第58页共58页 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真实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状况萧伯纳《苹果车》20世纪早期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享誉世界文坛的名著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挪威易卜生“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唯利是图和资产阶级民主的虚伪●●3.现代主义文学(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致使西方社会精神危机严重。(2)特点: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比较怪诞;语言风格背离传统。(3)成就: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易错辨析】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的区别(1)在描写对象上:浪漫主义文学强调歌颂人的感情和内心主观感受,而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再现和剖析社会现实。(2)在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文学大多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而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4.亚非拉美文学(1)特点:20世纪的亚非拉美文学作品大多反映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2)代表作家: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鲁迅、哥伦比亚的马尔克斯及尼日利亚的索因卡等人。●●5.美术的辉煌背景特点代表新古典主义法国大革命前后,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强调理性,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表现形式上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法国画家大卫的《马拉之死》和《拿破仑加冕》,安格尔的作品《泉》浪漫主义美术人们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并寻求新的精神寄托注重表现人的感情,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强调色彩的作用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美术工业革命发展,民主思想进步,社会矛盾尖锐注重表现社会现实法国米勒的《播种者》及《拾穗者》;俄国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画派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荷兰凡高《向日葵》;法国画家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现代主义美术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工业化带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6.音乐艺术(1)浪漫主义音乐①特点:注重抒情性、自传性和个人心理刻画的形式,突出个人感受。②成就: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晚期作品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2)歌剧①意大利威尔第的《茶花女》,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第58页共58页 ②法国比才的《卡门》,表现出浪漫主义色彩。(3)民族乐派①特点:弘扬本民族特性。②成就:俄国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等。7.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1)电影艺术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了活动电影机;1895年底,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己拍摄的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2)电视艺术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出现;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电视艺术被称为艺术大家庭的“第八艺术”。●●8.不同文学流派的特征(1)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体现反叛精神和理想主义的追寻。(2)现实主义文学: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注意细节的真实。(3)现代主义文学:用怪诞的手法集中表现自我,反传统、反理性,表达苦闷、迷惘、变态的心理。●●9.不同美术流派的特征(1)浪漫主义:深入发掘人的感情世界,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强调色彩的作用。(2)现实主义:注重表现社会现实。(3)印象画派:借助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4)现代主义: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复杂心理。【阶段特征】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本主义的调整时期(二战前的世界1917-1945年)政治上: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资本主义也不断完善其政治体制。经济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经济体系和运行机制,十月革命后,苏联经历了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并在30年代形成了斯大林经济模式;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爆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方式摆脱了危机,并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运行机制。文化上: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出现推动了物理学和现代科技革命发展。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发展。第二阶段两极格局下的世界(1945年----今)【总体特征】两极格局、冷战争霸;两极格局解体,多极化趋势加强第58页共58页 选修专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的背景: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俄奥矛盾(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英德矛盾(殖民霸权和海上霸权))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⑸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爆发(1)引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两大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2)爆发:1914年7月28日,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3.战线: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杀,奥军与俄军在南线争斗。西线是决定性战场4.阶段5.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原因⑴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⑵美国与协约国之间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⑶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⑷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参战契机6.