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吴忠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吴忠中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天刚破晓,大家便开始准备。我是在七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的。“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走动不开。到处都是密密簇簇的身穿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国记者。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仪式开始九时整,各国代表按照签约程序依次签字……全体签字毕,各国首席代表离场,退入将领指挥室,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投降书脏了按预定程序,日本代表应该随即取了他们那一份投隆书(另一份由盟国保存)离场,但是他们还是站在那里。原来加拿大代表签字时低了一格,随后各国代表也签错位置了。协商之后,有关代表做了更正。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傍晚时分,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上小艇离去。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十一架超级堡垒排列成整齐的队形,飞到“密苏里”号上空,接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机声中,我正在数架数时,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一批接一批,密密麻麻,知有多少架,顷刻间都到了上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大战中空军将士厥功甚伟,理应有此荣誉,以这样浩浩荡荡的阵势,参加 敌人的投降典礼。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二十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这水兵的话是对的,我们将来也要讲给子孙听,代代相传。可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段光荣历史了。旧耻已湔雪,中国应新生。(取材于朱启平《落日》,有删改)材料二: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反动派,对于我们,不但“以死惧之”,而且实行叫我们死。闻一多等人之外,还在过去的三年内,用美国的卡宾枪、机关枪、迫击炮、火箭炮、榴弹炮、坦克和飞机炸弹,杀死了数百万中国人。现在这种情况已近尾声了,他们打了败仗了,不是他们杀过来而是我们杀过去了,他们快要完蛋了。留给我们多少一点困难,封锁、失业、灾荒、通货膨胀、物价上升之类,确实是困难,但是比起过去三年来已经松了一口气了。过去三年的一关也闯过了,难道不能克服现在这点困难吗?没有美国就不能活命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除了看见人民解放军一队一队地走过,工人、农民、学生一群一群地起来之外,他还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们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中国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其他人等存有糊涂思想,对美国存有幻想,因此应当对他们进行说服、争取、教育和团结的工作,使他们站到人民方面来,不上帝国主义的当。但是整个美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中的威信已经破产了,美国的白皮书,就是一部破产的记录。先进的人们,应当很好地利用白皮书对中国人民进行教育工作。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很好,很好。这两件事都是值得庆祝的。(取材于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1.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通过描写日本签字投降前的宏大场景,渲染了庄严肃穆而又喜庆的氛围,表达了胜利者心中的喜悦之情。B.材料一以“落日”为题,一语双关,一方面点出“投降典礼”持续到傍晚,另一方面象征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C.材料二指出以闻一多、朱自清为代表的我国近代知识分子都能认清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都具有民族英雄气概。D.《别了,司徒雷登》与《别了,“不列颠尼亚”》两篇文章标题形式相似,蕴含的民族感情深厚,都表达了民族强盛的自豪之情。2.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从第一个小标题开始,除了顺叙外,还插叙了“九一八”事件等,联系历史,充实内容,感动人心。B.材料一采用小标题的形式,像是用一个个生动的镜头展现日本签字投降的过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C.材料二以一“走”一“来”结束,这个对比既总结了全文,也照应了题目。D.《别了,司徒雷登》语意双关,表面说司徒雷登离开中国,暗寓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政策的失败。3.下列选项中,论点和论据不匹配的一项是()A.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国民党反动派亲附美国。B.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百万将士痛击日寇。C.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闻一多拍案而起,朱自清宁饥不屈。D.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回击轰炸广岛长崎。