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7 故事二则》教学课件小学优秀公开课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8

2/48

3/48

4/48

5/48

6/48

7/48

8/48

9/48

10/48

剩余3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7故事二则 初读课文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容易读错的字音,注意停顿。 学认字bàihuánhóufūzhā拜见蔡桓侯皮肤扎针jìsuǐjǐbiāo几剂药汤骨髓纪昌目标平舌音 多音字捆,缠束;刺;驻扎;量词。钻。zhāzā扎针扎营扎扎辫子一扎线扎猛子zhá挣扎 jǐjì法律、制度、姓氏纪时间。纪律、世纪 互动课堂扁鹊治病 扁鹊,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名医,医术高超,原名秦越人。蔡桓侯,春秋战国时期蔡国国君。 默读课文,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关键词句并批注勾画,和同桌交流这两则故事分别讲了什么。 起因点出扁鹊的身份是医生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病在皮肤上只是看了一会儿,就知道蔡桓侯有病,可见扁鹊的医术高明。 蔡桓侯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走后,蔡桓侯对左右的人说:“这些做医生的,总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你从蔡桓侯的言行中体会到什么?傲慢自以为是 经过病在皮肉之间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还会加深。”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只好退了出去。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去。病到肠胃里 第一次病在皮肤不相信第二次病在皮肉不高兴、不理睬第三次病在肠胃非常不高兴固执己见 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说明扁鹊已经知道蔡桓侯的病无药可救了,更加反映出扁鹊的医术高明。 结果病得非常严重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扁鹊早知道蔡桓侯要来请他,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桓侯病死了。可见扁鹊的处世智慧 起因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经过一开始飞卫是怎么教的?给纪昌提出了什么要求?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你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眼!” 第一次练习眼力纪昌第一次是怎样练习眼力的?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可以看出纪昌片刻也不敢耽误。 纪昌第一次练习眼力取得了怎样的成效?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意思是:有相当的造诣 纪昌第一次练习眼力睁大眼睛,死死锥尖要刺到眼角了,盯住织布机的踏眼睛也能不眨一下。板一盯就是两年你能做到吗? 第二次练习眼力肯定成绩指出不足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你要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那时候再来见我。”提出要求 纪昌第二次是怎样练习眼力的?成效如何?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纪昌第二次练习眼力用牛尾毛拴每天聚精会神住虱子吊在地盯着虱子窗口虱子在他眼谦虚的学习态度里一天天大起来 从虱子到车轮中间经历了什么呢?疲劳孤独坚持不懈这样练习有什么好处呢?这是在培养他的注意力,飞卫是想先让他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结果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纪昌最后的成功除了自己努力练就的基本功外,还离不开谁?离不开师父飞卫的严格要求 《扁鹊治病》主要讲了扁鹊给蔡桓侯看病,蔡桓侯讳疾忌医,不听扁鹊的劝告,最后病死了。《纪昌学射》主要讲了纪昌向飞卫学习射箭,最终成为射箭高手的故事。 复述课文请同学们说一说简要复述课文要做哪些准备?能抓住文中的主要内容省略无关内容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 请同学们从以下两项任务中选取一项,默读课文,根据提示提取关键信息。 任务一:穿越时空,回到古代,你是扁鹊的助手,现在需要你整理扁鹊为蔡桓侯诊断病情的病例,填写下面的病历表。时间诊断结果治疗方案扁鹊的行为蔡桓侯的态度皮肤上有有一天热敷站了一会儿对左右的人说点儿小病 任务二:纪昌能成为射箭的顶级高手,让我们佩服又羡慕。让我们一起来探寻他的成功秘诀吧。时间飞卫的要求怎样学习取得的成绩盯住一个目标,不他躺在织布机下面,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能眨眼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开始练习织布机的踏板。眨一下。后来 病历表时间诊断结果治疗方案扁鹊的行为蔡桓侯的态度皮肤上有有一天热敷站了一会儿对左右的人说点儿小病过了十天病在皮肉扎针退了出去很不高兴十天后病在肠胃服几剂汤药连忙退了出去非常不高兴又过了十天病入骨髓只能等死掉头跑了病死了 纪昌的学习记录时间飞卫的要求怎样学习取得的成绩盯住一个目标,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不能眨眼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到眼角了,他的眼睛开始练习机的踏板。也不眨一下。要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用牛尾毛拴住虱子吊在虱子在他眼里一天天大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窗口,每天聚精会神地起来,成了百发百中的后来东西看得很清楚。盯着虱子。射箭能手。 复述课文 简要复述“扁鹊第一次见蔡桓侯”的情景。第一次是什么时候?蔡桓侯的病情怎样?蔡桓侯的态度如何?抓住关键词语有序复述。 交流展示有一天,扁鹊去拜见蔡桓侯,指出他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蔡桓侯认为自己没有病,还在扁鹊告退后,嘲笑医生喜欢显示自己的高明。 评价标准按故事发展的顺序;主要信息不遗漏;人物对话要转换。 运用这样的方法,练习复述《扁鹊治病》中剩下的故事情节吧。 交流展示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指出蔡桓侯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不治还会加深。蔡桓侯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访,指出蔡桓侯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加严重。蔡桓侯听了非常不高兴。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蔡桓侯觉得奇怪,派人问扁鹊缘由,扁鹊把他的病情发展情况详详细细地做了分析。五天之后,蔡桓侯浑身疼痛,不久,蔡桓侯病死了。 现在,让我们运用刚才的方法练习复述《纪昌学射》。 交流展示古时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告诉纪昌,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要求他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眼。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能不眨一下。可是飞卫说这还不够,让纪昌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那时候再去见他。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此时,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拓展延伸蔡桓公最终病死了,他在临终前,回顾自己的这段生病历程,会对身边的人说些什么呢?请你口头拟一份《蔡桓侯临终遗言》,把他得到的教训告知后人。 蔡桓侯临终遗言扁鹊是个医术高明和医德高尚的医生。我真后悔呀!扁鹊拜见我,四次指出我病在何处,劝我赶快治疗。我坚信自己没有病,对他不理不睬,还嘲笑他,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如果我能听从扁鹊的劝告早点治疗,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了。你们要学会防微杜渐,要学会采纳别人的劝告,不能固执己见。 结构梳理故事二则扁鹊治病纪昌学射听取别人正确的刻苦学习意见,防微杜渐有恒心、有毅力 主题概括《扁鹊治病》通过写扁鹊几次要给蔡桓侯治病,均被蔡桓侯拒绝,最后蔡桓侯病死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学会防微杜渐。 《纪昌学射》讲了好学的纪昌在名师飞卫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射箭高手。通过这则寓言表达了在良师的引导下,要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终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课堂演练想一想,连一连。《扁鹊治病》西门豹A.不畏强暴,为民造福,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B.无论学什么,都要从基本功入手。《纪昌学射》蔡桓侯C.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西门豹治邺》飞卫 课后作业1.将这两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完成《提升手册》中本课练习。 谢谢观看ThankYou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0-28 18:02:24 页数:48
价格:¥19.8 大小:3.28 MB
文章作者:180****1691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