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历史
>
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三校联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三校联考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8
2
/18
剩余16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观念的淡漠D.专制王权的强大【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字之前”说明中国人重视家族观念的思想,由此可知是受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故B项正确;AD项材料体现不出来,材料只是说的中国人的姓和名的组合与西方不同;C项与材料意思相反。2.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和“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部落时代”指的是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时期;“封建时代”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封建诸侯时期;“郡县时代”指的是秦以后的高度的中央集权时代。故选A。BCD说法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18-【名师点睛】“封建制度”和“封邦建国”两个历史概念。“封建制度”是以封建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封建制度”这一提法是近代史学家提出的。“封邦建国”是指分封制,是“封邦建国”的简称,是一种政治制度。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3.观察下图的报纸,与其命名直接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答案】A【解析】据材料“齐鲁”、“三晋”、“燕赵”可知,这反映了分封制下诸侯国名称,故A项正确。宗法制并未体现诸侯国名称,故B项排除。郡县制没有材料反映的名称,故C项排除。行省制也与“齐鲁”、“三晋”、“燕赵”无关,故D项排除。点睛:材料“齐鲁”、“三晋”、“燕赵”是解题的关键。4.中国历史上有一朝代被称为是“黄河流域的‘中原’国家、‘封建’国家”、“血亲小集团为基础的‘城邦’国家”。这一朝代应该是A.周B.秦C.汉D.元【答案】A【解析】从材料“黄河流域”“‘封建’国家”“血亲小集团为基础”可知这个朝代是周朝,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封建’国家”。5.-18-“有夜郎国(今贵州黔西南),东接交趾,西有古滇国,北有邛都国,各立君长”。夜郎在秦朝时期属于A.岭南地区B.河套地区C.西南夷地区D.百越地区【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有夜郎国(今贵州黔西南)”可知是西南地区,故夜郎在秦朝时期属于西南夷地区,C项正确。岭南原是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广东、广西及海南全境,与题干不符,排除A。河套地区是指黄河“几”字弯和其周边流域,与题干不符,排除B。百越地区是先秦时代中原华夏部落对长江以南地区诸多部落的泛称,与题干不符,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的关键信息“有夜郎国(今贵州黔西南)”可知是西南地区。6.有学者认为,战国时养士之风盛行,但属“私养”、“家养”,直到科举制确立,才真正实现“国养”。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科举制A.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B.提升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有益于重学风气的形成D.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也扩大了政权的开放程度,故A项正确;BCD项是科举制的作用,但材料中没有体现出。7.《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平民得姓”一事与下列哪个历史趋势的关系最直接A.郡县制度的发展B.以“孝道”治天下C.赋役制度的变化D.皇帝制度的形成【答案】A-18-【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题干信息可知,在战国以前,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广大平民有名无姓,而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这说明这一时期随着分封制走向衰落,贵族政治走向了没落,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因此A项正确;BD两项出现的时间与题干战国时期不符,排除;赋役制度的变化与题干信息无关,故C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8.对下图所示措施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利于汉初经济恢复B.促进自然经济的发展C.为秦国增强实力统一全国创造条件D.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图所示措施是指统一货币,而统一货币是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有利于秦初而非汉初经济恢复,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促进商品经济而非自然经济的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当时已经完成了统一,不可能为秦国增强实力统一全国创造条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9.有学者说:“秦朝这一制度构成了严密的中央统治体系,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这一制度”是指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御史制度D.郡县制度【答案】B-18-【解析】根据“秦朝……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表明秦朝创建的中央官制对后世影响深远,三公九卿制是秦朝建立的中央官制,故B正确;皇帝制度、御史制度不是中央官制,排除A、C;郡县制度是地方管理制度,排除D。【名师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开后世两千年中央官制之先河”即可。10.尚书本是宫中保管、传递文书的小吏。汉武帝任用尚书处理天下章奏,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朝廷重臣也可以“领尚书事”为名掌实权。据此判断,汉武帝时的尚书应属于A.内朝官B.外戚集团C.外朝官D.宦官集团【答案】A【解析】材料“汉武帝”“遂涉及国家政治中枢,朝廷重臣也可以“领尚书事”为名掌实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尚书应是内朝官,故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11.“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符合这一评价的制度是A.世袭制B.禅让制C.察举制D.举制【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的“主观性太强”可以排除A和D,A是依据血缘关系、门第出身,D是依据科举考试成绩。由“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可以排除B,禅让制并非选拔人才,而是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察举制下,由地方郡国官员推举人才,因此选官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容易任人唯亲,故C项正确。点睛:材料“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是解题的关键。12.明代的内阁和清代的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六部,处理全国政务B.参与决策,并决定朝廷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无决策权D.负责全国各地的军事事务【答案】C-18-【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内阁和军机处都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内阁、军机处13.明神宗万历年间张居正任内阁首辅大学士,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B.内阁首辅可以制约皇权C.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张居正时明朝内阁的权力达到了顶点,故可判断A项说法错误,排除。内阁首辅可以制约皇权的说法错误,内阁制是皇权专制之下的产物,排除B。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排除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不是法定决策机构,六部也不是内阁的下属机构,故D项内阁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的说法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内阁制,需要学生熟悉掌握内阁制的相关知识即可。14.下面是一幅元代的政治制度政权结构图,其中的划横线部分应该填写的内容是A.丞相B.宣政院C.军机处D.理藩院【答案】B-18-【解析】试题分析:元朝中书省长官即为丞相;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由帝师兼领,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军机处属清朝雍正年间设立的中央机构,理藩院是清朝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考点:本题考查元朝政治制度。点评:本题的要领在于把握元朝宣政院的职能。15.某学者说,中国古代某朝代某机构的官员,上面要受皇帝的气,中间要受司礼监的气,下面要受六部的气。这个机构是A.汉代的中朝B.唐代的三省C.明代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六部、司礼监”等字眼可以看出该机构是明代的,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该机构是明代的而非汉代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该机构是明代的而非唐代的,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该机构是明代的而非清朝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六部。16.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央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答案】B-18-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7.有学者评述道:明朝皇帝……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明中期以后,皇帝多不见大臣,也不去见内阁。