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历史
>
浙江省瑞安市龙翔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瑞安市龙翔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9
2
/9
剩余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浙江省瑞安市龙翔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答案】B考点:宗法制。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夫多妻和血缘关系无关,故A项错误;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强调立嫡以贵不以长,故B项正确;诸子拥有平等的财产继承权,否定及嫡长子的特俗地位,违背了宗法制,故C项错误;“门当户对”指的是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不是血缘关系,故D项错误。2.商鞅一人多姓。史书上说: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卫之诸庶孽公子也,人称卫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其中“商”姓来源于( )A.自然的崇拜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D.因功得到的封地【答案】D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秦封于商,故号商君”可知,“商”姓来源于因功得到的封地。所以答案选D。3.“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答案】C考点:郡县制。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来源于分封制的影响,“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是因为废分封,行郡县,而郡县制是以地域为基础,故C项正确,A项错误;B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题干中的信息说明秦朝吸取西周的教训,废分封,行郡县,因此材料中的“周制”是指分封制,故B项正确;项是秦朝的制度,C项是所有王朝推行的制度,与题意不符,D项是元朝的制度,故ACD项排除。4.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答案】A考点: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秦灭六国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图中对应的是②④③①⑥⑤,只有A项符合。故选A。5.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9-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此题迷惑性非常强。第一眼看过去好像是经常做的题目,但是经过出题人的重新设计,已经不好选择。自秦汉至宋元,我国政治体制发展的趋势主要是中央集权不断地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地削弱。在这一时期经历了长期的分裂与统一的斗争,在宋朝以后,中央集权逐渐的占据上风。从体制上看,经历了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省制的转变,也能说明这一点。故选A。明清时期更多的体现的是皇权的加强,因此B项错误;C项错误,宰相虽然被分权,但是并未推出权力中心;D项明显错误。6.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答案】B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讲的是对宰相权力的削弱,其目的是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所以答案选B。7.《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答案】B考点:内阁制。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明成祖设内阁,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的信息可以看出,内阁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故B项正确;大学士在明仁宗拥有了票拟权,但并不是丞相,故C项错误;明朝内阁不是正式的法定的国家机构,始终不能统率六部百司,故D项错误。8.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答案】B考点:军机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清朝的军机处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故A项中“专管军务”、D项中“专理邢狱”的说法与史实不符;C项中“设有官衙”的表述由题目中无法看出。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光绪……谕军机大臣……凡有旨……皆书于册……议大政……得旨则与”可知清朝的军机大臣可参与政务,但无决策权,得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故B项的表述符合题意。9.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9-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答案】B考点:不平等条约的影响。材料意思是一国在中国得到利益,其他列强也可同等享有,这是片面最惠国待遇所产生的影响,因此B符合题意。A是指司法管辖权,与材料无关。C在材料中并无反映。D是1899年由美国向列强提出,这一政策承认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能从中“利益均沾”。材料中反映的并不是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的史实,因此D错误。故选A。10.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 )A.中英战争B.鸦片战争C.通商战争D.夷匪犯境【答案】A考点:鸦片战争。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从不同的立场看待历史问题,有不同的观点,鸦片战争是英国为蓄意打开中国大门,以走私鸦片被禁止为借口发动的侵略战争,当时清政府认为是“夷匪犯境”,英国人则认为是“通商战争”,故只有A项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标准。11.慈禧曾说:“我本来执定不同洋人破脸的,中间一段时期,因洋人欺负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动气。虽是没拦阻他们,始终总没叫他们十分尽意的胡闹。……我若由他们尽意的闹,难道一个使馆有攻不下来的道理?”慈禧所称的“他们”是指( )A.顽固派B.洋务派C.太平军D.义和团【答案】D考点:义和团运动。此题考查对文献的释读能力。从慈禧的话中可以得知有进攻外国使馆的情节,主角自然是义和团。12.“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A.九一八事变爆发B.全面抗战开始C.太平洋战争爆发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答案】C考点:伟大的抗日战争。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中的“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结合所学知识,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故告示的时间是1941年,背景即为“日本向英美诸友邦开衅”,即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故选C。A实在1931年;BD都是是在1917年,故ABD均不正确。13.右图是一幅题为《日本的泥脚》(1938年)的漫画。导致画中情形的重要因素有( )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顽强抗战④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有力牵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C考点:抗日战争。注意题干中时间“1938年”。①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是在1940年,②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是在1945年,都与时间不符,因此排除。-9-14.“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 )A.一二八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答案】B考点:九·一八事变。抓住关键词"日本人""夺我东三省",从中可知这首童谣反映的是九一八事变。故选B。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由此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1931年日军发动了占领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企图侵占上海作为继续侵略中国的基地,1932年1月28日发动了进犯上海的“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后,日军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发动了侵略上海的“八一三”事变。15.“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答案】B考点:辛亥革命。从“人间处处倡民主”可以提炼出关键词“民主”,从“一朵红云旗五色”可以提炼出关键信息“五色旗”,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这应该发生于辛亥革命时期,因为这与民主有关,更因为中华民国的旗帜即为五色旗。故此题应选B项16.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将每年8月1日定为( )A.国民革命军军人节 B.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纪念日 D.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答案】B考点:土地革命。审题干关键是“1933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批准”。A不对,国民革命军是国民党军队的名称,与中共创立军队无关;B符合题意,1933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C不对。建军节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无关;D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此纪念日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17.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度不同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答案】A考点:公车上书;五四运动。导致二者差别的主要因素是民族觉醒与群众基础的不同。BCD三项虽然也是影响因素,但并非主要因素。“公车上书”时西方民主思想影响有限,参与者也仅仅局限于上京应考的知识分子;而五四运动是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冲击之下,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18.图4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与此对应的时代主题是( )A.“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B.“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C.“共赴国难”D.“将革命进行到底”【答案】B-9-考点:渡江战役。本题考查获取图片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的战役是北伐战争,因此与之对应的时代主题是“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故B项正确;A项反映的是中华民国的成立,C项体现的是抗日战争,D项反映的是解放战争,与图片信息不符,故排除。19.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参加北平市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后,感慨万端:“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材料中的“第一次”从侧面反映出新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社会变革具有①平等性②广泛性③继承性④深刻性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C考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从“首次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穿各种样式的服装,“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生平第一次”可以判断这是新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前北平市选举新政协代表及讨论递交新政协提案的会议,说明了这次会议具有广泛性、平等性、深刻性等特点,故①②④符合题意;从“第一次”可以排除继承性的特点,答案为C。