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庆市荣昌永荣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永荣中学2023-2024学年度高一地理9月月考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以下题目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择填写到答题卡上。一、选择题组(共60分)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利用围绕火星的“天问一号”环绕器为其向地球传输无线电信号提供中继服务。下图为“祝融号”火星探测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祝融号”上四块大面积电池板的作用是利用太阳辐射()A.为其维持恒定的温度B.为其正常运转提供能量C.为其提供光能和生物能D.为其运动提供平衡保障2.对“天问一号”环绕器信号传输干扰最大的是()A.距日远近B.宇宙射线C.耀斑爆发D.太阳辐射3.与地球相比,火星的特点是()A.是一颗行星B.距离太阳较近C.质量、体积较大D.表面温度较低4.太阳、火星和“天问一号”环绕器一起构成了()级天体系统A.1B.2C.3D.4【答案】1.B2.C3.D4.B【解析】【1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天问一号”环绕器朝向太阳和背向太阳获得的太阳能差异较大,造成无法依赖太阳辐射维 持恒定的温度,A错误;太阳辐射照射到电池板上转化为“祝融号”运转的能量,B正确:太阳辐射无法向“祝融号”提供生物能和平衡保障,CD错误。故选B。【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天问一号”向地球传输数据利用的是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活动增强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电离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因此太阳活动(耀斑爆发)会对数据传输造成干扰,C正确;与距日远近关系不大,主要受地火距离遥远的影响,会造成传送信号延迟和衰减,A错误;宇宙射线、太阳辐射不会对数据传输造成干扰,BD错误。故选C。【3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火星也是一颗行星,A不符合题意;火星由于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温度较地球低,故B错误,D正确;火星体积、质量较地球小,C错误。故选D。【4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太阳和火星(包括“天问一号”环绕器在内)及太阳系其它天体等构成了太阳系,火星和“天问一号”环绕器构成了类似于地月系,是低一级别的行星与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由此可知,三者构成了两级天体系统,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5.关于太阳描述正确的是()A.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炽热的固体球B.太阳从外到里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C.主要组成成分是氦和氮D.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答案】D【解析】【详解】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是一个巨大的炽热气体球,AC错误;太阳从外到里分别为日冕、色球和光球层,B错误;太阳的光热是来自于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D正确。故选D。美国“旅行者2号”探测器观测木星和土星后继续向太阳系边缘飞行,又观测了天王星和海王星。下图是太阳系模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旅行者2号”探测器观测的四个行星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⑧C.④⑤⑥⑦D.⑤⑥⑦⑧7.下列属于天体的是()①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哈雷彗星②中秋节时的月亮③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坠落的陨石④天空中飞行的飞机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答案】6.D7.B【解析】【6题详解】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结合太阳系模拟图可知,⑤为木星,⑥为土星,⑦为天王星,⑧为海王星,根据题意,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7题详解】坠落于地表的陨石和天空中的飞机属于地球的附属物,不能称为天体,③④错误,ACD错误;而彗星、流星体、月球、星云、恒星等都属于天体,①②正确,B项正确。故选B。【点睛】天体的判断依据“三看”:一是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二看它是不是天体的一部分;三看有没有独立的运行轨道,否则不是天体。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落成启用(见下图)。“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8.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A.可观测宇宙B.银河系C.河外星系D.太阳系9.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是()①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②适宜的温度③有昼夜更替现象④有四季交替⑤有液态水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⑤D.①②⑤10.牛郎织女是我国古代的美丽传说,“超级天眼”观测的牛郎星、织女星与下列哪个天体是一类型()A.哈雷彗星B.月球C.天王星D.太阳【答案】8.A9.D10.D【解析】【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望远镜探测范围可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目前人类可以探测到的宇宙范围为可观测宇宙,属于目前天体系统的最高级别,属于总星系,A正确;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的级别均低于总星系,不属于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BCD错误。故选A。【9题详解】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在宇宙中寻找与地球相似的天体,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①②正确;行星类天体都有昼夜更替现象,有昼夜更替现象不是生命物质存在的必要条件,③错误;四季交替形成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与生命存在条件无关,④错误;有液态水存在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⑤正确;综上可知,正确的为①②⑤,ABC错,D正确。故选D。【10题详解】牛郎织女星是恒星,太阳是恒星,D正确;哈雷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月球是卫星,天王星是行星,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球存在生命的具体原因: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内部条件: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光照范围,恰到好处的大气成分和大气厚度。