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政治四本统编教材知识清单汇总(中特 经社 政法 哲文)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3

2/83

剩余8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中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清单82 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题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①含义:生产力是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②内容:生产力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生产资料作为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包括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生产关系①含义:生产关系,即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②内容: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如何分配。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二者之间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②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则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则阻碍生产力发展。判断一种射虎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二、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1)原始社会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原始人的生活极其艰苦,虽然没有剥削和压迫但是原始社会并不是人类社会理想的“黄金时代”。原始社会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2)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使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3)原始社会的氏族制度①氏族的地位: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②氏族制度的作用:在氏族制度下,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③氏族制度的发展:到了原始社会末期,一些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有的部落联合起来组成部落联盟。★★(4)私有制的确立①私有制确立的根本原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②私有制确立的标志: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③私有制确立的影响: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④私有制的产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私有制的产生,激发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私有制的产生,促使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奴隶社会的产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82 2.奴隶社会★(1)奴隶制国家的产生①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产生: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前者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后者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②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③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④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必然遭到奴隶的反抗。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样,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了。★(2)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a.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建立,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b.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使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根本原因。三、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1.封建社会★★★(1)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及其进步性①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②进步性: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封建制生产关系更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①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在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②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③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思想钳制: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3)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封建社会阶级矛盾的表现:面对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斗争,常常由分散的小规模的抗租抗税运动,发展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2.资本主义社会★(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生: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82 ①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标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②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①含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大混乱。②基本特征: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③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④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⑤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①含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②表现: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并雇佣工人进行生产,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不断加大对工人的剥削;广大工人没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成为受苦最深的阶级。③实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第二框题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1.空想社会主义★(1)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①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②一些先进分子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2)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作用:空想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批判者,表达了早起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愿望,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3)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2.工人运动的兴起(1)三大工人运动: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2)工人运动的历史意义①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1)唯物史观82 ①唯物史观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②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揭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们对美好社会的追求建立在科学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2)剩余价值学说①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②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意义: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3)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意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2.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诞生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2)《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1.十月革命的胜利(1)十月革命的爆发: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3)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1)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2)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显示了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当代化的结晶,科学社会主义具有与时俱进、与世俱进的品格,它总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当代的应用和发展,是当代化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当代内涵和当代特征。(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现代文明优秀成分的积极吸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中国国情,吸收其合理因素,赋予其中国特质和中国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性”,是它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又一重要原因。82 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第一框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悲怆的历程——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1)内因: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日趋没落,经济、政治、文化都落后了。(2)外因:近代西方国家冲破封建制度的罗网,取得日新月异的进步。★★2.近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3.复兴之路(1)探索复兴之路:为了探索复兴之路,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额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2)选择复兴之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蹊径。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1.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1)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2.新民主主义革命★★(1)主心骨——中国共产党①产生的条件:a.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b.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历史意义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运用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特点:“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①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②就革命前途来说,不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就所属世界范畴来说,它已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3)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对中国:①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82 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对世界: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4.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1)形成在中国革命实践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1945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评价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意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使全党在思想上、工作上有了牢固的理论基石。在中国革命建设上,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二框题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过渡时期(1)过渡时期的起止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2)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的开始了对他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3)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4)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3.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决定性胜利: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2)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3)重要的意义:在过渡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党的八大(1)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82 (2)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3)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面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的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3)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一框题伟大的改革开放一、改革开放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意义: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二、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三、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1)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2)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3)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第二框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内涵及地位:(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地位:中国特色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82 ★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创造中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2.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要求: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四课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框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新时代的科学内涵★1、地位: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2、内涵:(1)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从历史脉络看)(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从国家角度看);(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从人民角度看)(4)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从中华民族看)(5)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从国际地位看)。★★3、重要标志: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4、意义:(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历史层次)(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政治层次)(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世界层次)82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1、内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原因:(1)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2)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3、要求:(1)坚持一个“着力点”: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的质量好效益。(2)把握两个“没有变”:①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3)做到“三个牢牢”:①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②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③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4、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1.(为什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的原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2.(怎么办)我们应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发散思维)(1)领带核心: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需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接续奋斗,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2)主体力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3)一以贯之: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4)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5)必由之路:坚持改革开放这个必由之路。(6)基本路线: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7)坚定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二框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是什么)内涵: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民族振兴,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原因。★必要性: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2 ★★★重要性(意义):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近十四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3.(怎么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总结)(1)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仅仅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深厚源泉在于人民,中国梦的根本归宿也在于人民,只有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从中国梦与人民的关系看)(2)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每个人都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会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从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看)(3)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从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关系看)(4)中国共产党要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5)要坚持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6)国家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安排的宏观措施: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革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7)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不负时代的要求、历史的期待。(8)对青年的要求: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1.是什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中国共产党怎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2)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3)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①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②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③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4)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82 ★★3.关系:①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②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确保党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第三框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确立的标志:党的十九大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将这一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二、(为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背景。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同时,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回答世界之问)(2)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具备过去难以想象的良好发展条件,但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回答国内发展之问)(3)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一个执政党进行社会革命不容易,进行自我革命更不容易,而不进行自我革命就必然被历史所淘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回答党的自我革命之问)(4)科学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奋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回答科学社会主义之问)★★★三、(是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1)“八个明确”的核心内容(思想层面):——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目标)——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价值导向)——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总体方略)——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本路径)——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保障)——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国防保障)——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环境)82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政治保障)★★(2)“八个明确”的地位:“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3)“十四个坚持”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核心内容(实践层面):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领导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政治立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动力)坚持新发展理念;(发展导向)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靠力量)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法治保障)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力量)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目的)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关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国防军队建设)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国家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党的自我建设问题)★★(4)“十四个坚持”的地位:“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士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是实现“两个一百”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及指导意义★★1.