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省清远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文综(历史部分)1月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广东省清远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一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 共48分,请把答案填入第3页的空格内)1、“譬犹从一大树中截枝分栽,别成一独立之新根干。”这形容的是(  )A.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六部制【答案】A【解析】考点:分封制。古代中国的“天子”、皇帝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统治封地的君主被称为“诸侯”。为了维护统治,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由此符合材料含义的是分封制。2、唐太宗一次对侍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这表明中书门下的职责之一是(  )A.匡正皇帝的过失    B.传达执行皇帝意旨   C.替皇帝草拟政令    D.审批决策机要事务【答案】A【解析】考点:三省六部制。材料中唐太宗意指中书根据我的命令臣表旨意,门下的人却诺诺没有意见,得过且过,无一谏言的人,这是什么道理。实际是在说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作用是A。3、“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社会一再遭受破坏,连它本身也不能正常存在。它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国家的适度干预,需要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材料中的“它”是指(  )A.土地国有制    B.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私有制    D.盐铁专卖政策【答案】C【解析】考点:土地私有制。从题干中“从它一产生,就与土地兼并、贫富分化并臻而至”可知“它”指的是土地私有制,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土地兼并没有联系,故排除。4、西方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两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              B.刺激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加速了殖民扩张的进程【答案】C【解析】考点:新航路的开辟与中国开通“海上丝绸之路”比较。西方新航路开辟与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都是方便了不同区域之间文明的交流,故选C;ABD均不符合中国开通的“海上丝绸之路”,故排除。5、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  )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           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           D.佛教与儒家思想走向融合【答案】D【解析】考点:程朱理学。在学理上,柳宗元认为佛“不与孔子异道”,佛教是不应排斥的。他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虽圣人复生不可得而斥也。”所谓“合”,柳宗元给出的主要理由有二:一是佛家之戒律与儒家之礼仪相近,二是释氏重孝,更是与儒家相通。因此选D。6、“(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A.政治平等是商业平等的前提            B.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5-C.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答案】D【解析】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古希腊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自由和平等的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为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7、古罗马颁布的《民法大全》中规定:“宁可让罪犯逃脱惩罚,也不可枉屈一人。”这表明罗马法(  )A.是人是万物尺度思想的起源         B.强调法律的人人平等原则C.是西方天赋人权思想的起源         D.包含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答案】D【解析】考点:“不可枉屈一人”体现了罗马法中不得因为怀疑惩罚罪犯,而是注重证据,这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自由和生命的一种体现,故选D。B项含义是法律确认和保护公民在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上处于平等的地位,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特权,这需要有不同身份地位的人的比较,故此项不合题意。8、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认为,如果人们心中没有上帝,他们表面上的虔诚活动,如朝圣、立誓、守夜、禁食,仍是没有用的。这一主张与马丁·路德的思想相似之处是(  )A.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与发财致富       B.反对教会兜售赎罪券的欺诈行为C.主张教随国定并实行宗教宽容       D.苦修和事功不能达到救赎的目的【答案】D【解析】考点: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即信仰上帝即可得救,不需要苦修和事功,所以与人文学者伊斯拉谟主张内心中要有上帝的观点相同。A是加尔文的主张,B的反对“兜售赎罪券”问题虽然是马丁路德的主张,但伊拉斯谟未涉及到,且D包含B。故此项错误。C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后签订的《奥格斯堡合约》的内容,超出高中阶段所学范围,不作要求。9、“那时(15世纪末)的欧洲正如一位作家所描绘的那样,象一个靠他人‘通过墙上的裂缝喂养的巨人’。但是,这位巨人的力量和知识正在增长,牢狱的围墙已不能长久地禁锢住他。”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裂缝”说明东西方商路畅通               B.“巨人”仍处于中世纪的黑暗中,丝毫看不到光明   C.“牢狱”指的是封建神学的束缚     D.“巨人的力量”主要指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答案】D【解析】考点:原文还有“当时,欧洲前往东方的通路为控制整个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势力所封锁,对欧洲人来说,地中海是所牢狱,而不是一条大道”,故C项错误。材料中巨人的力量指的是新的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裂缝”是指旧商路几乎被奥斯曼土耳其中断。10、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修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下列评述正确的是(  )A.为荷兰海外殖民扩张活动进行了辩护      B.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放任政策的开始C.直接导致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的爆发        D.对英国的殖民霸权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答案】A【解析】考点:17世纪上半期的荷兰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 1609年(17世纪初)格劳修斯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倡导论海上自由,这不仅为荷兰资产阶级的扩张提供了法律依据,而且为资产阶级国际法奠定了基础, A项正确。题干涉及的只是航海自由,而B项的“自由放任”则包括自由竞争、自由经营、自由贸易等,这些在1776年英国的经济学家亚当•-5-斯密的《国富论》才开始阐述,故此项错误。三次英荷战争发生在17世纪中期,故C项时间与题干不符。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17世纪初英国的殖民霸权尚未确立,D项错误。11、历史学家往往会用特定词汇来表示历史运动和历史潮流。“□□□□”这个词就常常用来描述从18世纪至19世纪下半叶这段时期的发展。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运动,但同时期的物质进步和社会动荡相结合又产生了激动人心的深刻变化。在□□□□中填上的词应该是(  )A.圈地运动     B.“光荣革命”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答案】D【解析】考点:题干的“从18世纪至19世纪下半叶”、“物质进步和社会动荡”,符合D项工业革命的时间和影响,故此项正确。另外三项的时间和影响都与题干不符,故错误。12、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他们之间加以分配,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材料中所指的“它”出现在(  )A.新航路开辟中                     B.殖民扩张过程中C.第一次工业革命中                 D.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答案】D【解析】考点:“生产的社会性”要求生产的各部门间的计划性,但资本主义私人生产却往往带有盲目性,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垄断组织,即题干的“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则可以在“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出售价格”等进行协调,客观上适应了“生产力的社会性”,故D项正确。