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化学
>
鲁教版
>
九年级上册
>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50
2
/150
剩余14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计划单元教材地位:本单元作为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内容,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对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形成化学科学的价值观、物质构成的粒子观。引导学生体会化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和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手段,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认识学会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客观事实、善于合作的优良品质,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单元目标:1、体验化学的奇妙,初步形成学习化学的兴趣;2、初步认识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了解化学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一门中心科学;3、初步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4、初步学会常用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5、初步认识化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单元重点: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掌握有关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单元难点:学会观察和描述物质变化的现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探究实验的设计,准确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课时安排:第一节化学真奇妙2课时。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1课时。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3课时。复习:1课时。测试评讲:2课时。第一节化学真奇妙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①感受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②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③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⑵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认识物质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②通过生产、生活实际感受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体会化学的魅力。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的进步学习化学的志向。教学重点: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的组成与构成。教学难点:物质的组成与构成。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化学改变了世界、神奇的化学变化。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见PPT。教学新课:一、化学改变了世界。阅读课本P2---P4回答:1.结合你自己的认识,说一说化学使生产、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2.化学可以解决哪些方面的社会问题?归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衣:材料、纺织、印染食:营养学、医药住:现代建筑和装饰材料行:鞋(制造)、电车、煤油、柴油展示PPT了解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二、神奇的化学变化。展示PPT观察下列物质变化前后有何区别?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反应):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思考: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是什么?交流讨论: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以蜡烛燃烧为例)演示实验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填写下表:(展示PPT)归纳: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小练习:1、下列成语中的属于什么变化?死灰复燃、聚沙成塔、花香四溢、木已成舟百炼成钢、水滴石穿、磨杵成针、滴水成冰2、某种固体受热产生了气体这种变化( )A、一定是物理变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D、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3、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是化学变化吗?4、火药爆炸、轮胎爆炸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展示PPT了解化学变化还伴随能量变化。阅读本课时内容整理笔记,交流本节归纳要点。练习: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不同,这种变化是()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B.被雨淋湿的自行车车圈上出现锈渍C.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D.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2、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洞庭湖赠张丞相》)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A.发出耀眼的白光B.放出大量的热C.生成了白色固体D.固体质量增加了课堂小结:1、材料分天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2、物质的变化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3、能描述所学化学变化的现象。作业:教材第8页第一题。附板书: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第一节化学真奇妙一、化学改变了世界1.天然材料2.人工制造材料(化学制品)二、神奇的化学变化1.化学变化(化学反应):2.物理变化:3.化学变化的特征:4.化学变化中常伴随的现象:5.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6.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常表现为热能、光能、电能等能量的放出或吸收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比较发散,学生提出的问题多种多样,回答问题也比较乱,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如可查阅生活中一些材料的制造方法,以便能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中确的评价或适时的补充。本节课的重点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个概念的理解,难点是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联系、判断方法。