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明德学校(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PDF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填涂在相应位置。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时期,楚君熊渠公然宣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从楚成王开始“结旧好与诸侯,使人献天子”;到楚庄王时,观兵于周疆,问九鼎之轻重。该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A.楚国国力日益强盛B.楚国渐形成华夏认同观念C.楚国中原交往密切D.西周时期礼乐制度崩坏2.据统计,在抑商政策实行之前,汉武帝只在建元初期实行过一次有条件的复除(免除百姓租税),即免除八十岁以上老人之家二人的人头税,九十岁以上老人之家的军赋。抑商政策开始实行后,汉武帝先后实行过7次复除,其中6次复除的实行均无关灾情。据此判断抑商政策A.导致国民生活普遍贫困B.改善了政府的财政状况C.渗透了黄老之学的理念D.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3.从历法行用上看,南诏在与唐官方交往时,使用的是唐朝的年号及历法,且南诏年号在中原史籍中出现结构性失载。渤海也曾一度出现“其国王在国内私立年号并僭称尊号”,却“每岁遣使朝贡”的情况。这些现象表明,当时少数民族政权A.受到唐朝藩属体系约束B.社会发展的水平逐渐提高C.开始注重自身历法教育D.有明显脱离唐朝控制倾向4.清朝时期,基层管理从注重管理国家编审册上的人户,变为注重管理乡村中实际居住的人户。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赋税制度的演变B.治理理念的革新C.西学东渐的影响D.国家疆域的拓展5.魏源认为:“东不足者西有余,以其所有易所无,气运贸迁,乌见失诸此者不可偿诸彼乎?夫惟有度外之人,则能通自古未通之绝域,致自古未致之货币。”这一观点A.拉开了向西方学习序幕B.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C.顺应了时代变局的需要D.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6.《中华日报》曾在时评中指出:“其时通国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抱怨,以下令逐客为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它评价的是A.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维新运动D.义和团运动7.1900年,针对洋人在华经商已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一些有识之士强烈呼吁“广商学以植其材,联商会以通其气,定专律以维商事,兴农工以浚商源,效法西欧,振起商战”。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QQABIYSQogiAQAIAARgCAQVyCgGQkAACAAgOwBAEIAABSAFABAA=}#} 这一主张反映出当时A.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B.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实业救国取得初步成效D.思想解放不断深入8.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在江西瑞金成立。1937年10月,中华苏维埃国家银行西北分行改称陕甘宁边区银行,并收回苏维埃纸币,改用国民党统治区域流通的法币。这一做法A.旨在活跃敌后根据地经济B.打破了国民党经济封锁C.推动了国共合作再次实现D.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9.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全国粮食会议,决定在农村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国家严控粮食市场,由中央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该举措旨在A.避免城乡差别的扩大B.满足工业化建设需要C.进一步密切城乡联系D.巩固土地改革的成果10.“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是在古罗马城市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与中国古代封建城市不同”。其“不同”表现在,西欧中世纪城市初建时A.是商业中心但并非政治中心B.享有一定自治权C.布局严整且基础设施较完备D.具有较大的规模11.“在这个王国里,居民不受现有主权国家的国境等限制,共享探求人类社会共通的普遍性真理的志向。不过,他们头脑中的普遍性,无论如何都以欧洲世界为思考的前提。”上述评价中的“王国”是指A.英国构建的庞大殖民帝国B.新教领袖的“信仰自由王国”C.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王国”D.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王国12.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爆发后,英国政府极力促成西班牙与它的殖民地和解。直到1822年,英国才承认南美船只所挂的旗帜,在事实上承认了南美国家的独立。英国这样做旨在A.维护其在拉美利益B.联合西班牙对抗法国C.遏制其殖民地独立D.避免引起美国的反感13.1865年,德国雪茄工人协会成立,这是德国第一个以阶级斗争为导向的工会。