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期末测试卷 2套汇编(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6

2/36

剩余3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期末测试卷1一、单选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3分,共72分)1.2019年3月22日,习主席在罗马访问时,意大利众议院议长菲科向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主席发问:“您当选中国主席的时候,是怎样一种心情?”习主席回答:“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可见(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②哲学总是与人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③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被人们称之为“半截子唯物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好克服了这个“半截子”的不足,具体体现在(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赖以创立并获得发展的时代,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始形成的时代。这意在说明(     )A.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无产阶级的主观愿望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终极理论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D.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无产阶级运动和人类解放运动提供具体的方法论指导4.“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的根本分歧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第36页共36页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D.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5.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做出过“预言”,称人类可能在2600年之前就会灭绝。他认为,随着地球人口增长,能源消耗将会增加,地球将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霍金的预言表明(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都能够正确反映存在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的,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C.客观规律是普遍永恒的,人类可以认识利用和改变规律D.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世界处于运动、变化之中6.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存在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倾向。教条主义者对中国实际问题毫无兴趣,他们一心向往的.就是从先生那里学来的据说是万古不变的教条:经验主义者则长期拘守于自身的片断经验,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二者的共同错误在于(     )①犯了以普遍性取代特殊性的错误②犯了以特殊性替代普遍性的错误③犯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和绝对性错误④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下面漫画启示我们(     )①反对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②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③任何否定主观能动性的做法都是错误的④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第36页共36页8.我希望,有朋自远方来,岁月不改其性,红尘不染其心;我希望岁月无痕,大地不老。从哲学角度看(       )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②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岁月无痕”只能是美好的祝福③物质决定意识,人在红尘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不染其心”是不可能存在的④物质是运动的,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科学家发现,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做“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再会产生害怕的情感。这表明(       )A.意识的内容是由人脑决定的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D.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10.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2年发展预期目标之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       )①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③体现了意识能够改造世界          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创造了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把荒地变良田的“绿色奇迹”。海水稻是利用常规育种方法和分子技术培育出的存活率高、抗病性强的新型水稻品种,它的推广可以实现盐碱地变良田的历史性飞跃。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海水稻种植成功证明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将荒地改造为良田的重要因素③科学家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通过努力培育出新型水稻品种第36页共36页④海水稻的成功培育,是人们尊重和改造自然规律的结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一项研究报告称,通过在瘫痪者脑部的皮层运动区植入微小的感应器件,可收集大脑所发出的与躯体运动有关的神经信号。由于感应器件与电脑相连,信号可快速传递给机械臂,从而让它根据瘫痪病人的意念作出相应的动作。这项研究进一步证明了(       )A.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B.机械臂能产生人的意识,并具有延展人的意识的功能C.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D.人的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13.共享发展与共同富裕是渐进的过程,以发展和社会财富扩大为前提,社会福利的提高不能超越阶段。无论加强社会建设还是改善民生,都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出超越阶段的目标和要求。这是因为(       )①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受人们观念的影响     ②社会生产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都是物质的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④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4.2022年6月“河北省万人健康跑”的活动图标以河北首写字母“HB”为设计点,并融合燃烧的体育圣火、长城等元素,勾勒出一名健康奔跑的人形。字母HB、长城体现了河北地域特点和独特文化底蕴。燃烧的体育圣火,健康奔跑的人形传递着激情,迸发着活力,线条舒展奔放,大气磅礴,体现了团结拼搏、积极向上的健康风采和“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此活动图标的设计表明(     )A.意识活动把理念变成现实,具有直接现实性B.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是意识活动的特征C.对外界事物的能动性反映是艺术设计的来源第36页共36页D.意识活动反映的内容是主观的,形式是客观的15.古希腊一农夫养驴以运货。某日,驴驮货轻快而行,遂略加货物,驴仍走得轻快,再加一点,驴依然走得轻快,再加……最后,驴身体不支倒地而毙。这个故事包含的道理是(       )A.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B.事物发展最终是通过量变实现的C.量变和质变之间没有明确界限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16.联合国巴黎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黎协定》要求,各国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继续带头减排,并对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提供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协定坚持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分的责任原则,这一原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②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③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统一④只有把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才能认识矛盾问题的精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我国学者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并阐述了“后发优势驱动假说”,指出后发地区通过引进、模仿、学习(包括技术和制度两方面),可获得后发利益,从而具有后发优势。