本节课的一些问题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却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一定的训练和提高,使学生懂得如何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一分为二的看问题。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什么是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2、什么是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判断它们的依据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3、描述下列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1:点燃镁带。2: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3:锌与稀盐酸反应。4: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提问:宇宙中的一切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教学新课:(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展示PPT从微观角度了解物质的构成。归纳:世界万物都是由及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阅读教材第7页了解什么是化学。练习:水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氢气是由_____________构成的,氧气是由______________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其符号为___________;一个氧分子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其符号为_____________;一个氢分子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其符号为______________。本课小结:作业:附板书设计:三、物质组成的奥秘1、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等小微粒(微观)水:H2O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氢气:H2氧气:O22、化学: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课后反思:初中化学的分化点(即难点)就是学生难以形成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为了帮助学生在宏观和微观之间建立联系,要多采用一些类比的方法、模型化的方法,找一些影响资料,把不可见的变为可见的,把静态的变为动态的。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知道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和内容。⑵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爱好化学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化学真是太奇妙了,它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化学科学的每一项成果都是通过科学探究获得的,科学探究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那么,怎样开展化学科学探究呢?教学新课:一、从问题开始1、问题的发现和提出——科学探究的起点。活动天地:观察蜡烛燃烧并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2、化学之谜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实验探究:探究蜡烛燃烧的奥秘。归纳科学探究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三思而后行”、“行后而三思”、“学会倾听和对话”活动天地:书写化学探究实验报告(学生交流讨论)小练习:教材13页挑战自我第1题。本课小结:1、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2、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这样几个基本环节。3、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它必须保证实验的公正性。4、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享受到探究的乐趣。附板书设计: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一、从问题开始二、通过科学探究解决问题三、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课后反思:本节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科学探究中去并享受化学探究的乐趣。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①认识常见的九种仪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②理解化学实验室安全规则,提高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的自觉性。⑵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物质的称量、仪器的洗涤和连接等基本实验操作。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实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常见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及基本操作训练。教学难点:准确使用常见的化学仪器。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一、认识你的实验室:二、认识常见的仪器:1.反应容器①直接加热的仪器:②垫石棉网加热:③不能加热的仪器:2.加热仪器3.计量仪器4.固定、支持仪器5.分离物质仪器6.存放物质的仪器三、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学生自己阅读教材15页指出同学的错误之处)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将鼻孔凑近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未经老师允许不得尝药品的味道。2、用剩药品的处理: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的位置。四、练习实验基本功实验一药品的取用⑴固体的取用:粉末状固体用药匙块状固体用镊子⑵液体:倾倒法滴加法⑶最少量原则实验1现象:实验2现象:实验二物质的加热⑴酒精灯的使用⑵给液体加热⑶给固体加热(试管口稍向下倾斜)⑷组装仪器的顺序实验3实验4小结:1.药品的取用:⑴“三不”原则;⑵最少量原则;⑶用剩药品的安全环保原则;⑷粉末状药品的取用;⑸块状药品的取用;⑹多量液体的倾倒;⑺少量液体的滴加。2.物质的加热⑴酒精灯的检查、点燃、熄灭、火焰结构、酒精添加、应急灭火;⑵加热所用仪器及夹持方法;⑶给固体、液体的加热操作。3.仪器的组装顺序造成试管炸裂可能的因素:⑴试管外壁有水珠,没擦干就加热;⑵加热过程中,试管底触及到灯芯;⑶没有均匀加热,直接集中加热固体的底部;⑷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⑸加热过程中或刚加热完后没有冷却时,试管外壁沾到了水。课后反思:本节着重动手动脑能力,要让学生敢于动手,同时也一定要加强安全教育,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单元计划单元教材地位:教材以学生熟悉的物质——水为载体,通过水的三态变化、水的天然循环、水的人工净化、通电分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等过程中分子运动形式的描述,帮助学生从微观水平上构建对自己熟悉的一些宏观变化现象的本质认识,继而在认识分子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了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基本微粒——原子,进一步介绍了原子中的电子及其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变化特点,发展了学生对物质微观构成与变化的认识,这种认识的发展,不仅会深化学生对自然界的物质的理解,更能激发他们深入研究物质的探索欲望,为了培养学生用化学方法认识物质世界的能力,本单元还穿插了一些科学方法、化学实验方法以及科学思想教育的内容,如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研究的化学史。