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含期中 期末试卷及答案 2套)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背知识点复习提纲【基本理论】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力人的因素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谁来改造:劳动者怎么改造:生产工具改造什么:劳动对象物的因素生产力(1)含义: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2)基本要素: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其中,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3)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石器—铁器—机器—机器人)(4)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人的因素,是生产工具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5)劳动对象:指在劳动中被采掘和加工的东西,可以是自然界原来就有的如地下矿石,也可以是加工过的原材料如钢材等。劳动对象的范围大小也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6)地位: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它总是处于不断进步的变化之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生产关系的基础)(公有制、私有制)2、生产关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人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雇佣剥削、平等互助)产品如何分配(平均分配、按资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1)含义: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主要内容: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这三个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的统一整体,其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它两个方面。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第36页共36页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就要相应地发生变化。(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4)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统称生产方式。(5)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2、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哲学、艺术、宗教以及与之相应的政治法律机构、制度等,构成了社会的上层建筑。三、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1、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四、判断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 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一)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地位:是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级阶段2、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①共同劳动;②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③在生产中形成了平等互助的关系;④平均分配劳动产品3、原始人生活的基本单位:氏族4、管理集体事务:氏族议事会5、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化:①个体劳动逐渐盛行起来,代替了氏族集体劳动;②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③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6、奴隶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①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②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③努力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第36页共36页
7、奴隶社会的历史进步性: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这是历史的进步。8、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原始社会被有剥削、有压迫的奴隶社会代替是历史的进步吗,为什么?①一个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是历史进步还是倒退,主要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②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1.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②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③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2.封建统治的方式:①经济剥削: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 主要方式:收取地租(劳役、实物、货币) 其他方式:高利贷、苛捐杂税、徭役②政治压迫: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③思想钳制:散播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①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②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③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有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有钱)5.资产阶级革命:(1)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但是,封建制度的存在使新兴资产阶级的这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2)过程:新兴资产阶级和他们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了向封建地主夺取政权的革命。(3)积极影响:第36页共36页
①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②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③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基本特征: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3)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4)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7.为什么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②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运。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不可避免,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了,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框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正确认识空想社会主义:(1)进步性: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社会的诉求,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思想来源。(2)局限性: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没有触及本质问题;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2.科学社会主义(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第36页共36页
(3)理论基石:唯物史观 剩余价值学说结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4)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3.《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①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①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②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③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3.十月革命的意义:①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④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4.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制度的曲折与发展?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②但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③从人类发社会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第二课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一、近代中国探索复兴之路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喑境地。2、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3、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的原因: 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1)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36页共36页
(1)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4、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必须另辟新路。二、胜利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主心骨诞生)(1)成立条件: 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2)道路探索: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3)历史意义:①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②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四个阶段后,终于在1949年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2、新民主主义革命(1)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2)转折点:五四运动(3)必然性:(中国革命的两个步骤的具体内容及关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进程)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关系)(4)特点(三个“新”): ①就领导权来说,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 ②就革命前途来说,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③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5)胜利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第36页共3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对中国: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对世界:新中国的诞生,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6)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三、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过渡时期(1949-1956年)1、时间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往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 ①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②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③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④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4、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和历史意义: (1)标志: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 ①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②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存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作用:第36页共36页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存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四、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崭新的历史课题: 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2、我们自己的路: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3、中共八大:(1)历史定位及价值: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4、艰辛探索的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越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祌面貌得到了极大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5、正确评价探索中的曲折: 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一节伟大的改革开放一、改革开放的进程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第36页共36页
内容: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确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意义:实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改革开放的历程(1)改革开放起步阶段(1978年到1992年):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步伐。1982年,农村改革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1984年,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2)改革开放逐步深化阶段(1992年到2013年)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2003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3)改革开放全面深化阶段(2013年至今)2013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易试验区。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这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二、改革开放的意义1.改革开放的意义①历史意义(改变四个面貌,实现三个飞跃)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②现实意义(一个“重要法宝”,一条“必由之路”,两个“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路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第36页共36页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1.主题的提出: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邓小平理论主题: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意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主题: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意义: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3)科学发展观。主题: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意义: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意义: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全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第36页共36页
。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社会主义。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一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 新时代的科学内涵1、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方位。2、内涵:① 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新时代,(历史脉络)② 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奋斗目标)③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人民期待)④ 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历史使命)⑤ 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国际地位)3、重要意义(1)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历史意义)(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政治意义)(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世界意义)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1、转化: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变”)2、认识: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不变”)3.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第36页共36页
1、原因:(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2)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2、如何一以贯之(1)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2)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做大的自我革命,在广袤国土上继续书写近十四亿人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篇章。第二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中国梦的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的梦想。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持续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中国梦的本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意义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近14亿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4.实现中国梦的要求(1)从与人民的关系看: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2)从与个人梦的关系看: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每个人都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汇聚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3)从与世界梦的关系看: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同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2、如何实现:第36页共36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1)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要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2)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永葆旺盛生命力和顽强生命力。始终成为 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3)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四个伟大”关系:四者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共同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过程,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4、“四个伟大”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什么?(1)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2)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中国共产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3)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三、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战略安排 (1)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要求: (1)对党和国家:为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2)对个人: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善于创新、永不懈怠,不负时代的要求、历史的期待。第36页共36页
(3)对青年:广大青年要坚定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 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第三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1.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时代发展,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背景:(1)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是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2)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正是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3)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坚定走在时代前列。正是在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4)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和活力。正是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深邃思考、深刻总结,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懈探索、砥砺前行中创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二、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1、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思想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2、“八个明确”:(1)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3)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第36页共36页
