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2“氧气”竞赛辅导题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2“氧气”竞赛辅导题一、选择题1.如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能用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 2CO+O22CO2                                      B. N2+3H2═2NH3C. C+O2CO2                                             D. H2+Cl22HCl2.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 把一定质量的铜片加入到硝酸银溶液C. 电解水                               D.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3.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电解水一段时间                  12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 向两份质量相同的块状大理石和粉末状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浓度的稀盐酸         D. 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4.蜡烛(足量)在如图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蜡烛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B. 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 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D. 该方法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雾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126.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于2022年12月11日闭幕,此次大会的主要议题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需要从人人做起,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 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B. 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C. 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D.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7.化学概念间存在如下三种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B.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属于交叉关系C. 复分解反应与中和反应属于包含关系                  D. 含氧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8.下图为一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示意图,其中□○◎●分别表示M、N、R、S四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由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可能是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C. 该反应可表示为N2+2S2M=2M+2S2N               D. R在该反应中一定未参加反应9.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 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 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10.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 判断呼出的气体含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C.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D. 证明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12二、填空题11.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能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 、天然气等,是重要的能源;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核能、生物质能、________ (填一种)等.(2)发射卫星的火箭可使用液氢作燃料,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3)物质R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3O22CO2+3H2O,则R的化学式为________ .12.2022年12月28日,青烟威荣高铁正式通车.(1)如图1高铁车头的玻璃是用无机玻璃、树脂、塑料等粘合而成,能耐受强大的撞击力.这种玻璃属于________材料.(2)高铁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铝、铁等金属.①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金属铝,该反应属于________ (填字母序号).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②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CO气体模拟炼铁的原理,如图2所示.Ⅰ.为了避免装置A中玻璃管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________.Ⅱ.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Ⅲ.装置B除了吸收CO2气体外,还有________作用.13.某溶液由NaOH、HCl、H2SO4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你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来分析,该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写出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14.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依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进行如下实验探究:【猜想】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12【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水与过氧化钠反应有氧气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检验有氧气生成的方法是是________ 。(2)能证明该反应能证明该反应放出大量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3)小蔡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________性,由此小蔡同学得出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Na2CO3,你认为小蔡同学的结论________ [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 。(4)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5.“比较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种物质可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1)请以表2中序号Ⅰ为示例,填写序号Ⅱ、Ⅲ中的空格:项目序号 举例 物质类别间的相互反应 物质类别间的相互转化Ⅰ CaCl2+Na2CO3=CaCO3↓+2NaCl 盐1﹣盐2 盐→新盐Ⅱ 写出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酸﹣盐 酸→ ________Ⅲ 写出氢氧化钠转变成另一种碱的 ________ 碱﹣ ________ 碱→新碱(2)室温下,氯化镁与下列物质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________(填标号).A.MgCl2﹣AgNO3B.KNO3﹣MgCl2C.MgCl2﹣HClD.Mg(OH)2﹣MgCl2.16.