单元目标:1、通过分析水的三态变化实质及水的天然循环的分析,初步认识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及分子的特征。通过对天然水成分的分析和净化天然水的探究,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初步形成物质分类的思想。2、通过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过程的微观分析,初步认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初步认识原子内部各粒子的数量关系,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及其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学会科学表示原子质量大小的方法------相对原子质量。4、通过认识对物质组成基本成分-------元素的认识历程的分析,理解什么是元素。学习用元素符号表示常见元素,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单元重点:水的净化;水的电解实验及结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素的概念。单元难点: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水的电解实验得出的结论。学法建议:1.、重视实验探究活动。实验探究是获得化学知识的重要依据,主动地体验探究活动,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2、对概念的理解要全面、准确,例如元素的概念:⑴只讲种类;⑵不讲个数;⑶元素是一个宏观概念。3、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⑴从宏观上认识水的组成及特征;⑵从微观上认识水电解的实质。4.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电解水实验可以得出四个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及它们的特征,水的净化方法。课时安排: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2课时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2课时第三节院子的构成2课时第四节元素2课时到实验室去1课时复习检测3课时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分析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运动特点,认识分子的特征。②通过对天然水成分的分析及天然水净化的探究,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③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⑵过程与方法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学会用过滤法分离液体中的固体杂质的方法。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水的三态变化对生命体的重要意义,初步建立节水观念,感受化学对改善人们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体会分类思想。教学重点:分子的基本特征,天然水的净化。教学难点:学会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水的三态变化二、数的天然循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PPT直接导入。教学新课:一、水的三态变化1、展示PPT知道水分子质量小,体积小。2、水的三态变化。质疑:封闭在针筒中的水分子注射器中的水受热后,活塞向哪移动?在这个的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展示PPT学生交流讨论,学生汇报。归纳: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变,变化的只是水分子之间的距离(或排列方式)。追问:水的三态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展示PPT认识不同状态下水分子的存在方式并填写下表:水分子的排列方式水分子的运动特点冰水水蒸气小结: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1)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会发生变化(2)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和分子的排列方式发生变化。(3)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阅读课本P23第1、2段及右下两幅图片,解释这两种现象。(学生交流讨论)1、雨后初晴的夏日,为什么路边的斑斑水渍一会儿就消失了?2、烧开了水之后,揭开锅盖时为什么会有许多水滴滴下?从分子的角度描述水的三态变化。阅读P23活动天地:阅读时,请仔细体会描述这一变化过程的语言,阅读完毕,将请部分同学来复述一下。归纳:水分子的特征:1、水分子很小2、水分子在不断运动3、水分子之间存在间隔讲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它们都是由原子构成。交流共享:下列现象说明分子具有哪些性质?现象性质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墙里开花墙外香湿衣服在阳光下干的快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用热水把变瘪的乒乓球恢复原状展示PPT探究分子间有一定间隔。小练习:1.在降温和加压下,氧气变为液态氧,其原因是()A.分子大小发生变化B.分子改变了C.分子间距离减小D.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2.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运动理论解释的是()A.刮风时尘土飞扬B.进入花园闻到花香C.将26m3的石油气装入0.024m3的钢瓶中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3.(2009·苏州中考)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二、水的天然循环。展示PPT思考水的天然循环通过什么实现,有什么意义?(学生交流讨论)学后反思:学了这节课我有哪些收获?课后小结:作业:1、理解记忆本节知识要点。2、教材29页1、2题。附板书设计: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一、水的三态变化1.分子的本身没有改变2.能量的变化(水分子获得时运动加快,间隔增大。)3.分子的基本性质:⑴分子很小,⑵相互间存在间隔,⑶总在不停地运动,⑷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二、水的天然循环1.意义: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课后反思:本节课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应多鼓励。第二课课时教学内容:三、天然水的人工净化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PPT复习导入。教学新课:展示PPT了解自然界水的分布,明确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树立节水意识。质疑:观察一杯浑浊的天然水,想一想,这杯水中有哪些杂质?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分别除去其中的各种杂质而得到纯净的水?(交流讨论,学生汇报)不溶性杂质水水分子颜色或异味天然水的成分可溶性杂质微生物杂质实验探究:净化天然水1、沉降思考:加明矾的作用是什么?2、过滤要领:一贴、二低、三靠3、吸附思考:活性炭的作用是什么?4、蒸馏思考:蒸馏为什么净化程度最高?质疑:就组成物质的种类而言,天然水与纯净水有何区别?讲解:混合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特别提示:这些物质只是简单的混合,各物质各自保持自己的性质)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物质纯净物小练习: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混合物的是。