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经济实力处于劣势;军事战略上的失误;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⑴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⑵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参战国的革命与独立:①俄国十月革命②德国与匈牙利分别爆发革命,是失败的伟大尝试;③中东欧政治版图剧变:一战摧毁了四个帝国—德、俄、奥匈、奥斯曼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①原因:列强的奴役与掠夺,激化民族矛盾;宗主国放松控制引起本国新兴阶级力量的壮大;②影响:奠定了二战后摧毁殖民体系的基础;⑶战争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①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飞机进入实用阶段、汽车取代马车、缺乏原料国家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等等;②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职能加强;第58页共58页 ①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人民要求和平的反战运动高涨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社会主义影响扩大。8.评价(1)这场战争是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延绵过长的战线和阵地战的战争方式,使双方都难以有效突破对方的防线,迅速取胜极为困难。(2)大战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形成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变成了倾注全部国力的总体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㈠巴黎和会1、背景(1)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2)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2、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和约的主要内容包括: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军备问题、赔款问题。3、影响:(1)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开始建立凡尔赛体系(2)严厉限制和削弱了战败国德国,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3)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4)英法获利最大(5)美国受到抑制(6)民族自决权得到一定的肯定(7)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㈡凡尔赛体系的构成与国际联盟1、影响:(1)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2)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上述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3)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国家;(4)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欧洲地位削弱,美苏日崛起;(5)其中又隐含了很多矛盾,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2、实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掠夺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3、国际联盟:(1)背景:①一战的巨大损失使人们渴望建立能维护和平的国际体系;②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倡导建立国际联盟盟约,以此领导世界;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2)实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3)评价:①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以后联合国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经验;②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③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阻止新的世界大战(原因)在实践中并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如《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德国殖民地由国际联盟实行委任统治,事实上等于把这些殖民地交由英、法、日等国实行殖民统治,它的作用只是帮助帝国主义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巩固战后帝国主义体系。4.《非战公约》(1)签署:1928年,美、德、法、日、英等15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签订《非战公约》(2)评价①这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其中体现的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②列强借助各自的“保留条件”,为以后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㈢华盛顿会议1.背景(1)巴黎和会留下遗缺,亚太地区的矛盾没有真正缓和;(2)战后美日英国在亚太地区的争夺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3)为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4)中国掀起反帝爱国运动2.内容第58页共58页 (1)《四国条约》:美、英、法、日四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权利;英日同盟解散。(2)《五国条约》:分别规定美、英、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和各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3)《九国公约》:名义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实质上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4)中日协定:山东的主权和一部分权利归还中国。3.影响:(1)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华盛顿体系;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美英同为海上第一强国的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确认了列强对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2)中国是最大的受害国。(3)日本在东亚地区的扩张受到了限制。(4)最终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华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㈠法西斯专政的建立1、法西斯主义的形成(1)1919年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主义政党。1922年,墨索里尼组建了法西斯政权。(2)1920年,希特勒组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简称“纳粹党”,这是德国法西斯运动的开始。(3)1921年,冈村宁次、东条英机等日本军人订立密约,要求“消除派阀、刷新人事、改革军制、建立总动员态势”,这是日本军部法西斯运动的开始。2、德国法西斯专政的建立①历史原因:缺乏民主传统,专制主义、军国主义势力非常强大;《凡尔赛和约》激发民族复仇情绪②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严重,垄断资产阶级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③直接原因:纳粹党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招牌,蛊惑人心。3、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①历史原因:缺乏民主传统,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建立强权政治;不满华盛顿体系对其的压制②现实原因:经济危机的打击沉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国内市场狭小,资源极度贫乏)阶级矛盾尖锐,引发政治危机。统治阶级亟需。③直接原因:军部法西斯势力的推动。