4.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5.新闻通讯具有“真实性”“文学性”“评论性”的特点,请结合材料一具体分析。【答案】1.C2.C3.B4.①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对比论证:如把闻一多、朱自清与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进行对比,赞颂闻一多、朱自清的民族精神。举例论证:如举出具体事例来论证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直接”侵略。引用论证:如引老子的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来表现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②论证语言形象生动,富有力量。语言的形象性:如“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只好挟起皮包走路”几句,把司徒雷登不甘心失败,但最终又逃不了失败的命运的悻悻之态很形象地刻画出来,并有几分幽默。5.①真实性:开头出现具体时间,还有仪式前的场面白描,体现出真实性。 ②文学性:环境描写,如开头关于天气和海风、海面的描写,渲染了气氛;细节描写,如写水兵脸上的微笑等,让读者感受到胜利的喜悦。③评论性:结尾评论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启发人们要珍惜和平;评论我们国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何保卫胜利的果实,富有思想性。【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C.“知识分子都能认清……”以偏概全,材料二倒数第二段中的“中国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和其他人等存有糊涂思想,对美国存有幻想”表明还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存有糊涂思想,对美国存有幻想。故选C。【2题详解】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材料信息和写作特色的分析能力。C.“这个对比”错误,“司徒雷登走了,白皮书来了”,这一“走”一“来”之间并无对比,材料二倒数第二段指出“美国的白皮书,就是一部破产的记录”,白皮书是一部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记录和辩护书。白皮书和司徒雷登本质上都代表的是美国对华的侵略,毛泽东对白皮书进行批判时,更多的是把它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引导那些对美国仍然抱有幻想的人透过现象看本质。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百万将士痛击日寇”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之举,与“恻隐之心”没有关系。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①灵活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有正反对比的方法:如第一段“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此处把闻一多、朱自清与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进行对比,赞颂闻一多、朱自清的民族精神。有例证法:如“还在过去的三年内,用美国的卡宾枪、机关枪、迫击炮、火箭炮、榴弹炮、坦克和飞机炸弹,杀死了数百万中国人”,举出大量事例来论证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直接”侵略。 有引证法:如引老子的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来论证“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表现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②论证语言富有力量,形象生动语言的形象性:如写“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起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却总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只好挟起皮包走路”几句,把司徒雷登不甘心失败,但最终又逃不了失败的命运的悻悻之态很形象地刻画出来,并有几分幽默。【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结合题干中的“真实性、文学性、评论性”分析材料一。①真实性:如开头的具体时间“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体现真实性;仪式前的场面白描,如“到处都是密密簇簇的身穿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国记者……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给人身临其境之感;②文学性:环境描写,如“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舱面上人影密集”,渲染了气氛;细节描写,如“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等,让读者感受到人们对于胜利的渴望和胜利到来的喜悦;③评论性:如“可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段光荣历史了”,评论了胜利来之不易,启发人们应珍惜和平,不要轻启战争;正视我们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保持住胜利果实等,很有思想性。(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选文一:说也奇怪,自从聂赫留朵夫认识到自己的卑鄙因而憎恨自己那时起,他就不再憎恨别人。