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编初中语文七上新增课文《往事依依》赏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部编初中语文七上新增课文《往事依依》赏析《往事依依》是著名语文教育家于漪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是于漪老师1999年应《中学生阅读》编辑部邀请而写的,写作目的是与中学生谈谈阅读的作用。于漪老师借这篇散文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表达了对往事的留恋之情和对青少年多读好书的殷切希望。课文再现往事依依于漪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开篇使用对比手法,既照应标题,又引起下文。】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写回忆中的一幅画】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做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写回忆中的一本书:《评注图像水浒传》】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之所以把这两件事放在一起回忆,是因为这都是看“图画”带来的形象思维,这是于漪老师记忆中最早的“阅读”】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过渡,下文回忆自己读《千家诗》的收获】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一年之中,风光流转,阴晴雨雪,丽日蓝天,风云变幻,真是美不胜收。《千家诗》中很大部分诗歌歌咏祖国风物,按春夏秋冬时序编排,打开书往下念,四季风光就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城无处不飞花;绿树阴浓夏日长,五月榴花照眼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吟诵这些诗句,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诗句中丰富的颜色给生活涂上了绚丽的色彩。红紫芳菲,橙黄橘绿,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脑海里常常浮现五彩纷呈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浓浓郁郁。【这一段具体描绘童年时读《千家诗》让“我”领悟到的风物之美】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国文教师教古文喜欢大声朗诵。记得一次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老师朗诵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真是悲歌慷慨,我们这些做学生的,爱国情怀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不用说,这首词我至今还能背得滚瓜烂熟。我就是从那时开始爱读辛弃疾词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老师,是年轻的新派人,他喜欢教白话文。【回忆老师朗诵《南乡子》的情形】有一次,教到田汉《南归》中的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然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读了许多有名的中外小说,开阔了眼界,使自己的心与时代更加贴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回忆老师朗诵《南归》的情形】【以上回忆初中时听老师讲诗的情形。】老师常对我们说: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使我一生受用不尽。【这位老师的话,也是于漪老师最想告诉中学生的话】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结尾照应题目】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能概括“往事”并理解“往事”的意义。2.能找出表达“依依”之情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往事十分留恋的感情。3.把握文章主旨,学习围绕主旨选材、组材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品读重点语句,加深对“依依”之情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你能说出含有“依依”的词语吗?生:杨柳依依、依依不舍、依依惜别、别情依依……2.你能说出含有“依依”的诗句吗?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诗经》)生: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出自王维《渭川田家》)生:尚记梨花村,依依闻暗香。(出自苏轼《湖上夜归》)…………师:一起朗读最有名的这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3.谁知道这句诗中“依依”的含义?交流明确:“依依”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采薇》中,诗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原是形容一种姿态,意思是柳姿轻柔,随风摇摆的样子。后来逐渐引申为形容一种情态,含有不舍、留恋之意。4.那么,课文题目中的“依依”是什么含义?交流明确:题目“往事依依”中“依依”的含义是:萦绕胸怀,十分留恋。5.那么,是什么样的往事让作者“萦绕胸怀,十分留恋”呢?一起来看课文。二、创“依依”情境1.齐读第1节,交流朗读效果与技巧。,①年华似流水——用感叹的语气,“水”字延长、加重,表达美好时光一去不返的感叹。②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用平缓的语气,叙述许多事情都忘记了。③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用强调的语气,“但”“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三个词重读,和“模糊”“不得”形成对比,表达往事在作者心中的分量。2.第1节有什么作用?