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4
2
/4
剩余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南充高中高2021级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48分)1.考古专家对某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研究后,认为当时阶级分化明显。下列能够为此结论提供证据的考古发现是( )A.农作物和牲畜遗骸B.比较大的氏族公共活动场所C.制陶场和公共墓地D.墓葬大小和随葬品差异悬殊2.秦朝时,各郡每年必须定期向中央报告本地的租税收入、户口统计、治安情况,此即上计制度。该制度( )A.意在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保证了秦朝的长治久安C.调动了地方生产积极性D.增加了秦朝的赋税收入3.唐制规定:“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说明唐朝( )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B.中枢权力机构完备C.宰相权力遭到削弱D.君相矛盾得到缓解4.清朝中后期,编纂成了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它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一次系统和全面的整理,但在编纂时也按照清廷的政治标准销毁了不少“禁书”。这一做法说明( )A.君主专制渗透到文化领域B.政府编书风气由此开启C.传统文化由此可健康发展D.传统文化因此遭到摧毁5.吴同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列了一个大事年表,请你给这个表选个恰当的标题( )1851金田起义1853太平军北伐1853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6天京内讧1864在湘、淮军和洋枪队的联合进攻下失败A.农民阶级的英勇与智慧B.农民阶级的抗争和局限C.农民阶级是革命同盟军D.下层民众顺应时代潮流6.在全国15个巡抚中,1840年有7个满人和8个汉人任此职,1864—1866年间,均由汉人充任,1867—1869年间,有14个汉人和1个满人担任此职。从1851—1911年,65.4%的总督和77.8%巡抚是汉人。这些变化( )A.证明满汉矛盾得到缓和B.表明汉族官僚势力扩大C.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是列强干涉内政的结果7.2018年,北洋海军致远舰部分原厂设计图纸在其建造地英国纽卡斯尔市的一家档案馆首次被发现,该图纸有助于解释120多年前致远舰冲击敌舰、受损及严重倾斜等一系列细节问题,更好地还原战争真相。该战役是( )A.黄海大战B.威海卫战役C.马尾海战D.镇南关战役8.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其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季陶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乎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季陶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连声说“我非革命党,我非中华民国人也”。此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 )A.袁世凯实行高压统治B.老农非常惧怕日本人C.辛亥革命在人民群众中影响有限D.老农在调侃戴季陶9.1912—1919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这些说明(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B.北洋军阀统治的腐朽C.民主革命逐步转型D.民国时期社会的进步10.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共产国际代表马林首先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重大的世界意义,第三国际增加了一个东方支部,苏俄布尔什维克又多了一个亲密战友,并对中共提出了建议和希望。”结合材料,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共产国际控制了中国共产党B.共产国际指明了中国道路的方向C.共产国际指导了中共早期的工作D.使中共彻底丧失了发展的独立性11.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下列史实能够佐证此观点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②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③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④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2.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应该是( )A.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B.淮海战役,民众支援取得胜利2021级历史试题第7页(共4页)2021级历史试题第8页(共4页) C.平津战役,北平和平方式解放D.渡江战役,国民党大陆统治覆灭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宋代文官制度的确立是唐五代以来社会结构变化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与宋代的科举制度、崇文抑武国策等因素密切相关。宋代处于中国古代社会承上启下的转型时期,从唐代开始的社会经济结构和阶层结构的变化,在宋代得以最终完成。在经济结构上,传统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土地转移和流通的频率加快,租佃契约关系得以确立。这种变化诱发社会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门阀士族势力退出历史舞台,庶族地主取而代之,平民社会的因素开始显现,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摘编自杨学为《中国考试制度通史》、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孙中山借鉴西方近代文官考试经验,吸取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合理内核,创立了“五权分立”、考试任官的政治学说。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个月内即制定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文官考试令草案》。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期,相继颁布《文官任职令》《文官保障法草案》和《文官惩戒条例》,初步形成了一套文官制度。