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重点知识填空练习(共七个单元,附参考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重点知识填空练习2022新版21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我国劳动人民_________会制造青铜器,时会炼铁、炼钢。2、近代,经过________和________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________和_______构成的,分子中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_________和________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3、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_______并编制出_______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4、化学的定义:化学是在、层次上研究物质的、、与的科学。5、近年来,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常表现为、、等。2、水变成水蒸气,块状胆矾研碎都是变化,因为它们虽然改变了,但没有生成。3、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和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都有产生,所以都属于变化。4、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等5、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同时发生变化。如点燃蜡烛时,蜡烛熔化属于变化,蜡烛燃烧属于变化。6、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如、等。7、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如、、、、、、等。8、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描述物质性质时往往要注明。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得到的。2、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实验以及对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发现和验证,学习的方法并获得。3、在化学学习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应关注物质的,关注物质的,关注物质的。4、蜡烛燃烧实验(1)石蜡水,石蜡密度水。(2)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温度最高)、(最明亮)和(最暗)。(3)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现象:,结论:。(4)检验产物: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5)熄灭后,有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复燃。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5、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结论:。(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取用药品应严格按照要求的量取用,没有说明用量的,取用,液体mL,固体。2、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既不能,也不要,更不要,要。3、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里。1)将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粒放入试管时,先把试管,用将药品放入后,再把试管。2)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时,用把药品小心地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4、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里。211)用量筒量取液体,读取体积时视线应与保持水平。2)取用少量液体药品时还可以用,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不要,目的是防止。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1、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体积比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药品:(2)化学反应原理:。(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叫混合物,比如空气;叫纯净物,比如氮气。5、潜水、登山和宇航员都需要用到氧气是因为它能;(1)气焊、炼钢需要用到氧气是因为它能。(2)氮气的化学性质,它可以用作。(3)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可以用作。6、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和。其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等。7、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8、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有:、、。课题2氧气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的气体,溶于水,比空气密度,液氧是色的。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性。3、化合反应是由。4、缓慢氧化是指;例如:食物的腐烂。课题3制取氧气1、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为例)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试管口要塞棉花,是为了防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甲夹在离管口约处,试管口略向倾斜,是为了防止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收集氧气先,再固定加热。待时,再收集,是因为。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可防止2、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3、在实验室里可用溶液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式为。4、实验室里,常采取加热和药品制取氧气,21当用制取氧气时,通常加入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起作用,反应完毕后,当把二氧化锰分离出来,发现此时二氧化锰的和没有发生变化。5、分解反应:由生成的反应。6、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不同,该变化属于变化(蒸馏)。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1、分子的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的粒子。2、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体积。(2)分子总是不断地(3)分子间有。3、水是我们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用微粒的观点回答:(1)构成水的微粒是(2)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3)常温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说明。4、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分子的改变。(2)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生成了。课题2原子的结构1、分子与原子的相似点:(1)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2)分子或原子之间都有;(3)质量和体积都;(4)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各异;(5)都可以直接构成;(6)单个分子或原子不能体现物质的性质(多个分子或原子聚集在一起方能体现),但可以保持物质的性质。2、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由构成。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中,分子可以分成,而不能再分。4、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电的电子构成的。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即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而整个原子呈。可概括为:在原子中,核电荷数==。3)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小,只有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故原子的质量只集中在。4)概念:国际上以质量的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所得的,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5)不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5、(1)分子是。(2)原子是。(3)原子中占有运动空间最大的粒子是。216、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第一层电子数最多排个,第二层电子数最多排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个。(只有一层的,电子不超过2个)。7、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原子一般容易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个,在化学反应中非金属原子一般较易电子。稀有气体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个电子(氦有2个电子),稀有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它们的化学性质比较。课题3元素1、(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和核外带负电的构成的。和构成原子核;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故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即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2)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数所带电量,电性,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2、(1)元素的概念:具有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名前四的分别为。