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7生(SJ)期中】滁州市田家炳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七年级生物学注意事项:1.生物学试卷共两大题2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2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甲和乙分别是精子和卵细胞示意图,丙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由男性的生殖器官阴茎产生B.甲和乙结合形成受精卵部位在丙的③C.丙中③能输送乙D.①分泌的激素促进了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2.下列关于青春期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男孩进入青春期比女孩早B.男、女第二性征与性腺无关C.青春期开始形成两性生殖器官D.女孩来月经时,应避免过度劳累3.下列关于人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组成人体的最小单位是细胞B.人体的胃只由肌肉组织构成C人体有四大组织、八大系统D.人体各系统分别负责一项或几项生理活动,密切配合,协调活动4.下列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是(  )25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5.小林吃西瓜时不小心将西瓜种子咽了下去,西瓜子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  )A.口腔→咽→肝脏→小肠→大肠→肛门B.口腔→食道→咽→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D.口腔→咽→食道→胃→胰腺→小肠→大肠→肛门6.小梅感冒发烧到39℃,没有食欲,其根本原因是(  )A.所吃食物不能消化B.食物残渣不能排出C.消化酶的活性下降D.不能吸收营养物质7.吃饺子是中国节日春节的传统习俗,饺子皮主要原料是面粉,可加入素馅、肉馅等不同馅种,给人们提供能量。下列关于人体对饺子消化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在胃内开始初步消化B.脂肪在小肠内被胆汁中的消化酶初步消化C.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分解为氨基酸D.消化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8.食品安全关乎公民的身体健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食用野外采的蘑菇B.食用刚过保质期的食物C.食用发芽的马铃薯D.购买检疫合格的肉类9.如图是人血的永久涂片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呈两面凹的圆盘状,其中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B.血液中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是②C.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是③,当身体有炎症时,其数目会显著增加D.血细胞中,具有凝血和止血作用是④10.下列关于血量和输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5 A.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B.贫血就是指血液总量少于正常值C.成年人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D.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不影响健康11.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实验中,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静脉B.②是毛细血管C.③是动脉D.②处的血流速度最快12.有关血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脉比静脉粗大B.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靠毛细血管连通C.输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是静脉D.动脉是将心脏内血液送出心脏的血管13.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叙述正确的是()A.体循环的起点是右心房B.心脏中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C.体循环和肺循环是交替进行的D.心房与动脉相连,心室与静脉相连14.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15.下列器官中,不属于人体呼吸道的是(  )①口腔②鼻③气管④肺⑤支气管⑥咽⑦喉A.①③B.①④C.③⑤D.⑥⑦16.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此情况将直接影响(  )25 A.血液运输二氧化碳的能力B.肺泡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C.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17.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a→b表示人正在呼气,膈肌舒张B.图b→c时,肺内气压>外界气压C.图c→d时,胸廓扩大D.当人在水中站立时感觉呼吸不畅,是因为c→d过程受到了影响18.人体细胞获得氧气必须经过如图所示的①~③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过程是有节律的呼吸运动B.经过③过程后血液中含氧量增加C.②③过程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D.组织细胞利用a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19.当疲倦的时候,伸一个懒腰,头向后仰,深呼吸几次,你会感觉全身清爽,因为你排出了体内较多的二氧化碳。人体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A.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B.组织细胞C.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D.肺泡20.人体的运动需要能量,如图是小明同学构建的人体运动能量供应模型。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25 A.M表示血液循环B.N表示呼吸作用C.人体运动的能量来自食物中的有机物D.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无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60分)21.如图甲为心脏结构图,图乙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心脏四腔中壁最厚的是[ ]_____,该结构是图乙中_____(填字母)。图乙中体循环的起点是____(填字母),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_____血变成_____血,若E循环的起点是为大脑,则⑥为_____,也就是图甲中的[___](填序号)。(2)图甲心脏中流动脉血的心腔有_____(填序号),流静脉血的血管有_____(填序号)。