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政治
>
统编版(2019)
>
必修2 经济与社会
>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3
2
/13
剩余11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课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物质资料生产的构成要素: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3.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生产资料公有制二、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要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在坚持社会主义各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公有制经济1.地位:主体地位2.范围: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为什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①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公有制经济是在国家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为国家建设、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③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③公有资产占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5.如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1)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①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第13页共13页\n②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经济进一步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集中,向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③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规范有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①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②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补充】混合所有制经济通常采用股份制形式,股份制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组织机构:决策机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及董事会)、执行机构(经理)、监督机构(监事会)为什么要国企改革?①国有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有利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②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第13页共13页\n③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调动不同主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④有利于巩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6.国有经济:主导作用(1)国有经济地位和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2)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四、非公有制经济1.范围: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2.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地位+作用)①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②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3.怎样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1)要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要健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贯彻落实包括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在内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2)要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3)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坚持爱国敬业,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持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第13页共13页\n【补充】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五、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为什么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①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③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④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发挥各种所有制的长处,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做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二课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市场调节1.资源配置(1)原因: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发展的,而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的。在资源总量一定的前提下,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增加,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资源就会减少。为了更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人类的需求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2) 手段: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2.市场决定资源配置(1)机制: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2)优点:①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产品如何分配,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②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生活中,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第13页共13页\n(3)缺点: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由市场来调节,枪支、弹药、爆炸物等特殊物品的制造和流通也不能由市场来调节,教育、医疗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服务不能由市场来调节,否则就不能保障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人民生活,严重影响社会安定。②市场调节有局限性,它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病;③单靠市场调节,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浪费;会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济不稳定;会产生不正当竞争、垄断,损害社会公平;会导致收人差距拉大。二、市场体系1.作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2.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措施:(1)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主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2)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①要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②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③要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从而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3)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政府定价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等方面。政府定价要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2.在我国,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3.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4.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四、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1.政府的六个经济职能①通过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第13页共13页\n②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③通过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④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⑤通过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⑥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2.科学的宏观调控(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1)含义: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最常用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家通过财政收人与支出政策(税收、债券、转移性支付)货币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等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含义: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要求:(1)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13页共13页\n(2)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彰显制度优势。3.意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1.为什么?(1)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2)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就要坚持新发展理念。2.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原因: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做法: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原因: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做法: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2)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原因: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做法: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第13页共13页\n建设美丽中国,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原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的必由之路。做法: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原因: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做法: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3.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关系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要求:我们要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原因:(1)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2)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域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3)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2.主要内容:①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③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人分配体系。④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⑤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⑥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⑦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3.如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第13页共13页\n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2.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1)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3.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1)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2)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4.总之,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要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5.实体经济(1)地位: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2)如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①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6.乡村振兴战略(1)原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第13页共13页\n(2)措施: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补、城乡互促、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7.区域协调战略措施: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加快发展,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分配制度1.原因:(1)根本原因:我国总体生产力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多层次。(2)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二、按劳分配(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1.基本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形式:国有、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福利不是);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所得。3.实行按劳分配原因(1)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3)实行按劳分配,是由一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三、按生产要素分配1.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2.积极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四、我国居民收入来源:第13页共13页\n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财产性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还有经营性收入(如开小店、摆小摊)和转移性收入(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五、劳动1.重要性: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2.对劳动的态度:要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六、完善个人收入分配1.原因: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为此,必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人分配关系。2.如何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人分配关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①根本措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②制度保证:坚持并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居民收人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④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生产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⑤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⑥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⑦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人,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⑧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必须坚持消除贫困。七、我国的社会保障1.社会保障的作用:(1)面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疾病,失业,养老,灾害,生活,贫困等各种问题,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第13页共13页\n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式日益多样的社会保障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2)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3)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4)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担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自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社会保障制度的形式和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企业年金、社区服务等)类型对象地位内容方式社会保险公民核心(最普遍的社会保障形式)基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社会救助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最先形成、历史最悠久;最后一道防线保障最低生活水平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社会福利“老残妇儿”和其他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福利津贴政府和社会提供社会优抚军人及军烈属特殊的社会保障物质照顾和精神抚慰国家和社会提供3.如何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有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同时,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的社会保障需求。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第13页共13页\n(4)总之,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第13页共13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核心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全面,必备!)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核心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含期末试卷及答案全套)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核心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含期末试卷及答案2套)
统编版高中政治新教材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全面,必备!)
【直接打印】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知识点复习提纲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期末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实用,必备!)
【新教材】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 经济与社会 复习提纲精简版(实用!)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含练习题及答案全套)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核心考点复习提纲精简版(实用,必备!)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核心考点复习提纲与问题复习及答案解析汇编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2-08-19 04:00:03
页数:13
价格:¥8.88
大小:543.89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