3、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5、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特别是有关。6、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7、物质都是由组成的,如氧气是由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8、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氧()氢()钠()锌()钙()铝()银()氦()碳()硫()氯()镁()磷()铁()铜()汞()9、元素周期表中,一共有()个横行,()个周期,()个纵行,()个族。原子序数与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元素是()。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淡水紧缺的原因:1、;2、;3、。二、爱护水资源1、措施:①;②。2、防止水污染的措施①;②;③;④。3、提高水的利用效益的方法①生活中:②农业上:。③工业上:。214、水污染的三个来源:、、。课题2水的净化一、过滤操作要领“一贴”:。若有气泡,则影响过滤的速度。“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三靠”:①烧杯紧靠玻璃棒;②;③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注意:1、玻璃棒的作用是。过滤时,玻璃棒不能。2、两次过滤后仍然混浊的原因:①;②;③漏斗或烧杯不干净。二、净化水的方法:①、②、③、④。1、其中吸附和能除去;四种方法都能除去固体杂质。2沉淀包括沉淀和沉淀。3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沉淀、、、。4净水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溶于水产生的胶状物。净水时活性炭的作用:滤去;吸附一些;除去。三、硬水和软水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的水。软水: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注意:软水不一定是纯水,但纯水是软水。2、鉴别方法:加入,若产生的为软水;泡沫较少,甚至有的为硬水。3、软化硬水的方法:煮沸或。生活中常采用的方法。4、硬水的危害:(1)浪费肥皂,;(2)锅炉用硬水,,甚至引起爆炸。课题3水的组成一、氢气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可燃性。燃烧方程式:(产生淡火焰)注意: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二、电解水实验1现象:正负极都有气体产生,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2结论:。3化学反应方程式:。注意:(1)电解水实验所用电源为直流电。(2)在水中加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为了。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只由组成,期中一种元素为。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一、化学式1、化学式的定义:用和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化学式的意义21宏观意义:表示;表示某种。微观意义:表示;表示。注意:若化学式前面有系数,只表示几个分子。对比下列符号的意义:H:①氢元素;②1个氢原子。2H:。H2:①氢气;②;③1个氢分子;④。2H2:表示。Mg2+:①镁离子;②;2Mg2+:。H2O:①表示水;②。③1个水分子;④。2H2O:表示。3、化学式中数字的意义①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个数②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中某的个数。③元素符号前边的化学计量数表示:个数④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的。二、化合价1、化学价的含义:表示原子间相互化合的。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电荷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标的不同,号与数字的顺序不同。联系:数值相同,正负号一致。3、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正一氢锂,正二钙镁钡铜锌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碳酸,铝铁正三碳硅四,氟氯溴碘为负一负三常见磷酸根,正一价的是,化合价,要记清,莫忘单质是负三正五氮和磷,铁汞正二也常见。4、化合价规律:(1)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3)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原子团化合价。三、化学式的写法、读法1、单质写法:除N2、H2、O2、F2、Cl2、Br2、I2外,其余单质直接用表示,如Fe、Cu。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先排序();次注价;后约简;再。注意:原子团应作为整体,个数超过1时,应用。“某化某”:不含酸根的化学式。3化学式的读法:从右往左读法四、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4、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含某元素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变形:=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21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1、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2)守恒的原因是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均不变。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变化,不适用于变化,即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守这个定律;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即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都必须在进行)。2、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为依据,二是要。化学方程式等号左右各原子的和必须相等。书写化学方程式有条件的话要注明,反应物有气体生成物有气体的话,生成物气体不用标,若反应物没有气体参加,则要标,在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没固体,生成物有固体的需要标,若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有固体的话不需要标。(写-配-标-查)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质量比。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例如2H2+O2点燃2H2O的读法:(1)和在条件下反应生成。(2)每份质量的氢气和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份质量的水。(3)每个氢分子和个氧反应生成个。4、写出下列方程式:(按照书写步骤,注意“↑”和“↓”的使用)(1)硫的燃烧:;(2)红磷燃烧:;(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木炭燃烧:;(5)氢气在氧气中燃烧:;(6)电解水:;(7)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8)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9)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10)氢气在氯气中燃烧:;(11)镁条燃烧:;(1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13)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14)加热氧化汞分解:;(15)汞在氧气中加热:;以上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多变一”)以上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一变多”)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一般步骤:“一设、二写、三标、四列、五答”⑴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不能);⑵写:正确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注意);⑶标:标出有关物质间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和、;⑷列:列出比例,并求解;21⑸答:简明地写出答案。.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三个关健:①准确书写;②化学方程式要;③准确计算。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质,要先把不纯物质的质量换算成,才能代人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二)计算依据:(1)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2)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任意两种物质,其()之比等于。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的物质,可用于、、钻探机的钻头等(2)石墨(C)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润滑性。可用于、、电车的电刷等;(3)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强,如制糖工业利用其来,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4)焦炭用于,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5)C60是一种由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2、碳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2)可燃性: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化学方程式是:;燃烧不充分时生成,化学方程式是:。(3)还原性:可以与某些氧化物反应,例如利用碳还原氧化铜,其化学方程式:,利用碳的这个性质可以用于。加铁丝网罩是为了。实验现象:试管内的变成,生成的气体使。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和。(2)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和。