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上册
>
第四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
>
单元学习任务
>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检测卷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1
2
/11
剩余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部编语文必修上第四单元检测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近几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汉服逐渐成为一种流行元素,穿汉服也从一种行为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潮流。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汉服爱好者达500多万人。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商品成为消费时尚,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国潮”。国潮作为现代时尚景观中的独特呈现,其内容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外在形式则吸纳并融汇了当代大众审美。这种先锋与复古碰撞的创意,在追求个性化表达的青少年群体之中颇具吸引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搭上国潮的列车。除了已经流行起来的汉服、破圈的博物馆文创产品、成为各大景区标配的特制文创雪糕,白酒、口红、家具、家电等常见的消费品也都推出了各自的“国潮款”。随着工业化的完成,西方社会已经进入后现代社会,我国也在朝这一方向加速推进。在后现代社会,商品不再是仅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而更具有符号价值,人们消费某种商品,更多是为了获得商品所承载的符号意义。兵马俑造型的文创雪糕不比普通雪糕更甜,但正如网友所言:“逛着兵马俑吃着兵马俑造型的雪糕,有种穿越回秦朝的感觉,口中甜丝丝的味道勾起了我对那个朝代的无限好奇,引导着我重新学习了一遍秦朝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购买和消费国潮产品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在使用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国潮产品之所以受到追捧,关键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被唤醒,希望通过时尚的形式走进并了解传统文化。国潮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可是,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国潮产品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仍然是浅层次的,往往重其表而轻其里。比如,一些品牌对于国潮的理解还停留在龙凤、图腾、繁体字上,甚至从古代随意挑选一个物件并将其化作具体“符号”印在服饰上,再染上年画风格的配色,就为自己打出国潮的噱头。这些附庸风雅的产品根本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国潮产品,说白了,不过是把传统文化当作装点门店的“包装纸”。还有一些国潮产品在设计中跟风猎奇,把诗文字词、典籍图画、车马舟船等古风元素进行生硬嫁接或胡乱杂糅,通过所谓后现代艺术化处理装饰门脸以示复古。更有甚者,张冠李戴,把日韩风当成国潮范。如此的国潮产品,降低自身文化品位事小,阻碍文脉传承事大。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包装,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深度融合,是一种精神哲学和文化信仰。国潮产品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需要在对传统文化认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度提炼萃取,同时还需要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解决好“体”与“用”的关系,即传统文化到底是品牌营销的策略手段,还是产品应该具有的内在品质,毫无疑问,国潮产品的流行很大程度上缘于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寻根热情。从文化的现代化演进来看,国潮产品厚植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是本土文化精神现代化重构中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与活泼的时代性。如果把传统文化当作创造经济价值的手段,把国潮产品生产等同于一般的工业化制造,那就矮化了国潮的社会价值与精神意义。(摘编自唐尚书《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包装》)材料二:毋庸置疑,“国潮”火爆正当时。但是,在其火爆之下仍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这些问题正在破坏着年轻人对“国潮”的好感。关天玥就是被现象级火爆产品裹挟的“受害者”。谈起自己购买“国潮”的经历,关天玥无奈地叹了口气。“我就是彩妆摆设爱好者,”她调侃,“买一家换一家。”在关天玥看来,大部分她所购买的“国潮”彩妆,几乎都是打着国风元素和国货情怀吸引消费者,但是除了外包装之外,最重要的部分——内里却不能满足使用感,过度营销狂欢之后,失落感往往会包围她。“当卖完情怀,我也不知道还有多少韭菜能被割。”她说。这也是当前“国潮”市场存在的现象。在她看来,虽然“国潮”发展势头正猛,但整个市场却鱼龙混杂。一方面,不少企业在过度营销“囯潮”。