重大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2.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3.实质:在当代,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4.金钥匙: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5.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活的灵魂。82 高中政治经济与社会知识清单82 第一单元基本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第一课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第一框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物质资料生产物质资料生产离不开人的劳动和生产资料。1、劳动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人的劳动)。2、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生产资料)。二、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1、内容: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基本经济制度。2、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3、意义: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科学指引,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1、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物质制度的基础。2、内容: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①为国家建议、国防安全、人民生活改善做出了突出贡献,是社会主义经济物质制度的基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公有制经济。②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对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进行宏现调控的根本制度基础,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③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前提。生产决定分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不同的分配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了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采取按劳分配制度,体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能防止两极分化,有利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会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新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则。(2)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3)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①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②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5、在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1)含义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①个体经济含义:是指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经济。②私营经济含义:是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私人成分。③外资经济含义:是指外国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境内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共同设立企业的外商投资部分。港澳台地区在内地(大陆)的投资参照外资。82 (2)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国际市场开拓等发挥了重要作用。6、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统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之中。(2)现阶段,我们不能实行单一公有制,更不能搞私有化。(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形成各种所有制之间的市场竞争关系,调动不同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取长补短,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二框题坚持“两个不动摇”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1、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发展壮大国有经济。(1)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2)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把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歩、保障国家安全。(3)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经济通常采用的是股份制形式。2、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1)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要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2)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3、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是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在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二)如何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和依法监管;要贯彻落实包括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在内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2)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3)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坚持爱国敬业,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坚持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第二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框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82 一、市场调节1、为什么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1)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不断发展变化的,而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又是相对有限的。(2)在资源总量一定的前提下,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增加,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资源就会减少。(3)为了更好满足人类的多方面需要,社会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2、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1)计划经济体制: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以前)(2)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1)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产品如何分配,主要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来调节。(2)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和调节着资源在全社会的配置。3、市场机制的优点:在的经济生活中,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状况及其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城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二、市场体系1、市场体系形成:(1)在我们的生活中,既有每天都要打交道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又有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市场,如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金融市场等。(2)每类市场都是由交易双方、交易对象、交易价格等基本要素组成的。这些市场相互作用,形成有机联系的市场体系。2、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意义:(1)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2)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換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资源效率和公平性。3、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的原则(1)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2)良好的市场运行需要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①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反对地方保护,反対垄断和不正当竞争。②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要健全优胜劣,市场化退出机制,从而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3)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政府定价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等方面。政府定价要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4、市场调节的缺陷(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①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能由市场来调节②枪支、弹药、爆炸物等特殊物品的制造和流通也不能由市场来调节③教育、医疗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服务不能完全由市场来调节,否则就不能保障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人民生活,严重影响社会安定(2)市场调节有局限性,它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病。82 在市场经济中,为了自身不正当利益和眼前利益,生产经营者可能会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甚至可能会损害国家利益。由于生产经营者不可能完全和及时掌握市场上所有的信息,因而其决策必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由于从价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到生产的调整有一定的时间差,市场调节往往具有滞后性。(3)总之,单靠市场调节,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浪费;会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济不稳定;会产生不正当竞争、垄断,损害社会公平;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第二框题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根本目标: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4、内在要求: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二、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主要包括内容1、通过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3、通过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4、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5、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6、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政府的经济职能之一(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的目标、意义和常用的手段1、宏观调控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和控制2、宏现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3、为什么要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不足。4、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1)国家通过财政收人与支出政策,通进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2)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照政策力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可选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四、经济运行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1、通过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创新监管、高效服务改革,重塑政府和市场的关系2、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综合探究一一、遵循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1、市场:(1)加快完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2)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3)加快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达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目标。2、政府:(1)要坚决破除制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2)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调整优化政府机构职能,合理配置宏观管理部门职能;(3)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完善市场监管和执法体制;(4)改革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体制;82 (5)完善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全面提高政府效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二、企业活力是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之源1、企业内部:要合理分配收入,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建立和健全权责清晰、分工明确、有效沟通、反应及时、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机制,要培育有利于激发和保持活力的企业文化。2、企业外部:必须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还要通过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增强企业的创新活力和投资积极性。3、诚信意义及措施(1)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2)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三、科学的宏观调控①目标:主要是促进经济增长,保持物价稳定、增加就业、实现国家收支平衡。这些目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经济繁荣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就业率提高但可能伴随较高的通货膨胀率;经济不景气时,虽然物价稳定,但经济增长率可能会下降,失业率会上升。②实施科学、适度的宏观调控意义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协同性。第二单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第一框题坚持新发展理念(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含义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3)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意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二)贯彻新发展理念1、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意义:(1)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2)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新发展理念“新”的体现(1)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原因: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領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求: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原因: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82 要求: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3)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原因: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要求: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4)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原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求: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人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5)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原因: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要求:坚持共享发展,要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3、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关系(1)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2)要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第二框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含义、主要内容、意义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含义、主要内容、相互关系含义: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主要内容:(1)它包括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2)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3)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3)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4)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2、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意义(1)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2)只有形成符合中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其他领城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为实现人民对类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1、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必要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2、(如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1)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求: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82 (2)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3)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要求: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4)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原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求: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5)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求: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6)建设更高水平开放性经济新体制,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7)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要求: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帯一路”框架下的国国际交流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第四课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第一框题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1、现阶段分配制度: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个人收入分配方式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按劳分配的含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4、实行按劳分配重要意义(1)劳动者的个人收人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木、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和要素参与收入分配(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除了公有制范围内的按劳分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适应,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意义:这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2)我国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从个人获取收人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人,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人,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3)注意:居民收入除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还包括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比生产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入。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6、要弘扬劳动精神意义:(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82 (2)要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3)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7、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原因及措施原因: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为此,必须完善个人收入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措施:(1)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方面,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在再分配方面,要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3)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人者收人,调节过高收人,取缔非法收入。(4)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必须坚持消除贫因。①消除贫困的原因:贫困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消除贫困是保障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②措施: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第二框题我国的社会保障一、社会保障的含义国家依法建立起由政府和社会承担主要责任的社会保障。(主体:国家,方式:依法主要责任:政府和社会承担)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形式和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1、社会保险(对象:公民地位:核心地位内容: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方式: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2、社会救助(地位:是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内容:保障最低的生活水平,方式: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象: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3、社会福利(地位:最高层次的保障,内容:社会化服务、实物供给、福利津贴方式:政府实施对象:全体社会成员)4、社会优抚(地位:特殊的社会保障,内容:物质照顾生活安置精神抚慰的褒扬性补偿性、优待性、综合性特殊社会保障,方式:政府实施,对象:现军人、复员退伍、军人军烈属)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1、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减震器”。