交流明确:①从内容上看,交代下文写的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的事情;②从结构上看,总领全文;③从情感上看,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依依留恋)。三、读“依依”往事1.自由朗读课文,概括几件事,了解作者当时的感受。2.提问:文章写了哪几件事?交流明确:文章共写了六件事,①看山水画;②看《评注图像水浒传》;③读《千家诗》,④听国文老师朗诵《南乡子》,⑤听代课老师朗诵《南归》中的诗,⑥聆听老师的教诲。如果按时间段归纳,可归纳为:小时看画(山水画+图像水浒传)、童年读诗(《千家诗》)、初中听讲(《南乡子》+《南归》)。3.提问:哪些词语写出了作者当时的感受?,交流明确:写出小时看画感受的词语有“看不厌、甚得其乐、入了神、乐在其中、身历其境、津津有味”等;写出童年读诗感受的词语有“沉醉、眼花缭乱、心旷神怡”等;写出初中听讲感受的词语有“油然而生、深深感动”等。4.总结:这些往事给作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作者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一步一步接受文学的熏陶,一步一步积累了丰厚的文学积淀。往事就这样为作者后来成为一代名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边总结边完成板书——四、品“依依”深情过渡:有人说,回忆性散文中其实存在着两个我,一个是过去的我,一个是现在的我;存在着两种感情,一种是过去的感情,一种是现在的感情。正因为过去的感情是那样的深刻,所以当作者后来回忆往事时,依依之情自然而然地从笔端流淌出来。1.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画出文中表现依依之情的句子,理由写在书旁空白处。2.提问: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依依之情?说明理由。示例: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这里用鲜明的对比,突出几件事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忘,反而历久弥新。②“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这里直抒胸臆,点题,照应,强调往事对我的激励作用之大,表达了十分留恋之情。③“此后我每次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回顾千古兴亡事,总是感慨万端。”这里化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诗句,说明诗句在作者心里烙下了深深的烙印。,④“这几句诗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这里“几十年过去”“至今”可以看出时间过去之久,“镌刻”“信口背出”可以看出记忆之深。⑤“如今只要稍一回忆,就仿佛看到国文老师那左右摇晃的身子和那注满情思的眼睛。”用“只要……就……”突出两位国文老师朗诵时的情状已经定格在了作者的脑海里,难以忘怀。3.老师想用这样一句话小结:“依依之情在哪里?就在那至今还背得滚瓜烂熟的《南乡子》里”,同学们,你能不能也用这样一个句式(“依依之情在哪里?就在那……”),说出自己对“依依”之情的理解。例①:依依之情在哪里?就在那镌刻于心的《南归》里。例②:依依之情在哪里?就在那时时浮现的住满情思的眼睛里。例③:依依之情在哪里?就在那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的往事里。4.总结:依依之情就这样寄托在一幅山水画里,寄托在一本《千家诗》里,寄托在一堂国文课中,作者就这样用真情、用细节来打动读者、打动人心。五、辨“依依”之材1.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发现作者在小学时候的一件事,这个事例也特别有震撼力,可是作者却没有把这件事写到文章里。我们一起研究。先看一下这件事(指名朗读)。往事: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也踏进了于漪的家乡江苏镇江。于漪就读的小学即将解散,一天下午,音乐老师教大家唱《苏武牧羊》,老师边解释边教大家唱,眼中含着泪水。这一课带给于漪,的触动很大,“祖国”“气节”“亡国奴”这样的字眼第一次对一颗幼小的心灵产生震撼。随后,于漪跟着家人四处逃难,亲历日本侵略者的凶残和社会的动荡,童年快乐美好的生活被炮火打得烟消云散。这一段经历在于漪的心中埋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苏武牧羊》的旋律总是在不经意间响起。2.提问:作者为什么不写进文章里?交流明确:第一,文中写的都是和读书有关的往事,强调读书对“我”产生的巨大作用,而这件事侧重点在爱国情怀的唤醒,和中心没有关联。第二,这件事的基调和文中不一致,文章的基调是留恋,而这件事的基调是愤怒。因此,这给我们写作带来借鉴:每篇文章必有一个主旨,选材、组材都要围绕主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六、明殷切期望1.一篇文章的作用在于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传达给别人。纵观全文,作者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能不能齐读出来?学生第一次读错,再用写作背景来引导。2.简介背景:1999年,应《中学生阅读》编辑部的一再邀请,于老师撰写了《往事依依》一文,刊登在第7期“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70多岁了,她最想对中学生最想说的话是什么?交流明确:你们光念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课外要有计划地认认真真读点好书;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3.提问:从这一段话,你读出了什么?交流明确:读什么——好书,如《水浒传》《千家诗》《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怎么读——有计划地读、认认真真地读、多读;为什么要读——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4.再次齐读这几句话。七、结束语同学们,写童年写少年,写的都是往事;谈读书谈老师,谈的都是依依。饱含深情的文字里流淌着于老师对学生、对语文、对教育的情怀,让我们记住老师的话,做一个爱读书的人,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4-08-03 09:00:01 页数:9
价格:¥3 大小:26.33 KB
文章作者:zjl16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