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地理
>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附解析)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0
2
/30
剩余2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班级姓名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年5月30日,翘盼已久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天宫”(距离地球约400千米)。完成下面小题。1.与中国空间站直接所属的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A.银河系B.太阳系C.地月系D.河外星系2.神舟十六号航天员身着舱外航天服完成舱外应用设施的安装,推测舱外航天服的主要功能是()①隔绝高低温②保持压力平衡③防强辐射④减轻失重感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航天员出舱时观察不到的是()A.蓝色地球B.繁星闪烁C.明亮舱体D.流星现象金星有着浓厚的大气层,二氧化碳占96%以上,绕日公转周期224.7天。“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此时金星、月球与地球排成一条直线,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图为太阳系部分天体及其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与地球相比,金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A.表面温度低B.缺乏液态水C.公转周期短D.氧气浓度大2020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完成下面小题。6.北斗卫星在宇宙中作业所利用的主要能源是()A.石油B.太阳能C.核能D.天然气7.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测速外,还能够提供的服务有①授时②气温异常监测③农作物长势监测④通信服务()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特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来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完成下面小题。8.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A.生物的出现B.水体的运动C.风的形成D.火山的喷发9.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A.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B.上海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D.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图是NASA拍摄的“太阳笑脸图”。如果你把头向左边倾斜,你从这张照片上会清楚地看到太阳的“两只眼睛”“鼻子”“嘴”。随着树龄学的发展,科学家们注意到树木的生长与太阳“笑脸”活动周期也存在关联性。完成下面小题。 10.图中耀眼的“两只眼睛”代表的太阳活动类型及分布位置分别可能是()A.耀斑、光球层B.黑子、光球层C.耀斑、色球层D.黑子、色球层11.太阳活动与树木生长的关联性主要说明了太阳活动影响()A.地球的气候B.极光的产生C.无线电通信D.季节的更替地震波是人们了解地震的重要手段,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图(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完成下面小题。12.能穿过地核的地震波是()A.W₁和W₂皆可B.两者皆无法通过C.W₂D.W₁13.若某地震台站测得纵波、横波到达时间相差4分钟,则该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A.2000kmB.2500kmC.3000kmD.3500km图为某地自然景观图片。完成下面小题。 14.该景观所呈现的地球外部圈层有()A.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C.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水圈、生物圈、大气圈15.该景观图中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的圈层要素是()A.瀑布B.岩石C.树木D.大气下图示意地球上部分动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完成下面小题。16.两栖类动物物种最繁盛的地质年代是()A.新生代B.古生代C.中生代D.元古宙17.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生物发展阶段开始进入()A爬行动物时代B.两栖动物时代C.哺乳动物时代D.裸子植物时代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完成下面小题。18.百岁兰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早可能是()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 19.百岁兰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主要是有利于()A.呼吸作用B.吸收水分C.减少蒸发D.光合作用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0.该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可能是()A.全年高温B.地势起伏小C.夏季多暴雨D.地表碎屑物质少21.为防御此类地质灾害,该地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图示意不同年份尼亚加拉瀑布位置。完成下面小题。22.据图判断PQ两点水面海拔()A.汛期时P>QB.枯水期时P>QC.全年Q>PD.全年P>Q23.造成尼亚加拉瀑布不断移动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冰川沉积D.流水沉积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千米)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三个测量点从下游到上游的排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甲、丙、乙25.