同米西结婚,昨天他还觉得很称心,今天却觉得根本不可能。昨天他认为就自己的地位来说,她同他结婚无疑将得到幸福,今天他却觉得他不仅不配同她结婚,简直不配同她亲近。“只要她知道我是个怎样的人,就绝不会同我来往了。我却还要埋怨她向那位先生卖弄风情呢。不行,就算她现在嫁给我,而我知道那个女人关在本地监狱里,明后天就要同大批犯人流放出去服苦役,难道我能幸福吗?不仅不能幸福,而且内心也不能平静。那个被我糟蹋的女人去服苦役,我却在这里接受人家的祝贺,还要带着年轻的妻子出去拜客。或者,我瞒住首席贵族,同他的妻子无耻地勾搭,同时又同他一起出席会议,统计票数,看有多少人赞成、多少人反对由地方自治会监督学校和类似的提案,事后又约她幽会,这是多么卑鄙呀!”他 自言自语,由于内心发生的变化而暗自高兴。“首先得去找律师,”他想,“听听他的意见,然后……然后到监狱里来看她,看昨天那个女犯人,把全部真相都告诉她。”他一想到怎样跟她见面,怎样把心里话都讲给她听,怎样向她认罪,为了赎罪他什么都愿意做,甚至愿意同她结婚,——他一想到这儿,心情异常激动,泪水忍不住夺眶而出——(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有删改)选文二:“您说了好多话。上次您说了些什么呀?”玛丝洛娃一面说,一面不停地微笑,脑袋一会儿转到这边,一会儿转到那边。“我说过,我来是为了求您的饶恕。”聂赫留朵夫说。“嘿,何必呢,老是饶恕饶恕的,用不着来那一套……您最好还是……”“我说过我要赎我的罪,”聂赫留朵夫继续说,“不是嘴上说说,我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我决定跟您结婚。”玛丝洛娃脸上顿时现出恐惧的神色。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发呆了,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这又是为什么呀?”玛丝洛娃愤愤地皱起眉头说。“我觉得我应该在上帝面前这样做。”“怎么又弄出个上帝来了?您说的话总是不对头。上帝?什么上帝?咳,当初您要是记得上帝就好了。”她说了这些话,又张开嘴,但没有再说下去。聂赫留朵夫这时闻到她嘴里有一股强烈的酒味,才明白她激动的原因。“您安静点儿。”他说。“我可用不着安静。你以为我醉了吗?我是有点儿醉,但我明白我在说什么,”玛丝洛娃突然急急地说,脸涨得通红,“我是个苦役犯,是个……您是老爷,是公爵,你不用来跟我惹麻烦,免得辱没你的身份。还是找你那些公爵小姐去吧,我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不管你说得怎样尖刻,也说不出我心里是什么滋味,”聂赫留朵夫浑身哆嗦,低声说,“你不会懂得,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玛丝洛娃恶狠狠地学着他的腔调说,“当初你并没有感觉到,却塞给我一百卢布。瞧,这就是你出的价钱……”“我知道,我知道,可如今我该怎么办呢?”聂赫留朵夫说。“如今我决定再也不离开你了,”他重复说,“我说到一定做到。”“可我敢说,你做不到!”玛丝洛娃说着,大声笑起来。“卡秋莎!”聂赫留朵夫一面说,一面摸摸她的手。 “你给我走开!我是个苦役犯,你是位公爵,你到这儿来干什么?”她尖声叫道,气得脸都变色了,从他的手里抽出手来。“你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玛丝洛娃继续说,迫不及待地把一肚子怨气都发泄出来,“你今世利用我作乐,来世还想利用我来拯救你自己!我讨厌你,讨厌你那副眼镜,讨厌你这个又肥又丑的嘴脸。走,你给我走!”她霍地站起来,嚷道。(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有删改)选文三: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鬟走来笑说道:“太太说,请林姑娘到那边坐罢。”老嬷嬷听了,于是又引黛玉出来,到了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面炕上横设一张炕桌,桌上磊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亦是半旧的青缎靠背坐褥。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炕,他方挨王夫人坐了。王夫人因说:“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只是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倒都极好,以后一处念书认字学针线,或是偶一顽笑,都有尽让的。但我不放心的最是一件: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今日因庙里还愿去了,尚未回来,晚间你看见便知了。你只以后不要睬他,你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黛玉亦常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有个表兄,乃衔玉而诞,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表兄了。因陪笑道:“舅母说的,可是衔玉所生的这位哥哥?在家时亦曾听见母亲常说,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唤宝玉,虽极憨顽,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同处,兄弟们自是别院另室的,岂得去沾惹之理?”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急想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 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久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有删改)6.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糟蹋无辜少女玛丝洛娃到无耻地勾搭首席贵族的妻子,聂赫留朵夫这个贵族出身的纨绔子弟身上充满了贵族阶级的罪恶。B.玛丝洛娃眼睛发呆的表情是因为当听到聂赫留朵夫决定要跟自己结婚的表白后,再次唤醒了她对肉体和情感遭受践踏的屈辱和恐惧。C.文中两次写到玛丝洛娃说自己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是“一百卢布”,这既是她对聂赫留朵夫侮辱自己尊严的控诉,也是职业性的表达。