“不仅服饰,日用品、美食、家电……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说‘国潮’,任何品牌挂着‘国潮’就可以成为‘国潮’。”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商家,打着“国潮”的噱头,实际只是在做简单的中国元素的叠加,做工粗糙,更谈不上能有核心的品牌文化。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张庆辉认为,市场是未来“国潮”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些问题应该靠市场的优胜劣汰来解决。而董妍认为,从国家层面制定一个整体的行业质量标准也刻不容缓,在此基础上,品牌才能在兼顾时代精神的同时,去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价值,打造品牌文化。(摘编自张雅婕《“国潮”崛起正当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潮作为现代时尚景观中的独特呈现,其产品创意体现了当代大众审美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交流碰撞。B.在后现代社会,人们消费某种商品不再看重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获得该商品所承载的符号意义。C.打着国潮的噱头,把传统文化当作装点门店“包装纸”的产品,根本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潮产品。D.过度营销“国潮”,或打着“国潮”的噱头忽视消费者使用感受的行为,都在破坏着年轻人对国潮的好感。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从文中网友对兵马俑造型雪糕的评价可以看出,国潮产品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其使用价值得到提升。B.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包装,只要在产品设计之初解决好了“体”与“用”的关系,就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C.“当卖完情怀,我也不知道还有多少韭菜能被割”,关天玥的话透露出对仅注重包装的国潮产品未来发展的担忧。D.针对“国潮”市场上存在的问题,与张庆辉的观点相比,董妍的观点更加全面、深刻,也更符合国潮发展的实际。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能够支撑材料一第4段观点的一项是()A.故宫上线了故宫元素的立体书籍B.白酒企业将新产品命名为“何以解忧”C.某博物馆推出线上360全景逛展D.某汉服品牌举办汉服艺术推广活动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5.某文创公司想邀请您设计某款国潮产品,结合材料内容,你认为需要注意哪些方面。1.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不再看重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获得该商品所承载的符号意义”错误,原文说的是“人们消费某种商品,更多是为了获得商品所承载的符号意义”,并不是“不再看重使用价值”。2.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国潮产品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错误,根据评论“有种穿越回秦朝的感觉,口中甜丝丝的味道勾起了我对那个朝代的无限好奇,引导着我重新学习了一遍秦朝的历史”可见,这里不能看出“文化自信”被唤醒,主要体现的是“购买和消费国潮产品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B项,“只要……就”太过绝对,原文只说“国潮产品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需要在对传统文化认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度提炼萃取,同时还需要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解决好‘体’与‘用’的关系”,但并不是说只要解决了这关系,就能获得持久生命力。D项,“与张庆辉的观点相比,董妍的观点更加全面、深刻,也更符合国潮发展的实际”错误,董妍和张庆辉是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观点,并不能辩证其优劣。3.A【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方法的能力。第四段的观点是“国潮产品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需要在对传统文化认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度提炼萃取,同时还需要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解决好‘体’与‘用’的关系,即传统文化到底是品牌营销的策略手段,还是产品应该具有的内在品质”。B项,尽管取了个有内涵的名字,但其内在品质并没有深度萃取,是属于品牌营销策略,不能支撑观点。C项,“线上360全景逛展”不属于“国潮产品”,而是新技术的运用,不能支撑观点。D项,“汉服艺术推广活动”没有体现内在品质,是一种品牌营销策略,不能支撑观点。4.材料一是层进式结构,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行文,先给“国潮”现象下定义,再分析国潮受欢迎的原因,接着提出国潮产品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解决办法,层层深入,议论透彻。【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先介绍“国潮”是什么: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商品成为消费时尚,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国潮”。