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初中
>
语文
>
人教部编版(2024)
>
八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四)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四)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8
2
/8
剩余6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书写(4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二、积累(2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4分)在宁静的午后,捧一杯香茗,执一本书。以最舒适的姿态蜷缩于时光中,在淡淡的茶香里漫步于字里行间,时而穿过时光suì道倾听先贤的哲语,时而飞跃江河山川聆听大师的教huì,我想,纯粹的阅读也许就是一种欲说还休的状态吧。有体味,有欣赏,有叹息,也有微笑。归结起来,是精神之浩翰河流的渐行渐远。可谓,远世间杂芜,近天籁宁静,吸人生之氧,吐秽浊之气,风雅尽在读书时。(1)加点字“蜷”的正确读音是()(1分)A.quánB.juǎn(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①suì________②huì________(3)找出文中的一个错别字,并改正。(1分)________改为________2.古诗文名句积累。(10分)(1)漂泊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同学们搜集了相关诗句并展开了赏读活动。下面是赏读对话,请你一起参与,把对话补充完整。(8分)我今漂泊等鸿雁,江南江北无常栖。——苏轼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杜甫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李涉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勒小文:苏轼“鸿雁”之喻,让我想到《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①______________”两句,远行之人的迷茫由此可见。小涵:《野望》中有异曲同工之句,“②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写动物有归处,诗人却徘徊无依。小文:我也发现李涉这两句诗有《渡荆门送别》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子,遭遇相同,会有不谋而合之言啊。小涵:漂泊无依的诗人也总会不约而同地抒发思乡之语,如李觏于落日时分望尽天涯之语,也如崔颢《黄鹤楼》一诗中“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言。小文:说到思乡,古诗词中这类诗句可就更多了,比如“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典是古诗文常用的手法,下列选项中运用典故的两项是()(2分)A.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B.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C.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D.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4分)(1)沿溯阻绝________(2)窥谷忘反________ (3)寒暑易节________(4)上自劳军________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B.“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借指战事。C.“曾不若孀妻弱子”中的“弱子”指体弱多病的孩子。D.“误入藕花深处”的“藕花”就是荷花,菡萏是荷花的别称。三、阅读(50分)(一)名著阅读(8分)5.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1)下面是对《红星照耀中国》中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请结合阅读体验,指出匹配不当的一项(填序号),并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A.彭德怀-他是一个统帅大军却不失活泼天真的人,是一个率真的大滑稽家。B.徐海东-他是一个有着远见卓识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也是一个接地气的“辣粉”。C.周恩来--他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知识分子,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我选(),正确的评价对象是_____________。(2)结合【课文链接】,联系《红星照耀中国》中的相关内容,谈谈母亲所教授的“革命意志”在朱德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课文链接】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朱德《回忆我的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班级读书会按照“科技之光”“昆虫之声”“环保之窗”“友谊之花”等主题对所读名著进行分类。