通过防范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2、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国民经济再分配,能调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3、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分担与责任共享,充分发挥社会互助的功能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四、如何不断完备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1)要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没有漏洞的“安全网”。(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更多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要坚持社会公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只有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障适度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使社会保障持续发展。3、社会保障体系要做到权责清晰。(1)享受社会保障是社会成员的一项法定权利,也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82 (2)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涉及政府、企业、个人和其他单位的经济利益,需要各方合理分担责任。(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严格依法监管综合探究二一、弘扬劳动精神与投身创新就业1、劳模精神的含义: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2、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1)劳动最光荣。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2)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最美的劳动者。3、态度和做法: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广大劳动群众要立足本职岗位诚实劳动。无论从事什么劳动,都要干一行、爱一行。4、创业者应具备哪些素质(1)最重要的能力是持续创新能力(2)具备较强的风险承担能力(3)具备卓越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4)卓越的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4、如何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1)对创业者的要求:必须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2)对企业的要求:既要追求经营利润,又要坚持原则;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要承担社会责任;既要实现自身发展,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二、树立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观总体要求:(1)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2)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3)对消费者的要求:要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智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三、推动实现精准脱贫和共同富裕1、必要性:(1)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2、要求(1)既强化政府的责任,又鼓励社会各界的参与;(2)要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互补充与协作的大扶贫格局(3)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措施:归根结底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分配体系。82 高中政治政治与法治知识清单82 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框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1)基本国情:①基本国情是什么: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②把握基本国情的重要性:把握近代中国的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2)主要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自己的方案,进行了异常激烈的较量。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近代中国三种主要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①具有先进性、革命性、易组织等特点的工人阶级的产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②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①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3)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①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②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82 第二框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的意义: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2)我国革命和建设历程:时间任务1949—195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1953年12月党中央得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颁布。到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从而为我国逐步走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成就: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了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意义: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1)时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2)目的:实行改革开放,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意义: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1)新时代内涵:①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从伟大事业角度看)②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从奋斗目标角度看)③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从人民期待角度看)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从历史使命角度看)⑤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从世界意义角度看)(2)进入新时代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③8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中国人民踏上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本课核心性问题: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①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一个先进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②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近代中国三种主要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第二课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一框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性质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根本立场是什么: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3.根本宗旨是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什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执政理念的具体内涵: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幸福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6.怎样贯彻党的执政理念:.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7.党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①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同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②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③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8、党怎样做到以人民为中心?(补)①始终坚持人民立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②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同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③82 发挥好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关系,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发挥好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第二框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原因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为行动指南。②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③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体现。具体知识细化掌握: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具体内涵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每次重大发展和变革,都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和理念的更新。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用以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指导方法。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际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求真务实就是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既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又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行事。2、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①内涵: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指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②原因: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党员好比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每个细胞都健康,党的整个组织就坚不可摧。因此,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是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③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要求共产党员在新征程上更加珍惜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光荣称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学习的模范,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模范,做克已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做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模范,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8模范)第二课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一个先进的政党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根本立场、执政理念、指导思想2、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涵及如何贯彻3、党为什么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4、党应怎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具体内涵6、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内涵、原因、要求82 7、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8、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是一个先进的政党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及指导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②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③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具有重要意义。④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真正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才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为改革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可靠保障。(两个才能)2、怎样坚持和坚强党的领导?①坚持党的领导主要是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从而确保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②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③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各国家机关、政协等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具体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⑤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需要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3、政治领导的含义、体现、要求①含义:就是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②体现:主要体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③要求:要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必须增强“四个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四个意识、一个自觉、三个始终)4、思想领导的含义、体现、要求①含义: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②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③要求:要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最重要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5、组织领导的含义、体现、要求①含义:就是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②体现:主要体现于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广大党员组织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③新时代的要求: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得到贯彻执行,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执行最重要的原则、重点,两个着力一个保证)执行、干部、人才、组织保证82 6、(1)为什么要从严治党?①在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四个关系)③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毫不动摇的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2)全面从严治党的意义①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党自身意义)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有利于更好践行党的宗旨,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密切党群关系,凝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人民和国家发展角度)7、怎样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①总体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②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③党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④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⑤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8、科学执政的内涵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9、民主执政的含义及要求含义: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10、依法执政的地位、重要体现及要求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重要体现: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要求: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11、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是有机统一的,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1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的(意义)82 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核心问题:1、为什么要从严治党?+从严治党的意义2、怎样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3、科学执政的内涵、民主执政的含义及要求、依法执政的地位、重要体现及要求4、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之间的关系及目的(意义)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第四课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一、我国的国体1、国体概念: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体概念回答的是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什么人行使国家权力的问题。我国的国体(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明确了我国的国家性质。简而言之,就是人民民主专政。(2)如何理解我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①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领导阶级,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广大农民与工人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天然的联系,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工农联盟不仅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②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我国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3.(拓展延伸)人民与公民的区别。(1)性质不同:公民是个法律概念,是指拥有本国国籍的人,与外国人相对;人民是个政治概念,与敌人相对。(2)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更加广泛,公民中除了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二、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知识点:1.民主的含义和鲜明特性。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据概念可知,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2.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最广泛的民主(为什么是最广泛的民主①②)①表现: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这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②宪法保障: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③82 要求: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属性,要求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将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行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逐步实现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2)最真实的民主(为什么是最真实的民主)①从政治保证上看,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在国家生活中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②从制度和法律保障上看,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切实体现和有效维护人民民主的制度,制定了从多方面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这些制度和法律的建立与完善,在实践中保障了人民民主的有效落实。③从实现方式上看,我国不仅在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的组织等方面实行民主选举,还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民主协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知识拓展】(1)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一个“根本”,三个“基本”。一个“根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个“基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协商民主。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其在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等各个方面的统等推进和制度化发展,保证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民主权利。(3)最管用的民主。(为什么是最管用的民主)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活力,能够有效杜绝西方国家常见的选举弊端,是最管用的民主。本框题核心性问题: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②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③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查问题:(1)如何理解我国的国体(2)为什么我国的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最真实的民主、最管用的民主?(三问合一)(3)为什么说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第二框题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一、民主与专政的统一1、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民主?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2、我国为何坚持专政职能?人民民主专政包含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阶级矛盾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的历史务。3、说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意义。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82 只有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才能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二、我国的国家职能(1)我国有哪些国家职能①对内职能主要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稳定:依法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破坏活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各种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活动,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促进社会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对外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坚定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坚定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坚定维护国家的各项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定维护国家的尊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2)我国为什么要履行这些国家职能(履行国家职能的意义)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本框题核心性问题:怎样坚持人民民主专政①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的历史任务。