第二段介绍“国潮”的特点:其内容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外在形式则吸纳并融汇了当代大众审美。和“国潮”受年轻人欢迎,因而产品众多的现状。第三段挖掘国潮产品大量涌现和受欢迎的原因,“商品不再是仅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而更具有符号价值”“国潮产品之所以受到追捧,关键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被唤醒,希望通过时尚的形式走进并了解传统文化”。第四段指出“国潮产品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仍然是浅层次的,往往重其表而轻其里”“把传统文化当作装点门店的‘包装纸’”“一些国潮产品在设计中跟风猎奇”“张冠李戴,把日韩风当成国潮范”等问题。最后一段提出“国潮”长久发展的办法:需要在对传统文化认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度提炼萃取,同时还需要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解决好“体”与“用”的关系。结构上来说层层递进,分析鞭辟入里,说理清楚透彻。5.①在内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在外吸纳融汇当代大众审美,打造真正的国潮品牌。②抓住消费者心理,注重以时尚的形式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从而引导人们走进并了解传统文化。③不要把传统文化当做装点门面的“包装纸”,要在对传统文化认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度提炼萃取,还需要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解决好“体”与“用”的关系,注重内在品质。④不要只卖情怀而忽视内在品质,应该提供给消费者内外兼美的商品。⑤注意市场需求和行业质量标准,兼顾时代精神的同时发展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价值,打造品牌文化。【解析】本题探究文中的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根据材料一“国潮作为现代时尚景观中的独特呈现,其内容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外在形式则吸纳并融汇了当代大众审美”可见,应该着重于在内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在外吸纳融汇当代大众审美,打造真正的国潮品牌。“商品不再是仅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而更具有符号价值,……希望通过时尚的形式走进并了解传统文化”可见,要抓住消费者心理,注重以时尚的形式唤醒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从而引导人们走进并了解传统文化。“国潮产品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仍然是浅层次的,……不过是把传统文化当作装点门店的‘包装纸’”“国潮产品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还是产品应该具有的内在品质”可见,应该“在对传统文化认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度提炼萃取,同时还需要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解决好‘体’与‘用’的关系”。根据材料二“大部分她所购买‘国潮’彩妆,几乎都是打着国风元素和国货情怀吸引消费者,但是除了外包装之外,最重要的部分——内里却不能满足使用感……”“当卖完情怀,我也不知道还有多少韭菜能被割”可见,不能只卖情怀而忽视内在品质,应该提供给消费者内外兼美的商品。“这些问题应该靠市场的优胜劣汰来解决”“从国家层面制定一个整体的行业质量标准也刻不容缓……去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价值,打造品牌文化”可见,要注意市场需求和行业质量标准,兼顾时代精神的同时发展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价值,打造品牌文化。(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老北京的夏天肖复兴老北京人的夏天吃食,可谓五花八门。早年间,老北京是把面食统统都叫成饼,分为汤饼、炊饼和胡饼三类。胡饼是舶来品,火炉里烤的,如现在吃的烧饼;炊饼是上锅蒸的,如现在吃的馒头;汤饼便是面条,当然还包括馄饨,《长安客话》里记载:“水沦而食者皆为汤饼。”如今,北京人已经不叫汤饼了,面条从何时叫顺了口,我不大清楚,但清楚面条的种类虽然现在很多,但已经远不如以前丰富了。很多面条,如今吃不到了,手艺失传了,比如“蝴蝶面”。《旧京纪事》里说的:“蝴蝶面、水滑面、手掌面、切面、挂面……”水滑面大约说的是过水面,手掌面说的是刀削面,这个蝴蝶面,我是不知道究竟是一种什么面了。很多老北京的吃食,现在都已经无法找到了。如今,流传至今仍然让北京人有口福值得珍爱的夏天食品,在我看来,是奶酪、酸梅汤和果子干。奶酪是牛奶的一种变体,将牛奶煮沸,加冰糖,点白酒,冰镇而成,有点儿像酸奶。这是清朝入京后带来的旗人的夏天小吃,当时满语叫“乌他”,从皇宫流入市井,应该是清同治年间的事情。老北京人,尤其是旗人,最爱吃这一口,从清末到民国一直到现在,对它一直赞不绝口。邓云乡先生就这样不吝美词说它:“真是一种奶制的最好的夏季食品,用琼浆玉液来形容,是毫不为过的。”而且,奶酪的品种也有很多,《东华琐录》里说:“有凝乳膏,所谓酪也。或饰以瓜子之属,谓之八宝,红白紫绿,斑斓可观。”八宝奶酪,只是其中一种,还有山楂酪、核桃酪和杏仁酪多种。一般卖奶酪的店铺或小摊,还兼卖奶卷和酪干,特别是那种琥珀色的酪干,真的是美味无比。能够将液体的牛奶做成半固态的奶酪,又能做成固体的酪干,真的是将牛奶发挥到了极致。这种酪干和奶酪,做起来很麻烦,而且,成本远高过酸奶。但是,确实味道独特,出了北京城,还真的吃不着了。我姐姐一直住在呼和浩特,好多年没有回北京,前些年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问她想吃点儿什么老北京的吃食?她说想吃核桃酪。我满北京城地转悠,也没有找到一处卖核桃酪的。