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历史2025届高考中国古代史和中国近现代史易错点整理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考历史易错点一、中国古代史(一)商周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分封制未实现中央集权【易错点拨】分封制下,周天子虽被尊为“天下共主”,但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拥有很大的权力,如设置官员、征派赋役等。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血缘关系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与地方的隶属关系。因为血缘关系经几代后可能会逐渐疏远,诸侯国的实力一旦强大起来,中央的控制力就会减弱,造成尾大不掉的局面。2.分封制割据中孕育统一【易错点拨】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微,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分封制为分封割据埋下了隐患。但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可以通过层层分封管理地方,周文化也通过分封得到进一步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形成。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区别与联系【易错点拨】分封制是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其实施是为了有效地统治辽阔的疆域;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关系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其实施是为了保证权力继承规范有序,保证王权的稳定。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宗法制为分封制的实行提供了原则和方法,保证了分封制的顺利实施;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具体体现。4.中国古代早期国家的特点【易错点拨】(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国家权力与宗族、家庭关系结合,“家国一体”;(2)政治制度等级森严;(3)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有较大独立性;原始民主传统制约商周君主权力;(4)神权色彩浓厚:神权与王权相结合;(5)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二)秦至元政治制度1.郡县制最早不是出现于秦朝【易错点拨】郡县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秦始皇的改革,成为秦汉以后的地方政治体制。2.封国制在汉初曾发挥了积极作用【易错点拨】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推行郡国并行制,在关中地区推行郡县制,关东则实行封国制。在封国制下,中央对地方王国事务不多加干涉,各封国为了壮大自身实力,努力发展生产,这对汉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诸侯国在平定诸吕叛乱中,也起到了维护国家统一的作用。3.察举制一定程度使阶层固化【易错点拨】10 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建设的需要。但是,察举制容易形成荐举人与被荐人之间的利益集团。此外,察举制下,被荐人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受到重视,而地方豪强大族在这些方面更有优势,这容易使阶层固化。同时,地方豪强势力的壮大容易形成割据势力,不利于国家的统一。4.汉刺史权力由监察向行政转变【易错点拨】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是汉代维护中央集权的有力手段。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为一个监察区,设置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后来刺史的职权范围扩大,逐渐由监察领域向行政、财政、军事等领域扩张。东汉时期,刺史逐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刺史权力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央集权,埋下了军阀割据的隐患。5.三国两晋南北朝孕育统一因素【易错点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具体表现为:(1)百姓渴望统一,统一为民心所向。(2)各政权的统治者为维系统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统一奠定了政治基础。(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4)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他们与迁入地居民通婚,各民族间联系更加密切,出现民族交融局面,各族文化相互交流、碰撞,为统一奠定了文化基础。(5)曾出现过局部统一的局面,如前秦、北魏、北周等。这是走向统一的重要步骤。(6)儒家文化重视大一统,少数民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倾向于用儒家文化治国,具有大一统的意识。6.九品中正制实施中也曾重视才能【易错点拨】九品中正制在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但由于魏晋时参与中正的二品者几乎全部是门阀世族,故门阀士族完全把持了官史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底为唯一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7.唐朝藩镇延续了唐王朝的统治【易错点拨】唐朝中后期,中央势力衰微,藩镇林立,中央无力消除藩镇,但藩镇之间、藩镇内部矛盾重重,并没有强大到对中央形成绝对压制。因此,林立的藩镇和中央形成了互相依赖的关系。唐王朝在这种现实下,也不断调整对藩镇的政策,如对节度使进行笼络等,其统治也在藩镇林立的情况下延续了上百年。8.宋代官僚体制运行中的理性色彩【易错点拨】两宋时期,设官分职体制中的理性化精神日益显现出来。官、职、差遣的分离,在缓和矛盾、着眼效率的同时,确立了职级与事类的分立体系,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事权的明确与集中。9.科举制下世家子弟仍具入仕优势【易错点拨】科举制改变了自秦汉以来以荐举为主的官吏选技制度,将封建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权收归中央,科举制虽向社会各阶层开放,但由于当时门阀世族仍具有较大影响力,因此世家子弟仍具有入仕优势。10.元代行省权力大而不专【易错点拨】行省作为中书者的对外派由机构,掌管辖境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及其他军国重事,统领路、府、州、县,基本掌握地方的军政大权。但行使权力时要到中央的节制,且行省内部也存在权力制约,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中央集权服务。10 (三)明清政治制度1.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反映皇权强化【易错点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是皇权至上。但很多时候皇帝年幼或不理政事,因此便出现了宦官专权、外成千政的现象。这些现象反映的不是皇权的削弱,而是皇权的强化,因为宣官、外威的权力皆来源于皇帝。2.明内阁非法定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易错点拨】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皇帝处理政务。明成祖在位时,选技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由此出现。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有了票拟权。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但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3.明内阁有权力且对皇权有约束【易错点拨】内阁在运作过程中,会对皇权产生一定的约束。明朝后期,很多时候内阁都在履行宰相职权。内阁在诏敕的起草、奏章的票拟批答、诏敕的下发等环节中均发挥着审查约束作用,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这对皇权有一定的约束作用。4.明清君主专制强化预示封建衰落【易错点拨】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强化,这严重阻得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5.