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六个混淆易错点)(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0

2/60

剩余5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专题1.7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六个混淆易错点)易错点1对空间向量的运算理解不清1.在棱长为1的正四面体中,点满足,点满足,当线段、的长度均最短时,(    )A.B.C.D.【答案】A【分析】根据题意得到平面,直线,从而求得最短时,得到为的中心,为的中点,求得的长,结合向量的运算公式,即可求得的值.【详解】解:如图所示,因为,,可得平面,直线,当最短时,平面,且,所以为的中心,为的中点,如图所示, 又由正四面体的棱长为1,所以,,所以,因为平面,所以,所以中,,所以故选:A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若与共线,与共线,则与共线.②向量,,共面,即它们所在的直线共面.③如果三个向量,,不共面,那么对于空间任意一个向量,存在有序实数组,使得.④若,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而(且),则是空间向量的一组基底.A.0B.1C.2D.3【答案】B【分析】举例,判断①,由向量共面的定义判断②,由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判断③,由共面向量定理和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判断④.【详解】①当时,与不一定共线,故①错误;②当,,共面时,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于同一平面,或在同一平面内,故②错误; 由空间向量基本定理知③正确;④当,不共线且时,,,共面,故④错误.故选:B.3.以下命题:①若,则存在唯一的实数,使得;②若,则或;③若为空间的一个基底,则构成空间的另一个基底;④一定成立.则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4B.3C.2D.1【答案】C【分析】由共线向量的基本定理判断①;由数量积判断②;由基底的概念判断③;由数量积的性质判断④【详解】对于①:根据共线向量的基本定理,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的实数,使得,其中;这里没有限制,所以①错误;对于②:,若,则,即只要在上的投影与在上的投影相等即可,故②错误;对于③:若为空间的一个基底,则不共面,则也不共面,则构成空间的另一个基底,故③正确;对于④:因为,所以,故④正确;所以正确的有2个,故选:C4.下面四个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①空间向量,若,则;②若空间四个点P,A,B,C,,则A,B,C三点共线;③已知向量,,若,则为钝角;④任意向量满足.A.4B.3C.2D.1 【答案】C【分析】根据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平行的意义及坐标表示、数量积的定义、性质对各命题逐一判断即可.【详解】对于①,因,,则,①正确;对于②,因,则=,即,即A、B、C三点共线,②正确;对于③,=10x-3,若为钝角,则,且与不共线,由得,当时,,即,由与不共线得,于是得当且时,为钝角,③错误;对于④,是的共线向量,而是的共线向量,④错误,综上可知,①②正确.故选:C5.(多选)给出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是()A.若是空间的一个基底,则也是空间的一个基底B.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坐标平面yOz的对称点是C.若空间四个点P,A,B,C满足,则A,B,C三点共线D.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若,则【答案】ACD【分析】根据三个向量是否共面判断A,由点关于坐标面的对称判断B,由向量的运算确定三点共线可判断C,根据向量共线求参数可判断D。【详解】对于A,不共面,则不共面,所以也是空间的一个基底,故正确;对于B,点关于坐标平面yOz的对称点是,故错误;对于C,由可得,即,所以A,B,C三点共线,故正确; 对于D,由平面平行可得,所以,解得,故正确.故选:ACD6.(多选)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是,共线的充分条件B.若,则C.,,三点不共线,对空间任意一点,若,则,,,四点共面D.若,,,为空间四点,且有(,不共线),则是,,三点共线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答案】AC【分析】由,可得向量,的方向相同,得向量,共线,从而判断出A;根据向量平行概念判断选项B;根据向量共面条件判断出C;根据共线向量定理判断出D.【详解】由,可得向量,的方向相同,此时向量,共线,所以A正确;若,则或A,B,,四点共线,所以B不正确;由A,,三点不共线,对空间任意一点,若,则,即有,,,四点共面,故C正确;若,,,为空间四点,且有(,不共线),当时,即可得,即,所以,,三点共线,反之也成立,即是A,,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所以D不正确,故选:AC.7.在正四面体中,,,,分别是,,,的中点.设,,. (1)用,,表示,;(2)求证:;(3)求证:,,,四点共面.【答案】(1),(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由向量的减法可得答案.(2)求出,由,从而可证.(3)用向量分别表示出,从而可得,从而可证.【详解】(1),分别是,的中点,则且所以,,分别是,的中点,则且(2)证明:设四面体的棱长为,则向量两两之间的夹角均为则,∴,故;(3),,, ∴,从而,,,四点共面.易错点2忽略条件导致建系错误8.如图,在直四棱柱中,,,,.点在棱上,平面与棱交于点.(1)求证:;(2)若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试确定点的位置.【答案】(1)证明见解析;(2)点为棱的中点.【分析】(1)利用条件可证,进而利用线面垂直的判断定理可得平面,即证;(2)利用坐标法,利用线面角的向量求法可得,然后利用向量共面的向量表示可求即得.【详解】(1)在直四棱柱中,平面,因为平面,所以,连接, 因为,,所以,所以,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2)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为,,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设,易知平面的法向量为,,则,解得,则,,,设,,则,,解得,,,∴,即点为棱的中点.9.