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1.《三国志》记载,孙权封儿子孙奋为齐王,居武昌;孙休为琅琊王,居虎林(今安徽省),而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孙权该举措的主要意图是()A.瓦解分化曹魏政权B.阐明政权的合法性C.表明统一南北的意志D.制造统一全国的舆论2.南北朝时期,金属货币在北方几乎绝迹,谷帛代替了钱币作为交易媒介。但在南方,金属货币的使用却是不断扩大,还产生筹码不足和钱币盗铸等问题。这反映出当时()A.南方经济水平高于北方B.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C.货币的功能和价值下降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控力减弱3.生活在东魏北齐之际的史学家魏收,将北魏建国以来陆续修订的先世历史辑入《魏书》,将黄帝从华夏祖先推广成为北朝各族的共同祖先。这体现了()A.尊祖敬宗的宗法观念B.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C.国家统一的社会现实D.华夏观念的开始形成4.北魏时期,孝文帝深叹“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北魏都城南迁洛阳后,留在北方边镇的民众甚至出现了鲜卑化趋势。而在南方,新汉族较多地保存了北方汉族的文化传统,“蛮气”则显得不足。南北民族交融的差异缘于()A.区域地理环境B.经济发展水平C.汉文化影响力D.政府推行力度5.下图为隋朝主要粮仓分布图。图中粮仓投入使用主要得益于()第11页共11页A.全国统一格局形成与社会稳定B.统治者个人喜好及北方农业发展C.大运河的开凿与江南经济发展D.造船业发达与粮食储备技术进步6.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时期概况高祖、太宗时期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高宗、武后时期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玄宗时期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7.唐朝沿用隋制,国家每一政令的下达,都经由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程序。后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立()A.缓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B.扩大了三省长官的权力C.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D.旨终结三省六部制度第11页共11页8.唐德宗时期,建中大乱,魏博、成德、卢龙、淄青“四王”并立,但仍奉唐廷正朔,而朱泚称帝,却是企图取唐而代之,所以唐廷宁可赦肇乱的河北而讨朱泚。唐政府的这种做法()A.旨在维护儒学正统地位B.使藩镇割据得以长期存在C.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D.直接导致了唐王朝的灭亡9.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A.加强了君主集权B.促进了阶级流动C.消除了门第观念D.激化了政治矛盾10.《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有败事。”这一制度()A.使得官员之间相互倾轧B.推动专制皇权走向顶峰C.一定程度减少决策失误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11.北魏均田制规定:露田种植谷物,不得买卖;桑田种植桑榆枣树,不须交还国家,可出卖一部分,受田的农户需交纳粮食和布帛。唐代均田制则要求口分田除特殊情况不得买卖,永业田可传子孙,受田者要交纳粮绢布麻。这说明()A.农民土地利益得到制度保障B.小农经济受到巨大破坏C.魏唐时期社会贫富差距缩小D.土地兼并问题有效缓解12.敦煌莫高窟中所存北魏时期的释迦牟尼塑像,身上斜披印度袈裟,头顶扎扁圆形发髻,保留犍陀罗样式;中唐时期的胁侍菩萨塑像则肤色白净,表情随和,保留唐代平民的两片螺圆形发髻。这种变化反映出()A.隋唐文化的开放包容B.儒学主流地位的丧失C.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D.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13.魏晋时期,书法由自发走向自觉。涌现出一大批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家,他们大多出身名门世家。这表明当时()A.社会安定促进文化发展B.书法艺术开始广泛传播C.政治地位影响艺术发展D.世家大族垄断书法创作第11页共11页14.中国古代的农书中记载了大量有关农业耕作的民歌和谚语,如北魏农书《齐民要术》中便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以时及泽,为上策”“欲得谷,马耳镞”等记载。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农耕文明()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B.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C.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15.唐时,新罗与中国交往频繁,它的典章制度,文字和风俗习惯受到中国的影响,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全面接受唐文化,国内迅速形成学习唐朝的热潮,史称“唐风文化”实质上反映了()A.中外交流活跃B.唐文化实现了对周边文化的同化C.中华文化的开放性D.先进文明对于周边民族的向心力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隋初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度。开皇三年(583年),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也由于魏晋以来,战争频繁,设置常变,行政区划不断缩小,一州仅及汉时一郡,需要加以调整。因此,根据“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州、郡、县三级制度被改为州、县二级制度(炀帝时改州为郡)。同时,任免地方重要属吏的权力被收归回朝廷,凡九品以上的地方官,一律由吏部任免,并由吏部每年考核一次。后中央又规定刺史以下的地方官,三年一换,不得重任,并须回避本郡,使地方豪强难于把持本地政务。文帝还特别仿北魏旧例收回了地方官对死罪的处决权,在诏书中明确规定“诸州死罪不得便决,悉移大理案覆,事尽然后上省奏栽”。至此,封建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较为成熟的阶段。