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寒假作业30开创外交新局面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30)开创外交新局面1、“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所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邦交正常化C.美国需要缓和对华关系以对抗苏联D.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台湾问题的解决2、有学者认为:“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把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发生的深刻变化。”下列各项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中美签订《朝鲜停战协定》B.《中美联合公报》发表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导致这两种印象的原因分别是( )A.中苏建交20世纪70年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B.美苏“冷战”的影响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D.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采取敌视政策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4、某公报指出:“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8A.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D.中美建交促进中日建交5、新中国成立后,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个增加到今天的170多个,其中.20世纪70年代的建交高潮出现的关键因素是( )A.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 B.中美关系缓和C.中国重返联合国 D.改革开放6、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当时有人评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毛泽东则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下列对“尼克松改变了世界”这一说法的理解,错误的是( )A.结束了中美之间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B.直接推动了中日两国间关系的改善C.促成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D.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7、下图是1971年7月周恩来会见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的著名照片。此次会谈双方讨论的主要问题有( )①邀请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②尼克松访华的具体曰期及准备工作③就中美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交谈④商讨《中美建交公报》的具体内容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8、有学者评价中国某一外交成就对中国的意义为“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一个时期象征”。8该外交成就是( )A.1949年中苏建交B.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1979年中美建交9、2022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庆典并访问俄罗斯;7月访问希腊和葡萄牙,出席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峰会,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古巴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在访问巴西期间出席中国一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这表明中国(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C.立足于国家利益的全方位的外交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10、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1971年10月25日晚上(北京时间26日上午),当联合国会议大厅的电子计票牌显示最表决结果时,人们立刻沸腾了,雷鸣般的掌声、歌声、欢呼声汇聚在一起,犹如大的波涛,汹涌澎湃,回荡在会议大厅,经久不息。这是人们在欢庆( )8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2、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1972年2月,《中美联合公报》签署。由此可见在这二十多年间,新中国的外交( )A.从实行“一边倒”到主张“另起炉灶”B.从实行结盟政策到奉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C.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到逐步走向务实D.从反对霸权主义到主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13、上海合作组织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突出成就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合组织的合作最先起源于安全事务,目前……进一步推动区域内交通、能源、通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自由贸易安排,为成员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助力。继续夯实人文合作基础,全面加强教育、文化、卫生、救灾等领域合作,确保成员国民众多方受益。——新华网《上合组织十周年:总结过去继续向前》 材料二可以将上合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因此上合组织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些截然不同国家都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欧亚巨人》 材料三上海合作组织的思想核心是官方尚未公开的“遏制”美国及其盟友的学说。该学说已经在欧亚地区发挥作用,体现在上合组织……与北约“民主轴心”的对抗中。——谢尔盖·卢贾宁《上合组织不急于敞开大门》 材料四英国历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认为“美国政府想确立的全球霸权是空前的”“现在的美利坚帝国注定要造成混乱、野蛮行为和动荡,而不会维护和平”。日本学者石乡冈建认为,“上合组织正在转变为‘欧亚大陆安全保障磋商机构’,并推动各种战略合作三角形成,这些变化体现了美国单极统治的世界结构开始在欧亚大陆的中央地区出现破绽。从长远看,这可能成为美国权威开始崩溃的先兆”。81.根据材料一,指出上合组织建立的最初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建立上合组织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什么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该组织对于印度和巴基斯坦等不同类型的国家有何吸引力。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综合材料三、四,你是否同意该观点?谈谈你的理由。14、材料一考虑到第二十五届联大的表决情况,尼克松政府知道已很难再把中国拒于联合国大门之外,因而伙同日本佐藤政府向第二十六届联大不但再一次提出“重要问题”案,而且炮制所谓“双重代表权”方案,即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入联合国,但也“不剥夺中华民国的代表权”。十月二十五日,第二十六届联大以59票反对、55票赞成、15票弃权否决了所谓“重要问题”。——韩念龙主编《当代中国外交》 材料二在大家的欢笑声中,主席拿起联大对阿尔巴尼亚等国提案表决情况,一面看,一面说:“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都当了‘红卫兵’,造美国的反,在联合国投我们的票。葡萄牙也当了‘红卫兵’。欧洲国家当中,只有马耳他投反对票,希腊、卢森堡和弗朗哥的西班牙投弃权票。除了这4国,统统投赞成票。投赞成票的,亚洲国家19个,非洲国家26个,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后院’,只有古巴和智利同我们建交,这次居然有7个国家投我们的票。美国的‘后院’起火,这可是一件大事。131个会员国,赞成票一共76张,17票弃权,反对票只有35张。那么多国家欢迎我们,再不派代表团,那就没有道理了。”——熊向晖《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1.材料一中“双重代表权”的实质是什么?2.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要用“恢复”?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中美双方结束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说明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的共同要求,A项正确,与题意不符;C、D两项同样都能从材料中体现出来,与题意不符。“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说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直接推动了中日邦交的正常化,并不是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邦交正常化,B项现解错误,与题意相符。8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尼克松”“美国政策……变化”,结合所学,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的缓和,故B项正确3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反映了中美外交关系的状况。中美相互敌视的时期,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是“无知”“好战”“狡诈”“危险”。随着中美 关系的改善,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认识也逐渐发生变化。故选D。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内容是1978年签订的《中美建交公报》的内容,而这一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故C正确。5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交新高潮的出现,故B项正确;AC,D不符合题意,故错误。6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是1979年,故D项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A、B、C都与1972年尼克松访华有关,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排除。7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8结合所学可知,基辛格访华是就中美双方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并宣布尼克松将访华,故B项正确。日内瓦会议召开于1954年,《中美建交公报》是在 1978年签署的,故A、C、D错误。8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国在国际人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一个时期象征据此可知应是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故应选C。9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新时期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材料中没有联合国的有关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更多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活动,故B项错误;习近平出访是出于国家利益的需要,材料中出访对象有亚洲国家、欧洲国家、美洲国家等,说明中国开展的是全方位外交,故C项正确;出访对象中只有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周边国家,故D项错误。10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②③属于地区相关国家或组织的活动,与联合国无关,因此排除;①③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答案选D。点评: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最后得出正确答案。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1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1971年”“联合国会议”判断是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C正确;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AB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81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从中苏结盟到中美关系解冻,正是体现出中国从单纯的意识形态或社会制度的考量到以自身实际利益考虑的变化,因此C项正确;A项中一边倒和另起炉灶都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而且另起炉灶的含义是废除旧中国的一切外交关系重新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与题意不符。因此A项错误;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原则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方针,在此处不合题意。因此B项错误;中美关系的改善也是发对霸权主义的反映,主导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外交上的努力,所以D项错误。13答案及解析:答案:1.目的:维护地区安全。特点:推进新型区域合作2.“温和的选择”: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吸引力:有利于促进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3.观点:上合组织的建立是为了遏制美国,挑战其世界霸权政策。不同意:上合组织建立的目的是推进新型区域合作,而不是针对任何第三方,作者的观点是过去“冷战”思维的体现。同意:上合组织的建立反映了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美国的霸权主义解析:1.根据材料一直接概括即可。2.结合二战后紧张的国际关系、反对霸权主义等作答。3.“观点”为遏制美国的霸权主义,是否同意该观点首先要明确立场,不同意的原因在于作者延续了“冷战”思维,同意在于有利于政治多极化趋势。14答案及解析:答案:1.美国政府伙同日本政府搞“两个中国”;2.①中国是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是《联合国宪章》的签字国。②新中国成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剥夺,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