后发优势的合理性在于(     )①吸取了“先发”的经验教训,并增加了符合自身实际的新内容②“后发”事物都符合客观发展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本质要求③事物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后发”事物更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④相对“先发”事物的发展,“后发”事物能减少道路迂回过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8.2019年4月10日,天文学家宣布人类首次捕获黑洞照片,爱因斯坦百年猜想又得检验。一方面通过射电望远镜得到这么一张照片,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可以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结合黑洞吸积理论,能够事先把理论家预言的图像计算出来,然后把观测到的照片跟理论预言的照片进行对比,发现它们非常吻合,从这个角度来说完美的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人类首次捕获黑洞照片再次说明了(     )第36页共36页①经过实践检验,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是永恒真理   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每个人的认识都是无限的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④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鬼魅般的超距作用”——近百年前,爱因斯坦对量子纠缠提出疑问:当两个量子发生“纠缠”,一个变了,另一个也会“瞬变”,无论它们之间相隔多远……当时由于缺乏检验能力,爱因斯坦也百思不得其解今天,中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证实了“鬼魅般超距作用”,回答了爱因斯坦“百年之问”。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途径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伟人的认识对实验成功具有决定性作用20.“学而后方知,知而后必行。”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立足于客观实际的实践者。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就要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充分认识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复杂国际国内形势,坚守人民立场,扎根实践沃土,努力为最广大人民谋幸福。这体现的哲学寓意是(       )①正确的认识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主要标准③理论学习是提高认知能力的决定因素          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动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1.2021年5月31日,《2021年完善选举制度(综合修订)条例》于当日正式生效。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将为“爱国者治港”全面落实提供坚实保障,让香港重回发展正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材料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②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取决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能促进经济基础巩固和完善第36页共36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全党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从唯物史观看,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     )①人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并决定历史发展总趋势③劳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④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3.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从唯物史观看,这是因为(       )①一切为了群众是群众路线基本内容的一部分    ②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劳动群众③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占主体地位     ④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4.为应对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和我国经济进入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使我国经济尽快适应新常态,继续稳步高质量发展,我国深入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这是基于(       )①政治体制决定经济发展的走向       ②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于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③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第36页共36页二、材料题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2019年5月18日是第43个国际博物馆日,各地博物馆围绕主题“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开展多项精彩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当天,中国主会场湖南省博物馆联合全国22家博物馆举办“根·魂——中华文明物语”展,通过甄选的30件(套)国宝级文物,勾勒出一条中华文明轨迹,“博物馆网上展览”“博物馆在移动”等项目也在主会场启动上线。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组织开展大型艺术创作、百人篆刻、版画制作体验、音乐会、古建科技保护教育、古建馆展览导赏等七大主题活动。这些活动都是对博物馆文化中枢价值的生动诠释。“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是博物馆的灵魂。”这句话道出了博物馆存在的本质与意义。近年来,文博机构与现代科技、大众传媒牵手联动,插上“互联网+”的两翼,让公众透过影像化展示、故事化讲述,激活观众尘封的历史记忆,掀起了“博物馆热”、“文物热”。但是,博物馆、文物娱乐化的现象也引起有识之士的担忧。“耍宝卖萌”“文物戏精大会”之类的短视频越来越多,误导公众对文物内涵的认知;一些地方的文物被粗鄙化打造、滥加改造,把文物变成了娱乐的道具,其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寻找不到文化的意蕴,更无法带给人们历史的厚重感和文物的艺术美感。有人认为,博物馆的文化创意活动必须把握好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关系,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用7个故事,分别记录了开国大典、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中国女排三连冠、香港回归、北京奥运会、神舟十一号飞船着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用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重要历史瞬间,见证了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程。影片对宏大的历史事件,选取了普通人物的视角,如开国大典自动升旗装置设计师、香港回归仪式升旗手、原子弹研究人员、上海里弄小男孩、北京出租车司机、迷途知返的失足青年……别出心裁的设计、丰富多样的人物类型、温暖深情的故事讲述,唤起了无数观众的时代记忆,共同展现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正能量和家国情怀,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我和我的祖国》以“吾国吾民”为主题,不但有“吾国”,还有“吾民”。有人说,历史是属于大人物的,历史更是属于小人物的。请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评析这个观点第36页共36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共24小题,每题3分,共72分)1.A【详解】①③:“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可见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①③正确;②: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问总是与人们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而不总是与人的主观情绪联系在一起,②错误;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不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总和,④错误;故本题选A。2.C【详解】①:哲学都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与题干无关,说法也不妥,①排除。②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完整性,即克服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这个“半截子唯物主义”的不足,②③正确。④: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题干无关,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3.C【详解】A: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实践,不是产生于无产阶级的主观愿望,A错误。第36页共36页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理论,但不是终极理论,B错误。C: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赖以创立并获得发展的时代,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任务开始形成的时代。这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C符合题意。