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同和联系【易错点拨】君主专制主要体现在帝位终身、皇位世袭上。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权力行使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发展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今,一切受制于中央,发展趋势是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一般来说,君主专制以中央集权为基础,中央和地方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皇权削弱时,往往是中央集权不力时。6.区分清代对边疆的制度差别【易错点拨】清朝疆域空前扩大,统治者“因俗而治”,在边疆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制度,具体如下:中央:设理藩院管理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也负责处理部分外交事务地方:西北地区:(1)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管辖(2)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东北地区:主要实行军府制度,以军府建制统治东北西南地区:(1)在西藏地区,中央政府册封达赖和班禅,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2)在云贵川等地区,实行改土归流,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进行管理东南地区: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10 二、中国近现代史【协定关税】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的特权。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英协定关税,英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各口的税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将大部分进出口货物的税率定为值百抽五,确立了片面的低关税基础。中国人民为收回关税自主权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现关税自主。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使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廉价原料供应地。【领事裁判权】近代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的该国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始规定此特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华侨民如果犯罪或成为民刑诉讼的被告时,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中国政府无权过问,而只能由各该国领事按照各自的法律进行裁判。1943年美、英与国民政府签订新约,取消了在华领事裁判权及有关特权。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近代西方列强通过缔约强迫中国单方面给予的最惠国待遇。最惠国待遇是指缔约方已经给予或将来可能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优惠待遇,也应同样给予缔约国的对方。片面最惠国待遇始于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规定:中国在将来给予其他国家任何权利时,亦准英人“一体均沾”。片面最惠国待遇是列强侵略中国的一种手段,各国互相援引,攫取各种权益,严重破坏了中国主权。【门户开放】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华外交政策。1898年美国忙于美西战争,未能参与列强瓜分狂潮。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要内容为:对任何条约、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各国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对他国船只、货物运费等不得征收高于本国的费用。次年7月,又提出“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完整”一项。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此政策正式得到各国承认。门户开放是美国侵华的重要工具,门户开放实现了列强的“利益均沾”,加快了美国对华的经济侵略。【买办】近代中国替外国资本家服务的中间人和经理人。“买办”一词,初专指广东商馆为外商服务的中国采买人或管事人,由行商、通事保充。鸦片战争后,废除公行制度,外商因不谙中国语言和商业习惯,以及币制、度量衡复杂等原因,便选用当地中国商人代理买卖,给予手续费或营业折扣。买办的出现一方面充当了列强经济侵略的帮凶,加速了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程;另一方面推动了民族工业的产生,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以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核心,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把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力图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有利于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但违反了客观经济规律,是无法实现的空想。太平天国未实施平分土地的政策,反而执行“照旧交粮纳税”的政策。【《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为挽救太平天国运动,改革旧的弊政,洪仁玕向洪秀全提出了全盘改革的方案《资政新篇》,经洪秀全批准后于1859年刊行。主要内容为:在政治方面,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方面,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兴办近代化的工矿、交通事业;在改良社会方面,主张发展近代文化、卫生、福利事业;在法律方面,主张善待轻犯、改革刑罚制度等。《资政新篇》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本主义建设方案,但由于条件所限及农民革命的局限性,未能实施。【东南互保】1900年东南各省督抚与各国上海领事的政治缔约活动。清政府“宣战上谕”发布后,刘坤一、张之洞拒绝执行。6月26日,刘、张的代表同各国上海领事会商,制定《东南互保章程》。规定10 “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后李鸿章、袁世凯等也加入。“东南互保”有利于帝国主义集中兵力镇压义和团;也阻止了列强入侵长江流域,使东南免于战火,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同时反映了地方督抚势力的扩大,和中央政府权力的式微。【厘金制度】清政府为筹集镇压太平军所需军饷而征收的特殊商业税。1853年10月,帮办江北大营军务大臣雷以誠在扬州仙女庙等地开征此税,后清政府在全国推广。最初是征收过境的粮食,后来范围日益扩大,成为一种常税。厘金分为两种:一是对行商抽征货物通过税,称活厘;二是对坐贾征收交易税,称板厘;税率皆为值百抽一。厘金制度增加了清政府的税收,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废除了此税。【总理衙门】1861年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总理衙门掌管一切与外国有牵涉的事务和部门,诸如外交、通商、海防、路矿、海军及派遣留学生等,实际上总揽了“洋务”事宜,但无权指挥各省督抚。1901年根据《辛丑条约》规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总理衙门,标志着清政府开始融入国际外交体系,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开端。【中体西用】清末洋务派的指导思想。张之洞为了调和统治阶级顽固派和改良派之间的矛盾,系统地总结了自己的洋务实践,将之归纳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洋务派的思想武器。张之洞的《劝学篇》全面阐发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中学”是指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是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西学”为“中体”服务。