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辽宁省沈阳市二中2022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沈阳二中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12月份小班化学习成果阶段验收高三(15届)历史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第Ⅰ卷客观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文】1.史学家王国维在《古史新证》指出,“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王国维强调历史研究应A.善于对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的审定B.注意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结合印证C.注重对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真伪的考证D.重视新材料与古史记载的来源的收集【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答案解析】B解析:从题干中“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的信息可知王国维强调强调地下新材料对古书记载的印证作用,故B项正确;AC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史料研究的正确理解。【题文】2.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A.西周政治统治具有浓厚的血缘色彩B.这一制度有利于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C.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D.血缘政治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西周政治制度特点【答案解析】D解析:根据材料“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宗法制度有利于解决贵族内部土地、财产等在继承上的矛盾,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所以答案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夏商和西周政治制度特点的正确理解。【题文】3.胡如雷先生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中从多方面论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的影响,认为此政体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影响占支配地位。以下关于中央集权的作用分析,不能支撑此论点的是A.修建大规模水利工程发展农业B.在民族战争中组织力量自卫C.对商品生产流通有效干预D.统一货币度量衡发展经济【知识点】A1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西周政治制度特点【答案解析】C解析:修建水利工程、民族自卫和统一货币均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对商品生产流通有效干预指封建社会里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最大限度的阻碍商品流通,这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所以不能算是其积极作用,故选C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中央集权措施的正确理解。【题文】4.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16A.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B.商品经济的相对繁荣C.冶炼技术有了很大改进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盐铁官营【答案解析】A解析: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全面控制工商业,使得官营手工业的技术更加成熟,故选A。民营手工业在汉武帝时期受到打击,无力与国家抗衡,B排除。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排除C。冶铁技术的先进才使得铁农具广泛使用,D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盐铁官营措施正确理解【题文】5.下图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关系示意图》。形成和维护图中社会家庭关系特征的因素有①宗法观念 ②自然经济 ③皇权专制 ④理学思想 ⑤社会习俗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小农经济模式【答案解析】D解析:依据材料中“男尊女卑”“男耕女织”“夫唱妇随”等信息可知分别与宗法观念、小农经济、理学思想以及社会习俗有关,图示信息与皇权专制没有关系,故本题选择C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图示信息正确理解【题文】6.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关系C.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D.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百家争鸣【答案解析】B解析:古希腊哲学家、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到认识社会,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作用。孔子等思想家主张仁爱,孟子主张仁政,体现了对人与社会的关注,由此可见其共同点是A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中西方思想观点的正确理解【题文】7.宋代有学者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宗子法坏,则人不自知来处,以至流转四方,往往亲未绝,不相识一”。他们的主张是基于A.宗法制能够维系社会安定B.宋朝时期人们的宗法观念淡薄C.宋朝人具有迁徙的特点D.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16【知识点】O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答案解析】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可知是宋代学者强调了“明谱系”对维系血缘宗法乃至收摄天下人心的功用,故本题选择A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朱熹思想观点的正确理解【题文】8.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A.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D.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监察【知识点】A2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内阁制【答案解析】D解析:材料中主要强调了内阁官员没有实权,却往往成为其他官员攻击的对象,这不利于政府官员之间的协调,由此可知D的表述符合题意。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内阁无实权,不能监察百官,也不能弥补废丞相后皇权过于集中的弊端,因此ABC表述有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明朝内阁制的正确理解。【题文】9.