——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初改革使封建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进入新的成熟阶段的依据。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11页共11页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在察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举荐;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所以举人可以“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到了北宋,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看不到举人的姓名、乡贯等,也就很难作弊了。隋唐以来,科举出身的官员在高级官员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到宋代已占有绝对优势。——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材料三清代科举考试命题专取《四书》《五经》之句,做八股文章要求所论内容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不许自由发挥,并且对文章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和声调急缓都要相对成文,对文章的字数也有限制。乾隆时,根据皇帝个人喜好,科举考试内容增加试帖诗和楷法。由于科举考试是读书人升官发财的唯一途径,一个童生要经过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才能由生员、举人、贡士到进士,从而取得官职俸禄,所以总有一些考生试图从中投机取巧,清代时“怀挟夹带”“冒名顶替”“枪替代考”等作弊手段,已不胜枚举。——摘编自张小锐《清代科考积弊与清末科举改革》(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出现的原因。概括东汉察举制的新发展。(2)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发展趋势。科举制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3)根据材料三,概括清代科举考试的弊端。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佛教的自我调适性从入华之初就已开始。两汉时期,中国盛行神仙方术,当时来华的译经家也便风云星宿、图谶运变,莫不钻习。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佛教在民间的传播,主要借助于宣唱形式。佛教在改造自己宗教哲学、传教方式上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据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呈现很强调适性的原因及表现。第11页共11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第11页共11页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吴政权定都建业,即今江苏南京,孙权封孙奋为齐王,封孙休为琅琊王,但是“齐与琅琊均位于曹魏政权境内”,据此可知,这说明孙权的主要意图是统一南北方,C项正确。齐王孙奋的居所在武昌,琅琊王孙休的居所在虎林,都处于东吴的统治区域之内,也就无所谓“瓦解分化曹魏政”之说,排除A项;魏蜀吴三个政权都是割据一方,其政权的存在都是世势之必然,并且在题干内容中述及的是孙权所封的两个儿子,与东吴政权是否合法没有关系,排除B项;孙权封其儿子为“齐王”、“琅琊王”,这是其实际行为,不属于“舆论(公众的言论)”的范畴,排除D项。2.答案:B解析:南北朝时期北朝以实物取代货币,这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表现;而同一时期的南方货币的使用范围却不断扩大,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繁荣的表现,由此说明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B项正确;南北方商品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不代表南方的经济水平就高于北方,排除A项;南北方之间的这种差异是由于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的,并不能说明货币的功能和价值下降,排除C项;当时南北双方没有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之下,不能说明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控力减弱,排除D项。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材料“将黄帝从华夏祖先推广成为北朝各族的共同祖先”体现的是当时民族交融趋势加强,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加强,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法血缘观念,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排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华夏观念开始形成,排除D项。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民族交融。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大量少数民族散居北方各地,而汉族人口大量南迁,因此南北民族交融的差异缘于汉文化影响力的不同,故选C项。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与江南经济开发。观察地图可发现粮仓主要分布在长安、洛阳附近和大运河通往江南的一段,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方地区经济文化往来,再加上此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大运河可以实现南粮北运,故C第11页共11页正确;图中的粮仓并未分布在全国,与全国的统一格局无直接关联,排除A;隋炀帝喜欢巡游扬州,但图中的粮仓大都分布在长安、洛阳附近,可见,粮仓的分布并不是由统治者的个人喜好决定的,排除B;由地图看不出当时造船业和粮食储备技术的发达,排除D。6.答案:D解析: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翰林学士从最初备君主顾问,到能参与决策事务,再到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这反映了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学士可参与朝政决策,但这并不能表明翰林学士控制决策权,故A项错误。