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地理
>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9
2
/19
剩余1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调研试卷地理2023.11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填写清楚,并认真填涂考试号下方相应的数字。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空格中,写在试卷上无效。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抄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艺术作品《太阳隧道》位于(41°18′N,113°51′W)的沙漠中,由①②③④四块呈开放的“X”形放置的空心混凝土圆柱体组成(图1)。游客在特定日期可从管道延伸方向,欣赏日出或日落。图2为来自中国的某游客利用《太阳隧道》在北京时间8:07拍摄的照片。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图2所示日期,当地的昼长时间最接近()A.8小时B.9小时C.15小时D.16小时30分2.图2中前后两空心混凝土圆柱体分别为图1中的()A.前①后③B.前②后④C.前③后①D.前④后②【答案】1.B2.C【解析】【1题详解】该游客拍摄图2所示照片的时间为北京时间8:07,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8:07时,113°51′W时间约为16:30,此时太阳接近地平线,即将日落,昼长=2×(日落时间-12)=2×(16:30-12)=9小时,B正 确,A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根据上题可知,该日当地的昼长时间最接近9小时,昼短夜长,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图中照片正值日落,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游客拍摄图2照片时,摄像机所处位置应为位于东北方向,结合图中指向标可知,应在图1中的③位置附近,向①位置处看日落,相当于“前③后①”,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太阳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除极昼极夜区外,全球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白石山位于太行山最北端,拥有中国唯一的白云质大理岩峰林地貌。图1为白石山地质剖面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3.构成白石山峰林的主要岩石类型对应图2中的()A.①B.②C.③D.④4.据图文材料可以推测,白石山地区()A.地质历史早期以外力作用为主B.地壳可能发生了连续沉降过程C.大理岩形成时发生外力沉积作用D.峰林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作用密切【答案】3.C4.D【解析】【3题详解】由材料“拥有中国唯一的白云质大理岩峰林地貌”可知,组成白石山的岩石为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②为岩浆,①由岩浆形成,为岩浆岩;④由沉积物形成,为沉积岩。所以③为变质岩,故选C。【4题详解】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大理岩为变质岩,再结合图示侵入岩体等信息推测,白石山地区地质历史早期的 地质作用可能以内力作用为主,A错。山地的形成是地壳隆起抬升形成的,所以并非发生了连续沉降过程,B错;大理岩是内力作用中的变质作用形成的,C错。峰林地貌的形成与流水作用密切,D正确。故选D。【点睛】指向岩浆的地质作用表示重融再生,指向岩浆岩的地质作用表示冷却凝固,指向变质岩的作用表示变质作用,指向沉积岩的作用表示外力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图2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1为图2中丙区域的放大图,其中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地层界线。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5.根据图1判读丙地的构造地貌属于()A.B.C.D.6.关于图2中甲、乙两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与乙河相比,甲河结冰期更长B.与甲河相比,乙河流量季节变化更大C.与乙河相比,甲河水能更分散D.与甲河相比,乙河航运条件更好【答案】5.C6.D【解析】【5题详解】丙地岩层中间老两翼新,属于背斜,岩层向上弯曲,AD 错;根据等高线分布,等高线向高海拔地区凸出,为谷地,B错,C正确。故选C。【6题详解】区域位于南半球,与乙河相比,甲河所处纬度更低,结冰期更短,A错。与甲河相比,乙河受西风控制的时间较长,流量季节变化更小,B错。与乙河相比,甲河流域等高线更密集,水能更集中,C错。与甲河相比,乙河流域等高线更稀疏,流速相对较缓慢,航运条件更好,D正确。故选D。【点睛】背斜、向斜的判断方法:方法①:一般而言,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方法②:背斜岩层年龄中间老,两翼新,向斜岩层年龄中间新,两翼老。河流与其流入湖泊的水位差影响河流流速,进而影响流水的搬运和堆积。辫状河多发育于冲积扇和山前倾斜平原,河道经多次分叉和汇聚呈辫状。曲流河多发育于河流中下游的河漫滩平原。地质科学研究表明,当滨浅湖水位上升时,辨状河可转变为曲流河。