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课时1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7

2/107

3/107

4/107

剩余10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n第一节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n教材必备知识精练\n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天体系统依次为(  )A.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B.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C.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D.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地月系知识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答案1.C 读图可知,丁系统中有地球和月球,且地球为中心天体,故为地月系;地球的公转轨道位于丙系统中,故丙为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故乙为银河系;可观测宇宙包括银河系,故甲为可观测宇宙。选择C项。\n读图,回答1—2题。2.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可以描述为(  )①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②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巨行星③与太阳系中的金星、火星相邻④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知识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答案2.B 地球是地月系的中心天体,①正确。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类地行星,②错误。地球与太阳系中的金星、火星相邻,③正确。地球是距离太阳较近的行星,但不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金星距离太阳均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近,④错误。故选B项。\n月球与土星、木星在夜空中同时出现,会形成“双星伴月”的天文景观,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3—4题。3.下列关于图中各天体类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星和木星为卫星B.土星和木星为行星C.月球和土星为行星D.月球和木星为行星知识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答案3.B 土星、木星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卫星。\n月球与土星、木星在夜空中同时出现,会形成“双星伴月”的天文景观,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3—4题。4.下列关于“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木星处在河外星系B.土星处在河外星系C.“双星”处在太阳系D.“双星”处在地月系知识点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答案4.C 木星和土星是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属于行星,处在太阳系中。\n在太阳系外发现的众多行星中,有许多与地球形态相似,其中有一颗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该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行星的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它的大气中可能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回答5—6题。5.下列与材料中所说的橙矮星属于同一类天体的是(  )A.太阳B.地球C.月球D.哈雷彗星知识点2行星地球答案5.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橙矮星是这颗行星绕转的母星,应该属于恒星,与太阳系中的太阳属于同一类天体。\n在太阳系外发现的众多行星中,有许多与地球形态相似,其中有一颗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该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行星的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它的大气中可能含有氧气、二氧化碳等,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回答5—6题。6.材料中说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其主要依据是这颗行星(  )A.与地球形态相似B.有自己的运行轨道C.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D.可能存在液态水且大气中可能含有氧气知识点2行星地球答案6.D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四个选项叙述均正确,但只有D项是生命存在的关键条件。\n7.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是,C是。(2)八颗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是同向性、性、性。(3)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划分,B和D分别属于和,这两类行星有何不同?(4)图中天体系统的中心天体是,它成为中心天体的原因是。知识点2行星地球\n知识点2行星地球答案7.【解析】太阳系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行星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和远日行星;太阳因其质量大,并吸引其他天体围绕其运转而成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答案 (1)地球 天王星(2)近圆 共面(3)类地行星 巨行星 类地行星靠近太阳,有固体表面,体积较小;巨行星主要由气体构成,体积巨大。(4)太阳 质量巨大,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并以其强大的引力,约束其他天体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转\n学科关键能力构建\n答案1.B 火星是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状的天体,本身不发光,属于行星,B项正确。[2022广东佛山质量检测改编]某探测器在火星附近拍摄到火星与地球的合影(图甲),可看到较远处地球上左侧为夜半球,右侧为昼半球,此时北极星位于地球上方。图乙示意火星与地球、太阳的位置关系。据此回答1—2题。图甲图乙1.火星属于(  )A.恒星B.行星C.卫星D.星云\n答案2.D 读图甲并结合材料“地球上左侧为夜半球,右侧为昼半球,此时北极星位于地球上方”可知,从火星上看,此时太阳在地球的偏右侧,结合图乙中火星与地球、太阳的位置信息,可知此时火星应位于“西方照”附近,D项正确。如果火星位于“东方照”附近,图中地球应是左侧为昼半球,右侧为夜半球,B项错误。如果火星位于“合”附近,则地球被太阳遮挡,在火星上无法看到地球,A项错误。如果火星位于“冲”附近,地球则位于火星与太阳之间,地球的夜半球朝向火星,与图示信息不符,C项错误。[2022广东佛山质量检测改编]某探测器在火星附近拍摄到火星与地球的合影(图甲),可看到较远处地球上左侧为夜半球,右侧为昼半球,此时北极星位于地球上方。图乙示意火星与地球、太阳的位置关系。据此回答1—2题。图甲图乙2.若探测器拍照时地球位于图乙所示位置,则火星可能位于(  )A.“合”附近B.“东方照”附近C.“冲”附近D.“西方照”附近\n答案3.B 读图可知,图中月亮的亮面朝西,说明图示日期均位于农历上半月。6月7日时月相与蛾眉月接近,蛾眉月出现在农历初三、初四和廿七、廿八。因此推测当天可能为农历初三,B项正确。下图是某地6月7—12日每日19时月相观测记录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根据图中6月7日的月相,推测当天可能为农历(  )A.廿八B.初三C.初八D.十五\n答案4.A 6月19日(农历十五左右),当地19点正值黄昏,满月从东边地平线附近升起,A项正确。