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月考(四)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云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四)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4.安徽当涂县古时候常有货郎挑货担走乡串户,摇鼓叫卖。人多时货郎就高兴地摇“嘿得隆咚!嘿得隆咚!”,并大声地叫卖。货郎走街串巷较为普遍应开始于(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解析】汉代、唐代都在指定区域进行商品交换,故A、B项错误;宋代商品交换打破时空限制,商品交换可能出现在居民区,故C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C25.余英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贾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于商贾家庭。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B.仕途不畅促使士人阶层“弃儒就贾”C.读书人的就业选择广泛D.商品经济发展促使传统社会结构变化【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解析】材料描述了明清时期“弃儒就贾”现象,这意味着商人、商业社会地位提高,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并非严格同步,因此不能说明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故A项错误;仕途不畅是士人弃儒就贾的原因之一,但材料凭材料所述弃儒就贾现象,无法推知其原因,且材料并未分析士人弃儒与仕途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述及的士人的择业行当仅言及从商,不足以论证“选择广泛”,故C项错误;据弃儒就贾其前提为商业的发展,而弃儒就贾本身反映了人们价值选择的变迁,该价值背后的支撑为商人群体的壮大,综合而言,则为商业发展,商人阶层壮大,社会结构变化导致择业观念变迁,故D项正确。【答案】D26.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格拉认为:“政体、法律和道德都不是自然的,也不是神意的产物,而是人为约定的。”此材料观点(  )A.是反对封建神学理论B.极力宣扬社会契约思想C.有利于人性的自我觉醒D.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思想主张【解析】材料人为法律是认为约定,而非神意,不等于普罗塔格拉否定神,且此时还未进入封建社会,不存在封建的神学理论,故A项错误;法律为人的约定,在当时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意志,而社会契约讨论的是公共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予,二者中“人”所指范围不同,约定的内涵也不同,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法律为人为约定,强调人的作用,有利于人文精神兴起,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道德问题,故D项错误。【答案】C27.翟振明在《启蒙反思的可能误区》里这样认为:真理没有被理解是没有价值的……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把握生活的真谛,首先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把握直接就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而不是因为它会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造成更好的结果。材料意在强调(  )A.理性会影响历史的进程B.要用理性思考社会问题C.社会进程影响理性产生D.理性使人们生活更幸福【考点】启蒙运动9【解析】据材料“不是因为它会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可知,材料并非意在强调理性会影响历史的进程,故A项错误;据材料“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把握生活的真谛,首先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把握直接就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可知材料意在强调人重在用理性把握生活的过程,因此对待社会问题,也应理性思考,故B项正确;社会进程影响理性产生,则是材料逻辑的颠倒,故C项错误;生活更幸福是理性的结果,材料强调应用理性的过程,故D项错误。【答案】B28.1912年2月,章士钊从英国归来,以非盟员身份出任同盟会机关报主笔。章士钊指出它(同盟会)应该“即行解散”,“会名理宜消灭”,“政党者,应与国会相依为命者也”。在他看来(  )A.同盟会缺乏社会理论基础B.政党存在的作用就是掌权C.同盟会应改组并转变职能D.同盟会应该改革指导思想【考点】辛亥革命——同盟会改组【解析】同盟会有自己的政治理论,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政党应以国会为主要活动舞台,并未强调一定要掌权,或者更改指导思想,故B、D项错误;据材料章士钊主张同盟会“即行解散”,“会名理宜消灭”,及“政党者,应与国会相依为命者也”,说明他认为同盟会并未以议会为活动舞台,这种现状需要调整,职能需要调整,故C项正确。【答案】C29.“民国十七年春,俄国国营农场经理马科维茨,有多余不用的机犁百架,召集附近村落的农民,许租给他们使用,而以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这种做法(  )A.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B.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进程C.促进资本主义农场建立D.适应了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考点】“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解析】材料所述只是涉及农业经营方式,并未说明农产品进入市场,故A项错误;租借给农民工具,但强调在他们所有的土地共同耕种为条件,有利于由分散经营向集体生产转变,也即推动农业集体化进程,故B项正确;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建立资本主义农场,故C项错误;民国十七年为1928年,此时法西斯还未兴起,故D项错误。【答案】B30.1919年7月5日,武昌中华大学教师恽代英在日记中写到:“罢课放学,究竟于工商界及一般平民颇生影响,此事实也。……今本危急存亡之秋,……今日群众,本渐有平民思想之觉悟,正可引势利导。”这一材料说明(  )A.