宋代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代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荒”(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据《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宋代的“钱荒”现象①反映了商品经济繁荣②说明国家财政困难③表明传统货币政策急需改革④说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答案解析】C解析:铜钱,主要由铜铸成的钱币。自秦代以,以铜为主要原料的制作方式一直没有改变,铜便成为了货币经济的基础。中国的铜产量并不高,在长时期以铜钱为主要媒介的商品经济中,对铜的需求经常远远超过其开采量。因此,采用单一铜质货币的中国与同时拥有金、银等多种质地金属货币的中东及欧洲相比,就自然会被由“铜荒”引起的“钱荒”所困绕,③正确。与以前的历朝相比,宋代社会正处在由古代自然经济向近代商品经济转化的过程之中,其商品交易和市场影响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骤然增加,这就必然导致宋朝社会的“钱荒”问题及较之从前各朝更加突出,①正确。本题选择C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题文】10.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工商业发展【答案解析】D解析: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地位低下,A、B项不符合史实;材料只是说宋代的商税率比农业要低得多,并不能说明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统治者对商业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政策,D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经济政策的正确理解。【题文】11.明朝,徽州人多地少,且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贫瘠,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16的情形。这一形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开始向徽州农村渗透B.徽州富商“以末致富,以本守之”C.徽州出现了许多特色作物种植区D.北方农民因战乱大量南迁推高地价【知识点】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商帮【答案解析】B解析:材料中“徽州人多地少……故几乎家家经商,但徽州贫瘠的土地价格上涨幅度却居全国之首,形成“田少而值昂”说明当时土地稀少价格昂贵主要的原因是徽州商人致富以后购买田地导致土地价格上涨,故B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基础知识掌握。【题文】12.余秋雨说:“在我看起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其主要观点是古代中国A.四大发明不具有原创性B.应该共有六项重要发明C.明重要性与是否实用关联度高D.重要发明都应该服务于小农经济【知识点】H1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小农经济模式【答案解析】C解析:材料中“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说明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均与农业经济有关,体现了发明的实用性,故C项正确;A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B不是题干意思所指;D说法错在“都应该”。【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题文】13.终晚清之世,国史馆于大臣出任军机处、内阁、部院、疆吏者皆立年表,而于任事总理衙门之人,则独无年表。国史馆的这种偏好从本质上说明A.晚清近代化进程步履维艰B.旧有的官僚体系仍为主流C.总理衙门的官员低人一等D.传统的史家观念几无更新【知识点】R1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魏源的思想【答案解析】A解析:总理衙门是专门负责外洋事务的机构;材料中晚清时期的国史馆对于出任事总理衙门之人,则独无年表;看出传统的中华夷狄的史家观念几无更新,其本质反映了晚清近代化进程步履维艰。故选A。B、才两项属于对现象的描述;D项说法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晚晴思想近代化理解【题文】14.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最初清政府总希望找机会更改条约,有时甚至就没打算真心遵守条约;后来清政府却要求“如约者即为应允”、“违约者概行驳斥”,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清政府对列强条约要求曾全面回绝B.清政府最终由保卫主权转向卖国立场C.清政府的外交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D.清政府始终利用国际外交规则维护主权【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解析】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清朝外交主要分三个阶段:天朝上国阶段;屈辱求全阶段;取悦强国阶段。根据材料表述,“即一是自己守约,二是要求对方也守约。”其意思是:随着晚清逐步接触近代化后,在外交上逐步有了平等的意识,企图想通过修约的方式来实现洋人与满清形式上平等,这就是取悦强国阶段,有“与国际接轨”之意,所以,正确答案选C;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晚晴外交近代化把握。【题文】15.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16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C.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D.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知识点】C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答案解析】D解析:“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联系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瓜分中国,面对民族危机,维新派开始变法寻求救国道路,因此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甲午战争影响把握。【题文】16.下列对话材料中,尚缺一个标题,最贴切的是背景对话1912年,清帝退位文三:“大清朝灭了,现在是民国,你还敢留辫子,小心被当成满清余孽!”赵四:“那我得赶快剪掉辫子。”1917年清帝复辟赵四:“大清皇帝回来了,你还不赶紧买条假辫子戴上,小心被当成革命党!”文三:“哪里有卖,我得赶快去买一条。”A.民风纯朴B.民智未开C.民心不稳D.民族觉醒【知识点】C2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答案解析】B解析:“大清皇帝回来了,你还不赶紧买条假辫子戴上,小心被当成革命党!”“哪里有卖,我得赶快去买一条。”的信息可以判断时人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尚存在犹豫,思想还不够完全开化,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辛亥革命影响把握。【题文】17.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假设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材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A.受斯大林模式影响颇大B.在革命道路上党内存在分歧C.坚持“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右倾错误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知识点】C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答案解析】B解析:从材料中“1930年、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这是行不通的。