该思想得到保守派的大力支持,但遭到维新人士的反对。【官督商办】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19世纪70年代初,清政府为解决官办军事工业所需原材料、燃料和交通运输条件,同时也为了求富,亟待兴办一批近代民用企业,但财力不足。李鸿章遂拟定官督商办,由商人出资认股,由清政府委任官员督办。这类企业享有减税、免税、贷款、专利等特权。内部实权掌握在官府委派的总办、会办、帮办、提调手中。后来多数企业改为官商合办或商办。官督商办方式对民用企业早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1901—1911年清政府推行的改革。1901年1月,清政府颁布“变法”上谕。1901—1905年,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裁汰绿营防勇,编练新军;废弃旧式武科,停止乡会试及各省岁考,广设学堂;奖励工商业;准满汉通婚等。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6—1911年,在中央设资政院,在地方设谘议局,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清末新政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推动了改革思想和改革实践的进一步深入。【《奏定学堂章程》与癸卯学制】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关于学制系统的法令。1903年由张百熙、张之洞等奏拟。次年1月颁布。该学制规定学堂分为初等和高等小学堂、中学堂、高等学堂三级,高等学堂毕业后可以升入分科大学或通儒院深造;规定教育年限;还订立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及学校设置办法等,施行至辛亥革命为止。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对近代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府院之争】1917年围绕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问题在北洋军阀内部引起的争斗。即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与以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的斗争。1917月,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要求参战,企图借参战之名,获得日本贷款,扩充实力;黎元洪在美国支持下反对参战。5月,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职务,段祺瑞策划武力倒黎,指使各省督军宣布独立。张勋以调停为名进京,解散国会,复辟帝制。7月,段祺瑞镇压了张勋复辟。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务,总统改由冯国璋担任。【实业救国】10 中国近代以发展民族工商业为救国救民主要手段的经济思想。实业包括农、工、商业,以新式工业为中心。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帝国主义加剧对华经济侵略,反帝爱国运动高涨。一些民族资本家提出实业救国论,主张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以抵制帝国主义侵略。代表人物有张謇等。实业救国思潮反映了20世纪初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国民革命】1924—1927年国共两党共同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国共两党正式合作,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开始。1926年7月,开始了以打倒封建军阀为目标的北伐战争,将国民革命推向高潮。随着北伐战争的顺利进行,革命势力由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工农运动也蓬勃发展。1927年,随着蒋介石、汪精卫分别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新三民主义】1924年孙中山对三民主义做出的新解释。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4年1月,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即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要求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即建立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的民主政治;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新三民主义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基础。【训政时期】孙中山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1924年孙中山在《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将“建立民国”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在训政时期,国家要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人民行使民权和承担义务进行训练。192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训政纲领》,宣布进入训政时期,实行五院制,确立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至1948年5月召开行宪国大,训政时期结束。【改订新约】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发起的要求修改不平等条约的运动。1928年7月,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关于重订新条约之宣言》,宣布凡中外旧约期满者废除另订;尚未满期者解除重订;旧约期满,新约未订定者由国民政府另订临时办法处理。改订新约只限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关税自主问题,虽然实行了新税则,但各国多采取敷衍态度,中国仍无权自定税率;废除领事裁判权问题毫无结果,直到1943年中国与英美签订“平等新约”,美、英才放弃领事裁判权。【废两改元】1933年国民政府推行的废除银两改用银元的币制改革。国民政府建立之初,国内币制混乱,阻碍了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1933年3月1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废两改元令》,规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元,不得再用银两。持有银两者,可由中央造币厂代铸银元,或在中央中国、交通、银行兑换银元。废两改元确立了银本位制,使货币单位统一,有利于国内工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成为法币改革的前提。但纸币和辅币的发行、流通依然十分混乱。【法币改革】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废止银本位制、以法定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币制改革。经济大危机后,为防止白银外流,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规定自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银行发行之纸币为法币(1936年又加入中国农民银行)。所有公私收付一律使用法币,不得使用现金;规定所有银币、白银交由指定银行兑换法币,实行白银国有;改银本位制为外汇本位制,法币改革对制止白银外流,扭转金融紧缩及工商不振的状况,曾起过积极作用;但其本质是虚本位政策,为恶性通货膨胀提供了方便。【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5年蒋介石发起的一场全国性的物质建设运动。1935年10月,蒋介石发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意义及其实施》,宣布推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了《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决定通过人力、地力、资力、组织力的配合,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该运动推动了业、农业、交通等社会经的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达到了最高峰。日本全面侵华后,该运动销声匿迹。【新生活运动】10 1934年蒋介石发动的旨在使国民生活合理化的运动。