如图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某地沉积模式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7.K地形成的河流地貌是()A.洪积扇B.槽形河谷C.“V”形河谷D.三角洲8.推测滨浅湖水位上涨时,图中辫状河转变为曲流河的过程()①辫状河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②辫状河区域与河漫滩平原落差减小,流速减慢③河漫滩平原堆积速度加快,地势抬高④滨浅湖水顶托曲流河A.④③②①B.②③④①C.④①③②D.③②①④【答案】7.A8.A【解析】【7题详解】读图可知,K地位于河流的出山口处,其形态呈扇状,所以K地的地貌类型为冲积扇或洪积扇,A正确;槽形河谷位于河流下游,“V”形河谷位于河流上游,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处,BCD错误。故选A。【8题详解】 滨浅湖水位上涨时,滨浅湖水就会顶托曲流河,使得河水的流速下降,河流所携带的泥沙堆积,河漫滩平原堆积速度加快,使得地势抬高,进而减小辫状河区域与河漫滩平原落差,减慢流速;由于流速减慢使得辫状河下蚀减弱,侧蚀加强,河道变得更加弯曲,逐渐的辫状河就转变为曲流河。故滨浅湖水位上涨时,图中辫状河转变为曲流河的过程④③②①,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流经山地河流在洪水期水量大,水流流速快,可以挟带大量的泥沙和砾石,当河流流出山口时,由于地势趋于平缓,使得水流流速减慢。此时河流的搬运能力下降,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形成扇状堆积地貌,即冲积扇或洪积扇,当多个冲(洪)积扇连接在一起时,就形成了洪积—冲积平原或倾斜平原。大气河是指大气低层里的一种长带状强水汽通道。由于受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由热带地区向极地地区输送的“大气河”的运动方向与盛行风一致。图示意垂直于大气河水汽运动方向的垂直剖面。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9.有利于“大气河”形成和发展的位置是()A.高压脊处B.低压槽处C.气旋中心D.反气旋中心10.关于剖面图及“大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速随海拔升高而降低B.美国西部山地加剧“大气河”对当地的影响C.MN的走向为东西走向D.美国加州“大气河”的水汽来源为墨西哥湾【答案】9.B10.B【解析】【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大气河”是一种长带状强水汽通道,低压槽中由于低压控制,能够形成长带状降水,B正确;高压脊处和反气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水汽形成,AD错误;气旋中心不呈带状分布,C错误。故选B。【10题详解】由图可知,风速随海拔升高先升高再降低,A错误;美国西部山地盛行西风,受西部地形的影响抬升多降水,所以山地加剧“大气河”,B正确;注意材料信息“ 由于受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影响,由热带地区向极地地区输送的大气河的运动方向与盛行风一致”,结合北半球风带分布可知,应与北半球盛行西风的方向一致,北半球盛行西风的风向为西南风,所以可知MN的走向为西南-东北走向,C错误;由于美国加州位于美国西部,受西风影响,“大气河”的水汽来源为太平洋,D错误。故选B。【点睛】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在山地迎风坡,含有水汽的空气受地形阻挡抬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降雨,降水一般从山麓向山顶呈先增多后减少的变化规律;在山地背风坡,空气下沉增温,难以形成降水,且空气下沉干绝热增温(海拔每下降100m,气温升高1℃),形成焚风效应。相对于青藏高原周边相同高度的大气来说,冬季高原近地层是冷源,形成反气旋型环流,夏季是热源,形成气旋型环流,这种环流系统的季节变换称为高原季风。如图为青藏高原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1.青藏高原高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B.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C.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D.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12.高原季风的出现对我国东部的季风环流系统产生的影响是()A.加强夏季风,减弱冬季风B.减弱夏季风,加强冬季风C.加强夏季风,加强冬季风D.减弱夏季风,减弱冬季风【答案】11.D12.C【解析】【11题详解】根据材料“相对于青藏高原周边相同高度的大气来说,冬季高原近地层是冷源,形成反气旋型环流,夏季是热源,形成气旋型环流,这种环流系统的季节变换称为高原季风”可知,高原季风形成的主导因素是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明显,D正确;气压带与风带在大陆上被切断,A错误;高原面与海洋表面高差大,距离远,B错误;高原表面植被少,季节变化影响小,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青藏高原的高原面相对于周边同高度大气来说,夏季是热源,形成气旋型环流,高原季风由四周吹向青藏高原地区,与我国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风向一致,加强了夏季风的势力;相应的,冬季高原近地面是冷源,形成反气旋型环流,高原季风由青藏高原地区吹向四周,与我国由陆地吹向海洋的冬季风风向一致,加强了冬季风的势力,综上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季风环流的简称是季风,即冬夏风或近乎风向相反的环流系统。