思维线索掌握这道题,需要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月相,也可参考学思用P02要点。下图是某地6月7—12日每日19时月相观测记录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4.6月19日19时,该地会出现满月,推测满月出现的位置大致在(  )A.东边地平线附近的天空B.南边头顶附近的天空C.西边地平线附近的天空D.北边头顶附近的天空\n答案5.A 由材料可知,嫦娥四号的目的地是月球,月球位于地月系,地月系位于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月球不位于河外星系。到2022年春节,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工作时间已超过3年,嫦娥四号的月球车“玉兔二号”也已经在月球背面行驶了上千米。为了更好地适应月球环境,玉兔二号月球车可根据光照条件,自主进入休眠状态,唤醒后也可以自主设置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据此回答5—7题。5.嫦娥四号前往的宇宙空间位于(  )①地月系②太阳系③银河系④河外星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n答案6.A 地球和月球都在不停地自转,地球和月球都有昼夜交替现象。月球大气稀薄,昼夜温差很大,没有液态水存在,不适宜生物生存。到2022年春节,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工作时间已超过3年,嫦娥四号的月球车“玉兔二号”也已经在月球背面行驶了上千米。为了更好地适应月球环境,玉兔二号月球车可根据光照条件,自主进入休眠状态,唤醒后也可以自主设置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据此回答5—7题。6.下列属于地球和月球相同的自然环境的是(  )A.昼夜交替现象B.适宜的温度条件C.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D.有液态水的存在\n答案7.C 月球引力较小,故月球表面大气稀薄,这导致月球表面宇宙辐射很强,但这些问题人类早已熟知,并会在探月过程中小心应对,故A、B、D项错误。月球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因此易受陨石撞击,但陨石会撞击月球的哪个区域是人类难以估计的,C项正确。到2022年春节,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工作时间已超过3年,嫦娥四号的月球车“玉兔二号”也已经在月球背面行驶了上千米。为了更好地适应月球环境,玉兔二号月球车可根据光照条件,自主进入休眠状态,唤醒后也可以自主设置进入稳定的工作状态。据此回答5—7题。7.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视探测过程中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  )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C.受陨石撞击D.月球引力较小\n第二节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n教材必备知识精练\n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据此回答1—2题。1.太阳的能量来自(  )A.其他恒星B.太阳内部的核聚变C.银河系中心D.太阳内部的核裂变知识点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答案1.B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其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B项正确。\n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尽管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于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据此回答1—2题。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使地球各地降水增多,洪灾多发B.是地球上生命活动的唯一动力C.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D.会危害地球生物知识点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答案2.C 地球各地降水、洪灾与太阳辐射有一定关系,但太阳辐射并不能促使地球各地降水增多,洪灾多发,A项错误。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地球上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B项错误。太阳辐射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C项正确。过多的紫外线会危害地球生物,而正常的太阳辐射不会危害地球生物,D项错误。\n地球上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呈现纬度地带的差异。下图是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据此回答3—4题。3.图中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是(  )A.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逐渐减小B.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小C.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小D.由平原向高原逐渐减小知识点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答案3.C 据图可知,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小。\n地球上许多自然地理现象呈现纬度地带的差异。下图是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据此回答3—4题。4.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存在差异B.家庭太阳能供热系统的应用C.植物的生长D.跨流域调水知识点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答案4.D 由于不同地区所获得的太阳辐射存在差异,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存在差异;家庭太阳能供热系统是太阳能的应用,与太阳辐射直接相关;“万物生长靠太阳”,故植物的生长与太阳辐射关系密切;跨流域调水是为了缓解水资源供需不平衡而进行的水资源调配,与太阳辐射没有直接关系。选择D项。\n[2022湖北巴东高一(上)质量检测]北京时间2021年12月4日,南极出现了日全食,下图为日全食景观图。据此回答5—6题。5.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与外围发亮的部分分别可能是(  )A.色球层 光球层B.色球层 日冕层C.日冕层 光球层D.光球层 色球层6.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会出现的太阳活动现象有(  )A.太阳黑子B.太阳耀斑、日珥C.太阳风D.日冕物质抛射知识点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答案5.D 太阳的光球层发出的可见光最强,平时用肉眼可以观测到,发生日全食时,光球层被月球遮挡。色球和日冕的亮度较光球暗得多,只有发生日全食或用特定仪器才能观测到。故选D项。6.A 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为光球层,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光球层上的黑斑点,A项正确。太阳耀斑、日珥发生在色球层上,B项错误;太阳风、日冕物质抛射发生在日冕层上,C、D项错误。\n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1世纪以来,人类已经历了两次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在太阳活动高峰期内,太阳活动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材料二 下图为某时期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图。(1)假设2025年是太阳黑子活动峰值年,那么下次太阳黑子活动峰值年应为年前后。(2)当太阳活动处于高峰期时,下列部门受太阳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机械生产部门B.