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九年级下册语文第6单元21邹忌讽齐王纳谏精品课件(部编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1

2/61

3/61

4/61

剩余5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然而良药就一定要苦口吗?忠言必须要逆耳吗?如何才能让君王心平气和地倾听忠言,并且心悦诚服地接受呢?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里就涉及到说话的艺术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看看邹忌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n九年级语文上册21*邹忌讽齐王纳谏\n1.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重点)2.理解设喻说理的特点,学习文章表现人物的方法,把握文章独特的结构方式。(难点)3.体会“讽谏”的妙处,认识讽谏除弊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素养)学习目标\n作品介绍知识备查《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n《战国策》的叙事特点: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尤其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增强散文的表达效果。因此,此书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知识备查\n背景资料知识备查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间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这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有的主张连横,有的主张合纵,所以史称这些人为策士或纵横家。\n他们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张或斗争策略,为某些统治集团服务,并且往往利用当时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游说诸侯采纳,以施展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知识备查\n读一读预习检查yìkuījiànbànɡjīcháozhāoqǐnjīshújiànɡuǎ昳丽朝服衣冠窥镜暮寝谤讥间进期年皆朝于齐孰谏寡人\n巧妙地运用了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的两个方面:邹忌劝谏齐王,齐王纳谏。整体感知读课文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中得到了哪些信息。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①邹忌劝谏齐王②齐王纳谏\n整体感知参照注释,朗读课文,识记生字、词语,注意节奏和断句。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n整体感知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n整体感知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n整体感知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n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长,这里指身高。光艳美丽。与……相比怎样,表示比较。疑问代词,谁,哪一个。赶得上,比得上。照镜子。早晨。整体感知穿戴。\n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即“不信自”,不相信自己。又。第二天。不如,比不上。整体感知\n译:邹忌身高八尺多,并且容貌光艳美丽。有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个更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整体感知\n妻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妾吾孰与徐公美?客吾与徐公孰美?1.再读课文,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到了怎样的回答?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何能及君也?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三问三答精读细研\n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次日,第二天。同“熟”,仔细。远远不如。日落的时候,引申为晚上。躺着休息,睡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认为我美。偏爱。怕。想要。对。整体感知\n译: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又照镜子审视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徐公美)。邹忌晚上躺着思考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想有求于我。”整体感知\n2.邹忌“暮寝而思之”,使他认识到自己受蒙蔽的原因是什么?妻私我客有求于我妾畏我邹忌找到了自己受蒙蔽的原因,为讽谏齐王埋下伏笔。三思精读细研\n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拜见。的确,实在。认为。比。现在。土地。古代称面积的用语,方圆。君主左右近侍之臣。没有谁。全国范围内。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整体感知\n译:(邹忌)于是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您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不害怕您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由此看来,大王您被蒙蔽得太厉害了!”整体感知\n精读细研3.大声朗读课文第二段,用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如何讽谏齐王的。邹忌以家事喻国事,以切身经历为喻,讽谏齐王除弊纳谏。妻私我客有求于我妾畏我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三思王之蔽甚矣\n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好。当面指责。名词作状语,当面。劝谏。古代帝王、诸侯对自己的谦称,意为“寡德之人”。这里指“议论”,没有贬义。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使……听到。整体感知\n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宫门前和庭院里像集市一样,形容进谏的人多。