①石头②液氧③冰水的混合物④糖水⑤一氧化碳⑥天然气⑦空气⑧葡萄糖⑨啤酒⑩酒精2.下列微粒属于纯净物的是()DABC讲解:硬水和软水的区别硬水:含较多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钙、镁矿物质的天然水。区别方法:取样,分别加入肥皂水,用玻璃棒搅拌,出现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出现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降低硬度的方法:生活中用煮沸或烧开的方法;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展示PPT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小练习:1、下图为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A.沉淀B.过滤C.煮沸D.蒸馏E.吸附(2)加入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学想检验自家的井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__,在家中要把硬水转化为软水最好的方法是__。(4)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__。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______.2、教材28页在线测试1、2题学后反思:谈谈学了这一课,我有哪些收获?小结:作业:教材30页3、4题。附板书设计: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三、天然水的人工净化实验探究:净化天然水1、沉降思考:加明矾的作用是什么?2、过滤要领:一贴、二低、三靠3、吸附思考:活性炭的作用是什么?4、蒸馏思考:蒸馏为什么净化程度最高?物质的分类:混合物物质纯净物硬水:软水:区别方法:降低硬度的方法:课后反思:本节教学实验探究要加强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在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要下功夫。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1、知道水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纯净的氢气燃烧生成了水。2、能说出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物质,会区分简单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4、结合具体的化学反应,能说出反应物和生成物,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⑵过程与方法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2、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变化,进一步建立宏观和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教学重点:水电解的实验和结论;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教学难点: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电解水的结论;用原子(分子)的观点解释物质变化的本质;性质与变化的区别和联系。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水的分解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PPT复习导入。教学新课:一、水的分解。实验探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实验现象:1.电极上不断冒出气泡,正负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2.正极上产生无色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展示PPT水通电分解的微观示意图思考水电解的实质是什么?归纳:在直流电作用下,水分子被破坏,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氢分子,许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每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构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由电解水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①水通直流电后,产生氢气和氧气,消耗电能,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②电解水正极产生的氧气和负极产生的氢气的体积比为1:2(可简单记忆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③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交流共享:1、根据水分子的分解示意图,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说出你获得的信息(3至4条)2、在水受热蒸发和水通电分解的过程中,水分子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电水电解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思考:这类化学反应有什么特点?讲解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质疑: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吗?为什么?A、泥水过滤得到泥和水B、镁和氧气点燃生成氧化镁C、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氧化汞加热后变成汞和氧气归纳:判断分解反应的方法:1、化学变化2、一种反应物多种生成物(一变多)小练习:1、电解水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_,保持不变的粒子是______和________,生成的新粒子是_______和________。该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中,______可以再分,______不能再分。2、能从电解水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1、①水电解是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②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③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④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食盐水——水+食盐B、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C、氧化汞——汞+氧气D、氢气+氧气——水学后反思:相互谈谈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本课小结:教材35页1、2、3题。附板书设计: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一、水的分解1.电解水现象文字表达式2.分解反应课后反思:本科使用了动画,从学生反应效果很好,表现浓厚的学习兴趣,今后要多使用。学生从微观角度解释水电解还有一定的难度。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二水的合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PPT复习导入教学新课:实验探究氢气在空气中的燃烧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氢气是最理想的能源。交流讨论:氢气由氢气分子构成;氧气由氧气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在这一变化中,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是怎样变成水的分子呢?展示给学生直观印象。