海陆热力差异、行星风带的季节性位移、青藏高原等庞大地形的动力和热力作用是季风形成的主要因素。非洲马拉维湖常年表层温度基本在24℃~29℃,但每年7~8月,马拉维湖最南端的水域表层水温会下降到20℃左右。图1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A地降水资料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3.关于A地12月降水特征形成原因,描述正确的是()①受信风带控制②受赤道低压带控制③盛行上升气流④多地形雨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4.7~8月马拉维湖南端表层水温下降的原因()A.赤道低压控制湖区,云层厚,日照时间少B.东南信风控制湖区,表层湖水被吹离湖岸,底层冷水上泛补充C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D.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量大【答案】13.B14.B【解析】【13题详解】图示A地位非洲东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12月,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对流旺盛,降水较多,②③正确。12 月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而不是受信风带控制,其降水与地形雨关系也不大,①④错。故选B。【14题详解】7-8月份,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东南信风控制湖区,湖泊南端离岸风的吹拂下,表层湖水被吹离湖岸,底层冷水上泛补充,使水温下降。同时,7-8月份,南半球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温度低。所以7~8月马拉维湖南端表层水温下降,B正确,A错。当地纬度低,C错。当地纬度较低,周边山地海拔有限,存在高山冰雪的可能性不大,且7~8月为当地冬季,气温相对不高,冰雪融水补给量小,D错。故选B。【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中,大气环流一般影响的范围大,与降水的纬度差异有关;纬度位置一般通过大气环流影响降水。大陆沿岸地区降水会受到洋流影响,一般暖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作用。大陆局部地区降水差异多与地形有关,一般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这会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如图为北太平洋海域(局部)简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5.下列能正确表示甲海域水温特征的是()A.B.C.D.16.随着核辐射物质的扩散,下列海域可能最先发现畸形鱼的是()A.马来西亚西部海域B.加拿大西部海域C.美国东部海域D.智利西部海域【答案】15.A16.B【解析】【15题详解】 结合图示洋流分布可知,甲海域受千岛寒流影响,千岛寒流向南流,且洋流流向与海水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B选项为向北流的暖流,CD选项为向南流的暖流,均不符合题意。A选项为向南流的寒流,且寒流流经表层海区海水温度低,使得在海水表层的垂直方向上,等温线向上弯曲,故选A。【16题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核泄漏物质随日本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向东扩散至北美洲西岸,从而使得加拿大西部海域的鱼类受到核辐射影响而畸形,B正确。排放的核废水最终会受全球洋流系统影响污染全球海域,但注意题干信息“最先发现畸形鱼”,选项其他海域均不是最先发现畸形鱼的海域。故选B。【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②对渔场分布的影响:寒暖流交汇处以及上升补偿流附近,底层营养物质上涌,藻类以及浮游生物丰富,饵料充足,鱼类资源丰富。③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洋流航行速度加快且节省燃料;寒暖流相遇附近海雾较多,北极地区的冰山随洋流南下,都会影响海洋航行安全。④对污染物的影响:一方面加快了污染物的净化速度,另一方面也扩大了污染物的影响范围。如图示意2022年3~5月赤道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与常年平均值的差值分布。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7.如图中降水可能增加的地区是()①秘鲁沿海②澳大利亚东北部③北美南部④印度尼西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8.图示现象出现时,赤道附近的海-气相互作用发生异常,可能会()A.西太平洋赤道海域比东太平洋赤道海域水位低B.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减小C.打破全球水热平衡D.区域海气关系增强【答案】17.D18.D【解析】【17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地区表层海水温度较常年偏低,下沉气流增强,降水减少;赤道附近太平洋西岸地区表层海水温度较常年偏高,上升气流增强,降水增多。故位于太平洋西岸的澳大利亚东北部、印度尼西亚降水增多,②④正确;太平洋东岸的秘鲁沿海、北美南部降水减少,①③错误,D正确,ABC错误。