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16阿房宫赋六国论课后习题(部编版必修下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阿房宫赋六国论课后·训练提升一、语言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亲附,亲近。B.思厥先祖父厥:其,他们的。C.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朝:朝廷。D.一肌一容,尽态极妍妍:美丽。答案:C解析:C项,朝:在早上。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六王毕,四海一而或长烟一空B.使六国各爱其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C.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D.与嬴而不助五国也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答案:D解析:A项,动词,统一/副词,全、都;B动词,爱护/动词,喜欢;C项,副词,就/连词,那么;D项,均为转折连词。3.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与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诸侯之地有限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用之如泥沙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⑧胜负之数,存亡之理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C.③⑤⑥⑧D.②③⑥⑦答案:C5\n解析:①古义:形容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今义: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②古义:天气。今义: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④古义: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今义:筹划、组织并管理。⑦古义:可惜。今义:值得怜悯。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一致的一项是( )例如: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A.明星荧荧,开妆镜也B.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C.多于南亩之农夫D.戍卒叫,函谷举答案:D解析:D项与例句都是被动句。A项,判断句;B项,宾语前置;C项,介词结构后置。5.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句话,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读杜牧的诗,像欣赏古玩,既有爽目清新的情趣,又有古朴凝重的风貌。我喜欢杜牧,喜欢他诗文中显现的隽永灵秀的情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我喜欢杜牧,喜欢他诗文中流露的忧国忧民的情思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10题。礼 论王安石呜呼,荀卿之不知礼也!其言曰“圣人化性而起伪”,吾是以知其不知礼也。知礼者,贵乎知礼之意,而荀卿盛称其法度节奏之美,至于言化,则以为伪也。亦乌知礼之意哉?夫礼始于天而成于人,知天而不知人则野,知人而不知天则伪。圣人恶其野而疾其伪,以是礼兴焉。今荀卿以谓圣人之化性为起伪,则是不知天之过也,然彼亦有见而云尔。凡为礼者,必诎其放傲之心,逆其嗜欲之性。莫不欲逸而为尊者劳,莫不欲得而为长者让,擎跽曲拳,以见其恭。夫民之于此,岂皆有乐之之心哉?患上之恶己,而随之以刑也。故荀卿以为特劫之法度之威,而为之于外尔,此亦不思之过也。夫斫木而为之器,服马而为之驾,此非生而能者也。故必削之以斧斤,直之以绳墨,圆之以规而方之以矩,束联胶漆之,而后器适于用焉。前之以衔勒之制,后之以鞭策之威,驰骤舒疾,无得自放,而一听于人,而后马适于驾焉。由是观之,莫不劫之5\n于外而服之以力者也。然圣人舍木而不为器,舍马而不为驾者,固亦因其天资之材也。今人生而有严父爱母之心,圣人因其性之欲而为之制焉,故其制虽有以强人,而乃以顺其性之欲也。圣人苟不为之礼,则天下盖将有慢其父而疾其母者矣。此亦可谓失其性也。得性者以为伪,则失其性者乃可以为真乎?此荀卿之所以为不思也。夫狙猿之形,非不若人也,欲绳之以尊卑而节之以揖让,则彼有趋于深山大麓而走耳,虽畏之以威而驯之以化,其可服邪?