我的孩子读中学的时候,到崇文门西边的梅园,第一次吃到奶酪,觉得好吃,然后,就带着同学到那里去吃,一吃都爱不释口。大学毕业之后,孩子到美国留学,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每一年从美国回到北京,准会先要跑到梅园,吃一碗奶酪,尝一尝酪干。这是他少年时候的味道,也是他北京的味道。酸梅汤,老北京卖酸梅汤以信远斋和九龙斋最出名。民国时,徐霞村先生说:“北平的酸梅汤以琉璃厂信远斋所售的最好。”那时候,有街头唱词唱:“都门好,瓮洞九龙斋,冰镇涤汤香味满,醍醐灌顶暑氛开,两腋冷风催。”说的就是这两家。信远斋在琉璃厂,九龙斋在前门的瓮城,民国时瓮城拆除后,搬到肉市胡同北口。九龙斋,我小时候还见过,很快就销声匿迹。前两年,九龙斋重张旧帜,派人找过我,让我带他们到前门指认老店旧址。信远斋,解放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起码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一直在琉璃厂。梅兰芳、马连良等好多京戏名角,都爱到那里喝这一口。店里一口青花瓷大缸,酸梅汤冰镇其中,现舀现卖。有传说信远斋每天会在店门口洒好多酸梅汤,让其散发的芬芳气味来吸引人,大概是夸张,爱这一口的,用不着这样的梅汤铺地,也照样熟门熟路去那里的。那时候,酸梅汤之所以被北京人认可,如九龙斋和信远斋这样的有声誉的店家,首先是原料选择极苛刻,乌梅只要广东东莞的;桂花只要杭州张长丰、张长裕这两家种植的;冰糖只要御膳房的……除选料讲究之外,制作工艺也是非同寻常的。曾看《燕京岁时记》和《春明采风志》,所记载并不详细,却大同小异,都是:“以酸梅合冰糖煮之,调以玫瑰、木樨、冰水,其凉振齿。”看来,关键在“煮”和“调”的火候和手艺,于细微之处见功夫。这和完全靠配方大行其市的可乐做法,是完全不同的。果子干,柿饼和杏干为主料,加以藕片、梨片、玫瑰枣,用大力丸煮汤,冰镇而成。好的果子干,浓稠如酪,酸甜可口,上面要浮一层薄冰。与酸梅汤和奶酪相比,它没有那样高贵的出身和讲究,一般用吃饭的大碗盛,是地道的平民夏天消暑的食品,既可以解渴,又可以解饱。记忆里吃的果子干最正宗的一次,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城南西罗园小区刚建成,四周还是一片木板围挡的工地,在工地的简易房里,见到一家专门卖果子干的小店,夫妻两人都刚刚下岗,开了这家小店。他们从父辈那里学来的祖传的手艺,那果子干做得地道,好吃不说,光看表面那一层颜色,就得让人佩服,柿饼的霜白,杏干的杏黄,枣的猩红,梨片和藕片的雪白,真的是养眼。关键是什么时候到那里吃,果子干上面都会浮着那一层透明如纸吹弹可破的薄冰。快四十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见过这样漂亮可口的果子干了。(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对北京人来说,现在的面条就是过去的汤饼,面条种类虽然现在很多,但也不如以前丰富。B.奶酪是类似于酸奶的一种牛奶变体,从清末到民国再到现在,老北京人对它一直赞不绝口。C.“我的孩子”在“我”的带领下,尤其喜爱奶酪和酪干,一定要到崇文门西边的梅园去吃。D.信远斋的酸梅汤远近闻名,也离不开营销手段,店家每日洒酸梅汤,用其香气吸引顾客。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老北京的面食开篇,又说很多老北京的吃食已无法找到,是为了下文写流传至今的奶酪、酸梅汤和果子干做铺垫。B.文章介绍奶酪时引用《东华琐录》中的句子,意在说明奶酪品种的丰富,不仅有助于印证作者观点,又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C.文章写酸梅汤时,插叙曾销声匿迹的九龙斋找“我”指认老店旧址,暗示当下人们开始重视保护老北京民俗文化,深化了主旨。D.文章最后用排比写小夫妻做的果子干的样子,作者感慨再也没有见过像这样漂亮可口的果子干,抒发了对果子干消失的遗憾与怀念之情。8.文章题为“老北京的夏天”,但内容上都在写老北京的吃食,这样安排有什么效果?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反复出现“味道”,在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B【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现在的面条就是过去的汤饼”错,根据原文“汤饼便是面条,当然还包括馄饨”可知,汤饼并不仅仅是面条。C项,“‘我的孩子’在“我’的带领下”于文无据,原文“我的孩子读中学的时候,到崇文门西边的梅园,第一次吃到奶酪”并不能说明是在“我”的带领下去吃的。D项,“也离不开营销手段,店家每日洒酸梅汤,用其香气吸引顾客”错,原文说的是“有传说”,作者也觉得这大概是一种夸张的说法。7.D【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D项,“果子干消失”理解有误,原文的最后一段作者感慨的是“记忆里吃的果子干最正宗的一次”,并不是说果子干已经没有了。8.①写老北京城的吃食是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选取流传至今的、具有地方特点的老北京夏季吃食,更能够体现老北京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城市特点,体现其历史传承意义;②写老北京的吃食,就是写老北京人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烟火气息,使老北京的夏天更加具体可感,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夏天的老北京所独具的城市特色。【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语段作用和艺术构思的能力。文章标题为“老北京的夏天”,而作者选取的写作内容却是北京的吃食,这是将“夏天”这样一个大的题目具体化,便于作者展开写作,“老北京人的夏天吃食,可谓五花八门”“很多老北京的吃食,现在都已经无法找到了。如今,流传至今仍然让北京人有口福值得珍爱的夏天食品,在我看来,是奶酪、酸梅汤和果子干”,作者提出老北京的“夏天吃食”,通过夏天的典型事物——“奶酪、酸梅汤和果子干”展开写作,以小见大,剪裁得当。“他们从父辈那里学来的祖传的手艺,那果子干做得地道,好吃不说,光看表面那一层颜色,就得让人佩服”,作者在写果子干时,强调了手艺的祖传,带有老北京的群体记忆,体现了历史传承色彩。