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统编版(2019)
>
选择性必修上册
>
第一单元
>
2 长征胜利万岁/杨成武
>
选择性必修上册学案:第2课 篇目(一) 长征胜利万岁 Word版含解析
选择性必修上册学案:第2课 篇目(一) 长征胜利万岁 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第2课篇目(一)__长征胜利万岁课文导入素养任务英勇的红军用脚丈量了两万五千里长征1.了解作者及长征的背景;把握文章线索,理路。皑皑雪山,茫茫草地,到处留下了战士清行文脉络。们的足迹;大渡河,泸定桥,至今还流传着2.分析人物及叙事场景、片段,探究本文写红军们英勇奋战的事迹!长征是宣言书,是人叙事的艺术手法。宣传队,是播种机,更是一面旗帜,指引着3.学习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中国走向未来,走向富强,走向伟大的民族表达方式的写法。复兴!4.探讨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任务驱动一阅览资料·认识作者[资讯概览]一、作者介绍杨成武(1914—2004),福建省长汀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于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7岁任团政委,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政治委员,为创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二、典型事迹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1939年11月,在黄土岭战斗中,杨成武指挥部队乘夜伏击,利用太行山北部群山中一座岬口,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日军混成第二旅团包围,压缩在一条长约二三里,宽仅百十米的沟里,击毙日军中将阿部规秀,歼灭日军900多人。创造朝鲜战场月歼敌最高纪录1950年,杨成武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入朝后的第一轮作战是反击联合国军试探性进攻和“特种混合支队作战试验”,率部参加了朝鲜1 东线的夏、秋季防御战役。文登川之战是二十兵团在仓猝接防的情况下,以劣势装备粉碎了美军以坦克为支撑,步、坦、空、炮协同的进攻,第六十七军3天共歼敌1.7万多人,重创了侵朝美军第七师,创造了朝鲜战场月歼敌最高纪录。三、相关作品1.《杨成武回忆录》此书主要讲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事件。2.《冀中平原上的地道斗争》这本小册子集中了冀中军民的智慧,是中华民族在反对外来侵略中用血汗换来的……在冀中,经过多年的反复较量,我们化无险可守的平原为不可攻克的要塞,广泛开展地道斗争,彻底粉碎了所谓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不仅振奋了全中国人民,而且对世界人民的影响也很大。3.《忆长征》本书详细描述了红军在长征路途上所完成的艰巨任务,尤其是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越过草地、突破天险腊子口等有重大影响的战斗和行动。[情境活动]请仿照《感动中国》颁奖词的风格写一段文字,表达对杨成武将军的赞颂和敬仰之情。答:参考答案:他投身革命,驰骋疆场,身经百战;他文武双全,英勇无敌,威震敌胆;他忠心耿耿,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为巩固国防、捍卫祖国的领土立下不朽的功勋。伟绩光昭千秋,人民无比敬仰。任务驱动二深思精析·走进时代[资讯概览]一、写作背景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共击溃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2 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本文就是长征的重要参与者杨成武将军对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回忆,记录了他的所思、所想、所感。二、时代大事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会议1.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领导上的错误,毛泽东重新回到了中央领导岗位上。2.巴西会议:1935年9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四川巴西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红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3.榜罗镇会议:1935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在甘肃通渭榜罗镇召开会议,决定红军长征的最终落脚点为陕北。[情境活动]飞夺泸定桥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东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竟奔袭240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东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请以上面的资料、图画为线索,搜集并展示有关描写22名勇士的文字。答:参考答案:下午四点,22名勇士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来颗手榴弹,冒着枪3 林弹雨,爬着光溜溜的铁索链向东桥头猛扑。