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60分)1.(本题2分)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C.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同一史实D.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2.(本题2分)明初沿用元制,在中央设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率百官,总理政务。明太祖朱元璋认为丞相权势过重,是导致小人专权乱政的重要因素,洪武十三年以擅权枉法罪名处死左丞相胡惟庸后,下令废除中书省,罢丞相不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作为中央行政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亲自控制、指挥。这一措施A.使中央政府权力强化,保证了社会秩序稳定B.使皇权的独断性加强,极大地避免了决策失误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强化了皇权D.使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3.(本题2分)宋代以文书御天下,“堂札子”(宰相处理政事的文书)在宋代文书中较为常见,它由唐代的“堂帖”发展而来,最初由宰相独立使用,宋太宗以后“堂札子”一律须经“奏请”方能下行。这一变化反映了A.专制皇权的强化B.相权分散的趋势C.中枢机构的异化D.行政效率的提高4.(本题2分)清世宗雍正帝崇尚务实,以“为治之道在于务实,不尚虚名”相标榜,其“实政”多有引人注目之处。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雍正帝“实政”依据的是①建立军机处和推行密折制②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③一度允许浙江“一体贸易”④创立“秘密建储”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本题2分)秦统一中国后,“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而西汉前期亦“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强兼并之家于诸陵”。其主要目的是A.加强君主专制主义统治B.促进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第7页共16页 C.强化关中地区中心地位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6.(本题2分)内阁借位尊势崇而力图控制六部,六部则钻内阁没有法定地位和权力的空子,力图摆脱控制。因而阁部经常争权,尤其是争夺人事权。阁部争权A.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根源于皇权的衰落C.影响了明政府的行政效率D.阻碍了阶层的流动7.(本题2分)“爵”是饮酒器的通称,同时又是古代最重要的品位序列之称,从周代开始都有封爵。“尊”作为盛酒器的通称,也是身份用词,与“卑”相对。由此推想,在中国古代A.政治制度具有可被视觉化的特征B.青铜冶铸技术进步推动社会治理C.使用青铜器具是身份地位的象征D.饮酒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权力文化8.(本题2分)法国1791年宪法规定:“国王不能独自行使行政大权。国王下达的命令,必须经一名大臣副署方能生效.而大臣要对立法会议负责。”由此可知,法国1791年宪法A.吸收了美国宪法的精髓B.照搬了英国的政体模式C.加剧了各派别间的矛盾D.运用了启蒙思想的理论9.(本题2分)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借“马布里诉麦迪逊”案的判决,明确指出:最高法院有权宣布违反美国宪法的联邦法律、行政措施、州宪和州法及行政措施为无效。这一做法A.违背了联邦主义原则B.强化了权力制衡体制C.落实了司法独立原则D.开创了三权分立政治10.(本题2分)长久以来,英国的法庭在习惯法与议会立法冲突时,往往宣告议会立法无效。1688年后,法官们便转而服从于议会立法,废除了其裁决议会立法效力的职权。这说明英国A.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B.成文法取代习惯法C.议会开始拥有立法权D.司法独立遭到破坏11.(本题2分)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及其修正案规定:“总统由全民直接投票选举之,任期七年”“总统于咨询总理及国会两院议长后,得宣告解释国民会议”。与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相比,1958年宪法A.造成了内阁更迭频繁B.适应了经济发展需要C.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国D.扩大了政府首脑权力12.(本题2分)独立战争期间大陆会议在国会代表权的问题上分歧严重,部分代表提议设置两院制而非简单众议院制,以平衡大州与小州的利害冲突,但这一提议最终被搁置。这说明()A.中央集权的呼声较高B.大小州之间矛盾尖锐C.大州的力量举足轻重D.分权理论还不够成熟第7页共16页 13.(本题2分)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中所有各政治派别的主要代表人物,一度雄踞全欧的皇帝拿破仑,直至19世纪的许多共和派、民主派的革命家,几乎无例外地都是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形成其革命动机并加入革命行列的”。该学者旨在说明A.思想启蒙促进了民主共和制的确立B.资产阶级革命实践丰富了启蒙思想C.启蒙运动奠定了政治近代化的基础D.启蒙思想推动了各政治派别的统一14.(本题2分)从罗马共和国时期开始,儿童会在罗马宗教庆典活动和宗教职务中发挥一定作用,会参与诸如凯旋式游行、宗教庆典、政治活动甚至战争等公共事务活动。古罗马儿童参加公共事务A.积极宣传对外扩张征服B.助力培养儿童公民意识C.侧面反映成人数量减少D.浸润培养人文主义精神15.(本题2分)1215年颁布的《大宪章》规定协商是国王必须遵守的基本政治原则。1256年出台的《牛津条约》使得议会有了个新的政治功能,该功能是专门用来限制王权而进行的协商对话功能。1266年“西蒙国会”第一次让骑士代表和市民代表出席会议,使大会议的协商主体扩大到社会各阶层。这一变化过程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B.最终实现英国现代普选权C.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奠定历史基础D.为英国发生工业革命奠基16.(本题2分)1928年8月,中国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决定按照孙中山的建国程序结束“军政”,进入“训政”,明确由国民党承担“训政”全责,培养训练”人民行使政权的能力。这表明国民党意在A.维护资产阶级民主B.发扬三民主义理论C.扩大人民政治权利D.营造专制的合法性17.(本题2分)据学者考证,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原地方督抚仍任民国政府要职的有11人,占原督抚总数的25.6%,先任职后退隐的有12人,占总数的28%。由此可知,辛亥革命A.未能铲除传统政治力量B.得到地方督抚全力支持C.推动了广泛的社会变革D.以完成民主革命为宗旨18.