“真是一种奶制的最好的夏季食品”“确实味道独特,出了北京城,还真的吃不着了”“是地道的平民夏天消暑的食品,既可以解渴,又可以解饱”,作者在写自己记忆中最具代表性的老北京的夏天吃食时,具有老北京的独特地方色彩。9.①“少年时候的味道”是“我的孩子”读中学时,与同学一起去梅园吃奶酪与酪干的味道;②“少年时候的味道”也是“我”记忆中过去老北京夏季吃食的味道,伴随着年少时光的逝去,很多现在已品尝不到了;③“北京的味道”,对“我的孩子”来说更是故乡的味道与难以割舍的乡情,是老北京独具的地方风土人情与城市特色。【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作品意蕴的能力。“这是他少年时候的味道”中“少年时候的味道”首先指的是“我的孩子读中学的时候,……第一次吃到奶酪,觉得好吃,然后,就带着同学到那里去吃,一吃都爱不释口。大学毕业之后……每一年从美国回到北京,准会先要跑到梅园,吃一碗奶酪,尝一尝酪干”,是孩子中学时对奶酪味道的记忆;再者是“我小时候还见过,很快就销声匿迹”,是我小时候对这些夏天食物味道的记忆,现在已品尝不到了;“也是老北京的味道”“我姐姐一直住在呼和浩特,好多年没有回北京,前些年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我问她想吃点儿什么老北京的吃食”“快四十年过去了,我再也没有见过这样漂亮可口的果子干了”“前两年,九龙斋重张旧帜,派人找过我,让我带他们到前门指认老店旧址”,可见,北京的味道就是“我”“我的孩子”“我姐姐”等为代表的老北京人对古老味道的记忆,是对故乡味道的回味和怀念,是北京独具特色的城市记忆和传承。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史,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①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注:表,古代测日影的标杆。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B.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C.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D.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子,甲为天干首位,子为地支首位,干支相配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下文的“庚寅”也是此意。B.宗室,是古代社会中对与君主同一宗族血亲的称谓,历代皇族例称为宗室。C.海内,即国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绕着大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D.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赞同封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的宗族,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D.裴矩是隋朝的旧臣,进入唐朝后,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于进言,对唐太宗的不当行为谏诤,受到唐太宗的认可和当众表扬。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14.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10.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以”是目的连词,连接行为和目的,“镇天下”是“强宗室”的目的,中间不能断开,“故”表结果,引领下文,“故”前断开,所以排除AD;“虽”为连词,经常用于句首,所以在“虽”前面断开,“皆为王”作谓语,主谓间不该断开;“遍封宗子”中“宗子”作宾语,“子”后断开;“于天下利乎”,这是疑问句,承前省略主语“此(这样做)”,独立成句。排除C。11.D【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朝廷中的各级官吏”错误,“有司”指有关部门或主管某部门的官吏。1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错误。由原文“安用重法耶”可知,太宗认为没有必要使用严刑峻法,并非否认严刑峻法的作用,选项概括不准确。13.(1)皇上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暗地里叫身边人贿赂官员进行试探。(2)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佞臣就会变成忠臣。【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话的得分点为:“患”,担心;“赇”,贿赂;“左右”,身边的人。第二句话的得分点为:“恶”,讨厌;“过”,过错;“佞”,谄媚。14.①道理: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②目的:告诚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解释“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资治通鉴》是一部专为皇帝编撰的介绍历代兴亡得失的作品,其创作目的就是告诫君主如何吸取历代教训,这为考生作答给出了提示。司马光的评价源于上文对唐太宗三个善于纳谏的故事,说明君王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执政水平,上行下效,成为臣子的表率,实现良好的君臣互动。【参考译文】唐高祖显德九年秋天八月甲子这一天,唐太宗在东宫显德殿即位。起初,高祖想以加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威镇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堂兄弟以及他们的儿子,即使童孺幼子均封为王,达数十人。为此,太宗语气和缓地征求群臣的意见:“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封德彝回答道:“太上皇亲善厚待皇亲国戚,大肆分封宗室,自东西汉以来都没有如此之多。