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下图示意2008—2020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单位:个)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据图推测,下列年份中太阳黑子数最少的年份是()A.2003年B.2030年C.2025年D.2036年12.受太阳黑子影响,2014年地球上出现的现象可能是()A.在新加坡看到极光B.有线通讯中断C.气候异常增多D.地震减少【答案】11.B12.C【解析】【11题详解】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读图可知,2014年太阳黑子活动频繁,则2003、2025、2036年都为太阳黑子活动峰值年份,2030年太阳黑子数最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12题详解】极光现象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新加坡纬度低,不能看到极光现象;受太阳黑子影响,无线短波通讯可能被中断,气候异常增多,地震发生和太阳活动关系不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活动是指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22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2022年10月9日发射升空的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已观测到200多次太阳表面局部异常“增亮”现象。完成下面小题。13.该现象及所在的太阳外部圈层是()A.太阳黑子色球层B.耀斑色球层C.耀斑日冕层D.太阳风光球层 14.该现象剧烈爆发时()A.地表温度明显升高B.全球爆发火山活动C.干扰无线短波通信D.高层大气天气变化【答案】13.B14.C【解析】【13题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和各种太阳活动特点可知,太阳日面局部区域出现突然"增亮"现象,太阳活动类型是太阳耀斑。太阳耀斑是在日面上突然出现迅速发展的亮斑闪耀,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亮度上升迅速,下降较慢。太阳黑子是发生在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耀斑是发生在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太阳风是发生在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故该现象及所在的太阳外部圈层是:耀斑、色球层,故选B。【14题详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产生极光现象;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C正确。耀斑爆发不能使地表温度明显升高,A错误。火山活动主要跟地壳运动有关,跟太阳活动关系不大,B错误。耀斑爆发不会影响高层大气天气变化,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②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颜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④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往往与地球各地年降水量变化周期有相关性。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某研究员表示:“目前我们处在第25个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2019—2023年)太阳活动日益频繁。”据此回答问题。15.第26个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可能是()A.2026—2030年B.2030—2034年C.2035—2039年D.2040—2044年16.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有()①电网故障增多②信鸽会迷失方向③太阳辐射增强④全球各地降水增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15.B16.A【解析】【15题详解】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为11年,由材料可知,第25个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为2019—2023年,那么第26个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最可能出现在11年后,即2030—2034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太阳活动增强,会对电网产生较大的影响,使电网故障增多,①正确;太阳活动增强会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等现象,从而容易使信鸽迷失方向,②正确;太阳活动周的上升期,太阳活动增强,但对太阳辐射影响不大,③错误;太阳活动增强会使地球极端天气增多,可能会使有的地区降水增多,有的地区降水减少,但不会使全球各地降水都增多,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太阳大气层时常发生变化,有时甚至较为剧烈,这些变化统称为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光球层上常出现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局部区域突然增亮的现象,叫耀斑。太阳黑子和耀斑具有明显的变化周期,时间为11年。2021年4月12日,冰岛火山时隔781年再次爆发,地面裂开了一条长达700米的裂缝,熔岩从裂缝中喷出形成一个熔岩喷泉,覆盖了附近约1平方公里的区域。图甲是火山喷发景观,图乙示意地球圈层结构。完成下面小题。17.火山喷发的岩浆一般认为来自于()A.地壳B.下地慢C.地核D.软流层18.此次火山喷发后,火山灰蔓延到的圈层有()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答案】17.D18.A【解析】【17题详解】一般认为,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D正确,ABC错误,故选D。【18题详解】火山喷发后,火山灰漂浮在大气圈中,慢慢会沉积下来进入到水圈、生物圈,最终在地表沉积下来进入岩 石圈。图中①为大气圈、②为水圈、③为地壳(地壳属于岩石圈),④为生物圈,①②③④正确。⑤为上地幔的顶部,位于地球内部,受火山灰影响较小。故选A。【点睛】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完成下面小题。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B.①和②之间是莫霍面C.在深约2900千米处纵波突然消失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20.岩石圈是指()A.①整体B.②的顶部C.①整体和②的顶部D.③的外部【答案】19.B20.C【解析】【19题详解】据图判断,在古登堡界面以上,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古登堡界面处横波消失,纵波波速减小,A错误;①地壳和②地幔之间是莫霍界面,B正确;2900千米处为古登堡界面,在深约2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突然降速,C错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位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岩石圈指软流层以上的地壳(①)和上地幔(②)顶部坚硬的岩石部分,C正确,排除ABD。