……这就使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明代废除宰相的最大弊病,就是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对上述评述的认识,正确的是A.观点正确,司礼太监的权力取代了皇权B.观点错误,司礼太监仅仅是强化皇权的工具C.观点错误,内阁限制了司礼太监权力的扩张D.观点错误,内阁权力限制了皇权和司礼太监的权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取与理解能力。提取材料信息“明代废除宰相的最大弊病,就是使太监头子司礼太监成了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说法错误,因为司礼太监仅仅是皇帝加强皇权的工具,D正确。A取代了皇权说法错误;“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得出CD错误。故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司礼太监18.17--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元朝建立行省制度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清朝设置军机处【答案】D-18-【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中“专制,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信息说明当初皇帝专制没有现在恐怖和疯狂,显然说是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应该是清朝的军机处,故选择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清朝军机处。19.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产生的影响是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D.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答案】A点睛:材料“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是解题的关键。20.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对中国而言,最主要的影响是A.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B.按英国法律英人犯法难逃罪责C.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D.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双方都有利【答案】C【解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反映的是列强在中国强占“租界”的现象,再结合“法律不适用”等相关信息,即可得出这是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故C项正确,A项是C项的具体表现;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错在“对双方都有利”。点睛:材料“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是解题的关键。21.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往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覆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关于这段材料表述正确的是-18-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歧视B.使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D.反映了该条约的屈辱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材料来看,双方议定了有关文书往来方面的内容,不同身份的人规定了不同的用语,这是和当时国际接轨的做法,因此C项符合题意。22.1842年,“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清)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反映出清朝统治者A.对外政策灵活务实B.认识到闭关已无必要C.受西学东渐的影响D.国家主权观念较淡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南京条约》对于协定关税的一些看法,清政府认为协定关税对于中国有益无害,而且没有对经济造成影响,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主权意识淡薄引起的,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协定关税丧失主权,不可能是务实;BC是材料中没有体现的。所以选D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南京条约》23.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A.获得军费赔偿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C.在华开设工厂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答案】D-18-【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军费赔偿只是给予英法两国(据《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驻北京使馆区是《辛丑条约》;在华开厂是《马关条约》,故ABC与题意不符;D项是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天津条约》的内容之一。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24.右侧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图片中“厦门、宁波、上海准其贸易”说明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故A项错误;“香港仍坚持‘赏借’体现了清朝皇帝仍坚持天朝上国的思想,故B项正确;依据题干信息当时《南京条约》还没有签订,故C、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一次鸦片战争。25.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使中国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使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前途问题有了清醒认识D.促使中国认清所处的国际地位【答案】D-18-【解析】注意材料的落脚点“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认清了中国所处的国际地位,故D项正确;A、B、C项都没有准确的反映题干的意思。点睛:材料“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是解题的关键信息。26.下图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信息。据此推断该事件是工业文明外力冲击下社会矛盾的产物农民阶级的救亡图存运动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为特点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目标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答案】A【解析】由图片中的“工业文明冲击”“农民阶级”“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反清革命”等信息可判断出该历史事件是太平天国运动,鸦片战争以后,洪秀全把基督教教义同中国的儒家思想大同思想向结合创立拜上帝教,以反清革命作为斗争的目的,因此A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解题的关键点是“工业文明冲击”“农民阶级”“基督教文明与中华本土文明相融合”“反清革命”。27.国际关系研究专家王建朗在评价某一条约的影响时说:“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这一条约应该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答案】C-18-【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提到,“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华夷秩序几乎荡然无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辛丑条约》的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C项正确。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名师点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指公元1900年英、美、法等国派遣的联合远征军,为镇压中国北方义和团运动而进入中国所引发的战争。《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传统的宗藩体制已经崩溃。28.“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海师,何以施展?”这是张之洞对某次战争后所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批判。该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A.使中国开始走上了学习西方的道路B.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条件C.为国人思考制度变革提供历史契机D.使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中可以看出这次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根据所学知识,甲午战争失败为国人思考制度变革提供历史契机;A是鸦片战争的影响;B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D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所以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战争29.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应该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反抗外来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外来侵略与建立民主政治的统一【答案】B-18-【解析】试题分析:1840—1864年中国向西方学习还未触及到政治制度方面,还未提出建立君主立宪的主张,故A项错误;这三个历史环节向西方学习的主题分别是器物.制度和思想文化,并且与反抗外来侵略相结合,故B项正确;1840—1864年还没有提出建立民主共和的主张,故C项错误;1840—1864年还没有提出建立民主政治的主张,故D项错误。故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30.