(3)心脏工作时,心室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22.图甲是表示人体的呼吸系统,图乙表示呼吸时胸廓、膈肌等的变化,图丙为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25 (1)图甲,[]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进行_____的场所。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_____、温暖。(2)图乙中,表示吸气过程的是_____,此时肋间肌的状态是_____,膈肌顶端的位置变化是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肺内气压_____外界大气压(选填“小于”或“大于”)。(3)图丙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表示不同的气体,b由肺泡进入乙要穿过_____层细胞;b进入乙后,与血液中的_____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运输。据此分析,丙处血液为_____(选填“动脉血”或“静脉血”)。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人造“塑料血”,它由可携带铁原子的塑料分子构成,能像血红蛋白那样把氧输送至全身,可作为急救过程中的替代品。这种“塑料血”不合血细胞,不能长期替代真正的血液。材料二:研究表明,摄入过量酒精会对肝脏产生严重的损伤,而维生素C对酒精引起的多种脏器损伤具有修复和保护作用。(1)材料一中的人造“塑料血”要完全替代人体血液,除了具有运输功能之外,还应具有_____、保护等功能。(2)材料二中维生素C对酒精引起的多种脏器损伤具有_____和保护作用,如果饮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C,容易引发的疾病是_____。肝脏是人体里的“化工厂”,它分泌的消化液是_____,其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属于_____(选填“化学性”或“物理性”)消化。24.塑化剂是塑料制品的原料,随着时间推移会从塑料制品中渗出,并通过多种方式进入生物体,进而影响生物的生殖等功能。25 (1)图1是雌性小鼠的生殖结构。小鼠的生殖过程与人体相似,交配时,雌性小鼠产生的卵细胞与睾丸产生的精子在[b]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2)为证实塑化剂会影响生物的生殖功能,研究者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步骤:a.利用玉米油溶解不同浓度的DEHP(塑化剂的一种),给予每组成年雌性小鼠口服不同浓度的DEHP。b.停止处理后让这些雌性小鼠与正常雄性小鼠进行交配。c.统计怀孕比例,结果如图2。①对照组成年雌性小鼠的处理是口服等量______。②据图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③进一步研究发现,DEHP的毒性主要在于它的作用与卵巢分泌雌性激素作用类似,从而导致小鼠体内分泌失调,使得子宫内膜对胚胎植入的接受能力降低,最终影响生育能力。25 七年级生物学注意事项:1.生物学试卷共两大题2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4页)和“答题卷”(2页)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甲和乙分别是精子和卵细胞示意图,丙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由男性的生殖器官阴茎产生B.甲和乙结合形成受精卵的部位在丙的③C.丙中③能输送乙D.①分泌的激素促进了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答案】A【解析】【分析】图甲表示精子;图乙表示卵细胞;图丙中①表示卵巢,②表示阴道,③表示输卵管,④表示子宫。【详解】A.甲精子是男性生殖细胞,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其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A错误。B.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③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B正确。C.③是输卵管,是输送卵细胞的器官,也是受精卵形成的场所,C正确。D.①卵巢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同时也是女性的性腺,能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分泌的雌性激素促进了女性第二性征的出现,D正确。25 故选A。2.下列关于青春期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男孩进入青春期比女孩早B.男、女第二性征与性腺无关C青春期开始形成两性生殖器官D.女孩来月经时,应避免过度劳累【答案】D【解析】【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因此,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详解】A.男孩进入青春期比女孩晚2年,故A错误。B.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故B错误。C.生殖器官的形成是在胚胎时期;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会迅速发育,故C错误。D.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遗精和月经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女孩来月经时,免疫力差,应避免过度劳累,故D正确。故选D。3.下列关于人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组成人体的最小单位是细胞B.人体的胃只由肌肉组织构成C.人体有四大组织、八大系统D.人体各系统分别负责一项或几项生理活动,密切配合,协调活动【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等动物体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和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和动物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和动物体。25 【详解】A.根据分析,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A正确。B.人体的胃主要是由肌肉组织(平滑肌)构成,还包括上皮组织(胃腺等)、神经组织(胃壁内的神经末梢)和结缔组织(血液等),故胃属于器官,行使消化的功能,B错误。C.根据分析,人体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四大组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八大系统,C正确。D.人体有消化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这些系统既有分工又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人体也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如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提供有机物)、呼吸系统(提供氧气,带走二氧化碳)、循环系统(有机物、氧气和二氧化碳、代谢废物的运输)等系统的配合,D正确。故选B。4.下列不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是(  )A.