(4)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5)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6)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7)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8)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3、“十四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三、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1、为什么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1)伟大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2)历史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3)指导意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2、如何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不动摇。 统编版高一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期中检测试卷第36页共36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分,共48分)1.“石斧凿洪荒,弓简穿林养”是对原始社会的经典描述。它形容的是()A.原始社会氏族组织的状况B.原始社会共同劳动的状况C.原始社会生产力的状况D.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2.在奴隶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畜牧业、手工业显著发展起来,商业和城市日益繁荣。奴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社会的变化表明()①奴隶制的建立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③奴隶制是一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制度④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巨大进步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统治和剥削广大劳动人民,占有大量的土地,地主阶级竭力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其政治方面表现在()①散布封建迷信思想②实行君主专制度③完全占有农民的人身自由④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4.晚唐时曾有人诉说老百姓有八苦:一苦官吏苛刻;二苦高利贷重;三苦赋税繁多;四苦事事摊钱;五苦当差服役;六苦无处申冤,七苦冻无衣、饥无食;八苦病不得衣、死不得葬。从生产关系看,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B.封建土地所有制C.封建专制制度D.封建等级制度5.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劳动一天,资本家付工人一天工资。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资本家没有剥削工人,而且养活了工人B.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公平交易,互相利用C.资本家与工人团结协作,共同生产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6.有西方学者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要素的私人所有制实现的是社会功能。企业家、资本家和地主,可以说是消费者的代理人,实质上,他们接受消费者的命令来生产。该学者的观点()①看到了资本主义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面②否认了人类社会是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的③抹杀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④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功能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7.在班级学习交流中,一位同学做了“原始社会——石器;奴隶社会——金属工具(青铜器);封建社会——铁器;资本主义社会——机器”的演说。他演说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产品的分配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C.规律是不可违背的,世界各国都要经历相同的发展过程第36页共36页
D.历史发展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区的社会形态更替存在差异性8.某校高一年级组织的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中,主持人对选手提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历史条件是什么?”同时给出下列四个选项,如果你是选手,应该选择()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C.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D.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暴露9.列宁说:“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地却吸取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下列选项能印证马克思主义上述特点的是()①马克思主义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②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③马克思主义指导了各国开展国际共产主义运动④马克思主义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合理成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这篇划时代的历史文献向全世界工人阶级发出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对此,评价正确的是()①《共产党宣言》吹响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号角②《共产党宣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③《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④《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同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这表明()①科学社会主义必须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②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模式③科学社会主义对社会发展具有永恒的价值④世界各国要主动打破科学社会主义的制约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2.《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揭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谷、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这一历史进程()①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说明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曲折③说明人类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从未止步④说明社会发展是循环往复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3.社会主义从最初的梦想到今天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经历了500年,下列评价不符合这500年社会主义探索历史的是()A.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来源B.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中国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14.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大片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在中国设立租界、驻扎军队,拥有领事裁判权、内河航行权以及控制中国海关等特权,促进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下列对中国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①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②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转盛,迎来了民族资产阶级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③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日趋没落的封建专制统治导致了这一变化④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成为领导中国人民抗击外敌的主心骨第36页共36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有学者提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其依据是()A.中国开始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B.民族资产阶级从此退出历史舞台C.民主革命对象和领导阶级均发生改变D.第一次历史巨变的历史任务顺利完成16.在课堂上,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问题。你认为下列哪个小组的观点是正确的( )A.第一小组的结论:两国革命目标相同,都是用武装斗争推翻封建专制统治B.第二小组的结论:两国革命道路相同,都是由城市到农村,武装夺取政权C.第三小组的结论:俄国是无产阶级领导,中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D.第四小组的结论:俄国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纪元”指的是实现( )①国家独立 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工业化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8.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9.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中看到:“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引起了‘政治形势的根本变化’。”这句话之后,各抒己见。下列推理最正确的是()A.甲:不对,“一五”计划后社会主义制度才基本确立B.乙:对,三大改造后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C.丙:不对.三大改造后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D.丁:对,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20.历史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我们国家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下列关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②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偶然③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特点的正确道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1.社会主义改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第36页共36页