D: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无产阶级运动和人类解放运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但不提供具体的方法,D错误。故本题选C。4.C【详解】C:“没有景物,何来感情”认为客观事物决定人的感情,“没有感情,何来景物”认为人的感情决定客观事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何为世界的本原问题,C正确。A:题干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争论,不涉及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A不符合题意。BD: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是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争论,而题干是对思维和存在何为世界的本原问题的争论,BD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5.D【详解】D:材料反映地球在不断变化,表明了“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世界处于运动、变化之中”,D正确切题。A:正确的思维才是正确反映存在,A错误。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二者并不相互依赖,B错误。C: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不能改变规律,C错误。故本题选D。6.D【详解】①:教条主义者犯了以普遍性取代特殊性的错误,①错误。②:经验主义者犯了以特殊性替代普遍性的错误,②错误。第36页共36页③④:教条主义者、经验主义者的共同错误是主观认识脱离当时当地的客观实际,犯了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和绝对性错误,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7.D【详解】②④:漫画揭示的是人们如果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会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启示我们规律是客观普遍的,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②④正确。①:漫画体现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有体现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①不合题意。③:漫画并没有否定主观能动性,而是没有正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③不合题意。故本题选D。8.B【详解】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存在“不改其性”的朋友,①说法正确。②: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②说法错误。③:虽然物质决定意识,但人在红尘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有主观能动性,人可以做到在红尘面前不染其心,③说法错误。④:物质是运动的,不存在“大地不老”的现象,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B。9.B【详解】A: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不是由人脑决定的,A说法错误。B:在面对危险或者恐怖场景的时候,人的大脑深处一小团叫做“杏仁核”的区域总是会进入兴奋状态。“杏仁核”受损的患者,即使面对威胁,也不再产生害怕的情感。这表明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B正确。C: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C说法错误。D:材料强调的是意识与人脑的关系,并未涉及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D与题意无关。故本题选B。第36页共36页10.A【详解】①②: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这说明经济增速预期目标的设定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也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在一起,①②符合题意。③:意识不能直接改造世界,而是指导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③错误。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④错误。故本题选A。11.A【详解】①②: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成功种植海水稻,实现荒地变良田的历史性飞跃。海水稻种植成功证明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将荒地改造为良田的重要因素,①②符合题意。③:科学家通过努力培育出新型水稻品种是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的,③错误。④:海水稻的成功培育,是人们尊重和利用自然规律的结果,而不是改造自然规律的结果,④错误。故本题选A。12.A【详解】A:材料中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A正确。B: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机械臂不能产生人的意识,B错误。C: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但不一定是如实反映,C错误。D:人的意识活动不具有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D错误。故本题选A。13.D【详解】①:人类社会的发展会受到人们观念的影响,①错误。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物质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②排除。第36页共36页③④:无论是加强社会建设还是改善民生,都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能提出超越阶段的目标和|要求,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4.B【详解】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能够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A错误。B:题干中活动图标的设计融合了多种元素,说明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B正确。C:对外界事物的能动性反映是意识,艺术设计的来源是社会实践,而不是来源于意识,C错误。D:意识活动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D错误。故本题选B。15.D【详解】D:农夫不断给驴添加货物,导致驴被压死,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D正确。A:材料只讲到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并未再引起新的量变,A不符合题意。B:事物的发展最终通过质变实现,B项说法错误。C:量变与质变有明确的界限,区分二者要看事物的质态是否发生根本改变,C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16.D【详解】①: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①说法错误。②:材料表述的是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只有一个矛盾,不存在多个矛盾,所以不存在主次矛盾;②不合题意。③:协定坚持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表明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别的统一;③符合题意。第36页共36页④:各国需要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承担共同责任,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但是发达国家需要承担有区别的责任,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二者联结,促成人们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正确认识;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7.B【详解】①④:根据材料中“后发地区通过引进、模仿、学习(包括技术和制度两方面),可获得后发利益,从而具有后发优势”可知,“后发”优势在于吸取了“先发”的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增添了新内容,因此,相对“先发”事物的发展,“后发”事物能减少道路迂回过程,故①④正确。②:“都符合客观发展规律”说法过于绝对,“后发”事物也可能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故②不选。③:“后发”事物是否更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否代表人民的利益,故③不选。故本题选B。18.D【详解】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没有永恒真理,①错误;②:每个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是无限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②错误。③:能够事先把理论家预言的图像计算出来,然后把观测到的照片跟理论预言的照片进行对比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③正确;④:捕获黑洞照片,爱因斯坦百年猜想又得检验,就是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检验和发展,④正确。故本题选D。19.C【详解】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不是唯一途径,A错误。B: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但是题干并不体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B错误。C:由于缺乏检验能力,爱因斯坦也百思不得其解今天,中国科学家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证实了“鬼魅般超距作用”,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正确。