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0
2
/10
剩余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含解析)1.《史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髃(yú)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材料旨在说明A.周代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B.周初统治尚不稳固分封制受到冲击C.西周初期中央集权雏形已开始出现D.宗法秩序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衰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为周初三监之乱,反映的是周初政局不稳,分封制受到冲击,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周初政局不稳,分封制受到冲击,而不是分封先代贵族以维护统治秩序,排除A。西周尚未形成中央集权,中央集权开始出现于春秋战国,排除C。材料反映的是周初政局不稳,分封制受到冲击,不是宗法秩序且天子权威并未出现衰落,排除D。点睛:本题以分封制为切入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髃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结合西周分封制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有关司隶校尉的职责,据《汉官仪》记载:“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陛下见诸卿,皆独席。”而《续汉书·百官志》也载:“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据此可知司隶校尉A.是汉代地方监察机构B.负责监察百官和刑狱C.只负责监察各郡官吏D.可监察中央政府官吏【答案】D【解析】由材料“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可知司隶校尉可监察中央政府官吏,D项正确。汉代地方监察机构是刺史,与材料不符,排除A。司隶校尉有监察职能与刑狱无关,排除B。汉代地方监察机构是刺史,刺史负责监察各郡官吏,排除C。点睛:本题以监察制度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汉朝监察的相关史实。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陛下见诸卿,皆独席”、“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结合汉朝监察制度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3.以下为隋唐时期粮仓设置情况的部分材料,解读最为准确的是-10-A.运河的开凿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南方经济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经济重心与政治重心的逐渐割离D.经济重心南移推动政治中心南移【答案】C4.中国哲学家的社会经济思想中,有所谓的“本”“末”之别。区别本末的理由是,农业关系到生产,而商业只关系到交换。在有交换之前,必须先有生产。在农业国家里,农业是生产的主要形式,所以“重本轻末”思想贯穿中国古代历史始终。材料旨在说明A.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B.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C.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D.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原因【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哲学家思想中的“本”“末”之别是由当时小农生产形态决定,故B正确。材料强调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与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无关,排除A。材料强调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并不是生产经营方式决定社会经济思想,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的信息,而是强调小农经济形态决定社会“本末”思想,排除D。5.1869年12月18日,《上海新报》报道称:“华商富民若在上海兴办船厂,可买西人做成的各种机器。”该报道从一个侧面证明当时中国A.已有私人投资近代企业的倾向B.已经兴起实业救国的思潮C.传媒界意识到洋务运动的缺陷D.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主流【答案】A-10-6.《临时约法》开了“因人立法”之风,使国家根本大法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屈从于人的理念与意志,使法随人变,表现出很强的人治色彩。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A.革命党人的软弱性B.专制传统和官僚政治C.民主共和未深入人心D.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临时约法》具有封建人治主义色彩,首开因人立法之风,主要是因为民主政治受到了专制传统和官僚政治等因素的影响,故B项正确。革命党人的软弱性,并不是因人立法的主要原因,排除A。民主共和未深入人心,并不是因人立法的主要原因,排除C。当时的确存在帝国主义的干涉,但这不是宪法出现因人立法的原因,排除D。7.《国民党一大宣言》:“盖酿成经济组织之不平均者,莫大于土地权之为少数人所操纵。故当由国家规定土地法……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B.彻底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主张D.与中共革命思想部分一致【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这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内容,其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注重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其思想与中共革命思想部分一致,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孙中山的土地纲领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不可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排除。B项说法错误,与材料“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必要时依报价收买之”信息不符,排除。C项“实现了”的说法错误,不可能实现平均地权的主张,排除。8.据统计,从2022年至2022年,国内共出版了20余部美国外交史专著。各类学术期刊共发表美国外交史论文332篇。学者们提交的论文中,与美国外交史有关的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在当今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B.学术研究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10-C.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建设需要D.中美建交后外交关系发展的推动【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时间“从2022年至2022年”可知,2022年中国加入WTO,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为应对挑战从各个方面加强了对先进国家的研究,故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建设需要的说法正确,故选C。中国学者研究美国的论文和专著的增加主要是为了国内建设的需要,与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学术研究多元化,而是强调中国学者研究美国的论文和专著的增加主要是为了国内建设的需要,排除B。中美建交为197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9.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A.科学知识进步促成启蒙运动B.启蒙思想源于科学知识进步C.宗教改革推动启蒙运动产生D.