22.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记录了社会发展的轨迹。下列词语能够记录“三大改造”时期特征的是()①“社会主义”“合作化”②“公私合营”“过渡时期”③“开国大典”“站起来”④“一化三改”“共产国际”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3.一位美国学生评论说,1956年,毛泽东向政治局提交了供选择的建议,即他的《论十大关系》,这篇讲话虽然用词含义模糊,但要求却十分清楚,描绘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对“完全不同的发展战略”正确理解是()A.完全抛弃苏联的发展模式B.根据国情自主探索建设之路C.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D.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4.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A.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C.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之间的矛盾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25.党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历尽艰辛和曲折,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①巩固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制度②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④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取得重大胜利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6.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进行了成功探索。两次会议的共同之处是()①创立了邓小平理论②决定实行改革开放③解放、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④明确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27.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列对于改革认识正确的是()①通过改革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②通过改革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改革推动生产力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④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主义制度A.①③B.①②C.①④D.②③28.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经历了三次创业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第二个创业高潮点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实行B.建立4个经济特区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9第36页共36页
.只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发挥改革的强大动力,破解发展中存在的难题;只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国与国际接轨,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在国际上发挥更大作用;只有深化改革开放,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启示我们()①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②开放必然带来进步,封闭必然导致落后③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④要解放思想,敢闯敢干,勇于和过去划清界限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30.1953年,我国开始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78年以后,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对这两项举措评述最准确的是()A.是性质相反的两种经济政策B.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C.后者是对前者的全盘否定D.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31.以下两段关于改革的论述,共同之处在于()A.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B.走得通、走得好的路一定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C.马克思没有讲过的新事业都是没有现成经验可学的D.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都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32.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①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②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③都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和社会实践产物④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化的重大成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33.道路走得怎么样,最终要靠事实来说话。世所罕见的发展与巨变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①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下面对“四个自信”描述正确的是()①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适合国情,有助于提升综合国力②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时俱进,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第36页共36页
③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④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提供了物质支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5.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全社会积极应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也让世界见证了中国人民的团结与伟大。此次抗击疫情尽显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之自信,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对疫情中呈现出来的“四个自信”,理解正确的是()①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敢于作为---坚定道路自信②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发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坚定制度自信③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突出以人为本---坚定文化自信④防控理念,中医药救治等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坚定理论自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6.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①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②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③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④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37.党的十九大报告高举旗帜、立论定向,把握大势、总揽全局,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A.我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B.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C.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光明前景D.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38.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属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是()①家庭医生②按劳分配③教育均衡④均等就业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9.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促进这一主要矛盾转化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民消费观念的更新升级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了矛盾的转化C.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促进了主要矛盾的转化D.社会主义巿场经济的发展,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40.如果说当年是社会主义救了中国,那么今天则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成就验证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所以我们应该()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B.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C.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一以贯之第36页共36页
41.2018年11月27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中国梦不仅是中国大陆13亿人民的梦,而且也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的梦,是惠及世界的梦。下列关于中国梦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梦只能体现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②每个中国人的梦的总和就构成了中国梦、民族梦③中国梦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④中国梦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42.98年前,13名全国代表,从饱经沧桑的石库门的老屋、烟雨朦胧的南湖红船上向全国播撒革命的火种。党在成立之初,就曾经立下庄重的誓言:“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肩负起了拯救中华民族、发展中华民族的重任。从此,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A.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B.结束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C.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D.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43.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新时代,我们要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其理由是()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梦的主体②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③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④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4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是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45.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一个个圆梦工程铺展宏图,不但大大加快了中国现代化进程,而且让古老的中国重新焕发活力,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对这些巨大成就的取得,认识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改变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指日可待C.没有科学社会主义就没有新中国D.离不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指引46.伟大时代呼唤伟大思想,伟大思想引领伟大时代。当今时代,是深刻变革、深度调整的新时代,是呼唤伟大思想并且一定能够产生伟大思想的新时代。这表明()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②我们要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十分丰富第36页共36页