如图,在三棱柱中,平面,,,,分别为,,,的中点,,.  (1)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点,的坐标;(2)求的余弦值.【答案】(1),;坐标系见解析(2).【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得到三条线两两垂直建系写出坐标即可;(2)根据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距离,再在三角形中应用余弦定理即得.【详解】(1)因为,平面,所以平面.   又平面,平面,所以,.又,所以,所以直线,,两两垂直,以E为坐标原点,以,,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易得,,,所以点D、G的坐标分别为,.(2)因为,所以,,,在中,,即的余弦值为.10.如图所示,正三棱柱的所有棱长都为,为的中点.请建立适当空间直角坐标系,并求各个点的坐标.【答案】答案见解析【分析】取的中点,的中点,由面面垂直性质可得平面,以为坐标原点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长度关系可得各点坐标.【详解】取的中点,连接, 为正三角形,,;在正三棱柱中,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取的中点,则,又平面,平面,以为坐标原点,正方向为轴,可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1.如图,在三棱柱中,侧面,为棱上异于的一点,.已知,,.请建立适当空间直角坐标系,并求各个点的坐标.【答案】答案见解析【分析】侧面  而与不垂直,原图没三条两两垂直直线,此时在平面上过点作垂直的直线,与相交于点,则三线两两垂直,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三角函数和余弦定理求出各边的长度,得各个点的坐标.【详解】在平面上过点作垂直的直线,与相交于点,如图所示,以为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所以,,,,,,侧面,侧面,,又,平面,,平面,平面,则,设,则,中,由余弦定理,,中,由余弦定理,,中,,,解得或,为棱上异于的一点,所以,则有.12.在平行六面体中,底面是矩形,,,平行六面体高为,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中点,设的重心,建立适当空间直角坐标系并写出点的坐标.【答案】答案见解析【分析】取的中点E,连接OE,由题意可证OD,OE,两两垂直,则以为坐标原点,, ,方向为x,y,z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即可写出各点坐标.【详解】解:取的中点E,连接OE,在矩形中,是中点,所以,则,由题可知平面,所以OD,OE,两两垂直,如图,以为坐标原点,,,方向为x,y,z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因为,且,所以,则O,E,A,D四点共面,平面xOz,x轴,z轴,,,,,.13.如图所示,已知平行六面体的底面为边长为的正方形,分别为上、下底面的中心,且在底面上的射影是,且.请建立适当空间直角坐标系,并求点的坐标.【答案】答案见解析【分析】以为坐标原点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长度关系可求得各点坐标.【详解】四边形为正方向,,由题意知:平面,以为坐标原点,正方向为轴,可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14.如图,在三棱柱中,平面平面,,且,,请建立适当空间直角坐标系,并求各个点的坐标.【答案】答案见解析【分析】在平面取一向量,由已知条件可证,OA,OB两两垂直,以O为原点,,,的方向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即可写出各点坐标.【详解】已知平面平面,,在平面取一向量,由于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所以,OA,OB两两垂直,以O为原点,,,的方向为x,y,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如图所示因为,,所以到z轴的距离为, 三棱柱的高为,则,,,,,.易错点3证明线面平行垂直时出现混乱15.设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若,则(    )A.B.C.D.或【答案】D【分析】依题意可得,即可判断.【详解】∵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且,即,∴或.故选:D16.设直线的方向向量为,,,为平面的三点,则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A.B.C.D.或【答案】C【分析】根据线面垂直的向量法即可判断.【详解】依题意,,所以,.因此,,即,.又,所以.故选:C.17.(多选)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E,F分别是AB,BC中点,则(    )A.平面B.平面C.平面平面D.点E到平面的距离为【答案】ACD【分析】检验所给定的正方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判断ABC;求出点到平面距离判断D作答.【详解】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对于A,,显然,即平行于平面,而平面,因此平面,A正确;对于B,,,即有不垂直于,而平面,因此不垂直于平面,B错误;对于C,,而,显然,,即平面,于是平面,而平面,因此平面平面,C正确;对于D,,,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则,令,得,又,所以点E到平面的距离,D正确.故选:ACD18.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底面ABCD,垂足为A,,点M在棱PD上,平面ACM.   (1)试确定点M的位置;(2)计算直线PB与平面MAC的距离;(3)设点E在棱PC上,当点E在何处时,使得平面PBD?【答案】(1)点M为PD中点(2)(3)点E为PC中点【分析】(1)设,则O这BD的中点,设点M为PD中点,在△PBD中,,由此能够确定M的位置使平面ACM.(2)设,则,由底面ABCD是正方形,底面ABCD,知,,,,故,利用等积法能够求出直线PB与平面MAC的距离.