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模拟题附答案(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模拟题(二)一、选择题(1-10单选每题2分,11、12、13多选每题3分,共29分)1.人耳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人耳无法听到超声波和次声波,原因是(  )A.超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B.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C.超声波的频率和次声波的频率都大于20000HzD.超声波的频率和次声波的频率都小于20Hz2.如图所示为工人师傅推车运送纯净水的图片,对于这两种方法中哪种比较省力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的方法比较省力B.图乙的方法比较省力C.图甲和图乙两种方法所用的力大小相等D.无法判断3.如图,旅游登山时背囊中的物品有轻有重,应该怎样摆放才能使人不易向后倾倒?(  )A.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下部B.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上部C.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中部D.随意摆放都可以4.荣成烟墩角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5.雨后的街道上有些积水,到了夜晚背着灯光行走,则看到(  )A.干燥地面发生镜面反射B.积水处较亮C.干燥地面较亮D.积水处发生漫反射6.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它的速度最接近(  )A.3m/sB.30m/sC.300m/sD.3000m/s7.一个人站立于平面镜前3m处,如果此人以0.5m/s的速度向镜面走去,经过1秒钟人与像的距离是(  )A.3mB.0.5mC.3.5mD.5m8.一辆汽车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B.通过路程越短,速度就越大C.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D.速度与通过路程的长短和运动时间无关9.CCTV科教频道曾报道:有一辆小车载人后停在水平放置的地磅上时,左前轮、右前轮、左后轮、右后轮对地磅的压力分别为4750N,4980N,4040N,3960N。假设该小车四个轮子的轴心围成一个长方形,O为几何中心,AB、CD为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线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  )A.AOC区域上B.BOC区域上C.AOD区域上D.BOD区域上10.小明观察如下漫画,总结了四个观点,错误的是(  )\nA.甲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B.乙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C.丙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D.丙图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11.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A.移动较重的货箱时,在货箱下面垫上几根圆木B.要把拧的很紧的瓶盖拧开,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C.手表上用于调节指针的旋钮刻度有凹凸不平的花纹D.为把玻璃擦得干净些,要用更大一点的力压抹布12.为了使同学们在教室上课时免受周围公路等环境噪声干扰,下面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教室内保持安静,不发出任何声音B.在学校周围植树C.让同学戴个防噪声耳罩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13.同学们在湖水里看到了“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的美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B.水中的云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C.水中的鱼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D.水中的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7分)14.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  的高低。我们把物体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  。15.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验钞机发出的  (填“红外”或“紫外)光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  (填“红外”或“紫外)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电器的开启与关闭。16.一座平直的跨海大桥全长1.6km,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两个标志牌。如果一辆匀速行驶\n的载重汽车恰好达到两标志牌的最大限定值,该车通过桥中央时对桥面的压力为  N,通过该桥的时间为  h。(g取10N/kg,车长不计)17.如图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 cm的路程,小球从B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  m/s。18.电视机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  (选填“红外线”或者“紫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按一下按钮,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了  。19.小明同学课间在操场上参加爬竿活动,他先沿竖直竿匀速爬上顶端后又匀速滑回地面,则小明在上爬和下滑过程中所受摩擦力方向  (相同、不相同),摩擦力大小  重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20.成语“万籁俱寂”用来形容夜晚的宁静,从声音特性分析,这主要是指夜晚声音的 很小。在学校、医院附近有如图所示的警示牌,这种保持安静的做法属于在  处减弱噪声。21.魔术师表演了魔术﹣﹣“神奇的戒指”(如图),魔术的奥秘是:双手拉长穿过戒指的橡皮筋,低处的手中留下一段橡皮筋;保持双手位置不变,低处的手慢慢地放出这段橡皮筋,橡皮筋在收缩过程中,戒指就从低处慢慢上升,给观众留下了戒指会自动上升的假象。该魔术表演中:用力拉长橡皮筋表明力能使物体发生  ;戒指在橡皮筋上不会下滑是因为受到了  力的作用。\n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22.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A的位置,请画出:(1)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23.请画出如图光线经过透镜的光路图。四、简答题(24题8分,共8分)24.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1时间内木块保持静止状态,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1)当用F=5N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若用F=6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n(2)如图丙所示,为研究滑动摩擦力F滑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F压大小的关系,在重力为17N的木块上每次增加1N重的砝码,分别用水平拉力F使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测量数据如表:木块对水平面压力F压(N)1718192021水平拉力F(N)5.15.45.76.06.3根据表格数据,得出滑动摩擦力F滑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F压大小的关系式为  。五、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25.一辆汽车在匀速行驶,道路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并在4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驶速度为72km/h。求:(1)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的路程?(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多远?26.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再经过2.1s听到爆炸声。问:大炮距坦克多远?炮弹运行速度多大?六、实验题(每题6分,共24分)27.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同学将左图实验装置改进为如图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1)写出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写出一条即可)  (2)水平向右拉动长木板,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  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N。