讲解化合反应: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思考: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区别。交流共享:在水电解和氢气燃烧中,分子和构成分子的原子是否都发生了变化?展示PPT讲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小练习:1、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你认为氢气作为燃料具有的最大优点应是( )A、有广泛的来源 B、燃烧时放热多C、燃烧后的产物不污染环境D、使用时安全2、通过电解水和氢气燃烧实验,得到的错误信息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3、用小刀切一小块金属钠,发现切面呈银白色。将一小块钠投到水中,金属钠会浮在水面上,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在水面跳动,水面有气泡冒出,水温升高。根据以上介绍,请你总结出有关钠的物理性质:()(至少要写两条);写出钠的一条化学性质()。学后反思:回顾本节的收收获。本课小结:作业:教材34页1、2题附板书设计:第二节水分子的变化二、水的合成1.氢气的燃烧(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2.氢能源2.化合反应3.化学性质物理性质课后反思:本课探究水的合成学生在观察并描述现象上明显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也要让学生大胆说。第三节原子的构成教学目标:⑴知识与技能①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②知道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能说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⑵过程与方法逐步认识到用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来衡量原子质量的大小会使衡量结果更接近常规的数据范围,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原子结构的发展史,学会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培养科学研究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教学难点:原子的构成,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院子的构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PPT水电解的微观示意图导入新课。教学新课:一、原子的构成1、介绍展示PPT原子结构发展史。2、α粒子散射实验展示PPT思考:你看到什么现象?假如你在场,你会怎样想?(学生交流讨论汇报)观察现象:(1)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有的运动方向。(2)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有的运动路径。(3)极少数的α粒子被反弹回来。解释原因:(1)说明原子内部有很大部分是空的。(2)说明原子内部存在着带正电的组成部分,α粒子受到斥力而改变了原有的运动路径。(3)说明原子内部存在着的带正电部分质量大,且所占空间很小。讲解:1、原子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所以说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2、原子核是由哪些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有什么异同?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区别: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不带电。一个质子的质量是1.672×10-27kg,一个中子的质量为1.674×10-27kg相同点:质量几乎相等。归纳: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不显电性)核外电子(1个电子带1个负电荷)活动天地:探寻原子构成的规律(学生交流讨论汇报)归纳:1、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质子数不一定中子数3、原子中不一定含有中子4、不同类的原子其质子数不同。讲解: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如金、金刚石等。原子的特征与分子相似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不断运动;3、原子间有间隔。小练习:1、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中子填空:①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__________;②带正电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③带负电的粒子有__________;④不带电的粒子有_________________;⑤决定原子质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⑥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____。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B、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在化学变化的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保持不变 D、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学后反思:回顾学了这一课有哪些收获?本课小结:附板书设计:第三节原子的构成一、原子的构成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不显电性)核外电子(1个电子带1个负电荷)课后反思:本节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较吃力。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二、原子中的电子三、原子质量的计算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PPT原子的构成复习导入。教学新课:展示PPT(氧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让学生知道原子中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展示PPT教学原子结构示意图。交流:观察1-18号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阅读教材39页认识核外电子对原子性质的影响并填写下表:原子的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趋势化学性质结论金属原子非金属原子稀有气体原子追问: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原子中的粒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展示PPT氯化钠的形成讲解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就是离子,带正电称阳离子,带负电的称阴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追问: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吗?交流共享: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有何异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相同点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总在不停地运动,相互间有间隔;同种粒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粒子性质不同等。不同点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分子、原子不显电性,离子带电等。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相互转化等。三、原子质量的计量展示PPT让学生知道原子的质量如此小,无论书写、记忆还是使用都极不方便。从而引如相对原子质量。