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四调考试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4

2/24

剩余2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四调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历史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试题重点考查:宗法制、《诗经》、古代科技特点、古代农业的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古代中国的手工业、行省制度、明代宦官专权、顾炎武的思想、“闭关锁国”政策、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太平天国、五四运动、维新变法思想、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祖国统一大业、中国加入世贸、婚恋观变化、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份注重考查基础的好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题文】1.对王国维《殷周制度论》,钱穆先生评价说:“周公摄政七年,而始归政于成王,……于是周人传子之制亦因而确定。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未窥周人政治上之伟大能力所在也”材料认为王氏的误判是A.王位世袭制度正式确立于周成王B.西周执政力主要得益于礼乐教化C.传子宗法制为分封诸侯提供前提D.分封制与血缘宗法制度互为依存【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宗法制【答案解析】C解析:材料中“王氏(王国维)谓因先有传子之制而始封建”说明王国维认为现有宗法制,后才有分封制,B项正确;A项说法明显错误;B项材料中没有提及;D项不符合王国维的观点。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的准确分析。【题文】-24-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所收诗歌最终经孔子编订而成。据此判断以下不可能在《诗经》中出现的是A.《唐风》B.《陈风》C.《郑风》D.《赵风》【知识点】Q1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诗经》【答案解析】D解析:风、雅、颂,是《诗经》的体裁,也是诗经作品分类的主要依据。“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它是相对于“王畿”——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而言的。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多为民间的歌谣。《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由此可知赵风不属于《诗经》。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诗经》中的“风”的来源的准确分析。【题文】3.《九章算术》中包括田亩、粮食、赋税、土方、仓窖等应用问题的计算方法;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功能就是敬授民时,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即取此意;中国古代还有编订农书的传统,不仅有私人修撰,更有朝廷主持编订的著作。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科技A.具有服务于农业发展的特点B.其发展受到农业社会的限制C.不可能发展为近代科学技术D.注重经验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知识点】Q1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辉煌灿烂的文学·古代科技特点【答案解析】A解析:从材料中“中包括田亩、粮食、赋税、土方、仓窖等应用问题”、“编订农书的传统”可分析出古代科技发展为农业服务的特点。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的特点的准确理解。【题文】4.《盐铁论·水旱》载:“铁器,民之大用也。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用不具,则田畴荒,谷不殖。”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A.刀耕火种B.铁犁牛耕C.精耕细作D.男耕女织【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答案解析】C解析:材料反映了铁器等生产工具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选:C-24-【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对古代中国的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的准确解读。【题文】8.唐代经济学家陆贷认为“财之所生,必因人力”。他主张:“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出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因不立矣。”下列历史现象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A.秦汉推行“重农抑商”B.北魏至唐推行均田制C.明代出现“计日受值”D.明清实行“田赋证银”【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B解析:材料所提示的是国家要稳固必须要先养人,即稳定民心,使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北魏至唐所施行的均田制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经济措施。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中国均田制的特点的准确把握。【题文】9.下表是据《宋史,地理志》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铅州数量,这表明当时A.政府在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C.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D.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答案解析】C解析:依据表格可知:表格只是表明贡绢施州的数量,并没有体现贡绢在赋税中所占的比例,排除A项;材料中数据体现不出“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B项排除;华北地区早就已有丝织业,D项排除;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华北60、70%以上的州都要缴纳贡绢,说明“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表格材料的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题文】10.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与唐朝时设置的节度使作为不同时期的地方势力,二者不同的地方是A.与天子是否存在宗法关系B.所在地后来是否可能发展为割据势力-24-C.是否拥有辖区内的全权D.其职位设置的目的是否为拱卫中央【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宗法制【答案解析】A解析:西周分封制是周天子按宗法制血缘关系分封,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属于贵族政治;而秦汉之后的官僚政治地方官的任命则由皇帝决定,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模式,故二者的不同为A项。