故选D。【18题详解】西太平洋赤道海域比东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高,密度小,水位高,A错误;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的温度差异增大,B错误;图示现象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海域,不会打破全球水热平衡;因东西两侧温差增加,会使区域海气关系增强,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若某些年份赤道地区太平洋东部(秘鲁附近)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海水表层温度低于气温平均值0.5℃以上,则称为拉尼娜现象。丹霞地貌典型特征是陡崖广泛发育,许多山峰四面为陡崖,山顶平坦狭小,崖底则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如图1示意某地丹霞地貌沟谷中植被垂直分异模式,如图2示意该丹霞地貌山顶的植被分异。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9.如图1中沟谷雨林区域热量异常充足,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B.海拔低C.地形封闭D.陡崖反射阳光20.导致图2中山顶中部与外围地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水B.土壤C.热量D.坡向21.该地植被分异属于()A.纬度地带性分异B.经度带性分异C.垂直地域分异D.地方性分异【答案】19.C20.B21.D 【解析】【19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图中沟谷雨林区位于崖底,是山峰和悬崖围闭的沟谷。由于沟谷被山块包围,地形封闭,沟谷内温度较高,水分充足,也由于地形封闭,水汽和热量不易散失,所以形成湿热的小环境,该类区域也被称为“热岛+湿岛效应”,C正确;题目中没有该地区的海拔和纬度信息,AB错误;题目中没有信息说明陡崖能反射阳光,排除D选项。故选C。【20题详解】图中显示,山顶土壤中间土层较厚,土壤保水性较好,四周土层较薄,保水性差,因此导致山顶土层较厚地区分布常绿阔叶林与针叶混交林等对水分需求大的植被,而四周地区则分布硬叶小乔木和灌木等耐旱植物,B正确;山顶区域面积相对较小,降水、热量等差异较小,AC错误;材料显示植被差异主要体现在中间和四周,并没有体现在不同坡向之间的差异,D错误。故选B。【21题详解】该地植被是垂直方向发生的变化,非水平方向的,AB错误;然而垂直分异规律的分异基础需要足够相对高度,该地的相对高度较小,不足以形成垂直分异,C错误;山谷与山顶均为常绿植被,但山顶附近为硬叶小乔木,主要是由于山谷与山顶的地形差异,土壤条件差异大,导致的植被分异,所以为地方性分异规律,D正确。故选D。【点睛】地方性分异是指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规律的共同作用的基础上,自然地理环境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小范围的地域分异规律性。例如坡麓、坡面、坡顶的地貌部位差别是最重要的小尺度地域分异;再如岩性和土质的分异也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原因,在相同的地貌部位,岩性的差别可以形成不同的小环境,生长不同的植物种类。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在宁夏中卫的沙坡头地区,人们把草编织成网格状,通过设置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几年后,草格内逐渐长出沙棘等耐旱植物,流沙得到有效控制,风沙危害减少,环境整体向良性发展方向演化。图1为草方格沙障景观图,图2为该地区人工措施改善自然环境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2.根据图文信息判断,图2中①②③④分别为()A.固定流沙植被恢复涵养水源草方格沙障B.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涵养水源植被恢复C.涵养水源固定流沙草方格沙障植被恢复D.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植被恢复涵养水源23.图示各要素及地理环境的演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复杂性C.整体性D.稳定性【答案】22.D23.C【解析】【2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人们通过把草编织成网格状,设置草方格沙障来固定流沙,之后草方格内逐渐长出植被,植被可以涵养水源,使得环境得到改善。结合图文消息,改善自然环境的过程为干旱环境—流动沙丘—草方格沙障①—固定流沙②—植被恢复③—涵养水源④—环境改善。D正确,ABC错误。故选D。【23题详解】草方格沙障可增大地表粗糙度,可削减风力,减弱土壤风蚀,减少风沙灾害;粗糙地表,阻滞地表径流,增加下渗,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植被恢复;植被恢复后,地表粗糙度进一步提高,防风固沙和截留降水能力增强,同时土壤肥力逐渐提高,进一步促进植被恢复,使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以上过程体现的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C正确;该地区的自然植被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地带差异变化,没有体现差异性,A错误;图示各要素及地理环境的演化与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稳定性无关,BD错误。