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A.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C.溯源侵蚀导致河床变高D.流水堆积导致河床变高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下图为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沙障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图中沙障的作用主要是()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③使用秸秆,降低沙障成本④增加蒸腾作用,提高降水量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7.修建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铁路免受风沙掩埋B.减少沙坡头荒漠化C.降低水土流失发生几率D.提高秸秆利用效率荆江河段地处江汉平原,以藕池口为界,分上、下荆江。上荆江属微弯曲河道,两岸发育众多的扇状 地貌。下荆江属高弯曲河道“九曲回肠”,经自然或人工裁弯取直后,形成众多的牛轭湖。图为荆江段河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8.上、下荆江河道自然弯曲程度差异明显,可能是因为()A.地形差异B.河岸岩性差异C.流量差异D.沿岸植被不同29.下荆江裁弯取直后带来有利影响是()①增大了河流流量②改善了航运条件③增加了湿地面积④减少了泥沙淤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见图),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完成下面小题。30.形成“鼓浪石”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海浪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31.图中显示的由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岩洞B.岩石C.海滩D.三角洲图为①、②两个典型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2.图中①、②两个典型地貌分别属于() A.风成地貌、流水地貌B.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C.海岸地貌、冰川地貌D.冰川地貌、风成地貌33.图中①、②两个典型地貌形成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B.侵蚀C.搬运D.堆积34.②地貌景观最可能广泛分布于我国的()A.江南丘陵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当冰川的终端位置暂时稳定时,冰碛物在冰川前缘堆积形成的弧形垄状地貌,称为终碛垄。终碛垄是古冰川停滞位置的一个重要标志,若冰川在后退过程中有多次停顿,则会形成多条终碛垄。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山岳冰川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5.与流水堆积地貌相比,终碛垄组成物质特征是()A.分选性好B.磨圆度好C.棱角分明D.大小均匀36.图示地区终碛垄由乙到甲的位置变动过程中,气候()A.逐渐变冷B.逐渐变暖C.冷暖交替D.持续稳定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下图中的甲、乙分别示意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和喀斯特地貌构成。完成下面小题。37.图甲中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②③①④38.乙图喀斯特地貌中的()A.a为石林,流水堆积作用形成B.c为溶洞,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d为地下暗河,流水堆积作用形成D.e为石钟乳、f为石笋,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桑干河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流经王家湾峡谷段时河道蜿蜒曲折,河床有大量沉积物。两岸是Ⅴ形狭谷 叠置于U形宽谷之上的“谷中谷”地貌。图为“谷中谷”地貌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39.推测“谷中谷”的形成过程是()①早期河流侧蚀作用明显,下蚀较弱,形成宽谷②早期河流堆积作用明显,形成宽谷③后期河流堆积作用较弱,侧蚀增强,形成狭谷④后期河流下蚀作用增强,形成狭谷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0.图中黄土形成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D.风力堆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题,共40分)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1)图中小行星带位于____和____之间(填天体名称),C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F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2)此图反映出来的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是:____。(3)地球上存在生命除了外部条件还有自身条件,请写出自身条件。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数据显示,日本富士山周围的地壳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裂缝和变形,这被视为富士山即将喷发的前兆,并可能出现大地震。这一消息在日本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下图为富士山和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1)富士山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物质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填数字),该层以上是坚硬的____圈。(2)④为____层,该层属于的地球圈层是____。(3)图中A为____面,B为____面,D为____。(4)当发生地震时,地震波向下经过A界面时,纵波和横波速度____;地震波经B界面时,纵波的速度____,横波则____,表明D圈层的物质状态是____。