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新变化A.②③B.①②C.③④D.②④4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为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分别回答了新时代,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重大历史课题,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8个明确”从实践层面明确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8个明确”从理论层面明确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14个坚持”从实践层面明确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14个坚持”从理论层面明确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48.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有()①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②它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③它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补充④它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49.奴隶社会最早出现于埃及、西亚和印度,继而在希腊和意大利等地产生。最早的奴隶主是原始社会内部分化出来的氏族贵族,最早的奴隶是氏族部落战争中俘虏的外族人。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氏族部落内部贫富分化不断加剧,富裕的氏族贵族对贫困的氏族成员的奴役也日益加深,其主要形式是债务奴役,无力还债的贫困氏族成员往往被债主卖到其他氏族部落充当奴隶。此外,惩罚罪犯、海盗掠夺、拐卖人口、奴隶买卖、家生奴隶等也是奴隶的重要来源。两千多年前,罗马是奴隶制国家的典型。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就把当地的居民变成奴隶。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奴隶主可以任意宰杀自己的奴隶。有人认为:“奴隶社会的产生伴随着残酷的剥削,所以奴隶社会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价。(12分)50.“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10分)第36页共36页
51.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国弱民穷的深重灾难。许多志士仁人为救国救民、振兴中华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求和尝试,但都由于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历史反复证实,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0分)5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对此加以阐述。(10分)5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中国梦的提出,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在中国梦的雄壮交响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是最催人奋进的主旋律。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从实现总体小康水平,到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构建覆盖近14亿人的保障体系......国泰则民安,民富则国强,伟大的中国梦,为个人梦想提供了广阔空间。逐梦征程上,从“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国之重器跃然于世、到杂交水稻、青第36页共36页
蒿素等重大突破造福世人,从防沙治沙、脱贫攻坚,到巡边护边、为国戍海,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埋头苦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心中洋溢着对祖国的深沉大爱,生命里盛装着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这些“最闪亮的坐标”,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代表性符号和重要象征,必将激发和汇聚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众志成城共襄伟业的使命和力量!(1)中国梦的提出为什么能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6分)(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某高中学校以“不负青春年华,勇担时代使命”为主题召开座谈会。如果你参加座谈会,请围绕主题写出发言要点。(4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48分)CDBBDCBDCBABDBADACDBCABAACBCADADBAACBADACABCDBDB二.非选择题(共52分)49.有人认为:“奴隶社会的产生伴随着残酷的剥削,所以奴隶社会的出现是一种历史的倒退。”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价。(12分)该观念看到了奴隶社会存在着野蛮的剥削,是正确的。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完全占有生产资料和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奴隶主可任意处置奴隶,并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从这点来说是残酷的;但没有看到,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种社会制度,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其判断标准就在于该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否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相适应。而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建设,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同时,奴隶社会的建立,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社会分工,出现了城市和文字;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了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是社会历史的进步。综上,这不是历史的倒退。因此,该观念是片面的。50.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10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越高,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5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10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人民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做了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5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运用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对此加以阐述。(10分)第36页共36页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53(1)中国梦的提出为什么能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6分)(2)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某高中学校以“不负青春年华,勇担时代使命”为主题召开座谈会。如果你参加座谈会,请围绕主题写出发言要点。(4分)【答案】(1)①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②中国梦之所以能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是中国梦的创造者和享有者。(2)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部编高中政治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册综合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解释。”这里的“物质生活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第36页共36页
A.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存冲突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现存冲突C.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现存冲突D.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现存冲突2.封建时代的欧洲各国,普遍存在着“金字塔”状的等级制度。等级,依据占有领地的多少而定。国王居于“金字塔”的顶端。处于封建等级最底层的是()A.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阶级B.没有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C.骑士D.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3.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进而导致全球性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次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①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②揭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③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④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捧热”了马克思的《资本论》。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资本论》第一卷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该书重新在一些西方国家成为畅销书,并进入了大学课堂。2017年4月13日,德国《商报》发表了《〈资本论〉及其剩余价值》一文,其中写道:“直到今天,如果谁想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一再地产生危机,那么他就绕不过《资本论》这部著作。”这说明()A.资本主义国家可通过学习《资本论》克服经济危机B.《资本论》没有过时,仍具有科学的真理性C.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接受《资本论》的理论指导D.《资本论》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新特点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第36页共36页
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现,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这对我们理解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的启示是()①科学社会主义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②科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必然联系③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延续④科学社会主义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近代以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是()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②探索复兴之路,前仆后继③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④创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董必武曾经是中国同盟会会员,他回忆说,“我们过去和孙中山一起搞革命……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叫别人搞去了。于是我们就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此说法可以印证的观点有()①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经之路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③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才是出路④孙中山没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始终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统一战线②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相互衔接③由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第36页共36页