1934年2月,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主要内容为:以礼义廉耻精神为中心准则,从衣食住行基本生活着手,按照清洁、整齐、简单、朴素、迅速的具体标准,达到所谓国民日常生活军事化、生产化、艺术化的目的。企图用封建伦理纲常来控制、禁锢人民的思想、言论和行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45年国民政府同苏联政府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主要内容是:双方在对日作战中相互协作,不与日本单独谈判及缔结任何停战协定或和约;缔约一方如遭到日本新的进攻,他方应给予军事援助;双方在战后共同合作,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并彼此给予一切可能之经济援助;中国承认《雅尔塔协定》有关中国及苏联在东北权益的规定;条约有效期为30年。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订立后,此约失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2月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订的同盟条约。两国共同防止帝国主义侵略以巩固远东和维护世界和平;在平等互利、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下发展和巩固两国间的经济文化互助合作关系。该条约有助于巩固和发展中苏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对维护远东和世界和平起了重要作用。【《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1946年11月南京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的条约。主要内容为:中国全部领土及事业一律对美国开放;中国法律不得用于美国商人;美国船舶可以在中国开放的一切口岸和领水自由航行;对双方互相运往的任何物品,不得加以任何禁止或限制;美国商品在中国征税、销售、享有不低于第三国和中国商品的待遇;中美两国侨民可以承担军事训练和服兵役的义务。该约使中国领土向美国做了最大限度的开放,目的是换取美国经济、军事上的支援。【统制经济】国民政府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组织、统率和指导全国经济的模式。在经济大危机、日本侵华的背景下,统制经济思潮被国民政府实践。财政金融方面,改组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行联合办事处,进行全面金融统制,统一货币发行、实行外汇管制、控制信贷及存放款业务。物资方面,对棉、粮、煤、石油等50余种物资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环节实行统制。统制经济在支持抗战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但也导致了国统区的物价飞涨和经济混乱。【治安强化运动】抗战时期日军在华北推行的殖民统治政策。1941年春,日军将华北分为治安区、准治安区和未治安区,分别采取不同的方针。在治安区,以清乡为主;在准治安区,以蚕食为主;在未治安区,以扫荡为主,实行“三光”政策。日军企图通过治安强化运动,消灭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武装,巩固在华北的殖民统治。1942年秋,共推行五次大规模的治安强化运动,给华北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游击队,经过艰苦卓绝游击战争,粉碎了治安强化运动。【武汉会战】1938年中国军队在以武汉为中心的广大地区抗击日军的会战。武汉会战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占领武汉,但是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未能实现,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皖南事变】1941年国民党在皖南发动的反共事变。1940年10月,国民政府限令八路军、新四军一月内全部开到黄河以北。中国共产党为顾全大局,同意皖南新四军撤至长江以北。1941年1月6日遭国民党军队袭击。除2000余人突围,大部牺牲,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遇害。蒋介石诬新四军“叛变”,取消番号,将叶挺交付军法审判。“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中共中央全面揭露蒋介石阴谋,并重建新四军军部。【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关于土地革命战争的重要理论。毛泽东于1928年10月到1930年1月相继写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总结了革命斗争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民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主要阵地,三者紧密结合。工农武装割据发展了马列主义理论,对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形成具有重要意义。1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瑞金建立的政权。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选举毛泽东为主席,以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定都瑞金,其控制的区域叫苏区。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被迫放弃中央苏区,随中央红军主力长征。【《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是1928年12月颁布的自主制定的第一个土地法,要求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买卖。对推动土地革命斗争有重大意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兴国土地法》是1924年4月颁布的土地法,纠正了《井冈山土地法》中“没收一切土地”的错误,保护了中农利益,极大地推动了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发展。【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在瓦窑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建立广泛的反日统一战线;并批判了党内的“左”倾关门主义错误。瓦窑堡会议纠正了党内“左”的政治路线,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思想、政治上的准备,推动了全国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心抗日根据地。全面抗战爆发后,根据国共双方协议,于1937年9月由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改编而成,原根据地的苏维埃政府改为边区政府,以延安为边区首府。边区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建立三三制政权,粉碎日军的多次进攻,战胜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并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进行经济和文化建设。陕甘宁边区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三三制】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政权组织原则。1940年3月,中共中央规定根据地政权在人员构成上实行三三制,即中共党、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与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1941年陕甘宁边区进行三三制政权普选,选出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各级参议会又选出政府委员会。三三制吸收了各抗日阶层的代表人物参加各级政府,增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兵简政】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重要政策。1941年底,为战胜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与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主要内容:缩小各抗日根据地的党、政、军机构,精减人员,特别是尽量减少机关的行政人员和部队的非战斗人员,以减轻人民负担,使部队、机关变得更灵活。精兵简政对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克服根据地的财政困难、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要作用。