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北某中学为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了“研学在路上”实践活动。下图分别为研学路线及沿途所拍照片。(1)А地貌名称是____,可能拍摄于____地(填数字),指出其形成条件。____(2)B地貌名称是____,可能拍摄于____地(填数字),简述其主要特点____。(3)C地貌可能拍摄于____地(填数字),分析其地貌特点的形成原因。____(4)D地貌名称是____,结合该地貌相关示意图(下图),描述其主要特点。____ 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班级姓名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年5月30日,翘盼已久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中国空间站“天宫”(距离地球约400千米)。完成下面小题。1.与中国空间站直接所属的天体系统级别相同的是()A.银河系B.太阳系C.地月系D.河外星系2.神舟十六号航天员身着舱外航天服完成舱外应用设施的安装,推测舱外航天服的主要功能是()①隔绝高低温②保持压力平衡③防强辐射④减轻失重感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航天员出舱时观察不到的是()A.蓝色地球B.繁星闪烁C.明亮舱体D.流星现象【答案】1.C2.A3.B【解析】【1题详解】结合材料可知,空间站从地球出发进入太空,绕着地球进行运转,中心天体是地球,故其位于等级最低、范围最小的地月系,C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系和银河系的等级高于地月系,AB错误;空间站不在河外星系,D错误。故选C。【2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太空无大气层保护,太阳辐射没有经过削弱会直接照射到宇航员,温度极高,所以舱外航天服需耐高温,①正确;宇宙为真空环境,无风,也无气压,保持适宜的压力,调节宇航服内的气压使宇航员处于适宜的工作环境,②正确;宇宙空间物质会有强烈的辐射,故舱外航天服需防辐射,③正确; 失重是宇宙环境造成的,舱外航天服不能减轻失重感,④错误。故选A。【3题详解】当星光穿过地球的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不均匀的密度和温度变化,光线会发生折射,导致星星的亮度看起来有所发生变化,但是在外部太空,航天员出舱时观察不到闪烁的星星,B正确;地球是蓝色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地球表面被水覆盖,海水散射蓝光,航天员出仓可以看到蓝色地球;太阳照射下船体受到光的反射,航天员可以观察到船体明亮;流星就是陨石与大气摩擦,然后产生高温燃烧才会发热发光,航天员出舱时能够观察到流星现象,ACD错误。故选B。【点睛】形成天体系统两个缺一不可的必要条件:①至少两个天体;②天体之间有相互作用力,相互绕转。金星有着浓厚的大气层,二氧化碳占96%以上,绕日公转周期224.7天。“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此时金星、月球与地球排成一条直线,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图为太阳系部分天体及其轨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4.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与地球相比,金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可能是()A.表面温度低B.缺乏液态水C.公转周期短D.氧气浓度大【答案】4.C5.B【解析】【4题详解】根据材料“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此时月球位于地球与金星之间,且三者位置呈一直线,因此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②③位置,C正确;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①④位置和②④位置时,月球不在地球和金星中间,BD错误;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①③位置时,月球虽然在地球、金星中间,但三者位置不呈一直线,A错误。故选C。【5题详解】金星是地内行星,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近,温度更高,液态水无法存在,A错误,B正确;公转周期与存在生命没有必然关联,C错误;金星的大气主要是温度较高的二氧化碳组成,D错误。故选B。 【点睛】金星的大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组成,还包括少量的氮气、水蒸气、氩气和一些硫酸颗粒。大气层非常厚重,厚度约为地球大气层的100倍。2020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五十五颗导航卫星,暨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完成下面小题。6.北斗卫星在宇宙中作业所利用的主要能源是()A.石油B.太阳能C.核能D.天然气7.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测速外,还能够提供的服务有①授时②气温异常监测③农作物长势监测④通信服务()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6.B7.C【解析】【6题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卫星在太空中作业主要利用的能源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发电产生的能源,依靠的是太阳能,排除ACD。故选B。【7题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导航卫星可以提供授时、定位、测速、通信等服务,①④正确,气温异常监测是气象卫星,②错,农作物的监测是遥感,④错,排除ABD。故选C。【点睛】地理信息系统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特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来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完成下面小题。8.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生物的出现B.水体的运动C.风的形成D.火山的喷发9.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A.