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题易考点整理(共36条)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题易考点1.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2.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3.(土地)变成私有财产,标志私有制的确立。4.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收取地租)是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佣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2)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3)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7.社会主义如何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1)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2)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8.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内容、地位: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2)在阶级关系上的表现:(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3)解决: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9.近代中国人民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10.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新中国)成立。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就(领导权)来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二是就革命前途来说,是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三是就所属世界革命范畴来说,它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13.中国革命两步走:(1)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3 (2)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14.(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1)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2)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16.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1949—1956年)(2)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单概括就是“一化三改”。17.党的八大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2)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8.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9.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是相同的(反帝反封建),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依据是领导阶级的阶级属性。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任务是不同的,领导阶级都是工人阶级。20.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1.改革率先从农村取得突破,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22.开放历程:(1)1980年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2)1992年南方谈话和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3)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23.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性质,不改变社会主义根本制度。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提出。25.邓小平理论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6.“三个代表”3 重要思想主题:加深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时坚持执政为民,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27.科学发展观主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8.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注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31.新时代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32.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四者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33.两个战略安排:2020—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创新型国建前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2035—本世纪中叶 实现现代化强国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3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金钥匙。35.“十个明确”部分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时代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等。“十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关键的组成部分,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36.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即“十四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等。“十四个坚持”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4-08-03 02:00:01 页数:3
价格:¥1 大小:40.00 KB
文章作者:U-200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