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历史
>
云南省玉溪市三中2022届高三历史8月考试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玉溪市三中2022届高三历史8月考试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云南省玉溪市三中2022届高三8月份考试文综历史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0分,共60分)1.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答案】D【解析】材料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实行保守政策,如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满足“天朝上国”的心理需求;而西方自新航路开辟以来实行进取的扩张政策。因此材料观点认为是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故答案为D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说法绝对,排除。2.1919年,陈独秀在《立宪政治与政党》中指出:“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算是个顶时髦的名词,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这表明他A.否定中国传统文化B.倡导民主共和政体C.反对学习西方文化D.转变救国探索方略【答案】D【解析】1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可以分析得出,在19世纪末君主立宪思潮是主要的思潮,20世纪初流行民主共和政体,但是这些运动都没有成功,陈独秀转变策略,主张思想领域里的解放,探索救国新方略。故选D。A项材料并未体现;B项错误,辛亥革命探求的就是民主共和政体,实践表明走不通;C项错误,虽然以前的探索活动以失败告终,但是向西方学习并未停止。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陈独秀【名师点睛】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西学东渐的内容。鸦片战争后开始了西学东渐的征程。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士大夫认识到与西方的差距,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由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的科技到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等分别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主张维新改良、共和,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过程。3.“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读题干材料中“北方山岭”“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等信息,说明是全民族抗战局面出现,故选C项。“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属于国共第一次合作,与题干中“北方山岭”信息不符,A项错误;“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属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与“民族武装起来”信息不符,B项错误;“各解放区连成一片”不符合“民族武装起来”信息,D项错误。4.17—19世纪,英、美、法、德先后走上政治民主化道路,其主要共同点是A.议会成员均由选举产生B.国家元首均有实权C.政府首脑均对议会负责D.议会均拥有立法权【答案】D【解析】17-1913世纪,英、美、法、德先后建立代议制民主。英国的下议院、德国的帝国国会由选举产生,英国的上议院、德国的联邦议会不是由选举产生,故A错误。英王“统而不治”,故B错误。美国行政首脑对宪法负责,德国政府首脑对皇帝负责,故C错误。四国议会虽然权力大小不同,但都拥有立法权。故D项正确。5.1943年,中美、中英分别签订《中美新约》和《中英新约》,废止美、英两国历史上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取消两国在华的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其主要原因是()A.中国人民为废除美、英在华特权进行不懈抗争B.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不利于美、英两国的变化C.中国坚持抗战维护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利益D.中国抗战取得胜利导致美、英对华政策的转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提到,1943年,中美、中英分别签订《中美新约》和《中英新约》,废止美、英两国历史上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坚持抗战维护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利益,故C项正确。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影响【名师点睛】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全民参战的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得到了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人民的支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主要战场之一,中国坚持抗战维护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利益,美、英两国取消两国在华的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6.反映以下三项特征的法律文件是A.《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国《1875年宪法》【答案】D13【解析】【详解】《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总统对议会负责,根据题干“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体现了工业革命对政治的推动”等可知是法国《1875年宪法》,故D项正确;英国国家元首是世袭,故A项错误。美国总统不对议会负责,故B项错误。德国国家元首是皇帝由世袭产生,故C项错误。7.“中国传统思维中,一向有一个祖先、一个政权、一个核心的习惯”,五千年文明需有一个源头,从制度方面寻找是A.井田制影响B.宗法制、分封制影响C.八股取士影响D.禅让制影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认识。“祖先、政权、核心”关键词意味着重血缘、讲服从、尚统一的文化观念,与分封制、宗法制影响一致。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8.下图为安徽博物院馆藏文物鄂君启金节,1957年安徽省寿县出土。自铭“金节”,是战国时期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舟节文字规定鄂君使用船只的限额是150艘,车节规定的运输限额是50辆,都是自鄂出发,一年均往返一次。节文还规定载运牛、马及有关折算的办法,禁止运输铜和皮革等物资。凭此节通过各处关卡可以免税,否则必须征税。对该金节认识正确的是①是研究当时楚国的交通、商业的重要实物史料②表明当时楚国王权的集中和强化③节中文字字体后来演变为小篆,通行全国13④证明当时楚国经济领先于其它各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关于陆路交通运输的路线、运载额、运输种类和纳税情况,是研究战国时楚国交通、地理和赋税制度的重要资料;材料中“金节”是战国时期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通行凭证,凭此节通过各处关卡可以免税,否则必须征税,体现了当时楚国王权的集中和强化,据此分析可知①②符合题意;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小篆由大篆衍变而成,秦统一六国后,小篆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③表述不合史实,④的表述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③④,故选A。考点:史学理论与方法•历史方法论•历史研究、文物的论证9.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注意题干时间1438年,适合这一时间的只有B项。智者运动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宗教改革开始于1517年,启蒙运动是在17、18世纪。“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追求现世的享受和幸福。故选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理性主义13【名师点睛】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在做此类问题时首先审清时间、空间和设问限定词,准确提取材料信息,注意要全面,不要以偏概全,然后可以运用排除法、直选法(即在全面理解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直接确定出符合题意的选项)10.一个历史事实可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由若干个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C.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睦邻外交——中美建交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符合题目中“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的标准。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11.