学士是文官的一种,但并不能代表整个文官集团,因此不能说明文官地位日益提高,故B项错误。翰林学士参与机密的诏令起草,不能说明三省六部制成熟,且材料也没有涉及三省六部制,故C项错误。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所说,政事堂的由来是因为要克服“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的弊端,唐太宗“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可知政事堂的设立有助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中设立政事堂无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A项错误;政事堂的设立并没有扩大三省长官的权力,B项错误;设立政事堂为的是解决三省议政程序中存在的弊端,不是要终结三省六部制,D项错误。8.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藩镇割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藩镇割据各拥强兵,但表面上仍尊奉朝廷。唐王朝力求暂时苟安,措置失当,使藩镇割据得以长期存在,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A项;此时中央集权削弱,排除C项;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暂缓了唐朝的灭亡,排除D项。9.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使出身贫寒的士子有机会哺乳上流社会,有利于阶级的流动,材料“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颇为寒素开路”等信息均是具体表现,故B正确;A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C项“消除”说法绝对,排除;D项说法片面,不符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B。10.答案:C解析:第11页共11页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要求学生结合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具体内容和影响来分析材料。A.从材料中的中书令省审之,可以看出这是中书省在决策事务,体现了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它只会提高行政效率,不会导致官员之间互相倾轧;B.专制皇权走向顶峰,标志是军机处的建立;C.中书舍人,各执所见,然后由中书侍郎,钟舒丽进行审核,由门下省进行批驳,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决策的失误;D.材料只能体现出中书省的权力,体现不出中书省其他各省之间的权力关系。故选:C。1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北魏和唐代的均田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均田制的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了农民的土地利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土地兼并,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小农经济受到巨大破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均田制不能缩小贫富差距,排除C项;材料主旨并不是均田制和土地兼并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1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唐代三教合一的思想文化潮流。根据材料可知,佛教塑像在中唐时期的特征已经有中国化的表现,这反映出佛教文化逐渐本土化,故选C项;材料强调佛教的本土化,而不是文化的开放包容,故排除A项;唐朝时儒学仍然是主流,故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统治者的态度,故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的书法家大多出身名门世家,表明当时士族的政治地位使其掌握着雄厚文化教育资源,影响了艺术发展,C项正确。魏晋时期社会动荡,而非社会安定,排除A项;书法艺术广泛传播与书法家大多出身名门世家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书法创作被世家大族所垄断,排除D项。14.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湿耕泽锄,不如归去”“以时及泽,为上策”“欲得谷,马耳铁”可知,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注重农时,强调遵循农作物生长的规律,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C项正确;天人感应理论源于先秦哲学,西汉时董仲舒将其完善,其为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材料信息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南北方社会生产的节奏问题,排除B项;农业谚语和民歌是对劳动人民生产经验的总结,排除D项。故选:C。15.答案:D解析:第11页共11页依据材料“唐时,新罗与中国交往频繁,它的典章制度,文字和风俗习惯受到中国的影响,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全面接受唐文化,国内迅速形成学习唐朝的热潮”并结合所学可知,新罗、日本向唐学习,说明唐朝先进对周边文化的向心力,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外交流活跃和和中华文化的开放性,但这不是实质,故AC项错误;唐文化实现了对周边文化的影响力增强,并非同化,故B项错误。故选:D。16.答案:(1)背景:隋朝的建立需要加强中央的权威;魏晋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问题显露;长期动荡,国家财力不足;地方官拥有任免属官和死刑处决权;地方豪强操控本地政务。