(3)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得出这一结论正确吗?为什么?28.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  。若秒表每格为1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n度。29.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安同学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如图乙所示,把该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当把发光物体放在光具座上35cm位置时,移动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3)当把发光物体放在光具座上45cm位置时,移动处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将发光物体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1cm,则所成像的大小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0.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3)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白纸,则白纸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火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n(5)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的 (填“A”或“B”)这一侧面观察,一位同学无论怎样调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单选每题2分,11、12、13多选每题3分,共29分)1.【分析】人耳听不到超声和次声,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是指低于20Hz的声音。根据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而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在20Hz到20000Hz之间的声音。所以,人耳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故选B。2.【分析】分别对甲乙两种情况进行受力分析。两图最大的区别是一拉一推,导致小车对地面的压力不同,由此产生的小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同,当然摩擦力越小越省力。【解答】解:拉车时,人对车的拉力一般是斜向上的,这样会减小车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减小了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所以较省力;而推车时,人用力方向一般是斜向下的,这样会增大车对地面的压力,从而增大了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所以推车较费力。故选A。3.【分析】旅游登山时,为了使人不易向后倾倒,背囊中的重物到人的重心的竖直线的距离最短。【解答】解:人的行走时,人的重心大约在如图位置,为了使人不易向后倾倒,背囊中的重物到人的重心的竖直线的距离最短。应把重的物品放在背囊上部。故选B。4.【分析】(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2)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照相机照相时底片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解答】解:(1)天鹅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故AB错误;\n(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因此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即底片上的像变小些,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故C正确,D错误。故选C。5.【分析】平静的水面比较平滑发生镜面反射,镜面反射能使平行入射的光线平行射出;路面比较粗糙发生漫反射,漫反射能使平行入射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如果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的多,人看到的物体亮,否则看到的物体比较暗。【解答】解:雨后的街道上有些积水,因为背着月光虽然水面仍然是镜面反射,但是此时的反射光大部分射到人的后背,几乎没光反射入人的眼睛;而干燥地面是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故有光线射入人的眼睛,故此时地面较亮,所以雨后的街道上有些积水,到了夜晚背着灯光行走,则看到干燥地面较亮。故选C。6.【分析】把以上速度的单位全部化成与高速公路上标志牌上的速度单位相一致的km/h,再与高速公路上规定的速度相比较,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m/s=3.6km/h,30m/s=108km/h,300m/s=1080km/h,3000m/s=10800km/h,所以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它的速度最接近108km/h。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单位的换算,关键是要知道高速公路上允许的最高速度和最低速度是多少。 7.【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像与人向镜面靠近的速度相等,并结合速度的公式判断人与像的距离。【解答】解:由v=可得,人1s通过的距离:s=vt=0.5m/s×1s=0.5m,经过1秒钟,人与镜面的距离为3m﹣0.5m=2.5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为2.5m,所以,人与像之间的距离为2.5m×2=5m。故选D。8.【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个定值,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个定值,也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因此速度与通过路程的长短和运动时间无关。\n故选D。9.【分析】重力的作用点应该作用在物体的重心,对于不均匀的物体来讲,它的重心较难确定,此题中要根据四只轮子对地磅的压力来进行分析,哪一侧压力较小,则车上再放的重物的重心应落在相应的区域。【解答】解:先进行前后比较:两前轮的压力:4750N+4980N=9730N>两后轮的压力:4040N+3960N=8000N,则物体应放在后半部;再进行左右比较:两左轮的压力:4750N+4040N=8790N<两右轮的压力:4980N+3960N=8940N,则物体应放在左半部。综上所述,若再在车上放一重物,能使整辆车所受重力的作用通过O点,则该重物的重心应落在左后部,即AOD区域上。故选C。10.【分析】先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再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力的大小;物体如果在水平推力的作用下静止,那么摩擦力和拉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拉力是多大,摩擦力就是多大。【解答】解:A、甲图中人用水平推力推木箱,但没有推动,即此时木箱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所受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B、乙图中表示人用更大的推力,但木箱仍然没有推动,即仍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故B正确;C、丙图中表示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已运动起来,但人已经摔倒,不再对木箱施加推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D、丙图中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动,由于木箱和水平地面没有改变,所以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正确。故选C。11.【分析】要减小摩擦,就要从减小摩擦的方法入手考虑: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加润滑油等。由此确定此题的答案。【解答】解:A、移动较重的货箱时,在货箱下面垫上几根圆木,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可以减小货箱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故A正确;B、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增大了手与瓶盖之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可以增大两者\n之间的摩擦,故B错误;C、指针的旋钮刻度有凹凸不平的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了手与旋钮之间的摩擦力,故C错误;D、更大一点的力压抹布,增大了抹布与玻璃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BCD。