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考试院,着手推行公务员制度。1933年3月,公布《公务员任用法》,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坚决阻挠公务员法的制定和推行,尤其到了抗战时期及至解放战争时期更是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连形式都没有。——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文官制度确立的社会原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并作简要评价。(12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三次政治变革。与前两次政治变革相似,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任务,两次政治危机的爆发与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导致近代中国进入了十年军阀混战的时期,共和理想破灭。——摘编自周泉《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根本困境及启示》材料二辛亥革命不但是一次政治革命,也是一次文化革命,一次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阶级旧文化的革命。辛亥革命后,服饰纷呈,西装东装、汉服满服,应有尽有。民国政府成立之后,大力推行“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法令,传统的婚姻习俗和社交礼仪也发生改变。在教育方面,平民教育、美感教育、科学教育等各种教育思潮此起彼伏,教育逐渐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摘编自冉婦《辛亥革命与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模式探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近代中国政治转型的任务”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不但是一次政治革命,也是一次文化革命”的理由。(6分)15.选官用人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国古代选官用官制度蕴含了许多政治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顺帝阳嘉元年考试经术笺奏,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材料二唐代科举考生可以“怀牒自列于州县”,允许自由报考,当时的取士原则兼顾着士子的平日才学和科场表现,若仅就规则而言,尚不周严。为杜绝舞弊,自宋真宗朝始,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详定三级评定制度。在宋代,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成为文职官僚队伍中的核心力量。赵宋统治者鼓励敞开言路,士大夫们在处理各类国家事务之际亦敢于负责而直抒己见。——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材料三唐代朝廷经常派遣监察官员或特使巡行各地,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宋代地方监司既管监察,又掌考课。宋代中央监察部门以整肃吏治为己任,也时常过问官员的善恶、能否。宋廷考察地方官吏时并不专一倚重地方监司,而经常是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摘编自邓小南《课绩·资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侧谈》(1)材料一,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5分)(2)据材料二,归纳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分析科举制的进步性。(5分)(3)据材料三,概括唐宋时期官员考察制度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古代选官用官制度所蕴含的政治智慧。(5分)2021级历史试题第7页(共4页)2021级历史试题第8页(共4页) 2021级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AAABBACDCAD1、【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墓葬大小和随葬品差异悬殊,表明已经出现明显的贫富不均现象,社会分化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即阶级分化现象,故选D项;农作物和牲畜遗骸的发现只能表明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不能表明出现阶级分化,排除A项;氏族公共活动场所是举行氏族会议、吉庆节日、宗教活动的地方,无法反映阶级是否分化,排除B项;制陶场仅能表明出现手工业,公共墓地是氏族成员死后所葬的地方,随葬品几乎没有差别,无法体现阶级分化,排除C项。2、【答案】A【解析】上计制度使中央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地方的情况,体现了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故选A项;B选项“保证了”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该制度使地方受制于中央,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的生产积极性而非调动,排除C项;此制度只是便于秦朝中央政府及时了解地方税收情况,“增加了”一词无从体现,排除D项。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而材料反映寒门弟子在官员中的比例,排除D项。3、【答案】A【解析】据材料“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可知,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体制的制约,故选A项;材料并未提到中枢权力机构的构成,无法体现其是否完备,排除B项;中书门下、政事堂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材料中的规定说明宰相权力加大而非削弱,排除C项;这种规定限制了君权,一定程度上会加深君相矛盾而非缓解,排除D项。4、【答案】A【解析】据材料,《四库全书》作为清政府官修史书,在修编过程中受到一定的政治影响,体现了清政府对文化领域的控制,故选A项;重史传统是中国文化传承不断的重要原因,历代统治者均很重视,先秦时期既设有专门史官,排除B项;材料中政府对文化的影响和控制,不利于文化为人民服务和思想解放,排除C项;官修书籍是文化传承的表现,排除D项。