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古代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的区别的准确解读。【题文】11.南开大学教授李治安认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的“合”。作者认为A.行省制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B.行省制主要着眼于政治上的统治和军事上的控制C.行省制巩固了元朝的中央统治和国家的统一D.行省制充分借鉴了郡县制的优点,基本摈弃了两宋政治制度的缺点【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答案解析】A解析:从材料中“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可分析出元行省制是古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壮大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权力结构不断调整、完善的产物。它并非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地方分权。元行省制的历史价值在于:它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元朝的行省制的特点的准确理解。【题文】12.(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八讲了一个宦官对这种权势变化的亲身体会。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大学士申的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C.明朝的礼仪制度曰益规范D.皇帝的威权被宦官分割-24-【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明代宦官专权【答案解析】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宦官权力不断增大的现象。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为加强集权,防止大臣擅权,往往重用身边的人。宦官作为皇帝身边的人,在这时通常会受到重用,宦官又利用自己的这种身份,假借皇帝的名义,作威作福。从本质上来看,宦官专权实际上是专制统治的产物。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明代宦官专权与君主专制的关系的准确理解。【题文】13.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占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顾炎武上述言论的主旨是A.批判宋明理学空谈义理B.倡导经世致用的学术取向C.提倡无研不信的为学方法D.强调学术与道德的结合【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的思想【答案解析】D解析:从材料“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可以看出顾炎武特别强调人的道德的作用,认为以无德之人讲学,与圣人相去深远,D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的是有学问的人应该有道德;B、C项错误,材料并非说的是治学问的方法问题。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题文】14.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其《广阳杂记》中说:“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据此可知清初A.已形成统一国内市场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C.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D.苏州是江南经济中心【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B解析:从材料中“天下有四聚”可分析出A项“统一”说法有误;“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说法当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C、D项材料中无体现。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题文】-24-15.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各国皇室的贵宾参观此工程。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同样进入下水道进行了参观。对此,今人解读最接近史实的是A.崇厚没有理解法国政府的用意B.崇厚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C.崇厚对外情况是无知的D.崇厚自认为受了“胯下之辱”,有失身份【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答案解析】C解析:长期的“天朝上国、华夷之辨”思想的影响,使中国人昧于世界大势,盲目自大,处处防范、提防,以致出现材料中崇厚的这种荒唐认识。C项分析最全面;A、D项只是问题的两个表面现象;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题文】16.下侧日记最可能写于风气至今,可谓大转移,立宪也,议院也,公然不讳,昌言无忌;且屡见诸诏旨,几等口头禅,视为绝不奇异之一名词。一一《忘山庐日记》A.1861年B.1895年C.1907年D.1913年【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解析】C解析:由图片材料中的关键词“立宪”“议院”等“昌言无忌”,且“屡见诸诏旨”,反映了20世纪初期,清政府为缓和社会矛盾,实行“预备立宪”。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题文】17.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开工后)斯时运用缫丝机槭尚无相当人才。……乃延(请)意人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耗损殆尽。对于丝厂发展,折射出的史实本质是A.技术人员主要依赖外国B.产品销售不十分的顺畅C.因官督商办而走向衰败D.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艰难【知识点】J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4-【答案解析】D解析:近代史上,由于受到列强的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受到列强的挤压和剥削,发展困难。材料正体现了这一现象,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题文】18.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知识点】J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答案解析】D解析:据教材知识可知中国小农经济解体的标志是家庭手工也与农业的分离,材料中“粮食蔬菜自给自足”而“家庭纺织业已被淘汰殆尽”说明该地区自然经济已经瓦解;A、B和C项均不是小农经济解体主要标志。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近代以来自然经济的解体的准确分析。【题文】19.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簪理受冲击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知识点】C2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答案解析】A解析:根据“咸丰元年(1851年)”不难判断出是“太平天国运动”,江苏、安徽两省是太平天国革命军与清军对垒的主要战场。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太平军自武汉沿江而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三月二十日占领南京,五月先后派兵北伐和西征。