没有城市领导,乡村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可以看出在革命道路上党内存在分歧。故选B,排除C、D。A项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题干不符。【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中国革命道路把握。【题文】18.《字林西报》报道:1927年5月14日,上海最著名的买办世家席宝顺的儿子以反革命罪被捕,五天后,以认捐20万元的国家事业费被释放;5月16日,上海最大的酒业商人赵继镛被以同样罪名逮捕,交20万元后释放;棉纺织厂主许宝箴的儿子以共产党罪名被捕,交67万元后释放……。材料说明A.蒋介石政府勒索敲诈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C.近代民营企业发展缺乏安全的国内环境D.国民政府在上海对企业征收重税以镇压革命【知识点】】J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答案解析】C解析:16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以认捐20万元的国家事业费被释放、交20万元后释放、交67万元后释放三个事例所反映的共同的本质问题是近代民营企业发展的确是缺乏安全的国内环境,其实这也是阻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故本题选择C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题文】19.从清末到民国初年不断出现如“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主张,这些主张A.多是空谈救国或者盲目爱国B.对革命持不赞成态度或认识模糊C.在当时其愿望可以变成现实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知识点】C2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答案解析】B解析:辛亥革命后,清政府的君主专制统治结束,中华民国建立,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仍然没有改变,民主革命的任务还是反帝反封建,而题干里所表述的这些主张就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革命持不赞成态度或认识模糊,故B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辛亥革命影响把握。【题文】20.“在只有邸报的年代,怀疑官方记载的人们只能如鲁迅先生所说,到野史杂说中探求真相。而晚清近代化报刊的出现改变了这一传统格局。”材料认为近代报刊A.迎合民众多方了解信息的需求B.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C.剥去了朝廷官方活动的神秘感D.人们更愿意去报刊中寻找真相【知识点】L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大众传媒的变迁【答案解析】A解析:解读材料可知近代报刊出现之前,人们怀疑官府记载时,只能从野史中找真相,因而近代报刊出现使人们寻找真相的途径增加了,但并没有取代政府成为社会的评判法官,故A项错误;B项与题干中涉及的报刊作用相符,故B项正确;邸报记载的朝廷官方活动不具有神秘感,故C项错误;D项体现不出报刊的进步作用,故D项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近代报刊业影响把握。【题文】21.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不恰当的是A.帝国主义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C.“帝国主义侵略论”掩盖了中西方文明之间复杂的矛盾运动D.反帝反封建斗争对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起着决定性作用【知识点】C3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与国共的十年对峙【答案解析】D解析:依据材料中“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的信息说明作者不赞同把反帝反封建斗争对推动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主导因素,故D项说法明显不符合材料主旨,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题文】22.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16A.中共七大B.七届二中全会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知识点】K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答案解析】C解析:依据材料中“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的信息可知与中共八大提出主要任务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相吻合,故本题选择C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中共八大任务把握。【题文】23.“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A.“一边倒”的方针B.不结盟政策C.求同存异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知识点】F1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答案解析】D解析:解读材料中“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可知是新中国初期提出与周边国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方针,故D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新中国外交政策把握。【题文】24.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A.农村经营方式变化B.农村土地所有制的改革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知识点】K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体制改革【答案解析】C解析:材料料中“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舍右邻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是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以往的生产合作化运动,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改变了对土地的经营方式而并未改变土地的所有制形式,AB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故本题选择C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经济体制改革措施把握。【题文】25.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来把雅典国家比喻成一条没有船长的船,“在这样一条船上,当对风浪的恐惧使水手们保有理智并服从瞭望者的命令时,他们令人钦佩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但当他们思想不再一致时,其中一些人主张继续航行,另一些人强迫瞭望人停靠码头,还有一些人撒了网,其他人阻止撒网并命令收帆,结果反而在靠近海岸时和港口里造成了船难。”波里比阿来所要表达的政治主张是A.雅典的内在矛盾会演变为暴力争斗B.雅典人用数量平等取代了比例平等C.无原则的自由和平等存在诸多弊端D.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的基本特征【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答案解析】C解析:从材料信息“当对风浪的恐惧使水手们保有理智并服从瞭望者的命令时,他们令人钦佩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可以看出来有秩序是良好运作的保障;材料中涉及到的混乱的局面恰恰是没有统一秩序的状态,因此C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到雅典的社会矛盾的问题,主要是说自由必须有约束,不能绝对;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D项与材料意思相反,材料并未否定雅典的自由,而是反对的绝对的自由。