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B.上海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D.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答案】8.D9.B【解析】【8题详解】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主要能量来源,为生物的生长提供了光和热,为大气循环、水循环提供动力,因此生物的出现、水体的运动、风的形成都与太阳辐射有关,A、B、C错误;火山喷发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与太阳辐射无关,D正确。故选D。【9题详解】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A错误;上海常规能源短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推广太阳能屋顶能缓解能源紧缺,B正确;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但能量较为分散,C错误;上海处于东部季风区,降水较多,太阳能资源蕴藏量一般,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太阳辐射能是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图是NASA拍摄的“太阳笑脸图”。如果你把头向左边倾斜,你从这张照片上会清楚地看到太阳的“两只眼睛”“鼻子”“嘴”。随着树龄学的发展,科学家们注意到树木的生长与太阳“笑脸”活动周期也存在关联性。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耀眼的“两只眼睛”代表的太阳活动类型及分布位置分别可能是()A.耀斑、光球层B.黑子、光球层C.耀斑、色球层D.黑子、色球层11.太阳活动与树木生长的关联性主要说明了太阳活动影响() A.地球的气候B.极光的产生C.无线电通信D.季节的更替【答案】10.C11.A【解析】【10题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太阳的“两只眼睛”比较亮,说明是太阳色球层上的耀斑爆发,C正确,A错误;黑子在太阳上颜色偏暗,不会是“两只眼睛”颜色偏亮,B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树木的生长直接受地球气候影响,因此,太阳活动与树木生长的关联性主要说明了太阳活动导致地球上的气候变化,A正确;极光、无线电短波并不影响树木的生长,BC错误;季节的更替是由地球的公转所引起的,与太阳活动无关,D错误。故选A。【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使气候产生波动引发水旱灾害等。地震波是人们了解地震的重要手段,图为地震波典型时距曲线图(表示地震时纵波和横波到达不同地震台站所需的时间)。完成下面小题。12.能穿过地核的地震波是()A.W₁和W₂皆可B.两者皆无法通过C.W₂D.W₁13.若某地震台站测得纵波、横波到达时间相差4分钟,则该台站的震中距最接近()A.2000kmB.2500kmC.3000kmD.3500km【答案】12.C13.B【解析】 【12题详解】地核指从地下2900km古登堡界面以下向内到地心的地球核心部分。图中W2到达距离震中距5000km用时较少,波速更快,应该是纵波,W1是横波;外核不能传播横波、纵波波速明显下降,外核呈液态;因此能穿过地核的波是W2,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题详解】据图可知,震中距为2000km时,纵波、横波到达时间差不到4分钟;震中距为2500km时,纵波、横波到达时间差约为4分钟;震中距为3000km时,纵波、横波到达时间差超过4分钟;震中距为3500km时,纵波、横波到达时间差约为6分钟。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纵波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介质中都可以传播,速度也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介质中传播,速度比较慢。图为某地自然景观图片。完成下面小题。14.该景观所呈现的地球外部圈层有()A.水圈、岩石圈、生物圈B.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C.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水圈、生物圈、大气圈15.该景观图中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的圈层要素是()A.瀑布B.岩石C.树木D.大气【答案】14.D15.C【解析】【14题详解】图示景观中的流水体现了水圈,河流两岸植被体现了生物圈,河床和河底的岩石体现了岩石圈,空中的大气体现了大气圈,因此图示景观体现出的所有地球圈层有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但是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属于外部圈层,D正确,ABC错误。故选D。【15题详解】地球的圈层结构中,瀑布属于水圈,岩石属于岩石圈,大气属于大气圈。在景观图中,花草树木属于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C正确,ABD错误。 故选C。【点睛】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加上内部圈层的岩石圈,共同组成地表四大圈层,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地表环境的有机整体。下图示意地球上部分动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完成下面小题。16.两栖类动物物种最繁盛的地质年代是()A.新生代B.古生代C.中生代D.元古宙17.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生物发展阶段开始进入()A.爬行动物时代B.两栖动物时代C.哺乳动物时代D.裸子植物时代【答案】16.B17.C【解析】【16题详解】读图可知,新生代两栖类动物种类虽然有增多趋势,但与古生代后期相比,种类较少,不是最繁盛的地质年代,A错误;两栖类出现在古生代后期,古生代后期图中两栖类的横向宽度最宽,表示此时两栖类动物种类最多,因此古生代后期属于两栖动物最繁盛的地质年代,B正确;图中显示,中生代早期两栖类动物种类开始减少,不是最繁盛的地质年代,C错误;元古宙时期,两栖类动物还没有出现,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图中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哺乳动物时代,宽度最大,C正确;爬行动物时代繁盛期在中生代,A错误;两栖类出现在古生代后期,不在新生代,B错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期是中生代,最早出现的时期是古生代晚期的二叠纪,D错误。 