致使所到之地社会动乱、人口外流。故选:A-24-【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近代农民起义对清朝统治的影响的准确分析。【题文】20.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解析】D解析:材料中的三个时间点正是鸦片战争后的林魏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第二鸦片战争后的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甲午中日战争后的维新变法运动。中国人民的探索时刻与列强的侵略紧密相连,A、B、C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的关键在于对近代中国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特征的准确理解把握。【题文】21.下列表格是甲、乙两位同学对“农民阶级与近代中国革命”的探究,对此判断正确的是A.甲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正确,结论合理B.乙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不正确,结论不合理C.两位同学采用的历史依据都不准确,结论都不合理D.两位同学的推论都合理,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时代【知识点】C2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答案解析】A解析: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太平天国运动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而失败,可得出结论: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革命的胜利,A项正确;B项错误,农民家庭出身并非说明毛泽东就是农民阶级的代表,毛泽东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了无产阶级的代表;C项明显错误,甲的历史依据是准确的;D项错误,乙同学的结论不准确。故选:A-24-【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表格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分析,并对近代中国农民革命、近代中国革命的特征准确把握。【题文】22.“争天下,打天下,穷爷们天不怕来地不怕;杀到天津卫,朝廷快让位;杀到杨柳青,天子吓得发了懵。”歌谣反映的近代史实应该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知识点】C2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答案解析】A解析:“朝廷快让位……天下吓得发了懵”、义和团主张“扶清灭洋”,由“争天下,打天下”排除B项;由“穷爷们”“天津卫”“杨柳青”排除C项;由“天子”“杀到天津卫……杀到杨柳青”排除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近代革命斗争的特点准确分析。【题文】23.张鸣在《辛亥:摇晃的中圜》中写道:“革命带来了问题,答案却是只能在继续革命中得到锯决。……所谓的革命,无非是露借助革命的杠杆,撬起可以使民族翻身的巨石,当无论如何都撬不动的时候,不是换一个杠杆,而是接长这个杠杆,用更激进的革命,继续撬。”这表明作者认为中国近代前期A.革命目的极具坚定性B.革命手段极具优越性C.革命过程极具跳跃性D.革命结果极具建设性【知识点】C2近代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太平天国运动【答案解析】A解析:依据材料中的“革命带来了问题,答案却是只能在继续革命中得到解决”表明中国革命的连续性,排除C项;“当无论如何都撬不动的时候,不是换一个杠杆,而是接长这个杠杆……继续撬”,表明革命手段的单一性,目的的坚定性,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中国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并没有提到革命后的政权建设问题,D项排除。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近代中国革命的特征正确分析、理解。【题文】2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24-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B.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C.对独立参政的渴盼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知识点】C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五四运动【答案解析】B解析:1918年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知识分子倡导民主、科学,A项错误;“公理战胜强权”说明反对强权政治,再结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相关史实可知这里公理应该是指民主,即平等、自由,B项正确;C项与题干信息“公理”的含义不符,C项排除。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材料的关键信息对五四运动的核心内容的准确分析、理解。【题文】25.1919年4月,身在欧洲的梁启超给北京外交委员会发了一个电报:“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梁启超对袁世凯北洋军阀政府的外交政策不满B.梁启超与后来青年学生的态度一致C.梁启超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还没有看清D.梁启超已变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斗士【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解析】B解析:从材料中梁启超对欧洲列强不合理的处理结果非常气愤,认为其是“加绳自缚”,表现了其强烈的爱国意识,这和五四运动时期青年生的态度是一致的,说明其看清了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实质。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题文】26.迭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A.“中学西源,为我所用”B.“与时俱进,发展创新”C.“西学中源,合理利用”D.“取明深义,取便发挥”【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24-【答案解析】D解析: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说明这三个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都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加以应用,对社会领域认识进行阐述,体现取便发挥的特点,D项符合题意;A、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表述错误,不能认为与时俱进,发展创新,这些阐述与进化论发展没有任何关系;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维新思想的特点的准确把握。【题文】27.《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呵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知识点】C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答案解析】C解析: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全民族的抗战开始,面对外敌,国共两党携手并肩,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奋勇抗战。