航空运输部门C.钢铁生产部门D.纺织生产部门(3)当太阳黑子爆发时,还会出现哪些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怎样的影响?知识点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n知识点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答案7.【解析】第(1)问,由材料二中多个相邻峰值间隔的时间,可得出太阳黑子的活动是有规律的,其周期约为11年。第(2)问,当太阳活动处于高峰期时,受太阳活动影响较大的是通信、航空航天等部门。第(3)问,太阳黑子、太阳耀斑、太阳风等往往会同步发生。对地球产生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即可。答案 (1)2036(2)B(3)太阳耀斑、太阳风等。对地球产生的影响:①引起大气层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②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产生极光现象等。\n学科关键能力构建\n答案1.C 结合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可知,成都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自然条件不适宜推广太阳能路灯。故选C项。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若在下列城市中推广太阳能路灯,自然条件最不适宜的是(  )A.银川B.拉萨C.成都D.呼和浩特\n答案2.A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中水汽不易散发,阴天、雾天较多,太阳辐射弱。故地形地势是导致重庆、拉萨两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大的根本因素,A项正确。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2.导致重庆、拉萨两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大的根本因素是(  )A.地形地势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天气状况\n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下图为太阳大气层结构图。据此回答3—4题。3.图中甲、乙、丙分别为(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C.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D.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答案3.B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分别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分别对应图中的甲、乙、丙,B项正确。\n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下图为太阳大气层结构图。据此回答3—4题。4.太阳活动增强时给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最主要影响可能是卫星(  )A.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中断B.被极光击毁C.被“流星雨”袭击D.周围空间温度过低答案4.A 太阳活动增强可能会对空间通信、卫星导航等人类活动产生灾害性影响,因此太阳活动增强时给该卫星正常工作带来的最主要影响可能是卫星与地面指挥系统的联系中断,A项正确。\n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十三五”期间,浙江光伏项目规模增长迅速,光伏发电已成为浙江仅次于火力发电的第二大电力来源。2021年3月22日12时23分,浙江全社会光伏发电输出功率达1004.88万千瓦,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并实现全额消纳。这意味着,该时刻浙江全省超七分之一的用电由太阳能提供。(1)浙江省大力发展光伏项目,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试说明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优缺点。(2)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你能想到哪些利用太阳能的产品?\n答案5.【解析】第(1)问,利用太阳能发电的优点可从太阳能可再生,无污染,发展前景广阔等方面回答。缺点可从太阳能能量比较分散、受天气状况影响大,以及占地广等方面回答。第(2)问,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①太阳能直接被吸收、转化为热量: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暖房、温室大棚、衣物晾晒等。②太阳能被捕获并存储,转换成热能、电能等:太阳能路灯、太阳能信号灯、太阳能广告牌、太阳能计算器、太阳能玩具等。答案 (1)优点:可再生;属清洁能源;安全可靠;发展前景广阔。(两点即可)缺点:能量比较分散;受天气状况影响大;占地广。(两点即可)(2)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子显示屏、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路灯等。(3点即可)\n第三节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n教材必备知识精练\n[2022海南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读甲、乙两地地层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两地处于同一时代的地层是(  )A.①和ⅠB.②和ⅡC.③和ⅢD.②和Ⅲ知识点1化石和地质年代表答案1.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因此图中甲、乙两地处于同一时代的地层是①和Ⅱ、②和Ⅲ,D项正确。\n[2022海南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读甲、乙两地地层示意图,回答1—2题。2.下列关于图中地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层①比地层②的化石生物级别高B.每个地层中都含有化石C.最古老的地层是Ⅰ地层D.甲地地层比乙地相同高度地层形成时间早知识点1化石和地质年代表答案2.C 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地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因此地层①中所含化石的生物等级更低,A项错误。由图可知,地层③中不含化石,B项错误。最古老的地层通常是最下部的地层,地层Ⅰ位于地层Ⅱ的下部,地层①和地层Ⅱ中含有相同的生物化石,属于相同时代的地层,因此Ⅰ地层是最古老的地层,C项正确。甲地地层比乙地相同高度地层形成时间晚,D项错误。\n[2022安徽江淮十校高一(上)检测]2021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山西省阳泉市发现了约2.9亿年前的史前巨鲨瓣齿鲨的牙齿化石,扩展了瓣齿鲨在北半球的古地理分布范围。下图为瓣齿鲨的生态复原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推测瓣齿鲨生存的地质年代是(  )A.新生代B.中生代C.古生代D.前寒武纪知识点1化石和地质年代表答案3.C 由材料可知,瓣齿鲨牙齿化石大约为2.9亿年前的,应属于古生代中后期,C项正确。\n[2022安徽江淮十校高一(上)检测]2021年,我国科研人员在山西省阳泉市发现了约2.9亿年前的史前巨鲨瓣齿鲨的牙齿化石,扩展了瓣齿鲨在北半球的古地理分布范围。下图为瓣齿鲨的生态复原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4.通过研究化石,我们可以(  )①准确确定地球的年龄②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③推测海陆分布状况④推测古地理环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知识点1化石和地质年代表答案4.D 通过研究化石,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但不能准确确定地球的年龄,①错误、②正确;通过研究地层中的化石类型,可以推测海陆分布状况,③正确;生物化石可以反映当时的古地理环境特征,④正确。故选D项。\n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护动植物。据此回答5—7题。5.下列动物化石,存在于古生代地层的是(  )A.始祖鸟化石B.