新文化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民族危机刺激了公民意识的觉醒C.北洋政府遏制学潮遭到全民反对D.知识分子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作用【考点】五四运动【解析】据“今日群众,本渐有平民思想之觉悟”可知民众一定程度上被启蒙了,但该结果不足以说明,这种情形源于新文化运动,故A项错误;五四运动是现有公民意识觉醒,后因五四刺激而展现,而非民族危机刺激产生公民意识,故B项错误;材料述及学生、工业界、平民,但不能说明“全民”反对,故C项错误;据材料“今日群众,本渐有平民思想之觉悟,正可引势利导”可知,恽代英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认识到群众力量的作用,故D项正确。【答案】D31.《青年杂志》曾刊登过一位封面人物,他就是从贫苦移民,一跃而成为美国“钢铁大王”的卡内基。陈独秀曾撰文:中国国民“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利之途”,造成“民德由之堕落,国力由之衰微”。这表明陈独秀(  )9A.正确分析了中国落后的根源B.大力宣扬卡内基创业精神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D.意在宣传实业救国的思想【考点】新文化运动【解析】中国落后的原因在于封建制度,而非国民“不能食力,不能创业”,故A项错误;材料宣扬食力及创业的目的在于避免民德堕落及国力衰微,而非宣扬卡内基精神,同时该主张也非新文化运动倡导的主要内容,不足以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故B、C项错误;材料强调食力及创业,也即兴办实业来改变国力衰微,故D项正确。【答案】D32.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这说明当时英国(  )A.新生工业导致社会贫富分化B.资产阶级议会改革的必要C.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D.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结构【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结构变化)【解析】材料主要讲述社会结构的变化,并不是社会贫富分化,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议会改革,故B项错误;材料重在强调阶级结构变化,而非生产力,故C项错误;据材料“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可知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两大阶级,也即改变了社会结构,故D项正确。【答案】D33.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裙边理论”: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乔治·泰勒旨在强调(  )A.经济状况与社会风尚密切相关B.经济增长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C.凯恩斯主义成为经济指导思想D.社会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考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解析】据材料可知经济形势影响社会风尚,也即二者关系密切,故A项正确;材料重在强调社会风尚与经济,而非人们的消费能力及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故B、D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凯恩斯主义,故C项错误。【答案】A34.1973年3月,苏共中央和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工业管理的若干规定》的决议,决定通过合并企业建立生产联合公司和工业联合公司并减少管理层次来改进工业管理体制。此后,联合公司在苏联普遍建立起来。到1979年,联合公司达3947个,参加的企业共有17516个。这一措施(  )A.使苏联摆脱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B.使苏联成为能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C.使现代企业制度在苏联得以建立D.揭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序幕【考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解析】材料所述为勃烈日列夫改革,未突破斯大林模式,故A项错误;勃涅日列夫改革使得苏联实力增强,达到同美国相匹敌,且在争霸中处于攻势,故B项正确;勃涅日列夫改革是将企业联合起来或者减少管理层次,并未建立起股份制、法人等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故C项错误;掀开了苏联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序幕的是赫鲁晓夫改革,故D项错误。【答案】B935.国际货币组织规定:重大事项均需获得85%以上的投票权才能通过。2022年11月该组织在华盛顿举行的会议上决定增加“金砖四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在“新借款安排”中的出资份额,即从原来的800亿美元提升至1000亿美元,这样四国在该组织中的投票权超过了15%,实际上拥有了对重大事项的集体否决权。这段材料表明(  )A.金砖国家取得了该组织的控制权B.美国对该组织的影响力大为削弱C.金砖国家已经结成新型经济同盟D.认缴资金多少决定投票权的份额【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析】金砖四国投票权仅超过15%,不足以控制该组织,故A项错误;美国对该组织影响力取决于美国的份额,材料并未标明美国份额大幅下降,故B项错误;仅仅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不足以说明各国已经结成新型经济同盟,故C项错误;金砖四国增加出资份额,相应投票权份额增加,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书面貌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是由成书方法的不同决定的,而成书方法又决定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并与文化传统的延续和科技手段的发展同步俱进,相互影响。在十九世纪晚期,我国刚刚开始采用西方引进的近代及其印刷术,随着各种新式印刷机的大量运用,图书也开始采用新闻纸等品种来印刷了。这直接导致了单页两面印字装订形式的出现。同时,书籍版式也随之改造成现在这种样子。这样装订成册的方法自然也不能再延袭以往线装书所为了,于是中国书籍制度的革命性变化出现了——“洋装”式样的软面平装本和硬面精装本书籍开始上市。