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全民族抗战的正确认识。【题文】28.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C.引入的国家来源相对单一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解析】B解析:从材料中“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可分析出近代民主观念中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思想,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故选:B-24-【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题文】29.“中共将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暴动政变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该宣言的发表A.说明中共放弃了武装的领导权B.表明中共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C.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促成了国民革命运动的蓬勃发展【知识点】C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答案解析】C解析: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进行大屠杀,后来又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围剿”,导致国共两党势如水火,但在日本侵略加剧的民族危机形势下,中共没有计较自己的恩怨与得失,而以民族利益为重,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换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所以这是改变了对国民党的策略。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的相关内容准确把握。【题文】30.陈廷湘主编的《中国现代史》中记载:按《劳动互助组织纲要》的规定,苏区的农业互助合作完全是农民自愿组合的换工、换耕组织形式。农民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而加入互助合作,获取较单独耕种更多的收益,因而能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优化极低下的生产资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材料表明A.当时苏区主要经济支柱是农业合作经济B.消灭封建土地制度,是一种土地公有制C.合作经济是与政府无关的农民自愿组合D.合作经济的实行适合苏区生产力发展状况【知识点】C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答案解析】D解析:材料中主要体现是苏区的农业互助合作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说明合作经济的实行适合苏区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村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题文】31.1937年德国《共和报》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24-A.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酌狂妄计划C.切断了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知识点】C4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答案解析】B解析:从“上海”“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等看,此战事指淞沪会战,抗日的参战军队是国民政府的军队,A项不正确;1944年初,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的失利,它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被美军切断,C项不符合题意;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1938年广州、武汉的失守,D项不正确。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分析,并对淞沪会战的历史作用准确把握。【题文】32.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A.土地改革B.“一五”计划C.三大改造D.人民公社【知识点】K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答案解析】D解析:本题四个选项都属于20世纪50年代,但是严格说来在三大改造完成之前,中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阶段。所以只有人民公社符合“加送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涵,并且“人民公社”和苏联的“集体农庄”的形式极为类似,二者都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都有悖于经济发展规律。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材料关键信息对人民公社运动的特点准确把握。【题文】33.1955年,我国政府在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要解决社会主义的经济任务,就不仅要发展以重工业为基础的工业体系,而且要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国民经济转移到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来,把包括多种经济成份的国民经济改变成为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经济中的“左”倾错误已经抬头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D.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知识点】K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24-【答案解析】D解析:材料前半部分表现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后半部分表现的是变革生产,二者同时进行,这也是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题文】34.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热河省建平县、山东省沂南县人民政府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图片。这些土地房产所有证的获得,是通过A.土地改革B.加入农业互助组C.加入人民公社D.家庭联产承包土地【知识点】K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答案解析】A解析:1950年至1952年,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新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通过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B项是三大改造时期;C项是1958年;D项是新时期。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图片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的相关内容准确把握。【题文】35.深圳市于1987午公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合法的土地市场,率先试行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综合改革。