5、【答案】B【解析】由材料“太平军北伐”“《天朝田亩制度》”“天京内讧”可知太平天国运动脱离实际孤军奋战进行北伐、革命纲领具有空想性、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争权夺利的斗争、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最终失败,这些都说明农民阶级在抗争的历程中没有摆脱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故选B项;材料“天京内讧”“在湘、淮军和洋枪队的联合进攻下失败”不能体现出太平天国的智慧,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是阶级矛盾激化而爆发的农民起义,不是革命同盟军,排除C项;太平天国运动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不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革命运动,排除D项。6、【答案】B【解析】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朝地方官中汉族官员的比例显著上升,故选B项;材料中汉族官员比例的上升激化了满汉矛盾,排除A项;1911年武昌起义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排除C项;该变化是清朝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排除D项。7、【答案】A【解析】1894年中日海军黄海海战中致远舰沉没,管带邓世昌殉国,故选A项;威海卫战役标志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排除B项;马尾海战是中法战争中福建海军的抵抗,排除C项;镇南关战役是中法战争中陆军取得的胜利,排除D项。8、【答案】C【解析】老农的反映体现了辛亥革命过去好几年了民众对民国还是不了解,故选C项;老农不知道中华民国不能反映袁世凯的高压统治,排除A项;1914年日本尚未大举侵略中国,排除B项;老农对身着日本服装的戴调侃不可能用中华民国,排除D项。9、【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现代化的步伐,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是工人阶级为主力五四运动的结果,反映了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进步,故选D项;题干中并未反映列强对中国侵略加深的相关信息,不能说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排除A项;资本主义发展、新文化运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社会各方面进步的表现,不能体现统治的腐朽,排除B项;结合所学,促进旧民主主义革命转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五四运动,不能完整体现材料信息,排除C项。10、【答案】C【解析】中共一大时,马林代表共产国际对中共提出了建议和希望,这说明中共早期工作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故选C项;共产国际给予中共早期工作以指导,并不能说明共产国际控制了中国共产党,排除A项;题干说明共产国际给予中共以指导和帮助,但是其指导没有涉及到中国革命道路方向问题,排除B项;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给予指导和帮助,并不意味着使中共彻底丧失了发展的独立性,排除D项。11、【答案】A【解析】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一致对外抗日,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故①正确;1940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百团大战,故②正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日本侵略军占领的广大地区内开辟了敌后抗日根据地,故③正确;中国远征军是由国民党组织领导的,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12、【答案】D【解析】据材料“1949年4月”“直下金陵澄六合”可知,该事件是1949年4月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渡江战役,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故选D项;1947年8月,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鄂豫晥三省交界处),与材料时间、地点不符,排除A项;淮海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解放,与材料时间、地点不符,排除B项;平津战役发生在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基本解放华北全境,与材料时间、地点不符,排除C项。13、【答案】(1)原因:统治者推行崇文学抑武的政策;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租佃契约关系的确立;士族势力的衰落和庶族地主地位不断上升。(任答3点6分)意义:积极:改变了五代十国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养;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有利于政局和社会安定;推动了民间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形成重视文化的社会风尚;为后世的提供了制度借鉴。消极:使宋朝官员人数大增,人浮于事(冗官);重用文人治国,使得文武失衡,削弱了宋朝军事实力。(任答4点7分)(2)特点:受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借鉴科举制的长处;随着政治变革,通过立法形式不断创新完善;文官制度的推行步履维艰,大多流于形式。(任答3点6分)评价:初步形成文官制度和公务员制度;近代文官制度是对我国政治制度的探索和尝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其作用非常有限。(任答3点6分)【解析】(1)第一小问社会原因,据材料一“在经济结构上,传统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崩溃。