洋装书的印刷装订方式,节省了纸张等物质资源,图书出版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进一步降低,于是当时这种先进的西方现代图书制度,逐渐占据了我国图书出版的主导地位。——摘编自徐雁《中国图书文化简史》(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的图书印刷装订方式出现了哪些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12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图书文化领先世界的物质条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图书印刷装订方式的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3分)【考点】(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图书印刷(2)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图书印刷【解析】(1)第一小问,图书印刷装订形式的变化。梳理材料,理出关键词句,可知近代中古图书印装方式出现了以下变化:新闻纸等品种来印刷;单页两面印字装订:软面平装本和硬面精装本,加以提炼概括可知纸张、版式、装订等。第二小问变化的原因据材料“成书方法又决定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并与文化传统的延续和科技手段的发展同步俱进,相互影响。”从生产力、文化、科技,也可联系所学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角度联系相关史实予以分析回答。(2)第一小问中国古代图书文化领先世界的物质条件,其所指主要为技术方面,如雕版及活字因素技术,笔墨纸砚、文字的统一等。第二小问近代图书印刷装订方式的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可从经济(图书出版业)、文化、教育、思想等角度展开予以探讨。【答案】(1)变化:纸张、版式、装订成册的方法等。(4分)原因:传统的印刷装订方式已经无法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近代先进的机器印刷术的引进;西方传教士传教宣传的需要;洋务运动引进学习西方科技,大规模译印西方书籍的需要;文化教育科技进步的需要等。(8分,任答四点即可)9(2)条件:文字的统一;笔墨纸砚的发明;刻碑印章、雕版印刷及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6分)影响:节约了图书出版的经济成本,便利了图书的普及;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和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7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中国近代史的早期研究中,由于“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观念不做区分,可以认为下限为“至今”。·1954年,胡绳在《历史研究》创刊号上发表《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一文,文中将“中国近代史”限定在1840年到1919年之间。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大陆史学界曾长期将1840年至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与1919年至1949年的“中国现代史”分为两个学科,这体现了教学、研究及著书等方面。·改革开放后,又一次出现了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问题的讨论,主张1840年到1949年为中国近代史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并逐步成为官方及主流观点。·1999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张海鹏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读本出版,该书以1949年为下限。·当然也有部分学者持其他观点,如辛灏年在《谁是新中国》一书中认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是1911年辛亥革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分期是哪年?并说明理由。(所提观点明确,论说合理,符合事实。)(12分)【考点】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史学理论——历史分期【解析】本题讨论中国近现代史分期的问题,首先要明确分期的原因是源于历史研究的需要,分界点前后历史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当然不同分期的背后有史观,及时代侧重点不同的缘故。选定分期模式之后,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列举史实论证分期前后的历史发生巨大变化,从而说明分期的必要性。【答案】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观点明确,论说合理,符合史实即可得分。示例:观点: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分期是1919年五四运动。理由:将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也即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称作中国近代史。这一观点突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性。自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的主要方向,因此,中国历史就由“近代”进入到了“现代”。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容闳(1828—1912),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1860年,学成归来的容闳冒险前往南京见太平天国干王洪仁轩,并向他提出七项建议:“一、在科学原则基础之上组织军队。二、开办一所陆军学校以培养有能力的军官。三、为筹办海军设立一所海军学校。四、组织文官政府,聘请有能力有经验的人担任各个行政部门的顾问。五、建立银行系统确定度量衡标准。六、为民众建立一套由各年级学校组成的教育系统,并把《圣经》作为教课书内容之一。七、建立工业技术学校系统。”容闳在南京呆了一个月,发现“素所主张之教育计划,与夫改良政治之赞助,二者有所借手,可以为中国福也。不图此行结果,毫无所得。”得出“太平军之行为,殆无有造新中国之能力,可断言也。”于是,容闳只好怀着失望的心情离开南京,转而寻找其他的可以依靠的政治力量。