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全册知识点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一、地理差异显著1.自然地理差异:(1)气温差异:自南往北,气温逐渐降低。(纬度位置因素)(2)降水差异: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海陆位置因素)(3)地势差异:自西向东,地势呈阶梯状状分布,逐级下降。(地形因素)2.人文地理差异:(1)农业生产方式差异:西牧东耕,南稻北麦。(2)人口、城市、交通线差异:东密西疏。(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东部高,西部低。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①1月0℃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②暖温带与亚热带带分界线;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⑤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⑥结冰期与非结冰期的分界线;⑦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⑧南稻、北麦的分界线;⑨南甘蔗、北甜菜的分界线;⑩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⑾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界线;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二、四大地理区域:    1.划分依据:综合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点,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2.分界线:(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C是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接近,与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接近,确定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气候因素。(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分界线A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向西延伸,主导因素是降水。(夏季风的影响)。(3)青藏地区和其他三大地区分界线B是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即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三、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黄土地 黑土地1.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人们常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2.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黄河、海河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形成了广阔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又常被称为“黄土地”。二、重要的旱作农业区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种;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耕地类型:旱地3.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等;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等。4.农业发展的问题及发展方向(1)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地区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2)解决春旱的措施: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5.华北平原春旱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降水较少;②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③河流少,径流量小;(2)社会原因:人口多,工农业需水量大。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1.位置和范围(1)东北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部;(2)范围: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   2.自然环境 (1)地形: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东部为长白山地,山地的东南方有鸭绿江和图们江流过,这两条河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大、小兴安岭的北部有黑龙江流过,它是中俄两国的界河。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人们常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2)自然环境特征:气候冷湿。(3)气候:由于纬度较高,紧邻冬季风源地,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4)东北三省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原因: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原因是受纬度位置的影响;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原因是受海陆位置及地形因素的影响。(5)东北三省传统民居的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东北三省纬度较高,冬季气候寒冷,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排雪;墙体厚,窗户小是为了保温。3.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2)农业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适宜农作物生长;不利条件: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②春秋季节,经常受寒潮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3)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①存在问题: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②解决措施:停止开荒,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4)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①自然条件: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②社会条件: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   4.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工业特点:以重工业为主,工业分布靠近原料产地和铁路线。(2)辽中南工业基地的发展条件:①煤、铁、石油资源丰富;②海陆交通便利。③工业基础雄厚。不足:水资源不足。(3)东北三省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①面临问题: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②解决措施:节约利用资源和能源,开发新能源;更新设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业等。(4)大庆工业结构特点及形成原因:大庆工业结构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为主,因为大庆附近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一、文明的摇篮(1)位置和范围:东起太行山脉,西至乌鞘岭,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主要包括甘肃、宁夏、陕西、山西等省区。(2)黄土风情:①白羊肚头巾:抵御风沙;②信天游:地方特色陕北民歌。③窑洞:黄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且比较干燥,容易开挖;黄土高原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当地人民因地制宜,开凿了冬暖夏凉的窑洞。二、风吹来的黄土:(1)成因:“风成说”。(2)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3)地貌景观:塬、梁、峁、川。三、严重的水土流水:(1)水土流失的原因:①自然原因:A.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B.植被: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C.土壤:黄土土质疏松,多空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D.地形:地表破碎,沟谷密度大。②人为原因:A.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B.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修路开矿破坏地表。 (2)水土流失的危害: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②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四、水土保持:(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3)实行计划生育,减轻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1. 北京的城市职能: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2.北京概况、历史古城、现代化大都市:       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1.南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3.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湿热。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一、江海交汇之地1.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2.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3.自然环境:大部分地区气候湿热,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棋布,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成为鱼米之乡的原因)二、优越的地理位置(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优势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2)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A.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发展;B.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对外联系;C.河流沿岸地形平坦,为城市提供建设用地;D.提供丰富的水产品,有利于渔业的发展;E.提供生活用水、工业用水。(3)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①利:提供便利的灌溉水源。②弊:丰水期易造成洪涝灾害,淹没大片农田。(4)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受水患灾害。   (5)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长江上游地区河流主要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区域农业的发展;长江下游地区河流主要提供便利的通航条件,有利于区域的交通发展和对外联系。(6)西电东送对长江三角洲的积极意义: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缺乏煤、石油等矿产资源,西电东送可以大大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有利于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1.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上海对长江三角洲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 (1)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像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2)依据条件:快速交通,即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3)利:更好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工作条件。弊:生活成本高,不方便。四、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1.特色与代表2.旅游业发达的原因: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服务设施完善。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1.香港、澳门概况对比2.香港扩展城市用地的方式: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地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上天”(建设高层建筑)和“下海”(填海造陆)成为香港扩建城市建设用地的两种重要方式。3.港澳祖国内地合作:4.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密切(1)香港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2)香港经济发展的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②祖国内地强力支持。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台湾省的范围及地理位置(1)范围: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2)地理位置: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3)为什么说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A.