20.《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自治的设想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答案】B考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不难发现,陕甘宁边区当然不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建立,是最早建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区。但是,本题能表明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并不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当然不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21.“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A.“一国两制”的提出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D.中国国力的强大【答案】D考点:-9-本题的考点是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考查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本题是最佳型选择题。注意题干上的规定“根本保证”,从“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等信息判断材料表明和依据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这一事例是:1999年12月澳门回归祖国,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中华民族耻辱的一页,而且意味着西方在中国的殖民主义统治结束,之所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综合国力的强大。22.“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这段话出自( )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答案】A考点:万隆会议。重点理解“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即是指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在第一次亚非会议上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故选A。BCD项错误,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和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都体现不出“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23.1971年,周恩来在接见来访的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时说:“你们这次来,打开了两国人民友谊的大门。”这反映出当时中美关系解冻的特点是( )A.以民促官B.国际推动 C.官方交流 D.以官带民【答案】A考点:中美关系缓和化。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首先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接着是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正式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因此选A。B项材料未体现;C项错误,开始并未进行官方交流;D项错误,是先由民间交往,然后再官方交往。24.2022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它与欧盟的主要区别在于( )A.促进了地区经济政治一体化B.构建了一个地区国家安全共同体C.加强了区域性经济合作D.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答案】A考点:上海合作组织。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课本基础知识,考查学生识记能力,欧盟是政治经济一体化,而上海合作不存在政治一体化,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无论是上海合作组织还是欧盟,他们的成立都推动了区域内政治、经济间的交流合作,加强了区域内经济合作,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因此BCD项是二者的相同点。二、非选择题25.(37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材料二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顾炎武《郡县论》材料三图15、图16、图17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9-图15“没有开化得中国佬”图16“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图17“中国就要崩溃了”材料四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孙中山《对外宣言书》材料五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个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当时的国家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8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11分)(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6分)(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12分)【答案】(1)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3)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4)表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辛亥革命;现代中国的外交。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1)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文字“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的文字信息以及材料二中“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的信息来概括二人的不同看法;第二-9-小问结合所学从郡县制对中央集权一级对于地方管理的角度归结答案。(2)从材料三中图片以及图片提示语“没有开化得中国佬”“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中国就要崩溃了”等信息来给归纳答案;成因从中国内部以及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角度去思考作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列强侵华造成民族危机的角度分析作答。(3)依据材料四中“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信息来概括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角度分析回答。(4)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五中“一边倒”并结合所学同苏联建交角度思考作答;环境从新中国刚成立的国内环境以及国际环境角度分析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的角度思考作答。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二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三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洲,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多人的互相参观,实际上是一个友好大交流,而且是遍布在各阶层的群众性交流。——林连德《当代中日贸易关系史》材料四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布结束。——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全民族抗战形成的原因和标志。(4分)(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2分)(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5分)(4)材料四的“不正常状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促成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4分)【答案】考点: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中日邦交正常化。(1)全民族抗战的原因很容易知道是日本的侵略使得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标志是1937年的9月份国民党公布了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9-(2)材料中日本提出对美英宣战的理由是“实亦为……东亚之安定”,可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战争的真正目的,实质和危害进行反驳。由此可以得出:其战争目的是争夺霸权而不是为了和平,日本在东亚地区的扩张破坏了一战后确立的华盛顿体系,严重的损害了中国等东亚国家的主权,其性质是侵略战争。(3)本问实际上是分析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内因和外因。材料一提供的信息说明的是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是内因。材料二从侧面说明了美国参战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外因。(4)根据材料中“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可以得出原因之一: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另外结合所学可知日本在战后在外交方面一直追随美国,而美国出于其战略考虑长期对抗中国,由此得出原因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日本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根据“日本和中国互办展览会对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起了巨大的作用”可以得出中日两国结束“不正常状态”的因素:中日民间交流活动的推动,而中日两国政府则是顺应民意和潮流致力于发展两国友好关系。本题整体考查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变化。-9-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浙江省瑞安市瑞祥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人民版
浙江省吴兴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人民版
浙江省瑞安市瑞祥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浙江省瑞安市瑞祥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浙江省瑞安市瑞祥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浙江省瑞安市瑞祥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浙江省瑞安市瑞祥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浙江省瑞安市瑞祥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浙江省瑞安市瑞祥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 新人教A版
浙江省瑞安市瑞祥高级中学2022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文 新人教A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42:59
页数:9
价格:¥3
大小:249.6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