材料反映了A.改变了我国经济的所有制形式B.说明计划经济体制退出了历史舞台C.证明市场经济体制在当地已确立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在探索中前进【知识点】K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答案解析】D解析:材料中的内容并未涉及到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的问题,排除A项;B、C两项与史实不符合,我国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而材料中的时间是1987年,D项正确。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24-【题文】36.“缔约国双方同意……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现时大连所有财产,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受。”其主要背景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中苏关系的逐步恶化D.独立自主外交方针的确立【知识点】F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答案解析】D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1952年末”,中苏关系逐步恶化是在1958年后,排除B、C项;从材料中“苏联军队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凡为苏联方面临时代管或苏联方面租用者,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接受”可分析出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友好,维护国家主权,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方针。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的准确理解。【题文】37.陈争平教授将中国近现代对外开放分为四大阶段,即近代被动附庸型开放、建国初一边倒型开放、六七十年代突围型开放和新时期的扩大开放。有关几个“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动附庸型开放”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应全面否定B.“突围型开放”,为80年代以后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C.“一边倒型开放”有利于新中国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D.“扩大开放”标志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确立【知识点】F1F2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开创外交新局面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答案解析】B解析:A项“全面否定”C项中的“完整”、D项中“经济体系基本确立”说法有误。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近代以来中国外交发展的特点准确分析、解读。【题文】38.1984年1月,中国汽车的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诞生。次年,中德合资轿车生产企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中国汽车工业很快就进入了第一轮的合资高潮。这些合资汽车企业的出现反映了中国-24-A.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B.市场经济体系形成C.经济改革不断深化D.独立工业体系形成【知识点】K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答案解析】C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84年”和“合资高潮”等关键信息可以分析出C项正确。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题文】39.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台湾事实上的独立是不可能被承认的,尤其在国民党为挽回面子宣称要反攻大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可以说台湾的自治直到今天仍使中国内战处于一个相持局面。”对“相持局面”的理解是A.海峡两岸渴望祖国的统一B.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C.中共热切盼望台湾回归祖国D.美国不再干涉台湾问题【知识点】E2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祖国统一大业【答案解析】B解析:1949年以后,国民党撤退到台湾,在海峡两岸形成对峙,这意味着国共两党的内战并没有结束,海峡两岸仍然是一个中国,因此对“相持局面”的结论是: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弄清台湾问题的由来,是内战遗留的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存在主权之争。【题文】40.下表是我国人口流动统计表,表中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A.改革开放深入发展B.城市化进程加快C.城镇建设发展的需要D.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知识点】K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答案解析】A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年份分析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1978年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表格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分析。-24-【题文】41.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A.开放浦东,打造活力上海B.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C.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D.加入世贸,融入全球经济【知识点】N2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中国加入世贸【答案解析】D解析:从材料中“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融入全球经济,参与的市场规模扩大,推动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A、B、C项不能体现市场的扩大。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中国加入世贸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准确把握。【题文】42.据统计,1978~1998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7.6%下降到28.5%,集体工业比重由22.4%上升到38.3%,1980。1998年城乡个体工业比重由0.02%上升到18.9%,其他经济类型工业比重由0.48%上升到19.9%。这说明A.工业投资主体体现多元化B.乡镇企业成为工业的新生力量C.国有工业所有制得到优化D.我国工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知识点】K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答案解析】A解析:材料反映工业结构中有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城乡个体工业以及其他经济类型工业,说明工业投资主体体现多元化,A项正确;乡镇企业、国有工业只是材料反映的一部分,B、C项不正确;材料只讲到工业类型,没有涉及产业结构,D项不正确。