12.【分析】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答】解:A、噪声的产生处是在学校外面,学生在教室内上课需要讨论回答问题,保持安静、不讲话,不合理,符合题意;B、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在噪声的传播途中减弱噪声,合理,但不符合题意。C、如果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可以从声音的接受处减弱噪声,但学生同样也听不到老师的讲课声音,不合理,符合题意;D、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会显示噪声的分贝,但无法减弱噪声,不合理,符合题意。选ACD。13.【分析】①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②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解答】解:①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②云在天上,所以“白云”是在水中形成的像,即平面镜成像,故看到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BCD。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7分)14.【分析】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距声源的远近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声音音调的高低,我们把物体每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故答案为:音调;频率。\n15.【分析】①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是由光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②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穿透力比较强,能制成热谱仪,制成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③紫外线化学效应强,能杀菌,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使钙的吸收;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来验钞。【解答】解: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紫外线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做成验钞机;红外线可以用在遥控器上,遥控器发出红外线,实现了无线控制家中的用电器,方便人们的生活。故答案为:反射;紫外;红外。16.【分析】(1)根据限重标志牌知道车的质量,根据G=mg求出车的重力,车队桥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2)根据限速标志牌知道车的速度,根据v=求出时间。【解答】解:(1)车的质量达到限重标志牌的最大值,即车的质量m=30t=3×104kg,车的重力:G=mg=3×104kg×10N/kg=3×105N,车对桥面的压力:F=G=3×105N;(2)车的速度达到了限速标志的最大值,即车的行驶速度v=40km/h,因为v=,所以通过该桥的时间:t===0.04h。故答案为:3×105;0.04。17.【分析】(1)照片中小球两位置之差就是小球运动的路程,读取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求出小球的路程S及走这些路程所用时间t,然后由速度公式求速度V。【解答】解:(1)由照片可以看出,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小球在A点的位置坐标为0cm,在F点的位置坐标是12.50cm,则小球由A到F的路程为S1=12.50cm;(2)小球由B运动到F所用时间t=0.2s×4=0.8s,通过的路程为S2=12.50cm﹣0.50cm=12.00cm,则它的平均速度为V===15.00cm/s=0.1500m/s。故答案为:12.50;0.1500。\n18.【分析】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红外线的热作用很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可见光和不可见光都遵循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解答】解: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红外线进行遥控。遥控器对着墙时,按下遥控器的按钮发射红外线,红外线经过墙的反射作用,来控制电视机。故答案为;红外线;光的反射。19.【分析】先确定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如果受平衡力作用,再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力的方向和大小,即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解答】解:因为小明上爬或下滑的过程中都是匀速直线匀速,所以小明受力是平衡的,并且只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作用,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得,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所以上爬或下滑的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上。故答案为:相同;等于。20.【分析】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传播途中减弱、人耳处减弱。【解答】解:“万籁俱寂”说明声音的振幅较小,故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会较小;噪声也是声音,也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答案为:响度;声源。21.【分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摩擦力。【解答】解:(1)用力拉长橡皮筋时,橡皮筋被拉长,橡皮筋改变了形状。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戒指在橡皮筋上不会下滑而静止,静止的戒指有下滑的运动趋势戒指和橡皮筋之间产生了摩擦力。故答案为:形变;摩擦。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22.【分析】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所以找到A1在水\n中的像的位置是解决本题的第一关键,又因为A1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进入人眼,所以找到此光线的入射点是解决本题的第二关键,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本题也就基本完成了,剩余的就是连接A1、A2点以及人眼与光线的入射点之间的连接问题了,连接时注意连线的虚实和光线的方向问题即可。【解答】解:(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A1关于水面的像点A1′,连接A1′与人眼,交于水面一点O,过O点垂直水面作出法线,A1到O为入射光线,O到人眼为反射光线,如图;(2)A2到O为入射光线,O到人眼为折射光线,如图:23.【分析】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1)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甲所示:(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乙所示:四、简答题(24题8分,共8分)24.【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将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2)认真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找出拉力与摩擦力的关系。【解答】解:(1)当用F=5牛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静止的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拉力与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故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5N;\n木块在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受拉力F=5.1N,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f=5.1N;当用F=6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时,木块将做加速运动,而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不会变化,因为压力和粗糙程度都未变,故摩擦力大小仍为5.1N;(2)在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所受压力关系时,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f=F。