糖类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答案】D【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A.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A不符合题意。B.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B不符合题意。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C不符合题意。D.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D符合题意。故选D。5.小林吃西瓜时不小心将西瓜种子咽了下去,西瓜子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  )A.口腔→咽→肝脏→小肠→大肠→肛门B.口腔→食道→咽→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25 D.口腔→咽→食道→胃→胰腺→小肠→大肠→肛门【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各消化腺分泌不同的消化液共同促进食物的分解。【详解】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小林吃西瓜时不小心将西瓜种子咽了下去,西瓜子在体内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6.小梅感冒发烧到39℃,没有食欲,其根本原因是(  )A.所吃食物不能消化B.食物残渣不能排出C.消化酶的活性下降D.不能吸收营养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而被人体利用。消化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一定范围的体温升高可以促进消化酶的活性,增强人体的新陈代谢;但当体温超过一定范围后,消化酶的活性会受到抑制,这时就要及时退烧。【详解】A.发高烧时,虽然人体的整体生理机能可能受到影响,但消化系统的基本功能,如食物的物理性消化(如咀嚼、吞咽等),通常不会受到直接影响,A不符合题意。B.食物残渣的排出主要依赖于肠道的蠕动和排便反射等生理过程,与体温的高低无直接关系。发高烧时,虽然人体的整体代谢可能加快,但这并不直接影响食物残渣的排出,B不符合题意。C.消化酶是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它们能够加速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然而,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温度是一个重要因素。人体内的消化酶在接近体温(约37℃)时活性最高。当体温升高时,消化酶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导致食物的消化速度减慢,C符合题意。D.发高烧时,虽然人体的吸收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但这并不是导致没有食欲的最根本原因。此外,即使在高烧状态下,小肠等吸收器官仍然能够吸收营养物质,D不符合题意。故选C。7.25 吃饺子是中国节日春节的传统习俗,饺子皮主要原料是面粉,可加入素馅、肉馅等不同馅种,给人们提供能量。下列关于人体对饺子消化吸收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在胃内开始初步消化B.脂肪在小肠内被胆汁中消化酶初步消化C.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分解为氨基酸D.消化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答案】D【解析】【分析】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的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详解】A.淀粉在口腔内开始初步消化,故A错误。B.脂肪小肠内被胆汁乳化,胆汁中不含消化酶,故B错误。C.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分解为多肽,故C错误。D.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消化后的营养成分主要在小肠内被吸收,故D正确。故选D。8.食品安全关乎公民的身体健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食用野外采的蘑菇B.食用刚过保质期的食物C.食用发芽的马铃薯D.购买检疫合格的肉类【答案】D【解析】【分析】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危害的食品是安全的食品;生活中要注意购买安全食品、预防食物中毒、防止食品污染。【详解】A.野外采的蘑菇,有的可能有毒,不能随便食用,A错误。B.食品如果过了保质期,看起来虽然没有变质,但是其内在的性质、品质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可以再食用,B错误。C.发芽的马铃薯中含有有毒物质,不能食用,C错误。D.检疫合格的肉类,可以放心食用,D正确。故选D。9.如图是人血的永久涂片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5 A.①呈两面凹的圆盘状,其中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B.血液中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是②C.血细胞中,数目最多的是③,当身体有炎症时,其数目会显著增加D.血细胞中,具有凝血和止血作用的是④【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①红细胞、②血浆、③白细胞、④血小板。【详解】A.①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盘状,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含铁,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A正确。B.②血浆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B正确。C.当病菌侵入人体内,③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的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③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就是①红细胞,C错误。D.④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会在伤口处凝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形成凝血块塞住伤口而止血,D正确。故选C。10.下列关于血量和输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B.贫血就是指血液总量少于正常值C.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D.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不影响健康【答案】B【解析】25 【分析】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300~4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输血的原则是同型输血。【详解】A.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如果实在没有同型血,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输的时候要慢而少,A正确。