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数据信息的准确分析,并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相关内容准确把握。【题文】43.新中国女性婚恋观的变化折射时代变迁。以下体现20世纪50年代中期女性婚恋观新变化的是A.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首选工人老大哥C.斗私批修,革命友谊D.嫁人要嫁万元户【知识点】L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婚恋观变化-24-【答案解析】B解析:A项说法属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女性婚恋观,排除;C项是主要在60年代,排除;D项主要在改革开放后,当今社会比较多,排除;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社会的婚恋观变化的相关内容准确把握。【题文】44.在雅典城邦,公民个人虽然可以在民众大会上提出修改或废除以往的法俸或提出新的议案,但若这种提议得不到通过的话,则将被起诉为不法行为,提议人要受到罚金处分,甚至有生命之虞。这表明A.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B.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C.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D.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答案解析】B解析:材料表明雅典修改法律的门槛很高,说明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并非说明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B项正确,D项错误。材料描述的是法律的修订,与民主程序和司法程序无关,A、C两项均错误。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内容的准确分析、理解。【题文】45.海伦·琼斯在《建筑与民主》中说:“……每九天举行一次至少要求6000位公民参加的雅典公民大会,期间,雅典警卫在街道上巡逻,并用沾了红色粉末的绳子将公民们从市镇广场的最北端护送到集会场所,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上述现象从侧面反映了A.高频政治活动导致公民逃离B.雅典民主法治的公正与客观C.雅典公民必须履行参政义务D.雅典民主政治衰落的必然性【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答案解析】D解析:题干中的“一旦在集会场所外发现某个公民沾有红色印记,该公民就会受到惩罚”说明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和民主政治是一种强制行为,雅典民主政治已经走到了极端不民主的地步,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的正确认识。-24-【题文】46.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C.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D.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答案解析】C解析:古代雅典,生活在山区的主要是农民,从事农业,所受压迫最严重,政治主张最激进。平原地区生活的是贵族,主张维护贵族政治。生活在海滨地区的主要是工商业者,从事商业为主,财富多,政治主张较为温和。这说明了不同阶层因其经济地位不同,政治诉求也不尽相同,C项正确;题干材料表明的是不同阶层不同的政治主张,并没有强调他们之间的对立,排除A项;政治要求最为激进的是农民,而不是工商业者,排除B项;D项与题意无关。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的准确理解。【题文】47.《民主与城邦的衰弱》一书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C.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D.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答案解析】C解析:从材料“但……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可以认识到法律是公民政治运行的重要保障。城邦社会生活一定程度上对公民不利,但从政治上能保障公民的政治地位,排除A项;B项错误,材料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并未说明是否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平等;D项明显错误。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分析理解,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的正确理解。【题文】48.“梭伦寻求普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对“权威的根基被摧毁了”的正确理解是A.有利于雅典工商业的发展B.以财产多寡取代血缘关系分配权利-24-C.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D.否定了奴隶主阶级专政【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答案解析】B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权威的根基被摧毁”可知这应为梭伦改革期间推行的以财产等级制取代贵族对国家权力垄断的举措。故本题应选B项。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材料改革的内容、影响等相关内容准确分析、理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卷纸试卷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2.答卷Ⅱ时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写在答题纸上。二、非选择题(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49题25分,第50题12分,第51题15分,共52分)【题文】H1K249.(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历史上粮食生产相关情况统计:(1)根据材料中的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西汉末年到明代粮食生产发展概况。(6分)-24-今后,随着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联产承包制的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农民自主经营的积极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同时有大量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粮食的继续稳定地增产是可以预期的。现在只将各项指标截至1979年为止。1979年粮食播种面积比1949年增加不过2.4010,而复种指数则增加23.2%,粮食总产量增加了近两倍。耕地面积亩产提高了两倍半还多(2.59)。与历史相比,1979牟的耕地面积亩产570斤,相当于清中叶367斤的155.3010,比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情况最好的1932年的295.4斤更大大增产,相当于后者的1.93倍。