三叶虫化石C.恐龙化石D.大象化石知识点2地球的演化历程答案5.B 始祖鸟出现在中生代中后期;三叶虫出现在早古生代;恐龙出现在中生代;大象出现在新生代。B项正确。\n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护动植物。据此回答5—7题。6.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C.元古宙→古生代→太古宙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知识点2地球的演化历程答案6.B 根据四个选项,植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是三叶虫→鱼类→恐龙;地质年代的先后顺序是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动物的进化顺序是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故B项正确。\n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所以我们要珍惜生命,爱护动植物。据此回答5—7题。7.地球历史上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是(  )A.古生代中期和古生代末期B.中生代中期和中生代末期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D.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中期知识点2地球的演化历程答案7.C 地球历史上有两次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事件,其发生在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古生代末期,几乎95%的物种灭绝。中生代末期,绝大多数物种从地球上消失,成为中生代结束的标志。C项正确。\n水杉是一种高大的乔木,喜温暖湿润气候,在中生代白垩纪曾广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但在新生代第四纪几乎全部绝迹,目前仅在我国重庆、湖北、湖南的部分地区得以幸存,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也称作活化石植物)。据此回答8—9题。8.水杉广布时期,植物所处的发展阶段为(  )A.蓝细菌时代B.蕨类植物时代C.裸子植物时代D.被子植物时代知识点2地球的演化历程答案8.C 由材料可知,水杉广布的时期为中生代,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C项正确。\n水杉是一种高大的乔木,喜温暖湿润气候,在中生代白垩纪曾广布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但在新生代第四纪几乎全部绝迹,目前仅在我国重庆、湖北、湖南的部分地区得以幸存,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也称作活化石植物)。据此回答8—9题。9.水杉在新生代第四纪几乎全部绝迹,可能是因为遭受了(  )A.泥石流灾害B.寒潮入侵C.第四纪冰期D.板块运动知识点2地球的演化历程答案9.C 由材料可知,水杉喜温暖湿润气候,新生代晚期出现第四纪冰期,气候变冷,陆地上冰川面积增大,以致水杉不能适应新的生长环境而几乎全部绝迹,C项正确。泥石流灾害、寒潮入侵、板块运动会影响生物生存,但是不会使水杉几乎全部绝迹,A、B、D项错误。\n学科关键能力构建\n答案1.C 沉积岩中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因此图中各地层按形成时间由早到晚的分布为①②③⑥⑤④。C项正确。[2022湖北十堰高一(上)期中考试]读某地地层剖面图,回答1—2题。1.图中各个地层按形成时间由早到晚,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③⑥⑤D.③④⑤⑥\n答案2.B 寒武纪、二叠纪、三叠纪早于侏罗纪,白垩纪晚于侏罗纪。由上题分析可知,图中各地层形成时间由早到晚为①②③⑥④⑤,若地层⑥形成于侏罗纪,则地层①②③形成时间早于侏罗纪,A项错误、B项正确;地层④⑤形成时间晚于侏罗纪,C、D项错误。[2022湖北十堰高一(上)期中考试]读某地地层剖面图,回答1—2题。2.如果在地层⑥中发现了侏罗纪的化石,那么下列对其他地层形成时间的判断,正确的是(  )A.地层①形成于白垩纪B.地层③形成于三叠纪C.地层④形成于二叠纪D.地层⑤形成于寒武纪\n答案3.B 恐龙繁盛时期是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图示该时期气温较现代全球平均气温高,降水较现代全球平均降水少,因此恐龙繁盛时期全球的气候特征是温暖干燥。B项正确。[2022湖北黄冈高一(上)期末考试]读地质时期(部分)的气候变化图,回答3—4题。3.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A.寒冷干燥B.温暖干燥C.寒冷湿润D.温暖湿润\n答案4.C 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此时期蕨类植物繁盛,新生代被子植物高度繁盛,A项错误。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是在中生代中后期,B项错误。读图可知,该时期温度较低,降水较多,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大陆冰川广布,C项正确。新生代的第四纪才出现人类,甲时期还没有传统农业,D项错误。[2022湖北黄冈高一(上)期末考试]读地质时期(部分)的气候变化图,回答3—4题。4.图示甲时期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被子植物繁盛B.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C.大陆冰川广布D.传统农作物歉收\n答案5.B 琥珀的形成与当时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A项错误。生物总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进化的,B项正确。恐龙出现在中生代,图示生物生活时期恐龙已出现,但也已灭绝,C项错误。图示生物生活时期为新生代,此时被子植物高度繁盛,D项错误。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2021年5月,古生物学者在福建省漳浦县境内发现一处约1500万年前的琥珀生物群。下图为该琥珀生物群某生物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5.下列关于材料信息的叙述,合理的是(  )A.琥珀的形成与环境没有关系B.生物进化是从低级向高级的过程C.图示生物生活时期地球上还未出现恐龙D.图示生物生活时期裸子植物高度繁盛\n答案6.D 新生代时期,古生代的三叶虫和鹦鹉螺早已灭绝,A、B项错误。蓝细菌是前寒武纪的原核生物,与题意不符,C项错误。新生代已有昆虫,有的昆虫具有硬壳,不易被破坏,且死亡后更容易被沉积物掩埋,最可能形成琥珀化石,D项正确。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大多数由松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2021年5月,古生物学者在福建省漳浦县境内发现一处约1500万年前的琥珀生物群。下图为该琥珀生物群某生物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6.该时期形成的琥珀里最可能含有的生物是(  )A.三叶虫B.鹦鹉螺C.蓝细菌D.昆虫\n第四节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n教材必备知识精练\n读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1—3题。1.科学家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可能是(  )A.地核B.下地幔C.地壳D.软流层知识点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答案1.D 科学家推断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上地幔的上部。D项正确。\n读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1—3题。2.以莫霍界面为分界面的圈层是(  )A.地幔与地核B.地壳与地幔C.内核与外核D.地壳与水圈知识点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答案2.B 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之间有两个界面,地壳与地幔之间的是莫霍界面,地幔与地核之间的是古登堡界面。B项正确。\n读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1—3题。3.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指由岩石组成的地壳B.