4、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在亚洲,世界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日本法西斯分子认为,摆脱危机的出路是对外扩张。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2)在欧洲,经济大危机使德国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经济落入低谷,社会各阶层普遍对政府失去信任,法西斯势力迅速发展。1936年,意大利和德国结成轴心国。5、英法的绥靖政策: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㈡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⒈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斗争(1935年)⒊西班牙反法西斯战争⒋特点:反法西斯侵略为中心各国纷纷建立反法西斯的民族革命统一战线㈢走向世界大战⒈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影响:①牺牲了弱小国家利益。埃塞俄比亚亡国了,西班牙共和国政权被颠覆了,中国东北变成了日本的殖民地②纵容法西斯的侵略,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增强了法西斯的实力;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③第58页共58页 使许多反对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如苏联对英、法等国心存芥蒂,不利于反法西斯国家的团结对敌④最后英、法等国不得不首先吞下这枚自己种的苦果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后果影响:①对苏联:使其赢得了备战的时间;苏联靠牺牲东欧小国换取了自己暂时的和平,这是对法西斯势力的又一次绥靖,损害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一定程度上麻痹了苏联,使其未作充分的战前准备。②对德国:避免了东、西两线作战,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㈣第二次世界大战重点事件1.爆发(1)序幕: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开始局部抗战。(2)亚洲爆发: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抗日,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3)全面爆发——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1939年9月)2.敦刻尔克撤退: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3.不列颠之战(1940年7月—10月):最终粉碎了德国的阴谋。4.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扩大。战争初期,德军进展顺利,占领了苏联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5.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6.1942年1月,以美、苏、英、中为主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意义①大大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②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程7.莫斯科战役:胜利原因:①莫斯科军民团结一致,在斯大林领导下英勇抗击②苏联从东部大量增援部队;③天气严寒,德军缺乏御寒设备。影响:消灭苏联的“闪电战”计划破产了。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全世界人民受到鼓舞,德军无力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8.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原因:①苏联守军进行殊死抵抗②巷战不利于德军先进武器作用的发挥③天气严寒,德军缺乏御寒设备④德军后援困难⑤苏军采用了正确的战备战术影响: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推动了整个战争形势的转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苏军开始转入反攻大大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巩固并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内部的瓦解。9.中途岛战役:胜利原因:①战前美军成功地截获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密码,察觉了日本的作战计划,集中有限兵力,伺机歼敌;②日本分散了绝对优势兵力。战术陈旧,特混舰队担负攻击中途岛和引诱美军舰队的双重任务,错失战机。影响:使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日军被迫由进攻转为防御,美军由防御转为进攻10.1942年11月,英军取得阿拉曼战役的胜利,这成为北非战场的转折点。11.诺曼底战役:1944年6月6日凌晨,在欧洲成功地开辟了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12.开罗会议:内容:《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意义:协同了三国对日作战。13.胜利(1)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2)1944年6月,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的败亡。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3)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①战争使人类理性得到张扬,人权与和平思想深入人心,维持和平的联合国随之诞生;②二战改变了世界格局,美苏成为两个世界一流大国,西欧的世界中心地位继续衰落(人教:已不复存在),世界重心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美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霸主);③二战促进了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发展,欧亚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④二战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第三次)的兴起。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第58页共58页 ⑴警惕法西斯势力抬头,对法西斯主义绝不能姑息养奸⑵面对法西斯势力的进攻,要建立起广泛的统一战线⑶建立相对合理,公正、平等的国际秩序,和平共处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⑷加强维和性国际组织的权威⑸处理好经济纠纷,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防止其引发战争⑹落后就容易挨打,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七)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1.相同点(1)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都给世界带来巨大的人力、物力上的损失。(3)都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4)都在客观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5)大战后都形成了以战胜国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2.不同点(1)目的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主要是为了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西斯国家是为了在世界范围内建立法西斯制度,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是为了争取人类安全、实现社会进步。(2)大战爆发的形式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交战双方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萨拉热窝事件发生后,各国相继宣战,很快进入全面战争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经过了一系列局部战争后才进入全面战争状态。(3)性质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4)大战的影响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新秩序体现出大国压迫小国、强国控制弱国的帝国主义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较多地倡导和平、民主、独立的原则,对战后世界的发展有着极大影响。