门庭,指宫廷。刚刚。偶然进谏。间,间或、偶然。常常,不时。满一年。即使。到齐国来朝见。于,介词,到。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整体感知\n译:齐威王说:“好!”于是发布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取得胜利。整体感知\n精读细研4.齐王听了邹忌的话后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了什么效果?上书谏寡人中赏谤讥于市朝下赏面刺寡人之过上赏门庭若市无可进者时时而间进齐王广开言路,悬赏求谏。战胜于朝廷三赏三变\n1.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邹忌为什么可以进谏成功?合作探究①邹忌巧妙设喻,委婉劝谏,使齐王从中受到启发后明白了事理,愉快地接受了他的劝谏。②齐威王开明,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从谏如流,闻过则喜,勇于改革。\n合作探究2.邹忌劝谏技巧之高具体体现在何处?甲: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邹忌以“家庭小事”说自己的体会,现身说法使齐王也同理得证“蒙蔽甚矣”,于是一声令下,广纳谏言,终于“战胜于朝廷”。乙: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邹忌实话实说“不如徐公美”,创设情境,取悦威王。邹忌谙习“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听”。\n合作探究丙: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邹忌很了解齐王处在许多人对他有所偏私、有所畏惧、有所企求的环境中;又知晓齐王有修明内政以兴邦的宏志,以此设喻使齐王欣然接受劝告。\n3.回顾邹忌讽谏的过程,简要分析文中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合作探究邹忌:齐威王: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敢于坚持真理,是一位足智多谋、娴于辞令的谋士。心胸宽阔,气度宏大,知错能改,是一位从谏如流的有魄力的开明君主。\n合作探究4.邹忌成功地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在当今社会中,口语交际的频率很高,了解别人、推荐自己、谈判求职、合作共事等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鉴赏邹忌的劝谏技巧,对提高我们适应社会交际的能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游说别人时要不卑不亢,言语恰到好处——既不能刺激对方,又不失自己的尊严,是邹忌给我们的启示,也是人际交往的原则。\n通假字孰视之()通“熟”,仔细。合作探究\n古今异义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修八尺有余()明日徐公来()古义:讽谏,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合作探究今义: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古义:长,这里指身高。今义:修理。古义:第二天。今义:将要到来的下一天。\n古今异义合作探究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今齐地方千里()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动词,偏爱。今义:自私。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古义:国君旁边的侍臣。今义:方位词,大致范围;或作动词,控制。)能谤讥于市朝()面刺寡人之过者()古义:议论。今义:诽谤,恶意中伤。古义:指责。今义:尖锐的东西扎入或穿透。\n一词多义合作探究朝服衣冠入朝见威王皆朝于齐早晨朝廷间或、偶然参与朝见时时而间进又何间焉吾妻之美我者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以……为美漂亮;好看\n一词多义合作探究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上等送上,进献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自以为不如谁;哪一个通“熟”,仔细\n词类活用合作探究朝服衣冠()吾妻之美我者()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闻寡人之耳者()服,名词作动词,穿戴。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面,名词作状语,当面。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n1.省略句文言句式合作探究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欲有求于我()忌不自信()与坐谈()2.判断句3.倒装句省略主语“邹忌”和宾语“客”……者也,表判断宾语前置“忌不信自”介词结构后置,“欲于我有求也”\n合作探究积累拓展门庭若市:指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成语:反义词语:门可罗雀\n概括主题课堂小结本文记叙了邹忌讽谏齐王,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说明了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同时也告诉人们,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蒙蔽,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不犯或少犯错误。\n学后感悟课堂小结感悟一:邹忌现身说法,采用了日常生活中与徐公比美这一极为普通的事情作为进“忠言”的突破口,生动而极具说服力地反映了“王之蔽甚矣”这一情况,使齐威王心悦诚服,坦然地接受了进谏。邹忌巧妙的劝说方式启示我们:要讲究说话的艺术,让“忠言”像春雨润物一样深入人心。\n感悟二:邹忌成功进谏,不仅仅是因他深谙讽谏之术,最重要的是,他怀着赤胆忠心,存有对国家命运的深虑,对人民疾苦的忧患。否则,他不可能由自己的生活琐事、生活体验而联想到国家大事。邹忌这种视国家大事为己任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课堂小结\n❶设喻说理。写作特色先从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内容表面上看来似乎与讽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前提。接着写邹忌讽谏齐王,从正面设喻来说明君王受蒙蔽严重的道理。最后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写出了齐王纳谏取得的巨大成效。\n❷精心剪裁,详略得当。写作特色从内容上看,全文可分为两部分:邹忌讽谏和齐威王纳谏。讽谏写得详细,特别是邹忌与城北徐公比美的情节,作者进行了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写;而后来齐威王纳谏之后兴利除弊写得粗略,只是抓住了时间的变化,从“令初下”到“数月之后”,最后至“期年之后”,概括叙述了纳谏的结果。\n❸语言精练,要言不烦。写作特色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同样的内容,不同的表现,只是文字上略有变化。