第36页共36页D: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并不决定实践,D错误。故本题选C。20.B【详解】①: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立足于客观实际的实践者。做新时代马克思主义者,就要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表明正确的认识是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①正确。②: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②说法错误。③:理论学习是提高认知能力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③错误。④: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都坚守人民立场,扎根实践沃土,努力为最广大人民谋幸福,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动力,④正确。故本题选B。21.B【详解】①:材料中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将为“爱国者治港”全面落实提供坚实保障,让香港重回发展正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确保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爱国者治港”,“一国两制”作为正确的社会意识,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的社会意识可以推动社会存在的发展。①正确。②:材料没有体现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错误。③:材料中的完善选举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没有涉及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③错误。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能促进经济基础巩固和完善。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是对上层建筑的调整,目的是能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④正确。故本题选B。22.B【详解】①④:人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所以要加强劳动教育,①④正确。②;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但社会基本矛盾决定历史发展总趋势,②错误。第36页共36页③:人民群众而非劳动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③错误。故本题选B。23.A【详解】①③: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这是因为一切为了群众是群众路线基本内容的一部分,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中占主体地位,①③正确。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②错误。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24.D【详解】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经济发展的走向,①不选。②: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生产关系发展状况,②不选。③④:我国深入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这是基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③④入选。故本题选D。25(14分).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两者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4分)②斗争性指的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博物馆的文化创意活动的严肃性与娱乐性相互排斥;过度娱乐化会消解历史的厚重感和严肃性;过度严肃有缺乏趣味性,难以吸引观众。(4分)③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严肃性与娱乐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共存于文化创意过程中,博物馆可以通过具有娱乐性的文化创意活动吸引观众,进一步思考历史的厚重与严肃。如能平衡严肃性与娱乐性的关系,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功能。(6分)【分析】背景材料:博物馆的文化创意活动。考点考查:矛盾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第36页共36页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设问指向是要求评析“博物馆的文化创意活动必须把握好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关系,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属于评析类主观题。解答此类试题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分析时,如果观点有对有错,就应该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要指出正确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也要指出错误的观点是什么,也要说明理由。第二步:审材料和设问。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设问“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可联系矛盾基本属性的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两者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关键词②:材料“耍宝卖萌”“文物戏精大会”之类的短视频越来越多,误导公众对文物内涵的认知;一些地方的文物被粗鄙化打造、滥加改造,把文物变成了娱乐的道具,其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寻找不到文化的意蕴,更无法带给人们历史的厚重感和文物的艺术美感。”,→可从斗争性的含义角度说明博物馆的文化创意活动的严肃性与娱乐性既相互排斥,过度娱乐化会消解历史的厚重感和严肃性;过度严肃有缺乏趣味性,难以吸引观众;关键词③:材料“近年来,文博机构与现代科技、大众传媒牵手联动,插上“互联网+”的两翼,让公众透过影像化展示、故事化讲述,激活观众尘封的历史记忆,掀起了“博物馆热”、“文物热”。”,→可从同一性的含义角度说明严肃性与娱乐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共存于文化创意过程中,博物馆可以通过具有娱乐性的文化创意活动吸引观众,进一步思考历史的厚重与严肃;关键词④:设问“有人认为,博物馆的文化创意活动必须把握好严肃性与娱乐性之间的关系,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材料这些活动都是对博物馆文化中枢价值的生动诠释。”,→说明如能平衡严肃性与娱乐性的关系,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功能。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具体解答本题可结合材料中关键信息并调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相关知识进行评析即可。26.(14分)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既包括普通个人(小人物),也包括杰出人物(大人物),虽然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大人物尤其是杰出人物对人民群众具有指导、教育、动员和组织作用,群众需要杰出人物,认为“历史是属于大人物的”,有其合理性。(7分,指出材料3分,结合知识点4分)第36页共36页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普通的劳动群众(小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主体,杰出人物重要作用的发挥也离不开普通群众;所以,认为“历史更是属于小人物的”是正确的。(7分指出材料3分,结合知识点4分)【分析】背景素材:电影《我和我的祖国》考点考查: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要求运用唯物史观的知识评析“历史是属于大人物的,历史更是属于小人物的”这个观点。本题属于评析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注意,一般这类试题既不完全正确,也不完全错误,考生生就其正确的观点进行阐述,就其错误的观点给与指正。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①:首先强调历史属于大人物→可联系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大人物的作用,认为有其合理性。关键词②:历史更是属于小人物的→可联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及三方面的作用,普通的劳动群众(小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主体,杰出人物重要作用的发挥也离不开普通群众;所以,该观点有其合理性。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第36页共36页统编版(2019)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期末测试卷21.苦瓜味苦性寒,是一种消暑清热的食材。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这样评价苦瓜:“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苦瓜这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特点,使其得了“君子菜”的雅号。从材料可以看出()①事物是各种观念的集合②意识对事物的反映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③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④掌握事物的特性是意识活动的最终目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北宋理学家周敦颐酷爱莲花,长期观察莲花的形貌特征与生长环境,领悟到莲花之美与“夫唯大雅,卓尔不群”的高雅情操有共通之处,创作出“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的千古名句。