封给的爵位既高,又多赐给劳力仆役,这恐怕不能向天下人显示自己的大公无私吧!”太宗说:“有道理。朕做天子,就是为了养护百姓,怎么可以劳顿百姓来养护自己的宗族呢!”十一月,庚寅(初五),将宗室郡王降格为县公,只有功勋卓著的几位不降。唐太宗和群臣讨论如何平息盗贼。有人请求用严格的法令来禁止,太宗面含嘲笑着说:“百姓之所以成为盗贼,是因为赋税劳役繁重,官吏贪污,民众饥寒切身,所以才不顾廉耻的。朕应当捐弃奢华,减少费用,轻徭薄赋,任用清廉的官员,让百姓衣食有余,自然就不做盗贼了,哪里需要用重法!”这样过了几年以后,天下太平,路不拾遗,外面的大门都不用关闭,商旅之人可以在荒郊野外露宿都不用担心治安问题。太宗听说了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的名声,召见他询问政道,张玄素答道:“隋主喜欢自己把持所有事务,不愿意信任群臣,因此群臣恐惧,只知道受命奉行而已,没有敢违抗的。以一人的智慧决定天下事,即使能够做到得失相半,犯的错误也已经很多了,加上君主被下面阿谀奉承所蒙蔽,不亡国还等什么!陛下如果能够谨慎地选择群臣,将政事分别交付给他们,自己安坐在朝廷上考查其成败而施以刑法或者赏赐,如果能够这样,何必担心天下治理不好呢?太宗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将他升为侍御史。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们。有一个刑部的司门令史收受绢帛一匹,太宗得悉后想要杀掉他。民部尚书裴矩劝谏道:“当官的接受贿赂,罪的确应当处死;但是陛下派人送上门去让其接受,这是有意引人触犯法律,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谓‘用道德加以诱导,以礼教来整齐民心’的古训。”太宗听了很高兴,召集文武五品以上的官员,对他们说:“裴矩能够做到在位敢于力争,并不一味地顺从我,假如每件事情都能这样做,国家怎么能治理不好呢?”臣司马光曰:古人说过:君主贤明则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是位佞臣而在唐则是忠臣,不是他的品性有变化。君主讨厌听人揭短,则大臣的忠诚便转化为谄谀;君主乐意听到直言劝谏,则谄谀又会转化成忠诚。由此可知君主如同测影的表,大臣便似影子,表一动则影子随之而动。(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除夜齐己夜久谁同坐?炉寒鼎亦澄。乱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白发添新岁,清吟减旧朋。明朝待晴旭,池上看春冰。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除夜”点明写作时间,除夕之夜,世人大都热闹团圆,而诗人却孤苦伶仃。B.诗人除夜独坐,窗外雨雪飞扬,风吹松乱;一室之内,幸有香灯相伴,心中顿添暖意。C.“白发添新岁,清吟减旧朋”,一“添”一“减”,用字虽相反,却均表现感伤之情。D.本诗虚实相生,实写当下雨雪之景,虚写次日待晴天看春冰,诗境由此得以拓展。16.本诗首联颇为精巧,请简要赏析。15.B【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内容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B项,“幸有香灯相伴,心中顿添暖意”赏析有误。“乱松飘雨雪,一室掩香灯”,描写窗外雨雪飞扬,风吹松乱,而房间内只有香灯陪伴,凸显人物的孤独。16.①以设问开篇,用只有炉寒鼎澄暗示诗人无人相伴;②呼应标题,以“夜”破题,起句自然;③“寒”“澄”二字一反节日的热闹氛围,凸显环境的清寒与诗人的孤寂。【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夜久谁同坐?炉寒鼎亦澄”,“谁同坐”,以设问开篇,只有炉寒鼎澄陪伴自己。其实是无人同坐,无人陪伴自己。标题《除夜》,点明写作时间,除夕之夜,世人大都热闹团圆,而作者的境遇不同。呼应标题。“寒”,跟“暑”相对,冷清;“澄”,澄清,一反节日的热闹氛围,写出了环境的清寒,凸显人物的孤独、失落。(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明作者对陈同甫寄予希望且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3)唐代政治家魏征曾有“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的名句,写尽景色之荒凉凄楚。用“猿”与“鸟”来共同描写景物、营造氛围的写法在诗歌中较为常见,比如我们学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2)往往取酒还独倾一尊还酹江月(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赢”“倾”“尊”“酹”“啸”“渚”。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剪纸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蔚县剪纸为代表的北方剪纸质朴、醇厚;以扬州剪纸为代表的南方剪纸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魅力,形象夸张、简洁,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扬州剪纸发展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从东汉造纸术被改良开始,到唐代民间纸人纸马、明清包家灯、清代包钧剪画、刺绣花样,再到当今的艺术型剪纸。扬州剪纸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它作为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经过时间的积淀成为________的经典题材,呈现________的艺术特色,其从原始形态的孕育阶段发展到繁荣兴盛的时期,展现民间的剪纸事鬼风俗、剪彩胜习俗、人生礼俗。扬州剪纸是一种优美的民间艺术,凭借着细腻典雅、________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技艺扎根于民间,自然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适应着各时期不同的审美要求。