以谓天性无是而可以化之使伪耶,则狙猿亦可使为礼矣。故曰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有改动)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B.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C.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D.礼始于天而成于人/天则无/是而人欲为之/者举天下之物/吾盖未之见也答案:C解析:“始于天”“成于人”为对称结构,中间由“而”链接,应在“人”后断开,排除A、B两项;“天则无是”语意完整,前后断开,排除D项。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据《昭明文选》,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二曰政论。本文属于后者。B.“荀卿”即荀况,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时人尊而号为“卿”,代表作有《劝学》等。C.“斧斤”这里泛指各种斧子。成语“运斤成风”的“斤”也是这个意思。D.“绳墨”是指木工打直线的工具,后来比喻规矩或法度。本文用的是本义。答案:B解析:B项,荀况是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认为荀子不懂得礼,他对“礼”的理解不正确,而自己懂得了“礼”的本意。B.荀卿认为,只要用法律的威严来教育老百姓,就能让老百姓心悦诚服地去遵守礼节了。C.“礼”是从天性开始而又通过人为来完成的,对于“礼”来说天性和人为二者不可或缺。D.教育人懂得并且施行“礼”,既要阻止他放诞傲慢之心,又要改变他贪婪欲念的天性。答案:B5\n解析:B项,原文意思是:荀卿认为只要用法律的威严就能胁迫百姓,而百姓只是在外表上遵守礼节罢了,这也是荀卿没有深入思考的过错啊。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斫木而为之器,服马而为之驾,此非生而能者也。(2)圣人苟不为之礼,则天下盖将有慢其父而疾其母者矣。参考答案:(1)砍伐树木把它制作成器具,驯服马匹让它成为座驾,这并不是(凭它们的)天性就能够做到的。(2)圣人如果不施行这些礼节,那么天下大概将会有怠慢自己父亲和痛恨自己母亲的人了。10.荀子和王安石对于“礼”的看法有什么不同?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参考答案:荀子认为“礼”是对天性的人为改造,王安石则认为“礼”来源于人的天性(或顺应了人的天性)。参考译文:哎,荀子不懂得礼啊!他说“圣人(用礼义法度等)去改造人的自然本性(即天性),从而兴起后天的人为教化(使人具有崇高的境界)”,我因此知道他不懂得礼啊。懂礼,贵在知道礼的本意,而荀子极力称赞法度节奏的美,至于说到教化,就认为是后天人为的结果。又哪里知道礼的本意呢?礼仪从天性开始而通过人为完成,知道天性却不知道人为就会变得粗鄙,知道人为却不知道天性就会强调后天人为的作用。圣人厌恶人的粗鄙并憎恨后天的人为,因此礼就兴起了。现在荀子认为圣人用礼义法度去改造人的本性以兴起后天的人为教化,就是不能辨别天性中的过错,虽然他也看见而且说出来了。凡是施行礼的人,一定要克制他的放诞傲慢之心,违背他贪婪欲念的天性。没有人不想逃逸却会为尊贵的人劳作,没有人不想获取却会为长者谦让,拱手跪拜鞠躬行礼,来表现他的谦恭。百姓施行这些礼节,哪里都有乐于这样做的想法呢?是担心地位高的人厌恶自己,而用刑罚紧随其后(责罚自己)啊。所以,荀卿认为只要用法律的威严就能胁迫百姓,而百姓只是在外表上遵守礼节罢了,这也是荀卿没有考虑的过错啊。砍伐树木把它制作成器具,驯服马匹让它成为座驾,这并不是(凭它们的)天性就能够做到的。所以一定要用斧子去削减,用绳墨使木头变直,用圆规使木头变圆,用直尺使木头变方,捆束,连接,用胶水粘黏它,用油漆涂饰它,这样之后做成的器具就适于使用了。先用马嚼子、马笼头控制,再用马鞭威胁,快慢舒缓,(马)就不能获得自由,而全都听命于人,这样以后马就适于驾驭了。由此看来,没有人不是在外被胁迫而因武力服从的。然而圣人舍弃树木不把它做成器具,舍弃马匹而不让它成为座驾,本来也5\n是顺应了它们的天性。现在人生下来就有尊敬父亲热爱母亲的本心,圣人顺应他们天性的欲望而又加以限制,所以他们的限制虽然有强迫的地方,但仍旧是顺应了他们天性的欲望啊。圣人如果不施行这些礼节,那么天下大概将会有怠慢自己父亲和痛恨自己母亲的人了。这也可以说是失去了他的本性了。如果把遵循本性当作人为,那么失去本性就可以当作是真实吗?这是荀子没有考虑的原因啊。那猿猴的形状,不是不像人的,如果想用尊卑来规范它用揖让来节制它,那么它们就向深山大麓逃跑了,即使用威严使它们畏惧用教化使它们驯服,难道就可以让它们驯服吗?认为天性中没有却可以通过教化形成后天的人为,那么也可以让猿猴讲究礼节了。所以说礼从天性开始而在人为上完成,天性中如果没有这些,却想要做成,全天下的东西中,我大概还没有见到过。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