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史复习提纲(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史复习提纲(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5
2
/5
剩余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高考历史中国史复习提纲一、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元谋人、北京人等,以打制石器为主要工具,群居生活,会使用火。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彩陶)、河姆渡文化(水稻、干栏式建筑),磨制石器广泛使用,出现原始农业、畜牧业,形成聚落,晚期有贫富分化。夏商周夏朝:首个奴隶制王朝,启开启世袭制,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其都城,有初步国家机构。商朝:甲骨文(成熟文字)、青铜铸造业发达(司母戊鼎),实行内外服制,神权色彩浓厚。西周:分封制(对象、权利义务、作用)、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维护等级秩序),井田制是经济基础,政治上有严格等级体系。秦汉时期秦朝统一:灭六国,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征百越设郡县,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半两钱)、度量衡等,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灭亡:暴政致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反秦,刘邦胜建立汉朝。汉朝西汉:初期实行黄老之学“与民休息”,文景之治后国力强盛。汉武帝加强集权,政治上推恩令削弱诸侯,设内朝;经济上盐铁专卖等;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军事上北击匈奴;对外开通丝绸之路,加强与西域交流。东汉:光武帝刘秀建立,初期出现光武中兴,中期后戚宦交替专权,末年黄巾起义致军阀割据。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三国鼎立(魏蜀吴),西晋短暂统一后八王之乱,五胡乱华致东晋偏安南方,北方十六国混战,后北魏统一北方,孝文帝改革(汉化措施促进民族融合),南方政权更迭(宋齐梁陈)。经济:北方战乱经济破坏后恢复,南方经济持续发展,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均田制在北方推行。文化:玄学兴起,佛教道教传播发展,文学上建安文学、田园诗等,科技有祖冲之圆周率、贾思勰《齐民要术》,书法绘画艺术有独特风格。隋唐时期隋朝:结束分裂统一全国,开创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暴政致二世而亡。唐朝:初期贞观之治(唐太宗轻徭薄赋、纳谏用人),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民族和睦、对外交流频繁;武则天承上启下,发展科举扩大统治基础;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达鼎盛,后期安史之乱致藩镇割据,唐朝由盛转衰。经济上曲辕犁、筒车推动农业发展,商业繁荣有长安洛阳大都市及柜坊、飞钱等。文化辉煌,诗歌成就突出(李白、杜甫等),科技有雕版印刷术,对外交流频繁(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民族政策开明,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宋元时期宋朝5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杯酒释兵权收兵权,设参知政事等分割相权,派文官任知州并设通判监督,财政上地方赋税大部分上缴中央;经济繁荣,商业突破时空限制,出现纸币交子,城市经济功能增强,市民阶层兴起,海外贸易发达(市舶司管理);科技领先,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用于航海、火药广泛应用;文化上理学兴起(程朱理学),宋词兴盛(柳永、苏轼、辛弃疾等),绘画重文人意趣(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南宋:偏安江南,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业外贸持续发展,抗金斗争涌现岳飞等英雄,后期政治腐败,被元朝所灭。元朝蒙古族建立,统一全国后实行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后世行政区划影响深远);民族融合加强,形成新民族回族;经济上棉纺织业发展(黄道婆改进技术);文化上元曲繁荣(关汉卿等),对外交流继续发展(马可·波罗来华等)。明清时期明朝朱元璋建立,初期废丞相权分六部加强皇权,设三司加强地方控制,建立厂卫特务机构;科举实行八股取士禁锢思想;经济上农业引进新品种,手工业民营超过官营,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对外交往前期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后期海禁政策限制对外交流;中后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张居正改革有一定成效但未根本改变局面,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等)冲击统治,清军入关后灭亡。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康熙设南书房、雍正设军机处标志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在边疆地区加强管辖,如平定噶尔丹、收复台湾设府、册封达赖班禅等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经济上传统经济继续发展但资本主义萌芽受阻,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文化上文字狱强化思想控制,传统学术有一定发展(乾嘉学派);后期列强入侵,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启近代化探索历程(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二、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列强侵略: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日本挑起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列强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战争,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抗争: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洪秀全领导,建立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义和团运动(1900年),以“扶清灭洋”为口号,是反帝爱国的农民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主张学习西方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等,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戊戌变法(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领导,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陈独秀等领导,宣扬民主与科学,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5 五四运动与中共成立:五四运动(1919年),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国民大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1924-1927年),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最终失败。土地革命战争:南昌起义(1927年),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红军长征(1934-1936年),实现了战略大转移,保存了革命力量。抗日战争:九一八事变(1931年),日本局部侵华开始,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七七事变(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经过艰苦抗战,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解放战争:重庆谈判(1945年),国共双方签订《双十协定》。解放战争(1946-1949年),经过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等阶段,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三、中国现代史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1.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2.巩固新生政权措施: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成为土地主人,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镇压反革命运动,稳定社会秩序;抗美援朝(1950-1953年),保卫国家安全,提高国际威望。