【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雅典民主政治特点把握。【题文】26.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16C.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D.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答案解析】D解析:古代雅典,生活在山区的主要是农民,从事农业,所受压迫最严重,政治主张最激进。平原地区生活的是贵族,主张维护贵族政治。生活在海滨地区的主要是工商业者,从事商业为主,财富多,政治主张较为温和。这说明了不同阶层因其经济地位不同,政治诉求也不尽相同,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雅典民主政治特点把握。【题文】27.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A.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B.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答案解析】A解析:苏格拉底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他针砭时弊,认为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为此他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A项正确。B项政治腐败无法体现;苏格拉底反对的并非是否有辩证法的问题,而是极端的个人主义的问题;D项错误,追求真善美是苏格拉底的目标,但是并不是材料的中心思想。【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雅典民主政治局限性把握。【题文】28.《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该条款体现了A.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B.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C.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D.所有人都得到了成文法的保障【知识点】A3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答案解析】C解析:由材料信息“不得……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的信息罗马法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故本题选择C项正确。A中所有人说服错误;B和题干意思相反;D错在所有人。【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罗马法理念把握。【题文】29.“在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群体)因应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利益和联邦‘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从而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A.陈述了政治体制和国家性质的变化B.政治制度建设要随经济发展而调整C.谈判妥协是美国宪法得以发展的途径D.因时而变是美国宪法发展的重要特征【知识点】B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答案解析】D解析:材料中“在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群体)因应变化的历史环境”所体现的是“宪法原则和实践”的变化,所以A、C排除;材料虽然也提到了B,但是题目要求是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故应该从宪法变化角度去选择,答案为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美国民主制度把握。【题文】30.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试验场”“16启蒙思想的试验田”。19世纪晚期该国政体的特点是A.立法权与行政权合一B.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C.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D.议会有不独立的立法权,不能组织和监督政府【知识点】B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答案解析】B解析:根据所学,“各种政体的实验场”“启蒙思想的实验田”所指的国家是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国家的行政大权由总统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据此可知,A、C、D三项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的应是B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法国代议制政治特点把握。【题文】31.托克维尔曾写道:“他们着手将无限制的政府中央集权制和占绝对优势的立法团结合在一起:官僚行政和选民政府。国民作为整体拥有一切主权权力,每个公民作为个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地位中:对前者,要求具有自由人民的阅历和品德;对后者,则要求具有忠顺奴役的品质。”材料反映了当时的法国A.民主政治对个人自由的束缚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C.行政权力对立法权的过度干预D.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激烈争斗【知识点】B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答案解析】A解析:根据材料“国民作为整体拥有一切主权权力,每个公民作为个人却被禁锢在最狭隘的依附地位中...对后者,则要求具有忠顺奴役的品质。”即可知当时法国的民主政治实际上对个人自由进行了束缚。故本题选择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德国代议制政治特点把握。【题文】32.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部分内容:“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代表帝国……;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上述材料最能表明A.德国本质上仍然是专制主义特色国家B.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确立C.帝国宪法的立法依据是普鲁士宪法D.帝国宪法巩固了德意志统一的成果【知识点】B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答案解析】D解析:德国宪法颁布后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故A项错误;德国民主制度不是完善的,是不健全的,保留较大的专制主义残余,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帝国宪法的立法依据是普鲁士宪法,故C项错误;材料中宪法加强了联邦对各邦的控制,巩固了德意志统一的成果,故D项正确。【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德国代议制政治特点把握。【题文】33.克里奥尔语是近代早期的帝国退潮后遗留下来的废弃物,散布于世界各地。克里奥尔(Creole)一词原意是“混合”,泛指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这种语言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16A.