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第二中学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尖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第二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尖,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2×25=50分)1.《左传》载:“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尚书·大传》又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上述材料说明A.周公取代周天子巩固了西周的统治B.西周形成了王国与邦国并存的多元政治格局C.西周完成了从政权巩固到制度建设的过程D.西周完成了从分权政治到集权政治的转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周朝初年的政治特征。分析材料信息及结合所学可见,材料反映了周公一方面进一步推广分封制,另一方面平定叛乱、设立政治、礼乐制度,反映了西周从政权巩固到制度建设的过程,故C项正确。材料仅突出了周公辅政的作用,且西周并没有建立集权政治,故A、D错误;B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点睛:解题时要注意题目的时间信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从中确定出材料反映的时间是西周初年;在先秦时期没有形成中央集权。2.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实质上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D.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嫡长子继承制常会遭破坏,并不是否认了嫡长子继承的合法性,排除A。题干体现不出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排除B。依据题干“国君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和“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的现象,可知实质上都是王权至上的表现,C项正确。题干体现的是权力继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未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193.清朝史学家说:“(唐)开元以来,诸王皆居京师,而支庶得自奋于功名。如宗室为宰相者,至有十余人。其出仕于外,嗣硫王巨、嗣吴王牛,当国家寇乱时,俱能守郡掌兵,为国宣力。此法之最善者也。”由此可知当时A.中央集权加强B.宗法制发展C.科举制范围的扩大D.君主专制加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央集权加强。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奋于“功名”体现的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体现的是中央集权的加强,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科举制度而非宗法制度,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科举制范围的扩大是在宋朝而非材料中的唐朝,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君主专制加强在材料中无从体现,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央集权加强4.史学家钱穆在论及唐代的科举时说:“唐代门第势力正盛,在那时推行考试,应考的还是有许多是门第子弟。门第子弟在家庭中有家教熏染,并已早懂得许多政治掌故,一旦从政,比较有办法。如是积渐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钱穆认为唐代的科举制A.摧毁了门阀政治B.扩大了政权基础C.促进了社会公平D.与人才培养脱节【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到晚唐,大门第逐步堕落,应考的多数是寒窗苦读的穷书生。他们除却留心应考的科目,专心在文选诗赋,或是经籍记诵外,国家并未对他们有所谓教育。门第教训也没有了,政治传统更是茫然无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唐代的科举制使寒门子弟缺乏政治素养,与人才培养脱节,故D正确。材料主旨不在于科举制度摧毁了门阀政治,故A排除。材料重点也不是科举考试扩大了政权基础,故B排除。材料也无法体现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故C排除。19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5.亚里士多德说,“组成城邦的一个部分优于质而另一部分则优于量,譬如门望较低于贵胄的部分,于数而论,却胜过贵胄,穷人的数目也可以胜过富户;但一部分胜于量的可能还抵偿不了另一部分质的所胜。”这说明他A.主张建立混合型的共和政体B.强调公民的知识素养C.赞同雅典直接民主政治D.看重公民出身【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一部分胜于量的可能还抵偿不了另一部分质的所胜”反映了亚里士多德认为要维护城邦的长治久安,必须符合公道和比例平等的原则,在创建城邦政体时,必须寻求城邦内组成因素的平衡。根据所学知识,这种政体是共和政体。故选A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蒙昧中的觉醒·亚里士多德6.在雅典,每一个能够实际完全享有参政权利的公民必须要服兵役,保卫自己的城邦,而对当时要靠自备武器和粮食的战士来说,就一定要有购买能力。赫尔岑曾经说过:“假若没有充足的粮食存结起来,……那么,你就不要参加公民大会,听取法庭诉讼。”其主旨是A.公民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同B.雅典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C.雅典民主排斥外邦人和奴隶D.雅典公民有护卫城邦的义务【答案】A【解析】材料中指出享有参加公民大会权利的前置条件,因此具有不同条件的人实际享有的民主权利不同,故A正确;材料没有指出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是雅典民主,故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雅典民主排斥奴隶与外邦人的信息点,故C错误;材料的重心不在叙述是否有保卫城邦的义务,故D排除。7.罗马法专家巴里·尼古拉斯教授说:“如果要创设或者转让某一权利,必须实施某些特定的行为,或者使用指定的话语。……如果有关形式得到遵守,但存在意愿方面的缺陷(如错误或者恶意),法律后果仍然产生。”这说明早期罗马法A.司法程序缺乏公正性19B.重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法官可以随意解释法律D.外在形式重于实质内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罗马的法律。解答此题要注意理解材料的含义,结合材料分析。从材料“必须实施某些特定的行为,或者使用指定的话语”可以看出,早期罗马法特别注重外在的形式,哪怕有违意愿。分析选项D符合题意。AC与题意矛盾;B材料没有体现;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8.罗马法是建立在简单商品生产基础之上的最完备的法律体系,它对简单商品生产的一切重要关系如买卖、借贷等契约以及其财产关系都有非常详细和明确的规定,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所以恩格斯说“在罗马法中,凡是中世纪后期的市民阶级还在不自觉的追求的东西,都已经有了现成的了。”他旨在强调罗马法A.体系的完整性和内容的丰富性B.具有永恒性和普遍适用性C.适用商品交换有持久生命力D.代表法学最高成就具有超前性【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罗马法是建立在简单商品生产基础之上的”,“罗马法对简单商品生产的一切重要关系都有规定”等关键句可知,题干体现了适用商品交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其内容仍然拥有持久生命力,C项正确。题干强调罗马法与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并不能表现出罗马法体系的完整性和内容的丰富性,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出罗马法的永恒性和普遍适用性,而是强调罗马法适用商品交换有持久生命力,排除B。题干主要强调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但没有强调其代表法学最高成就,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9.首相出现以后,英国并没有随即出现关于首相的明文法律规定,在很长时间里,首相制度在“无法可依”的状态下运作,往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久之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A.