由此可见()①艺术作品是人仅凭灵感创作出来的②艺术体验不能脱离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经验③艺术修养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④审美标准具有客观性,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高一某班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发现当地存在一些将劳动教育窄化为“让孩子干农活”“动动手、流流汗”的误读,甚至出现“有劳动,无教育”的现象。同学们为此发出倡议:劳动教育,既要“流汗”更要“走心”。这一倡议提醒我们()①要铸就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观念②要重视劳动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意义③劳动的终极价值是在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④物质生产劳动是获得正确意识的唯一途径第36页共36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下图漫画“当你阻碍别人前进的同时,无疑切断了自己的后路”(作者:薛飞)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事物发展有曲折性,要勇敢面对挫折与考验②事物联系是多样的,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全面地看待事物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做事情要分清主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5.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被称为旧唯物主义。恩格斯指出:“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产生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②旧唯物主义不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③对社会历史现象的唯物主义解释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④旧唯物主义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实践反复证明,“动态清零”是基于我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具坚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最佳选择,更是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的关键所在。“动态清雯”的精髓是快速和精准。“动态”就是不追求绝对零感染:“清零”就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础,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动态清零”()①做到了在实践基础上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说明抓关键、抓重点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③体现了坚守人民立场就一定能取得疫情防控的胜利④就是用整体性与动态性的辩证思维做好疫情防控第36页共36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有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吴天一、朱彦夫、中国航天人、苏炳添、陈贝儿、张顺东李国秀夫妇、江梦南。他们有的心系祖国科教事业,是为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有的超越伤病和年龄,成为中国首位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运动员,有的是用残缺的身躯改变了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的退伍老兵……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①事物发展要在渐进性和飞跃性统一中实现②只有创造出不平凡业绩的人生才是真正有价值的③劳动是创造和实现价值的唯一源泉④人生价值只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2022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说到:“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进伟大的事业。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共同创造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我们要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以更加坚定的自信、更加坚决的勇气。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由此可见()①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人类的全部精神财富②北京冬奥精神体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③以开放的心态推动民族精神的丰富④实践中形成的民族精神会深深打上时代烙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将承担2022年北京冬奥会相关比赛。秉持“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理念,结合自然地形和赛道要求,中心建成了国内首条符合冬奥会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赛道如一条“飞龙”,盘旋舞动在崇山峻岭之间,成为中国山水文化与冬奥文化结合的载体。该中心的设计是()①将预先目的与特定事物相统一的结果②按照美的规律对设计主题进行的表达③精神自身以某种特定形式进行的外化④受人主观因素影响的不确定性的展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气象观测经历了从经验积累到科学观测的不同阶段。20世纪以来,随着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等技术不断发展,监测和预警能力不断增强。人们通过对气象目标的探测、识别与评估,能够有效规避危险。这表明()第36页共36页①对气象的认识是人类建构与自然关系的开始②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好奇③气象观测技术的进步为探究自然提供先进的手段④气象观测设备作为工具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和加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发酵是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是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使绿叶变为红色,并产生香气的主要过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和通氧量是红茶外形色泽、汤色、香气、滋味等特有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①发酵是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过程②发酵是客观事物与外界因素偶然关联的过程③红茶品质与发酵中各种条件的变化有因果关系④红茶加工中的发酵是自在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春秋时期的晏婴说:“和如羹焉。水醯(xǐ,醋)醢(hǎi,肉酱)盐梅以烹鱼肉,燀(chǎn,炊煮)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这说明()①和羹中各种食材的味道消融,文明在交流中超越文明隔阂②和羹的同一性制约各种食材的味道,文明以共存超越文优越③各种食材的不同规定着羹美的基本趋势,文明以互鉴超越文明冲突④和羹的同一性是包含差别的具体同一,文明有差异性才能和谐共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1950年,沈阳第一机器厂承担了铸造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任务。当时条件艰苦,工人们刻苦攻关,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这项光荣的任务。这枚重达487公斤的国徽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这告诉我们()①劳动者在劳动中确证并实现自身的价值②劳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维持自身生存的活动③劳动是主体克服客体,为自然立法的活动④劳动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第36页共36页14.“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璞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绘画美学的纲领性命题,“造化”就是生生不息的万物一体的世界,亦即中国美学说的“自然”,“心源”是说“心”为照亮美的光之源,没有美的心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中国绘画美学纲领性命题中蕴含的哲学智慧是()A.认识要以客观事物为对象B.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C.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D.意识是自然界自身发展中产生的“地球上最美的花朵”15.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山东省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选培计划,通过技能培训帮助返乡在乡青年创新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截至2020年底,山东省已选培乡村“好青年”12.8万名,带动一大批青年活跃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①大量乡村“好青年”的涌现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返乡在乡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③开展技能培训推动了乡村振兴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④选培出的乡村“好青年”作为关键部分统率乡村振兴的整体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在唐代诗人柳宗元看来,牛是“日耕百亩”的勤劳符号;在宋代名将李纲眼中,牛代表的是“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的牺牲精神;在现代诗人臧克家笔下,牛具有的是“深耕细作走东西”的开拓品格,体悟牛的品格、弘扬牛的精神、激发牛的干劲,是中国人民精气神的具体体现,材料体现了()A.