“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听秘书朗读完后,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是指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德意志帝国宪法》D.《独立宣言》【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是指“光荣革命”过程中荷兰执政威廉接受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而成为英国的国王的史实,故A项正确。法国、德国以及美国的革命都与“光荣革命”无关,故B、C和D项错误。12.近代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13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答案】B【解析】片面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此种待遇称为片面“最惠国待遇”。故本题选B选项。A项是司法方面的权利,外国人在中国犯了法中国法律无权管制;C项明显与材料无关;D项是指的中国的任何一个地方向任何一个国家开放。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片面最惠国待遇和领事裁判权的含义。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的是一个国家和中国缔结了不平等的条约以后,其他国家可以凭借该待遇相互援引,使中国受害无穷;领事裁判权指的是外国人在中国犯了法,不能依据中国人的法律审判,需交给外国领事。分卷II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古罗马的自然法不是司法实践的产物,而是哲学的结晶,斯多噶派(注:流行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的欧洲哲学思想流派)发展了具体体现为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他们断言,所有的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都有权享受一些基本权利,对这些权利政府无权侵犯,这一法律优先于国家本身,任何擅自亵渎它的统治者必然成为暴君。——P.L.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二责任内阁制,英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指内阁必须集体向国会下院负责,是议会主权原则的体现……内阁成员彼此负责,并就其副署的行政行为向英王负责;内阁向国会负责连带责任,如果下议院对内阁投不信任票,内阁(成员)必须集体辞职或通过英王解散下议院重新选举;如果新选出的下议院仍对内阁投不信任票,内阁(成员)必须辞职。这一原则是通过一系列惯例形成的。——《外国法制史》材料三司法独立原则是美国司法制度建构的核心。美国严格实行“三权分立”,即司法独立不但强调司法机关独立于行政机关,同时也强调司法机关独立于立法机关。——《中外司法体制比较研究》13材料四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个,其中主要包括《宪法》(1982年修订)《刑法》《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套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特别是“八二宪法”的制定和颁布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法治发展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和法律框架。(1)古罗马的斯多噶派提出什么重要主张?以启蒙运动为例,说明这些主张在近代民主思想中的体现。(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英国的内阁对谁负责?体现了什么原则?(3)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司法制度建构的核心原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原则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的具体体现。(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改革开放后第一次立法高峰的特点及其原因。【答案】(1)主张:正义和公正的理性思想;人人平等;天赋人权。体现: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伏尔泰等人主张天赋人权: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反对政府专制;卢梭提出人民主权学说。其它有关启蒙运动的主张,正确并符合本题要求亦可得分)(2)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原则:体现了议会权力至上的原则(或主权在民的原则)。(3)原则:司法独立原则(或司法独立于行政权和立法权之外)。体现: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最高法院的法官除非犯罪,终身任职。(4)第一次立法高峰特点: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开始形成。原因:文革后被破坏的法律体系亟待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强调法制建设。实行改革开放的需要。【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正义和公正的理性自然的思想”归纳出正义和公正的理性思想;依据材料“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归纳出人人平等,天赋人权思想;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启蒙运动的核心以及启蒙运动思想家主张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内阁必须集体向国会下院负责”归纳出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可知议会权力至上原则。(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司法机关独立于立法机关”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1787年宪法从最高法院掌握权限以及最高法院法官任职回答即可。13(4)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四“主要包括《宪法》”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治和经济措施回答即可。14.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服务于“专制主义”的表现,“私学文化”反映了该时期社会转型的哪些基本特征?(2)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两者在促进社会转型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请指出导致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答案】(1)表现:荀子提出治国要礼法并施;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基本特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遭到破坏;在各国的改革中,“士”阶层活跃;学术下移,私学兴办,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2)相似之处: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作用: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转型发挥重大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根源: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诸子百家中“荀子提出治国要礼法并施、法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为“专制主义”服务的,本题其实考查百家争鸣中有利于“专制主义”的具体主张而己,本题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答韩非子而漏掉荀子。13(2)明清之际产生了李贽等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他揭露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的正当私欲。材料中黄仁宇认为李贽的思想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制约,“不能形成丛林”,即难以发展为成熟的理论,社会影响力有限。而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导致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是中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服务于“专制主义”的表现等;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的相似之处及经济根源等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清代社会治安由八旗、绿营、衙役以及保甲、团练等承担。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根据《湖南保卫局章程》,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即总局、分局、小分局。戊戌变法失败后,湖南保卫局被清廷裁撤。——摘编自韩延龙等《中国近代警察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答案】(1)西方近代警察制度传入;加强地方治安的需要;湖南维新运动活跃;地方官员推动。(2)受西方、日本的影响;官商合办;专门的警察机构,管理规范化。【解析】第(1)问,“原因”,依据材料信息“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近代湖南治安尤难,地方官向来重视,戊戌变法时期,湖南维新运动颇为活跃。