——摘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注:耕地面积指年初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经常进行耕锄的田地;播种面积指实际播种或移植农作物的面积;复种指数指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2)根据材料中的统计数据,概述中国近代粮食生产较之古代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11分)(3)根据材料概括1979年粮食生产的特点。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粮食生产的认识。(8分)【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答案解析】答案:(1)概括:农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没有质的飞跃;粮食亩产水平总体发展缓慢,粮食亩产一度有起伏;人均占有原粮和劳动生产率以唐代为分水岭,唐之前不断上升,唐代处于最高峰。唐之后呈下滑趋势。(6分)(2)变化情况:中国近代同古代相比,粮食生产全面衰落,具体表现为粮食生产单位面积产量下降,粮食劳动生产率下降,人均占有粮食量下降。(5分)原因: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6分)(3)特点:耕地利用程度得到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总产量与亩产量都有较大发展,创历史记录。(4分)认识:粮食生产关系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工业的发展,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粮食产量;粮食生产要走集约化道路。通过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来提高粮食产量;要理顺、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提高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4分)解析:-24-(1)要紧扣材料,结合表格中数据的变化尤其要注意唐朝时的数据,分析回答。(2)结合材料回答。将材料二表格中数据与材料一中的表格数据对比分析找出变化。联系近代中国社会状况分析原因。(3)结合材料“1979”年粮食播种面积比1949年增加不过2.4%,而复种指数则增加23.2%,粮食总产量增加了近两倍。耕地面积亩产提高了两倍半还多(2.59)。与历史相比,1979年的耕地面积亩产570斤,相当于清中叶367斤的155.3%,比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情况最好的1932年的295.4斤更大大增产。相当于后者的1.93倍。”归纳总结。从国家政策、生产技术、劳动者的态度、环境等方面分析回答认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进行综合分析、归纳。【题文】T250.(12分)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对中国社会与文化变革起到了推动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世纪中西文化交流情况:继马戛尔尼访华后,1807年英国派马礼逊来华传教,此时嘉庆帝厉行闭关政策,严禁传教活动,禁止外国人学习中文。马礼逊好不容易聘请的中文老师,身上经常带着毒药,一旦被官府发现以便随时自尽。他还注意到,中国人拥有某种根深蒂固的优越感,称外国人是“番鬼”。在官府的迫害下,他不得不高开广州,到澳门和马六甲一带进行传教和学术活动。一批爱国者从战争中惊醒,他们提倡“师夷”,是对当时人们普遍存在的天朝大国心理的大胆挑战,但却是空谷足音,长久不为清廷所重视。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并借助“体用”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将中西学纳入统一体内,它进一步冲破了“夷夏大防”的藩篱,为人们大胆接受西学开辟了道路。以培养外语、军事、科技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堂增多,西式学堂逐渐被人们所接收。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为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在思想上进一步开辟了道路。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整理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国人学习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外部原因。(12分)【知识点】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答案解析】答案:变化趋势:从拒绝西学到逐渐接受西学(或“天朝上国观念逐渐瓦解”);(2分)鸦片战争以后,学习西学的国人由少到多,西学传播日益广泛;(2分)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24-的复杂历程。(2分)(其他意思相近的表述亦可)外部原因:工业革命以来,世界联系逐步加强,中外交流日益加强;列强侵华不断加剧;西方近代文明显示出其先进性。(每点2分,共4分,任答两点即可)解析:可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第一阶段……厉行闭关政策”“第二阶段……提倡‘师夷’”“第三阶段……西学……逐渐被人们所接收”“第四阶段……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作答;第二小问注意设问的要求:“外部原因”,结合所学回答即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在材料中寻找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答题的能力。【题文】T45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1978年9月,邓小平到东北三省考察。他自己说,我这是到处点火……当时担任中共吉林省委书记的王恩茂回忆说:“……过去有些不敢想的问题,现在敢想了;过去不敢讲的问题,开始敢讲了。”——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三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邓小平所说的“点火”的含义?(6分)(2)据材料二,指出1978~1992年间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其原因。如何理解材料三对邓小平的评价?(9分)【知识点】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答案解析】答案:(1)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24-(2)趋势:上升。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工作重点转移);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设立经济开发(开放)区。(答二点即可)理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解析:(1)结合材料一中“点火”出现的时代背景“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在全国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的呼声越来越高的时候”可以总结出其确切含义,即鼓励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思想准备。(2)材料二中表格数据有起伏波动,但整体上呈上升趋势,所以紧扣问题要求的总体趋势即可得出答案,该题易于回答出曲折变化类似的答案;其原因可结合所学内容直接回答。材料三对邓小平同志作出了积极肯定的评价,其出发点在于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贡献,即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解读。-2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46:19 页数:24
价格:¥3 大小:208.6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