文艺复兴促进自然科学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可知为科学知识的进步,根据材料“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可知科学方法利于启蒙思想的形成,故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启蒙运动的产生,所以选A。B项说法错误,启蒙思想源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改革,而是强调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启蒙运动的产生,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文艺复兴,而是强调科学知识的进步推动启蒙运动的产生,排除D。点睛:本题以启蒙运动切入点,主要考查启蒙运动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关系。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结合启蒙运动的背景,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0.阅读下表欧洲人口,1700—1800年(百万)-10-导致1700—1800年欧洲人口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是A.国家政策的刺激B.医疗技术的进步C.农业生产力的进步D.工业革命的推动【答案】C【解析】1700—1800年是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时期,生产力有较快的发展,特别是英国、荷兰、法国北部都是当时农业生产力特别强的人口密集区,因此这一时期人口增长最重要的因素是农业生产力的进步,故答案为C项。A、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也不能反映,排除;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自英国开始的,且部分国家如俄国工业革命开始时间较晚(19世纪三十年代),排除D项。11.“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材料主要说明A.沙皇腐朽统治是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B.政治经济状况落后使得俄国社会矛盾尖锐C.俄国国内矛盾错综复杂促使革命迅速发展D.一战激化俄国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战争是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激化了俄国内部各种矛盾导致革命爆发,故D项正确。沙皇腐朽统治是十月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A项正确但属于D项一部分,排除。B项政治经济状况落后使得俄国社会矛盾尖锐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但属于D项的一部分,排除B。C项俄国国内矛盾错综复杂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之一,但属于D项的一部分,排除C。点睛:本题以十月革命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结合十月革命的相关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2.学者时殷弘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学者王玮认为冷战源于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与苏联从沙皇时代继承来的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对材料中有关冷战原因分析最为准确的是A.冷战源于意识形态对立与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B.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推动了冷战时代的到来-10-C.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的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D.美苏冷战孕育于二战前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答案】A【解析】材料突出“十月革命”后故强调意识形态,“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实质是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A项正确。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只是冷战的原因的之一,不是对材料的全面解读,排除B。C项表述正确,但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除了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的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之外,还存在意识形态的对立,排除。D项只是叙述美苏冷战的孕育历史过程,没有阐述其原因,故排除。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以法律条约为基础的新型国家平等关系秩序。然而这一新的国家秩序在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驱动下,又形成了向外扩张的“世界国家秩序”。西方将暴力强权贯注到条约形式之中,用有悖于国家主权原则的条约制度,不断将更多的国家纳入新的“世界国际秩序”之中。18世纪末英国商人和政府开始谋划与中国建立条约关系;1816年带着“将公司贸易建立于安全、稳固和平等的基础上”的使命来到中国的英国代表阿美士德却连嘉庆的面都没有见到便被送回。此时英帝国开始放弃长期实行的和平协商方式,用武力与中国建立条约制度的舆论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已普遍形成。——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材料二英国人这样描述清政府早期对条约的态度:“中国代表们并不细加审查,一览即了。”因为条约在清政府看来,通商权利原本就符合施(夷狄)之以恩惠的羁縻之道。60年代后,英、美等国分头向清政府递交一项声明,对各省执行条约的状况表示不满,并向清政府提出警告。1864年,清政府刊印《万国公法》,对此李鸿章认为为民族挽回权益计,遵守与应用《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1884年,总理衙门表示:“惟我中国办事,均系十分遵约,一本万国公法而行。”至20世纪初,驻俄公使明确提出效法日本,改革内政,以修改约章。——摘编自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1)根据材料一,归纳西方“世界国际秩序”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期英国将中国纳入“世界国际秩序”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指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待近代条约态度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变化做出简要评价。【答案】(1-10-)特征:以欧洲强国之间相对平等、尊重主权的国家关系为基础;在对欧洲以外地区不断殖民扩张过程中形成;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作为秩序的维系手段;世界国际秩序伴随着强国力量对比与殖民扩张加剧处于不断调整变化中。背景:工业革命对市场的需求急剧扩大(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工业优势形成后自由贸易思潮的推动;英国与中国和平协商市场开放的失败,英国对华贸易逆差局面未能改变;英国以印度为中心的亚洲殖民体系的初步形成;中国传统朝贡体系(华夷秩序)与西方“世界国际秩序”的内在冲突;清王朝走向衰落。(2)变化:从因对国际法的无知而漠视条约到有意识遵守、利用国际条约再到谋求修改不平等条约。评价:清政府对近代条约由漠视、遵守到合理利用,一方面是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反映,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的见证。另一方面也使中国被动融入世界,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对外关系的近代化和中国社会的进步。【解析】(1)第一小问特征可以从材料一“以法律条约为基础的新型国家平等关系秩序……在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驱动下,又形成了向外扩张的世界国家秩序……将暴力强权贯注到条约形式之中……不断将更多的国家纳入新的“世界国家秩序”之中”得出以欧洲强国之间相对平等、尊重主权的国家关系为基础;在对欧洲以外地区不断殖民扩张过程中形成;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为秩序维系手段和基本象征;世界国际秩序伴随着强国力量对比与殖民扩张加剧处于不断调整变化中。