它朴素而充满真情,有反映民俗民风、神话传说方面的作品,也有反映市民生活、地方风景等方面的作品,充分________扬州特有的风土人情和历史人文景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经久不衰 独特 玲珑剔透 展现B.经久不息 独创 玲珑剔透 展现C.经久不息 独特 短小精悍 昭示D.经久不衰 独创 短小精悍 昭示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各地民间剪纸因此分为不同的派系B.中国各地民间剪纸分为不同的派系C.中国各地民间剪纸因此具有不同艺术风格D.中国各地民间剪纸具有不同艺术风格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以扬州剪纸为代表的南方剪纸构图精巧雅致,线条清秀流畅,形象夸张、简洁,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魅力。B.以扬州剪纸为代表的南方剪纸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魅力。C.以扬州剪纸为代表的南方剪纸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魅力,构图精巧雅致,线条清秀流畅,形象夸张、简洁。D.以扬州剪纸为代表的南方剪纸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魅力,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18.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处,“经久不衰”,经过很长的时间而不衰退。“经久不息”,经过很长的时间而不停止。文意是扬州剪纸一直作为经典题材被选用,应填入“经久不衰”。第二处,“独特”,指特有的,特别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独创”,独自制造,也指独特的创造。和“艺术特色”搭配,应填入“独特”。第三处,“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结构新奇,精巧美观。多指中间雕空的工艺美术品。“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修饰对象为“艺术风格”,应填“玲珑剔透”。第四处,“展现”,指明显地表现出来。“昭示”,明白地表示或宣布。文意为风土人情和历史人文景观明显表现出来,应填入“展现”。19.D【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由后文“以蔚县剪纸为代表的北方剪纸质朴、醇厚;以扬州剪纸为代表的南方剪纸……形象夸张、简洁”可知,这是说剪纸的艺术风格,而AB是说“派系”,故排除。由前文来看,前面并没有说各地民间剪纸具有不同艺术风格的原因,所以“因此”一词多余,排除C。20.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一处,“构成……魅力”搭配不当,应改为“形成……魅力”。第二处,“形象夸张、简洁,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不合逻辑,按照句子逻辑,应是由点到线到面,所以应该是“线条清秀流畅,构图精巧雅致,形象夸张、简洁”的顺序。第三处,语序不当,“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魅力”是最后的结果,作为总结句放到最后。只有B项修改正确。(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对联,也叫对子,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在我国联苑中,有不少蕴含科学知识的佳联。此类联语含义深刻,构思精妙,读之受益匪浅。一曰数学知识联。“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南楼孤雁,月中带彩一双飞。”其中的数字掺进了乘法运算,上联“十四点”是“七”的两倍,下联__________。二曰__________。“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对得真实贴切而又奇巧。三曰天文知识联。“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春雷似鼓秋雷似鼓,发声鼓收声鼓。”上联从月的形状上介绍了天文知识,下联从声音上__________,一形一声,构成一幅对联,给人留下无穷的韵味。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文中“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一句,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1.①“一双”是“孤”的两倍②植物知识联③介绍了春雷与秋雷的区别【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文“一曰数学知识联”,上联“十四点”是“七”的两倍,推断①处可以填入“‘一双’是‘孤’的两倍”之类的内容。第二空,根据后文“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梅花桂花玫瑰花,藕、荷”等对象属性,以及前后内容“一曰数学知识联”“三曰天文知识联”,推断②处可以填入“植物知识联”之类的内容。第三空,根据与前文“上联从月的形状上介绍了天文知识”比较,对应下联的内容“春雷似鼓秋雷似鼓,发声鼓收声鼓”,推断③处可以填入“介绍了春雷与秋雷的区别”之类的内容。22.①“藕”与“荷”、“泥中”与“水面”、“玉管”与“朱笔”、“地理”与“天文”、“入”与“出”、“通”与“点”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对仗工整;②对偶手法描绘出了莲藕长在泥中,根扎在泥下,荷花出于水面之上,含苞待放的荷花指向天空的一派生机盎然的图景,“通地理”“点天文”寓意知识渊博,文学功底深厚。【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从对偶句构成的角度看,“藕”与“荷”、“入”与“出”、“泥中”与“水面”、“玉管”与“朱笔”、“通”与“点”、“地理”与“天文”,依次两两相对,而且每一组都词性相同,字数相等,结构一致,平仄相对、意义相关,对仗工整。