三名战士在王友才的率领下,紧跟在后,背着枪,一手抱木板,一手抓着铁链,边前进边铺桥板。当勇士们爬到桥中间时,敌人在东桥头放火,妄图以烈火阻击红军夺桥。勇士们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烈焰,高喊“同志们,这是胜利的最后关头,鼓足勇气,冲过去!莫怕火,冲呀!敌人垮了,冲呀!”廖大珠一跃而起踏上桥板,扑向东桥头,勇士们紧跟着也冲了上来,抽出马刀,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此时政委杨成武率领队伍冲过东桥头,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占领了泸定城,迅速扑灭了桥头大火。整个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便奇绝惊险地飞夺了泸定桥,粉碎了蒋介石南追北堵、欲借助大渡河天险将红军变成第二个石达开的美梦,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任务驱动三常识博览·拓宽视野回忆录基本特征(一)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在西方,很早就出现了回忆录这种文体。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克塞诺封写了一本书,比较完整而忠实地记载了苏格拉底的言论和经历,书名就叫《回忆录》。这可能是历史上最早以回忆录题名的一本书了。在我国,撰写回忆录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儒家经典《论语》,就是一部带有回忆录性质的著作。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太史公自序》,可以看作一篇回忆录文章。古人撰写的一些吊唁文章和墓志铭,也带有回忆录的性质。根据文字记录方式的不同,回忆录可分为亲笔回忆录和口述回忆录。亲笔回忆录,即回忆录主人公亲笔撰写的个人回忆录。口述回忆录,即不是由回忆录主人公亲笔撰写,而采用自己口述、他人记录整理的方式。[情境活动]80多年前,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历经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在陕甘宁地区胜利会师,把濒临绝境的中国革命引向坦途。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无与伦比的伟大远征,从湘江血战的九死一生到遵义会议的峰回路转,从飞夺泸定桥的奋不顾身到六盘山下的红旗漫卷,长征的锻造者——中国共产党人用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书写了中华民族的不朽传奇。长征意义非凡,请收集并积累有关长征的名言警句。答:4 参考答案:1.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江泽民2.二万五千里长征震动了世界,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充分表现出了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牺牲奋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张闻天3.长征,就是这样一个震古烁今的不朽传奇。这一伟大壮举,突破了人类的生存极限,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任仲平4.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迪克·威尔逊(英国学者)任务驱动四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一、读准字音Ⅰ.单音字(1)跋.涉(bá)(2)衷.肠(zhōng)(3)迂.回(yū)(4)马鸿逵.(kuí)(5)雷霆.(tíng)(6)歼.灭(jiān)(7)熙.攘(xī)(8)彝.族(yí)Ⅱ.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哈达铺.(pù)骑.兵(qí)(1)铺(2)骑铺.满(pū)铁骑.(jì)屏.障(píng)哈.达(hǎ)(3)屏(4)哈屏.息(bǐng)笑哈.哈(hā)2.语境辨析法(5)这个老司机凭着丰富的经验,在车子就要撞上桥墩的一刹.(chà)那,一个急刹.(shā)车,车子竟然稳稳地停住了。(6)他看着黑衣人凶恶.(è)的样子和让人恶.(ě)心的动作,心里更是厌恶.(wù)极了。5 (7)会场.(chǎng)里人山人海,将一个偌大的打麦场.(cháng)挤得满满的。二、写准字形diàn(惦)念苍máng(茫)là(腊)子口(1)diǎn(踮)脚(2)(3)光máng(芒)là(蜡)烛diān(掂)量三、用准词语Ⅰ.明确词义(1)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2)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3)疲惫不堪:形容极度疲乏,过度劳累。(4)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5)运筹帷幄:指拟定作战策略。泛指筹划、决策。(6)名副其实:名声或称谓(号)与实际相符合。(7)拍手称快:拍掌叫好;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好的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8)身不由己:身体不能由自己做主。指行为不能由自己支配。语境运用(辨析正误)(9)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旅游家,他出门前总是运.筹.帷.幄.,几年来他走遍了祖国的万水千山,收获很多。()辨析:(×)运筹帷幄:指拟定作战策略。泛指筹划、决策。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10)我军士气如虹,把敌人打得七.