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工会已经发展成为群众性的工人组织。1914年,仅德国自由工会就有会员250万人。这表明A.国家统一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B.代议制民主在德国不断完善C.经济发展壮大了工人阶级力量D.欧洲工人运动中心转向德国14.下图是对二战期间盟国召开的某次会议的描述。该会议召开的背景是◇会议目的是恢复并稳定因战争而萎靡不振的世界经济。◇稳定汇率是会议重要议题。◇会议间接实现了金本位制。A.美国正式向日本宣战B.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C.法西斯失败已成定局D.德国宣告无条件投降15.下图为法国戴高乐总统执政时期(1959~1969年)采取的部分措施。这些措施◇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建立法国的核威慑体系,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促进法德联合,积极推进欧洲一体化。◇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历史试题第2页共6页{#{QQABIYSQogiAQAIAARgCAQVyCgGQkAACAAgOwBAEIAABSAFABAA=}#} A.体现了法国联合苏联对抗美国B.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C.旨在加速欧洲军事一体化进程D.说明美苏间的冷战态势加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4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3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表1是关于秦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治水活动的历史发展与地理分布统计。表1秦汉三国晋南北朝省份前255—前206年前206—220年220—265年265—420年420—589年安徽—13—4湖北———1—江西—1—11浙江—4232江苏—1328——摘编自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材料二唐宋农业的发展十分突出。学者估算唐朝的耕地面积最多是约合今亩5亿至6.5亿。政府重视水利,设有工部水部司、都水监等机构掌其事,既注意维护、利用旧有水利事业,又因地制宜新建了大量中小型水利工程。农具方面,唐朝出现了轻巧灵便、宜于深耕和精耕的曲辕犁,以及用于灌溉高地的筒车。唐时北方开始实行麦粟复种制,两年三熟。南方则出现稻麦复种。唐朝粮食的基本亩产量约在一石左右(合今每亩51.5千克),高者二石。宋朝多在一石以上,长江流域达到二至三石,甚至有高至六七石者。直到明清原有粮食种类的生产基本没有逾越这一水平。——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水利建设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影响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因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释出现“明清原有粮食种类的生产基本没有逾越这一水平”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17.(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商业繁荣与社会生活历史研究重视在丰富确实的史料基础上,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综合研究,以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材料一历史试题第3页共6页{#{QQABIYSQogiAQAIAARgCAQVyCgGQkAACAAgOwBAEIAABSAFABAA=}#} 材料二图1北宋末年东京三重城结构及主要行市分布材料三图2唐至清都城人口密度比较——据薛凤旋著《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1)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以上信息对研究宋代“商业繁荣与社会生活”有哪些史料价值。(10分)(2)若全面认知宋代“经济与社会生活”,你认为还应关注哪些基本要素。(4分)历史试题第4页共6页{#{QQABIYSQogiAQAIAARgCAQVyCgGQkAACAAgOwBAEIAABSAFABAA=}#} 18.(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晚清军事工厂设置的时空变迁材料一图7甲午战前清朝军事工厂设立空间分布图——据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材料二表3甲午战后清朝军事工厂设立情况军事工厂地址开办年份陕西机器制造局西安1894奉天机器局沈阳1896湖北军火所武汉1896河南机器局开封1897新疆机器局乌鲁木齐1897山西机器局太原1898湖北钢药厂汉阳1898广西机器局龙州1899贵州机器局贵阳1899武昌保安火药所武昌1900黑龙江机器局齐齐哈尔1900江西机器局南昌1901北洋机器局德县1902安徽机器局安庆1907伊犁枪子厂伊犁1908——据王尔敏《清季兵工业的兴起》等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QQABIYSQogiAQAIAARgCAQVyCgGQkAACAAgOwBAEIAABSAFABAA=}#} 材料三战舰凋零,海权全失,沿海之地易启彼族窥伺之心……制造厂局多在滨海之区……查各省煤铁矿产,以山西、河南、四川、湖南为最……应请饬下各该省督抚,设法筹款,设立制造厂局……上海制造局购有炼钢机器,因其地不产煤铁,采买炼制所费不赀,以致开炉日少,似宜设法移赴湖南近矿之区,以便广为制造。