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看,上联“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前半句是实景,莲藕生长在泥土中;后半句就将莲藕比作了玉管,还将其拟人化——“通地理”的,大多是饱读之士。含义深刻,耐人寻味。下联“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前半句也是写的实景,荷花浮出水面,后半句将荷花还没有绽放的花苞比作“朱笔”,“点”字也是拟人的手法——“点天文”的,也多为学识渊博之人。上下联巧妙联系,让人回味无穷。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主要指居住的城乡社区),家乡总在牵动着我们的情思。家乡不仅是生活的地方,也是文化熏陶的场所。你的家乡文化对你有何熏陶?你了解家乡的哪些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环境?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有什么建议?请以“我的家乡文化生活”为题,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在班中交流。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提示】本题是一道给材料的命题作文题。写作时应该充分的思考“家乡”的内涵和外延。家就是居住的地方,乡就是一个地方的统称。家乡,是指自己小时候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又被称为“故乡”“老家”“故园”等;家乡也可以是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地方。总之,家乡的范围很广。随着社会的开放,家乡的范围也在越来越大。比如新上海人,原来的他乡现在也是故乡,特别是从小出生在上海的新上海人更是如此。移民国外的也如此。当然,家乡的范围也可大可小。比如上海本土人,由于所处不同区县、不同乡镇,不同的村,他的家乡可以小到具体的镇、村。写作时还应该紧扣“文化生活”展开,写出家乡的文化生活是什么样的,写出家乡文化对自己有何熏陶、影响。以材料中给的启发为出发点,从“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环境”等方面介绍家乡的文化生活。最好在文章结尾处写出“对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的建议。要求写作发言稿,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文中可以有适当的细节描写,以突出家乡文化生活的特点,也可以有适当的抒情或议论,以表现家乡文化生活给自己的影响,提出对丰富家乡文化生活的建议。写议论文则侧重议论文的针对性,以及议论文三要素的基本要求,做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说理透彻。参考立意:家乡的美食让我垂涎;家乡的风俗影响着我的生活;家乡的味道我终生难忘;家乡建筑掠影留在我的心中。【佳作示例】我的家乡文化生活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我的家乡文化生活”。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弥漫着各种小吃、暖暖的人情、古色古香的民俗、建筑的味道,那是我一生都所眷恋的味道。家乡的小吃令我回味无穷。小的时候,爷爷接我放学回家,总会给我一份惊喜。这味道是我所熟悉的——“猪肠胀糯米”。喷香的糯米,爆炒过的香菇,无一不在挑逗着我舌尖上的味蕾。吃了一次便上瘾,怎么吃都吃不腻……每天家乡的小吃味道都萦绕着我,我记住了这种味道,也记住了家的味道。家乡的人情味令我铭记在心。记得有一次,我顶着寒风站在马路边等朋友,冷风刮得我生疼,手和脸都刮红了,就像一只烤熟的鸭子。突然一个阿伯从他的小店里走了出来,手捧着一碗冒着热气的鸡汤,和蔼地对我说:“孩子,这么冷的天,怎么不多穿件衣服?冷死了吧?我刚刚煮了一锅鸡汤,看你冷成这样,来,喝口鸡汤暖暖身子吧。”我很是感激,跟他道谢后,接过这碗陌生人给的鸡汤。鸡汤入口后,我的身子也渐渐暖和了过来,心也跟着暖了起来。其实这种素未谋面的好心人,不止一次让我感动过,也让我体会到家乡人暖暖的人情味。我眷恋这种味道,由此记住了家乡的温暖。家乡的古建筑的味道令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老市区的一些建筑还保留了当时清朝的风格。暗红色的土砖,深灰色的瓦片,古朴的大厅,撑着房顶的柱子。这些建筑弥漫着的历史的味道、文人的气息,让我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人,心中留下了家乡古建筑的妙影,记住了家乡古建筑独有的气息。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但愿政府重视对这些古建筑的保护,让它们能一直被很好的保存下来,留下本地人一脉相承的记忆。同学们,家乡的味道在我们的心中都独一无二,它或许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变得有些不讨喜,但它沉淀着浓浓的乡土味,令我们沉醉;家乡的文化生活影响我们一生,成为我们骨子里的印记。让我们内心在家乡的滋养中氤氲出对生活的热爱,使我们一直幸福的生活下去。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1-2022高中语文第四单元单元检测(附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综合训练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综合训练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综合训练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检测卷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第四单元检测卷(部编版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24 19:41:08
页数:11
价格:¥4
大小:67.99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