D.林黛玉拜见王夫人,看到的多是“半旧的”引枕、坐褥、椅袱等,这和那些家私全新的暴发户、全旧的破落户相比,更能显示贾府的贵族之气。7.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昨天与今天、两种不同感觉的鲜明对比中可以看出,聂赫留朵夫意识到阶级地位的差别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和底层人民的苦难。B.作者巧妙地把对话安排在玛丝洛娃酒醉的状态下,表面上是交代她激动的原因,实际上是为玛丝洛娃无所顾忌地发泄压抑已久的情感创设条件。C.王夫人让座时再四携黛玉上炕,黛玉再三推让的描写,表现出林黛玉进贾府后,“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这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有关。D.“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为下文《西江月》词写贾宝玉“无故寻愁觅恨, 有时似傻如狂”埋下了伏笔。8.选文二是聂赫留朵夫再次去监狱探访玛丝洛娃时与她的对话,试结合文本简述玛丝洛娃的心理变化过程。9.选文一、二、三在表现男主人公人物形象时写法各有不同,试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6.C7.A8.当听到聂赫留朵夫要娶她时,内心是恐惧与愤怒的;当聂赫留朵夫回答在上帝面前应该娶她时,内心是隐忍的;当聂赫留朵夫让她安静,她强调“一张红票子”“一百卢布”时她是愤怒的;当聂赫留朵夫说“决定再也不离开你了”“我说到一定做到”时,她内心是瞧不起聂赫留朵夫的;当聂赫留朵夫一面说一面摸她的手时,她是愤怒的。9.选文一中,“他自言自语,由于内心发生的变化而暗自高兴”“他想”“他一想到怎样跟她见面”,是运用了心理描写与主人公的自言自语来描写的。选文二主要是通过与玛丝洛娃的对话来表现聂赫留朵夫内心的救赎的,也有动作描写。选文三是在王夫人与黛玉的对话中,借他人之口来介绍宝玉的,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C.“也是职业性的表达”错,“职业性”是指玛丝洛娃作为妓女时,而文中两次写到玛丝洛娃说自己的“价钱是一张红票子”,“一百卢布”,是玛丝洛娃对往事的回忆对聂赫留朵夫的痛恨,那时的玛丝洛娃可不是妓女。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A.“聂赫留朵夫意识到阶级地位的差别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和底层人民的苦难”拔高了,文中“说也奇怪,自从聂赫留朵夫认识到自己的卑鄙因而憎恨自己那时起,他就不再憎恨别人”可知,昨天与今天的不同只是聂赫留朵夫认识到自己的卑鄙后憎恨自己,并没有意识到阶级地位的差别。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和心理变化的能力。当聂赫留朵夫说要与她结婚时,“玛丝洛娃脸上顿时现出恐惧的神色。她那双斜睨的眼睛发呆了,又像在瞧他,又像不在瞧他”与“玛丝洛娃愤愤地皱起眉头”可知她内心的恐惧与愤怒;“她说了这些话,又张开嘴,但没有再说下去”可知她内心强忍住自己的哀痛; 当聂赫留朵夫让她安静时,“玛丝洛娃突然急急地说,脸涨得通红”,她强调“一张红票子”“一百卢布”时可看出她是愤怒的;“可我敢说,你做不到!”“玛丝洛娃说着,大声笑起来”可知在她内心对聂赫留朵夫的轻视与愤怒;当“聂赫留朵夫一面说,一面摸摸她的手”时,“她尖声叫道,气脸都变色了,从他的手里抽出手来”“她霍地站起来,嚷道”以及对聂赫留朵夫说的话,说明她的内心是愤怒到了极致。【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的能力。选文一,“他自言自语,由于内心发生的变化而暗自高兴”及自言自语的内容,关键词“他想”“他一想到怎样跟她见面”等可看出是运用了心理描写和主人公的自言自语。选文二,“聂赫留朵夫一面说,一面摸摸她的手”是动作描写,其余主要是与玛丝洛娃的对话来塑造人物的。选文三,王夫人说宝玉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等,黛玉听母亲所说与王夫人所说,这都是借他人之口介绍宝玉,是对宝玉的出场做铺垫,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乙)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 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牛、闵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夫圣,孔子不居。”(选自《孟子·公孙丑上》)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填涂。无若宋人A然B宋人有闵C其苗之D不长而揠之者E芒芒然F归G谓H其人I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体,指四肢,与成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四体”意思相同。B.事,指侍奉、赡养,与“民之从事”(《老子》)中的“事”字含义不同。C.子,指对人的尊称。如“夫子”指对年长而学问好的人的尊称。D.病,指担心、忧虑,与“贼人以利其身”(《墨子》)中的“贼”字用法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恻隐心、羞恶心、辞让心、是非心”是人应有的四种德行,读来气势酣畅。B.甲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此文借助故事,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C.乙文中对于所养之“气”是什么性质的东西,孟子认为难以用言语表述,并借用“揠苗助长”的寓言,形象地阐述了“助长”对“知言”的严重危害。D.两篇选文体现出孟子长于说理,善于论辩,逻辑严密,思路清晰。孟子“仁政”学说的德政思想继承了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发展。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2)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3)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14.