②正确行使对内和对外国家职能,为社会主义事业保驾护航。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第一框题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②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地位: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④职权:最高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任免权(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4)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拓展升华】 正确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的四种职权职权内容备注立法权即制定法律的权力。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区分四个权力的关键是看其内容。如果是关于法律的立、改、废的决定,则是立法权;如果是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进行任免的决定,则是任免权;如果是对相关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工作报告进行审议,则是监督权;如果是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则是决定权决定权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任免权选举、任命、罢免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监督权82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5)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大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6)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通过选举的方式把权力委托给人民代表大会,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2.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1)人大代表的产生①法律地位: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②产生:县级以上人大代表由间接选举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③任期:各级人大代表每届任期五年。(2)人大代表的职责①义务: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②权利: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第二框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5.2核心主干知识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表现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具体表现: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3、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4、对人大制度的态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我们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5.2细化小题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是由我国的国体决定的?82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为什么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协商,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进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能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能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人大制度坚持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第五课必查问题1、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地位、常设机关、职权2、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3、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4、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产生、任期、权利与义务5、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及表现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为什么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能保证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能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一框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民主党派①性质:现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②参政权:(一个参加三个参与)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地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奉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特点及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立了一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与政党制度形式,在当今世界独具特色。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82 3、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型的政党制度(新在哪里?)中国的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它能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4、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区别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地位执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参政党联系事业上: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组织上:是相互独立的关系监督上:是互相监督的关系,不是监督与被监督法律地位:地位平等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②组成: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作用: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提醒]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种职能体现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和特点,是区别于其他组织的重要标志。拓展:比较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民主监督是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④82 要求: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聚集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第二框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原因/表现)中华民族是我国所有民族凝聚形成的命运共同体,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征,各民族都有各自历史和文化,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疆域,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国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中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2、我国民族事业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过程)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进行了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平等的旗帜,致力于铲除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赢得了各族人民的信赖。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为建设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3、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民族平等:①含义:各民族一律平等,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②原因: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民族团结:①含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②原因:民族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①含义: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②原因: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4、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地位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含义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的制度。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核心内容自治权(四项)p42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大和政府特点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原因必要性: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2 重要性: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它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各族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人民把热爱本民族与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结合起来,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捍卫祖国统一、保卫边疆的光荣职责。要求一方面,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5、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①内容:②地位: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体现,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③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团结,凝聚力量,实现伟大复兴目标。P64依法管理宗教事务①含义:政府依法对涉及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务进行管理。②目的:保护宗教界的合法权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动,制止和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③坚持原则: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①要求:任何境外组织和个人不得干预我国的宗教事务。②态度: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开展对外交往,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求:①重要任务:支持我国宗教坚持中国化方向(引领、浸润)②具体要求:一个“不是”+两个“要求”+两个“支持”【误区警示】针对考生常见的误区,要特别注意:(1)中国共产党党员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则,是党的纪律的明确要求,也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的起码条件。共产党员要坚定信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与宗教有神论的唯心主义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2)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要大力加强广大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的团结,把他们的力量凝聚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上来。(3)明确“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而不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第三框题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含义: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指的是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2、基层民主的特点:发生领域的基层性、民主参与的直接性、管理活动的自治性3、村民自治的组织形式(村委会)性质: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82 主要职能: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内容: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农村基层治理实践中,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4、居民自治的组织形式(居委会)性质: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职能:是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内容: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居民会成员居民选,社区大事居民定,日常事务居民管。意义:这大大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5、.村民委员会、村党支部的关系。(1)村委会是自治组织,不是国家政权基层组织,不是基层国家机关,不是基层政府。(2)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是一种指导关系,村委会在乡镇政府指导下工作,非领导与被领导关系。(3)村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的工作,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6、.大力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意义。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调动广大村民和城市居民参与基层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村民和城市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有利于更好发挥村委会(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有利于更好的推动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二、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1、基层民主的表现(1)民主选举。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照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在农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在城市,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2)民主协商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范围: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或乡镇、社区或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3)民主决策原因: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范围: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4)民主管理原因: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体现: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来进行。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进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5)民主监督原因:负责城乡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居委会和村委会,事实上都掌握一定的权力。要防止以权谋私,尽可能避免管理工作的失误,必须实行民主监督。82 范围: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2.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大力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原因)发展基层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应该将其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加以推进。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调动广大村民和城市居民参与基层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村民和城市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有利于更好发挥村委会(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有利于更好的推动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第一框题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1.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1)产生: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2)本质及作用: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是实现国家职能的工具,它既维护公共管理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会生活。(3)历程:在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上;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法系源远流长。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些仁人志士试图将近代西方国家的法治模式移植中国,以实现变法图强的梦想。但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他们的努力最终归于失败。中华法系:是指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在中国古代法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法律文明,它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代表性法典为《唐律疏议》。中华法系成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国为人类法治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谱写了人类法治思想史上的新篇章。(1)产生: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2)决定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类型: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3)基本特征(本质):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①为什么说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社会规范。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法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②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基本形式:82 制定:国家根据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通过相应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订、修改和废止各种规范性文件以确立规则的活动。认可:国家以一定形式赋予在社会生活中已经存在的某种行为规则以法律效力的活动。(4)职能:法在国家治理中既执行政治职能,又执行社会职能。政治职能是指法维护一定阶级统治的作用。社会职能指法管理一定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3.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①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原因:一国的法治总是由该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所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②取得成就: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中国人民正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我国的法律体系是如何健全的?a:在现行宪法基础上,法律体系日趋完备,实现了有法可依。b: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的作用不断增强。<2>宪法的重要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核心和统帅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在中国,各族人民、一切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实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首先要全面贯彻实施宪法。<3>我国的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是如何提高的?a:行政机关不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推进。b: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维护和实现司法公正和权威。<4>我国的人权事业取得了哪些成就?a:国家高度重视通过宪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我国将人权保障贯穿法治建设的各个环节,使人权法治保障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b:中国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充分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权利。(4.16选考背诵)第二框题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1.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1)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原因: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2)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全党和全国人民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依法治国、更加扎实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向着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不断前进。2.全面依法治国的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原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要求: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切实尊重宪法法律权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持依宪执政和依法执政。82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因: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求: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因: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凭借形式以言代法、以权正法、徇私枉法。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原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要求: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要求: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第八课法治中国建设第一框题 法治国家一、法治国家的内涵1.法治国家的内涵法治国家是指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法治国家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2.法治国家的基本特征(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①宪法法律至上的含义或者表现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即宪法法律应是社会治理的最高准则,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②坚持宪法法律之上的原因法律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出来的,反映了民众的意愿,符合民众的利益,体现了社会共同理想和信念,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遵从。(2)坚持良法之治原因只有良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民众的认同,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律的效力标准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82 要求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可制定出良法,良法之下才有法治国家(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①公民享有哪些权利: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②法治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在法治国家,公民的权利和尊严应得到法律的确认,并通过执法和司法加以保障。(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①国家的各项权力包括哪些?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督权等②为什么要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权力是把双刃剑,一旦失去监督就会滋生腐败,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的措施:为了规范权力的运行,就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二、建设法治国家建设法治国家的总体要求:法治成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建设法治国家,既需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2.