【大生产运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的大规模生产自救运动。1941年由于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包围封锁,根据地发生严重的经济困难。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延安南泥湾,垦荒生产。1942年中共中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号召解放区军民自力更生,开展大规模的大生产运动。大生产运动使抗日根据地军民克服了经济困难,减轻了人民负担,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巩固了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减租减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而实行的土地政策。1937年洛川会议决定实行减租减息,1942年进一步完善了该政策,规定地主减租减息,佃农要交租,借者要交息,保存地主、债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1946年中央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减租减息减轻了农民负担,保存了地主的经济地位,有利于团结各阶层抗战。【《中国土地法大纲》】10 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关于土地改革的法规。主要内容为:彻底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保护民族工商业;设立人民法庭。《中国土地法大纲》是一个彻底地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的纲领,为土地改革规定了具体方针、政策和道路;推动土地改革运动,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土地改革运动】1946—195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1946年中共中央发出《五四指示》,把抗战时的减租减息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1947年全国土地问题会议通过《中国土地法大纲》,推动了各解放区的土改。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土地改革法》,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至1953年春基本完成。土地改革运动推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巩固了工农联盟,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延安整风运动】1942-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开展的整顿党风的政治运动。1942年2月毛泽东在延安作的《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报告为标志。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整风运动是一次普遍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使全党空前地团结起来,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西柏坡召开的中央全会。毛泽东向全会做了报告全会集中讨论了夺取全国胜利,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向城市的问题。指出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中国的发展方向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会议还着重研究和制定了取得全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诸方面的基本政策。全会号召在胜利面前,全党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与思想上的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阶段。始于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而完成。经济上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保护民族资本;政治上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反动专制统治,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文化上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文化,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性质。1949日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建立以国营经济为领导、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建立以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共和国。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完成了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其完整表述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一体两翼。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其写入宪法,作为全国人民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方针。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发展速度,没有注意有计划、按比例、综合平衡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0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主要内容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根据基本路线,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全面改革的方针和纲领。【院系调整】1952年中国政府对全国原有高等学校的院系进行的全面调整。1952年下半年,教育部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全面进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包括院系合井、院校增设、专业调整等,并由中央统一调配师资、校舍和设备。1953年调整基本完成。院系调整明确了各类学校的性质和任务,为发展专门学院和综合大学打下了基础;但机械搬用苏联经验,不适当地取消了一些学科,有的专业设置过细,对人才的成长和合理使用不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开始在农村实行的联产到人、包干到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较之农村原来的生产管理方式,最显著的特点是:明确划分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关系,克服了平均主义的弊端,其经营收入除按合同规定上缴一小部分给集体及缴纳国家税金,剩下的全部归于农户,因此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适应并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来,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三个世界理论】毛泽东划分世界力量的理论。20世纪60年代,世界各种政治力量不断分化改组,毛泽东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欧洲、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是第二世界,其余国家是第二世界。同年,邓小平在联合国发言时,全面阐述了三个世界理论,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赞同。三个世界理论分析了当时国际战略态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工作提供了指导性原则,为反对美、苏争霸提供了思想武器。1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4-07-22 11:20:02 页数:10
价格:¥3 大小:63.00 KB
文章作者:U-2009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