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B.事物的性质取决于人们观察的角度C.矛盾的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D.人们的意识活动受主体状态的影响17.历经9个多月的长途跋涉,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关键9分钟,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其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将在火星上开展地表成分、物质类型分布、地质结构以及火星气象环境等探测工作,火星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突破,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更是人类活动空间的拓展和延伸。材料表明()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问题②宇宙探索活动将不断地刷新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③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④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第36页共36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8.1956年2月,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为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中国共产党在一大召开时只有50多名党员,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迎来中华民族从高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历程中,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由“简”到“巨”的事实证明了()①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的事物充满旺盛的生命力②凡是拥有强大力量的事物前途必定是光明的③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物是不可战胜的④量变向质变的转化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9.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设计以霞光红为底色,寓意日出东方,代表着热情和希望。以中国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方寸之间气象万千,既传达跨越千年的悠久传统与生动神韵,又展现出冬季运动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理念和愿景。这一图标设计反映出(       )A.突破思维定式,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源泉,通过“扬弃”促进了新事物产生C.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根据需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奥运理念建立了新的联系D.发挥意识主动创造性,是实现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的重要条件第36页共36页20.过去,人们认为杂草会抢夺果树营养,于是把草拔光,结果导致病虫害增多,农药使用量加大,形成恶性循环。现在,一些果园在果树周边保留杂草、灌木,以便益虫、小鸟栖息,结果病虫害明显减少,农药少用或不用,水果的口味也变得鲜美。这表明①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随着人的意志而转移②主体活动的目的性和能动性不能改变事物的规律性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是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的客观依据④尊重和服从规律是正确利用和发展规律的基本前提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1.2022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家庭教育的专门立法,该法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为家庭教育提供思想指引和法律保障。家庭教育法的出台(     )①有利于发挥正确的价值观对青少年成长的导向作用②说明上层建筑的调整与变革能够促进社会发展③体现上层建筑总是能够与经济基础的状况相适应④是家庭教育法作为上层建筑对社会关切的积极回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2022年4月15日晚间,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决定于2022年4月2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为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支持力度,对没有跨省经营的城商行和存款准备金率高于5%的农商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5点的基础上,再额外多降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1%。根据测算,此次降准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对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货币政策的创新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②根源于实践的社会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起促进作用③银企间既对立又统一,有利于推动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④坚持了与时俱进,有利于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第36页共36页现实生活中,偏见是普遍存在的。因地域、种族、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不同而引发的诸多偏见,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高二某班以“偏见的哲思”为主题举行辩论赛。辩论双方表达各自观点并展开论证,见下表。观点开篇立论正方:偏见可以克服偏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不足而产生的偏差。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认识主体的主观性错误,如盲目崇拜权威、拘泥于片面的成见、轻率下结论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必然可以克服这些主观性缺陷,逐渐摆脱偏见的束缚,最终达至无偏见的认知。反方:偏见不可克服偏见是人们受历史传统制约而形成的思维定势。作为认识,偏见不等于错误,它由历史传统造成并构成理解者的某种视野。由于我们都生活在传统中,在接受了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同时,就意味着获得了看问题的既定视角,意味着看问题的偏见性。(1)假设你被邀请加入这场辩论赛,你支持哪方观点?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进一步阐明你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2)老师引用马克思的经典语录对辩论作出总结一一任何的科学批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罢!请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视角,谈谈面对偏见应如何正确地“走自己的路”。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使命,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材料一:长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根植于火热的扶贫开发社会实践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第36页共36页讲话,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长期得不到明显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那也不是社会主义。…‘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在‘三农’工作中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中之重,这样才有重点。”“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并就如何打赢扶贫攻坚战以实现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要找准路子、突出特色。”请运用矛盾分析法,谈谈你对材料一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讲话的认识。答案解析1.苦瓜味苦性寒,是一种消暑清热的食材。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这样评价苦瓜:“杂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苦瓜这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特点,使其得了“君子菜”的雅号。从材料可以看出()①事物是各种观念的集合②意识对事物的反映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③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④掌握事物的特性是意识活动的最终目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第36页共36页【答案】C【详解】①:材料强调:苦瓜具有自苦不以苦人的特点,所以才得了“君子菜”的雅号,这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哲学观,而事物是各种观念的集合反映的是主观唯心主义,故①排除。