——摘自1897年《荣禄奏请在内地省份建立制造厂局并将上海制造局内迁片》概括指出晚清时期中国军事工厂设置的时空变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其成因。(14分)19.(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郑观应生平材料1842年,生于广东香山。1858年,进入上海宝顺洋行任职。工作之余学习英文,对西方政治、经济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年后被提升为宝顺洋行买办。1868年,始与人合伙经营茶栈、轮船公司等,并大量阅读中外书报及有关兴邦治国、议论时务得失的文章。60年代写成《救时揭要》一书,反对外国的侵略奴役,鼓励商民投资兴办民族工商业1873年,参与创办英商太古轮船公司并成为总买办,先后投资入股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造纸公司等企业,得到洋务派赏识。1882年,辞去太古公司买办到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当帮办,次年升任总办。期间写成《易言》一书,提出一系列以“国富”为中心的内政改革措施,倡导改革变法、学习西方。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后立即上书提出军事建议并自荐到广东军营,不避艰险完成使命,为清军陆战打败法军创造了条件。郑观应对清廷“不败而败”十分愤慨、失望,退隐澳门修订《易言》。1893年,再度被委任为招商局帮办,后又兼任汉阳铁厂总办、粤汉铁路总董。1894年,成书《盛世危言》,对社会诸方面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他认为,“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他批评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病,首次提出“立宪法”“开议会”;他提倡“商战”,抵制列强经济侵略,维护民族经济。他的变革设想被时人盛赞为“良药之方”。民国以后,倾主要精力办教育,长期担任招商局公学的住校董事兼主任、上海商务中学的名誉董事。1922年,病逝于上海提篮桥招商公学宿舍。学者指出,郑观应“一只眼睛看中国,一只眼睛看西方;一只眼睛看历史,一只眼睛看现实,是一位对时代具有敏锐感悟的人。”从“时代与个人关系”的角度,解读郑观应的人生历程。(14分)历史试题第6页共6页{#{QQABIYSQogiAQAIAARgCAQVyCgGQkAACAAgOwBAEIAABSAFABAA=}#} 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华夏认同。西周时期楚国国君自称“蛮夷”,到“使人献天子”,再到“观兵于周疆,问九鼎之轻重”,其变化过程实质是对中原华夏礼仪文化的逐渐认同,故选B项。楚国国力强盛是问鼎中原的基础,不是整个材料所反映变化的本质原因,A项错误。楚国中原交往密切是表而联系,不涉及实项上项错误。西周礼乐制度崩坏说法错误,礼乐崩坏在春秋战国时期,D项错误。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代抑商政策。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汉武帝实行了抑商政策以后,国家减税的行为就增多了,这说明盐铁官营等政策客观上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帮助支撑起国家开支,故B项正确。材料推导不出民众生活状况的变化,排除A项。此时汉武帝并未坚持黄老之学的思想,排除C项。材料推导不出民众对该政策的态度,排除D项。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唐朝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材料中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尊崇唐朝并按照宗藩义务而使用唐的年号,渤海出现“僭称尊号”却朝贡的情况,说明此时宗藩关系依旧维持,因此A项正确;材料只提及年号问题,无法得出社会发展水平情况,B项错误;材料与历法教育无关,C项错误;材料“与唐官方交往时,使用的是唐朝的年号”说明其对外依旧不敢脱离唐朝的控制,且从部分少数民族政权私立年号单一现象不足以推出所有少数民族都有明显脱离唐朝控制的趋势,因此D项错误。4.【答案】A【解析】据材料“……变为注重管理乡村中实际居住的人户”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实行摊丁入亩的赋税改革,废除人头税,户籍作用大为削弱,故选A项;清朝基层治理延续封建社会的里甲制和保甲制,理念并没有革新,排除B项;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向中国传播的过程,清朝户籍作用削弱是由于摊丁入亩的施行,并不是西学东渐带来的影响,排除C项;清朝基层管理中户籍作用减弱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并不是因为国家疆域的拓展,排除D项。5.【答案】C【解析】据材料“以其所有易所无”“夫惟有度外之人……”等可知鸦片战争后魏源认识到中西贸易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强调中国应融入世界贸易的潮流,这一观点适应了时代变局的需要,故选C项;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拉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排除A项;洋务运动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魏源只是指出中西贸易的互补性,强调中国要融入世界贸易,但并没有付诸实践,没有产生促进世界贸易发展的作用,排除D项。