其他各项不是垄断组织产生的背景。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4分, 共48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得分答案             二、主观题:共2大题,52分13、(24分)世界历史是一部大国崛起和衰落交替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个民族的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                                     ——摘自报刊《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材料二  17世纪末期,英国打败荷兰。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经对英国有过这样的评价:“使英格兰变得强大的是下述事实:从伊丽莎白时代(1599年至1603年)开始,各方面已经就重商的必要性达成一致。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的同一个国会,同时在忙于分配海外贸易的职位……查理一世的鲜血还在流淌着,这个国会却通过了《航海法》。”                                              ——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世纪”说更加成了美国官方和许多人的信条,尽管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国力开始相对下降,这种“美国世纪”说却始终没有止息。    ——张宏毅《如何评价20世纪世界史》(1)近代以来世界历史上影响“人心改变”的主要历史事件有哪些?(4分)结合材料一的观点,用史实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是如何崛起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英国战胜荷兰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6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二战后初期“美国世纪”是怎样形成的。(8分) 【答案】(1)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4分,每点1分)(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1个或以上都只给1分,如“日心说”-5-、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提出、进化论观点、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人们天圆地方的观念等。)(2)推行重商主义,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大力发展海军力量;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的海外贸易;通过三次战争,打败了荷兰;积极进行殖民扩张,开辟世界市场;根源: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胜利。(答对其中3点得6分。答国会颁布《航海法》也可给2分,但与《航海条例》不重复给分。)(3)控制联合国实现对世界的控制;与苏联冷战,形成两极对峙格局;通过北约加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控制;马歇尔计划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美国主导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展开,推动了世界科技的进步。(答对4点给8分)【解析】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等。(1)结合近现代西方思想解放潮流,如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2)注意材料信息“各方面已经就重商的必要性达成一致”“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的同一个国会,同时在忙于分配海外贸易的职位”“这个国会却通过了《航海法》”,从资产阶级革命、重商主义、航海条例等方面分析,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军事、对外政策等角度进一步阐述。(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对外战略等角度展开阐述,如政治上控制联合国实现对世界的控制;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关贸总协定;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科技上第三次科技革命展开;对外战略上与苏联冷战等。14、(28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康熙二十三年(1684)只“许承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五十六年(1717)定例:“出洋贸易人民,三年之内,准其回籍,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五十九年(1720)规定:“沿海各省出洋商船,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乾隆二十四年(1759),“禁丝筋贩卖出洋”。其他如火药、硝磺、铁器、大黄、绸缎、茶叶、书籍等商品也在限制之列。材料二  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拓,欧洲的经济发展愈以加快。18世纪在英国开始了技术革新和产业重组的浪潮,工业革命由此展开。工业革命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散,而且波澜起伏、连续不断。工业革命造成人类社会的大转型,改变了整个世界。         ——岳麓版《经济成长历程》第9课前言材料三  梁启超在1923年发表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了……”材料四  2022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的海外贸易政策及其表现(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阐述世界市场与工业革命的历史联系。(4分)-5-(3)结合材料三,近代中国在被迫卷入世界市场的过程中,针对在“器物上感觉不足”,有什么实践活动?影响如何?(6分)(4)材料四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8分)【答案】(1)政策: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2分)表现:严格控制船只规模;对航行时间进行限制;从武器到日常商品限制的种类越来越多。(一点2分,共4分)影响:消极: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发展潮流。3分积极:在一定时期内对外国势力入侵有一定的自卫作用。(1分)(2)世界市场的开拓是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2分)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加速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或答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分)(3)措施:开展洋务运动。(2分)影响:推动了中国的早期近(现)代化,但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4分)(4)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4分)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 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4分)【解析】考点:工业革命影响;洋务运动;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运用知识解题的综合能力。(1)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清政府限制国内商民出海贸易”来概括经济政策;第二小问从材料一中“许令承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出洋贸易人民,三年之内,准其回籍,三年不归,不准再回原籍。”“清政府限制出口商品的品种和数量”等关键信息来归结答案维护民主,反对专制的视角分析目的;第二小问从对中国经济发展以及从世界角度分析中国经济落后角度分析该政策的影响。(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随着世界市场的开拓,工业革命由此展开。工业革命不仅在空间上逐渐扩散,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文字信息并联系所学从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形成关系进行概括答案。(3)第一小问联系所学从洋务运动实践角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近代化和洋务运动初衷来回答结果。(4)中国产品从很难进入到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其原因可综合20世纪五六十代和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世界的政治经济形势、中国的经济实力状况、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特点特角度思考作答,言之有理即可。-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53:54 页数:5
价格:¥3 大小:53.0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