试概括两则材料中,孟子所表述的儒家的思想观点。【答案】10.BEG11.D12.C13.(1)不是为着要来结交这小孩的爹娘,不是为着要在同乡朋友中间博取名誉。(2)助长浩然之气的做法,相当于把禾苗拔高,不仅没有益处,却又去伤害禾苗。 (3)有这四种萌芽却自己认为不行的人,这是伤害自己的人。14.①主张“人皆有不忍之心”,提出“四端”说——仁、义、礼、智,并将其发扬光大。②靠平时不断积累来培养浩然之气,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不要像宋国的某个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忧他家的禾苗生长太慢就去用手把禾苗拔高了的人,他疲倦地回到家,对家人说。“宋人然”是“若”宾语,其中“然”是“……的样子”,宾语后B处断开;“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为定语后置句,“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作“宋人”的定语,“者”后E处断开;“芒芒然归”,省略主语“宋人”,“芒芒然”是状语,“归”是谓语,“谓”是下句的谓语,G处断开。故BEG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句意:就好比他有四肢一样。/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B.正确。侍奉,赡养。/事情。句意:便连侍奉父母都不行。/老百姓做事。C.正确。D.错误。名词作形容词,疲惫、疲倦。/名词作动词,伤害。句意:今天累极了。/伤害别人来对自己有利。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的能力。C.“形象地阐述了‘助长’对‘知言’的严重危害”错。应该是“形象地说明了浩然之气要日积月累而非一朝一夕之功”。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内交”,结交;“要誉”,博取名誉;“乡党”,同乡,乡邻。(2)“助”,助长;“……者也”,判断句式;“揠”,拔;“非徒”,不仅。(3)“端”,萌芽;“谓”,认为;“自贼”,伤害自己。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的能力。(1)由“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可知,主张“人皆有不忍之心”;由“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可知,提出“四端”说——仁、义、礼、智,并将其发扬光大。(2)由“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可知,靠平时不断积累来培养浩然之气,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参考译文:(甲)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因为有怜爱别人的心,这就有怜爱别人的统治了。凭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运转小物件于手掌上一样容易。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其道理就在于:(譬如)现在有人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子要跌到井里去了,都有惊骇、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的心情。这种心情的产生,不是为着要来结交这小孩的爹娘,不是为着要在同乡朋友中间博取名誉,也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从这里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谦逊推让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是非之心,简直不是人。哀痛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推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人有这四种萌芽,就好比他有四肢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有这四种萌芽却自己认为不行的人,这是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就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所有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假若能够扩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不扩充,(让它消灭,)便连侍奉父母都不行。”(乙)公孙丑问:“请问夫子所擅长的是哪一方面?”孟子说:“我可以明辨是非善恶之言,我善于养护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说:“请问浩然之气是何意?”孟子说:“难以说清楚。它作为一种气来说,可谓最广大而且最刚健,用正直之道而养护却不去妨害,那么,可以充盈于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来说,与道义相匹配;如果没有这种浩然之气,就会内心 空虚而气不足。内心不要忘记,也不要揠苗助长。不要像宋国的某个人那样。宋国有个担忧他家的禾苗生长太慢就去用手把禾苗拔高了的人,他疲倦地回到家,对家人说:‘今天太劳累了,我帮助禾苗生长了。’他的儿子快步赶到了田地之中去观看,禾苗却干枯了。天下不去揠苗助长的人很少见了。助长浩然之气的做法,相当于把禾苗拔高,不仅没有益处,却又去伤害禾苗。”(公孙丑说:)“宰我、子贡擅长言谈辞令,冉牛、闵子、颜渊擅长阐述德行。孔子兼有这两方面的特长,(却还)说:‘我对于辞令,是不擅长的。’(老师既然说擅长识别言论,)那么老师已经是圣人了吧?”孟子说:“岂敢!怎么能这么说呢!当初子贡向孔子询问说:‘夫子已经可以说是圣人了吧?’孔子说:‘要说是圣人,那么,我能力不足,我只是学习的时候不满足,行教化的时候不敢说疲倦。’圣人,孔子尚且不敢自居。”