6.【答案】D【解析】据材料“其时通国臣民上下,以复仇为雪耻……”可知当时民族危机深重,举国反帝情绪高涨,据材料“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可知虽然这种行为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但反帝爱国的情感是值得肯定,结合所学可知“它评价的是”义和团运动,故选D项;林则徐虎门销烟时民众民族意识尚未觉醒,与材料“通国臣民上下……以积愤思抱怨……”体现的举国上下群情激愤不符,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的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客观上肩负起反侵略的任务,与材料“……以下令逐客为快意”体现的反帝要求不符,排除B项;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与材料“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体现的违背潮流不符,排除C项。7.【答案】B【解析】据材料“肆无忌惮”“广商学……联商会……定专律……兴农工……振起商战”可知20世纪初外洋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肆无忌惮,反映出民族危机的空前深重,有识之士提出商战建议,故选B项;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实业救国的道路在近代中国是走不通的,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商战和实业救国思想只是“一些有识之士”的呼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QQABIYSQogiAQAIAARgCAQVyCgGQkAACAAgOwBAEIAABSAFABAA=}#} 吁,并没有深入发展,排除D项。8.【答案】D【解析】据材料“1937年10月”“改称陕甘宁边区银行”“改用国民党统治区域流通的法币”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国共第二次合作已经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做法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形势的需要,故选D项;1937年11月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立,开辟了敌后战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这一时期国共不再是对立关系,排除B项;银行改称之前,1937年9月国共两党已经实现了第二次合作,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推动了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排除C项。9.【答案】B【解析】据材料“粮食计划收购……中央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并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国家通过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保障一五计划的顺利进行,满足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选B项;统购统销是农民为工业化做出的贡献,保障城市和工业用粮,一定程度上会带来城乡差别,排除A项;统购统销政策下农民粮食国家统一收购,城市人口粮食国家统一供应,城乡间不存在粮食买卖,没有进一步密切城乡联系,排除C项;土地改革是土地所有制的变化,1952年底基本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巩固土地改革的成果,排除D项。10.【答案】A【解析】据材料“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最初是由工商业中心发展起来的,而后有些城市才发展了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职能,而中国古代封建城市最初是作为军事、政治中心出现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功能才逐渐发展,故选A项;西欧城市初建时受封建主管制,后通过多种手段才赢得一定的自治权,排除B项,西欧中世纪的城市初建时并不像中国古代封建城市一样布局严整,也不像古罗马城市道路系统与供水排水系统相对完备,排除C项;西欧中世纪城市的规模较小,绝大多数属于中等城市,并不像中国古代封建城市规模大,甚至具有国际影响力,排除D项。11.【答案】C【解析】据材料“居民不受……限制”“共享探求……真理”“普遍性……为思考的前提”可知该王国探求真理和理性思考,结合所学这属于启蒙运动的内容,所以这个王国是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王国”,故选C项;殖民帝国以掠夺和扩张来侵占殖民利益,排除A项;“信仰自由王国”里信奉的是宗教,而且可以是不同的宗教教派,与材料“共通的普遍性真理”不符,排除B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想王国主张废除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别,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等等,与材料“以欧洲世界为思考的前提”不符,排除D项。12.