以碳12原子质量(约1.993×10-26kg)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公式:举例:已知: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kg,碳12原子的质量=1.993×10﹣26kg计算氧的相对原子质量:随堂练习: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是原子的实际质量B.可以用千克作单位C.没有单位D.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一般不写2.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kg、铁原子质量为9.288×10-26kg,试计算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如图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内有12个质子B.属于非金属原子C.有3个电子层D.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4.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微粒是()A.质子数和电子数B.核电荷数C.中子数和电子数D.质子数和中子数5.(2010·乐山中考)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核外电子数为34B.核电荷数为79C.质子数为34D.中子数为45学后反思:交流你的收获。课后小结:作业:教材43页1、2、3题。附板书设计:第三节原子的构成二、原子中的电子1、原子结构示意图2、核外电子对原子性质的影响三、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1、2、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课后反思:本节学生掌握较轻松,运用也较好。第四节元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建立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初步学会用元素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能区分单质和化合物。2、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过程与方法:1、通过元素是对原子的分类,单质、化合物是对纯净物的分类,进一步学习分类的方法。2、通过元素、原子、实物的举例,建立“宏观—围观—符号”相联系的化学思维方法,初步形成表象和联想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元素的学习,感受元素符号蕴含的关于抽象、简化、规范的智慧。教学重点:建立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意义、记忆、正确书写。教学难点:元素的意义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元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PPT从生活实际导入。教学新课:一、元素与元素符号活动天地:分子物质原子离子结论:原子才能作为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展示PPT教学元素1、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2、元素分类:元素1、原子与元素区别:小练习:判断正误,并加以改正①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③加热氧化汞生成汞和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元素质疑: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是否发生变化?(学生交流讨论汇报)4、纯净物的分类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CHeFe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CO2NaClCaCO35、元素的分布展示PPT记忆地壳中前五位元素。小练习: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A.O、Si、Fe、AlB.O、Fe、Si、AlC.O、Si、Al、FeD.O、Ca、Si、Al2、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加碘盐”“高钙奶”“含氟牙膏”,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A.单质B.原子C.分子D.元素3、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A.氧气B.海水C.水D.氯化钠学后反思:相互交流学了本课的收获。课堂小结:附板书设计:第四节元素一、元素1、概念:2、分类: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4、物质分类:5、地壳中元素分布:课后反思:教学本课,要多联系实际,可以让学生在购买东西时多看标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教学新课:一、元素符号1、书写:(一大二小)2、意义:(1)、表示一种元素。(宏观意义)(2)、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微观意义)注意:有的元素符号还可表示一种物质(由原子构成的单质)。如Fe、Ar等分别可表示铁、氩气,但H、O等却不能分别表示为氢气、氧气,因为它们是由分子构成的追问:如何表示两个氧原子呢?归纳: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一个数字,则只能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也只表示微观意义,切不能说表示几个或几种元素。练一练:1、说说下列符号的意义O:2H:Na:2Mg:nS:2、用符号和数字表达含义5个氧原子:2个铜原子:氮元素:3个磷原子:二、元素周期表简介1、发明者:2、周期:每一横行叫一周期,共7个周期。族:每一纵列叫一族,18个纵列(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16个族。元素周期表的起始:3、原子序数数值等于核内质子数观察:1、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变化规律?2、同一族有什么相同之处?1、元素周期表中各符号含义:小练习:1、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因在稀土元素等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关于铈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序数是58B、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C、质子数为58D、铈元素是非金属元素2.元素符号“Hg”不能表示()A.汞元素B.一个汞原子C.含汞的化合物D.汞单质3、下图(见PPt)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的有(填元素符号);(3)年前,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第116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2)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__________过渡到_____________,并以稀有气体元素结尾.(3)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形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________,阴离子________.学后反思:谈谈你的收获。本课小结:附板书设计:第四节元素一、元素符号1、书写:(一大二小)2、意义:二、元素周期表简介1、发明者:2、周期:每一横行叫一周期,共7个周期。族:每一纵列叫一族,18个纵列(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16个族。元素周期表的起始:3、原子序数数值等于核内质子数课后反思:本节元素符号的正确书写、记忆一定要落到实处,争取做到人人过关。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二)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物质的称量、溶液的配制、仪器的洗涤和连接、气密性的检查等基本实验操作。2.