故选C。【点睛】新生代被分为三个纪:古近纪和新近纪和第四纪。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较短,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完成下面小题。18.百岁兰出现的地质年代最早可能是()A.元古宙末期B.古生代末期C.中生代末期D.新生代末期19.百岁兰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主要是有利于()A.呼吸作用B.吸收水分C.减少蒸发D.光合作用【答案】18.B19.B【解析】【18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百岁兰为裸子植物,裸子植物盛行于中生代,而裸子植物出现地质年代最可能出现于古生代末期,盛行于中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19题详解】沙漠地区降水少,夜间地表附近冷却速度快,地表附近水汽易凝结,气孔夜间张开可吸收水分,不是为了呼吸作用,B正确,A错误;当地白天气温高,蒸发大,夜间蒸发较弱,C错误;夜间没有太阳辐射,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水分、空气、光照、土壤酸碱度、土壤微生物。空气和水分是最重要的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其次是光照,充足的光照可以让植物进行充足的光合作用,来积累养分促进生长;土壤的酸碱度、微生物会根据植物是否适应来促进或者抑制植物生长。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0.该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可能是()A.全年高温B.地势起伏小C.夏季多暴雨D.地表碎屑物质少 21.为防御此类地质灾害,该地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20.C21.C【解析】【20题详解】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示地区较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且季节性明显,而我国夏季降水量较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是引发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C正确;图示区域并未明确在我国何处,无法判断是否全年高温,排除A;泥石流和滑坡发生在地势起伏大的山区,B错误;泥石流发生需要地表碎屑物质多,D错误。故选C。【21题详解】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加强植被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的功能,可有效减少泥石流滑坡的形成,①正确;修建水利工程和清除河道淤泥主要是治理洪涝灾害的措施,对地质灾害影响不大,②④错误;修建护坡工程可减少坡面碎屑物掉落,有效减少泥石流滑坡的形成,③正确。①③正确,故选C。【点睛】泥石流是一种突然爆发的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主要发生在地质不良、地形陡峻的山区,一般来说,形成泥石流有三个条件:一是有较集中的不稳定的松散土石物质;二是有突发而急骤的水流;三是有易于汇水和较陡的地形。图示意不同年份尼亚加拉瀑布位置。完成下面小题。22.据图判断PQ两点水面海拔()A.汛期时P>QB.枯水期时P>QC.全年Q>PD.全年P>Q23.造成尼亚加拉瀑布不断移动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冰川沉积D.流水沉积【答案】22.C23.B【解析】 【2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瀑布的位置变化反映了溯源侵蚀。根据边界线的年份,可知Q在源头方向,为陡崖顶部,海拔高,故PQ两点水面海拔全年Q>P,C正确,ABD错误,故选C。2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造成尼亚加拉瀑布不断移动的最主要地质作用流水的溯源侵蚀作用,瀑布是典型的流水侵蚀地貌,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瀑布是流水经过岩性不同的河床时,河流从坚硬的岩石河床流向比较柔软的岩石河床,较软的岩石河床很可能的侵蚀更快,使得两种岩石类型相接处的坡度变陡,从而形成瀑布,这是形成瀑布的最常见的原因。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千米)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4.三个测量点从下游到上游的排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丙、甲、乙D.甲、丙、乙25.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最可能原因是()A.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C.溯源侵蚀导致河床变高D.流水堆积导致河床变高【答案】24.B25.D【解析】【24题详解】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丙海拔最高,乙海拔最低,所以三个测点从下游到上游的排序依次为乙甲丙,B正确,排除ACD。故选B。【25题详解】 读图可知,乙处位于河流下游,河床海拔升高,宽度变宽,下游河流流速变慢,外力沉积作用使得河床升高,侧蚀作用使河床变宽,D正确,A错误;下蚀和溯源侵蚀会使河床海拔下降,洪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会使河床降低,BC错误。故选D。【点睛】河流自海拔高处流向海拔较低处,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下图为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沙障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图中沙障的作用主要是()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③使用秸秆,降低沙障成本④增加蒸腾作用,提高降水量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7.修建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铁路免受风沙掩埋B.减少沙坡头荒漠化C.降低水土流失发生几率D.提高秸秆利用效率【答案】26.A27.A【解析】【26题详解】草方格沙障主要具有两大功能,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的存活。