零.八.落.。()辨析:(√)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使用正确。(11)忙碌了一天的爸爸疲.惫.不.堪.地回到家,我立刻给爸爸端上一杯热乎乎的茶,爸爸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辨析:(√)疲惫不堪:形容极度疲乏,过度劳累。使用正确。(12)灯会上各式各样的花灯,熙.熙.攘.攘.,令人应接不暇。()辨析:(×)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语境错误,应用“琳琅满目”。(13)作恶多端的歹徒被司法机关逮捕了,群众莫不拍.手.称.快.。()辨析:(√)拍手称快:拍掌叫好;多指仇恨得到消除或事情的结局(好的事情的结局)使6 人感到满意。使用正确。(14)我到这儿也是身.不.由.己.,既然是国家需要,就只好服从分配了。()辨析:(√)身不由己:身体不能由自己做主。指行为不能由自己支配。使用正确。Ⅱ.易混辨析1.休整VS修整课本原句打完二马骑兵,我们在吴起镇边休整了一个星期。“休整”的意思是休息整顿,一般用于军队或两人以上的团体,如“利用战役间隙休整部队非常有必要”。“休整”对主语有要求,它不适宜用在辨析个人身上。“修整”指的是修理、修剪、整理,多用于物品,如“修整眉形”“修整草坪”“修整农具”等。即境战士们在部队休整期间,帮老乡们修整房屋,打扫卫生,甚至还帮助他活用们收割庄稼,进一步增进了军民感情。2.遵照VS依照VS按照课本大家异常兴奋,纷纷表示一定要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办。原句这三个词意思相同,使用时也没有太大差别,区别在于:“遵照”,含有敬意,一般下属对上官。如:遵照省里指示,我们要做好防洪工作。辨析“依照”,依样画葫芦,对着实际存在的参照物来做。如:依照寄畅园的样子,在北海修了同样的院子。“按照”,一般多用于有详细条文规定的语句。即境遵照省里的指示,县里召开了专题会议,要求大家按照规定做好准备,活用依照先进单位的做法进行整改。[对应学生用书P11][NO.1文本初读]阅读全文,然后填空。7 第一部分(第1~8段):①。第二部分(第9~20段):我们在毛主席的指挥下,歼灭了蒋介石派来“追剿”的二马骑兵。第三部分(第21段):②。第四部分(第22段):离开吴起镇,前往陕北甘泉,中央红军与红二十五、二十七军胜利会师。第五部分(第23~31段):回忆在吴起镇时,“我”与黄开湘同志在前往参加召开的全军干部会议途中遇到了邓小平同志。第六部分(第32~46段):全军干部会议召开,毛主席发表讲话,大家受到鼓舞,最后进行全体会餐。参考答案:①我们终于抵达了吴起镇②与军委警卫连、工兵连在左权参谋长的率领下消灭了千佛山的一股反动民团[NO.2文本精读]任务驱动一精读课文,把握文意[学习策略]把握文意首先应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的形式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1.战士们来到吴起镇,为什么表现得很兴奋、很激动?答:参考答案:红军战士越过万水千山,经过无数次惨烈的战斗,忍受了巨大的困难,很多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吴起镇是区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红军战士杀出血路,胜利到达吴起镇,难掩激动、兴奋之情。2.课文介绍吴起镇的来历,有何作用?答:参考答案:①介绍吴起镇的来历,表现了吴起镇深厚的历史底蕴。②吴起镇古迹无存,8 而文中特别提到其是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指出了吴起镇在革命中的地位。3.吴起镇战斗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答:参考答案:①保卫了边区人民的革命胜利果实。②宣告了一年来蒋介石“追剿”计划的彻底破产。③拔掉了陕北最反动的地主豪绅安在千佛山的一根钉子。任务驱动二赏析描写手法[学习策略]把握场面描写,要把观察的视线向横的方向展开,要看到整个场面在同一个时间里所发生的事,不能只集中看一点,要注意整个场面描写的状况。4.文中描写战斗场面时运用了哪种描写手法?答:参考答案:运用了细节描写手法,如“狂奔乱跳”“跌落”“挂”“拖着”等,写出了敌人在我军的攻势下,溃不成军、狼狈不堪的情景。5.(素养提升)阅读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和相关背景材料,用白话改写全诗,并选择其中的一个场景进行描写。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背景材料: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6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是人类史9 上一个伟大的事件。答:参考答案:(白话改写)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历经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看作平平常常的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让红军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过了岷山,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描写:红军长征过草地)1935年8月21日,右路军在毛泽东等率领下开始向草地进军。部队离开毛儿盖以后,向北行走40里就进入了草地。草地的情景,令人触目惊心,举目望去,是茫茫无边的草原,在草丛上面笼罩着阴森迷蒙的浓雾,很难辨别方向。草丛里河沟交错,积水泛滥,水呈淤黑色,散发着腐臭的气味,在这广阔无边的千里沼泽中,根本找不到道路,一不留神就会陷入泥潭中拔不出腿。红军指战员们踩着草墩一步一步地摸索着前进。越是往草地中心走,越困难。时风时雨,忽而漫天大雪,忽而冰雹骤下。衣服被雨雪打湿了,只能靠体温暖干。夜晚露营时,更是寒冷难忍,大家只得挤在一起,背靠背取暖。