【答案】A【解析】据材料“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爆发后”“事实上承认了南美国家的独立”并结合所学可知拉美独立后,英美等国在“援助”的幌子下,加紧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英国促成和解,承认南美国家独立,这些做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英国自身在拉美的殖民利益,故选A项;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法国在拉丁美洲的殖民统治,排除B项;据材料“事实上承认了南美国家的独立”等可知英国并没有遏制其殖民地独立,排除C项;19世纪20年代,美国实力与英国悬殊,避免引起美国反感不是英国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排除D项。13.【答案】C【解析】据材料“工人协会成立”“群众性的工人组织”“会员250万人”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德国经济发展,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故选C项;1871年德意志统一,排除A项;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实行君主立宪,君主是实,立宪是虚,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排除B项;19世纪晚期,欧洲工人运动的中心从德国转移到俄国,排除D项。14.【答案】C【解析】据材料“恢复并稳定因战争而……”“稳定汇率”“金本位制”等并结合所学可知该会议是1944年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此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协同作战、捷报频传,法西斯败局已定,故选C项;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排除A项;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排除B项;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排除D项。15.【答案】B【解析】据材料“退出北约”“核威慑体系”“欧洲一体化”“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等并结合所学可知戴高乐时期法国希望摆脱美国控制,扩大国际影响力,推进欧洲一体化,这些举措有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故选B项;据材料可知法国并没有联合苏联,只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4页{#{QQABIYSQogiAQAIAARgCAQVyCgGQkAACAAgOwBAEIAABSAFABAA=}#} 是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排除A项;当时的欧洲一体化主要是经济上的联合,排除C项;北约、华约的相继成立说明美苏冷战态势加剧,排除D项。16.(14分)(1)趋势:水利建设明显增多;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与政权变迁相关。(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因素:耕地面积的增加;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统治者的重视与相关机构的设立;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与停滞。(每点2分,任答两点4分)(2)专制制度强化、人口增长和大规模流动、新航路开辟后外来高产作物引进,都会影响农业工具和农业技术创新;农产品商品化、经济作物大量种植挤压原有粮食种类的生产空间;“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赋税制度改革,土地税加重,限制农业发展。(6分)17、【答案】(14分)(1)①史料类型——实物史料、图文字史料,全面作答共1分。②提取信息——东京作坊、商业业态、消费习气;城市结构、水道漕运;人口密度等。(仅提取信息不能得分)③史料价值——全面提取史料信息并能够看出所反映的史料价值,共9分。从反映宋代强化中央集权、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的角度作答。(3分)从反映宋代手工业技术水平、商业和城市繁荣程度的角度作答。(3分)从反映奢侈的生活方式、追求奢靡享乐风气的角度作答。(3分)(2)基本要素:食物生产、劳作方式、居住环境、交通运输等。(写出两条或两方面即可得4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1)本题中材料一呈现的是文字类史料,材料二是图片类史料,材料三是图表类史料;据材料一可知北宋东京城作坊的设置、商业空间分布以及市民消费习性等;据材料二可知北宋东京城的城市结构、主要的行市分布以及水道漕运等信息;据材料三可知北宋东京和南宋临安人口密度等信息。结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和图表史料互相印证,从而全面提取史料信息,并能够看出所反映的史料价值。比方东京城作坊和商业空间分布等信息,可以用于研究宋代手工业技术水平、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等;比方东京城城市结构以及市民消费习性等信息,可以用于研究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社会成员身份区域平等等;比方市民消费习性、主要夯实分布、人口密度等信息,可以用于研究宋代经济繁荣对人们生活方式、社会风气带来的影响。