商业贸易和人口迁移的结果B.奴隶们在劳动中的创造C.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产物D.工业革命的促进【知识点】I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答案解析】C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人口迁移的信息,A项错误;故材料中没有显示奴隶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克里奥尔语是世界上那些由葡萄牙语、英语、法语以及非洲语言混合并简化而生成的语言”说明是西方殖民扩张促进语言的交流和形成,故C项正确;工业革命是殖民扩张以后的事件,故D项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殖民扩张把握。【题文】34.“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了二月革命后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B.人民迫切需要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知识点】D2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答案解析】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群众最迫切的需要是和平与土地,而当时的临时政府看不到这一点,继续参加一战,因此最终被推翻,答案为B。AC是政治问题,不属于“迫切”需要;二月革命即推翻了沙皇统治,D项错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十月革命把握。【题文】35.钱乘旦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下列符合这“两个方向”的是A.推行自由放任政策和建立欧洲共同体B.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建立欧洲煤钢联营C.实行指令性计划模式和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D.推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和建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知识点】N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答案解析】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修补资本主义”是指对资本主义进行调整,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修正民族国家”是指西欧的联合,主要是德法的联合。所以答案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西欧一体化进程把握。【题文】36.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是“反对税收当局的歌曲”。1966年奇想乐队TheKinks有首歌是这么唱的:“收税员夺走了我所有的钱,剩下我留在这座豪宅里,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那时生活更多的是阳光午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A.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B.英国政府干预经济导致财政困难C.英国民众内心的迷茫与孤独D.“新经济”推动了英国高速发展【知识点】M3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答案解析】A解析注意材料关键限制语:“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1966年”、“英国”,提炼材料关键信息:“反对税收当局”,并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这一原因的出现时由于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且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中“留在这座豪宅里,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不相符合;D项是九十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故选:A16【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福利国家政策把握。【题文】37.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C.“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D.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知识点】G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答案解析】C解析:冷战结束,两极格局解体,两极格局之下的掩盖的地区和民族纠纷纷纷出现,不安定的因素再增加;世界正处于项多极化的发展之中,但是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因此“未来少了一种确定性”,故选C。A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B项错误,两极格局之下美苏的关系不是联盟而是对抗;D项错误,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稳定世界局势。【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把握。【题文】38.19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批判”的“主义”,对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弊端作了广泛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倡导建立一个符合理性和正义要求的新社会,以宣传和示范方法来实现其主张。这种“批判”的“主义”是A.浪漫主义B.自由主义C.批判现实主义D.科学社会主义【知识点】S3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答案解析】C解析:根据“19世纪”的时间信息可以排除18世纪出现的自由主义和浪漫主义。材料中这一“主义”“以宣传和示范方法来实现其主张”说明他们主张用和平的手段实现自己的理想,属于对现实主义的批判,科学社会主义主张通过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此可排除D项,选C项。【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现实主义文学特点把握。【题文】39.存在主义哲学在20世纪四五十代的法国十分流行,它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做最真实的存在。让·保罗·萨特给人们描绘了一幅明暗的世界画面;人生是荒诞的,现实令人恶心,生活中充满恐惧,下列作品中,在美学风格上与萨特的哲学主题相呼应的是A.《离骚》B.《百年孤独》C.《人间喜剧》D.《悲惨世界》【知识点】S3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答案解析】B解析:根据材料“非理性意识活动”“人生是荒诞的,现实令人恶心,生活中充满恐惧”说明是一种反传统的心理,A属于浪漫主义;C属于现实主义;D属于浪漫主义;《百年孤独》属于魔幻现实主义,与材料中思想相符,所以答案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现代主义文学把握。【题文】40.汤因比说:“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A.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B.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C.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D.