草地里没有清水,只能喝带草味的苦水。经过几天的行军后,粮食吃光了,战士们只好沿路找野菜充饥,有时甚至嚼草根,吃牛皮。但是,红军个个都是英雄汉,他们忍受着寒冷、饥饿的折磨,以坚强的革命意志,坚持每天按计划的路程前进。任务驱动三分析概括文本的观点态度[学习策略]要注意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说明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6.毛主席是如何评价长征的?答:10 参考答案:①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是宣言书,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②长征是宣传队,长征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③长征是播种机,散布了革命的种子。7.精读倒数第5段,通过毛主席对长征的总结和评价,体会长征胜利的意义,并分析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答:参考答案:本段写毛主席高度评价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毛主席对长征作了高度而准确的评价,从四个方面论述阐释长征的功绩和意义。照应上文写红军指战员的兴奋激动的感性描写,并上升到理论意义方面,使文章内容深入推进,使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长征胜利的意义。毛主席对长征的功绩和历史意义的高度评价,是对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高度赞扬,也使红军指战员更加坚定革命信念,对革命胜利充满信心。任务驱动四仿真高考·综合研读纵览全文,完成下面的问题。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写红军到达吴起镇、吴起镇伏击战等内容为下文中央召开全军干部会议,引出毛主席关于长征的著名论断做了有力的铺垫。B.“十二个月零二天”“三百六十七天”“三十五天”“六十五天”“二百六十七天”“十一个省”“二万五千里”,列举这些数字主要为了表现毛主席作为革命领袖超凡的记忆力。C.作者在文中以抒情性的笔触赞美了毛主席、周副主席、张闻天总书记等党的领导人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运筹帷幄、不畏艰辛的崇高品质。D.作为回忆录的节选,本文关于长征的相关内容,生动再现了那段峥嵘的历史岁月,是研究红军、研究中国革命不可缺少的资料。解析:选B“列举这些数字主要为了表现毛主席作为革命领袖超凡的记忆力”,理11 解肤浅,与文意相悖,毛主席以准确的数字表明,这确实是一次远征,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9.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场面描写与细节描写相结合,文章既有对战争或会议场面的描写,如对吴起镇伏击战的描写;也有对人物的对话、心理等细节方面的描写,如“也许是由于刚才骑马狂奔出了阵汗……只觉得周身的热血直往上涌”,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了“我”备受鼓舞的激动心情。B.文章多处穿插景物描写,给叙述增添了生动的色彩的同时,烘托了人物的心情。如“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在欢迎我们”“我们在蓝盈盈的天空下”,这是作者所在红军队伍刚到达吴起镇时的景物描写,烘托了红军战士经过一年多长途跋涉、艰苦斗争之后,终于到达目的地时的兴奋与激动。C.引用材料,让文章内容更加充实,突出了文章主旨。文中详细引用毛主席在会议上的讲话,既有对长征精神的总结,也有对未来革命形势的展望。D.叙述语言口语化,感情丰富,给人以亲切感。如“嗬,果真马大胡子的骑兵来了”“此刻谁都心里痒痒的”等。解析:选A“语言描写”错,应该是“心理描写”。10.文中说“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参考答案:长征纵横十一个省,一路上教育群众,唤醒民众,撒下了革命的种子。这些种子将唤醒更多民众,革命事业将得到更多广大群众的支持且一定能获得最后的成功。11.本文在组织材料和运用表达方式方面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概括。答:12 参考答案:(组织材料特点)本文是回忆录,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组织材料,记叙了红军到达吴起镇、吴起镇战斗、召开全军干部会议、总结长征的意义、宣布长征的胜利等事件。(表达方式特点)在记叙过程中,通过场面描写、心理描写及侧面描写来表现红军指战员的兴奋和激动的心情;记叙中融入抒情、议论,更好地表达了长征胜利后作者的喜悦之情、对革命烈士的追思及对革命美好未来的向往。[NO.3思维拓展]红军长征七十多年后,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带着21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再次踏上长征路,他们沿着70多年前红军长征主要路线徒步走向终点,并完成各类体验活动、采访活动及若干公益任务。对此很多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的材料选自“新浪网”,其对体验活动的看法不一,议论尖锐。假如请你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发表自己对这一行动的看法,你将做何感想?(材料一)长征不仅是中国的壮举,更是世界的奇迹,我们有理由来发扬这种精神,我建议把它发展成一项体育运动,定期组织活动,让全世界人民都来参加这项比马拉松还厉害得多的运动,以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曾参加过长征的李中权将军告诉选手们:“我当年长征时,才二十出头,真的是吃过草根,吃过皮带。