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雅尔塔体制(1)含义: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所谓的雅尔塔体系。(2)主要内容①重新确定欧亚国家的版图,德国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日本由美国单独占领;美、苏、英划分势力范围;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及国联的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②日本领土限制在四个岛屿及若干小岛,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太平洋区域所占的一切岛屿以及日本窃取于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承认朝鲜最终独立。③审判战犯,肃清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④成立联合国(3)评价积极:有利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它将苏联与美苏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关系体系)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进步性。消极:建立在美苏战时实力均势的基础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安排战后世界两分天下,使雅尔塔体制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2、联合国(1)成立时间:1945年(2)性质:作为主权国家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3)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第58页共58页 (4)安理会: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形成决议的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大国一致”原则,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5)主要活动1›维和行动①第一次维和行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建立停战监督组织。②第一支维和部队:第二次中东战争中派出维和部队。③第一次强制性决议:两伊战争中要求交战双方立即停火的决议。2›国际裁军:20世纪50年代初成立联合国裁军审议委员会;1978年第一届裁军特别联大召开,设立了帮助管制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机构,达成众多裁军协议3›保障人权: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世界人权宣言》,宣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和自由3、冷战与两极格局(1)冷战: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主要方式有经济封锁、政治孤立、军备竞赛、局部战争、文化渗透、和平演变等。(2)两极格局:美国在反对“共产主义扩张”的旗号下,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率先对苏联发动了冷战。(3)美苏两强将战略重点放在欧洲的原因①欧洲经济相对发达,控制了欧洲,就有了争霸的经济基础。②政治上,欧洲是两强最大的利益所在,西欧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东欧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谁控制了欧洲,谁就控制了众多盟国,具备了抗衡对方的实力。③地缘上,欧洲是两种意识形态对抗的交汇点,必然成为两强相争的前沿和重点。(4)表现(5)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与冷战的关系雅尔塔体系确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基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它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冷战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冷战是雅尔塔体系下美苏两极对抗的主要形式。两极格局的瓦解,也就意味着冷战的结束、雅尔塔体系的瓦解。4.冷战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争霸态势:缓和与紧张并存,以紧张为主,争霸的优势的美国。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争霸态势:苏攻美守,优势在苏联方面。霸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争霸态势:美攻苏守,优势在美国方面。冷战结束——苏联解体第58页共58页 苏联剧变和最终解体的原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局部战争㈠朝鲜战争:1.背景:⑴二战的后东西两大阵营对峙。⑵苏联与美国在欧亚大陆划分势力范围,分别扶植建立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大对立政权。此后,为朝鲜的统一问题,南北朝鲜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斗争。⑶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视社会主义阵营为最大的障碍,决不容许对方势力扩张:2.影响:⑴对中国:保障了我国的安全;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激情和国际主义精神;使我国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国防军;但人员,经济损失惨重。⑵对朝鲜: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⑶对美国:人员,经济损失惨重;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赢得西方盟友的信任;打击了美国的扩张势力。⑷对日本:有利于经济的恢复;美国开始对日采取扶植政策;有利于日本军国主义复活。㈡越南战争1.背景(1)按照1954年《日内瓦协议》规定,越南被临时军事分界线分为南、北两部分。(2)1955年,美国扶植吴庭艳成立越南共和国,越南分裂。(3)越南南方人民掀起反对吴庭艳政权的祖国统一斗争,并得到越南北方人民的支援。2.经过(1)开始:肯尼迪在南越推行“特种战争”。(2)扩大:1965年,“特种战争”扩大为侵略整个越南的“局部战争”。(3)转折:1968年,南越人民武装发动了“新春攻势”。(4)结束:1973年,美越签署和平协定,双方完全停止敌对行动。3.影响(1)越南人民捍卫了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实现了国家统一。(2)美国战败,损失巨大,对美国社会影响深远。(3)美国被迫调整政策,改善与中国的关系。(4)美苏争霸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三)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⒈背景(1)历史原因: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大国的相继统治。(2)地理原因:战略地位重要,石油资源丰富。(3)国际政策:英国的“分而治之”政策;英国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联大决议在该地区分别建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⒉经过:从1948到1982年共进行了巴勒斯坦战争(1948年)、苏伊士运河战争(1956年)、六日战争(1967年)、十月战争(1973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1982年)共五次中东战争。3.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影响①以色列占领了巴勒斯坦4/5的土地,超出了联合国分治决议规定的面积。旧矛盾没有解决,又引起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隐患。②有96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阿拉伯国家未能建立,而被瓜分。⒊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影响①埃及维护了民族利期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第58页共58页 ②埃及人民的胜利推动了中东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民族独立与自决运动出现高潮。