故A正确;降低成本和提高降水量不是主要作用,故③④排除;故排除B、C、D,选择A。【27题详解】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是为了保护包兰铁路不受风沙掩埋,A正确;图示沙障已经位于荒漠地区,不能减少沙坡头荒漠化,B错误;图示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土流失几率小,C错误;沙障固沙是一种防治土地沙化的一种工程措施,不是为了提高秸秆利用效率,D错误。故选择A。 【点睛】草方格治沙的原理:形成防风墙,削弱风力,草能够储存水分,提高沙层的含水量,利于其他植物进行生长,有效防止风沙土地荒漠化是一直存在的环境问题,困扰的社会的生存发展,而风沙运动引起的土壤风蚀是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而草方格沙障目前是一种有效的防风固沙,并能有效保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从而达到治沙的方法;荆江河段地处江汉平原,以藕池口为界,分上、下荆江。上荆江属微弯曲河道,两岸发育众多的扇状地貌。下荆江属高弯曲河道“九曲回肠”,经自然或人工裁弯取直后,形成众多的牛轭湖。图为荆江段河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8.上、下荆江河道自然弯曲程度差异明显,可能是因为()A.地形差异B.河岸岩性差异C.流量差异D.沿岸植被不同29.下荆江裁弯取直后带来的有利影响是()①增大了河流流量②改善了航运条件③增加了湿地面积④减少了泥沙淤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28.B29.D【解析】【28题详解】荆江河段地势低平,河流流速缓慢,流水搬运能力弱,泥沙堆积较多,河流两岸大多为砂质岩层,易被流水侧向侵蚀进而发生河岸崩塌,从而改道。上荆江属微弯曲河道,河流侧向侵蚀作用较弱,说明两岸岩层较硬,相对不易被侵蚀,下荆江属高弯曲河道“九曲回肠”,说明两岸岩层较软,相对容易被侵蚀,所以是河岸岩性差异导致上下荆江河道自然弯曲差异明显,B正确。上、下荆江河段空间尺度较小,地形、流量、沿岸植被差异不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29题详解】江心沙洲属于河流沉积地貌,是由于流水流速下降形成的泥沙淤积,下荆江裁弯取直后,利于河水下泄,会减少沉积物在河曲地段沉积,利于船舶通行,改善航运条件;因沉积物减少,江心洲可能退化为水下砂体,②④正确;裁弯取直并不能增加河流径流量,①错误;河道裁弯取直后河流流经区域减少,湿地面积有所减少,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D。 【点睛】河道裁弯取直是指在过度弯曲河段(河环)上的狭颈处,开挖引河,加速河道由弯趋直的工程措施。弯道环流使凹岸冲刷、凸岸淤积,在一定条件下将导致河道蜿蜒曲折,经常蠕动。上下河湾发展可导致相邻两河湾的凹岸逐渐接近而形成狭颈。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见图),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完成下面小题。30.形成“鼓浪石”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海浪侵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31.图中显示的由海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岩洞B.岩石C.海滩D.三角洲【答案】30.A31.C【解析】【30题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可知形成“鼓浪石”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海浪侵蚀,排除BCD。故选A。【31题详解】海水堆积地貌主要为沙滩,C正确;岩洞为海水侵蚀形成,排除B;岩石是地质作用形成的,排除B;三角洲是河流堆积地貌,排除D。故选C。【点睛】根据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为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两大类。侵蚀地貌是岩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堆积地貌是近岸物质在波浪、潮流和风的搬运下,沉积形成的各种地貌。按海岸的物质组成及其形态,可分为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图为①、②两个典型地貌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2.图中①、②两个典型地貌分别属于()A.风成地貌、流水地貌B.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C海岸地貌、冰川地貌D.冰川地貌、风成地貌33.图中①、②两个典型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B.侵蚀C.搬运D.堆积34.②地貌景观最可能广泛分布于我国的()A.江南丘陵B.黄土高原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答案】32.C33.B34.D【解析】【32题详解】读图可知,①位于海边,属于海岸地貌,②地区有冰斗和角峰,是冰川侵蚀地貌,C正确。两个典型地貌的形成与风力作用以及流水作用影响较小,不是风成地貌、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ABD错误。故选C。【33题详解】图中①为海浪侵蚀地貌,②为冰山侵蚀地貌,因而都属于侵蚀作用,B正确;两个典型地貌的形成与风化、搬运、堆积作用形成关联性不大,ACD错误。故选B。【34题详解】图中②为冰川侵蚀地貌,常见于寒带地区或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区,四个选项中只有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冰川地貌分布,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当冰川的终端位置暂时稳定时,冰碛物在冰川前缘堆积形成的弧形垄状地貌,称为终碛垄。终碛垄是古冰川停滞位置的一个重要标志,若冰川在后退过程中有多次停顿,则会形成多条终碛垄。图为我国西北某地山岳冰川地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5.与流水堆积地貌相比,终碛垄组成物质的特征是()A.分选性好B.磨圆度好C.棱角分明D.大小均匀36.图示地区终碛垄由乙到甲的位置变动过程中,气候() A.逐渐变冷B.逐渐变暖C.冷暖交替D.持续稳定【答案】35.C36.B【解析】【35题详解】分析材料可知,终碛垄是冰碛物在冰川前缘堆积形成的弧形垄状地貌。与流水堆积地貌有严格的分选性相比,冰川沉积物棱角分明,圆度差,无明显的层状结构,沉积物颗粒大小杂乱无章,分选性差,C正确,ABD错误。故选C。