你们重走长征路是继承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应该千秋万代传下去。”(材料二)除了走路外一切都是形式:没有敌人围攻追杀;渡河有人给准备船;洪水过了再下水;爬山给准备向导、绳索并提供天气预报……有医生全程跟踪,没有任何危险。这是什么长征呀?分明是在作秀。(材料三)崔永元坦承:“的确,现在长征路线的交通等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变,也没有敌人在追我们,但是如果他们认为这是在炒作,那请他们来走一回。我们不光是用脚在行走,更是用心在丈量、在体会一种精神!”答:13 参考答案:这一活动由普通民众亲自采访长征人,亲眼发现长征沿途的新变化,亲身体验和感受长征的艰辛与豪迈。整体构思以重温长征为线索,关注长征沿途地区普通人的生活状态和人生经历,展现当地风土民情、民间文化和民生及社会发展状况,通过该活动进一步促进红色革命区的经济与旅游的发展。通过社会各行业公众领军人物与普通民众的组合参与重走长征路,全社会共同重温这段历史的同时,共同关注人类最自然和本色的奋进精神,并通过活动中相互交流和沟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写作实践]如何运用顺叙的手法这篇文章基本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记事的。文中有着明显的时间标志,如“10月18日这一天”“这是10月的一天早晨”“8时整”“10月30日”等,这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记事,使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这种叙事的方式就叫顺叙。[写法点拨]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使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顺叙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来叙述事件;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顺序来叙述事件。在叙述一个事件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针对练笔]请阅读下面的语段,根据其叙事特点及叙事脉络,以“十五岁那年夏天”“二十五岁那年冬天”为开头再写两个片段,要运用顺叙的手法。五岁那年秋天。四里外的赵村放电影。母亲说好要带我去看的,可等她把碗洗好,把猪草剁好,装到大荷叶锅里后,我们匆匆赶到赵村的时候,电影已经开始了。更重要的是14 晒谷坪上早就聚集了很多人,连两旁堆起的草垛上也是人。我们挤不到前面去,站在后面根本看不见,我急得直嚷嚷。母亲迅速地把我架在脖子上,“哎,好!还差一点!看不完整。”母亲又调整了一下身体,这下我能完全看见了。当时,也没有去想,只知去看并不看得太懂的电影。许多年后,我回忆起童年来,便明白了那晚,我能看到电影的原因,是我一直骑在母亲的脖子上,是母亲一直踮起脚尖,踮了一个晚上。而她看到的却只是别人的后背。答:参考答案:(片段一)十五岁那年夏天,我中考。那时,时兴考中专,特别是我这样的农村孩子,跳出农门,有份工作,就是长辈最大的心愿。记得6月18号那天,考完语文,我走出考场,一眼就看到了人群里的母亲。她正踮着脚尖,探出半个身子,向这边张望呢!我跑过去,轻声责备说:“妈,你怎么来了,咱家正在割麦子呢,忙都忙不过来!”母亲笑笑,从塑料袋里拿出两张鸡蛋饼,还有几个鸡蛋,塞给我说:“我送这个来给你吃,你最喜欢吃的!天太热,没弄太多,怕坏。饿了吧!快吃!”我接过,低头看见母亲头上还粘着几根小小的麦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是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考好!(片段二)二十五岁那年冬天,我失恋了,我觉得我的整个世界,都冻了,都塌了。一个人漫无目的地走在冷冷的风里,万念俱灰!不知什么时候,下起了雨,我没理会;又不知过了多久,飘起了鹅毛般的雪花,我还是没理会。后来,走着走着,就回到了家。母亲见到我从单位回来,又惊又喜,连忙帮我拍去身上的雪花,“头发上也有,别动,妈妈帮你弄下来!”母亲说着,就踮起脚尖,伸手去弄我头上的雪。刹那间,我感到一种巨大的温暖弥漫全身,这一刻,我明白:就算我失去了整个世界,我还拥有母亲,还有母亲暖暖的爱。我有什么理由不积极地生活呢?[类文赏读]长征精神就是指长征期间红军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不畏艰辛、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服从组织、顾全大局的15 革命主义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创新精神。当前,我们国家所面临的状况和任务与长征时期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长征精神所体现出的重要价值意义却并没有过时,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主题导读一、美文悦读不灭的星辰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据传说,唯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牦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①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断炊了。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②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倏地,他那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首长,走,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③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他是谁啊?”