1898年,湖南按察使黄遵宪在巡抚陈宝箴的支持下,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在省城长沙创设了湖南保卫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两方面分析。第(2)问,“不同”,依据材料信息“19世纪后期,近代警察制度从西方传入中国……参照日本警察制度与租界巡捕制度……保卫局由官商合办,职责是‘去民害,卫民生,检非违,索罪犯’……其机构设置实行三级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外在因素、创办形式、职能以及管理等角度分析即可。13点睛: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通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我们认识到改革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伟大实践,也是思想解放和社会习俗变革的运动。解答时必须依据材料的有效信息,紧扣题干的关键词,进行归纳分析和概括。如对本题第(1)问原因的回答,可以调用平时掌握的解题通法套用解题,原因可以从直接原因、主要原因层面入手,也可以从内部原因、外部原因层面入手,这样解题就不容易漏掉必答点。16.【历史——选修3】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爆发,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积极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过剩资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到20世纪初,世界最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新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竞争日益加剧。而在殖民地世界中,被压迫民族正在逐步觉醒。——据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整理材料二对于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列宁曾精辟地指出:“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材料三一战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被卷入。战争使四大帝国解体,并重创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战后,出现了旨在维护和平的国际政治组织,但构建的国际关系格局埋下了滋生罪恶的种子。关于一战的主要影响,大体有如下看法:①大战造成空前灾难,却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推动被压迫民族的觉醒;③大战造成的破坏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但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又带来新的危机。——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1)阅读材料一,概述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并分析一战爆发前世界的主要矛盾。(2)根据列宁关于“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论断,简述1917年俄国革命的主要史实。(3)关于一战的影响,您更倾向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看法?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只列看法,不加论述不得分)【答案】(1)影响:世界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全球物质、政治、思想与文化的交流,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但是,扩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3矛盾:列强之间的矛盾;列强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2)史实:战争促使二月革命爆发,推翻沙皇专制,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临时政府在一战中失败,引发七月事件;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通过《和平法令》,成立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3)倾向于①: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它历时长,规模大,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与此同时,战争促进了科技的飞速进步与新式武器的发展。倾向于②:战争摧毁了四大帝国,重创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美日等国崛起。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倾向于③:大战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出现国际联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但也隐含了新矛盾和新问题。【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世界最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的信息和所学从世界一体化进程以及矛盾加剧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依据“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新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竞争日益加剧”可以归纳出答案。(2)依据材料和所学十月革命过程从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事件以及十月革命措施回答即可。(3)本题属于开放题型,依据材料中任一观点进行解读,同意第一种观点论证结合所学从一战性质以及破坏角度回答;同意第二种观点从帝国主义实力变化以及民族解放运动角度回答。同意第三种观点从战争带来国家组织和政治格局角度思考回答。17.【历史——选修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启蒙运动不是专注于抽象的理性,而是致力于批判的分析,借助于观察和想象,完全以经验材料为依据,不懈地对传统确定的事实提出质疑。这种做法被称作批判方法,它源自于牛顿对科学解释方法的概括……牛顿被视为启蒙运动最重要的代言人。——彼得·赖尔、艾伦·威尔逊《启蒙运动百科全书》(序言)材料二我们的确成功地消除了许多我们的错觉和偏见,但是由于必须由人的头脑把这些结果联系起来并给予解释,这些结论必然带有人的特性。即使答案是完善的和最终的,它们也仍然会是如此,况且答案从来就不是完善的和最终的。——乔治·萨顿《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牛顿对启蒙运动的影响。13(2)牛顿在力学方面得出了哪些“结论”?以此为例说明在人类科学史上“答案从来就不是完善的和最终的”。【答案】(1)影响:以牛顿力学思想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兴起促成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批判方法来自于牛顿对科学解释方法的概括(牛顿对科学解释方法给启蒙运动以启示);牛顿被视为启蒙运动最重要的代言人。(2)“结论”:牛顿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说明:牛顿的经典力学只是反映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抽象的理性,而是致力于批判的分析,借助于观察和想象,完全以经验材料为依据”“牛顿对科学解释方法的概括”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牛顿力学为启蒙运动思想和方法等角度归纳答案。(2)第一小问依据所学从牛顿力学体系内容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况且答案从来就不是完善的和最终的”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牛顿力学体系弊端以及和相对论的关系回答即可。【点睛】牛顿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关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牛顿力学。相对论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牛顿力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13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云南省部分名校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月统一考试试卷含解析
云南省部分名校2022届高三历史1月份统一考试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弥勒市2022届高三历史模拟测试(一)试题(含解析)
2013年云南省玉溪市中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可编辑】
云南省玉溪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锦屏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9月份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八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云南省玉溪市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8:08:09
页数:13
价格:¥3
大小:120.9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