严重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B.反映出议会已经丧失了立法权19C.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D.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了可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考查英国内阁制。议会已经仍然有立法权,不能选B。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英国民主政治进程的一大进步,而不是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不能选A。不是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而是为形成以首相为中心奠定基础,不能选C。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的确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了可能,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议会丧失立法权【名师点睛】在历史选择题中,命题者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者是相反知识组成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们的理解和辨析能力,在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的特定性,对相关的题肢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的题肢所干扰,避免出现好像对而实际上并不对的现象。10.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原文:“任何一州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但是19世纪后半叶最高法院把修正案中的“任何人”解释为任何“法人”。这样解释所产生的影响是A.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宪法保护B.启蒙思想成为宪法理论来源C.维护产权成为司法判决核心D.私人垄断发展获得法律保障【答案】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特点11.“光荣革命”后,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并对其负责。后来,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于是逐渐过渡到在议会多数派别中遴选大臣。到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大臣们有事先在自己中间协商好,再向女王报告,取得女王认可。这表明英国19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责任内阁制已基本形成C.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D.议会未能阻止国王专权【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可知光荣革命后,王权受到限制,光荣革命成果没有受到侵蚀,排除AD。责任内阁制基本形成是在1721年,英国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实际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排除B。由题干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遴选”“取得女王认可”等信息得知,国王仍旧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C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点睛:抓住题干时间“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和关键信息“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2.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中写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力,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英国这一“伟大的进步”是缘于A.“光荣革命”的胜利B.议会改革的实行C.《权利法案》的颁布D.内阁制度的确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光荣革命”的胜利是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贵族的妥协,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与人民获得更多权力,在逻辑上不合题意,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可知人民获得了更多的权力,主要得益于议会制度的改革,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的参政权,故B项正确;《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英国实行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制度,但此时的人民并没有太大权利,故C项排除;内阁制度的建立使国王得行政权丧失,但人民仍无法更好的管理自己,故D项排除。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议会改革【名师点晴】英国1832年议会制改革:一、原因:工业革命使英国经济体制发生变化,工商业大城市兴起,人口重心转移到城市;19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强大,强烈要求参与政权管理,但旧的选举制度阻碍他们进入国会执掌政权;由资产阶级激进派领导的民主运动迅速发展,组织政治团体,提出国会选举制度改革的方案,采取和平手段和经济手段促使改革实现。2、主要内容: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议席;降低选民财产资本。3、影响:工业资产阶级在国会取得了优势,扩大了资产阶级民主,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革,自由贸易政策代替了保护主义,从而促进了英国经济更大的发展。13.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答案】D【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德国首相俾斯麦提交的法案遭到议会的否决,俾斯麦指使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新选举的议会被迫通过了该法令,议会在与首相的斗争中败北,说明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故答案为D项。帝国议会被联邦议会解散,A项说法错误,排除;皇帝有批准法律的实际权力,排除B项;联邦议会拥有立法权,排除C项。14.法国1875年宪法是一部不完备的宪法,未提及国家预算,没有规定公民权利,也没有单独规定司法权及地方政府。但是它是法国唯一能持久的宪法,从1875年到1940年,共维持了65年。这主要是因为该宪法A.是各政党相互妥协的产物B.赋予总统较大的权力C.注重协调了各阶层的利益D.实行联邦制共和政体【答案】A19【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法国1875年宪法是一部不完备的宪法,但是它是法国唯一能持久的宪法,因为该宪法仅以一票的微弱优势通过,它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结果,宪法确立了共和制,随着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得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A项正确;B项赋予总统较大的权力与法国1875年宪法能够持久无关,排除B;1875年宪法是共和派与君主派妥协的结果,注重协调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利益,与各阶层无关,排除C;D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所以选A。点睛:程度式(最佳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的准确程度和辩证思维能力。此类题目的题干中,多有“最主要”“最重大”“最重要”“最突出”“较为全面”“较为准确”“根本”“主导”等程度限定词。在该题中,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他选项也没有明显错误,只有相对而言不够准确或不够全面,考生考试时要注意审题分析。15.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水远地分隔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世纪和18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社会的构建B.