②③:人们根据苦瓜这种“不传己苦与他物”的特点,使其得了“君子菜”的雅号,体现了人的意识对事物的反映具有选择性和创造性,并且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故②③符合题意。④:意识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而不是为了掌握事物的特性,故④排除。故本题选C。2.北宋理学家周敦颐酷爱莲花,长期观察莲花的形貌特征与生长环境,领悟到莲花之美与“夫唯大雅,卓尔不群”的高雅情操有共通之处,创作出“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的千古名句。由此可见()①艺术作品是人仅凭灵感创作出来的②艺术体验不能脱离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经验③艺术修养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④审美标准具有客观性,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详解】①:物质决定意识,艺术作品题材源于客观存在,①排除。②:周敦颐长期观察莲花并领悟到莲花之美与“夫唯大雅,卓尔不群”的高雅情操有共通之处,创作出“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的千古名句,由此可见艺术体验不能脱离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经验;艺术修养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故②③符合题意。④: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审美标准虽具有客观性,但也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故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3.高一某班以“劳动教育”为主题开展调研活动,发现当地存在一些将劳动教育窄化为“让孩子干农活”“动动手、流流汗”的误读,甚至出现“有劳动,无教育”的现象。同学们为此发出倡议:劳动教育,既要“流汗”更要“走心”。这一倡议提醒我们()①要铸就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观念②要重视劳动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意义第36页共36页③劳动的终极价值是在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④物质生产劳动是获得正确意识的唯一途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针对劳动教育中出现的误区和“有劳动,无教育”的不良现象,提出劳动教育既要“流汗”更要“走心”的倡议,意在提醒我们要铸就劳动最光荣的思想观念;要重视劳动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意义,①②符合题意。③:劳动的终极价值在于创造价值,而不是在改造世界中认识世界,③表述错误。④:物质生产劳动属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不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④排除。故本题选A。4.下图漫画“当你阻碍别人前进的同时,无疑切断了自己的后路”(作者:薛飞)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①事物发展有曲折性,要勇敢面对挫折与考验②事物联系是多样的,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全面地看待事物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做事情要分清主次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详解】①:漫画不体现事物发展有曲折性。故①排除。②第36页共36页: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阻碍别人前进的同时,也切断了自己的后路,漫画讽刺了孤立、片面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事物联系是多样的,要用长远的眼光看何题;要全面地看待事物。故②符合题意。④: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地决定着事物的性质。故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5.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被称为旧唯物主义。恩格斯指出:“旧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自己背叛了自己,因为它认为在历史领域中起作用的精神的动力是最终原因,而不去研究隐藏在这些动力后面的是什么,这些动力的动力是什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产生于唯物主义的自然观②旧唯物主义不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③对社会历史现象的唯物主义解释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④旧唯物主义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详解】①: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而不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故①排除。②: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滑向了唯心主义,夸大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故②排除。③④:材料中恩格斯的话表明,旧唯物主义不理解物质生产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对社会历史现象进行了唯物主义解释,故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6.B7.D8.C9.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将承担2022年北京冬奥会相关比赛。秉持“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理念,结合自然地形和赛道要求,中心建成了国内首条符合冬奥会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赛道如一条“飞龙”,盘旋舞动在崇山峻岭之间,成为中国山水文化与冬奥文化结合的载体。该中心的设计是()①将预先目与特定事物相统一的结果②按照美的规律对设计主题进行的表达③精神自身以某种特定形式进行的外化第36页共36页④受人主观因素影响的不确定性的展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A【详解】①②:秉持“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理念,结合自然地形和赛道要求,建成了国内首条符合冬奥会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赛道如一条“飞龙”,盘旋舞动在崇山峻岭之间,成为中国山水文化与冬奥文化结合的载体。这表明该中心的设计是将预先目的与特定事物相统一的结果,按照美的规律对设计主题进行的表达,故①②入选。③:该选项夸大了精神自身的作用,该选项的说法犯了唯心主义错误,故③不选。④:该中心的设计受人主观因素影响,但并不是不确定性的展现,故④不选。故本题选A。10.气象观测经历了从经验积累到科学观测的不同阶段。20世纪以来,随着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等技术不断发展,监测和预警能力不断增强。人们通过对气象目标的探测、识别与评估,能够有效规避危险。这表明()①对气象的认识是人类建构与自然关系的开始②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源于人类对自然的好奇③气象观测技术的进步为探究自然提供先进的手段④气象观测设备作为工具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和加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详解】①:对气象的认识有利于人类建构与自然关系,但不是二者关系的开始,故①不选。②:气象观测技术的发展源于人类实践,而不是源于对自然的好奇,故②不选。③④:随着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等技术不断发展,监测和预警能力不断增强。人们通过对气象目标的探测、识别与评估,能够有效规避危险。这表明气象观测技术的进步为探究自然提供先进的手段,气象观测设备作为工具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和加强,故③④入选。故本题选D。11.发酵是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是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使绿叶变为红色,并产生香气的主要过程。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和通氧量是红茶外形色泽、汤色、香气、滋味等特有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第36页共36页①发酵是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过程②发酵是客观事物与外界因素偶然关联的过程③红茶品质与发酵中各种条件的变化有因果关系④红茶加工中的发酵是自在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详解】①③:发酵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时间和通氧量是红茶外形色泽、汤色、香气、滋味等特有品质形成的重要因素。由此可知发酵是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的过程,红茶品质与发酵中各种条件的变化有因果关系,故①③入选。②:发酵是客观事物与外界因素必然关联的过程,而不是偶然关联的过程,故②不选。④:红茶加工中的发酵是人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而不是自在事物的联系,故④不选。故本题选B。12.春秋时期的晏婴说:“和如羹焉。水醯(xǐ,醋)醢(hǎi,肉酱)盐梅以烹鱼肉,燀(chǎn,炊煮)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这说明()①和羹中各种食材的味道消融,文明在交流中超越文明隔阂②和羹的同一性制约各种食材的味道,文明以共存超越文化优越③各种食材的不同规定着羹美的基本趋势,文明以互鉴超越文明冲突④和羹的同一性是包含差别的具体同一,文明有差异性才能和谐共存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详解】①④:“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意为羹汤之所以美味可口,在于把各种不同的调料合到了一起。习近平总书记用“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来说明文明因交流而多彩。