请你根据内容对《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或《寂静的春天》进行归类,并说明理由。(3分)我把《________》归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3分)厨师的书法周华诚老余炖的汤瓶鸡,一绝。我千里迢迢从北京过来,一定要赶到小饭店去吃个汤瓶鸡。老余的小饭店在大山深处,国道边上,一路七弯八绕,才能在小饭店里吃上一顿。放下筷子,却是深深的满足:道道菜都好吃!小饭店开了三十年,如今已成风景。饭店老板兼首席大厨老余,是风景中的风景。老余技艺满身,会做莱还能聊天。会做菜不稀奇,一介大厨,没有几手绝活,怎么行?没有推陈出新的功夫,怎么在饮食丛林里屹立不倒?所以作为大厨,手中一柄铁勺,那是安身立命的武器,舞得天花乱坠,舞出一朵花来,也不是什么过分的事,吃饭工具而已。但能聊天,就不一样了。老余聊天,并非瞎扯。【A】老余聊天,是海聊,神聊,就如说书一般,娓娓道来,使人如沐春风,如浴温泉,一席终了,宾主尽欢,来者神清气爽,依依拱手作别。老余有如此功力,那是因为:一,老余有聊天的天赋;二,老余肚里有故事。有时候,你真说不好那些食客来到这里,到底是为了吃老余做的汤瓶鸡呢,还是为了听老余讲故事。 但老余最好的本事,乃在书法。四十年前,老余还是小余,小余还是村庄里小学校的代课老师,小余老师在教孩子们识字的时候,认识到把字写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于是他开始学写字。后来,他出了门,打工谋生,不得不把手中的毛笔也放下了。一人一瓶啤酒,我和当年的小余、现在的老余,面对面坐着聊天。老余说,他这家小饭店,其实不只是家小饭店。怎么说呢,老余1985年从外地回到老家,跟妻子一道,在镇上开了一家饭店,名曰“春燕”——春天的燕子飞回来了。就此,老余开启了他作为一名厨师的生涯。从此以后,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老余的日子充满了人间的烟火,充满了扎实的幸福。几年之后,小饭店挪了地方,转移到百步远的一幢小木屋。老余又把饭店的名字改为“途中”,一直用到现在。我问老余,“途中”何谓?老余答曰,活着活着,越来越明白,人生永远是在半道上。比方说吧,我老余菜烧得好,方圆百里,大家都知道我老余厨艺不错,这就到顶了吗?不可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开饭店挣了钱,日子过得舒坦起来,我就可以跷跷二郎腿了吗?远着呢。人活着,哪里是为了挣钱?一天不干活,我一天就不痛快。这是为了过得充实——那我老余,为什么还要写字呢?写字,那是我的爱好,是心里真正欢喜的事。后来我把这个爱好又捡起来了。我一拿起笔,笔墨一动,宣纸上划拉出笔画线条来,嘿!我的精神就愉快了……你说,我是不是,每件事,都是在途中?老余见我点头,又说,你再看看这个“途”字。余,在走路。说明我老余,一直是在路上的。这是一种快乐。一路上看看风景,不是很好吗?【B】现在老余一有空,就钻进二楼的书房,在那里练字。他一钻进书房。身上的烟火气就消失了,就有了书卷气,有了沉静气。他习的是王羲之的帖。我问老余,写字跟做菜,有相通么?老余说,异曲同工。做菜要掌握火侯,知道什么时候加料,写字要懂得运笔,熟悉笔墨的性情。这就是境界,这也是人生。对老余来说,做菜的时候,锅铲就是他的毛笔;写字的时候,毛笔就是他的锅铲。做什么不重要,用什么心思去做,才是最重要的。比方说吧,有一回,有熟客要接待朋友,让老余煨好二十个汤瓶鸡,第二天中午送到县城去。老余想来想去,决定不送。不送,不是因为老余耍大牌,也不是嫌路太远,更不是炖不出那么些鸡。真正的原因,是老余知道他的汤瓶鸡,只有在这个山高林密的路边饭店,味道才正宗。他煨汤瓶鸡,要用木炭火,煨上三小时。快了,猛了,出来的味道都不对;煨好送去,肉老了,汤凉了,味道更不对——到时,岂不是要砸他的招牌呢?也只好得罪一下熟客了。老余开店几十年,三教九流的人,都见识过,都打过交道。老余听话听音,三句话一接,就知道对方的身份甚至口味。现在,老余也是偶尔才下厨了。他下厨已不再是为了挣钱。就像他写字,不是为了搞艺术一样。人家说,老余,你的字这么好,可以去参加省展、国展了。老余摇头,说不去。人家王羲之、张旭,有没有参加过省展、国展?肯定没有嘛。人家又说,老余,你的饭店这么有名,怎么不多开几家分店,搞一个连锁。老余也摇头,我只要一个小小的店就够了。继续喝酒,聊天。老余说,做菜跟书法,还有一个相通的地方,就是永远没有第一,也永远没有终点——不过都是“途中”。我盛了一碗鸡汤,慢慢喝了,味道真好。溪鱼、老豆腐、丝瓜、红烧肉,道道菜都好……(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8月14日,有删改)◆散文·脉络梳理7.“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基本特点。本文围绕老余的本事及人们的反应展开描述,请根据提示,补全下面表格的内容。(3分)老余的本事人们的反应 做菜(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人们为他的绝佳厨艺前来,也为他的有故事而来。书法(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语言品味8.本文语言富有特色,请从【A】【B】两处画线句中任选一处,进行赏析。(3分)我选()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题目理解9.本文以“厨师的书法”为题有什么好处?说说你的理解。(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文意精思10.老余给他的店命名为“途中”,店名里有人生。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从中读出的人生道理。