(3)收集装置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有:_和。主要有三种方法、、___。(4)检查带有长颈漏斗的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然后向长颈漏斗中注水,当,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5)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属于变化)。4、二氧化碳:(1)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密度_______,溶于水。(2)化学性质:21①一般情况下不,也不,不能供给。二氧化碳虽无毒,但量多会使人,因此一般进入菜窖之前要做实验。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本反应用于检验。④与灼热的碳反应:,该反应热量。(3)用途:①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②干冰(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用于、;③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可做。④化工产品的原料,可制作。5、温室效应危害及防治措施:(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过多的排放(也包含O3、CH4、氟氯代烷)(2)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①;②;③。6、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是一种、的气体,密度,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具有性,燃烧时火焰呈,其化学方程式:;②具有性,例如还原氧化铜,其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现象是_;③具有性,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3)用途:①CO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可以做___;②CO具有还原性,因此可用于;7、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除杂:(1)CO[CO2]____;(2)CO2[CO]。8、碳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碳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⑴;⑵;⑶;⑷;21⑸;⑹;⑺;⑻;⑼;⑽;⑾。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①物质必须为;②可燃物与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灭火的原理:(破坏其一)①;②;③。【易错警示】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不会。2、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现象:(1)铜片上的白磷;(2)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3)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磷。实验分析:(1)分析: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条件之一;(2)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条件之一;(3)本来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4)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薄铜片的作用是。3、重难点突破(灭火措施举例)①油锅着火;②酒精灯洒出着火时;③森林着火;④图书档案着火。⑤电路、电器失火千万不能用水灭火。4、燃料的燃烧(1)燃烧是指可燃物跟_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2)一是可燃物与氧气要有;(例如生火时,把木柴架空;煤做成蜂窝煤);二是要有。(如利用鼓风机,用扇子扇,燃烧更加旺盛)(3)爆炸:可燃物在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__而引起爆炸。(4)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21(5)安全常识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防止发生。b.电器着火不能直接浇灭,应先切断再灭火。c.燃气泄漏需并轻轻开窗通风d.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通风5、灭火器(1)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2)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3)二氧化碳灭火器内盛装的是,使用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等物质失火。二、燃料和能量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物、均为能源)(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会引起酸雨。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就能使煤分解成煤气、焦炭和煤焦油等,该变化是变化(煤的干馏)。(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元素);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将它们分开,得到不同的产品,该变化是变化(石油的分馏)。(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化学式),是较清洁的能源。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最简单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化学性质:可燃性:(发出色火焰)(2)乙醇(俗称:,化学式:,属于能源)化学性质:可燃性+3O2+。可做内燃机、酒精灯的燃料。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有:,。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的变化。(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和、等。(2)吸热反应:如(C和CO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O)(3)生石灰和水反应是反应,化学方程式4、新能源:、、、、等。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1)优点:、。(2)需解决问题:①②贮存困难。(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药品是锌和反应)(4)发生装置类型是,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可采取收集,氢气难溶于水,亦可采用收集。21附:参考答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2、近代,经过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3、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4、化学的定义: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5、近年来,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2、水变成水蒸气,块状胆矾研碎都是物理变化,因为它们虽然形状和状态改变了,但没有新物质生成。3、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和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都有新物质产生,所以都属于化学变化。4、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5、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如点燃蜡烛时,蜡烛熔化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6、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不稳定性、活泼性等。7、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8、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描述物质性质时往往要注明条件。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的化学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2、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3、在化学学习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应关注物质的性质,关注物质的变化,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和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4、蜡烛燃烧实验(1)石蜡不溶于水,石蜡密度小于水。(2)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三层,包括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最明亮)和焰心(最暗)。(3)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发现,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4)检验产物: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_水雾___;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5)熄灭后,有白烟,点燃白烟,蜡烛复燃。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5、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氧气的量减少,二氧化塘和水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取用药品应严格按照要求的量取用,没有说明用量的,取用最少量,液体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2、实验室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3、固体药品通常存放在广口瓶里。1)将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粒放入试管时,先把试管平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入试管口后,再把试管慢慢竖起。2)取用小颗粒或粉末状药品时,用药匙把药品小心地送到试管底部,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4、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细口瓶里。