(答出任意3点即可)(2)依据:缩减地方行政层级,合理调整地方行政建制,减少了政府开支,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收回地方属吏任免权和死刑处决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为后世地方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答出任意3点即可)解析:(1)背景:根据材料中“开皇三年,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的建立需要加强中央的权威;根据“魏晋以来,战争频繁,设置常变,行政区划不断缩小,一州仅及汉时一郡,需要加以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长期动荡,国家财力不足,地方行政区划的问题显露;根据“任免地方重要属吏的权力被收归回朝廷”“收回了地方官对死罪的处决权”可知,地方官拥有任免属官和死刑处决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地方豪强操控本地政务。(2)依据:根据材料中“‘存要去闲,并小为大’的原则”“州、郡、县三级制度被改为州、县二级制度”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制度建设与经济、行政文明等的关系分析可知,缩减地方行政层级,合理调整地方行政建制,减少了政府开支,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根据“任免地方重要属吏的权力被收归回朝廷”“收回了地方官对死罪的处决权”可知,收回地方属吏任免权和死刑处决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综合材料信息,运用唯物史观,从社会和历史等角度分析可知,隋初改革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为后世地方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17.答案:(1)原因:汉武帝的推行;儒生参政重视品德。新发展:注重培养官员的实际能力;增加了考试的环节。(2)发展趋势:公开性;严密性(更公平公正)。理由: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3)弊端:考试内容陈腐;科场舞弊泛滥。价值:注重选贤任能;追求公平公正;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解析:(1)根据材料“第11页共11页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可知察举制推行的主要原因在于汉武帝时期重用儒生参政,将人的品行作为参政的标准。根据材料“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可知东汉时期在察举过程中增加了官职实习的过程,来测试和培养官员的实践能力;根据材料“诸生试家法”,可知东汉时期在察举制的推行过程中还加入了考试制度,为选官制度向科举制的迈进奠定基础。(2)根据材料“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可知科举制的考试资格具有开放性,不需要他人举荐;根据材料“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看不到举人的姓名、乡贯等,也就很难作弊了”,可知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完善,通过封弭制度来防止阅卷官与考生之间的作弊,尽可能确保考试结果公平公正。结合所学知识,在科举制的推行下,广大的下层庶族地主和平民可以通过考试入朝为官,扩大了官吏的来源,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性,而且通过考试办法选拔官员,实际上将选官权力集中了中央,打破了地方士族门阀对国家政权的垄断,也有利于通过考试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3)根据材料“清代科举考试命题专取《四书》《五经》之句,做八股文章要求所论内容根据朱熹的《四书集注》”,可知清代科举制度的内容大多选自于儒家四书五经,内容陈腐僵化;根据材料“怀挟夹带”“冒名顶替”“枪替代考”,清代作弊现象比较常见,作弊手法多样。结合所学知识,从察举制到科举制,体现出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都比较重视官员的品行和才能,尽量通过国家制度来确保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以此来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官吏18.答案:(1)原因:佛教教义与中国本土文化有一定差异;佛教传播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抗拒。表现:依附本土文化思潮;依附民间习俗,采取民众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迎合儒家的道德观念。(2)影响:佛教日趋中国化,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挑战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也促使儒家文化吸取佛、道的精神,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解析:(1)根据材料一“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佛教的自我调适性从入华之初就已开始。……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佛教在改造宗教哲学、传教方式上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及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呈很强适应性的原因是,佛教教义与中国本土文化有一定差异;佛教传播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抗拒;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呈很强适应性的表现有:依附本土文化思潮;依附民间习俗,采取民众易于接受的传播方式;迎合儒家的伦理道德。(2)根据材料一“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后)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佛教学者遂以佛理附会玄学……佛教在改造宗教哲学、传教方式上的同时,也在政治理论上竭力迎合儒家伦理道德。”及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有: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播使佛教日趋中国化,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多元化;挑战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也促使儒家文化吸取佛、道的精神,出现了“三教合归儒”的趋势。第11页共11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0 19:58:04 页数:11
价格:¥5 大小:109.29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