B.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称为贫血,B错误。CD.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约4.5升,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与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可见,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不影响健康,CD正确。故选B。11.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实验中,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静脉B.②是毛细血管C.③是动脉D.②处的血流速度最快【答案】B【解析】【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①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③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②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详解】A.图中①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的动脉,A错误。B.②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毛细血管,B正确。C.③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静脉血管,C错误。25 D.①动脉内血液流动速度最快,②毛细血管内血液流动速度最慢,③静脉内血液流动速度较慢,D错误。故选B。12.有关血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脉比静脉粗大B.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靠毛细血管连通C.输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是静脉D.动脉是将心脏内血液送出心脏的血管【答案】A【解析】【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管壁较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有的分布深,有的分布浅,管壁较薄,弹性小,管腔较大,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数量多,分布广,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详解】A.动脉不一定比静脉粗大,如小动脉比粗的静脉要细小,A错误。B.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靠毛细血管连通,B正确。C.体表的静脉分布较浅,管壁薄,血压小,输血或输液时,针刺入的是静脉,C正确。D.动脉和静脉的区别血液输送的方向,动脉是将心脏内血液送出心脏的血管,而静脉是把全身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D正确。故选A。13.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叙述正确的是()A.体循环的起点是右心房B.心脏中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C.体循环和肺循环是交替进行的D.心房与动脉相连,心室与静脉相连【答案】B【解析】【分析】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详解】A.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A错误。25 B.心脏中具有房室瓣和动脉瓣,它们都能防止血液倒流,B正确。C.在血液循环中,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在心脏处汇合,C错误。D.心脏有四个腔,其中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D错误。故选B。14.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答案】A【解析】【分析】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详解】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因此体循环肺循环共同的循环规律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15.下列器官中,不属于人体呼吸道的是(  )①口腔②鼻③气管④肺⑤支气管⑥咽⑦喉A.①③B.①④C.③⑤D.⑥⑦【答案】B【解析】【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详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所以,①口腔、④肺不是呼吸道的结构,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16.哮喘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时会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此情况将直接影响(  )A.血液运输二氧化碳的能力25 B.肺泡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C.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答案】B【解析】【分析】呼吸的过程主要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以及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其中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气体的扩散作用是指气体从高浓度扩散到低浓度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如下图:【详解】A.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的血浆和红细胞能够运输二氧化碳,哮喘不会影响血液运输二氧化碳的能力,A不符合题意。B.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也叫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哮喘导致肺泡的弹性回缩减弱会影响呼吸运动的正常进行,也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符合题意。C.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指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C不符合题意。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是指血液流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时,氧气从血液扩散进入细胞,二氧化碳从细胞扩散进入血液,这个过程与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关,D不符合题意。故选B。17.如图是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a→b表示人正在呼气,膈肌舒张25 B.图b→c时,肺内气压>外界气压C.