(3)以A为原点,AB、AD、AP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够求出当点E为PC中点时,平面PBD.【详解】(1)连,则O为BD的中点,连接,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又平面PBD,于是,所以点M为PD中点.(2)因为,则,底面ABCD是正方形,有,底面ABCD,,而,则平面,又平面,因此,∴,,,∴,∴,取AD的中点F,连接MF, 则,平面ABCD,且,∵平面ACM,M为PD的中点,∴直线PB与平面MAC的距离为点D到平面MCA的距离,设为h,∵,∴,解得h.(3)以A为原点,AB、AD、AP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PBD的法向量,则,∴,∴,设,设,则,则,则,即,∵平面PBD,∴,∴,解得,∴E为PC中点.故当点E为PC中点时,平面PBD.  19.已知在长方体中,,,在线段上取点M,在上取点N,使得直线平面,则线段MN长度的最小值为(    )A.B.C.D.【答案】D 【分析】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发,写出各点坐标,求出平面的法向量,由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垂直可得关系式,从而表示出的模,然后可求得最小值.【详解】解:如图,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取,则,即,又,,,设,,则,因为平面,故即,当时,取得最小值,即的长度的最小值为.故选:D.  20.(多选)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直线 上不同的两点,则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A.B.C.,使得D.设与的夹角为,则【答案】BCD【分析】A选项,只有平面时,才能得到;BCD选项,可通过线面关系及面面关系及法向量定义进行推导.【详解】对于A,当且平面时,才满足,故A错误;对于B,若,则,若,则,即可得到,故B正确;对于C,若,则,则,使得,若,使得则,所以,故C正确;对于D,设与的夹角为,则,所以,故D正确.故选:BCD.21.(多选)如图,在正四棱柱中,,,点在棱上,且,点在上底面运动,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存在点使B.不存在点使平面平面C.若,,,四点共面,则的最小值为D.若,,,,五点共球面,则的最小值为 【答案】BCD【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计算与的数量积能否为0可判断A;若平面平面,可得,同A方法即可判断B;作出平面与平面的交线,的最小值即为时,计算可判断C;四点,,,确定的几何体的外接球即为正方体的外接球,判断出面与球的截面为圆,转化为点到圆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计算可得D.【详解】对于A,以D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设,则,,则,,若,则有,化简得,,又,,所以不可能成立,故A错误;对于B,连接交于,连结,则依题意可得,若平面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所以有,以D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得,此式不可能成立,故B正确;对于C,如图,  延长交的延长线于,连接交于,则为平面与平面的交线,若,,,四点共面,则在线段上,所以当时,最小,因为,,所以,所以,又,则,所以当时,在中,有,得,故C正确;如图,  四点,,,确定的几何体的外接球即为正方体的外接球,球的半径(正方体的对角线长的一半),设面截球的截面圆为圆,为正方形的中心,设圆的半径为,,所以,若,,,,五点共球面,则在圆上, 则的最小值为,故D正确.故选:BCD2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平面平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四边形为直角梯形,.  (1)求证:平面;(2)线段上是否存在点满足,使得平面?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存在,.【分析】(1)通过求证,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求证;(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即可求解.【详解】(1)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面平面平面.(2)取的中点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以点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直线为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轴在平面内,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即令,则.,.又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在线段上存在点,使平面,且的值是.易错点4混淆异面直线的夹角与向量的夹角23.已知直线的方向向量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则直线与所成角的度数为(    )A.B.C.D.【答案】B【分析】根据空间向量夹角公式,代入即可得到向量夹角,同时注意直线夹角的范围.【详解】直线方向向量, 直线方向向量,,所以两向量夹角为,直线和所成角为,故选:B.24.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底面为正方形,,为上一点,且,则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A.B.C.D.【答案】B【分析】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可求得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详解】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因此,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为.故选:B.25.