故选C。【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部分(四大圈层、五大要素)在太阳辐射、地球内能作用下,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地质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形成了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或系统、综合体)。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冷湖天文观测基地(39°N,93°E)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的赛什腾山区,平均海拔约4000 米。图1为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位置及周边地形简图。图2为学生绘制的冷湖天文基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材料二上海(31°N,121°E)某学校的学生于2023年6月15日至8月15日到赛什腾山区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地理考察活动。(1)根据材料,分析赛什腾山顶建设世界顶级天文观测基地的优势条件。(2)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析“北京时间6月15日19:48同学们到达冷湖镇时天空依然明亮,而自己的家乡上海已华灯初上”现象。(3)考察活动期间,某学生为冷湖天文基地正午物影变化绘制了一张示意图(图2)。判断该图是否合理,并用图中信息举两个例子说明理由,再绘制正确的示意图。【答案】24.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水汽少,夜间晴天较多,适宜天文观测;周边人口城市稀少,光污染少。25.该地比上海纬度高,此时为夏季,其白昼时间更长;该地位于上海西侧,日落时间更晚。26.不合理。方位: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物影一年四季都应该朝偏北方向,例如图中8月15 日画的物影方向应该朝北;长短: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此时物影应该最短。绘图如下:【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天文观测条件分析,时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文字资料可知,该地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边缘,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区域深居高原内陆,气候干旱,水汽少,夜间晴天较多,适宜天文观测;区域地理位置偏僻,地广人稀,周边人口城市稀少,城市灯光少,光污染少,适合天文观测。小问2详解】从图中来看,该地地位于40°N附近,比上海(约30°N)纬度更高,从题目给的时间来看,此时为6月份,为夏季,北半球纬度高的地区白昼时间更长;其次,该地经度位于95°E以西,位于上海的西侧,其日落时间更晚。故北京时间6月15日19:48上海已华灯初上,该地天空依然明亮。【小问3详解】图中包含正午日影方位和长度,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正午影子方位来看,该地纬度较高,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其正午物影一年四季都应该朝偏北方向,而图中8月15日画的物影朝向了南方,其朝向应该朝北,方位不合理;从正午影子长短来看,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高度已经达到最大值,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物影应该最短,而图中6月22日前后正午日影较长,长度不合理。综合方位和影长来看,该同学所画图不合理。从6月15日-8月15日,当地正午日影始终朝向正北。同时,6月15日-6月22日,直射点北移,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正午日影变短,夏至日达 到最短。从6月22日-8月15日,直射点南移,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正午日影变长。绘图如下: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天山西北部的山间封闭盆地内,湖面海拔为2073m,最大水深为92m,平均水深为46.4m,年均水温为7.1℃是典型的冷水湖。近年来,湖区面积变化明显。材料二(1)完成赛里木湖流域陆地水体中主要水体之间的补给示意图。 A______B_______C______(2)分析赛里木湖为冷水湖的原因。(3)简述赛里木湖面积总体变化趋势,并说明赛里木湖面积不断变化对湖泊及周边地区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答案】(1)①.冰川与降雪②.河流③.地下水(2)海拔高,气温较低,全年水温低:纬度高,冬季漫长,水体散热多,夏季短促,热量积累少:冰雪融水补给,湖泊冷水补给量大。(3)趋势:面积增大。负面影响:湖水水位上涨破坏湿地和草地,导致植被退化减少;草场营养物质及牲畜排泄物被直接带入湖泊增多,导致湖泊水质变差;湖岸侵蚀加剧,湖岸崩塌,改变原有生态环境;淹没周围大量草地、湿地,使得大量鸟类栖息地减少;淹没周围公路、耕地、草场、建筑等,影响人类生产生活。