“……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国民大革命B.五四运动C.南昌起义D.北伐战争【答案】B【解析】据“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可知这是五四运动,故B项正确;ACD项不是学生运动,排除。点睛:材料“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说的是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工人罢工。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黄佐《南雍志》引明太祖语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清史稿》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在专制政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据此,明太祖在政治体制上有何改革?(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军机处设置的影响。你是否同意对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的评价?为什么?(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什么趋势?-18-【答案】(1)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改革:废除丞相,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2)①影响: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②不同意,因为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3)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矛盾:根据材料“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可知,在专制政治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第二小问改革:联系第一小问专制政治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这矛盾,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设立殿阁大学士。(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军机处设置的时间是在清朝雍正帝时,军机处设置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第二小问:军机处当然不是“盖隐然执政之府”,因为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毕竟是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产物,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而不敢作出任何更改。(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认识:从明初废丞相到设立内阁,再到清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说明了明清时期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定时期的政治是一定时期经济的反映,明清时期毕竟在中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从社会形态的演变来看,明清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所以作为封建统治者必然会做出垂死的挣扎,必然会空前的强化君主专制制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朝废丞相;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设军机处32.地方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18-材料二(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材料三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材料四(元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钱穆《国史大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分封制的影响,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的?(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影响。(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叛国”的原因。(4)据材料四概括钱穆的主要观点。(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认识。【答案】(1)影响:关系疏远,相互攻击,威胁周天子的权威。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2)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3)制度:郡国并行制。原因: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4)观点: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地方缺乏自主性。(5)认识: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解析】本题围绕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中心问题,考查对与其相关的制度、背景、特征、评价等。(1)从材料“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周天子弗能禁止”中可以概括出第一小问的答案。从材料“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2)从材料“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18-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中可以得出答案。(3)从材料“封建之始,郡邑居半”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的地方政治制度是郡国并行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有叛国”的原因是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从材料“(元行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中可以概括出第三小问的答案。(4)根据材料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元朝实行行省制,结合前三小题我们可以分析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在继承中不断变革;另外结合所学郡县制和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而郡国并行制度则导致国家分裂。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需要妥善处理的认识结论。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材料二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材料三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请回答:(1)材料一的言论与此后西方列强侵华之间有何关系?(2)试对材料二马克思论述中的关键词进行解读①“陈腐世界的代表”:;②“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③“贱买贵卖的特权”:;④“对联式悲歌”:。(3)材料三上述三个视角说明了什么道理?【答案】(1)此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商品输出的要求。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国家以廉价商品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是列强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2)①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②指英国③英国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开辟市场,以攫取更大利益-18-④维护道德与正义的一方竟注定被淘汰,非正义的一方却成为战争胜利者(3)道理: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解析】本题从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等方面来具体分析理解。(1)从材料“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并结合工业革命后的中西方对比来分析得出答案。(2)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陈腐世界的代表”指的就是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是指英国;“贱买贵卖的特权”是发动侵华战争;“对联式悲歌”是指战争的失败。(3)材料“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18-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22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联考4月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试题
福建省“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试题
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22学年高一政治下学期第一次联考4月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22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22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三校联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2022届高三政治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试题
福建省“永安一中德化一中漳平一中”2022届高三英语上学期12月三校联考试题
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三校联考试题含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37:03
页数:18
价格:¥3
大小:146.9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