新兴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C.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D.“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识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即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颁布了《权利法案》、美国在独立战争期间颁布了《独立宣言》、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了《人权宣言》,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美国和法国;B项不符合美国;C项不符合英国。因此选择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独立战争·《独立宣言》;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16.1853年,太平天国在天京设立中央出版机关刷书衙。除了印刷一般的书诏、文告、营规、田凭等文件外,还发行宣传小册子,如《天命诏旨书》、《天朝田亩制度》、《三字经》等,这些册子篇幅不长,文字通俗易懂,便于群众阅读。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A.中国完全实现近代化B.领导人尝试利用先进文明成果19C.领导人跳出了阶级局限性D.农民文化素质得到普及【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除了印刷一般的书诏、文告、营规、田凭等文件外,还发行宣传小册子”等信息可知太平天国领导人尝试利用先进文明成果,向群众阐明革命道理传播知识,这是太平天国重要的宣传方式,B项正确。A项中“完全实现近代化”太过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中“普及”说法太绝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17.近代以来,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以下是前江苏巡抚梁章钜在看到某条约的内容后给友人写的信件:“江南(指江苏)、浙江、广东每省只准设一码头,而福建一省独必添一码头以媚之,此又何说以处之.”该条约是指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D.《巴黎和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故C项符合题意;A项没有广东的;B项没有开放通商口岸;D项是1919年签署;故选择C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18.金冲及在谈到中华民国的建立时认为,“民国”不只是换了一块招牌,更多的是它给民众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是指A.从传统社会转变为近代社会B.从“臣民”到“国民”的自我认同C.从“奴才”到“公仆”的变化D.从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9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从奴才到公仆的转化体现的是身份角色的转化,君主立宪制到民主共和制的转变属于政治体制的转变,所以A、C、D三项错误,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即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国民意识增强所以选B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的潮流·近代民权思想19.1940年10月蒋介石接见英国驻华大使时说,英美素以殖民地看待中国,实为最大错误,中国拥有大量陆军,可补充英美在远东陆军的不足。中国有资格和英美“平等合作”。蒋介石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与英美同等的军事地位B.向英美展示中国陆军强大的战斗力C.希望英美废除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D.争取英美对中国抗日的援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940年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蒋介石认为“中国拥有大量陆军,可补充英美在远东陆军的不足”,旨在争取英美对中国抗日的援助,故D项正确。“平等合作”不等于争取与英美同等的军事地位,故A项不正确;B、C两项夸大了蒋介石言论的作用。所以答案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20.毛泽东曾对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福尔说过:“我们信仰与实行民主政治……限制任何一党专政的可能性。”建国初期我党为践行“实行民主政治”的承诺,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提出“依法治国”方略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建国初期我党为践行‘实行民主政治’的承诺”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初期我党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4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故ACD三项正确,但不符合设问。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依法治国”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1999写入宪法,B与设问相符,所以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分两步走:一是正确理解“19建国初期我党为践行‘实行民主政治’的承诺”有哪些表现,二是紧抓设问“采取的措施不包括”,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1.《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D.巩固苏维埃政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革命是指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第二次革命是指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材料所述“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应当是指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的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张。故答案为A项。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是二月革命完成的任务,排除B项;列宁认为应当退出一战,排除C项;列宁认为应当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而不仅仅只是巩固苏维埃政权,排除D项。22.卢梭说:“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材料反映了卢梭A.天赋人权的思想B.直接民主的思想C.代议制民主思想D.社会契约的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强调主权只能由自己来代表本人行驶主权,可以得出其强调的应为直接民主,所以选B。其他选项均不是卢梭的观点。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专制下的启蒙·卢梭19【名师点睛】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都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崇尚理性,向往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23.在某一科学家的讣告中是这样评价他的发明:“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这位科学家是A.牛顿B.瓦特C.法拉第D.爱因斯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瓦特改进蒸汽机后,被广泛应用于工厂以及交通工具上,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从而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据此可知选项是B。ACD中的科学家都是研究理论的科学家,不符合题干中的“发明”,故排除。考点:近代科学技术·从蒸汽机到互联网·改良蒸汽机——瓦特18世纪60—70年代【名师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24.