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1》教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

2/4

剩余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教学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祖国各地具有特色的图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出示课文两幅插图,看看有什么不一样?二、说话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2.葫芦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三、读文1.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请赶快读课文找答案。2.找到了吗,请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让学生自由说)3.请读下面两句话,猜猜他在想什么?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想的是:。,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4.分角色朗读对话。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四、想象1.出示图二。让学生想象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2.出示图一。让学生补画出葫芦长大后的图画,再把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谁想得好,画得好。第二课时一、复习第一自然段1.我们借助图片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好,我们一起来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一自然段。请打开书,根据老师提问,用书中的话回答。细长的葫芦藤上有着什么?花谢以后,又怎样呢?那个人怎么做的?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是的,这是一株长得非常好的葫芦,这以后一定会长得更好吧,可结果,是怎样的?请看图(多媒体)。2.看了图,你心里有什么感受?个别读,用读表现出你的惋惜。齐读。对比这样的两幅图,你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3.长得那么好的葫芦,为什么会变黄、落了呢?你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在哪些自然段找到答案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自读2、3段,边读边想。三、学习二、三自然段你知道主要原因是:1.叶子上长蚜虫,他不治。2.邻居劝他,他也不治。由此,你又产生了什么疑问?叶子上长蚜虫,他为什么不治?他想些什么?这些问题可以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答案?请一个同学朗读,听听、想想。现在就请你们用这样的符号勾出他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他想些什么?3.个别读,订正。4.齐读,你怎么理解这句话?不怕,不在乎。怎么读出不在乎的语气呢?5.个别读、男生读、齐读。6.,过渡:是的,他不在乎叶子上有虫,他只在乎葫芦。他为什么不在乎叶子上长蚜虫呢?对,他在乎的只有葫芦,他怎么说的……?你从他的话中感受到什么?你具体从哪儿感受到他希望葫芦长得快些?个读、齐读。还感受到什么?(长得大些)从哪儿感受到的?读、齐读。是的,他多希望葫芦长得快些,长得大些呀,根本不管叶子上长虫了。再读他说的话,齐读。讨论:1.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他只乎葫芦,盯着是什么意思,会抓关键词,用这种神情来说一说,齐读。2.对了,他不在乎叶子上长蚜虫,他只在乎葫芦。根本不去治叶子上的虫。3.可邻居劝他,他为什么不治,他是怎么说的?我请一个孩子读第三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想。他怎么说的?个别读。齐读,种葫芦的人说了几句话?分读。你对哪句话影响最深?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分读。这是种葫芦的人在邻居劝他时说的话,邻居对他说什么呢?齐读。引读。如果是你听了种葫芦的人说的话,你会怎么劝告他呢?四、总结1.从这篇课文中,我们知道了这个人他的葫芦开始长得那么好后,后来长了虫,他不……;邻居……最后才使葫芦……,这多可惜。2.好,再读一遍课文,回忆内容。板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叶子(长满)    葫芦(可爱)│         │↓         ↓长虫───────→落了,│         │↓         ↓长虫───────→落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小学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08-24 11:01:05 页数:4
价格:¥2 大小:14.15 KB
文章作者:U-60006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