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知识点】N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答案解析】C解析: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文明的益处”体现了文明史观,“整个人类”将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体现了全球史观。据此可知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故选C。16【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以及对文明史观的把握。第Ⅱ卷主观题(40分)二、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大题共4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规定区域内。)【题文】H1I2K14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原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亚洲学会会长何柄棣先生在《明初以降人口及相关问题》一书中论述了玉米和甘薯对明清时期的移民开发和人口增长所产生的影响,他写到:“直到十八世纪初,南岭山脉的大部分丘陵和山岭还覆盖着森林,农业较少开发。东南沿海各省日益增加的人口压力,最终迫使东南的贫苦农民开垦长江流域内地省份的丘陵和山区,这一过程可能一直继续到太平天国时期。结果这两种比较新的作物变成使长江流域高地得到系统开发的主要手段。”……垦荒的“棚民”在长江流域的省份和福建到处可见,但尤其集中在江西和湖南的山区。地方志的解释说:“大抵山之阳宜于苞谷(玉米),山之阴宜于番薯……可食至次年三月。棚民垦山,深者五六尺,土疏而种植十倍。然大雨时行,溪流湮淤。十余年后,沃土无存,地力亦竭。”这种连续大量种植玉米、甘薯的农业行为,到十九世纪初期已经使许多地方受到报酬递减规律之害。……汉水流域的垦荒和农业报酬递减加剧,使何柄棣先生得出了一个别有会心的结论:“这一地区及川北部分地区成为嘉庆元年至九年白莲教叛乱的中心,也许并非偶然的巧合。”——摘编自《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材料二历史上,中国没有遇到同期英国那样的较大规模的移民分流的机会。玉米、甘薯的输入使明清时期的中国移民走向了山岭。他们继续向自然伸手,在土里刨食。当十八世纪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的时候,朝廷和地方官员都把垦荒和推广种植玉米、甘薯作为缓解人口压力的重要途经。据有关统计资料,十八世纪末,中国养活了当时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还多。但是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影响至今犹存。何先生的著作完成于一九五七年,他的观点没有引起国内学界的注意,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摘编自《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洲农作物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2)你是否同意材料一中关于白莲教起义原因的阐述?请简要分析(4分)(3)同一历史时期,英国劳动力的流动方向及其原因是什么。(4分)(4)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何先生的观点没有引起国内学界的注意?(6分)【知识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答案解析】解析:(1)从材料一中文字“农业较少开发”“人口压力”“大雨时行,溪流湮淤”“白莲教叛乱”说明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农业、人口、环境和社会稳定等方面产生了影响。(2)本题属于论证白莲教叛乱的原因,属于开放型论述题。首先知道白莲教叛乱主因并不是自然灾害,这只是诱导白莲教起义的直接因素,主要因素还要从社会矛盾方面着手分析。解答此类题时要先亮出观点,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评述,并要注意史论结合。(3)第一小问英国劳动力的流向明显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第二小问原因要结合所学工业革命前圈地运动以及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人口的转移。16(5)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当十八世纪中国人口急剧增长的时候,朝廷和地方官员都把垦荒和推广种植玉米、甘薯作为缓解人口压力的重要途经”可分析了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是指过度开垦造成了环境破坏;第二小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与小农经济和政府政策有关。第三小问依据材料中何先生的著作完成了的时间“1957年”,结合1957年的中国社会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参考答案:(1)粮食总产量;人口;经济作物与商品化;生态、人口二与社会的不稳定。(每点2分,共6分)(2)同意:农民丧失基本生存条件,对清朝强烈不满,遂被白莲教吸引(4分)。不同意:应该还有其他更重要更复杂的原因,如阶级压迫,政治腐败等等。(4分)(如有其他答案,逻辑正确即可给分)(3)流向城市工业。(2分)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2分)(4)环境破坏(2分)。原因:小农经济,统治者的理念和政策。(2分)原因:受意识形态制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局限。(2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人口迁移等信息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题文】J24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新式银行机构是由外国人设立的。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同时开设了分行,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外国银行。此后外国银行逐渐增多,并多集中在上海。1897年5月,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这是一家仿效西方银行成立的有限股份制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银行。从此,结束了我国银行业只有牌号(如票号“日升昌”、钱庄“福康”等)而没有“银行”字样的历史。以金融业为例,晚清改革后期,帝国沿海城市的金融业已经建立起了严格的信审、银监机构以及相关流程。——摘编自邵娜、李婧《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材料二民国初年,金融业是发展最快的行业。在金融业中,最为主要的是银行业。1912—1919年全国银行发展状况表年度新设数停业数实存数资本总数(万元)191223237271419131164228901914834738421915104531452219161045951981917111151655557191816221038808191816221038808191922——摘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16结合所学,从银行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角度对材料一、二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知识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答案解析】解析:本题属于依据材料归纳论证历史试题,解答此类试题要依据材料中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然后依据所学知识进行论证,本题从材料中可分析出中国银行的发展历程:由外国创办到中国自主创办,然后结合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相关事实来分析中国银行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参考答案:先是外国在华开设银行,然后是中国自办第一家新式银行;银行多开在上海等通商口岸;清末效仿西方建立自己的银行,并进行相关制度完善;民国初期,银行业快速发展,并向现代转型。