(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非文学类文本阅读(10分)关于甲骨文的主题阅读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班级决定组织以“触摸甲骨,传承文化”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以下是活动组织小组提前在班内张贴的有关甲骨文的材料。【材料一】商人以其观察力和想象力,将生活中的所见、所感、所为,创造成一个个表意字符,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这便是现代汉字的起源甲骨文是已知的中国最早成体系的成熟文字,其中蕴含了汉字的主要造字方法。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总结的汉字构造“六书”在甲骨文中都有体现。甲骨文也奠定了汉字的方块形态和发展的基本框架。从甲骨文发展到金文,字体渐趋划一,行款也趋整饬,字体字距日趋均等。【材料二】甲骨文是我国商朝晚期使用的占卜记事文字,在出土的15万多片甲骨中,不仅有流星、日食、月食、彩虹、骤风这些自然天象,更多内容涉及三千多年前的王室宗法、占卜制度、社会构成、外交征伐以及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饮食宴食等日常生活,是研究中华文明史、追溯国家起源、寻绎中国思想渊薮的宝贵史料。甲骨文发现之前,我国古书记载的上古确切年代,只能上推到西周晚期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公元前1300多年前的甲骨文,无可辩驳地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向前推进了近五个世纪。【材料三】“一字千金!破译一个字奖励10万。”2016年10月,《光明日报》刊登的一则“关于征集评选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奖励公告”,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社会掀起一阵甲骨热潮,学界为之振奋,群众也跃跃欲试。 与热闹悬赏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两年后,首批获奖名单公布,仅有两项分获一二等奖,奖金为10万元和5万元。重赏之下,甲骨文释读成果为何寥寥?一方面,甲骨文字的破译不是从字到字孤立地进行,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甲骨学各领域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另一方面,“冷门”甲骨学曾长期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材料四】就在甲骨文破译、甲骨绝学传承发展面临瓶颈之时,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一些学科事关文化传承的问题,如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要重视这些学科,确保有人做、有传承。”一个甲骨学全面发展与传承弘扬的新时代,从此起航。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点亮了甲骨文破译的新希望;跨学科、开放式、协同创新,现代的科学研究方法,助力甲骨学研究再上新台阶;表情包、文字库、共享平台,鲜活的甲骨文化产品,让“深藏闺中”的古老文字走近大众,走向世界。(材料节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11月3日,有删改)11.下列表述与材料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A.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是我国最早成体系的成熟文字,已出土的甲骨有15万多片。B.甲骨文的内容主要涉及商朝的自然天象和日常生活等,具有珍贵的历史和文化价,。C.甲骨文可以说是现代汉字的起源,奠定了汉字的方块形态和发展的基本框架。D.甲骨文字的破译是一项系统工程,甲骨绝学的传承曾长期面临后继乏人的困境。12.小文认为甲骨文不过是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古老文字,过时难懂,没有探究价值,对本次活动参与热情不大。请你从以上材料中提取并概括要点,向小文说明活动意义。(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小慧所在的小组准备在探究成果展示环节分享甲骨文表情包。请你联系材料四,以下面表情中的一个为例,说明小组分享甲骨文表情包的用意,使分享更生动有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言文阅读(15分)【甲】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逐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与宋比玉黄虞龙夜来月色,映空庭如积水,令人至不敢蹈。弟通夕为之不寐俄而鸡鸣钟动怅然久之。【丙】书舟中作字苏轼将至曲江,船上滩欹侧①,撑者百指②,篙声石声荦然③。四顾皆涛濑,士无人色,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吾更变亦多矣。置笔而起,终不能一事,孰与且作字乎?【注释】①欹侧:倾斜。②百指:一百只手指,即十个人。③荦(luó)然:象声词。14.用“/”给【乙】文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弟通夕为之不寐俄而鸡鸣钟动怅然久之。15.根据文意,选出【乙】【丙】两文标题中“与”“书”最恰当的义项。