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猫》PPT课件1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3/18

4/18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七年级语文教学课件第十七课猫第1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及在家中的地位,理解作者对第三只猫的死亡所引起的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内容,感悟中心思想及蕴涵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3.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欣赏猫的图片。猫,因为它的活泼乖巧,而被许多人所喜爱。可是,著名作家、学者郑振铎却见不得猫,再也养不得猫。这是为什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郑振铎,一起解读《猫》,去探个究竟。激情导入 【课题解析】《猫》最初发表于1925年11月出版的《文学周报》第199期。它是郑振铎的早期文学作品。受五四前后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主、自由、平等等思想的影响,郑振铎已树立了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人生态度。《猫》这篇作品,正是这种人生态度的真实反映。自主预习 图片欣赏: 图片欣赏: 图片欣赏: 【走近作者】郑振铎(1898~1958),现代著名作家,文学史家。福建长乐人。“五四”时期在北京参加学生动动。1920年与沈雁冰、王统照等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主编《小说月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郑振铎远游欧洲。1958年出国访问,途中飞机失事去世。著有短篇小集《取火者的逮捕》,专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自主预习 1.字词梳理污涩(sè)红绫(línɡ)诅骂(zǔ)怅然(chànɡ)蜷伏(quán)惩戒(chénɡ)相称(chèn)怂恿(sǒnɡ)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本文初读,整体感知。《猫》 自主预习(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交流点拨】写“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2)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交流点拨】第三只猫。这只猫最终被冤枉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它让我明白自己冤屈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它的亡失让我刻骨铭心。 1.朗读课文,标记描写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完成下表。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标记描写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结局的语句,理解作品内容,完成下表。合作探究 2.作者写三次养猫的方法基本一样,都是先写什么?再写什么?【交流点拨】先写小猫的来历和特点,再写小猫的遭遇和结局。3.第三只猫难看也罢、忧郁也罢,但这都不妨碍它成长。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随之而来,猫的遭遇是什么?(跳读第17~29段)【交流点拨】被主人误认为偷吃了芙蓉鸟。合作探究 4.“我”根据什么判定芙蓉鸟是这只猫咬死的?【交流点拨】“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5.“我”的判断是否准确?是谁咬死了芙蓉鸟?根据是什么?【交流点拨】不准确。一只凶恶的黑猫把芙蓉鸟咬死了。根据是“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合作探究 6.为什么“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亡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交流点拨】因为“我”的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无处辩诉,最后死在邻家屋檐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2-10 22:00:03 页数:18
价格:¥2 大小:381.4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