——摘自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涯》(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容闳为太平天国提出的建设方案的性质及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容闳的建设方案。(7分)9【考点】容闳改革【解析】(1)第一小问,容闳建设方案的性质,梳理材料,对容闳建设方案的内容进行分析,可知改革顺应了近代化的潮流,从阶级属性而已,是同近代发展资本主义潮流相符,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第二小问容闳提出该方案的原因,从时代而言,近代中国落后挨打,需要改变屈辱命运;从容闳个人角度而言,则是因为剧本爱国心、责任心;从太平天国方面,则是由于天国展示出了一定程度的革命性,使得容闳寄之于一定希望,而太平天国自天京变乱后面临危机自身也需要变革。(2)本问要求评价容闳改革,总体而言一分为二,既要看到进步性,又有看到局限性,容闳改革和资政新篇有相似之处,可将课堂上对资政新篇的评价迁移至此。【答案】(1)性质:资本主义性质。(2分)原因:容闳有解救民族危亡的爱国心和责任心;(2分)容闳相信太平天国能解救中国于半殖民地状态;(2分)太平天国在天京变乱后急需扭转危机局面的解决方案。(2分)(2)评价:积极:反映了先进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与期望中国步入世界潮流的进步性。(4分)消极:忽视了当时中国的社会实情,无法实施。(3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在《论语·雍也》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无厌之!天厌之!”一直以来的传统儒家学者对此段文字都避而不谈。19世纪末,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对此特别作出解释说:“盖当时旧制,见国君必见其夫人。如今泰西诸国皆然”。同时期谭嗣同在自己的《仁学》中提到“仁之为道也凡四:……曰男女内外通,子见南子是也”。1903年湖北学生在报刊发表的《支那女权愤言》也认为孔子去见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是一种礼节,是尊重女性的体现,并提出“孔子而生于今日中国,有提出男女平等之问题者,孔子必与于名誉赞成员之列,而不否决之也”。——摘自夏晓虹《晚清女权思想渊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对“子见南子”态度的变化及出现新解释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孔子和儒家思想出现不同解读及其不同时期地位变化的原因。(6分)【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解析】(1)第一小问,晚清时期对“子见南子”态度的变化,梳理材料厘清关键词句,可知由之前的回避到认为是对女性的尊重;第二小问新解释的原因,联系阶段特征,从社会、习俗变迁、思想、政治等角度,联系相关史实予以分析说明。(2)本问要求分析不同时期对孔子及儒家思想解读及地位评价不同的原因,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从发,从时代主题的不同进行分析,同时不同阶级对同一思想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故也可从阶级立场的角度进行分析。【答案】(1)变化:从避讳不谈到解释为孔子尊重妇女。(3分)原因:①西方社会生活习俗的传入;(2分)②社会进步,女性地位的提升;(2分)③资产阶级借用孔子和儒学宣传西方思想和生活观念。(2分)(2)原因:①各个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需求,决定了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地位。(3分)②各个阶级为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需求,决定了各取所需地选择解读孔子及其思想。(3分)47.(15分)【20世界战争与和平】材料1943年4月,罗斯福授意雷斯特·戴维斯9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罗斯福相信,由于战争中英、苏、中等国都仰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凭着美国的实力,他可以利用战时的“大国合作”来实现其“蓝图”。……丘吉尔对战后世界结构的第一个设想是实现在英国领导下的欧洲统一,建立欧洲地区联邦。丘吉尔主张成立一个世界性组织,下面分设欧洲、美洲、太平洋地区三个委员会。英国可以通过组织经济、政治和军事联合体在欧洲委员会中起主导作用,同时还可通过英属殖民地、附属国在太平洋地区委员会中发挥作用,以此来保证其国际地位。——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和丘吉尔提出设想的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后来的历史发展与罗斯福和丘吉尔的设想有何不同?(7分)【考点】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解析】(1)本问要求分析两种战后世界设想的背景及目的。战后设想也属国家外交的表现或延伸。故可分别从国际形势—二战即将胜利,各国国力变化,美国相对实力进一步增强,英国衰落;各国原有外交政策,美国威尔逊十四点原则就想领导世界,而英国则是继续维系霸权。(2)本问要求比较战后世界秩序格局与罗斯福丘吉尔的区别。罗列描述战后国际秩序冷战、两极格局、第三世界兴起,欧洲一体化等于罗斯福、丘吉尔主张予以比较即可。【答案】(1)背景:①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2分)②英国:由欧洲强国走向衰落。(2分)目的:①美国:攫取世界霸权。(2分)②英国:继续维护世界霸主地位。(2分)(2)不同:①与美国设计不同:美苏开始了冷战,苏联未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形成两极格局;欧洲联合成立欧共体;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发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②与英国设计不同:欧洲实现经济和政治的统一,但是没有在英国的领导下实现;战后殖民体系解体,英国附属殖民地纷纷实现独立。(3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巴尔扎克擅长于典型人物形象和社会风俗的细致刻画,并表达人物性格在社会环境中的变化和发展。他认为小说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的风俗史家;又认为小说家的人物不仅在于摹写社会现象,还须阐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指出人物、欲念和事件背后的意义。在塑造人物的问题上,他强调特性,也强调共性;他说诗人的使命在于创造典型,使典型个性化,个性典型化;又说典型人物应该把那些多少和他类似的人的性格特点集中于一身。