三问,既表现了邹忌的怀疑,又毫无重复之感;三答,语意完全相同,但感情色彩却大不一样。邹忌向齐威王陈述自己的经历时,用“皆以美于徐公”代替了“美我者”,概括叙述比美的经过,使文章不重复、不啰嗦。\n板书设计进谏的缘起进谏的内容齐王纳谏受蔽清醒比徐公美私、畏、求我根据结论私、畏、求王王之蔽甚个人经验类比推想除蔽效果进谏有赏内政修明治国经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邹忌讽齐王纳谏\n课堂检测1.解释下列句子中标红的词语。(1)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形貌昳丽__________________(3)朝服衣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窥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吾妻之美我者___________(6)私我也________讽谏,委婉地规劝。光艳美丽。早晨。照,这里指对着镜子端详自己。以……为美。偏爱。\n课堂检测(7)能谤讥于市朝___________________(8)闻寡人之耳者______________(9)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__________________(10)虽欲言___________________(11)王之蔽甚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议论。使……听到。当面。即使。蒙蔽,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明。\n课堂检测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是寡人之过也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C.能谤讥于市朝/朝服衣冠D.虽欲言,无可进者/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A2.下列句子中标红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n课堂检测徐公来,孰视之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吾妻之美我者D.暮寝而思之3.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nA.“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子赞美于前,比较于后,发自内心,出自真情。B.“徐公何能及君也?”——小妾的回答较之于妻子少了一句直接赞美的话“君美甚”,表现出妾因地位低下不敢过于亲昵,显得顺从畏怯。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从容言之,貌似深思熟虑,实则阿谀逢迎。D.邹忌问妻子用生活化的“我”,显得亲切而随和,邹忌问小妾与客,用书面语“吾”,显得生硬,表现了一种倨傲。D课堂检测3.下列对文中语言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n课堂检测(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一年以后,即使想要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命令刚刚下达的时候,大臣们都来进谏,朝廷里像市场一样。各级官员和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4.句子翻译\n拓展探究【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拓展阅读(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n拓展探究【乙】赵且①伐燕,苏代②为燕谓惠王③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④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⑤其喙⑥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⑦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故愿王熟⑧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选自《战国策》,有删改)【注释】①且:将要。②苏代:人名。③惠王:赵惠王。他将要攻打燕国。④曝:曝晒。⑤拑:通“钳”,夹住。⑥喙:鸟兽的嘴。⑦禽:通“擒”,捉住。⑧熟:仔细。\n拓展探究A.何陋之有?B.吾妻之美我者……C.故愿王熟计之也!D.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例句: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C1.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掌握。例句中“之“的意思是代词,这件事。A.之:宾语前置的标志。B.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意义。C.之:代词,这件事。D.之:结构助词,的。故选:C。\n拓展探究BA.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B.臣之妻私臣(私:私下)C.臣恐强秦之为渔夫也(恐:担心)D.明日不雨,即有死蚌(雨:下雨)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ACD.正确;B.有误,句意;我的妻子偏爱我。私,偏爱。故选:B。\n拓展探究AA.【甲】文中画线的句子朗读节奏应为:今齐/地方千里。B.【甲】文中的邹忌讽谏齐威王时,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注重细节和对话描写,人物形象生动。C.《战国策》中文章大都短小精悍,富有哲理,很多成语都出自其中。如【甲】文中的“门庭若市”,【乙】文中的“鹬蚌相争,渔人得利”。D.【甲】【乙】两文的论证方法略有不同,【甲】文采用类比的方法论证,【乙】文采用设喻的方法论证。3.下列对【甲】【乙】文段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n拓展探究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4.把【乙】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n拓展探究5.【甲】【乙】两文讲的都是成功进谏国君的故事。结合【乙】文,请具体说明苏代向赵惠王进谏时所用的方法,并简要分析这样进谏的好处。运用寓言故事来喻事明理,生动形象、直白明了。寓言不仅增强了辩词的说服力,而且使行文别出心裁、独具摇曳生姿意蕴无穷的美感,让赵惠王能够清楚地明白当前的形势和自己国家所处的境地,从而比较容易接受苏代的劝谏,放弃攻打燕国。\n课下作业1.背诵全文,增加积累。2.拓展延伸:借助网络,了解《战国策》里其他有关讽谏的故事。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一些出自《战国策》的成语,如门庭若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0 20:00:04 页数:61
价格:¥3 大小:5.50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