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土地转移和流通的频率加快,租佃契约关系得以确立”可知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和租佃契约关系的确立;据材料一“统的门阀士族势力退出历史舞台,庶族地主取而代之,平民社会的因素开始显现,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可知士族势力的衰落和庶族地主地位不断上升;据材料一“也与宋代的科举制度、崇文抑武国策等因素密切相关”可知统治者推行崇文学抑武的政策,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第二小问历史意义,据材料一“崇文抑武国策”并结合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可知改变了五代十国以来藩镇割据,武将专权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据所学科举制相关知识可知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有利于政局和社会安定;据宋代科举制的影响相关知识可知推动了民间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形成重视文化的社会风尚。(22021级历史试题第7页(共4页)2021级历史试题第8页(共4页) )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二“孙中山借鉴西方近代文官考试经验,吸取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合理内核”可知受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借鉴科举制的长处;据材料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一个月内即制定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文官考试令草案》”可知随着政治变革,通过立法形式不断创新完善;据材料二“但是国民政府一面采用公务员制度,另一面限制非国民党员进入政府。一些地方实力派也把公务员制度视为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人事渗透、瓦解其统治基础的阴谋”可知文官制度的推行步履维艰,大多流于形式。第二小问简要评价,据材料二“标志近代公务员制度初步确定”可知近代文官制度是对我国政治制度的探索和尝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据材料二“步履维艰,流于形式,甚至连形式都没有”可知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其作用非常有限。14、【答案】(1)原因: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没有发动广大民众;内忧外患不断: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帝国主义与袁世凯的阻挠和破坏。(6分,答出三点即可)(2)理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因而“辛亥革命是一次政治革命”;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改变了近代中国的传统习俗,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因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文化革命”。(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1)结合“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可得缺乏科学的革命纲领;结合辛亥革命没有发动广大工农群众可得没有发动广大民众;根据材料一“两次政治危机的爆发与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导致近代中国进入了十年军阀混战的时期,共和理想破灭”可得内忧外患不断:结合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可得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结合西方列强与袁世凯对革命的消极影响可得帝国主义与袁世凯的阻挠和破坏。(2)结合辛亥革命对中国朝代更替、制度革新等方面的影响可得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因而“辛亥革命是一次政治革命”;根据材料二“辛亥革命后,服饰纷呈”“传统的婚姻习俗和社交礼仪也发生改变”“教育逐渐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结合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等可得辛亥革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改变了近代中国的传统习俗,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因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文化革命”。15、【答案】(1)选官原则:以德(孝廉)取人;(2分)发展表现: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3分)(2)趋势:开放性;严密化。(2分)进步性:扩大官吏来源;追求公平公正;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官员素质。(3分)(3)特点:将课绩与监察紧密结合;考察方式多途并进。(2分)政治智慧:选贤任能注重德才兼备;鼓励官员积极治国理政;构建完善官员考察机制。(3分)【解析】(1)第一小问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材料一“举孝廉”可见,西汉重视以德取人。第二小问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材料一“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可见,注重官员的吏治能力,举荐与考试相结合。(2)第一小问唐宋时期科举制的发展趋势,材料二“允许自由报考”,可见科举制的开放性;材料二“各级考试的试卷一律‘封弥’、‘誊录’,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也实行初考、复考”,可见科举制的严密性。第二小问进步性,科举制“允许自由报考”,扩大扩大官吏来源;以才学为标准选官,提高官员素质,有利于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3)第一小问唐宋时期官员考察制度的特点,材料三“在视察地方政治的同时,监督校核官员课绩”,可见将课绩与监察紧密结合;材料三“通过监司、御史台各自系统独立检举、相互核查”,可见考察方式多途并进。第二小问政治智慧,察举制重德,科举制重才,选贤任能注重德才兼备;材料二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鼓励官员积极治国理政;材料三唐宋时期构建完善官员考察机制。2021级历史试题第7页(共4页)2021级历史试题第8页(共4页)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数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1-02 18:20:02
页数:4
价格:¥2
大小:32.92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