(2022•山西)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2(1)图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 ;(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_______,可能发生改变的分子的________;(4)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17.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1)从微观角度(图1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 _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变化过程中,同种原子的个数 ________(填“有”或“没有”)增减.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____.(2)从反应类型角度   (一种物质可通过不同的反应类型生成,以二氧化碳为例.) ①能与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是 ________(填一种物质化学式). ②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③在一定条件下,碳与铁的氧化物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 ________(填化学式).(3)从能量变化角度(借用图2装置分别进行进行下列实验,认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 ________.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②将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质溶于烧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 ________(填标号).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18.如图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装置.该反应利用CO的还原性,将Fe2O3中的铁还原出来.(1)写出高温条件下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常在装置图末端的导管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灯焰处于导管口),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12(3)通过B装置可检验A中的生成物含有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在此实验中,我们还认识到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的不同.①请写出其中的一点________ .②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________ .19.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生成两种气体单质的分解反应________。②铁置换硫酸铜溶液中的铜________。③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空气中两种无毒的气体________。④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20.Na2SO4是制造纸张、药品、染料稀释剂等的重要原料.某Na2SO4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和MgCl2,实验室提纯Na2SO4的流程如图1所示(1)加入Na2CO3溶液可除去的阳离子是________ (填离子符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若添加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过量,可加入适量________ (填名称)除去.(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 ,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 .(3)溶液M中的溶质是Na2SO4和杂质NaCl,观察图2中溶解度曲线,则操作b是:先将溶液M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过滤.降温结晶的最佳温度范围是________ ℃以下,因为Na2SO4溶解度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21.实验一:将一定量稀盐酸滴加到氢氯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12(1)【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I:氯化钙     猜想Ⅱ:氯化钙、氢氧化钙  猜想Ⅲ:氯化氢、氢氢化钙  你的猜想:________甲同学认为猜想Ⅲ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2)【实验方案】设计者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乙同学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Ⅱ错误丙同学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________猜想Ⅱ正确(3)【评价与反思】①以上两个设计方案中________同学的方案合理,请你分析另一个方案不合理的理由:________②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_③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猜想(简述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________22.玲玲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和小组内的同学仅用以下药品展开了探究活动.实验药品:稀硫酸、稀盐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Ba(NO3)2溶液、NaCl溶液、酚酞溶液(1)【提出问题】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2)【查阅资料】Ba(NO3)2溶液显中性,且Ba2+有毒.【实验探究】玲玲用上述物质做了下列几组实验 组合序号①②③④⑤⑥ 组合物质 H2SO4NaOHH2SO4NaCl H2SO4Na2CO3 H2SO4Ba(NO3)2 NaOHBa(NO3)2 Na2CO3Ba(NO3)2【记录和解释】(i)组合①、②、⑤均无明显现象,其中组合________与另外两组的实质不同.为证明该不同之处,玲玲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溶液.(ii)请写出组合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实验结论】他们请教老师并讨论后知道,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________生产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4)【拓展延伸】实验结束后,他们将所有废液收集在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白色沉淀和无色的上层清液.为了确定沉淀和清液的成分,继续展开探究.【实验1】探究沉淀的成分.【提出猜想】Ⅰ.沉淀只有BaSO4Ⅱ.沉淀只有BaCO3Ⅲ.沉淀中含有BaSO4和BaCO3梅梅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请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证明了猜想Ⅲ是正确的.(5)【实验2】探究清液的成分①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Ba(NO3)2溶液,无明显现象.②量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________,有白色沉淀产生.12(6)【解释与结论】探究活动结束后,小组内成员通过讨论分析,一致认为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指示剂除外).(7)【处理废液】为了防止污染环境,玲玲向废液缸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对废液进行处理后,将固体回收进一步处理,溶液排放.