“不知道,有点儿面熟。”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嗯!”……进入草地第七天了。草地沉浸在暝色里,部队准备宿营了。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点燃了一支烟卷,借着马灯微黄的光亮,摊开一幅军事地图。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④“主席,”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呜咽着,“一个烈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您。”他用微微发颤的手,轻轻打开了纸包:呵,几小块青稞饼。他抑制着内心的悲恸,久16 久说不出话来。说什么好呢?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这就是历史啊!他站起身来,遥望茫茫夜野,缓缓的,摘下了嵌着红星的军帽。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⑤[赏一赏行文亮点]①第一段的环境描写,为下文红军的艰难做铺垫。②文中的“他”是谁?开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③运用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写出了主席对革命同志的关心。④运用心理、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主席对革命胜利的必胜的决心。⑤结尾具有象征意义,“不灭的星辰”象征共产党的领导。他们的精神不朽,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永放光辉,同时抒发了作者对革命战士无比崇敬的感情。[记一记文本美句]①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②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这就是历史啊!二、思辨阅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回望长征,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长征是一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优秀儿女寻求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红军之所以在那种特别艰难困苦、内外险恶的环境下,付出巨大牺牲,克服巨大困难,战无不胜,勇往直前,达到一个又一个目标,就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的核心力量,共产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巩固红军,发展红军,万众一心,完成了任务。长征精神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精神武器,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是一部教科书,长征是这部教科书中永远值得珍视和铭记的一页。二万五千里长征,三大主力红军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他们穿越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的生存极限。“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17 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因此,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这形象的比喻,指出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的胜利,就是要回顾红军走过的荆棘之路,重温红军经历的苦难辉煌,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红军长征是一次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中各路部队出发时间、地点、路线都各有不同。但工农红军作为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严守纪律、团结协同,注重营造军与民、上下级、队伍间的团结友爱关系,严格地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和相关政策,坚决地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长征精神转化为凝聚力和战斗力等是制胜的关键因素。军民一致的原则是红军进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当时工农红军纪律暂行条令指明红军是为工农群众的利益而斗争的,政治工作要走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长征时期红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铸就了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铁军,终于取得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外的广场上对群众说:“现在我们正走在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继往开来,重整行装再出发!”