他还强调艺术必须为社会服务;认为艺术家不仅要描写罪恶和德行,而且要指出其中的教育意义;艺术家必须同时是道德家和政治家。在19世纪30至40年代,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大量作品,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高老头、葛朗台等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但他由于早期的债务和写作的艰辛,终因劳累过度与1850年8月18日与世长辞。——摘编自百度百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巴尔扎克作品风格形成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19世纪世界文学领域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9分)【考点】巴尔扎克9【解析】(1)本问要求分析巴尔扎克作品风格形成的原因,首先梳理材料进行分层、厘清关键词,从了解巴尔扎克作品的风格现实主义描写社会的丑恶,联系所学知识中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形成的原因及该阶段历史的阶段特征时代背景及作家个人经历予以分析回答即可。(2)本问要求总结19世纪世界文学领域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特点,梳理材料中关键词如面向现实,描写社会罪恶,具有教育意义及所学知识中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的相关特点即可。【答案】(1)原因: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和复杂,社会道德与价值观发生变化;(2分)②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社会长期动荡;(2分)③作者个人经历。(2分)(2)特点:①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3分)②对社会现实进行强烈批判来表达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3分)③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皆可)云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四)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CDCBCBDDDABD40.(25分)(1)(12分)变化:纸张、版式、装订成册的方法等。(4分)原因:传统的印刷装订方式已经无法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西方近代先进的机器印刷术的引进;西方传教士传教宣传的需要;洋务运动引进学习西方科技,大规模译印西方书籍的需要;文化教育科技进步的需要等。(8分,任答四点即可)(2)(13分)物质条件:文字的统一;笔墨纸砚的发明;刻碑印章、雕版印刷及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6分)影响:节约了图书出版的经济成本,便利了图书的普及;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西方文明的传播和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7分)41.(12分)本题是开放性题目,只要观点明确,论说合理,符合史实即可得分。示例:观点: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分期是1919年五四运动。理由:将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也即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称作中国近代史。这一观点突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性。自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站在时代的中心,决定着时代的主要内容、时代的主要方向,因此,中国历史就由“近代”进入到了“现代”。45.(15分)(1)(8分)性质:资本主义性质。(2分)原因:容闳有解救民族危亡的爱国心和责任心;(2分)容闳相信太平天国能解救中国于半殖民地状态;(2分)太平天国在天京变乱后急需扭转危机局面的解决方案。(2分)(2)(7分)积极:反映了先进中国人的爱国情怀与期望中国步入世界潮流的进步性。(4分)消极:忽视了当时中国的社会实情,无法实施。(3分)46.(15分)(1)(9分)变化:从避讳不谈到解释为孔子尊重妇女。(3分)原因:①西方社会生活习俗的传入;(2分)②社会进步,女性地位的提升;(2分)③资产阶级借用孔子和儒学宣传西方思想和生活观念。(2分)9(2)(6分)①各个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需求,决定了孔子及儒家思想的地位。(3分)②各个阶级为实现各自不同的利益需求,决定了各取所需地选择解读孔子及其思想。(3分)47.(15分)(1)(8分)背景:①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2分)②英国:由欧洲强国走向衰落。(2分)目的:①美国:攫取世界霸权。(2分)②英国:继续维护世界霸主地位。(2分)(2)(7分)①与美国设计不同:美苏开始了冷战,苏联未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形成两极格局;欧洲联合成立欧共体;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发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②与英国设计不同:欧洲实现经济和政治的统一,但是没有在英国的领导下实现;战后殖民体系解体,英国附属殖民地纷纷实现独立。(3分)48.(15分)(1)(6分)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和复杂,社会道德与价值观发生变化;(2分)②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社会长期动荡;(2分)③作者个人经历。(2分)(2)(9分)①客观、真实地描绘现实生活;(3分)②对社会现实进行强烈批判来表达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抗议;(3分)③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3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皆可)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8:08:43 页数:9
价格:¥3 大小:34.9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