(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诗歌,完成各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鹧鸪天贺铸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②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注】①阊门:苏州西门,词人旧居。②梧桐半死:枚乘《七发》中说,龙门有梧桐,其根半生半死。15.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苏词中诗人眼前的“孤坟”与贺词中的“重过阊门”均为悼亡的缘由。B.苏轼用“尘满面,鬓如霜”描绘梦境中的自己经历十年沧桑后的样子。C.贺词的“梧桐半死”“鸳鸯失伴”意在表达对梧桐、鸳鸯的悲悯之情。D.这两首词下阕,苏词重记梦怀人,贺词重写景思人,境不同而情皆深。16.苏轼、贺铸的这两首词,堪称古代悼亡诗之双绝。两首词的艺术各具特色,请结合两首词的最后两句分析。【答案】15.D16.①苏词通过设想死者的痛苦来寄托自己的悼念之情。词人设想长眠于地下的妻子每到凄清的月之夜因远离爱人独守短松冈而柔肠寸断,这份痴情苦心感人至深。②贺词通过回忆生活细节、今昔对比的方式表达对亡妻的怀念,词人独卧空房追忆妻子曾经深夜为自己补衣的情境,表达了对与他患难与共的妻子的深切怀念。 【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词内容及艺术手法能力。A.“苏词中词人眼前‘孤坟’”错误。“孤坟”不在诗人眼前,而是词人联想的形象;由题目中“记梦”可知,苏轼“悼亡”的缘由不是“孤坟”,而是“梦”。B.“描绘梦境中的自己经历十年沧桑后的样子”错误。苏轼用“尘满面,鬓如霜”描绘的是现实中的自己经历十年沧桑后的样子,不是“梦境中”。C.“表达对梧桐、鸳鸯的悲悯之情”错误。贺铸用“梧桐半死”“鸳鸯失伴”为喻,意在表达自己丧妻之后孤单悲苦的感情。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明月夜,短松冈”,是诗人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而柔肠寸断。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一个人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在这里作者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意深,痛巨,让人回味无穷。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清幽独,黯然魂销。从情感抒发上来说,更加感性动人。“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辗转难眠中,昔日妻子挑灯补衣的情景历历在目,却再难重见。这两句,前一句写自己,后一句写妻子,以夫妻间体贴关怀、情感交融的温馨生活为基础写成,用平实的细节与意象表现妻子的贤惠勤劳,以及伉俪间的相濡以沫,显得一往情深,令人感慨万千。(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青年担当国家兴盛重责,应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自勉。(2)《大学之道》中的“______”说明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而“______”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3)《<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总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即“______”,如果能做到“______”,就不会失败。(4)在《春江花月夜》中,张若虚用“______,______”两个问句领起下文对思妇和游子的相关描写。(5)《将进酒》中“______,______”表现作者对权贵的否定,又无法改变现实,只能以消极的办法反抗。【答案】①.士不可以不弘毅②.任重而道远③.致知格物④.物格而后知至⑤.常于几成而败之⑥.慎终如始⑦.谁家今夜扁舟子⑧.何处相思明月楼⑨. 钟鼓馔玉不足贵⑩.但愿长醉不愿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弘毅、慎、扁、馔。三、语言文字运用(13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微型小说大都篇幅短小,但要求结构完整,有一气呵成之感。一部作品开头和中段精彩,如果结尾贫弱,就成了狗尾续貂,令人扼腕。莫伯桑的《项链》的结尾,就有着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当那个为图一时虚荣,弄丢了项链而付出10年劳苦的玛蒂尔德,听到项链的主人说:“哎哟,我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呀,顶多也就值上500法郎……”读者无须沿着故事再往下联想,只要掉过头来回味整个故事,去体会可怜的玛蒂尔德种种偿还债务的艰辛,而对每一个细节的回味都会加深对故事结尾的深入感受。这样,小说在最后一刻把读者放到故事和思想的核心中去,读者才能感到意蕴无穷,余味不已。虽然不是所有好的小说都必定有一个精彩的结尾,但长着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尾巴的小说,必定是一篇好小说。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9.三段论是人类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方法,包括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个部分的推理。例如:大前提:凡绿色植物都含有叶绿素。小前提:菠菜是绿色植物。结论:菠菜含有叶绿素。请参照以上示例,根据语段内容,补写下面三段论的大前提和小前提。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所以《项链》是篇好小说。【答案】18.去体会可怜的玛蒂尔德偿还债务的种种艰辛,而对每一个细节的回味都会加深对故事结尾的感受。19.大前提:一部有精彩结尾的小说一定是好小说。小前提:《项链》有一个发人深省的结尾。