(4分,任答三点就可给4分)反映出西方工业文明影响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发展对金融业的促进作用(或一方面与中国工业发展趋势相一致,一方面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相关联);反映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金融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中国银行业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影响并逐渐近代化。(6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分析、综合归纳论证。【题文】T14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定国是诏》请回答:(1)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中日改革的主要相同点。(4分)(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中日改革有何重要不同之处,并据此谈谈对我国现阶段深化改革的启示。(6分)【知识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明治维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戊戌变法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答案解析】解析:(1)本体属于比较类型题,主要相同点联系所学知识可从改革的背景、改革的方式、改革的目的、改革的作用等角度来对比归纳即可。(2)第一小问主要不同点结合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相关史实,可从领导者的力量、改革措施的全面有效、改革的影响等角度来对比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启示可结合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的经验教训来分析即可,如改革需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改革需要先进的指导思想,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改革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等。参考答案:(116)相同点:都面临遭受西方殖民侵略的相同背景;都以自强为目的;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且都是有选择性学习;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程。(4分。言之成理、答出3点即可)(2)不同点:日本改革的推行者更加强势,日本天皇掌权,而中国光绪帝无实权;日本改革更加全面与彻底,涉及到政治制度各个层面,而清政府改革没有从实质上触动封建制度与文化;日本向西方学习的选择性更明确,军国主义色彩极其浓厚;结果中国失败,但也传播了民主和救亡图存的思想,推动了思想解放,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列强之一,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给东亚及世界和平造成伤害,也给其自身造成困局。(4分。言之成理、答出3点即可)启示: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坚定不移,不断深化;改革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改革需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改革需要先进的指导思想;要和平地自强崛起,以维护和平造福人类为最高主旨等。(2分。答出2点即可)【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中日改革不同点等信息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沈阳二中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12月份小班化学习阶段成果验收考试高三(15届)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BDCADBADCDBCAC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答案DBBCBADCDACDAC16题号2930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DBACBBACDBC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二、主观题(40分)41.(20分)(1)粮食总产量;人口;经济作物与商品化;生态、人口二与社会的不稳定。(每点2分,共6分)(2)同意:农民丧失基本生存条件,对清朝强烈不满,遂被白莲教吸引(4分)。不同意:应该还有其他更重要更复杂的原因,如阶级压迫,政治腐败等等。(4分)(如有其他答案,逻辑正确即可给分)(3)流向城市工业。(2分)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2分)(4)环境破坏(2分)。原因:小农经济,统治者的理念和政策。(2分)原因:受意识形态制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局限。(2分)42.(10分)先是外国在华开设银行,然后是中国自办第一家新式银行;银行多开在上海等通商口岸;清末效仿西方建立自己的银行,并进行相关制度完善;民国初期,银行业快速发展,并向现代转型。(4分,任答三点就可给4分)反映出西方工业文明影响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发展对金融业的促进作用(或一方面与中国工业发展趋势相一致,一方面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相关联);反映出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带动了金融业的发展,金融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中国银行业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影响并逐渐近代化。(6分)43.(10分)(1)相同点:都面临遭受西方殖民侵略的相同背景;都以自强为目的;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且都是有选择性学习;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程。(4分。言之成理、答出3点即可)(2)不同点:日本改革的推行者更加强势,日本天皇掌权,而中国光绪帝无实权;日本改革更加全面与彻底,涉及到政治制度各个层面,而清政府改革没有从实质上触动封建制度与文化;日本向西方学习的选择性更明确,军国主义色彩极其浓厚;结果中国失败,但也传播了民主和救亡图存的思想,推动了思想解放,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列强之一,走上对外扩张道路,给东亚及世界和平造成伤害,也给其自身造成困局。(4分。言之成理、答出3点即可)启示: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坚定不移,不断深化;改革要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改革需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改革需要先进的指导思想;要和平地自强崛起,以维护和平造福人类为最高主旨等。(2分。答出2点即可)1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34:14 页数:16
价格:¥3 大小:142.3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