④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不再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9.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华民族经历了以下阶段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①土地革命战争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⑤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⑥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③→④→⑤→⑥10.以下两段关于改革的论述,共同之处在于()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实践中摸索。——邓小平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习近平A.中国的事情必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来办B.走得通、走得好的路一定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C.马克思没有讲过的新事业都是没有现成经验可学的D.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都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11.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国迎来三个“伟大飞跃”,它们是()①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第36页共36页
③中国的国际地位从跟跑、并跑到领跑④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改革开放以来,根据不同发展时期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创立、发展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下选项中,理论主题和时代课题相一致的有()①邓小平理论: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③科学发展观: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以下关于“新时代”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依然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定的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决定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4.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历经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待融为一体②只有经历过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前所未有的苦难的民族才会有梦想③中国梦体现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④经过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今天中国人民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36页共36页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这是因为()①奋斗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②奋斗能减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③奋斗能让理想摆脱条件制约而变为现实④奋斗有助于克服不利条件的影响而获得成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非选择题:根据题目要求作答,紧扣题意,适当分析。16.某中学高中一年级3名学生针对“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这一框的内容,展开讨论。学生甲:原始社会是无阶级剥削的社会,在绝大部分时间里,没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没有私有观念,人们过着财产共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学生乙: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根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在奴隶主心目中,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用极其野蛮的办法强迫奴隶当牛做马,奴隶从事最紧张、最繁重的劳动,稍有疏忽,就会受到惩罚。学生丙: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愚昧、野蛮和困苦之中,穿的是树叶、兽皮,住的是山洞、窝棚;疾病、自然灾害和战争使人的寿命相当短,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很贫乏。在奴隶社会,人们创造了文字,制定了历法,建立了数学、医学等学科。所以,存在剥削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主要特点,并阐述“存在剥削的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的判断依据。17.在隆重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为表彰先进、鼓舞斗志,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第36页共36页
部分获改革先锋称号的人物及所属领域孔繁森(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罗阳(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的优秀代表)屠呦呦(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潘建伟(量子信息研究的创新者)……请你任选一名改革先锋(可以从上面表格中选择,也可以另选其他改革先锋人物),简要介绍他为我国改革开放作出的贡献,并谈谈对你人生的启示。18.党的八大认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认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956年1981年2017年(1)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不同的判断。请简要说明党作出这些不同判断的依据,并说明在这些“变化”的同时,还有哪些“不变”。(2)面对这些变化,我们应如何应对?第36页共36页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社会基本矛盾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而两对矛盾中更为根本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据此可得出,正确答案是A。2.D解析:封建时代的欧洲各国,处于封建等级最底层的是广大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他们肩负着整个封建上层等级的重压,所以D符合题意;奴隶阶级是奴隶制社会的被压迫者,排除A;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被压迫者,排除B;骑士是等级最低的封建主,排除C。正确答案是D。3.A解析:生产相对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故①②正确;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故④错误。马克思是从制度层面揭示经济危机的原因的,故③错误。正确答案是A。4.B解析: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这是由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故A错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深刻分析和论证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和必然性及其运行过程和后果。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故受到深度关注,故B正确;《资本论》是对资本主义剥削本质的揭露,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本主义国家不会接受《资本论》的理论指导,故C错误;诞生于150多年前的《资本论》主要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关系及其基本矛盾的普遍规律,而当代资本主义发生了新变化、出现了新特点,这是马克思当时没有预料到的,故D错误。正确答案是B。5.C解析:科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②第36页共36页
说法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③④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C。6.B解析:近代以后,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所以①③正确,②④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B。7.C解析: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给中国革命带来曙光和希望,但并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经之路,故排除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没有成功,关键在于中国国情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不是因为没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故排除④。正确答案是C。8.D解析: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领导权,由无产阶级领导;二是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社会;三是所属世界革命的范畴,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综上所述,③④表述正确。正确答案是D。9.C解析:中华民族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故排除①③。正确答案是C。10.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邓小平、习近平两段论述的正确理解。B中“一定”的说法过于绝对;C、D两项中“都是”的说法过于绝对。正确答案是A。11.B解析: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故排除③。正确答案是B。12.D解析: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第36页共36页
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①③表述错误,②④表述正确。正确答案是D。13.A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不是由哪一个正确思想决定的,所以③错误;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是新时代决定历史性变革,所以④错误。正确答案是A。14.C解析:经历过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前所未有的苦难,不是中国梦产生的唯一原因,②说法错误;①③④均符合题意。正确答案是C。15.B解析:奋斗有助于克服不利条件的影响而获得成功,但是并不能减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也不能让理想摆脱条件制约而变为现实,所以②③说法错误。正确答案是B。二、非选择题。16.参考答案:(1)原始社会的主要特点: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没有私有制。奴隶社会的主要特点:相比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的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2)判断依据:一种社会形态代替另一种社会形态,究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判断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17.参考答案:①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改革先锋人物,简要介绍该人物的事迹。②可以从对国家和时代的贡献、对人生奋斗的启示等方面进行阐述。18.参考答案:第36页共36页
(1)依据:人民的需求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不同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不同的,人民需求是不同的,因而社会主要矛盾是不同的。党在三个历史阶段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正确判断,其依据都是我国当时所处历史时期的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同需求。“变”与“不变”:“变”的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大背景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呈现出新特征、新状态、新矛盾。“不变”的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我们要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新时代,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第36页共36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