地缘关系:台湾和大陆曾经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海陆的变迁,才成为现在的岛屿。B.血缘:台湾居民大多是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入的居民的后代;C.历史:台湾一直是历朝历代的“王土”;D.文化:都说闽南话,都信奉妈祖。二、台湾岛的自然环境1.地形:多山,山地面积约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主峰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高峰。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    2.气候:①台湾岛属亚热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夏秋多台风和暴雨。②气温:等温线呈环状分布,气温中部低四周高(原因:地势中部高四周低)3.河流:河流短急,水能丰富。最长河流浊水溪。4.台湾岛气温、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特点:台湾岛的等温线呈环状分布,气温由外向内降低;降水东多西少。 原因:主要受地形的影响:中部是高大的台湾山脉,随海拔升高,气温渐低;东侧位于台湾山脉的迎风坡,降水多。三、美丽富饶的宝岛1.美丽的宝岛(旅游景点):日月潭、野柳地质公园、玉山、阿里山。2.植被:最著名的树种:樟树,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特有的树种:红桧。3.美称:“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亚洲天然植物园”(因森林面积广阔)、东方甜岛(盛产甘蔗)、海上米仓(生产稻米)、水果之乡、兰花之乡(品种多,出口创汇多)、植物王国(树种丰富)、东南盐库(盛产海盐)。   4.台湾岛森林树种繁多,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的原因。①地处热带、亚热带,气候湿热;②山地海拔高,植被垂直变化明显。四、外向型经济1.台湾的经济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出口贸易一直是台湾经济的命脉。目前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的贸易伙伴。2.台湾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1)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2)海岛多港口;(3)吸收外国资本;(4)大力建设出口加工区。      第八章 西北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一、草原和荒漠1.位置和范围:主要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2.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主要是内蒙古高原,西部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相间分布,呈现“三山夹两盆”分布特征。 3.气候与自然景观:(1)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2)自然环境特征:干旱(原因:深居内陆,距海较远并且被山岭重重阻隔,湿润气流难以到达)。(3)河流:稀少,且多为季节性河流,是我国内流河的主要分布区。4.气候与自然景观差异:自东向西变化: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原因:海陆因素:自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二、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2.内蒙古牧区——温带草原牧场(优良畜种:三河牛、三河马);新疆牧区——山地牧场(优良畜种:新疆细毛羊、伊犁马)。3.蒙古包是牧区的传统民居,便于拆卸、搬运和安装,称为“可移动的房子”。4.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1)四大灌溉农业区①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上,人们利用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发展农业,成为粮棉瓜果之乡。②在宁夏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上,人们引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被誉为“塞外江南”。(2)由于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国内外。①新疆瓜果特别甜:因为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和糖料作物糖分的积累。②新疆长绒棉:因为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生长和采摘。(3)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修建暗渠是为了减少输送过程中的水分蒸发。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一、沙漠和戈壁广布1.位置: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2.气候:极端干旱(原因: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海洋气流不易到达)3.自然景观:戈壁、沙漠广布。盆地中有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大的沙漠)。4.绿洲:分布: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水源: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   5.人口与城市: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影响因素是水源:盆地边缘的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6.交通:沿着塔里木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二、油气资源的开发1.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尤其是天然气储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总储量的1/4左右。 2.西气东输工程:(1)对西部的意义: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增加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对东部的意义:①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局面;②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③减轻环境污染(或提高大气质量)。(3)路线:①线:轮南油气田——上海。途经地形区: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②线:霍尔果斯口岸——广州。地形区:准噶尔盆地—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珠江三角洲    第九章 青藏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一、世界屋脊1、位置和范围: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南。2、地形特征:“远看是山,近看是川”。3、自然环境特征:高寒 (1)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2)气候: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3)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青藏高原是D黄河、E长江、F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发源地。(4)太阳能资源丰富: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拉萨有“日光城”之称。(5)地热资源丰富:位于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6)夏季去青藏高原旅游,需要准备哪些物品?为什么?防寒衣物(羽绒服、棉衣)、抗缺氧物品(氧气袋、抗缺氧药品)、防晒物品(防晒霜、太阳镜、太阳帽)。原因:青藏高原具有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海拔高,空气稀薄,缺氧;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二、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1.青藏高原是我国高寒牧区。有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典型畜种——牦牛、藏绵羊、藏山羊。2.河谷农业:(1)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2)农业分布在河谷的原因: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水源充足。(3)农作物:青稞、小麦。(4)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产品品质优良(或青稞、小麦穗大粒饱)的原因:A.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B.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C.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三、青藏地区民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服装:藏袍:适应青藏高原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2.饮食:主食是糌粑,牛羊肉、青稞酒;3.民居:牧民:帐篷(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农区和城镇:平顶碉房(以石块为原料,墙体厚实)。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一、江河的源地   1.位置和范围: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称为“中华水塔”。2.水源:雪山和冰川融水是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泽是重要调蓄器。3.三江源成为“中华水塔”的原因:海拔高;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1)地位: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②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③孕育了三大江河,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2)意义:保护好“中华水塔”,不仅对当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关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3)生态问题:①表现: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生态环境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直接影响水源补给,甚至干涸。②原因: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4)生态保护:2000年,国家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措施: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5)如果三江源地区冰川不断消退,湖泊、沼泽不断萎缩,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会使注入到长江和黄河里的水量减少,影响河流流量,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6)如果三江源地区草场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剧,会对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带来哪些影响?造成河流含沙量增多,易形成洪涝灾害。         第十章  中国在世界中一、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1.我国是世界最⼤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特区:⼴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                         2.举世瞩⽬的发展成就:进人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例如我国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出口国;我国成功完成了无人和载人航天飞行,跻身于世界先进航天国家之列。2001年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经济走向世界提供了更大的舞台。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二、发展中面临的挑战1.发展中面临的挑战:①人地关系不够和谐。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面临着资源特别是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方面的突出问题。②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等的差异,区域发展很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中、西部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③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在海域划界和若干岛屿归属上与有关国家存在争议,我国的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2.应对措施:①协调人地关系,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②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等重大战略决策;③我国政府一贯表示,应当遵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其他国际法,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公平合理解决这些争议问题,以保卫我国的海洋国土,维护我国海洋合法权益。三、做负责任的大国:①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这对世界是一大贡献;②我国坚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③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4-06-11 20:00:01 页数:19
价格:¥9 大小:9.25 MB
文章作者:zjl16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