孙中山说:“伦敦脱险后,则暂留欧洲……两年之中,所见所闻,殊多心得。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予欲为一劳永逸之计……”以下言论能够体现孙中山“一劳永逸之计”思想主旨的是A.“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弃之”B.“要去这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C.“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19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题干材料信息“暂留欧洲”、欧洲国家“国家富强…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表明孙中山在暂留欧洲期间,看到欧美国家因私有制导致贫富悬殊,劳资对立,工人运动、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不断。鉴于此孙中山要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一劳永逸”,提出了民生主义。A项提及的就是民生主义,正确;B项是民权主义,D项提及的是民族主义,与题目要求不符,排除BD;C项提及的是民权主义,与题目要求不符,排除。故选A。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概况【名师点睛】关于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1)相同点:旧三民主义是新三民主义的基础,新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继续与发展。(2)不同点:①新三民主义突出了反帝的内容,而旧三民主义主要强调反对满清统治,具有民族狭隘性;②新三民主义主要强调普遍的平等民权,而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国民一律平等”的空洞口号;③新三民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具体提出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工人的生活问题,与“扶助农工”紧密相联,而旧三民主义只是空洞的提出“平均地权”。25.《马关条约》签订以后,《申报》对日本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正面报道逐渐增加。这一变化A.说明了媒体引导国人反思和图变B.反映了清政府放宽对舆论的监控C.证明了国人开始关注日本的文化D.折射出中国报刊等传媒迅猛发展【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50分)192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髄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萎缩的状况。材料二19世纪70年代以后,各国都加强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减弱了国会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在英国,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立法提案权。1875年,首相狄士累利未经议会同意,擅自购买了苏伊士运河44%的股票。——以上材料均摘自马世力主编《世界史纲?下册》(1)根据材料一,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国家的政治特征,结合所学和识,槪括这些政治特征对欧美社会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权力运行发生的变化。并以英国为例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答案】(1)特征:议会权力大,拥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分权制衡。影响: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基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变化:行政权力扩大,议会权力缩小;中央集权加强,地方势力削弱。原因:工业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议会改革进一步扩大了民主权利;社会发展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政府支持。【解析】(1)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特征:根据材料“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可归纳欧美国家的政治特征。第二问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影响(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基础)、经济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两方面作答即可。(2)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据材料“都加强了国家元首的权力,减弱了国会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可知资本主义国家权力运行发生的变化。第二小问原因:关于资本主义国家权力运行发生变化的原因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考虑,言之有理即可。19整体分析:本题以材料为依托,引用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演变的历程作为材料,从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完善的角度,设置了两个问题(涉及特征、变化、原因和影响),但问题相对较易。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注意,资产阶级代议制发展完善的内容一直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2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只有拥有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1830年,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后来英国进行了多次议会改革,直到1969年,英国才规定凡是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论男女,都可以参加下院的选举。美国1791年,国会通过了10条修正案,规定了人民有言论自由等权利。南北战争结束,第13和14条修正案废除奴隶制,1920年通过第19条修正案,给与妇女选举权,20世纪60年代,国会制定了保障黑人选举权的第23、24条修正案。材料二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据(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近代以来,英美两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2)结合史实,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3)选举资格规定的变化,反映了近代民主政治演变有怎样的趋势。【答案】(1)变化:英国不断降低财产要求,成年男子最终获得选举权。美国黑人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英美两国妇女从没有选举权到拥有选举权。(2)原因:①政治方面:没有选举资格的人不断为争取选举权而斗争,如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新兴资产阶级争取选举权;宪章运动中工人阶级争取普选权;黑人和妇女争取选举权等。②经济方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方面:启蒙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3)少数人的民主思想逐渐变为多数人的民主。【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近代英国的选举制度最开始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利,所以对贵族限制要求有财产因素。当资产阶级完全掌握政权之后,对财产要求逐渐降低。对美国来说我们主要关注的是黑人在选举中的地位问题。此外我们可以发现英美两国在妇女问题上的一致性,都没有保护妇女的选举权。(2)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对于分析原因来说我们可以一条一条概括:政治上可以从议会改革来分析以及工人运动来考虑;经济上我们就要看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对于思想文化我们从启蒙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入手。