(2分)(1)与()A.和,跟,同B.给C.参与D.赞许(2)书()A.记录B.文字C.书信D.书籍1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置笔而起,终不能一事,孰与且作字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结合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话。(5分)小文:面对月色,黄虞龙“怅然”,苏轼却“(1)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心境不一样。小涵:是的。面对滩险舟危的时候,苏轼和其他人的心境也是不同的。舟中他人是“无人色”,苏轼却“(2)________________”。小文:是什么原因让苏轼能拥有这样的心境呢?小涵:根据学了【甲】文后我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再结合【丙】文中苏轼的自答之语,我的理解是这样的:(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古诗阅读(4分)送杜十四之江南[唐]孟浩然荆吴①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注释】①指荆襄和东吴一带。18.第二句中,“(1)__________________”点明眼前事,“(2)__________________”写眼前景。寻常之事与寻常之景联系在一起,产生一种味外之味。(2分)19.画线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写作(46分)20.请你根据下面的采访稿,提取相关信息,拟一则120字左右的消息。(6分)记者:早上好,请问你关注2020年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了吗?受访者:有啊有啊,习近平主席每年的贺词我都很关注的,今年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唯有只争朝夕、持续奋斗,方能不负韶华、不辱使命”这句。记者: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获悉贺词的?受访者1:微信朋友圈里,有主席致辞的小视频,还有许多朋友转发。受访者2:我是在电视里看到的,我家无论从老人到小孩都一下子记住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这八个字。受访者3:微博、微信都刷爆了,想不知道都难(哈哈哈)。记者:看来这八个字已经被大众熟知了,你对此有何感想呢?受访者1:我感觉很励志。新的一年里我要珍惜时光,制定目标,好好度过这一年。受访者2:我觉得很燃,这八个字包含了主席对我们年轻人的期望。受访者3:习近平主席跟我们讲心,我们要更用心地生活。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一提起冬天,我们想到的往往是飘飞的雪花、刺骨的冷风、阵阵的寒意……其实,静心回味,有些人和事,抑或景与物,也会在寒冷的冬日里,温暖我们的心田。请以“暖冬”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图片八年级上期末试题参考答案一、书写(4分)本题根据卷画书写情况评分。二、积累(20分)1.(4分)(1)A(1分)(2)①隧②诲(2分)(3)翰瀚(1分)2.(10分)(1)(8分)①归雁入胡天②牧人驱犊返③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④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⑤示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每空1分,每空有一个错别半,扣0.5分;有两个及两个以上错别字,该空不给分;漏牢、加字,该空均不给分)(2)(2分)BC3.(4分)(1)逆流而上(2)同“返”.返曰(3)更替(4)墅问(各1分)4.(3分)C三、阅读(50分)(一)(8分)5.(5分)(1)(2分)B毛泽东(2)(3分)示例∶作为红军总司令的朱德,能像普通士兵那样生活和打扮自己,与士兵们同甘共苦,靠吃南瓜撑过整个冬天;在长征中西藏那狂风大作的冰雪高原也没能将其折服,靠的便是面对困难斗争到底的革命意志,而这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留给朱德的宝贵财产。(具体情节2分,点出意志的特点1分,“与困难做斗争”“艰苦奋斗”等意思相近即可,酌情给分)6.(3分)示例1: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科技之光本书是一部天文科普作品,将历代天文学家创造“量天尺”的过程娓娓道来,包含了大量的天文知识和历史知识,符合“科技之光”这一主题。示例2:寂静的春天环保之窗本书第一次对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观念提出了质疑,唤醒了民众的环保意识,对人类环保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符合“环保之窗”这一主题。(归入类别1分,理由2分,意思接近即可)(二)(13分)7.(3分)(1)聊天(2)人们不惜千里迢迢赶往大山深处国道边上的小饭店,只为吃上满足的一顿(3)人们连声称赞,认为老余的字足以参加省展、国展。(各1分,意思相近即可)8.(4分)示例1:【A】运用比喻修辞,连用三个“如”写尽老余聊天的本事之高,说者从容自得,听者舒适自如,表达作者对老余聊天本事的高度赞赏。(作者选用多个四字词语,短促畅快,句子本身便极具说书风格,更显老余说书般的聊天技能)示例2【B】运用“……就”这一句式,前一句写出了老余所有的空余时间都在书房练字,可见其对写字的喜爱程度之深:后一句写出了练字能洗净老余一身的烟火气.