图c→d时,胸廓扩大D.当人在水中站立时感觉呼吸不畅,是因为c→d过程受到了影响【答案】A【解析】【分析】图示中表示的是平静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曲线,曲线ab(或cd)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曲线bc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详解】A.曲线a→b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肋间肌和膈肌舒张,A正确。B.图b→c段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小变大,表示吸气,外界气压>肺内气压,B错误。C.图c→d时表示肺内气体容量由大变小,表示呼气,膈肌舒张,膈的位置上移,胸廓容积缩小,肺容积缩小,C错误。D.当人在水中站立时,感觉呼吸不畅,是因为b→c表示的吸气过程受到了影响,D错误。故选A。18.人体细胞获得氧气必须经过如图所示的①~③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过程是有节律的呼吸运动B.经过③过程后血液中含氧量增加C.②③过程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D.组织细胞利用a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1.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共四个过程。2.图中:①表示肺的通气,②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详解】A.①过程表示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有节律的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肺的通气就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A正确。25 B.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含氧量低的静脉血,B错误。C.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②肺泡与血液之间(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③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C正确。D.生物的活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可见,组织细胞能利用a氧分解有机物获取能量,D正确。故选B。19.当疲倦的时候,伸一个懒腰,头向后仰,深呼吸几次,你会感觉全身清爽,因为你排出了体内较多的二氧化碳。人体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A.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B.组织细胞C.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D.肺泡【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利用氧气,氧化分解细胞内的有机物,释放出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详解】人体跟其他大多数生物一样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而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在组织细胞内。组织细胞把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少部分用来维持体温。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地方是组织细胞,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20.人体的运动需要能量,如图是小明同学构建的人体运动能量供应模型。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M表示血液循环B.N表示呼吸作用C.人体运动的能量来自食物中的有机物D.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无关25 【答案】D【解析】【分析】人体运动所需能量的供应涉及多个生理过程和系统的协同作用。M表示血液循环,N表示呼吸作用。【详解】A.M表示血液循环,通过血液循环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运输到组织细胞,故A正确。B.N表示呼吸作用,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故B正确C.人体运动的能量来自食物中的有机物,有机物通过消化吸收进入体内,故C正确。D.人体运动的能量供应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密切相关。呼吸系统为人体提供氧气,循环系统负责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到细胞,并带走代谢废物,所以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60分)21.如图甲为心脏结构图,图乙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心脏四腔中壁最厚的是[ ]_____,该结构是图乙中_____(填字母)。图乙中体循环的起点是____(填字母),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_____血变成_____血,若E循环的起点是为大脑,则⑥为_____,也就是图甲中的[___](填序号)。(2)图甲心脏中流动脉血的心腔有_____(填序号),流静脉血的血管有_____(填序号)。(3)心脏工作时,心室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答案】(1)①.5左心室②.C③.C④.动脉⑤.静脉⑥.上腔静脉⑦.6(2)①.4、5②.2、6、9(3)收缩25 【解析】【分析】图甲中1主动脉、2肺动脉、3肺静脉、4左心房、5左心室、6上腔静脉、7右心房、8右心室、9下腔静脉。图乙中A右心房、B右心室、C左心室、D左心房、E全身各个器官的毛细血管网、①肺静脉、②肺动脉、③主动脉、④各级动脉、⑤各级静脉、⑥上、下腔静脉。【小问1详解】心脏收缩推动血液在血管内不停的流动,因此,血液循环的动力来源于心脏。其中心肌壁最厚的是图甲中的5左心室、图乙中的C左心室,这与它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流程长有关,其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血液循环途径: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因此体循环开始于图乙中的C左心室。血液经过体循环后,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根据体循环的路线可知,若E循环的起点是为大脑,则⑥为上腔静脉,也就是图甲中的6。【小问2详解】血液循环路线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其中,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经过体循环,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所以,图甲心脏中流动脉血的心腔有4左心房、5左心室,流静脉血的血管有2肺动脉、6上腔静脉、9下腔静脉。