(多选)在三棱锥中,平面平面BCD,,,为等边三角形,E是棱AC的中点,F是棱AD上一点,若异面直线DE与B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则AF的值可能为(    )A.B.1C.D.【答案】AC【分析】过作与平行的直线为轴,取BD的中点O,根据条件可得平面BCD,分别以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解即可.【详解】由为等边三角形,取BD的中点O,连接,则又平面平面BCD,且平面平面所以平面BCD,由过作与平行的直线为轴,分别以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则,,所以.设,则,, 则,解得或,故或.故选:AC26.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的每条边和对角线的长都等于1,点分别是的中点,计算:(1);(2)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1)(2)【分析】(1)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法则,得,,进而得到,最后可求解.(2)利用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运算性质计算出的值,结合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可求得异面直线和所成角的余弦值.【详解】(1)设,,,则,,,,;, (2)由(1)得,,,,,所以,,由于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所以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7.如图,在正方体中,点分别是的中点,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B.C.D.【答案】B【分析】设正方体棱长为2,以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向量,的坐标,利用数量积计算向量夹角的余弦值,其绝对值即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详解】设正方体棱长为2,以D为原点,DA,DC,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所以,,设直线与所成角为,则.故选:B.28.如图在平行六面体中,,,,,、、分别为,,的中点.(1)求证:(2)求和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分析】(1)只需证明即可; (2)利用向量数量积和模求向量间的夹角即可.【详解】(1)取为一组基底,设,依题:∴.,∴,故.(2),.∴...∴所以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9.如图,在三棱柱中,平面,,,,分别为,的中点. (1)求证:;(2)求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分析】(1)设,,,将和表示成,然后计算得,进而即得;(2)用表示,然后利用向量夹角公式即得.【详解】(1)设,,,根据题意得,且∴,.∴,∴,即;(2)∵,∴,,∵,∴.∴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30.设分别是空间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则直线,所成角的大小为.【答案】/【分析】空间中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与其对应的方向向量夹角相同,直接利用空间向量的夹角公式计算即可.【详解】因为,所以与的夹角为,即直线,所成角的大小为.故答案为:.易错点5混淆线面的夹角与向量的夹角31.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已知Q是棱上靠近点P的四等分点,则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A.B.C.D.【答案】C【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相应点、的坐标,求出平面的法向量,最后求出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详解】平面,,以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易知平面的法向量.设与平面所成角为,则.故选:C.32.在直三棱柱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侧棱,D,E分别是与的中点,点E在平面ABD上的射影是的重心G,则与平面ABD所成角的余弦(    )A.B.C.D.【答案】B【分析】以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列出方程求得的值,得到向量,,且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设与平面ABD所成角为,再利用线面角的向量求法可得答案.【详解】  由题意,以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可得,,,,因为点在平面上的射影是的重心,所以平面,所以,即,解得,可得,,所以,,因为平面,所以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设与平面ABD所成角为,,所以.故选:B.33.如图,已知ABCD和CDEF都是直角梯形,,,,二面角的平面角为.设M,N分别为AE,BC的中点,直线BM与平面ADE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答案】【分析】根据题意,先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平面,然后过点做平行线,所以以点为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结合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即可得到结果.【详解】  过点、分别做直线、的垂线、并分别交于点、.∵四边形和都是直角梯形,,,由平面几何知识易知,,则四边形和四边形是矩形,∴在Rt和Rt,,∵,且, ∴平面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则,∴是正三角形,由平面,得平面平面,∵是的中点,,又平面,平面,可得,而,∴平面,过点做平行线,所以以点为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得,取,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故答案为:34.