(本题2分)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总结到:“瑞金时代是最纯洁、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时我们的事特别困难,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其意在强调A.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作用B.继续坚持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C.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19.(本题2分)下图为1912的一幅讽刺漫画,该漫画第7页共16页 A.反映了中国对世界大舞台的向往B.描绘了民国时期努力向上的氛围C.继承了传统文人画法的基本风格D.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艰难状况20.(本题2分)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这一规定对民国社会的不利影响是A.形成民国的内阁制民主B.形成双权力中枢,易导致社会动荡C.形成议会(参议院)专权D.造就议会和内阁对总统的双重制约21.(本题2分)1954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提到,“瑞金时代组织最纯洁,但有一个缺点,形式纯洁,却孤立了自己,政权不稳定,要搬家(即经过长征搬到延安)”。他意在强调A.法治建设的紧迫性B.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需完善C.经济建设的急切性D.严重的“左”倾错误泛滥需要及时纠正22.(本题2分)据统计,民国初年有312个政治性党派,具有健全或具体政纲者不过35个,其中及“振兴实业”与“普及教育”内容的各有10多个。由此可知当时A.民主政治制度臻于完善B.实业与教育思想深入民心C.多数党派缺乏政治倾向D.社会各界投身于政治运动23.(本题2分)“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他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材料中的这次“会议”第7页共16页 A.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宣告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C.确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D.确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24.(本题2分)“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下表反映出我国(  )年份文件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7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A.建国初期忽视环境保护B.日益完善民主管理机制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D.通过立法保护生态环境25.(本题2分)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017年,中共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变化反映出A.我国已经完成了先进工业国的建设B.我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根本性转变C.我国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新时代社会发展状况影响社会矛盾26.(本题2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该矛盾判断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指明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C.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D.与中共八大的矛盾判断保持高度一致27.(本题2分)1950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开始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基本法律性质的法律,被毛泽东誉为“普遍性仅次于宪法的根本大法”。该法律的颁布A.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B.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第7页共16页 C.促进了自由平等新风尚的形成D.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成果28.(本题2分)1907年,清廷外务部根据刘式训上奏的《变通出使事宜章程》做了制度调整:一是将出使大臣变为实官;二是让具有驻外经验并精通外语的人充任出使大臣;三是打破三年任期限制。这一调整A.揭开清朝近代外交的序幕B.增强了国民外交自主意识C.体现了清廷的现代化倾向D.有效遏制了革命形势发展29.(本题2分)表1为对王安石变法的若干评价“今介甫(王安石字)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北宋)司马光《传家集》“国家一统之业,其合而遂裂者,王安石之罪也”(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晚清)梁启超《王安石传》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传家集》是一手史料,作者立场最权威客观B.《鹤林玉露》属于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C.《王安石传》为近代学者所著,评价较为全面D.从《传家集》到《王安石传》,评价具有时代色彩30.(本题2分)“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也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据材料判断.北魏初期实行这项制度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B.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C.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D.豪强地主隐置人口逃避赋税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31.(本题12分)(2020·全国Ⅲ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第7页共16页 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看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32.(本题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元廷制订了一整套比较严密的政策。