【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陆地水源的相互补给,湖泊的水文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原理和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境内天山内部山间盆地,其地势中间低,四周高,降水少,湖水主要来源于注入湖泊的河流和地下水,河流和地下水受高山冰雪融水以及山区降雪补给。湖泊和地下水,地下水和河流之间相互补给(注意该地河流与湖泊是单向补给,河流补给湖泊)。具体补给关系如下图:【小问2详解】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赛里木湖湖面海拔为2073米,湖泊海拔高,气温低,全年水温较低。其次,区域所处纬度较高,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使得水体散热消耗多,而夏季积累的热量少,湖泊温度低。结合前面分析可知,湖泊最终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冷水补给量大,所以赛里木湖为冷水湖。【小问3详解】 结合图示总趋势线可知,赛里木湖面积总体变化趋势为面积增大。赛里木湖面积扩大,湖水水位上涨,改变了原有的湿地环境,由图可知,该湖西部,湖岸较为平缓,湖水上涨会淹没湖岸和草地,导致植被退化;湖岸草地植被被淹,在湖中腐烂分解,加之牲畜排泄物进入湖泊,导致湖泊水质变差;图中显示,该湖南北两侧湖岸较陡,湖水水位上升,会导致湖岸侵蚀加剧,引发湖岸崩塌,改变原来的生态环境;草地、湿地被淹没,使得大量鸟类失去原有的栖息环境,从而影响生物的多样性;同样,湖水水位上涨,也会淹没湖岸周围公路、耕地、牧场、建筑等,影响人类生产生活。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札达盆地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的象泉河流域,南隔喜马拉雅山脉,北部为阿伊拉日居山脉,夏季降水集中且异常干热。大约500万年前该地断陷成湖,后经历了百万年的地质变迁,形成了典型的流水侵蚀土林地貌。材料二 (1)据图比较札达盆地南北两侧坡度特征的差异,并解释南坡特征的成因。(2)根据材料,推测500万年以来土林形成的地质过程。(3)一般认为土林留存时间较短,但有学者结合当地条件,认为札达土林会留存较长时间,试为学者的观点提供论据。【答案】(1)南坡陡峭,北坡和缓。成因: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影响,喜马拉雅山抬升明显,从而造成札达盆地南坡陡峭的特征。(2)周边河流带来大量泥沙,沉积在湖底,形成(巨厚)沉积层;山脉的加速抬升,(湖区变干,加上湖水外泄)湖泊干涸,湖底出露,形成札达盆地;象泉河水及短促夏季降水,冲刷土层,平坦高原湖盆沉积层被切割成土林。(3)札达盆地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少,流水侵蚀作用总体较弱;盆地及其周边植被不发育,土林很少遭受植物根劈作用的破坏;地处干旱区,人类活动较少;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土林的保护。【解析】【分析】本题以札达土林自然保护区为背景材料设置三小问,涉及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成因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原理和规律以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思维以及区域认知的素养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小问1详解】据图可知,南北两侧坡度特征的差异是南坡陡峭,北坡和缓。南坡坡度陡峭的成因:结合板块分布等基础知识可知,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影响,喜马拉雅山抬升明显,坡度陡峭,从而造成札达盆地南坡陡峭的特征。【小问2详解】注意材料信息“夏季降水集中且异常干热。大约500万年前该地断陷成湖,后经历了百万年的地质变迁,形成了典型的流水侵蚀土林地貌”。由此可知,500万年以来土林形成的地质过程是:湖盆及河床接受沉积,堆积大量沉积物并形成沉积岩;之后受内力作用,地壳抬升,湖水外泄,湖泊干涸,湖底沉积岩石裸 露于地表,形成札达盆地;象泉河水及短促夏季降水,冲刷土层,平坦高原湖盆沉积层被切割成土林,岩石裸露,受到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土林”。【小问3详解】札达盆地日照时数长,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地表入渗条件比较差,因此流水侵蚀作用较弱,对土林的破坏较小。其次,札达盆地干热少雨,土壤有机质缺乏,不利于植物生长发育,使形成的土林不会过多遭受植物根劈作用的破坏,进而可以得到完整的保存。再次,区域地理位置闭塞,自然环境恶劣,人口稀少,人类活动少,人类活动对土林的破坏少;最后,人类的相关保护措施也有利于土林的保存,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注意图示信息“札达土林自然保护区景观图”)。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江苏省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宁夏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浙江省浙东北联盟(ZDB)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
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荣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12-08 14:40:02
页数:19
价格:¥2
大小:8.72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