【36题详解】“若冰川在后退过程中有多次停顿,则会形成多条终碛垄”与甲乙的位置相结合可判定,终碛垄由乙到甲的位置,冰川后退。冰川后退是气候逐渐变暖所致,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冰川沉积的物质具有以下特点:皆由碎屑物组成;大小混杂,缺乏分选性,经常是巨大的石块或细微的泥质物的混合物;碎屑物无定向排列,扁平或长条状石块可以呈直立状态;无成层现象;绝大部分棱角鲜明;有的角砾表面具有磨光面或冰擦痕,擦痕的长短不一,大的擦痕长数十厘米以上,小的擦线细似头发丝。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下图中的甲、乙分别示意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和喀斯特地貌构成。完成下面小题。37.图甲中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②③①④38.乙图喀斯特地貌中的()A.a为石林,流水堆积作用形成B.c为溶洞,流水侵蚀作用形成C.d为地下暗河,流水堆积作用形成D.e为石钟乳、f为石笋,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答案】37.C38.B【解析】【37题详解】 喀斯特地貌是在湿热的环境下可溶性岩石受流水溶蚀作用发育形成的。石灰岩是海相沉积形成的,形成于海洋环境①;后由于地壳运动,地壳抬升,沉积在海底的石灰岩层露出海面,出现在地表④;由于所在区域降水较丰沛、夏季高温,所以可溶性岩石受风化、流水侵蚀、化学溶蚀等作用,逐渐发育喀斯特地貌景观②;地上发育石林、石峰,地下发育溶洞、石笋、石钟乳等景观③。故喀斯特地貌形成的顺序为①④②③。综上所属,正确顺序是C,ABD错,故选C。【38题详解】图乙中a为石林,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A错。图中c为溶洞,溶蚀形成的,属于流水侵蚀作用,B正确。图中d为地下暗河,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而非流水堆积作用,C错。图中ef为石钟乳和石笋,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D错。故选B。【点睛】喀斯特地貌分地表和地下两大类,地表有石芽与溶沟,喀斯特漏斗,落水洞,溶蚀洼地,喀斯特盆地与喀斯特平原,峰丛、峰林与孤峰;地下有溶洞与地下河,暗湖等。喀斯特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其集中分布于桂、黔、滇等省区,川、渝、湘、晋、甘、藏等省区部分地区亦有分布。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其他地区主分布于波黑迪纳拉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区、澳大利亚南部、美国中东部、大安的列斯群岛和越南中北部地区。桑干河上游流经黄土高原,流经王家湾峡谷段时河道蜿蜒曲折,河床有大量沉积物。两岸是Ⅴ形狭谷叠置于U形宽谷之上的“谷中谷”地貌。图为“谷中谷”地貌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39.推测“谷中谷”的形成过程是()①早期河流侧蚀作用明显,下蚀较弱,形成宽谷②早期河流堆积作用明显,形成宽谷③后期河流堆积作用较弱,侧蚀增强,形成狭谷④后期河流下蚀作用增强,形成狭谷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40.图中黄土形成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B.流水堆积C.风力侵蚀D.风力堆积【答案】39.D40.B【解析】【39题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图示古河谷较宽,呈U形,现今河谷较窄,呈V形,古河谷形成时间早,是因为早期河流下蚀作用弱,侧蚀作用强,河谷不断拓宽,下切作用不强,形成宽谷,①对,排除② ;后期河流流速加快,下蚀作用强,加深河道,形成窄谷,排除③,④对,综上所述,排除ABC。故选D。【40题详解】材料中有“桑干河流经王家湾峡谷段时河道蜿蜒曲折,河床有大量沉积物”可知,黄土分布在河谷地区,为河流堆积地貌,排除ACD。故选B。【点睛】河流侵蚀是指河道水流破坏地表,并冲走地表物质的过程。除了水流本身的冲蚀作用外,其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也会对河床产生冲蚀。按照流水对河床冲蚀作用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下蚀和侧蚀,流水加深河床、增长河谷的作用称为下蚀。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道题,共40分)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1)图中小行星带位于____和____之间(填天体名称),C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F表示的天体名称是____。(2)此图反映出来的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是:____。(3)地球上存在生命除了外部条件还有自身条件,请写出自身条件。【答案】41.①.火星②.木星(火星和木星填写位置可互换)③.地球④.土星42.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43.有适宜的温度;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有液态水【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太阳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分布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图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C表示地球,F表示土星。【小问2详解】由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反映出来的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小问3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有液态水。4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3年数据显示,日本富士山周围的地壳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裂缝和变形,这被视为富士山即将喷发的前兆,并可能出现大地震。