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CDGF,ADGE均为正方形,且边长为1,在棱DG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直线MB与平面BEF所成的角为45°?若存在,求出点M的位置;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答案】存在点,此时的长度为.【分析】以为原点,以所在的直线分别为轴、轴和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的长度为,求得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结合向量的夹角公式,列出方程,即可求解.【详解】以为原点,以所在的直线分别为轴、轴和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的长度为,可得,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取,可得,即,设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可得,整理得,解得或(舍去),此时,即存在点,此时的长度为.35.在正四棱柱中,,E为的中点.(用向量的方法证明)(1)求证:平面.(用向量的方法证明) (2)若F为上的动点,使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是,求BF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1【分析】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1)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利用证明即可;(2)设点的坐标为,由线面角公式可求出,即可利用向量的模求的长.(1)由题意可知,以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证明:设平面的法向量,,,由,即取,得,又,因为,所以,所以平面.(2)设点的坐标为, ,由(1)知,,设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则,解得.所以点F的坐标为,,,所以的长为.36.如图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F分别为AD,BC的中点,将正方形ABCD沿EF折成如图2所示的二面角,点M在线段AB上(含端点)运动,连接AD.(1)若M为AB的中点,直线MF与平面ADE交于点O,确定O点位置,求线段OA的长;(2)若折成二面角的大小为45°,是否存在点M,使得直线DE与平面EMC所成的角为45°,若存在,确定出点M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点O在EA的延长线上且(2)存在,答案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面的公理2可确定点O的位置,根据三角形全等求得OA的长;(2)先作辅助线,证明DH⊥平面ABFE,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相关点的坐标,求得相关向量的坐标,求出平面EMC的一个法向量,利用空间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因为直线MF平面ABFE,故点O在平面ABFE内,也在平面ADE内,所以点O在平面ABFE与平面ADE的交线(即直线AE)上,延长EA,FM交于点O,如图所示. 因为AO//BF,M为AB的中点,所以,所,即M是OF的中点,则,故点O在EA的延长线上且与点A间的距离为2,(2)过D作DH⊥AE于点H,由已知可得,又,∴EF⊥平面ADE,则即为折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又平面ADE,∴,则DH⊥平面ABFE以H为坐标原点,以HA,HD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轴,z轴,,过点H在平面ABFE内作AE的垂线作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设,则设平面EMC的法向量为,即,取,则,∴平面EMC的一个法向量为,要使直线DE与平面EMC所成的角为45°,则,即,解得:或,∵,∴,∴存在点M,使得直线DE与平面EMC所成的角为45°.37.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ABCD,底面ABCD是正方形,点E在棱PD上,,.(1)证明:点E是PD的中点;(2)求直线BE与平面ACE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分析】(1)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平面,再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得,结合,即可得结论;(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根据空间向量夹角公式求解线面角正弦值,再利用平方关系得余弦值即可.【详解】(1)证明:因为平面所以因为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 又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又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又,所以点是的中点.(2)由已知可知两两垂直,以点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所以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令,则,所以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所以,即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8.已知多面体,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四边形是菱形,,E,F分别为QA,BC的中点,.   (1)求证:平面平面;(2)求直线与平面夹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分析】(1)根据题意结合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平面,进而可得结果;(2)建系,利用空间向量求线面夹角.【详解】(1)设是线段的中点,连接,过作,垂足为,因为四边形为等腰梯形,,所以,因为是的中点,可得,则,即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可得,所以,又因为四边形是边长为2的菱形,且,则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可得,则,可得,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且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2)以为原点、分别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可得,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取,则,可得,设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为,则,所以直线与平面夹角的正弦值为.  易错点6混淆两个平面的夹角与二面角39.在正六棱柱中,底面棱长为,高为,分别为,的中点,连接.  (1)求所成角的余弦值; (2)过点作直线,设点是直线上一点,记平面与平面所成角为,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2)【分析】(1)连接,以点F为空间坐标系的原点,建立空间坐标系,求得向量和,结合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解;(2)连接,取的中点为S,连接,证得平面,得到为平面的法向量,由,求得平面的法向量为,结合向量的夹角公式得到,令,分类讨论,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1)解:连接,以点F为空间坐标系的原点,直线,,分别为轴、轴和轴建立空间坐标系,如图所示,因为正六棱柱中,底面棱长为2,高为,P,Q分别为,的中点,可得,,,,所以,,所以,所以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解:连接,取的中点为S,连接.由正六棱柱的几何性质得,,又因为,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又因为平面,为的中点,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即为平面的法向量,由,,所以,因为,所以,因为,所以,,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取,可得,所以,所以,令,当,即时,;当时,,因为,所以,所以,当且仅当时,,综上所述,可得.   40.如图,在三棱柱中,底面ABC是边长为8的等边三角形,,,,D在上且满足.  (1)求证:平面平面;(2)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过程见解析(2)【分析】(1)作出辅助线,得到四边形为正方形,从而得到⊥,再由三角形全等得到,所以⊥,从而证明线面垂直,证明面面垂直;(2)先证明线面垂直,再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得到点的坐标,利用空间向量余弦夹角公式求出两个平面夹角的余弦值,进而求出正弦值.【详解】(1)过点作交于点,连接交于点,连接,因为,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因为,,所以四边形为正方形,故,⊥,   由勾股定理得,且,因为,,所以≌,故,所以⊥,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2)因为⊥,,由勾股定理得,又,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得⊥,因为,平面,所以⊥平面,  取中点,的中点,以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解得,令得,所以,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令,解得,故, 设平面与平面夹角为,则,因为所以平面与平面夹角的正弦值为,41.如图1,在四边形中,,为上一点,,,,将四边形沿折起,使得二面角的大小为,连接,,得到如图2.  (1)证明:平面平面;(2)点是线段上一点,设,且二面角为,求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分析】(1)根据线面垂直判定定理证明平面,再根据面面垂直判定定理证明结论;(2)根据条件,结合二面角定义可得,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平面,的法向量,由条件,结合向量夹角公式列方程求.【详解】(1)由题意得,,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2)由,,则∠CEB为二面角B-AE-C的平面角,所以, 又,,所以.以E为坐标原点,,分别为x,y轴正方向,在平面BCE内过点E作BE的垂线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由已知,.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令,可得,所以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令,则, 所以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则,又由二面角为,则,即,即所以(舍去)或.所以的值为.42.如图,四棱锥的底面是矩形,侧面是正三角形,且侧面底面,为侧棱的中点.    (1)求证:平面;(2)若,试求二面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分析】(1)方法一:连接交于点,连接,先证明,从而可证平面;方法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先证明线线平行,从而可证线面平行;(2)利用向量法求解即可.【详解】(1)方法一:如图所示:   连接交于点,连接,因为四边形是矩形,所以点是中点,又点是中点,所以,又平面,不包含于面,故平面.方法二:如图所示:  取的中点,连接,因为,所以,又因为侧面底面,且侧面底面,平面,所以平面,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连接交于点,则.,,∴,即,又平面,且不包含于平面,∴平面.