25 【小问3详解】在心脏的四个腔中:由于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并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血液不能流过,当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心室里的血液进入动脉,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液回流心房。22.图甲是表示人体的呼吸系统,图乙表示呼吸时胸廓、膈肌等的变化,图丙为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甲,[]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进行_____的场所。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_____、温暖。(2)图乙中,表示吸气过程的是_____,此时肋间肌的状态是_____,膈肌顶端的位置变化是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肺内气压_____外界大气压(选填“小于”或“大于”)。(3)图丙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表示不同的气体,b由肺泡进入乙要穿过_____层细胞;b进入乙后,与血液中的_____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运输。据此分析,丙处血液为_____(选填“动脉血”或“静脉血”)。【答案】(1)①.6肺②.气体交换③.湿润(2)①.A②.收缩③.下降④.小于(3)①.二②.血红蛋白③.动脉血【解析】【分析】图甲中1鼻,2喉,3咽,4气管,5支气管,6肺;图乙中A表示吸气,B表示呼气;图丙中a二氧化碳,b氧气,甲是肺动脉,乙是肺部毛细血管,丙是肺静脉。【小问1详解】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完成气体交换。因此,图甲,6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25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但呼吸道清除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而且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小问2详解】据分析可知,A表示吸气过程。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骨向上运动、肋骨向外运动、膈顶下降,使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当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时,完成吸气。因此,图乙中,表示吸气过程的是A,此时肋间肌的状态是收缩,膈肌顶端的位置变化是下降,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小问3详解】肺泡里的气体交换是肺泡里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交换的结果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肺,肺由许多肺泡构成,是肺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综上分析可知,图丙表示气体交换的过程,其中b表示氧气,该气体从肺泡到血液中,需要穿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2层细胞。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因此,b氧气进入乙肺部毛细血管后,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运输。据此分析,丙处血液为动脉血。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人造“塑料血”,它由可携带铁原子的塑料分子构成,能像血红蛋白那样把氧输送至全身,可作为急救过程中的替代品。这种“塑料血”不合血细胞,不能长期替代真正的血液。材料二:研究表明,摄入过量酒精会对肝脏产生严重的损伤,而维生素C对酒精引起的多种脏器损伤具有修复和保护作用。(1)材料一中的人造“塑料血”要完全替代人体血液,除了具有运输功能之外,还应具有_____、保护等功能。(2)材料二中维生素C对酒精引起的多种脏器损伤具有_____和保护作用,如果饮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C,容易引发的疾病是_____。肝脏是人体里的“化工厂”,它分泌的消化液是_____,其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属于_____(选填“化学性”或“物理性”)消化。【答案】(1)防御、止血(2)①.修复②.坏血病③.胆汁④.物理性25 【解析】【分析】(1)人体血液具有运输、防御、保护、止血等功能。(2)维生素C对多种脏器损伤有修复作用,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的乳化属于物理性消化。【小问1详解】材料一中的人造“塑料血”要完全替代人体血液,除了具有运输功能之外,还应具有防御、止血等功能。人体血液中的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起到防御作用;血小板能止血和加速凝血。【小问2详解】材料二中维生素C对酒精引起的多种脏器损伤具有修复和保护作用,如果饮食中长期缺乏维生素C,容易引发的疾病是坏血病。肝脏是人体里的“化工厂”,它分泌的消化液是胆汁,其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这种乳化作用只是使脂肪颗粒变小,属于物理性消化,没有新物质生成。24.塑化剂是塑料制品的原料,随着时间推移会从塑料制品中渗出,并通过多种方式进入生物体,进而影响生物的生殖等功能。(1)图1是雌性小鼠的生殖结构。小鼠的生殖过程与人体相似,交配时,雌性小鼠产生的卵细胞与睾丸产生的精子在[b]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2)为证实塑化剂会影响生物的生殖功能,研究者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步骤:a.利用玉米油溶解不同浓度的DEHP(塑化剂的一种),给予每组成年雌性小鼠口服不同浓度的DEHP。b.停止处理后让这些雌性小鼠与正常雄性小鼠进行交配。c.统计怀孕比例,结果如图2。①对照组成年雌性小鼠的处理是口服等量______。②据图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25 ③进一步研究发现,DEHP的毒性主要在于它的作用与卵巢分泌雌性激素作用类似,从而导致小鼠体内分泌失调,使得子宫内膜对胚胎植入的接受能力降低,最终影响生育能力。【答案】(1)输卵管(2)①.①玉米油②.②塑化剂会影响小鼠生殖功能【解析】【分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小问1详解】图中a是卵巢,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输送卵细胞的器官是输卵管。也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部位,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b输卵管。【小问2详解】①对照组是为了排除其他变量的影响,应该口服等量的玉米油。②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DEHP浓度的增加,雌性小鼠的怀孕比例逐渐降低,说明DEHP会降低雌性小鼠的怀孕比例。2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4-11-20 09:50:05 页数:25
价格:¥2 大小:346.40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