这说明和羹中各种食材的味道消融,文明在交流中超越文明隔阂,说明和羹的同一性是包含差别的具体同一,文明有差异性才能和谐共存,故①④入选。②:材料强调的是矛盾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而该选项强调的是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故②不选。第36页共36页③:矛盾双方的内在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故③不选。故本题选B。13.1950年,沈阳第一机器厂承担了铸造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任务。当时条件艰苦,工人们刻苦攻关,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这项光荣的任务。这枚重达487公斤的国徽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这告诉我们()①劳动者在劳动中确证并实现自身的价值②劳动是人类改造自然维持自身生存的活动③劳动是主体克服客体,为自然立法的活动④劳动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B【详解】①④:沈阳第一机器厂的工人们刻苦攻关,克服重重困难,铸造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这告诉我们劳动者在劳动中确证并实现自身的价值,劳动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故①④入选。②:材料并未涉及人类改造自然,而且劳动不仅仅改造自然界,故②不选。③:劳动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并且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为自然立法的说法错误,故③不选。故本题选B。14.C题干中的命题“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的是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不仅仅是说认识以客观事物为对象,更有人主观意识的作用,A不选,C符合题意。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但物质不依赖意识,B错误。材料强调的重点是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本选项强调的是意识的起源,且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D不选。15.A山东省实施选培计划是“好青年”成长的外因,青年的刻苦努力与认真学习是其成长涌现的内因,①符合题意。当前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这为返乡在乡青年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客观条件,是基础,②符合题意。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属于提升生产力范畴,不是调整生产关系,③不符合题意。整体统率部分,部分服从整体,④错误。16.D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强调的是在人们实践基础上建立的联系,材料强调的是人们对牛的品格、精神等的认识问题,A不符合题意。第36页共36页事物性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取决与人们观察的角度,B错误。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C错误。材料中唐代诗人、名将、现代诗人等不同主体对牛的品格精神的认识不同,说明人们的意识活动受主体状态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D符合题意。17.B中国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表面,其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将在火星上开展地标成分等探测活动,这表明人们首先要处理好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承认存在决定思维,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基本问题,①符合题意。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可以认识世界本质,利用发展规律,但不能刷新改变世界本质和规律,②错误。题干中火星探测不仅仅是太空技术的突破,也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表明认识向前发展,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③符合题意。真理即正确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误的认识不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④错误。18.A中国共产党由“简”到“巨”的事实证明了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的事物充满旺盛的生命,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物是不可战胜的,①③符合题意。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前途是光明的,判断新事物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而不是力量的强弱,②不符合题意。事物发展由量变向质变的转化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更重要的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材料强调的不是量变引起质变,而是强调的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生命力,④不符合题意。19.D20.B21.B22.D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现实生活中,偏见是普遍存在的。因地域、种族、文化、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不同而引发的诸多偏见,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高二某班以“偏见的哲思”为主题举行辩论赛。辩论双方表达各自观点并展开论证,见下表。观点开篇立论正方:偏见可以克服偏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不足而产生的偏差。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认识主体的主观性错误,如盲目崇拜权威、拘泥于片面的成见、轻率下结论等。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们必然可以克服这些主观性缺陷,逐渐摆脱偏见的束缚,最终达至无偏见的认知。第36页共36页反方:偏见不可克服偏见是人们受历史传统制约而形成的思维定势。作为认识,偏见不等于错误,它由历史传统造成并构成理解者的某种视野。由于我们都生活在传统中,在接受了语言、文化和历史的同时,就意味着获得了看问题的既定视角,意味着看问题的偏见性。(1)假设你被邀请加入这场辩论赛,你支持哪方观点?运用认识论相关知识,进一步阐明你支持这一观点的理由。(2)老师引用马克思的经典语录对辩论作出总结一一任何的科学批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走自己的路,让人们去说罢!请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视角,谈谈面对偏见应如何正确地“走自己的路”。【答案】(1)一、支持正方: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这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偏见的出现是因为认识受到主体因素的制约,如盲目崇拜、拘泥于片面的成见、轻率下结论等。③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时代延续,认识也在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中无限发展。二、支持反方:①认识主体:总要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及立场、观点、方法等条件的限制。②认识客体: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③认识活动会受到人们身处其中的历史传统的局限,其中包括文化背景、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实践水平等。历史传统是认识产生、发展的必要前置条件,认识总是受到它的制约。(2)①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的价值追求。24.第36页共36页(1)“扶贫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思想”,是承认矛盾的客观性,我们要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并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矛盾,以推动事物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开发一系列棘手的问题上,直面矛盾,机智巧妙地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并解决矛盾。②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个“重中之重”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体现了其根据我国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分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贫困地区小康的辩证关系,分清矛盾的主次关系及矛盾的主次方面,推进矛盾的相互转化,在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提出恰当的扶贫开发战略对策。③“内源扶贫的思想”,是注重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因,促进矛盾的转化,矛盾转化是有条件的。所以,深人分析和认识矛盾转化的条件性,对于促进矛盾转化是十分重要的。④“精准扶贫的思想”,是注重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如何打赢扶贫攻坚战以实现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要找准路子、突出特色。”,把矛盾的特殊性思想转变为适合我国扶贫开发要求的、易于掌握的一系列科学的工作方法。第36页共36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2-09-03 02:15:03 页数:36
价格:¥6.66 大小:442.54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