将行省权力规范在大而不专的模式内。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多名官员中,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重要政务“事从公议”,而且常有“众论不齐”的情况。成宗朝前后,行省官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朝廷遣官钩考、巡察等,或经常举行,或成为定制。行省路以下官吏的铨调开用,由朝廷三年一次遣使举行。元代行御史台及廉访司法既注意对一般地方官府的普遍监察,更把行省当做地方监察的重点对象。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顾区域经济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从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材料二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规定(本宪法及很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端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前述之参议员及众议员,各州州议会议员,合众国政府及各州政府之一切行政及司法官员,均应宣誓或誓愿拥护术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及其修正案第十条规定:本宪法所未授予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均由各州成由人民保留之。美国内战结束后,国会通过宪法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修正案,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任何法律。——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加强对行省控制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作用。33.(本题15分)政治制度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第7页共16页 材料一及安、史既平,武夫战将以功起行阵,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大者连州十数,小者尤兼三四,所属文武官,奚自置属,未尝请命于朝,力达势盛,遂成尾大不掉之势……自宋以臣知州事,历代因之,遂无复弱干强枝之患。宋太祖及赵普之计虑(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深矣,而议者徒谓宋之弱由此,是但知御侮力薄,不足以自强,而不知消患于未萌。——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在政府权力的制约方面,(美国)联邦宪法采用了在同一体制内对于政府权力进行两向分割,即对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力进行纵向分割,在联邦政府的层次上依三权分立的原则对中央政府的权力进行横向分割。通过联邦制和三权分立体制形成了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克服邦联体制下美国面临的社会危机,同时形成了新的国家体制。——王希《原则与妥协》材料三第一章总纲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依法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废除束缚妇女的封建制度。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社会的生活各方面,均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婚姻自由。(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安史之乱后唐代出现了什么现象?宋太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这种解决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在国家体制方面的创新表现。(3)以上内容出自哪一历史文献?简要说明该文献的历史地位。第7页共16页 参考答案1.D【详解】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有的认为是益禅让,有的认为是启夺取。这说明王位世袭制的取代禅让制是曲折的,即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D项正确;久远的历史未必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排除A项;材料不是强调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必然,排除B项;文献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同一史实,但这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2.C【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加强专制皇权的史实,C项正确;这一措施不能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也不会避免决策的失误,A、B两项错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的标志是清代军机处的设置,D项错误。3.A【详解】“堂札子”最初由宰相独立使用,宋太宗以后“堂札子”一律须经“奏请”方能下行。这一变化反映了相权被削弱,皇权在强化,A项正确;题干并未提到对相权的分散,排除B项;皇权加强不属于中枢机构的异化,排除C项;这一变化使得宰相处理政事时候多了一到程序,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A项。4.D【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雍正年间建立军机处,并推行密折奏事制度;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曾一度“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一体贸易”;为缓和皇子之间对皇位的激烈争夺,还创立了“秘密建储”制度。所以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D项,排除ABC项。故选D项。5.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及西汉迁徙地方豪强的行为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防止出现割据势力,D项正确;君主专制强调的是君主对臣下的控制力,排除A项;当时经济不可能协调发展,排除B项;材料与强化关中地区的中心地位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内阁与六部争权,不利于中央机构的正常运行,会降低行政效率,C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内阁与六部争权,并不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排除A项;阁部争权的根源在于皇权的加强,而非衰落,排除B项;阁部争权与阶层流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第15页共16页 7.A【详解】综合所学内容可知,制度是抽象的,然而对于具体的社会治理而言,需要对其物化可视,产生政治效果。