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其上部是软流层知识点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答案3.C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组成的,上地幔顶部与地壳都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C项正确。\n2022年1月8日01时45分,青海省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回答4—5题。4.此次地震的震源最有可能位于(  )A.地壳B.地幔C.外核D.内核知识点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答案4.A 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平均深度33千米;地幔位于地壳以下至2900千米深处;内核和外核构成地核,在地下2900千米以下的更深处。地壳厚薄不一,海洋地壳薄,一般为5—10千米;大陆地壳厚,有高大山脉的地方会更厚,最厚达70千米。材料中的地震震源位于青藏高原,深度为10千米,最有可能位于地壳。A项正确。\n2022年1月8日01时45分,青海省门源县发生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据此回答4—5题。5.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会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还是逃。“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存在差异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存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知识点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答案5.C 地震波中横波传播速度较慢,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地震发生时人们一般会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后感受到左右摇晃,故可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存在差异,选择C项。\n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6.图中所示的圈层A、B、C、D分别是(  )A.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知识点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答案6.D 地球生物的活动和影响范围涉及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结合图中各圈层位置可知,A表示生物圈,B表示水圈,C表示岩石圈,D表示大气圈。\n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7.下列关于地球外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②水圈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圈层③生物圈是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结果④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知识点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答案7.A 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它们和岩石圈的关系较为密切,④错误。\n[2022江西南昌高一(上)期中考试]下图为风景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读图回答8—9题。8.瀑布所属的圈层是(  )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大气圈知识点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答案8.B 水圈是地表和近地表的各种形态水体的总称。瀑布(河流)属于水圈。B项正确。\n[2022江西南昌高一(上)期中考试]下图为风景秀丽的黄果树瀑布景观图。读图回答8—9题。9.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图中各圈层(  )A.可以相互转化B.相互独立发展C.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D.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知识点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答案9.C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A、B项错误,C项正确。岩石圈的能量除了来源于太阳辐射,还来源于地球的内能等,D项错误。\n学科关键能力构建\n答案1.C 地震波在不连续面莫霍界面下,速度会明显增加。由图可知,图中地震波波速明显增加的深度是30km左右,说明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30km处,莫霍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故该地地壳厚度大约为30km,选择C项。下图为某地地震波的纵波波速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1.该地地壳平均厚度大约为(  )A.7kmB.17kmC.30kmD.60km\n答案2.A 读图可知,在地下0—30km处,地震波纵波传播速度增大,在地下30km附近地震波纵波传播速度增大且增幅较大,然后地震波纵波传播速度增幅减小,但仍然不断增大,据此判断A项正确。下图为某地地震波的纵波波速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2.该地地震波的纵波波速(  )A.一直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一直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n答案3.A 图中地震波纵波传播的深度为0—120km,根据地球内部各圈层厚度可判断,该地震波纵波经过的地球内部圈层有上地幔的顶部和地壳全部,选择A项。下图为某地地震波的纵波波速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3.图中该纵波经过的地球内部圈层有(  )A.地壳、上地幔B.上地幔、下地幔C.岩石圈、外核D.内核、地壳\n答案4.B 从海底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②层为地幔。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发生大规模火山爆发,卫星探测结果表明,火山灰最高冲至约28千米高空,卫星云图上甚至可见爆发而上的蘑菇云。读火山爆发图与地球圈层结构图,回答4—5题。4.从海底火山口喷发出的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层B.②层C.③层D.④层\n答案5.C ③层为外核,最可能为液态,横波不能通过。①层为地壳,大洋部分较薄,大陆部分较厚。②层为地幔,横波能够通过。④层为内核,压力和密度都很大。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发生大规模火山爆发,卫星探测结果表明,火山灰最高冲至约28千米高空,卫星云图上甚至可见爆发而上的蘑菇云。读火山爆发图与地球圈层结构图,回答4—5题。5.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层的厚度海洋较陆地大B.②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层可能为液态D.④层压力和密度都较小\n答案6.D 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是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圈层中有生物生存。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透。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是远远没有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的巨大资源宝库,是关系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与初期“上天、下海、入地”的“为进入而进入”相比,在资源紧缺的压力下,当前新兴战略资源的探索显得越来越迫切。