这一消息在日本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下图为富士山和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1)富士山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物质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填数字),该层以上是坚硬的____圈。(2)④为____层,该层属于的地球圈层是____。(3)图中A为____面,B为____面,D为____。(4)当发生地震时,地震波向下经过A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____;地震波经B界面时,纵波的速度____,横波则____,表明D圈层的物质状态是____。【答案】42.①.④②.岩石43.①.软流②.地幔(或上地幔)44.①.莫霍②.古登堡③.外核45.①.增加②.(突然)下降③.(完全)消失④.液态或熔融状态【解析】【分析】本题以富士山地壳变化和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为材料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划分、地震波的传播特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图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对地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物质主要来自软流层,即图中的④。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岩石圈。【小问2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④层为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其位于上地幔顶部,属于地幔。【小问3详解】读图可知,A面位于地下33km处,为莫霍界面;B面位于地下2900km处,应为古登堡界面。D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地下2900km—5150km处,为地核的外核。【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当发生地震时,地震波向下经过A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增加;地震波经B古登堡界面时,纵波的速度下降,横波则消失。因为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故可表明D圈层的物质状态是液态或熔融状态。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河北某中学为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利用暑假时间开展了“研学在路上”实践活动。下图分别为研学路线及沿途所拍照片。(1)А地貌名称是____,可能拍摄于____地(填数字),指出其形成条件。____(2)B地貌名称是____,可能拍摄于____地(填数字),简述其主要特点____。(3)C地貌可能拍摄于____地(填数字),分析其地貌特点的形成原因。____(4)D地貌名称是____,结合该地貌相关示意图(下图),描述其主要特点。____【答案】43.①.岩溶地貌或喀斯特地貌或峰林②.③③.形成条件:地表多可溶性岩石;气候温暖湿润。44.①.风力堆积地貌或沙丘或新月形沙丘②.⑥③.主要特点:形状如新月,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45.①.①②.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多裂隙,易被侵蚀;地表植被较少,保持水土能力差46.①.冲(洪)积扇②.以扇形的形式向周边展开;由扇顶至扇缘沉积物厚度变薄,颗粒由粗变细。【解析】【分析】本题以学生团队研学路线及所拍照片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貌景观分布地区,形成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A景观为峰林,属于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多分布于我国降水丰富、可溶性岩石分布的云贵高原地区,即图中③地区。其形成条件可从地表岩石、气候两个方面分析,喀斯特地貌地表多可溶性岩石,易被溶蚀;气候温暖湿润,流水侵蚀作用强。【小问2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B景观为沙丘,多为新月形沙丘,属于风力沉积地貌,多分布于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的我国西北地区,即图中⑥地区。新月形沙丘形状如新月,迎风坡缓,背风坡陡。【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C地貌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应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即图中①地区。其地貌特点的形成可从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因素分析,黄土高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冲蚀作用强;黄土土质疏松,多裂隙,易被侵蚀;地表植被较少,保持水土能力差。【小问4详解】由图可知,D地貌呈扇形,应为冲(洪)积扇。该地貌主要分布在河流出山口,因流水速度减慢,泥沙淤积形成。其地貌特点是以扇形的形式向周边展开;由扇顶至扇缘由于流水搬运能力越来越弱,所以沉积物厚度变薄,颗粒由粗变细。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名校联考(期中考试)英语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Word版带解析)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北省邢台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Word版附解析)
河北省邢台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Word版附解析)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云南省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北省邢台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附解析)
黑龙江省佳木斯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12-02 09:10:02
页数:30
价格:¥2
大小:6.32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