1)用量筒量取液体,读取体积时视线应与液面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取用少量液体药品时还可以用滴管,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目的是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21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1、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拉瓦锡。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体积比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药品:红磷(2)反应化学原理:4P+5O22P2O5(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4、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比如空气;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比如氮气。5、潜水、登山和宇航员都需要用到氧气是因为它能供给呼吸;(1)气焊、炼钢需要用到氧气是因为它能支持燃烧。(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它可以用作保护气。(3)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以用作制成电光源。6、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其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7、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厂排出的废气、汽车尾气排放。8、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有:使用清洁能量、多植树造林、加强大气质量监测。课题2氧气1、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比空气密度略大,液氧是淡蓝色的。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在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3、化合反应是由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4、缓慢氧化是指物质和氧气发生的一种缓慢的,不易被察觉的反应;例如:食物的腐烂。课题3制取氧气1、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为例)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试管口要塞棉花,是为了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导致水槽中的水变成淡紫色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甲夹在离管口约1/3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破裂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收集氧气先预热,再固定加热。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是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因骤冷而炸裂2、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氧气的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是氧气。3、在实验室里可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4、实验室里,常采取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药品制取氧气,当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通常加入二氧化锰,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反应完毕后,当把二氧化锰分离出来,发现此时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和质量没有发生变化。5、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216、氧气的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蒸馏)。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1、分子的定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很小,体积很小。(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3)分子间有间隔。3、水是我们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用微粒的观点回答:(1)构成水的微粒是水分子(2)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3)常温下,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4、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变,分子的间隔改变。(2)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改变,生成了新的分子。课题2原子的结构1、分子与原子的相似点:(1)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或原子之间都有(间隔);(3)质量和体积都很小;(4)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各异;(5)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6)单个分子或原子不能体现物质的物理性质(多个分子或原子聚集在一起方能体现),但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2、分子与原子的联系:分子由原子构成。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4、(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正电即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而整个原子呈电中性。可概括为: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中电子的质量小,只有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故原子的质量只集中在原子核上。(4)概念: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5)不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核电荷数不同。5、(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原子中占有运动空间最大的粒子是电子6、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第一层电子数最多排2个,第二层电子数最多排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一层的,电子不超过2个)。7、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原子一般容易失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非金属原子一般较易得电子。稀有气体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有8个电子(氦有2个电子),稀有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它们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课题3元素211、(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故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即核电荷数)等于核内质子数。(2)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数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2、(1)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名前四的分别为氧、硅、铝、铁。3、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质子数。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氢。5、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有关。6、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7、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如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8、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氧(O)氢(H)钠(Na)锌(Zn)钙(Ca)铝(Al)银(Ag)氦(He)碳(C)硫(S)氯(Cl)镁(Mg)磷(P)铁(Fe)铜(Cu)汞(Hg)9、元素周期表中,一共有(7)个横行,(7)个周期,(18)个纵行,(16)个族。原子序数与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等);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氢),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元素是(汞)。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淡水紧缺的原因:1、淡水占总水量的比例小;2、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3、水体污染。二、爱护水资源1、措施:①一方面节约用水;②另一方面防止水体污染。2、防止水污染的措施①加强水质监测;②工业三废要处理后排放;③农业上合理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要处理后排放。3、提高水的利用效益的方法①生活中: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②农业上: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滴灌;③工业上:工业上提倡对水的循环使用。4、水污染的三个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课题2水的净化一、过滤操作要领“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若有气泡,则影响过滤的速度。