初步养成“动脑思考、规范操作、仔细观察、详实记录”的实验习惯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物质的称量、仪器的洗涤和连接教学难点:量筒的使用及装置气密性的检查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实验一、物质的称量(一)托盘天平的使用1、精确度1g.记录保留到0.1g.2、使用方法:(1)使用前应检查天平是否平衡,如果不平衡应调节平衡螺母使其平衡。(2)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3)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后加质量小的再移游码。(4)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质量特别注意:1、砝码应用镊子夹取,不要用手拿,以免污染砝码。2、称量时,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里。没有腐蚀的干燥的药品放在纸上称量。易腐蚀潮湿的药品要放在烧杯上称量。3、称一定量的药品,要先加砝码和移动游码达到所称药品的质量,然后加药品至到天平平衡。注意:称一定量的药品是靠增加或减少药品来使天平平衡。追问:想一想:如果物体与砝码位置放反了如何获得药品质量?(二)量筒的使用1、精确度1g;记录保留到0.1g2、使用方法:先向量筒里倾倒液接近所需刻度。然后将量筒平放在桌上,在用滴管加液体至刻度。特别注意:(1)、量筒选择:接近原则,容大不容小。(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要用量筒盛放热的物质,也不要在量筒中溶解物质。实验二仪器的连接与洗涤1、仪器的连接2、气密性的检查3、仪器的洗涤练一练:1、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5.3g(1g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药品在托盘上的位置颠倒了。请分析该同学称得药品的质量是:A.5.6gB.4.7gC.5gD.5.3g2、下列有关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称量前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天平至平衡(B)将干燥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C)称量时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D)称量完毕,把砝码放回砝码盒3、下列有关仪器连接的描述错误的是:A.橡皮塞旋进容器口B.玻璃导管口附近沾水后旋进乳胶管C.长颈漏斗下端玻璃管压进橡皮塞孔中D.玻璃导管沾水后旋进橡皮塞孔中4、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小于6毫升B.大于6毫升C.等于6毫升D.无法确定范围学后反思:谈一谈你的收获.附板书设计:实验一、物质的称量(一)托盘天平的使用1、精确度1g.记录保留到0.1g.2、使用方法:(二)量筒的使用1、精确度1g;记录保留到0.1g2、使用方法:实验二仪器的连接与洗涤1、仪器的连接2、气密性的检查3、仪器的洗涤课后反思:实验教学多让学生动手。第三单元《溶液》教学计划单元目标:1、通过试验和生活经验,从宏观上认识溶液的基本特性——均一性和稳定性,从微观上认识溶解的过程及伴随的能量变化:知道溶质和溶剂的概念,理解溶液的概念;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2、通过试验和生活经验,认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知道它们相互转化条件。3、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学会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基本计算方法: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单元重点:溶液的基本特征;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单元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课时安排:6课时。第一节溶液的形成教学目标:1、认识溶液的基本特征;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能分辨常见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2、了解物质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及其产生原因。3、认识乳化作用和乳化剂,知道溶解于乳化作用的不同,认识常见的乳化现象。4、知道物质的溶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探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条件。5、认识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让学生亲生体验科学探究,形成科学严谨的探究意识。教学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探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条件。教学难点:从微观上认识溶液,理解溶质、溶剂的辨证关系。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溶解过程、乳化现象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PPT以生活实例导入。教学新课:一、溶液活动天地:观察食盐的溶解思考:学生交流讨论并汇报)1.氯化钠晶体为什么不见了?2.想一想,这杯食盐水的上部、中部、下部,任一处,是否一样咸?3.如果把上述食盐水密封,放置一个月,一年,两年……你猜测食盐会不会从水中分离出来?用过滤地方法能不能把氯化钠和水分开?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宏观特征:(1)均一性(2)稳定性追问:下列两杯液体是溶液吗?为什么?(展示PPT)3、溶液的组成:溶剂与溶质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m(液)=m(溶剂)+m(溶质)思考:1)溶液是混合物吗?2)溶液一定是液体吗?3)溶液的溶质只能有一种吗?4)溶液是澄清透明的,无色吗?5)如何判断溶液的溶质和溶剂呢?6)如何对溶液命名呢?4、讲解:物质的溶解过程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实验探究:物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归纳:有的物质溶于水温度升高;有的物质溶于水温度降低;有的物质溶于水温度不变。5、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二、乳化现象活动天地:观察乳化现象归纳:乳化现象:如:洗衣粉洗衣服洗发水洗头发洗餐具时滴加洗洁精效果更好思考:如何将衣服上沾有的油污洗去?试分析原理练一练:A1.烧杯中有100毫升NaCl溶液,请比较A处和B处密度的大小()AA.rA>rBB.A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九年级化学全册 重点难点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酸碱盐专题复习 鲁教版五四制
九年级化学全册 9.4《化学与环境保护》例题训练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9.2《化学与材料研制》例题训练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9.1《化学与能源开发》例题训练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8.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例题训练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6.3《海水“制碱”》例题训练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6.2《海水“晒盐”》例题训练 鲁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 6.1《海洋化学资源》例题训练 鲁教版
初中化学鲁教版全册思维导图(共十一单元)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7-15 13:58:07
页数:150
价格:¥3
大小:5.49 MB
文章作者:151****0095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