据此回答6—7题。6.在“上天”的过程中所经过的地球大气圈(  )A.只是由气体组成的圈层B.没有生物生存C.是地球外部的一个独立圈层D.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n答案7.B 地球内部有的圈层密度大,有的圈层密度小。地球内部存在两侧物质性质有较大差异的不连续面。一般认为火山活动中的岩浆主要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地球外核的物质呈液态。空间、海洋和地球深部,是远远没有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的巨大资源宝库,是关系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领域。与初期“上天、下海、入地”的“为进入而进入”相比,在资源紧缺的压力下,当前新兴战略资源的探索显得越来越迫切。据此回答6—7题。7.如果人类有能力进入地心,则下列关于在“入地”过程中所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内部各圈层的密度是均匀的B.地球内部存在两侧物质性质有较大差异的不连续面C.地球的外核为液态物质,该层物质是火山活动中岩浆的来源D.自地表至地心,均由坚硬的岩石组成\n专项拓展训练专项\n专项1认识宇宙环境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人类因预测到太阳会发生“氦闪”而试图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影片中人类要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是由于(  )A.日心与地心距离发生变化B.地球的体积、质量发生变化C.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发生变化D.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发生变化答案1.D 由材料可知,影片中人类要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是由于预测到太阳会发生“氦闪”,即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发生了变化,故选D项。\n专项1认识宇宙环境科幻影片《流浪地球》讲述了人类因预测到太阳会发生“氦闪”而试图带着地球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终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借助木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下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2.地球在图中A、B、C三个位置时,所属的天体类型分别是(  )A.卫星 行星 行星B.行星 恒星 卫星C.行星 卫星 行星D.行星 卫星 恒星答案2.C 在A位置时,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在B位置时,地球围绕木星运动,是木星的一颗卫星;比邻星是一颗恒星,地球到达C位置时,围绕比邻星运动,成为以比邻星为中心天体的行星。故C项正确。\n专项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在交通线路的十字路口处,我们有时会见到如下图所示的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的交通信号灯。据此回答3—4题。3.有人注意到同一交通信号灯在不同时间亮度会发生变化,你认为影响亮度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海拔B.电网供电C.阴晴状况D.交通流量答案3.C 图中交通信号灯是太阳能交通信号灯。晴天,太阳辐射强,交通信号灯的亮度较大;阴天,太阳辐射较弱,交通信号灯的亮度较小,故C项正确。海拔不会导致太阳能信号灯亮度随时间变化,且同一交通信号灯所处的海拔一般不会发生较大变化,A项错误;电网供电时,电压通常较稳定,信号灯不会出现亮度变化,B项错误;交通流量对交通信号灯的亮度无影响,D项错误。\n专项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在交通线路的十字路口处,我们有时会见到如下图所示的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的交通信号灯。据此回答3—4题。4.若该交通信号灯安置在南京,则一年中,其亮度较差的季节最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答案4.D 相对于其他季节,南京冬季太阳辐射时间较短,此交通信号灯的亮度较差。D项正确。\n专项3判断地质年代[2022河南高一(上)联考]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撒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一部分孢粉可以长期留存下来。在辽宁省南部地区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以桦木属花粉居多,而现在桦木林已经退缩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下图为我国大兴安岭的桦木林景观图。据此回答5—6题。5.推测近8000年来,辽宁省南部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为(  )A.气温降低,降水增多B.气温升高,降水增多C.气温降低,降水减少D.气温升高,降水减少答案5.B 由材料可知,桦树喜冷耐旱,现在桦木林已经退缩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说明辽宁省南部地区近8000年来气候变得温暖湿润,即气温升高,降水增多。B项正确。\n专项3判断地质年代[2022河南高一(上)联考]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撒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在与空气隔绝的情况下,一部分孢粉可以长期留存下来。在辽宁省南部地区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以桦木属花粉居多,而现在桦木林已经退缩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下图为我国大兴安岭的桦木林景观图。据此回答5—6题。6.辽宁省南部地区桦树大量生长于(  )A.新生代B.古生代C.中生代D.前寒武纪答案6.A 由材料可知,辽宁省南部地区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以桦木属花粉居多,说明辽宁省南部地区桦树大量生长的时间大约为距今10000—8000年,为新生代。A项正确。\n易错疑难集训集训\n教材易混易错集训\n易错点1不能正确分析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主导因素读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MJ·m-2)分布图,回答1—2题。1.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特点总体上是(  )A.西多东少B.东多西少C.南多北少D.北多南少答案1.D 根据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的分布及数值可知,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是北多南少。\n易错点1不能正确分析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主导因素读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单位:MJ·m-2)分布图,回答1—2题。2.造成甲、乙两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的因素是(  )A.纬度和海拔B.气候和土壤C.坡向和天气D.地表植被答案2C 图中甲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晴天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乙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阴天多,年太阳辐射总量相对较小。错因分析本题组容易出现错误的原因:一是没有掌握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二是判读能力差,不能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解题。\n易错点2不能正确判断地质演化过程地质学家们在青藏高原考察时发现了棕榈化石,这是在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较高海拔首次发现棕榈化石(如下图)。