③战争削弱了英法的国际地位及在中东的影响。④美苏走上了中东角逐的舞台。中东问题又增加新的复杂因素。4.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影响①阿拉伯国家遭受严重损失;②以色列占领了加沙地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中东局势更加复杂。5.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影响①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东岸部分地带,叙利亚收回戈兰高地部分地区②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1973~1975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这对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6.中东和平进程(1)《戴维营协议》:埃及率先走上了与以色列的和解之路。1978年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签署“戴维营协议”实现双方和解。开启中东和谈先河。(2)巴以和谈:为巴以和解作出杰出贡献的是阿拉法特和拉宾。①20世纪80年代,阿以各方基本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原则。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②1993年,巴以签署和平协议,允许巴勒斯坦在加沙地区自治。③巴以接受2003年的“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1)影响:造成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严重危害了世界和平;造成巴以双方相互仇视和冤冤相报,使中东和平进程异常艰难。(四)两伊战争1.原因(1)领土(石油)争端: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2)宗教和民族矛盾: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3)地区霸权政策:萨达姆奉行地区霸权主义。(4)大国力量介入:两伊盛产石油,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也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2.经过:1980年9月,战争爆发;1988年,在联合国的调停下,两伊宣布停战3.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较长、损失消耗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残酷的战争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发展,而且造成了经济的全面倒退;战争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极大的阴影;两伊战争还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五)海湾战争(1991年):1.(1)两极格局逐步走向解体,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均势失去平衡。(2)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长期存在边界纠纷。2.特点(1)是一场高科技战争。(2)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3.影响:⑴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和控制海湾的能力;⑵阿拉伯世界发生了严重分裂,中东地区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⑶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助长其独霸世界的野心。(4)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4.启示:未来的战争将是高科技战争的舞台。这就启示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才不会为时代所抛弃。(六)地区冲突的原因和教训1.原因:殖民主义政策的产物、宗教与民族冲突、领土(能源)争端、地区霸权主义、大国力量的介入。2.教训:残酷的战争不仅阻碍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世界经济发展;战争给交战国人民心灵留下了阴影,不利于世界和平;地区冲突为大国插手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这往往使冲突升级;地区霸权主义也是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3.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关系变化对局部战争的影响第58页共58页 (1)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苏联经济的衰退和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战略、国际冷战格局开始降温,呈现美攻苏守的特点,局部战争增多。(2)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格局消失,原来抑而未发的各地民族和领土等争端在国际力量失衡状态下爆发。和平与发展1.原因(1)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世界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2)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3)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优先发展经济成为时代潮流。(4)维护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愿望。2.不利因素(1)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没有消除。(3)分裂势力、恐怖势力、极端势力的危害。(4)世界发展很不平衡。3.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1)制约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和新殖民主义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扩大;两极格局结束,新的世界格局处于形成阶段,世界局势出现许多不稳定因素:种族歧视,恐怖组织、极端组织和邪教组织,毒品泛滥,法西斯极右势力泛起,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领土纠纷,能源危机,局部战争不断等。(2)促进因素: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得到世界人民的认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不断;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世界联合,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极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中国经济崛起,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4.认识:要实现和谐世界,必须解决发展的问题,尤其是南北问题,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只有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共同探求有效的应对之策,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5.对《战争与和平》类试题的一般规律性认识(1)战争原因的判断:领土争端;大国争霸;文明冲突;信仰不同;大国推动等。(2)战争性质的判断:判断战争的性质,看作战双方的目的。一战作战双方的目的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所以一战就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3)战争的影响: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战争催生了新世界、新国家的诞生;世界格局的改变;新技术的问世;政府职能的改变;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4)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5)正确认识战争的影响:反对战争,呼唤和平。第58页共58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1-11 08:52:05 页数:58
价格:¥9.99 大小:1.69 M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