建设法治国家的具体要求。推进宪法实施原因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要求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原因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国家的制度前提要求在宪法之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制度,形成一个部门齐全、层次分明、结构协调、体例科学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国家治理有法可依完善法律实施机制原因已经制定的法律需要得到有效实施要求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为社会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社会公众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司法机关严格公正司法,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定分止争,惩罚犯罪,化解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3.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意义。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第二框题法治政府一、法治政府的内涵1、法治政府的总体要求: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政府。2、法治政府的具体要求:职能科学的政府要求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必须科学合理。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82 权责法定的政府原因如果政府权力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要求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定,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执法严明的政府原因只有执法严明,才能保证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服务社会公众,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要求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公开公正的政府原因通过公开公正执法,能够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廉洁高效的政府要求政府必须清廉,不得利用权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政府必须高效运行,通过优化流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守法诚信的政府要求政府要带头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要建立健全守信践诺机制,准确记录并客观评价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对职权范围内行政事项以及行政服务质量承诺、期限承诺和保障承诺的履行情况。二、建设法治政府1.建设法治政府的措施:①总体要求:a:建设法治政府要求政府做到,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b: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②具体措施:(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2)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3)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4)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5)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6)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2.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第三框题法治社会一.法治社会的内涵1、内涵: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82 2、具体表现: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二.建设法治社会1、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需要进行全方位、长期性的努力。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③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2、怎样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3、怎样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2、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通过建设法治社会,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1框题 科学立法1.科学立法的内涵。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2.推进科学立法的原因①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②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③有利于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法治社会,在全社会形成守法用法的氛围。④有利于更好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3.科学立法的要求(简化版与详细版)①科学立法要符合国情和实际。要符合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传统,要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相适应,制定出适合中国的良法;完善立法体制机制,使每项立法都能科学合理地规范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规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使法律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②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要明确划分不同法律关系的调整对象和界限,形成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法律体系。③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宪法和立法法是国家机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最基本的法律依据,所有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都应当按照法定职权、依据法定程序开展立法工作。④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要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⑤82 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应在立法中客观地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利益,并加以合理的确认和保护,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相对应。立法还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权力与责任,根据国家治理需求,授予国家机关必要的权力,并对其加以制约,明确权力行使不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相关链接)我国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国家机关立法权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其他法律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相关部门制定部门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第二框题严格执法1.严格执法的内涵: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严格执法的原因:(1)严格执法,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有利于政府能带动全社会尊崇和敬畏法律。(2)严格执法,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政府只有坚持严格执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正当权益,才能彰显公平,伸张正义。(3)严格执法,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各级政府能否切实做到严格执法,体现国家法治文明程度,关系法治中国建设成效。只有不断推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才能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任务和目标。3.推进严格执法的措施:(简化版与详细版)①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②坚持规范执法严格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执法公开公正的重要保障。要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③坚持公正执法行政执法要坚持公正,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要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违背法律的精神和原则。要有效杜绝执法不公、随意执法,不断提升执法机关的公信力。④坚持文明执法执法部门要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第三框题公正司法82 1.公正司法的内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2.推进公正司法的措施(简化版与详细版)(1)推进司法的程序、结果的公正。要保障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要保证司法结果,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2)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3)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4)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5)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等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行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第四框题全民守法1.全民守法的内涵。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2.推动全民守法的重要性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2.推进全民守法的措施。(简化版与详细版)(1)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不应诉诸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3)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4)推进全民守法,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5)推进全民守法,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82 高中政治哲学与文化知识清单82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追求智慧的学问1.哲学的起源⑴本义:①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⑵产生:①(本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②(处理的关系:)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③(起源:)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认识世界)⑶作用: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实践。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助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特别提醒】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升华)。②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等于真正的哲学。③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⑴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世界观区别①含义不同: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形成不同: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世界观自发形成的③特点不同:哲学并非人人都有;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人人都有,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简单化的联系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都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误区】①哲学与世界观都是科学的;②哲学就是世界观;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④认为哲学是哲学家的事,与普通人无关。⑵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方法论82 区别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特别提醒】①世界观与方法论并非是相互影响或决定的关系②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⑴具体科学知识①分类:a.自然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等);b.社会科学知识(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如:经济、政治、法学、历史等)c.思维科学知识(关于人的认识和思维的知识。如:心理学、逻辑学等)②揭示的规律: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⑵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哲学具体科学研究对象整个世界某一具体领域揭示的规律揭示整个世界的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作用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论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联系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②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③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防止两种错误倾向:①替代论: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②取消论: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①从本义上看:哲学是一门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从本质上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④从特点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⑤从作用看: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指导具体科学,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⑴内涵: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特别提醒】①“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能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⑵内容:①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也可表述为: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谁决定谁的问题)82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⑶历史上不同的理论表达: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⑵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⑶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⑴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一标准(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⑵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①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②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⑶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a.基本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具体形态是世界本原。即: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b.合理性: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的。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微粒说:不可再分的物质微粒——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德谟克利特)②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a.基本观点:把自然科学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即:自然科学中的物质结构=物质。原子的属性=物质的属性。b.进步性: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c.局限性:第一,把自然科学中的物质结构直接混同于物质概念。第二,机械性,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受力学支配的机械运动,因而具有机械性,否认联系的多样性。第三,形而上学性。(即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否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第四,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即不能把唯物主义观点贯彻社会历史领域去,把人的思想和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而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d.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经典观点: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③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物质=客观实在)a.基本观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它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c.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82 d.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二不是指某一具体物质形态,或那些不可再分的物质结构。【特别提醒】唯物主义并不都是正确的,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二者都是非科学的,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⑷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a.基本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这里的人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如英雄、帝王等。如:“智子疑邻”中,丢斧子的人在思想方法上犯了从主观出发的错误,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b.主观唯心主义典型观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陆九渊:“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②客观唯心主义a.基本观点:把客观精神(如上帝、鬼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如:在现实生活中,宗教思想认为在客观世界之外有一个万能的主宰;封建迷信思想都认为有超现实的理念或上帝、神灵等主宰世界。b.客观唯心主义经典观点:朱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未有这事,先有这理”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黑格尔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绝对精神”的外化中外的神创论:上帝创造世界;盘古开天地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主义)“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特别提醒】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这里一定要注意是“从根本观点上看”。②不能认为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要一律提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不能笼统地说唯物主义就都是正确的、科学的。不能认为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要全盘否定。唯心主义在认识领域强调反思的作用,对认识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③不能把追求物质满足看成是唯物主义,也不能把追求精神满足看成是唯心主义。④不能认为一切唯心主义者都是不可知论者,都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⑸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①哲学上“两个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属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范畴,是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是关于世界“怎么样”的问题,是流。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世界的问题82 ②哲学史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元论是不可能的,二元论的实质偏向于唯心主义)【特别提醒】①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而不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③注意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哲学的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根据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的必然产物。②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③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成为可能。④社会科学前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⑵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观点【提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①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③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⑴毛泽东思想。①主要代表:毛泽东②来源时代: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成果③精髓:实事求是④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⑤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著作。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①82 来源时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②作用: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②作用: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原创性贡献。【特别提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①邓小平理论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科学发展观。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二课探索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一、世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的物质性⑴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①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②物质的属性:a.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c.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一般属性。【特别提醒】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①区别:A、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B、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创造、改变和消灭。②联系:A、哲学上的物质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⑵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方法论】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方法论】反对把人们的主观动机或某种神秘的力量看成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反对否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3.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起源)⑴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的几个阶段: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⑵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①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②从意识的内容与形式看: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不管什么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是客观的,但它的形式是主观的。)4.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5.