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多为乔木,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而像青藏高原中部这样的气候环境,棕榈科植物完全不可能存活。读图回答3—4题。3.由棕榈化石的发现可推知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曾经是(  )A.寒冷干燥B.寒冷湿润C.炎热干燥D.高温湿润答案3.D 根据材料可知,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多为乔木,因此判断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曾经是高温湿润,选择D项。\n易错点2不能正确判断地质演化过程地质学家们在青藏高原考察时发现了棕榈化石,这是在青藏高原的核心地带、较高海拔首次发现棕榈化石(如下图)。全球现生棕榈科植物共有2500多种,多为乔木,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而像青藏高原中部这样的气候环境,棕榈科植物完全不可能存活。读图回答3—4题。4.据在青藏高原上发现棕榈化石这一事件可推测青藏高原(  )A.地壳不断抬升B.曾经位于热带C.生物不断演化D.曾经是海洋答案4.A 青藏高原上发现热带植物棕榈的化石,说明了该地区地质史上曾经有过高温湿润的气候,后来地壳上升,才演化成高原气候。选择A项。\n易错点2不能正确判断地质演化过程答案错因分析部分同学可能会根据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这一信息,误认为当时青藏高原位于热带,后经大陆漂移运动至目前所在位置,从而误选B项。实际上,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并不能说明所有棕榈科植物都位于热带,且如果地球当时处于温暖湿润期,该地区也可能适合棕榈科植物生长,因而青藏高原有棕榈化石并不能说明青藏高原当时处于热带。\n常考疑难问题突破\n读我国大陆局部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分布图,回答1—3题。1.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总体上(  )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疑难点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相关的等值线的判读答案1.C 根据图中等值线的数值可知,地壳厚度总体上由东向西逐渐增厚。\n读我国大陆局部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分布图,回答1—3题。2.图中M和N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  )A.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汾河谷地D.四川盆地、大别山区疑难点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相关的等值线的判读答案2.D 读图可知,M、N处等值线闭合,结合等值线的数值变化与我国地形区分布,可判断M处地壳厚度小于42千米,比周围地区薄,为四川盆地;N处地壳厚度大于38千米,比周围地区厚,为大别山区。\n读我国大陆局部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分布图,回答1—3题。3.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0千米应位于(  )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D.软流层中部疑难点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相关的等值线的判读答案3.C 划分地球内部圈层的界面分别是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壳为地表至莫霍界面之间的部分。所以地壳厚度的0千米应位于莫霍界面。\n答案难点透视本题组的难点在于不会判读地壳等厚度线,不会将地壳等厚度线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联系起来。地壳等厚度线示意图反映的是地壳的厚度分布,而地壳的厚度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海陆分布、地形等。有同学不理解在绘制地壳厚度剖面时0千米代表的含义,实质上,这个0千米可以看作是地壳厚度为0处,即莫霍界面。疑难点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相关的等值线的判读\n章末培优专练培优\n综合素养创新应用\n地球、太阳、宇宙充满了无限奥秘,等待你的探索!同学们,在进行本章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对教材知识的总结、归纳上,而应该在扎实掌握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辐射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演化、地球的圈层结构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以致用(地理实践力),树立尊重自然规律、自主探寻宇宙奥秘的意识。\n素养1探索生命存在的条件——“综合思维”素养自20世纪60年代,人类就开始不断地探测火星。2021年,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拍摄到了多张火星的影像图,让我们了解到了更真实的火星情况。读地球和火星资料对照表(表中与日距离、质量、体积都以地球为1个单位),回答1—3题。1.火星表面大气均温低于地球,主要原因是火星(  )A.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B.与日距离比地球远C.大气主要成分是CO2D.公转周期比地球长答案1.B 行星表面大气均温主要是由行星与恒星的距离决定的。由表格数据可知,火星与日距离比地球远,获得的太阳辐射比地球少,所以其表面大气均温比地球低,B项正确。地球火星与日距离11.52质量10.11体积10.15大气主要成分N2、O2CO2表面大气均温15℃-65℃自转周期1天1.03天公转周期1年1.88年\n素养1探索生命存在的条件——“综合思维”素养自20世纪60年代,人类就开始不断地探测火星。2021年,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拍摄到了多张火星的影像图,让我们了解到了更真实的火星情况。读地球和火星资料对照表(表中与日距离、质量、体积都以地球为1个单位),回答1—3题。2.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B.地球公转和自转周期适中C.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D.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答案2.A 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A项正确。地球公转和自转周期适中使得地球的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不太大,B项错误。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不是地球有大气层的原因,C项错误。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与地球大气层的形成关系不大,D项错误。地球火星与日距离11.52质量10.11体积10.15大气主要成分N2、O2CO2表面大气均温15℃-65℃自转周期1天1.03天公转周期1年1.88年\n素养1探索生命存在的条件——“综合思维”素养自20世纪60年代,人类就开始不断地探测火星。2021年,我国“祝融号”火星车拍摄到了多张火星的影像图,让我们了解到了更真实的火星情况。读地球和火星资料对照表(表中与日距离、质量、体积都以地球为1个单位),回答1—3题。3.火星土壤中不能生长植物,主要是因为火星(  )A.无大气层B.无液态水C.表面温度太高D.表面光照太强答案3.B 植物生长需要具备适宜的温度和水分条件。火星表面温度远低于地球,不具备适宜的温度,无液态水,B项正确。火星也有大气层,其主要成分是CO2,表面光照不强。素养探究本题组以地球和火星的资料对照表为材料,考查火星不适宜生物生存的原因等,要求同学们掌握星球存在生命需要具备适宜的内部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大气)和安全的外部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并能够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体现了对同学们综合思维素养的考查。