【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有:①语序不当,“种种”是形容词性定语,“偿还债务的”是动词性定语,故“种种”应放在“ 偿还债务的”之后;②成分赘余,“加深”和“深入”语意重复,去掉“深入”。【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语言表达之逻辑推理的能力。“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原则的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大前提的小前提,且两个前提饱含共同词项,一个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本题已经给出“三段论”的结论,要求根据语段内容,补写下面三段论的大前提和小前提。结论是“所以《项链》是篇好小说”,《项链》是篇好小说必须要有一个小前提,根据语段“莫伯桑的《项链》的结尾,就有着发人深省的艺术效果……而对每一个细节的回味都会加深对故事结尾的感受”可得出《项链》是篇好小说的小前提是“《项链》有一个发人深省的结尾”。“三段论”的小前提是附属于大前提的,且两个前提包含共同词项。在结合“虽然不是所有好的小说都必定有一个精彩的结尾,但长着一个令人拍案叫绝的尾巴的小说,必定是一篇好小说”可以得出大前提是“一个有精彩结尾的小说一定是好小说”。(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从董存瑞到江竹筠,从焦裕禄到谷文昌,从黄大发到郑德荣……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浴血斗争、艰辛探索、伟大飞跃中,总有共产党员为了信念不畏牺牲,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艰苦岁月克己奉公,为国为民披肝沥胆。一代代共产党人以对真理与理想的孜孜以求,以对国家和民族的使命担当,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形塑了一个民族的心灵图景;一代代中国青年用大爱续写无私奉献,用汗水书写拼搏人生,用热血点燃激情青春。他们矗立起精神的灯塔,激励着亿万人民同心同行。这种价值追求,与百年来的革命理想、家国情怀一脉相承。红色基因只有在代代相传中才能焕发光芒,价值坐标只有牢牢锚定才不会迷失方向。20.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20.在站起来的浴血斗争中,在富起来的艰辛探索中,在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21.①三个“用……”的句式构成排比,节奏铿锵,语势强烈,突出一代代中国青年传承红色基因、奋发有为的精神追求。②将青年的精神比喻为“灯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年人对亿万人民巨大的引领和激励作用,富有感染力。【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长句变短句,根据所给句子的特点,首先选定一个句式:在……中。然后把并列的成分按照搭配关系分类,“站起来”与“浴血斗争”,“富起来”与“艰辛探索”,“强起来”与“伟大飞跃”。按照“在……中”梳理,形成三个分句:在站起来的浴血斗争中,在富起来的艰辛探索中,在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用大爱续写无私奉献,用汗水书写拼搏人生,用热血点燃激情青春”,三个句子使用“用……”句式,有节奏感,内容上“无私奉献”“拼搏人生”“激情青春”表达奋发有为的精神追求。“精神的灯塔”将青年的精神比作“灯塔”。“灯塔”具有引领作用,而青年人奋发有为的精神追求,能够激励亿万人民同心同行,生动形象地表现青年精神激励民众的作用。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懿”是美好之意。它由三个汉字组成:壹,次,心。包含着追求美好的意识或品质。壹,代表专一与持久;次,行事分轻重缓急,有条理;心,追求内心的丰盈)请综合图形的内容和寓意并结合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评价,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说文解字》中对“懿”的解释是:专久而美也。所以“懿”这个字,也多指与女性有关的德行与言行,如懿德、懿范、嘉言懿行、懿旨等。而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我们也可看出,想要实现“懿”,最重要的是需要有专久,也就是“壹”,要能做到一心一意和持久如一,既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同时,根据材料中的拆字法,也可知,需要有“次”,这里的“次”,指的是次序、主次,有理有条地去做事,而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同时,“懿”所代表的美好,并不是靠外在、他人给予的,而是靠自己充盈的内心赋予的。所以,“懿”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部位“心”。试题要求结合对题目的理解以及自身发展进行写作。对此,可以借助材料先解释“懿”中各个部首的内涵。说明一个人想要达到“懿”,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而最重要的,则是依据自己的发展,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实现“懿”。对此,可从心态和行动上进行阐述。比如,从当下而言,可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专心致志地学习,为将来打好基础。而从将来的规划而言,则可从个人爱好、国家需要等角度,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分好主次。而从心态上,则可说明今日之我与明日之我,应该如何保持好心态,为将来回报社会、报效祖国激发斗志。立意:1.“懿”言“懿”行,成美好自我于社会。2.唯有心怀大志、谨言慎行,才能“懿”行于世3.“懿”,当行于当下,心怀长远。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2-24 09:55:01 页数:19
价格:¥2 大小:80.0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