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82 【原理内容】①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都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本身就根源于物质。②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因而,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方法论】我们要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持科学无神论立场,反对一切有神论。【特别提醒】⑴“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区别:①“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特性。它是对宇宙一切事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②“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既可以指物质具体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⑵意识有正确的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错误意识是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意识。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都根源于物质。⑶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不依赖于意识,但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能决定物质。二、运动的规律性1.规律是客观的⑴哲学的运动概念: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⑵物质和运动的关系: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强调物质离不开运动。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强调运动离不开物质,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特别提示】具体物质形态的运动及物质载体(由低级到高级)运动物质载体机械运动宏观物体化学运动原子、分子、离子生物运动生命有机体社会运动生产方式思维或精神运动人脑⑶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①规律的概念: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提示】正确理解规律是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不是臆造的现象的偶然的异变的举例:喜鹊叫喜苹果落地守株待兔价格升降①规律是联系,但并非所有的联系都是规律,只有同时满足四个条件的联系才是规律。②规律不等于现象,凡是能够借助感官直接感知的均为现象而非规律,上表的举例均不属于规律,如“苹果落地”属于自然现象,但其中蕴含的“万有引力”则属于规律。③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规律混同于具体规律,二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82 ④规律是客观的、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则是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或废除⑤唯心主义同样承认规律的存在,但是却否认规律的客观性。⑥规律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规律可以给人带来积极的作用,也可以带来消极的作用。⑦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并不意味着改变或创造规律。⑧“太阳东升西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水往低处流”等是体现规律的现象②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b.规律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方法论】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把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总结: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2.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也叫自觉能动性)⑴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意识能够能动的反映世界、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的特点: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也是能动的认识世界的原因)【特别提醒】侧重点法区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目的性侧重于行动目标、方式和步骤的确定自觉选择性强调认识对象的选择主动创造性突出反映的程度(现象与本质)和时间跨度(过去、当前和未来)②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③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⑵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能动的反作用于物质):①意识能动的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意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正确的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推动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往往起阻碍作用。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误区:①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意识来源于人脑。×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因此,意识中有什么,客观世界中就一定有什么。×③意识的作用只表现为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⑶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a.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b.意识的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的;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方法论】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片面地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属于唯心主义;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机械唯物主义。)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⑴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的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特别提示】实事求是的内涵:“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⑵哲学依据: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82 ⑶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②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④从辩证法角度分析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握变化的客观实际;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一分为二地对待客观实际。★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重点)【原理内容】①物质是本原,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可以能动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能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违背规律的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方法论】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①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②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2.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矛盾的观点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⑴联系的含义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⑵联系的特征:特征含义表现方法论普遍性(不存在孤立的事物)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①事物之间: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②事物内部: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客观性(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二者都是客观的。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离开事物真实联系,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82 多样性(形式不同)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特别提示】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②否定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主观臆造联系就会犯唯心主义的错误。③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观点是主观的。▲三个角度全面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的哲学依据唯物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论人类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辩证法是联系多样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要求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⑴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⑵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①区别:a.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b.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务和服从于整体。②联系:a.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b.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c.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⑶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②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③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⑷方法论意义: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要立足整体,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特别提醒】①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②部分优化组合形成整体时,才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③部分以无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⑴发展的普遍性: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⑵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⑶新事物:82 ①含义: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②为什么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③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⑷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②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③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重要提示】①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那些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才是发展。②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前进和上升的。③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不是看形式的新与旧,不是看出现的时间顺序的先与后,也不是看一时力量的强与弱,其根本标志在于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⑴事物发展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和质变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生活中的统一、相持、平衡、静止、连续性、稳定性都属于量变)。②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同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都是质变)变化指向变化状态变化结果量变数量、程度渐进、不显著(静止状态)性质没变、一事物仍是该事物质变根本性质根本、显著(运动状态)性质改变、一事物变为他事物向前的上升的质变才是发展[特别提醒] 图示法理清运动、变化、量变与质变、发展的关系。⑵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世界观(辩证关系)决定方法论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①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反对急于求成)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反对优柔寡断)③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必需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不能随意促成事物质变,坚持适度原则。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⑶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a.事物发展的过程: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82 b.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通过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c.辩证否定的地位: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为什么?)a.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b.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c.旧事物在开始时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③事物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a.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a.我们要对未来从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b.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c.反对两种错误倾向:既要反对把事物的发展看成是一帆风顺的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⑴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的对立和统一关系,矛盾就是:对立统一。⑵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同一性(统一属性)斗争性(对立属性)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特点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口诀法巧辨相互依赖:“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相互贯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转化:“你变成我,我变成你”相互排斥:“你离开我,我离开你”;相互对立:“你不是我,我不是你”联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与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②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③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重要提示】:正确理解矛盾概念要澄清的几种错误观点。①不能将对立和统一分别理解为矛盾的双方。事物包含两个方面,是指事物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不应称为矛盾,两个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才称为矛盾。而“对立”和“统一”则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不能认为“统一”是矛盾的一方,而“对立”就是矛盾的另一方。②不能把具体矛盾等同于矛盾概念。矛盾概念是对万事万物所具有的对立统一关系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矛盾则是矛盾的具体表现。两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③不能把哲学上的斗争等同于日常生活中特别是政治用语中的“斗争”,这两者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82 总结: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及方法论(或对立统一关系原理或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原理内容】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④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统一是对立中的统一,是包含差别的统一;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⑤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方法论】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即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使矛盾向有利方向转化(趋利避害)。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特别提醒】“对立统一关系原理”不是“对立统一规律”2.矛盾问题的精髓⑴矛盾的普遍性:①地位: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②含义(原理内容):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空间维度、横向角度);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时间维度、纵向角度)。③方法论:a.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b.我们要敢于承认矛盾,勇于直面矛盾,善于分析矛盾,积极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C.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特别提示】矛盾普遍性的标志词:出现问题、困难;既…又…;尽管…但是…;利弊,成就和不足;机遇和挑战;优缺;双刃剑。【特别提醒】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①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才构成矛盾关系)②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③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⑵矛盾的特殊性①含义:矛盾具有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②表现:a.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区别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③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提示】矛盾特殊性的标志词:根据当地实际,根据…的特点;优势、特色、特征;因地(因时)制宜;因人而异;针对;量身定做;因材施教;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⑶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①矛盾问题的精髓是什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对立统一,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82 ③方法论意义: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特殊规律的过程,它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⑴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区别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地位处于支配地位处于从属地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联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方法论①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办事情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②a.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b.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要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⑵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单一矛盾中矛盾主要方面矛盾次要方面区别含义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是指在某一矛盾中,处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地位处于支配地位处于被支配地位作用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不起主导作用联系相互对立:二者相互区别、相互排斥。相互统一: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主要方面与矛盾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82 原理内容方法论①矛盾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看问题要全面,要分清主流、支流,着重抓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②a.矛盾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b.矛盾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不能忽视次要方面、忽视支流【特别提醒】①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②区别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存在于复杂事物中,主要矛盾=1,次要矛盾≥1。存在于一个矛盾中,主要方面=1,次要方面=1。标志性词语:关键、重点、中心、重心、根本任务、核心、重中之重、牵牛鼻子、突出任务、核心问题、首要地位、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好钢用在刀刃上、打蛇打七寸等标志性词语:抓主流、识大局、全局意识、主体、主题、本质、辨方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等作用: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进程。作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适用情况:一般“做事情”时使用适用情况:一般“看问题,判断事物性质”时使用⑶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①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辩证关系②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③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④两点论与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特别提醒】正确把握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重点论含义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 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认识某一矛盾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反面一点论均衡论联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理论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82 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①什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②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③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b.作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④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a.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b.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对不同事物的矛盾作具体分析;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对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作具体分析;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作具体分析。【特别提醒】如何运用矛盾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防止片面性。(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求我们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分析问题)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分析问题)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用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分析)6.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主次方面)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5、6、7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原理分析问题)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1、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①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也要看到事物的现状与过去和将来之间的联系。