第二小问背景可以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英国16、17世纪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外贸易以及与亚洲殖民等角度作答。(2)第一小问变化可以从材料二“不细加市查,一览即了……刊印《万国公法》……遵守与应用《万国公法》应成为时代之必需”得出从因对国际法的无知而漠视条约到有意识遵守、利用国际条约再到谋求修改不平等条约。第二小问评价可以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从积极的方面和消极的方面进行评价,客观上推动近代化,屈辱的外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加深。点睛: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很关键,最后组织答案,语言要规范。问题中“根据材料”,即需要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结合所学知识”需要充分调动所学的知识和所获得信息,并整合一起解决需要回答的问题。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改革历法。新历法称“格列高利历”,最初只在法国、意大利等天主教地区采用,其后300余年间逐渐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见下表)。-10-格列高利历大事记到17世纪末一些新教国家如德意志、荷兰纷纷放弃宗教抵制,改用格列高利历。1752年出于准确计算时间、尤其是外贸交往的需要,英国最终采用格列高利历并推广到其殖民地和自治领。到19世纪末格列高利历成为整个基督教世界的历法,并通行于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欧洲殖民地。从19世纪70年代起格列高利历扩展到非基督教世界。1873年和1875年日本和埃及成为最早接受格列高利历的非基督教国家。1912年,中华民国宣布采用公历。当今公历为各国普遍使用,但很多“地方性”的时间体系和规则依然存在。在中国,农历和公历并存,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穆斯林的节日都按伊斯兰历计算。——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闸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论题示例:近代以来时间的标准化反映(推动)了全球化;近代以来整体世界逐渐形成;西方国家主导近代全球化;经济、政治变革推动社会生活变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全球化与多样化不是矛盾对立,而是协调统一;文明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并存。等等。【解析】首先根据材料信息确定论题。从材料中的“出于准确计算时间、尤其是外贸交往的需要,英国最终采用格列高利历并推广到其殖民地和自治领”来看,近代以来时间的标准化推动了全球化;从材料中的“格列高利历成为整个基督教世界的历法,并通行于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欧洲殖民地”可以看出,近代以来的整体世界逐渐形成,以及西方国家主导近代全球化;从材料中的“公历为各国普遍使用,但很多“地方性”的时间体系和规则依然存在。在中国,农历和公历并存,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可以看出不同文明的交流和多样化的协调统一。据此确定论题后联系有关史实进行分析说明。比如对于全球化的发展,可以联系所学,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到形成整体世界的过程来阐述说明。论述过程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语句通顺。-10-点睛: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从材料信息可以确定多种观点,然后就确定的论题联系有关史实进行分析说明。从高考得分的角度讲,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与教材观点相近的论点为阐述对象,这样论证起来可以从教材中获取较多的相关历史资料,以说明相应的观点。(2)选择历史材料与理论依据最多的论点为阐述对象,可以看一下哪一种观点可以从材料中获得更多的资料支持。另外,有些问题除了需要材料论述外,还需要一定的理论说明,论点的理论依据是否充分,也是选取观点的重要依据。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隋朝建立伊始,户籍极为混乱。开皇二年(582)(隋文帝)制订户籍新法,把人口按年龄区分黄(3岁以下)、小(3岁-10岁)、中(10岁-17岁)、丁(18-60岁)、老(60岁以上)。次年,把成丁由18岁改为21岁,有家室的丁男每年服役二十日,纳租粟三石,绸絹二丈、绵三两。户口不实便成为一个尖锐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开皇三年下令,州县官吏检查隐漏户口,称为“大索貌阅”,即为了编定户藉,地方官每年要亲自查验户口、年龄、疾状,称为貌阅,对户主的手实(申报)加以核对。但大索貌阅成效有限,对于大批依附于强宗大族的隐庇户口仍无能为力。隋文帝便采纳尚书左仆射高颎的建议,实行输籍法——由中央政府制定“输籍定祥”,即划分户等的标准,发到州县,每年正月初五,县令派人下乡,依样确定户籍,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登记,旨在拆散大户,从中析出若干小户。经过历年检括,开皇九年(599)隋朝旧境之内的民户由隋初的四五百万户增加到六七百万户,大业二年(606年)又增加到八百九十万户。——据樊树志《国史概要》(1)据材料,概括指出隋文帝推行户籍改革的背景及其改革举措。(2)据材料,说明隋文帝户籍改革举措的意义。【答案】(1)背景:隋初户籍混乱;强宗大族隐庇人口。举措:制订户籍新法,按年龄区分人口;命令官吏清查隐漏户口;实行输籍法,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登记(2)确保了政府赋役征收,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打击了强宗大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户籍制度的完备,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解析】本题考查隋文帝推行户籍改革的背景、改革举措和户籍改革举措的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1)隋文帝推行户籍改革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隋朝建立伊始,户籍极为混乱”和“但大索貌阅成效有限,对于大批依附于强宗大族的隐庇户口仍无能为力”-10-分析得出。改革举措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制订户籍新法,把人口按年龄区分”“开皇三年下令,州县官吏检查隐漏户口”“依样确定户籍,强制隐庇户口向政府登记”等信息分析得出。(2)隋文帝户籍改革举措的意义,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经过历年检括,开皇九年(599)隋朝旧境之内的民户由隋初的四五百万户增加到六七百万户,大业二年(606年)又增加到八百九十万户”,并结合材料反映的措施来回答。-10-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历史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3月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1月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一次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化学下学期第一次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三次阶段考试1月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化学11月月考试题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阶段1月考试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物理11月月考试题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英语11月月考试题
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2届高三语文11月月考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37:27
页数:10
价格:¥3
大小:133.4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