爵位尊卑体现了这一双重特征,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等级礼乐制度,不是青铜冶铸技术的进步,饮酒文化实质上也不可能是一种权力文化,排除BD项;不同的青铜器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当时还出现了少量的青铜制作的农具,因此使用青铜器并一定就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排除C项。故选A项。8.D【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国王同行政机构及立法机构之间的制约,这显然受到启蒙思想的权力制约主张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与吸收美国宪法的精髓无关,排除A项;照搬英国政体模式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与加剧各派别之间的矛盾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9.B【详解】约翰·马歇尔所确立的最高法院的权力,体现了最高法院对联邦国会和州议会立法权力的制衡,因而该做法强化了权力制衡体制,B项正确;联邦主义原则是指联邦利益至上,材料信息与此无关,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最高法院的立法审查权力,与司法独立无关,排除C项;三权分立政治是1787年宪法确立的,D项错误。10.A【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后议会立法得到服从遵守,这说明议会主权原则的确立,A项正确;材料强调议会立法和习惯法之间有冲突,议会立法后来居上,并不意味着习惯法被取代,排除B项;中世纪英国议会也有一定的立法权力,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司法独立,排除D项。故选A项。11.D【详解】根据“总统由全民直接投票选举之,任期七年”“总统于咨询总理及国会两院议长后,得宣告解释国民会议”可以看出,总统的产生方式得以改变,不再由议会联席产生,而由选民直接选举。同时可以宣告解释国民会议,反映出其权力增强,D项正确;“更迭频繁”不能得出,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与经济的关系,排除B项;1875年就已经确立了议会制共和,排除C项。故选D项。12.C【详解】第15页共16页 结合1787年宪法可知,美国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实行两院制而非简单众议院制,大州的利益不能得到维护,因而导致提议被搁置,C项正确;美国独立后建立的邦联体制无法应对一系列危机,从而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但与题干信息“独立战争期间”不符,故排除A项;小州的力量有限,并不能影响战争的形势,故B项说明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B;美国独立战争受到了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孟德斯鸠分权的理论思想已经成熟,故D项错误。13.C【详解】材料“直至19世纪的许多共和派、民主派的革命家,几乎无例外地都是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形成其革命动机并加入革命行列的”体现的是启蒙运动对欧洲政治民主化的助推作用,C正确;民主共和制的确立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启蒙运动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B排除;材料未涉及各政治派别的统一,D排除。故选C。14.B【详解】根据材料所述,从罗马共和国时期开始,儿童在参与诸如凯旋式游行、宗教庆典、政治活动甚至战争等公共事务活动之时,就可以受到罗马国家精神的熏陶,亲身感受和学习罗马社会“虔敬忠诚”的价值观念。罗马人认为儿童具有纯洁、神圣的特性,因而他们在罗马宗教庆典活动和宗教职务中起到一定作用,儿童通过完成宗教任务、承担宗教职务积累了有关罗马社会的知识,实现了对未来罗马公民的身份认同,儿童的宗教活动也是其社会化进程中的一部分,所以B正确;材料内容是古罗马儿童参加公共事务,与对外扩张征服无关,所以A错误;让古罗马儿童参加公共事务,是为了培养儿童的公民意识,与成人数量减少无关,所以C错误;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价值和权威,这与材料内容无关,所以D错误。15.C【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13世纪英国仍处于封建社会,所通过的这些法律文件逐渐确立了各个阶层通过议会与国王协商对话并限制王权的惯例和传统,为君主立宪制奠定了历史基础,C正确;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排除A;英国现代普选权直至1969年才真正确立,排除B;17世纪晚期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确立为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英国提供了政治前提,排除D。所以此题选C。16.D【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民党所谓的“训政”不过是借孙中山先生的建国理论来为自己的专制统治寻找依据,建构合法性,D项正确;国民党的“训政”主要是为专政营造合法性,不是维护民主、发扬三民主义和扩大人民权利,排除A、B、C项。故选D项。第15页共16页 17.A【详解】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清政府原地方督抚中有一半多的人仍任或曾任民国政府要职,说明辛亥革命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冲击了旧的政治秩序,但并没能打除传统封建政治势力,A项正确;辛亥革命时期地方督抚响应革命是迫于形势的需要,而非全力支持革命,排除B项;民国政府大批使用原清政府的督抚人员,说明辛亥革命对社会变革是有限的,并非广泛地变革了社会,排除C项;辛亥革命后保留清政府的地方督抚,说明是以推翻满清的“民族”革命为宗旨,排除D项。故选A项。18.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金时代是最纯洁、最清一色的了,但那时我们的事特别困难,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指的是当时的政权性质是工农民主政权,内部较为单纯,因此根据材料“结果是失败了。所以真理不在乎是不是清一色”可知此时毛主席主张发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作用,A项正确;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排除B项;材料与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无关,排除C项;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A项。