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 十二章》核心素养教案(2024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2《论语》十二章【核心素养】[文化自信]体会《论语》中倡导的修身之法和治学之道,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难点)[语言运用]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积累常见文言词汇。(重点)[思维能力]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审美创造]品味《论语》的语言,感受其魅力。【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2.理解疏通文意。【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了解作品师:《论语》不仅作为一部经典,更作为一种精神标识,融入了世代中国人的血脉,随着时代跳动的脉搏,传递着儒家文化的智慧和价值观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论语〉十二章》。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孔子和《论语》。课件出示:(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并称“孔孟”,被后世尊为“圣人”。孔子知识渊博,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2)《论语》共二十篇,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只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说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和说话的对象;也有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做的回答;还有叙事体,其中有一点情节,但也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我们耳熟能详的许多成语都出自《论语》,如“不耻下问”“温故知新”“学而不厌”“举一反三”“见义勇为”“当仁不让”“尽善尽美”“舍己为人”等。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论语〉十二章》也是格言警句的荟萃,大体可以分为“修身”“治学”两大类。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完成两个目标:熟读成诵,理解文意。我们分三步进行:朗读,解读,吟诵。[设计意图]介绍孔子及《论语》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初步感受《论语》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课文学习做准备。二、朗读课文,理解文意1.借助资料,读准字音2.范读学读,读准节奏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课件出示课文朗读节奏划分。课件出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3.自由练读朗读提示:(1)字正腔圆。“字正”就是字音准确,“腔圆”就是发音饱满。(2)抑扬顿挫。读准节奏,注意语速语调。4.指名朗读教师指名学生朗读,并点评。[设计意图]理解文言文,首先要读准文言文。从朗读开始进入课文学习,通过朗读,感受《论语》语录体的特点,培养文言语感,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三、借助注释,疏通文意1.理解重点词语(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句式”栏目)课件出示:(1)通假字①不亦说乎(同“悦”,愉快)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古今异义①可以为师矣(古义:是两个词。可,可以;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许可。)②饭疏食,饮水(古义:粗糙。今义:事物之间距离远,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3)一词多义不亦乐乎(形容词,快乐)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为人谋而不忠乎(介词,替)为可以为师矣(动词,做、担任)(4)词类活用①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②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③温故而知新(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④传不习乎(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⑤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2.理解重点句子课件出示: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②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5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④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⑤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广泛学习且能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3.针对性精讲4.翻译全文,贯通文意(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对应内容)5.齐读课文师:同学们,《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下面,让我们怀着自豪的心情再一次诵读本课。(学生齐读课文)[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默读,圈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再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和老师提供的重点词语、句子的解释,自主译读课文。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贯通文意,达到准确理解全文意思的学习目标。四、布置作业,课外巩固熟练背诵本文。第2课时【课时目标】品味语言,感受《论语》的魅力,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之法和治学之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检查课文背诵2.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初步理解了本文的大意,今天让我们继续探究这十二章内容所蕴含的修身之法和治学之道。二、分章概括,整体感知师:通读全文,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一章论述的问题。预设课件出示:第一章: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第二章:强调每天都要反省自己,提高自身修养。第三章:讲孔子一生学习和修身的过程,强调进德修业要循序渐进。第四章:强调学习的关键是思考,要“知新”。第五章:阐明“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强调“学”与“思”必须结合起来。第六章:讲孔子赞扬颜回,强调修身要经受困苦、贫穷的考验。第七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第八章:讲富贵与仁义之间如何抉择。第九章: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以端正的态度,虚心向别人学习。第十章:讲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第十一章:强调坚守志向。第十二章:讲提升个人修养的方法。三、分类品析,探究哲理师:《〈论语〉十二章》章章精粹,有教我们修身的,有教我们治学的,我们一起来理一理,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批注标示,将文中的哲理句子分类归纳到“治学”“修身”两类里。预设5 课件出示:治学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方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态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习态度)修身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个人修养)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个人修养)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个人修养)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个人修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个人修养)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个人修养)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个人修养)[设计意图]将零散的语录分类归纳,既让思路更清晰,又启迪了思考,也为进一步体会文中倡导的修身之法和治学之道做了准备。1.品读“治学篇”(学生根据课件,一齐吟诵“治学篇”)(1)对于新知与旧知、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孔子是怎么看的?预设对于新知与旧知的关系,孔子认为“温故”可以“知新”,“温故而知新”的人可以当老师。这里,孔子强调的是“知新”,强调学习的关键是思考。对于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孔子认为要“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要按时去复习,把所学的东西运用到行动上,在实践中不断对知识进行巩固。(2)在学与思、学与问的关系上,孔子是怎样认为的?预设对于学与思的关系,孔子认为学习与思考必须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惑;只一味地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对于学与问的关系,孔子主张既学又问,不耻下问,只要他人在某一方面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就应该虚心求教。(3)结合自身谈一谈:你最欣赏的“学习之道”是哪一句?它给了你怎样的启示?预设示例一:我最欣赏“温故而知新”。温习旧知识,能有新的发现,这需要在温习的时候有所思考,有所领悟。所以,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独立思考,从旧知识里获得新的体会。示例二:我最欣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不能深刻理解,一味空想而不去踏实学习就会疑惑不解。所以,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能深入理解,有所领悟。示例三:我最欣赏“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乐之”才能全身心地置身其中,才能有真知灼见,才能有所成就。所以要提高学习兴趣,全神贯注投入学习。示例四:我最欣赏“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我们要虚心向他人学习,时刻关注身边的人与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设计意图]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交流,逐步消除学生与经典的隔阂,拉近典籍和现实的距离,带领学生深入领会“学习之道”,吸取其中的营养,古为今用。2.品读“修身篇”(学生根据课件,一齐吟诵“修身篇”)师:在“修身篇”里,有孔子及其弟子自述的修身进德之法。我们来品析一下这几句话的意思。课件出示:5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孔子的进德修业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曾子的自我修养的方法是什么?子夏的求“仁”途径又是什么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交流明确)预设孔子的进德修业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阶段,五十到六十岁是安心立命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曾子的自我修养的方法是加强自我反省。子夏求“仁”的途径是“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就是广泛学习,坚定志向,提出疑惑,思考自我。(2)从孔子及其弟子的“修身之道”里,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学生交流明确)预设进德修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的修炼需要自我学习,自我反省。自我反省能把外在的道德约束内化为对自己的自觉要求。当思想与言行统一,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时,就达到了极高的道德境界。(3)明白了这些道理,你准备怎样开启自己的修身之路呢?(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各抒己见)预设坚定志向,加强学习,加强自我反省,等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吟诵、品议的方式逐步理解经典的思想核心,让学生成为课堂有序学习活动的主体,使其在活动中启迪思维,涵养心灵,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板书设计】【教学后记】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9-23 23:00:02 页数:5
价格:¥1 大小:76.00 KB
文章作者:U-200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