(2)设,则,,,,,,,设是平面的法向量, 则,即令,解得,∴,设是平面的法向量,则,即令,解得,,∴,所以,设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由图可知为锐角,则,所以.43.图1是直角梯形,,,,,,,以为折痕将折起,使点到达的位置,且,如图2.  (1)证明:平面平面;(2)若,求二面角的大小.【答案】(1)证明见解析(2)【分析】(1)由线面垂直的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证明即可;(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由二面角的向量公式代入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证明:如图所示:   连接AC,交BE于F,因为,,,,,所以CE=2DE=4,则AE=4,又,所以四边形ABCE是菱形,所以,在中,,所以,又,则,所以,又,平面,所以平面,又因为面BCF,所以面BCF面ADEB.(2)由(1)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所以,因为,所以,设平面BEP的一个法向量为,则,即,令,得,易知平面BEA的一个法向量为, 所以,则,由图易知:二面角的平面角是锐角,所以二面角的大小为.44.如图,直三棱柱中,是棱的中点,棱上的点满足,棱上的点满足.(1)证明:;(2)若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求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分析】(1)作出辅助线,证明出,结合得到线面垂直,得到,由比例得到,从而证明线面垂直,证明出结论;(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得到二面角的余弦值.【详解】(1)连接为的中点,,又平面,平面,又平面,故,又, ,,,又平面,故平面,平面,.(2)过作于点,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所以平面,所以即为与平面所成的角且为,又为正三角形,为的中点,因为两两垂直,所以以为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分别为轴,过点做的平行线为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可知各点坐标分别为:,,,设平面的法向量为,所以, 令得,故.设平面的法向量为,,令,则,故.设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为,则,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余弦值为45.如图,在多面体中,,平面,为等边三角形,,,,点是的中点.(1)若点是的重心,证明;点在平面内;(2)求二面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分析】(1)取A中点N,连接,MN,由点G是的重心,得出,再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明点在平面内;(2)解法1:由⊥平面,,得出平行四边形为矩形,得出,再由点是的中点得出,证明出平面,得出,即可得出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求出的正弦值即可得出答案;解法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平面和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求出两平面夹角的余弦,再求出正弦即可. 【详解】(1)证明:取A中点N,连接,MN,如图所示,因为点G是的重心,故G一定在中线上,因为点是的中点,点是的中点,所以是梯形的中位线,所以,且,又,所以,所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因为点,平面,所以点平面,即点在平面内.(2)解法1: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又因为平面,所以,因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四边形是矩形,,所以,因为为等边三角形,点是中点,所以,所以, 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因为平面,所以,所以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因为,所以,故二面角的正弦值为.解法2:以为原点,所在直线为x轴,垂直于的直线为y轴,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与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 则,不妨取.则,,不妨取,所以,故二面角的正弦值为.46.如图,在四棱锥中,四边形ABCD为菱形,AC与BD相交于点O,,,,,M为线段PD的中点.(1)求证:平面平面PAC;(2)若直线OM与平面ABCD所成角为,求平面PAD与平面PBC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分析】(1)由菱形性质及等腰三角形性质得到线线垂直,进而得到线面垂直,从而证明面面垂直;(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二面角的余弦值,进而求出正弦值.【详解】(1)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所以O为BD的中点,,又因为,所以.又,平面PAC,平面PAC,所以平面PAC,又平面PBD,所以平面平面PAC.(2)因为,O为AC的中点,所以.又,,平面ABCD,平面ABCD, 所以平面ABCD.因为M为线段PD的中点,O为BD的中点,所以.又因为直线OM与平面ABCD所成角为,所以直线PB与平面ABCD所成角为,即.因为,,所以是等边三角形,所以,,则.如图,以点O为坐标原点,以OA,OB,OP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所以,,.设平面PAD和平面PBC的一个法向量分别为,.由得令,得.由得令,得.因此,,所以平面PAD与平面PBC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数学
发布时间:2024-01-23 20:35:01 页数:60
价格:¥3 大小:9.25 MB
文章作者:180****8757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