能使他静心凝神,可见老余练字的用心专注,(使用动词“钻”,写出了老余对进书房练字的迫切心情,可见练字确是他心里真正欢喜的事)(酌情给分) 9.(3分)广厨师的书法"交代了文章主人公的身份和爱好,点明写作内容: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围绕这一线索组织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同时“厨师”与“书法”之间的关系引人好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酌情给分)10.(4分)示例1:老余以这一店名警醒自己学无止境,人生水远在半道上,不因小有成就就心满意足止步不前,干好每天应做的活儿,日子才能充实痛快。我们在学习上也是如此,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进步便骄傲自满,要时刻记着人外有人,每一天都得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示例2:老余认为做菜和书法的相通之处在于永远没有最好的标准,绝不能因小有成就就心满意足,止步不前。我们在学习上也是如此,不能因为自己的一点点进步便骄做自满,要时刻提醒自己往远姓看,往高处登.(酌情给分)(三)(10分)11.(3分)A12.(3分)甲骨文绝非没有探究价值的过时文字,它是现代汉字的起源,是追溯中华文明的珍贵依据,甲骨文释读更是一字千金,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强调要重视甲骨文的传承,足可见甲骨文在今天的非凡意义。(意思相近即可)13.(4分)示例:表情中的“服”字形似一人跪拜,配上“给跪了”的说明词,生动有趣,服从、顺服意更是不言面喻(表情中的“骑”字以一人坐一马之上表跨马义,配上流行歌词“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生动有趣,引人发笑;表情中的“斗”字以两人持小棍相击表搏斗义,再配以网络聊天常用的斗图形式加以说明,不由引人会心一笑)。可见表情包作为鲜活的甲骨文化产品,能让古老文字走近大众走向世界,分享甲骨文表情包能拉近甲骨文和同学们的距离,激发大家的探究兴趣。(说明表情2分,联系材料2分,酌情给分)(四)(15分)14.(2分)弟通夕为之不寐/俄而鸡鸣钟动/怅然久之。(每处1分,多断一处倒扣1分,扣完为止)15.(2分)(1)B(2)A(各1分)16.(6分)(1)(月光下)庭院的地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水里(好像)还有水藻、若菜交相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而已)。(3分)(2)(即使)放下笔起来,终究无济于事,还不如暂且写我的字呢。(3分)17.(5分)(1)欣然(1分)(2)作字不少衰(1分)(3)苏轼颠沛一生,饱经宦海风波,这种自然波涛在他看来定是不如宦海险恶可怕,何况身处险境,害怕张皇也是无济于事,倒不如我行我素,作字如常。加之苏轼为人乐观豁达,能自释常人不能忍受之苦,识常人无法觉察之乐,面对这样的险境,便能泰然处之了,(3分,结合自答之语1分,生平思想1分,表述1分,酌情给分)(五)(4分)18.(2分)(1)君去(2)春江正淼茫(每空1分)19.(2分)示例:朋友才刚出发,便已遥想到未来征帆停泊何处,生怕友人无处落脚。春江淼茫,征帆一影,对比中更见友人行迹渺小无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殷切关心和依依惜别之情。(情感1分,简析1分,酌情给分)四、写作(46分)20.(6分)示例: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2020新年贺词。贺词3中,“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一句更是激励人心。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民众对习主席的新年贺词反响热烈,电视里不断转播,微信中无数次转发。受访者纷纷表示会不负主席期望,珍惜时光,用心生活,在新的一年里拼搏奋进。(要求抓住消息写作要求,导语2分,主体2分,语言表选2分,酌情给分)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六)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三)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四)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五)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一)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中综合测试卷(四)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测试卷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二)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六)
2024-2025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卷(三)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11-23 16:40:02
页数:8
价格:¥3
大小:39.63 KB
文章作者:浮城3205426800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