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拉力与压力大小的比值不变,即摩擦力与所受压力的比值是0.3,所以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之间的关系是F滑=0.3F压。故答案为:(1)5;5.1;(2)F滑=0.3F压。五、计算题(每题6分,共12分)25.【分析】(1)司机鸣笛后,声音传到高山返回汽车时,汽车以72km/h的速度已经前行了4s,根据速度公式可求汽车行驶的距离;(2)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行驶的路程之差是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与高山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司机听到回声汽车距高山的距离。【解答】已知:v车=72km/h=20m/s,v声=340m/s,t=4s。求:(1)汽车行驶的路程s1=?(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s2=?解:(1)因为v=,所以汽车行驶的路程:s1=v车t=20m/s×4s=80m;(2)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4s=1360m,设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s,则:2s=s2﹣s1,所以s===640m。答:(1)司机从鸣笛到听到回声汽车行驶了80m;(2)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640m。26.【分析】(1)知道炮弹爆炸发出声音传到反坦克炮的时间和声音的传播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反坦克炮与坦克之间的距离;(2)知道坦克炮与坦克的距离、从开炮到炮弹击中目标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炮弹飞行的速度。【解答】解:(1)大炮距坦克s=vt=340m/s×2.1s=714m;(2)炮弹飞行的距离s'=s=714m;炮弹运行速度v'===1190m/s。答:大炮距坦克714m,炮弹运行速度是1190m/s。\n六、实验题(每题6分,共24分)27.【分析】(1)应水平匀速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困难,对运动着的弹簧测力计难于读数;(2)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时,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看清分度值读出示数;(3)探究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相同而物体间的接触面积不同。【解答】解:(1)实验中他们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性,很难读数,原因是:难于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小明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利用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对静止的弹簧测力计读数比较容易;(2)测力计匀速拉着木块沿长木板匀速滑动,木块所受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弹簧测力计分度值为0.1N,此时示数为2.8N,故滑动摩擦力为2.8N;(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他们应控制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不变,改变接触面积大小;实验中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是错误的,因为接触面积减小一半的同时压力也减小一半,存在两个变量。故答案为:(1)不需要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操作,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方便读数;(2)二力平衡;2.8;(3)不正确;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28.【分析】(1)斜面坡度越小,小车速度变化越慢,小车运动时间越长,越方便时间的测量;(2)从图中秒表读出小车通过全程所用时间和小车运动距离,利用速度公式求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3)求出前半程、后半程所用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解答】解: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小车运动全程的距离和时间,s=0.5m+0.5m=1m,t=5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0.2m/s;由图知,上半程路程和时间,s1=0.5m,t1=3s,\n上半程平均速度:v1==≈0.17m/s,由图知下半程的路程和时间,s2=0.5m,t2=5s﹣3s=2s,下半程平均速度:v2===0.25m/s,则v1<v2,所以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故答案为:时间;0.2m/s;小于。29.【分析】(1)首先根据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定义得出凸透镜的焦距,然后根据凸透镜成像的情况进行判断,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的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2)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3)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无法成像;凸透镜成虚像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物体远离凸透镜,像越远离凸透镜,像会变大。【解答】解:(1)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30.0cm﹣20.0cm=10.0cm,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2)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把发光物体放在光具座上35cm位置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或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3)把发光物体放在光具座上45cm位置时,物体距离凸透镜50cm﹣45cm=5cm,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光屏上无法成像;此时将发光物体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1cm,则所成像的大小会变大。故答案为:(1)10.0;(2)放大;幻灯机(或投影仪);(3)不能;变大。30.【分析】(1)要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需借助直尺,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2)根据平面镜不能透光,只能反射光,不能确定出像的位置,而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这一特点分析;(3)在实验中为了便于研究像的特点与位置,用了两支相同的蜡烛,将另一支蜡烛放在像的位置与像进行比较,运用了替代法;(4)虚像实际并不存在,所以不会出现在光屏上;\n(5)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所以应在A侧观察,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则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解答】解:(1)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刻度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板不但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便于观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与物体的位置有何关系和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4)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烛焰的像,从而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5)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虚像必须通过光学元件来观察,所以眼睛应该在蜡烛A这一侧,蜡烛不能与像重合是因为蜡烛与像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故答案为:(1)到镜面距离;(2)确定像的位置;(3)大小;(4)不能;虚;(5)A;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2-08-14 09:00:02 页数:18
价格:¥5 大小:2.46 MB
文章作者:135****156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