(8)【交流与反思】根据你对物质溶解性的了解,结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请写出一种在水溶液中一般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可溶性盐________(写化学式).23.浅浅同学患了比较严重的胃炎,在诊断和治疗中,有许多问题跟化学有关系,咱们一起来帮她答疑解惑吧!(1)为了诊断,医生让她做了钡餐造影,“钡餐”是医用的________(填化学式)。可溶性钡盐有毒,致死量仅为0.8g,但是不溶于水的碳酸钡吃进肚子,也会使人中毒,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 。不小心误服碳酸钡,下列物质不能用于急救解毒的是________。A.牛奶    B.食盐水   C.硫酸镁溶液   D.鸡蛋清   E.硫酸铜溶液(2)医生诊断浅浅是胃酸过多引起了胃溃疡,建议她输液治疗,并口服抗酸药配合治疗。下列主要成分比较适合她病情的药物有________。A.斯达舒[Al(OH)3]   B.Stomachease[Mg(OH)2]   C.奥美拉唑胶囊[NaHCO3]一些常见食物的近似pH如下,浅浅空腹时最好食用________。A.牛奶(6.3-6.6) B.玉米粥(6.8-8.0) C.番茄汁(4.0-4.4) D.面条(6.0-7.0)(3)浅浅输液时使用了“一次性输液恒温器”,它可以加温进入人体的输液达到30℃左右,并能持续4小时以上。输液恒温器为什么能发热?里面的主要成分又是什么?班上的同学们在老师帮助下进行了实验探究。拆开里面的包装袋,倒出一堆黑色固体粉末。【讨论交流】根据左下图说明书,设计右下图的实验方案来验证:黑色粉末是否含有碳粉。这种方法是否可行?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碳粉不但与铁粉形成许多微小的原电池,还能吸附氧气和水,使反应更快地进行。(4)根据初中化学知识,认为发热原理是“铁粉缓慢氧化”放出热量;其中氯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在此变化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5)设计一个实验验证黑色粉末中含有氯化钠操作现象结论12取少量黑色粉末加水溶解后过滤,将滤液置于试管中,滴加少量________溶液和________,(均填名称)________,含有氯化钠(6)同学们为了能自制这种发热装置,准备测定这堆混合物中的铁、碳质量比。他们取用了上面实验剩下的黑色粉末,立即进行实验。【查阅资料】:①2Fe(OH)3Fe2O3+3H2O②Fe+2FeCl3=3FeCl2③在H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中Fe先与FeCl3反应【实验记录】:【实验结论】:请写出浅绿色溶液变为红褐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经该实验测定,输液恒温器中铁粉和碳粉的质量比为________,(不需化为最简整数比)这堆已经部分氧化的黑色粉末中剩余单质铁的质量为________ g。四、综合题(1)一、铜的性质及其应用兔首和鼠首均为青铜器(铜、锡合金),表面呈绿色,这是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生成了铜锈(铜锈俗称铜绿)。铜绿化学式是Cu2(OH)2CO3,它受热会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青铜器属于       (填序号)。A. 无机材料                             B. 合成材料                             C. 复合材料                             D. 复合肥(2)铜绿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为了弄清铜生成铜绿的条件,某化学实验小组借鉴课本“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了“铜片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如下图所示(所用铜片洁净、光亮,试管内的“”为铜片)。12实验较长时间后,发现________(填试管编号)试管中铜片最先生锈。小组讨论后发现实验还不够完善,要得出正确的结论,还要补充一个实验。你认为要补充的一个实验是:Cu和________(写出试管中需要的物质)。可以省略不做的实验是试管________(填试管编号)。(4)二、铜的制备研究铜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方法一:火法炼铜:Cu2S+O22Cu+SO2方法二:湿法炼铜:CuSO4+Fe=FeSO4+Cu上述两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写出1条原因即可)。辉铜矿的主要成分为Cu2S,常用于火法炼铜。若生成过程中铜元素的转化率为90%,生产64tCu需要含Cu2S 80%的辉铜矿________ t(取整数)。(5)加入Na2CO3沉淀前须除去Fe3+,否则Fe2(SO4)3会与Na2CO3反应,产生一种气体,同时生成NaFe3(OH)6(SO4)2沉淀,影响产品质量,6Na2CO3+3Fe2(SO4)3+6H2O=2NaFe3(OH)6(SO4)2+6CO2↑+5________。(6)加入Na2CO3沉淀时,反应液pH对产品中的SO42-含量以及反应液中Cu2+沉淀效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第二次沉淀时溶液pH最好控制在________。(7)所制得的碱式碳酸铜的组成可表示为:xCuCO3·yCu(OH)2·zH2O。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右上图实验装置测定其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不考虑植物油中溶解CO2产生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①连接装置并v;②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1.2g;③装药品,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取量气管刻度为10ml;④向锥形瓶内加入50mL(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⑤冷却到室温;⑥再次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取量气管刻度为172ml。Ⅰ.请将上述实验步骤补充完整________;Ⅱ.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少量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C中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碱石灰   b.浓硫酸      c.无水硫酸铜Ⅲ.步骤⑥中调节液面相平的操作是将水准管________(填“缓慢上移”或“缓慢下移”)。Ⅳ.若标准状况下,每44g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2.4L。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产品中Cu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保留到0.1%)Ⅴ.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仅因下列因素可使测定结果偏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步骤③中平视刻度,步骤⑥中仰视读数B.硫酸的用量不足C.量气管中未加植物油D.步骤⑥中没有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直接读数12(8)碱式碳酸铜【xCuCO3·yCu(OH)2·zH2O】的热分解研究。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的固体质量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下图。(已知Cu(OH)2的分解温度小于CuCO3的分解温度。)Ⅰ.通过计算可得x:y:z=________;Ⅱ.若将16.0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1.6g后质量不再改变,写出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5.实验室有一包白色粉末,设计实验初步证明了白色粉末A的成分都是钾盐(且不含氢元素)。有关数据如下图所示:(1)写出题中产生气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A中参加反应的固体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__ ;(3)A中钾盐成分的化学式为________;(4)用数据描述在加入氢氧化钾溶液至恰好中和,C中溶质的质量变化情况是________ ;(5)计算所得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1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26:18 页数:12
价格:¥3 大小:348.3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