②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的形式或状态:量变和质变。既要看到事物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量变),也要看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和发展(质变)发展的原因:矛盾。既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内因是根本原因)又不能忽视事物发展的外表矛盾(外因)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发展的方向: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道路:曲折的、迂回的发展的过程:经历肯定、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发展的途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2、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①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只看到一个个孤立的事物,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只看到事物的现状,看不到事物的过去和未来。②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只看到事物的数量变化和场所变更,看不到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82 ③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只看到事物某一方面,看不到事物的整体;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看不到事物发展的内在根据。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⑴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的内容包括:①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④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和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特别提醒】①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说法错误。②对立统一规律(或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不能认为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是联系的内容;矛盾是发展的动力)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现实方法论意义)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认识和实践⑴认识①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②形式或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a.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⑵实践①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特别提醒】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②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②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③特点: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82 原因: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观事物)和实践的手段(工具设备)。都是客观的。制约实践活动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也具有客观性。b.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原因: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原因: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正确区分实践的三个特点特点区别所在解读点睛之词客观物质性这是实践活动与人的认识活动的区别所在,坚持这点,在实践观点上就坚持了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基本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的客观性,强调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主体”“对象”“手段”“结果”主观能动性 这是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区别所在。坚持这点,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辩证法。强调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制定“计划”“方案”“规划”等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计划”“方案”“规划”社会历史性这是实践活动与孤立的个人活动的区别所在强调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有所差异;强调“合作”等,受横向因素的影响—社会性;强调历史过程,受纵向因素的影响—历史性【特别提示】①实践的第一、二个特点并不矛盾,主体的客观性渗透着能动性,意识能动性以客观性为基础。②夸大客观物质性否定主观能动性,会导致机械唯物主义;夸大主观能动性否定客观物质性,会导致唯心主义。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②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③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⑶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②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③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⑷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否则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82 【特别提醒】①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就是实践;②获取知识的途径可以是书本、网络….等间接经验;也可以是实践中得到的直接经验。[特别提醒]区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标准、根本目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从无到有”;动力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强调的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关键点“实践有新的需要”“新的认识工具出现”“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提高”。检验标准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没有谈到指导的结果如何。目的认识指导实践成果了或者失败了,谈到了指导实践的结果。▲标志性关键词法理论关键词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针对、立足、基于、按照、根据……(问题、现状、特点、情况、形势、影响),提出、制定、出台、调整、颁布……(理论、方针、政策、规划、措施、方案)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在……(主题、路线、方针、措施、制度)下,促进……(事业、活动、实践、活动)取得(成就、胜利、发展、前进、成功)等【误区】①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②实践是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③实践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④实践是社会性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⑤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⑥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⑦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⑧真理永远是正确的【总结】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⑴原理内容: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推动作用。⑵方法论要求:①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我们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现真理(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1.真理是客观的(真理具有绝对性)(真理不能等同于客观实在)⑴真理的含义: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⑵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⑶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具有相对性)⑴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⑵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⑶方法论: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这要求要正确对待谬误。【特别提醒】全面理解真理82 含义特点解读方法论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①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②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内容客观,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③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这要求要正确对待谬误(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特别提醒】意识、认识、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和联系。区别:①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属于唯物论。②认识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属于认识论。③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④真理的系统化、理论化,就是科学理论。意识、认知、理论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真理和科学理论都是正确的联系: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⑴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①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②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③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⑵认识具有无限性: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②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③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⑶认识的发展具有上升性:①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认识不是直线前进,也不是循环运动)②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⑷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特别提醒】①真理作为正确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是有用的。但不能说有用的认识就是真理,因为它否定了真理的判断标准。82 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③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观点是错误的。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不能认为被超越的真理中包含错误的内容。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已经确定的真理,在它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下,永远是真理。⑤图示法解读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反复性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过程证明正确实践认识………实践认识(对一个事物的认识结束)无限性人们对整个世界的认识过程实践认识………实践认识………(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永远不会结束)人类认识无限发展上升性人们对某一事物的认真或对整个世界的认识从深度上看:认识不断深化;从广度上看:认识不断扩展;从进程上看:认识不断向前推移实践认识………实践认识………认识的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唯物史观)一、社会历史的本质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⑴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①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②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①经济领域:人类进行物质生产的实践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②政治领域:人类调整、改革社会关系的实践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③精神文化领域:人类创造科学文化的实践构成的社会生活领域。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⑴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①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过程,主要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包括地理环境、人口等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②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即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观点,也包括社会心理和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⑵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⑶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⑷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82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a.性质上: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性质”决定“性质”)b.过程上: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变化”决定“变化”)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a.时间上:社会意识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不完全同步)b.性质上: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特别提示]①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是不同的,并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作用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说社会意识是不依赖于社会存在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完全同步性。③区别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区别地位哲学的基本问题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作用对二者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对二者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联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二、社会历史的发展1.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⑴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⑵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①生产力a.含义: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b.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②生产关系a.含义: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b.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态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要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⑷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①经济基础:是指由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②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③二者的辩证关系: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就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c.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⑸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82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⑹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2.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⑴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和过程: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⑵社会发展的实现途径(社会基本矛盾是如何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即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①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通过改革解决)a.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c.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⑶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三、社会历史的主体1.人民群众:⑴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⑵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⑶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地位)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⑵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作用)①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在,创造了人们必需的生活资料。③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⑶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作用)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⑷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作用)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②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③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发展。3.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⑴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82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胜利并成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也是推动改革开放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⑵我们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重要性(地位):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立场和根本观点,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⑶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重要性(地位):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⑷基本要求(在新时代如何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点提示】如何判断“人民群众”考查点材料中出现“人民群众”“执政为民”“与群众相结合”“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等信息时,一般要想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面把握社会发展的动力精神动力真正的哲学,我国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生产动力生产活动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方法论意义】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一、价值与价值观1.人生价值⑴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⑵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①人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②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a.个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的需要。即社会价值的实现b.个人付出心血和劳动,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了自我的满足。即价值的自我实现。③82 人的价值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评价归根到底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⑴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⑵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都是在一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③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建设什么样的国家)②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建设什么样的社会)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什么样的公民)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特征。⑶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⑴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①含义: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称为价值判断。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②产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社会存在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③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①内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②意义:a.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b.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⑴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①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主体差异性)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⑵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标准①最高价值标准: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②做事情对错的根本衡量尺度: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③要求: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⑶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①82 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②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标准。a.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b.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特别提醒】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判断标准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特别提醒】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三、价值创造和实现1.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⑴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①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②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⑵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特别提醒】为人民服务的根本目的是:贡献个人的力量,增进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发展。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⑴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⑵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⑶我们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应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因素)⑴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⑵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特别提醒】个人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⑶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⑷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据。