(2)全面认知宋代“经济与社会生活”,古代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社会生活方面涉及到人的衣食住行用以及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除三段材料提供的关于手工业发展、商业繁荣、城市兴起、城市生活等内容之外,还需要补充食物生产(农业)、劳作方式以及居住环境、交通运输等内容。18、【答案】(14分)时空变迁:甲午战前主要分布在沿海省份,(2分)甲午战后内地、边疆地区军工厂建设步伐加快。(2分)原因:甲午战前,沿海地区较早受到西方冲击,较早接触和引进西方技术;沿海地区具有交通便利等区位优势;(4分)甲午战后,中西部地区煤铁资源丰富,有利于就近利用,节省成本;沿海工厂存在安全隐患,内地建厂相对安全,利于巩固清朝统治;荣禄等清朝官员的建议推动。(6分)【解析】第一小问时空变迁,结合材料一,可知企业主要分布于沿海,得出甲午战前主要分布历史参考答案第3页共4页{#{QQABIYSQogiAQAIAARgCAQVyCgGQkAACAAgOwBAEIAABSAFABAA=}#} 在沿海省份;结合材料二,可知企业多分布于西安、乌鲁木齐等内陆城市,得出甲午战后内地、边疆地区军工厂建设步伐加快。第二小问原因,结合两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相关史实,得出甲午战前,沿海地区较早受到西方冲击,较早接触和引进西方技术;结合所学进行分析,得出沿海地区具有交通便利等区位优势;结合材料二可知,建在内陆地区的企业,多以钢厂、火药厂等为主;结合材料三“查各省煤铁矿产,以山西、河南、四川、湖南为最”“上海制造局……宜设法移赴湖南近矿之区,以便广为制造”,得出甲午战后,中西部地区煤铁资源丰富,有利于就近利用,节省成本;结合材料“战舰凋零,海权全失,沿海之地易启彼族窥伺之心”,得出沿海工厂存在安全隐患,内地建厂相对安全,利于巩固清朝统治;结合材料三“荣禄奏请在内地省份建立制造厂”得出荣禄等清朝官员的建议推动。19、【答案】(13分)示例: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郑观应生活的时代,正值列强加紧侵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时代,也是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不懈探索和抗争的时代。郑观应顺应和时代潮流,为推进社会变革和进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面对世界的变化和列强的侵略,他积极学习研究西方文化,探索救国救民之路;面对中国的落后和严重的民族危机,他积极投身近代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事业,倡导反对列强侵略,发展民族经济,批判封建专制统治;他积极投身洋务事业,并反思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局限,提出制度变革的思想。郑观应的思想和实践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思想解放,具有进步意义。时代需要郑观应这样的人物,郑观应顺应了时代需要。他的人生经历表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14分)【解析】首先,据学者的观点,结合郑观应所处的时代可得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郑观应生活的时代,正值列强加紧侵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时代,也是仁人志士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不懈探索和抗争的时代。其次,从“时代与个人关系”的角度,解读郑观应的人生历程,据材料“成书《盛世危言》,对社会诸方面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提出‘立宪法’‘开议会’”“提倡‘商战’,抵制列强经济侵略,维护民族经济”可得郑观应顺应和时代潮流,为推进社会变革和进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据材料“工作之余学习英文,对西方政治、经济产生了浓厚兴趣”“大量阅读中外书报及有关兴邦治国、议论时务得失的文章”可得面对世界的变化和列强的侵略,他积极学习研究西方文化,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据材料“投资入股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上海造纸公司等企业”“提出军事建议并自荐到广东军营,不避艰险完成使命”“提倡‘商战’,抵制列强经济侵略,维护民族经济”“批评封建专制制度的弊病”可得面对中国的落后和严重的民族危机,他积极投身近代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事业,倡导反对列强侵略,发展民族经济,批判封建专制统治;据材料“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提出‘立宪法’‘开议会’”可得他积极投身洋务事业,并反思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局限,提出制度变革的思想。综合以上阐述可得郑观应的思想和实践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思想解放,具有进步意义。最后总结,从整体上强调时代与个人的关系,如:时代需要郑观应这样的人物,郑观应顺应了时代需要。他的人生经历表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历史参考答案第4页共4页{#{QQABIYSQogiAQAIAARgCAQVyCgGQkAACAAgOwBAEIAABSAFABAA=}#}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1-13 18:45:01 页数:10
价格:¥3 大小:550.3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