3.“一化三改”(1953-1956年):工业化起步,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建成;三大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转变,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1956-1966年)1.中共八大(1956年):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变化,提出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但随后出现“大跃进”(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忽视经济规律)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追求“一大二公”,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1959-1961年经济严重困难。2.调整国民经济:1961年开始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逐步恢复和发展。“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1.开始标志:1966年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召开,“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红卫兵运动兴起,全国陷入混乱。2.重大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策动武装政变,后叛国出逃机毁人亡;江青反革命集团在“文革”中作恶多端,1976年天安门事件反映人民对“四人帮”倒行逆施的强烈不满。3.结束标志: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粉碎“四人帮”,“文革”结束,但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留下深刻教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2018)5 1.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城市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后发展为决定性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对外开放格局形成:从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到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再到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开放,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8--)经济建设①经济结构优化: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如高端芯片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崛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改变了传统的经济模式。②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产权制度,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金融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科技创新①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芯片技术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努力突破高端芯片制造瓶颈。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赋能各行各业,提高企业的智能化运营水平和政府的数字化治理能力。②科技体制创新:国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建设了一批国家实验室和科研基础设施。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能够更快地在企业落地转化。出台一系列鼓励科技人才创新的政策,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业。社会建设①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逐步实现全国统筹,提高养老金待遇调整机制的科学性。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异地就医结算更加便捷。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对困难群体实施精准帮扶,提高兜底保障能力。②社会治理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城市社区治理模式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智慧社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利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手段打击犯罪活动,提高群众的安全感。大力发展社会服务事业,包括养老服务、残疾人服务等领域,提高社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文化建设①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保护,如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通过建立传承基地、培养传承人等方式得以延续。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免费开放,举办各种文化展览和活动,提高全民文化素养。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展示,如利用虚拟现实(VR)技术展示古建筑。②现代文化产业繁荣:影视产业蓬勃发展,国产电影在票房和口碑上都取得优异成绩,如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实力。网络文学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优秀作品输出海外。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各大城市兴起,成为文化创意人才的聚集地和文化产品的孵化地。生态文明建设①5 生态环境治理加强: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大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力度,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空气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加强水环境治理,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治理黑臭水体,保护水资源和水生态。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加强对污染场地的修复。②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各行各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筑行业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标准。工业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交通运输领域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优化运输结构,降低碳排放。国际合作与交流①“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企业参与沿线国家的港口、铁路、公路等项目建设,如中老铁路的建成通车,促进了区域互联互通。在贸易投资领域,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持续增长,双向投资不断扩大。同时,开展广泛的人文交流,举办文化年、旅游年等活动,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②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积极参与: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积极履行国际承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建设。在国际经济治理领域,中国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提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话语权。5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史复习提纲(古代史 近代史 现代史)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5-01-12 18:28:01
页数:5
价格:¥2
大小:44.00 KB
文章作者:鹿哥教育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