地球火星与日距离11.52质量10.11体积10.15大气主要成分N2、O2CO2表面大气均温15℃-65℃自转周期1天1.03天公转周期1年1.88年\n素养2光伏高速公路——“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素养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如下图)位于山东济南,它是我国首个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率,下面的太阳能电池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据此回答4—6题。4.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的优势是(  )①光照充足②节约土地③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④高速公路网密集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4.D 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山东济南的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高速公路网密集,有利于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③④正确;与山东济南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光照充足,①错误;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不另占用土地,因此两地相比不存在节约土地一说,②错误。\n素养2光伏高速公路——“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素养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如下图)位于山东济南,它是我国首个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率,下面的太阳能电池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据此回答4—6题。5.对光伏高速公路影响较大的自然因素是(  )A.地质及水文条件B.气象及水文条件C.气象及气候条件D.地质及气候条件答案5.C 光伏发电依靠太阳光照,受天气(即气象)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故C项正确。\n素养2光伏高速公路——“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素养全球首段光伏高速公路(如下图)位于山东济南,它是我国首个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这种路面的最上层是类似毛玻璃的半透明新型材料,拥有较高的透光率,下面的太阳能电池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实时输送至电网。据此回答4—6题。6.下列地区中,建设光伏高速公路后发电效能最高的是(  )A.华北平原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D.东南丘陵答案6.C 四个地区中,华北平原纬度较高,且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故A项错误;云贵高原、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阴雨天气较多,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少,故B、D项错误;青藏高原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建设光伏高速公路的发电效能最高,故C项正确。\n素养探究本题组以山东济南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为材料,以光能转化为电能为切入点,考查同学们对太阳能发电的影响因素以及太阳辐射地区分布差异的掌握,要求同学们能够从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并结合济南市的实际情况,分析济南在高速公路上推广光伏发电的优势与影响因素,考查同学们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答案素养2光伏高速公路——“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素养\n素养3“地下明灯”计划探测地下结构——“地理实践力”素养为进一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我国利用激发的气枪震源作为陆地地壳结构探测和地球内部介质变化监测的人工震源,实施“地下明灯”计划。气枪震源激发的信号可探测深达60千米的地下结构。据此回答7—8题。7.气枪震源激发的信号最深能探测到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A.地壳B.地幔C.外核D.内核8.“地下明灯”计划主要应用的领域是(  )A.土地利用规划B.地壳运动监测C.矿产资源勘探D.土壤肥力调查答案7.B 地壳的平均厚度是33千米,气枪震源激发的信号最深能探测到地下60千米,故判断其最深能探测到的地球内部圈层是地幔。8.C 根据材料可知,“地下明灯”计划主要用于陆地地壳结构探测和地球内部介质变化监测。在不同介质中地震波的波速不同,故其主要应用的领域是矿产资源勘探,C项正确。\n素养探究本题组以利用激发的气枪震源作为人工震源探测地下结构为材料,考查地球的地下结构,要求同学们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分布与深度,并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出在探测地下结构时,气枪震源激发的信号(即人工震源模拟的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从而了解“地下明灯”计划应用的主要领域,考查同学们的地理实践力核心素养。答案素养3“地下明灯”计划探测地下结构——“地理实践力”素养\n高考真题同步挑战\n1.[2021天津学考地理·1,3分]天津蓟州北部山区四幅景观照片中,能记录地球沧海桑田变化的是()答案1.B 翠屏湖主要记录的是水域的形成过程,A项错误;中上元古界地层中可能含有化石,地层及其包含的化石可反映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研究地层是了解地球沧海桑田变化的主要途径,B项正确;黄崖关长城属于人为建造的人文景观,不能反映地球的沧海桑田变化,C项错误;八仙山天然次生林主要反映的是当地的植被状况,与地球沧海桑田变化关系较小,D项错误。\n[2019浙江4月选考地理·24,2分]月球表面既无大气,又无液态水。我国“嫦娥四号”是人类首次成功着陆于月球背向地球一面的航天器。图1为地月系示意图,图2示意某时刻月球远离地球的一端看到的太阳系中的明亮天体。完成第2题。2.图2时刻,月球可能位于轨道上的位置是(  )A.①B.②C.③D.④图1图2答案2.B 金星位于地球公转轨道内侧,在日落后一段时间的天空西端地平线上或日出前一段时间的天空东端地平线上能观测到。从材料可知,图2是月球远离地球的一端天空看到的景观,此时金星位于天空西端的地平线上,应该是日落后一段时间观测到的情形,结合月球自转及火星、木星、金星与地月系统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图1中月球位于①处时,月球背面天空应无法观测到位于地月系外侧的木星与火星;月球位于②处时,月球背面天空西端能够观测到位于地月系内侧的金星,而外侧的火星、木星也有可能观测到;月球位于③处时,月球背面天空无法观测到位于地月系内侧的金星;月球位于④处时,月球背面天空东端能够观测到位于地月系内侧的金星。综上,B项正确。\n[2019北京文综·11,4分]莫霍面深度不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第3题。3.据图可推断(  )A.①地地壳厚度最薄B.②地金属矿产丰富C.③地地幔深度最浅D.④地地下水埋藏深答案3.B 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莫霍面以上到地表为地壳。莫霍面深度越小,地壳越薄,图中①地莫霍面深度为38.5—39.0千米,不是最小的,故地壳厚度不是最薄的。②地位于河流附近,且该处河流大致沿莫霍面等深线发育,说明②地可能位于莫霍面断裂带上,金属矿产丰富。③地莫霍面深度为37.5—38.0千米,不是最小的,地幔深度不是最浅的。④地位于河流附近,地下水埋藏浅。思维线索解答该题应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明确莫霍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第二步,获取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等值线数值;第三步,调用地球圈层结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2-07-06 16:00:44 页数:107
价格:¥3 大小:1.9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