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不断修身立德。综合探究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虚无主义1.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决定着人们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2.不是人的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了生产关系,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了经济基础。4.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二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6.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书写者和创造者。7.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要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辩证理解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的关系,科学、客观、实事求是地评价历史人物。8.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要充分认识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危害,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82 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框题文化的内涵与功能1.什么是文化⑴文化的内涵:①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②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⑵本质: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①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不同时代的文化。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发展。⑷文化的核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实践与文化生活。【特别提醒】①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发展完全同步。②不能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③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的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是错误的。⑸文化与文明的关系:文化与文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①文明与野蛮相对立,是人类进步和开化状态的标志。只要是文明就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则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分,反映先进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先进文化,反映腐朽落后的经济和政治的文化形成了落后文化。②文化与文明都是实践的产物,其创造主体都是人。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⑹文化的载体:①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文化载体承载、表达和展现着文化的内容。②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民俗等都是文化的载体。【特别提醒】①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结果都不是文化本身,其体现和传导出来的思想、价值观、审美、意境和精神追求等才是文化。②器物、行为、制度、民俗等都是文化的载体,不是文化本身。2.文化的功能⑴文化具有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功能。①文化引导人们认识真善美,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养。②文化教化育人,帮助人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③文化服务社会,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④文化推动发展,是国家繁荣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对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具有重要作用。⑵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82 ①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②当代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认同、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为前提。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⑶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①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第二框题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⑴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自强不息创造得来的。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在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也是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交锋中发展起来的。一方面,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另一方面,中华文化注重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不断增强其包容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①核心思想理念包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②中华传统美德包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③中华人文精神包括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连续性,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⑴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①在当代中国,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②今天,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⑵当代价值①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办好今天的事情,推动国家发展。②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标识,涵养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诸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能够为解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提供有益借鉴。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平发展,这些思想和理念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三框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1.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⑴创造性转化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⑵82 创新性发展的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⑶关系:密切相关,前后相继的关系。创造性转化是创新性发展的前奏,创新性发展是创造性转化的升华。2.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⑴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相辅相成,体现着爱国主义这个主题。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⑶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①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②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特别提醒】正确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凝聚作用:精神纽带维系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的精神纽带。支撑作用:精神支柱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激励作用:精神动力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指引作用:精神火炬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⑷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既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特别提醒】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表现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形成的具体精神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塞罕坝精神。⑸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在新时代,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一框题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文化的特点)82 1.文化具有民族性⑴民族文化的地位: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⑵民族文化的作用: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激发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⑶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⑷民族文化的体现:民族文化体现在民族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以及民族节日、民族服饰等方面。2.文化具有多样性⑴为什么尊重文化多样性?①地位: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②原因: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各国和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等社会条件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③意义: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人类实践创造的成果,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⑵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①原则: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②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特别提醒】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②文化一体化的观点抹杀了文化的多样性。第二框题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1.文化交流与文化发展⑴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交流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特别提醒】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文化交流⑵文化交流的原则:求同存异、取长补短⑶如何进行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①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②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特别提醒】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文化发展的关系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③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因交流而多彩。2.文化交融与文化发展⑴文化交融是如何促进文化发展的?①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化因交融而丰富。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既是本民族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也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它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②人类通过文化交融,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丰富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也为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③推进人类文化交融,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⑵文化不仅属于本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特别提醒】比较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82 关系文化交流文化交融区别界定表现不同文化交流是彼此间文化的相互沟通,互通文化的有无,促进文化丰富与发展。也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语言、报刊、网络等)使得文化得以传播。文化交融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渗透,难分你我。文化交融更多的是指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侧重不同文化交流侧重的是把一种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开来,让更多的受众知道、理解的过程。文化交融侧重的是不同民族文化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发展的状态不同文化交流发生的是量变。文化交融发生的是质变。意义不同文化交流促进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文化交流间接促进文化发展文化交融的意义在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从而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创新。文化交融本身就是文化发展与创新。联系二者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文化交流是文化交融的前提、基础,文化交融是文化交流的升华、发展。所有的文化交融都是建立在文化交流基础上的。第三框题正确对待外来文化1.面向世界博采众长⑴对待外来文化的错误观点:彻底拒斥外来文化的文化复古主义、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盘西化论。⑵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立足国情交流互鉴⑴理论依据:①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②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③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⑵对待外来文化的原则: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易错易混】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可以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将其融入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中,目的是发展本民族文化,而不是照搬外来文化,更不是使文化走向趋同。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框题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1.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82 ⑴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①指明方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为中华文化发展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②转折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民族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③文化发展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⑵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⑶为什么弘扬革命文化?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革命文化承载着党和人民对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的不懈追求,是中国革命的精神标识。⑷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⑴文化生命力的判断标准:看一种文化有没有生命力①就是要看它是不是代表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②就是要看它有没有生存发展的实践土壤,人民有没有对它的需求。⑵决定因素(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决定的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③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决定的④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决定的⑤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特别提醒】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内涵: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②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③来源: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④作用: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文化获得空前发展、重新走向辉煌的必然选择。⑤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⑥特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⑦立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⑧基本要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⑨根本目的: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特别提示】深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特征理解面向现代化充满时代精神82 面向世界开放精神面向未来创新精神民族的强调中国先进文化建立在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是具有鲜明民族风格、民族气魄、民族内容的先进文化。科学的强调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大众的其主体和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第二框题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1.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⑴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⑶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⑷文化发展的主体①文化发展的主体是:人民。文化发展要依靠人民。②文化创作的源泉:文化是在人民群众伟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孕育和创造的。人民的生活是一切文化产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③文化创作导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贴近人民的精神生活,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和创造历史的辉煌业绩。⑸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①人民是文化成果的最终享有者和受益者。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②不断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目的。⑹文化发展的措施:①加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②生产创作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让文化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丰富高品质文化消费产品的供给,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2.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问题⑴文化与时代的关系:①每一种文化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展现。②文化作品只有符合人类历史前进的时代潮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时代风貌,才能具有恒久的魅力。⑵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只有立足时代、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只有倾听特定的时代声音,才能吹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号角。3.融通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⑴融通不同资源的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外优秀文化等资源。⑵实现综合创新的要求:①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②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③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通过综合创新,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第三框题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82 1.建设文化强国(如何建设文化强国?)⑴建设文化强国,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或剔除落后文化,坚决抵制、依法取缔腐朽文化,是我们加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⑵建设文化强国,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⑶建设文化强国,要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①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②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③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④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⑷建设文化强国,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①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②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国外民众深化对中国的认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特别提醒】全面理解道德①道德的含义: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②道德如何发挥作用?依靠社会舆论以及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③道德的特点:具有历史性和继承性【特别提醒】正确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区别含义不同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产品具有创造性和公益性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产品带有消遣性、娱乐性、益智性生产目的不同生产公共产品,有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生产商品,以营利为目的。资本来源不同国家或社会企业机构性质不同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运营机制不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调控方式不同直接间接联系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2.坚定文化自信⑴坚持文化自信的原因(为什么?)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②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2 ⑵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对历史发展某一阶段优秀文化的自信,也是对全部中华优秀文化的自信。⑶坚持文化自信要求(如何坚持文化自信?)①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社会主义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底气。我们要继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②我们要坚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③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最根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特别提醒】“四个自信”是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综合探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加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5.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6.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关键是回答时代问题,完成时代任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当今中国时代之基,解决时代问题。7.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融通古今中外不同资源,实现综合创新。8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1-11-24 14:35:01 页数:83
价格:¥9.99 大小:184.41 KB
文章作者:U-200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