因此,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必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以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为引领,以史为鉴、实事求是,继续努力学习、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熔铸成新的时代精神,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依靠人民群众,独立自主地探索开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征程。我们要以长征精神引领党的事业创新发展,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深度思辨]怎样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答:18 参考答案:①必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②用长征精神熔铸成新的时代精神,成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③以长征精神引领党的事业创新发展,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时评鲜读以长征精神无畏前行唐一平闽西苏区被誉为“二十年红旗不倒”,实际上,无论是中央苏区时期还是抗日战争年代、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一直是红旗不倒的地方。究其原因,就在于红色基因早已深深根植于闽西人民的血脉。从闽西到湘江,从松毛岭到雪山草地,在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千千万万的闽西儿女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从前锋开路到后卫阻击,从政治宣传到地下工作,从保障后勤物资到救死扶伤,长征中的每一场战斗都闪现着闽西子弟兵的身影。如今,昔日漫漫长征路,在时光中悄悄变了模样,炮火轰鸣声逐渐远去,越来越多的红军战士也在岁月里老去。然而,当记者重返长征出发地宁化、长汀时发现,当年红军在这里播下的革命火种,早已星火燎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闽西儿女砥砺奋进、无畏向前,延续着这股精神血脉。在宁化,抗美援朝老兵张桢8岁时跟随红军在陈塘红军第四医院刷标语,从小立下了“长大后也要当兵,要建立新中国”的决心,1951年成为志愿军中的一员,奔赴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老红军罗广茂捐赠的《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在宁化中小学师生的传承下依旧在红土地上响起……可以说,闽西儿女已将这份珍贵的长征精神放在了灵魂深处,并把这份精神化成了一种格外的自觉,去学习、传承和弘扬。这也正是闽西苏区之所以赢得“二十年红旗不倒”美誉的原因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更需要弘扬长征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要始终坚持听党的话、跟党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19 矢志奋斗。[时代警语]“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今天,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就是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对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提出了明确要求。新时代的长征才刚刚开始,只有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20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部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时练习: 二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 Word版含解析
选择性必修上册检测:第一单元第2课 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 Word版含解析
选择性必修上册课时检测:第一单元 第2课 篇目(一) 长征胜利万岁 Word版含解析
选择性必修上册学案:第3课 篇目(一) 别了“不列颠尼亚” Word版含解析
选择性必修上册学案:第5课 篇目(二) 大学之道 Word版含解析
选择性必修上册学案:第6课 篇目(一) 《老子》四章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篇目一长征胜利万岁学案(部编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篇目一长征胜利万岁课件(部编选择性必修上册)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篇目一长征胜利万岁学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
选择性必修上册学案:第5课 篇目(一) 《论语》十二章 Word版含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10-15 21:34:06
页数:20
价格:¥4
大小:721.5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