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上数学总复习3统计与概率教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统计与概率。(教材第101、106~107页)1.复习整理本书所学过的统计知识,巩固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总结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与合作意识。重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培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课件。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是“统计与概率”部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联系非常密切,首先想一想在“统计与概率”部分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可能会说:•我们认识了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知道了扇形统计图中用整个圆表示总体数量,各个小扇形表示各部分的数量,扇形统计图用来表示部分同整体之间的关系。•我知道了三种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还知道了它们各自的特点。•我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师:是啊,三种常见的统计图各有各的特点,究竟选用哪种统计图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习的相关知识点,从而使学生形成对这部分内容的感性认识,能在头脑中呈现相关的表象,逐步构建知识系统。】师:谁能具体地说说每种统计图的特点是什么?
生1: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生2: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数量的多少。生3:折线统计图不仅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师:你在阅读统计图中有哪些好的经验呢?学生可能会说:•阅读统计图时可以先看统计图的名称,以及横轴和纵轴表示的意思。•除了看清每个数据,还应把数据进行比较,再想想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哪些决定或预测。师:说到数据的比较,大家想一想,要比较两个班同学的身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呢?生1:比较两个班同学的身高,可以比一比这两个班中最高的同学的身高和最矮的同学的身高。生2:还可以比较这两个班同学身高的平均数,也就是比较平均身高。生3:还可以把身高分段,比一比每一段中的人数多少。……师:说得很好,每一种统计图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选择统计图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时候同样一组数据可以用条形统计图,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这没有统一的严格规定。【设计意图: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明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对与错,要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去选择。】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时候会用到统计图表来帮助我们分析、判断,进而决定事情该怎么办,希望同学们能应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更多的生活中的问题,努力吧!【设计意图:强调“学以致用”,发出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号召,鼓励学生活学活用。】A类1.红红家2008年1月的总收入是2000元,支出项目费用及剩余情况如下表:项目伙食衣服书籍水电剩余金额/元800400100200500百分比 (1)算出各项费用及剩余占全家总收入的百分比,填在上表中。(2)把各项支出的项目及剩余标在下面的扇形统计图中。
(考查知识点:百分数与统计知识;能力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B类2.阅读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右图是某校三个年级学生人数统计图,其中六年级人数是480人。若三个年级学生平均每人每月读2本课外书,五年级全体学生比四年级全体学生每个月多读多少本?(考查知识点:百分数与统计知识;能力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课堂作业新设计A类:1.(1)40% 20% 5% 10% 25%(2)
B类:2.总人数 480÷(1-22%-38%)=1200(人)五年级学生数 1200×38%=456(人)四年级学生数 1200×22%=264(人)2×(456-264)=384(本)教材第106~107页“练习”1.(1)乒乓球。 (2)排球和篮球。(3)最受欢迎的每种球类运动的人数占某小学六年级调查人数的百分之几。 100%2.(1)4 3 7 12 3 2 1(2)①40~44岁的人数最多;54岁以上年龄段的人数最少。②(答案不唯一)30~34岁的人数和45~49岁的人数一样多。3.(1)条形统计图表示2010年我国人口中每10万人中受不同教育的各有多少人;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2010年我国人口每10万人中受不同教育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我国人口中每10万人在不同年份中受教育程度为大学的人数变化情况。(2)折线统计图。(3)26779人,条形统计图。4.(1)六(1)班身材高一些;六(2)班的体重重一些。比较平均数。(2)身高:一班:(1.49+1.57+1.56+1.68+1.64+1.64+1.61+1.58+1.53+1.60+1.75+1.62)÷12≈1.61(米)二班:(1.50+1.57+1.59+1.65+1.58+1.54+1.55+1.65+1.58+1.52+1.56+1.80)÷12≈1.59(米)体重:一班:(35+32+40+45+43+40+46+50+51+48+55+50)÷12≈44.58(千克)二班:(35+42+40+41+40+50+42+52+43+47+46+59)÷12=44.75(千克)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