“二低”: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①烧杯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下端靠三层滤纸处;③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注意:1、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过滤时,玻璃棒不能搅拌。2、两次过滤后仍然混浊的原因:①滤纸破损;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漏斗或烧杯不干净21二、净化水的方法:①沉淀、②过滤、③吸附、④蒸馏。1、其中吸附和蒸馏能除去可溶性杂质;四种方法都能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2、沉淀包括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3、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沉淀、过滤、吸附、蒸馏.4、净水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溶于水产生的胶状物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净水时活性炭的作用:滤去不溶性杂质;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除去臭味。三、硬水和软水1、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注意:软水不一定是纯水,但纯水是软水。2、鉴别方法:加入肥皂水,若产生大量泡沫的为软水;泡沫较少,甚至有浮渣的为硬水。3、软化硬水的方法:煮沸或蒸馏。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4、硬水的危害:(1)浪费肥皂,洗不净衣服;(2)锅炉用硬水,浪费燃料,甚至引起爆炸。课题3水的组成一、氢气的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化学性质:可燃性。燃烧方程式:2H2+O22H2O(产生淡蓝色火焰)注意: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二、电解水实验1现象:正负极都有气体产生,正负极气体体积比为1:2。2结论:水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3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H2↑+O2↑。注意:(1)电解水实验所用电源为直流电。(2)在水中加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导电性。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期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一、化学式1、化学式的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化学式的意义宏观意义:表示某种物质;表示某种物质的组成元素。微观意义:表示1个分子;表示1个分子的原子构成。注意:若化学式前面有系数,只表示几个分子。对比下列符号的意义:H:①氢元素;②1个氢原子。2H:2个氢原子。H2:①氢气;②表示氢气由氢元素组成;③1个氢分子;④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2H2:表示2个氢分子.Mg2+:①镁离子;②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2Mg2+:2个镁离子。H2O:①表示水;②表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③1个水分子;④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2H2O:表示2个水分子。3、化学式中数字的意义①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②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中某原子的个数。21③元素符号前边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原子个数④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二、化合价1、化学价的含义:表示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化合价与离子所带电荷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标的位置不同,正负号与数字的顺序不同。联系:数值相同,正负号一致。3、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正一氢锂钠钾银,正二钙镁钡铜锌负一氢氧硝酸根,负二碳酸硫酸根,铝铁正三碳硅四,氟氯溴碘为负一负三常见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化合价,要记清,莫忘单质是零价负三正五氮和磷,铁汞正二也常见。4、化合价规律:(1)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2)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3)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原子团化合价。三、化学式的写法、读法1、单质写法:除N2、H2、O2、F2、Cl2、Br2、I2外,其余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如Fe、Cu。2、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先排序(正价左,负价右);次注价;后约简;再交叉。注意:原子团应作为整体,个数超过1时,应用括号。“某化某”:不含酸根的化学式。3化学式的读法:从右往左读法四、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1、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3、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100%4、计算一定质量的化合物中含某元素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形:化合物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1、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守恒的原因是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即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守这个定律;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即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都必须在密闭容器内进行)。2、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_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等号左右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书写化学方程式有条件的话要注明,反应物有气体生成物有气体的话,生成物气体不用标__↑_,若反应物没有气体参加,则要标↑,在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没固体,生成物有固体的需要标↓,若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有固体的话不需要标↓。(写-配-标-查)3、化学方程式的意义: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各物质的质量比。21③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个数比。例如2H2+O2点燃2H2O的读法:(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2)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3)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水分子。4、写出下列方程式:(按照书写步骤,注意“↑”和“↓”的使用)(1)硫的燃烧:S+O2点燃SO2(2)红磷燃烧:4P+5O2点燃2P2O5(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4)木炭燃烧C+O2点燃CO2(5)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6)电解水2H2O2H2↑+O2↑(7)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2KMnO4K2MnO4+MnO2+O2↑(8)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2KCl+3O2↑(9)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2H2O22H2O+O2↑(10)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点燃2HCl(11)镁条燃烧2Mg+O2点燃2MgO(12)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Fe+CuSO4===FeSO4+Cu(13)铜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氧化铜2Cu+O22CuO(14)加热氧化汞分解2HgO2Hg+O2↑(15)汞在氧气中加热2Hg+O22HgO以上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1)(2)(3)(4)(5)(10)(11)(13)(15)(“多变一”)以上属于分解反应的是(6)(7)(8)(9)(14)(“一变多”)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一)一般步骤:“一设、二写、三标、四列、五答”⑴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不能带单位);⑵写:正确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⑶标:标出有关物质间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和已知量、未知量;⑷列:列出比例,并求解;⑸答:简明地写出答案。.三个要领:①步骤要完整;②格式要规范;③得数要准确。三个关健:①准确书写化学式;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注意事项: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因此遇到不纯物质,要先把不纯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代人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二)计算依据:(1)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2)计算依据:化学方程式中任意两种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实际质量之比。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的几种单质:(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电刷等;(3)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比木炭要强,如制糖工业利用其来脱色,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也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4)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5)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性质很稳定。