19(3)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这是一套综合性的题目,需要学生从材料和前两问中概括出相应的问题,总结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观点和规律。我们可以发现,不论是美国还是英国在权力的问题上都是越来越普遍化,参与民主的人数增多,范围也变广,由此可以总结出结论。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议会改革;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政体的确立·特点【名师点睛】欧洲资本主义的确立与发展所强调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也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对于其他借机和一些弱势人群并没有民主的意义。所以我们要意识到民主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专制也是相对的概念。在如今的社会主义中国依旧存在专制,我们要对敌人进行专制,所以要深刻理解民主与专制的深层内涵。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社社员的薪金最高不超过工人的最高工资,即年薪6000法郎;等等。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全日制普高教科书(试验修订本选修)材料二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马克思《法兰西内战》材料三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全日制普高教科书(试验修订本选修)(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2)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3)苏维埃政府的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相比较有哪些主要的进步性?【答案】(1)都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特征。19(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趋势,其经验教训对苏维埃政府是十分宝贵的。苏维埃政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将巴黎公社的理想加以充实完善,变成现实。(3)将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解放了农民阶级,形成了工农联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解析】(1)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的“政权建设”方面的有关规定和材料三中的“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旧的等级制度”可知两者都“都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根据材料一中的“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和材料三中的“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将大企业收归国有”可知都“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最后根据两者所采取的措施可以得出这两个政权性质上都具有“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2)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于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巴黎公社革命为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提供经验借鉴(革命斗争精神、措施等),同时苏维埃政权是对巴黎公社的补充、发展和完善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3)本问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题需要将材料一和材料二、三进行比较,然后才能得出结论。由“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和“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可知其进步性体现在“将银行收归国有,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由“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和“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可知其进步性是“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团结了农民阶级,形成了工农联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的政党体制是两党制,民主党和共和党作为美国政治舞台上最重要的两大党,在与“三权”相应的各政治平台上展开角逐,尤其是为总统和参众两院议员席位进行激烈竞争,而其他党派由于美国选举制度的影响以及两大党各自具有一定的包容性、灵活性,难以长时间存在并扩大。——胡鞍钢等《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材料二1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一党制,而是立足于共同政治经济基础上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也不是多党制,而是共产党执政、多党参政。在政治关系上,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两者是合作关系;在政权关系上,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两者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而不是竞争性的轮流执政关系。——周余云《多维视野下的中国政党制度》(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中两国政党制度的特点。(2)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中两国政党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答案】(1)美国政党制度的特点:两党制,轮流执政,两党竞争;两党本身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是同理合作的有党关系。(2)历史背景:美国: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和宪法制定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集团;美国1787年宪法的原则。中国: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历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协商建立新中国、共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形成)历史价值:都符合本国历史与国情,都推动本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解析】试题分析:(1)美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一分析得出:两党制,轮流执政,两党竞争;两党本身具有较强的包容性。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二分析得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两国政党制度的特点材料均已明确,通过归纳总结可以回答出第一小题。(2)美国两党制度形成的背景可以从美国独立后不同政治派别的斗争历程以及1787年宪法所确立的政治框架回答。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背景可以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中共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以及新中国成立过程中的合作等史实分析得出。关于共同的历史价值,要联系不同国情以及推动民主进程的作用回答,言之成理即可。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美国1787年宪法和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191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49:07 页数:19
价格:¥3 大小:120.7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