19.D【详解】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完成了从“专制”到“共和”的政治转型,但1912年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成果(猿猴手持五色旗),并有恢复帝制的趋势,因此漫画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的艰难,D正确;漫画反映了从“专制”到“共和”的政治转型,而非“中国对世界的向往”,A错误;漫画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的艰难,,而非努力向上的氛围,B错误;文人画的特色是“重写意”,材料是一幅讽刺画,故C排除。20.B【详解】材料表明,国务员和临时大总统之间相互制衡,这是一种双权力中枢,内阁成为有权力的另一个权力中枢,容易导致互相推诿扯皮或权力争夺(如府院之争),最终影响决策的执行乃至社会动荡,B项正确;A项并不是不利影响;C项参议院与国务院之间互相牵制,并不能形成专权;D项中总统也可以要求内阁国务员辅佐其工作,并不是处于完全的被制约的地位,且题目问的是不利影响。21.B【详解】材料“瑞金时代组织最纯洁,但有一个缺点,形式纯洁,却孤立了自己,政权不稳定,要搬家(即经过长征搬到延安)”第15页共16页 反映出我党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缺少与其他民主党派的联合,处于孤立状态,导致革命事业出现挫折,因此在新时期,有必要吸取历史教训,完善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与其他民主党派的联合,B正确;材料与法制无关,排除A;材料强调政治方面,而不是经济,排除C;严重的“左”倾错误的说法错误,排除D。22.C【详解】民国初年政党数量较多,但是有明确政治纲领的政党数量较少,而且很多党派带有“振兴实业”与“普及教育”,这说明民国初年多数党派缺乏政治倾向,C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B中的“深入民心”不符合史实,排除B;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社会各界的态度,排除D。23.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民族资产阶级接受工人阶级领导,在“北平”参加人民政协,表示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接受改造等相符的会议是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次会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A项正确;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后,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才宣告结束,B项错误;确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的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项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直到1956年《论十大关系》发表时才提出,D项错误。24.D【详解】上述表格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的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这反映的是我国通过立法形式来保护生态环境,D项正确;题干仅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立法与环境保护,而不是建国初期,排除A项;题干体现的是立法与环境保护的内容,而不是民主管理机制的问题,排除B项;单凭有关环境保护的立法不能得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25.D【详解】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当前中国生产力有较大发展,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这一现实状况影响了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故选D项;我国尚未完成先进工业国的建设,排除A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排除B项;当前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C项。26.A【详解】材料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的是党中央对民生的重视,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故A项正确;选项B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选项C第15页共16页 与材料不符,排除;中共八大认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27.C【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规定了男女在婚姻中的权利和义务,体现了男女平等.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所以有利于促进自由平等新风尚的形成,C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才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此时社会主义制度尚未确立,排除A项;1954年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排除B项;该法律的颁布是在1950年,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以前,排除D项。故选C项。28.C【详解】《变通出使事宜章程》的制度调整,有利于近代职业外交官的培养,使外交官职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体现了清廷的现代化倾向,故选C;材料无法体现这一调整是清朝近代外交的开始,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外交大臣的选任问题,与增强国民外交自主意识无关,排除B;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排除。【点睛】29.D【详解】根据“纷纷扰扰,莫安其居”可得出司马交反对变法,这是从他的利益集团的角度考虑的。而南宋时期的评价是王安石变法不利于国家的统一。这与当时南宋偏安有关。梁启超的评价主要是为其维新变法而服务的。因此三人的评价都与当时的时代有关,D项正确;一手史料并不一定最权威,排除A项;文学作品也有一定的价值,排除B项;史料不能因时间的远近而判断其历史价值,排除C项。故选D项。30.D【详解】实行三长制有助于核查人口,征收赋税,打击豪强隐匿户口的情形,D项正确;三长制并不能解决官吏腐败问题,排除A项;三长制不存在民族区别色彩,排除B项;题干内容与移风易俗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31.