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12、碳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2)可燃性: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化学方程式是:C+O2CO2,燃烧不充分时生成CO,化学方程式是:2C+O22CO;(3)还原性:可以与某些氧化物反应,例如利用碳还原氧化铜,其化学方程式:C+2CuO2Cu+CO2↑,利用碳的这个性质可以用于冶炼金属。加铁丝网罩是为了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实验现象:试管内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2)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反应物状态_和_反应条件。(3)收集装置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有: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主要有三种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4)检查带有长颈漏斗的装置气密性的方法: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然后向长颈漏斗中注水,当_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_,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5)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CaO+CO2↑(属于化学变化)。4、二氧化碳:(1)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一般情况下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虽无毒,但量多会使人缺氧窒息,因此一般进入菜窖之前要做灯火实验。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_红_,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H2CO3==H2O+CO2↑。③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④与灼热的碳反应:C+CO22CO,该反应吸收热量。(3)用途:①灭火(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②干冰(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③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可做气体肥料。④化工产品的原料,可制作碳酸饮料_。5、温室效应危害及防治措施:(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过多的二氧化碳_排放(也包含O3、CH4、氟氯代烷)(2)温室效应的防治措施:① 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② 开发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清洁能源。③ 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6、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具有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呈蓝色,其化学方程式:2CO+O22CO2;②具有还原性,例如还原氧化铜,其化学方程式:_CO+CuOCu+CO2,该反应的现象是_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③具有毒性,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3)用途:①CO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因此可以做_燃料_;②CO具有还原性,因此可用于_冶炼金属_;7、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除杂:21(1)CO[CO2]_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2)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8、碳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⑴2C+O22CO;⑵C+O2CO2_;⑶2CuO+C2Cu+CO2↑;⑷2CO+O22CO2;⑸CuO+COCu+CO2;⑹CO2+C2CO;⑺CO2+H2O=H2CO3;⑻H2CO3=CO2↑+H2O;⑼CO2+Ca(OH)2=CaCO3↓+H2O;⑽CaCO3+2HCl=CaCl2+H2O+CO2↑;⑾CaCO3CaO+CO2↑。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一、燃烧和灭火1、相关知识点: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①物质必须为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的原理:(破坏其一)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易错警示】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一般不会改变。2、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现象:(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2)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均未燃烧;(3)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磷燃烧。实验分析:(1)分析: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条件之一可燃物需要和氧气接触_;(3)本来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通入氧气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4)热水的作用是:隔绝氧气、提供热量。薄铜片的作用是传热。3、重难点突破(灭火措施举例)①油锅着火锅盖盖灭;②酒精灯洒出着火时湿抹布盖灭;③森林着火设置隔离带;④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⑤电路、电器失火千万不能用水灭火。4、燃料的燃烧(1)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_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2)一是可燃物与氧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例如生火时,把木柴架空;煤做成蜂窝煤);二是要有足够的空气。(如利用鼓风机,用扇子扇,燃烧更加旺盛)(3)爆炸:可燃物在有限_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_膨胀_而引起爆炸。(4)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5)安全常识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纯度,防止发生爆炸b.电器着火不能直接用水浇灭,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21c.燃气泄漏需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d.室内着火不能立即打开门窗通风5、灭火器(1)泡沫灭火器的反应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2)干粉灭火器的反应原理:2NaHCO3Na2CO3+H2O+CO2↑(3)二氧化碳灭火器内盛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使用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质失火。二、燃料和能量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碳元素);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_、NO2_会引起酸雨。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就能使煤分解成煤气、焦炭和煤焦油等,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煤的干馏)。(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_元素);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开,得到不同的产品,该变化是物理变化(石油的分馏)。(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甲烷,化学式CH4),是较清洁的能源。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的化学式CH4_(最简单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化学性质:可燃性:CH4+2O2CO2+2H2O_(发出_蓝色火焰)(2)乙醇(俗称:_酒精,化学式:C2H5OH,属于可再生能源)化学性质:可燃性C2H5OH+3O22CO2+3H2O。可做内燃机、酒精灯的燃料。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有:节约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_的变化。(1)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_和金属和酸的反应、生石灰和水的反应等。(2)吸热反应:如CO2+C2CO_(C和CO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O)(3)生石灰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4、新能源:太阳能、风能_、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1)优点:热值高、__燃烧产物是水,不活造成空气污染。(2)需解决问题:①制取成本高②贮存困难。(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用锌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4)发生装置类型是固液常温型,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可采取向下排空气法_收集,氢气难溶于水,亦可采用排水法收集。2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7-11 22:46:03 页数:22
价格:¥7 大小:687.18 KB
文章作者:U-200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