(1)西周: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古希腊:公民享有参政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2)影响: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第15页共16页 【详解】(1)西周:根据材料“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可知,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有城墙等防御设施;根据材料“‘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可知,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古希腊:根据材料“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看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可知,公民享有参政权;根据材料“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可知,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根据材料“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2)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传播了西周文化,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礼乐制度,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的政治制度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32.(1)措施:行省内部互相牵制、分权制衡;中央掌握行省官员的任用、迁调和考课的权力;加强对行省的监察;行省分界打破自然地理界限,加强对行省的军事控制。影响:实现了中央对行省的严格控制,行省为中央集权服务,对后世影响深远;有利于元朝对辽阔疆域的管辖,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行省区划调整对区城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使行省失去了扼险而守的地理条件。(2)关系:国家主权属于联邦政府;联邦法律至上;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行分权,地方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作用:赋予中央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统与巩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地方分权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详解】(1)措施:从“行省实行群官负责和圆署会议制,行省多名官员中,常常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交参任用”可以看出行省内部互相牵制、分权制衡;从“行省路以下官吏的铨调升用,由朝廷三年一次遣使举行”可以看出中央掌握行省官员的任用、迁调和考课的权力;从“行省官朝觐述职和不定期迁调,朝廷遣官钩考、巡察等,或经常举行,或成为定制”可以得出加强对行省的监察;从“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得出行省分界打破自然地理界限,加强对行省的军事控制。影响:从措施中逐步概括,根据每条措施来进行梳理,最终得出答案即可。(2)关系:从“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国家主权属于联邦政府;联邦法律至上;从“第15页共16页 本宪法所未授与合众国或未禁止各州行使之权力,均由各州或由人民保留之。”可以看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实行分权,地方政府保留一定的权力。作用:首先从州与政府关系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统一,进而有利于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点睛:解答本题第一小问完全是从材料中的内容提取出来的,在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慢慢提取关键信息,之后一一总结概括,最后得出完整的答案,注意条理清楚,言简意赅。33.(1)问题:安史之乱后,唐中后期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解决:宋太祖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设转运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每点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割据内乱;军队战斗力削弱,形成“积弱”局面。(2)表现: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政府体现三权分立原则,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法院掌握司法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3)文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地位: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性质和人民权利。【解析】(1)问题:根据“及安、史既平,武夫战将以功起行阵……遂成尾大不掉之势”分析得出。解决:根据“自宋以臣知州事”“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结合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思考;影响:根据“遂无复弱干强枝之患”“议者徒谓宋之弱由此”可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影响。(2)表现:根据“对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力进行纵向分割”“在联邦政府的层次上依三权分立的原则对中央政府的权力进行横向分割”分别从中央和地方关系、中央政府体现三权分立原则分析解答。(3)文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可知出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地位:结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性质以及内容进行分析。第15页共16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1-10-08 09:53:51 页数:16
价格:¥3 大小:145.97 KB
文章作者:未来可期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