故选C。【点睛】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和地幔的界面是莫霍界面,地幔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下图为“地球表层各圈层关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对图中数字②所代表的地球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A.没有生物B.是个无机圈层C.主要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D.厚度很薄22.③圈层的主要特点为()A.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B.单独占有空间C.连续但不规则D.由坚硬岩石组成【答案】21.C22.A【解析】【21题详解】由图中各圈层之间的关系可知,①提供水蒸气,为水圈;②提供二氧化碳等气体和降水,为大气圈;③提供有机物,并产生氧等气体,为生物圈;④提供矿物质和无机盐,为岩石圈。图中数字②所代表的地球圈层(大气圈)主要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C正确;大气层存在生物,是一个有机圈层,大气层厚度较大,排除ABD。故选C。【22题详解】根据上题可知,③圈层是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A正确;占据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不单独占有空间,B错误;是不连续的圈层,C错误;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是岩石圈,D错误。故选A。【点睛】地球圈层结构分为地球外部圈层和地球内部圈层两大部分。地球外部圈层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 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a地层含有笔石化石,b地层含有大量鱼类化石,c地层含有大量两栖类动物化石,d地层含有大量恐龙化石,且含有煤层,e地层中发现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图中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组合正确的是()A.a地层——前寒武纪B.b——早古生代C.c地层——晚古生代D.d——新生代24.形成d地层煤层的主要植物类型是()A.藻类植物B.蕨类植物C.被子植物D.裸子植物【答案】23.C24.D【解析】【2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a地层含有笔石化石,b地层含有大量鱼类化石,c地层含有大量两栖类动物化石,d地层含有大量恐龙化石,且含有煤层”,由此可做以下推测:笔石出现在中寒武纪—早石炭纪,A错误。鱼类繁盛于晚古生代,B错误。两栖类出现于晚古生代,C正确。恐龙繁盛于中生代,中生代末期,物种灭绝,D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24题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生代恐龙繁盛,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裸子植物兴盛,占主要地位,是重要的成煤期,D符合题意,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质学家划分出宙、代、纪、世等单位以表达地质年代的时间。地质纪年一般以百万年为单位。按照地球岩层的年龄,将地球46亿年划分成两个大单元,难以见到生物的时代称为隐生宙,而可以看到一定量生命以后的时代称为显生宙,5.42亿年以后到现在被称为显生宙。2023年5月,浙江渔民在杭州湾滩涂发现中华鲎(hòu)(图左)。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图右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A.前寒武纪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26.下列地球演化历史特点,发生在甲地质时期的是()A.蕨类植物繁盛B.出现三叶虫C.哺乳动物繁生D.恐龙大繁生【答案】25.B26.D【解析】【25题详解】由材料“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可知其生活年代约为4亿年左右,再根据地质年代示意图可知,2.52-5.41亿年为古生代,推知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古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26题详解】由图可知,甲地质时期大致为古生代晚期到中生代末期,蕨类植物在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繁盛,A错误;三叶虫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在古生代早期达到顶峰,此后逐渐减少至灭绝,B错误;哺乳动物繁生在新生代,C错误;恐龙大繁生主要出现在中生代,D正确,故选D。【点睛】地球上的生命,从最原始的无细胞结构状态进化为有细胞结构的原核生物,从原核生物进化为真核单细胞生物,然后按照不同方向发展,出现了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植物界从藻类到裸蕨植物再到蕨类植物、裸子植物,最后出现了被子植物。动物界从原始鞭毛虫到多细胞动物,从原始多细胞动物到出现脊索动物,进而演化出高等脊索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的鱼类又演化到两栖类再到爬行类,从中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哺乳类中的一支进一步发展为高等智慧生物,这就是人。某校地理教师多年来一直坚持每月至少一次的太阳观测,下图为该教师在2022年9月11日11时利用天文望远镜拍摄的太阳照片(危险警示:望远镜观测太阳需加巴德膜滤光),对比过往照片,发现太阳活动有明显增强趋势,预计2025年太阳活动将达高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照片中显示是太阳结构中的()A日冕层B.光球层C.色球层D.核心层28.以下关于2025年的预测可能性最大的是()A.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增收B.有线电视信号屡屡中断C.对流层大气电磁扰动强烈D.全球极端天气现象增加【答案】27B28.D【解析】【27题详解】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太阳表面出现的黑色斑点为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光球层,B正确;排除ACD。故选B。【28题详解】根据材料,发现太阳活动有明显增强趋势,预计2025年太阳活动将达高峰。太阳风干扰地球电离层会影响地球短波无线通信,排除B;地球电磁场位于高层大气中,并不位于对流层,排除C;太阳活动会导致全球极端天气增加,可能造成部分地区农业减产,排除A,D正确。故选D。【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等。2023年2月10日,神舟十五号乘组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这是“天宫号”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天宫号”空间站距离地面约400千米,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空间站反射阳光,在一定条件下,地球上的人们肉眼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点划过天空。下图示意空间站、地球和太阳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在轨“天宫号”空间站的天体级别类似于()A.月球B.火星C.彗星D.小行星30.人们肉眼看到明亮的光点划过天空时,空间站最可能位于()A.甲B.乙C.丙D.丁【答案】29.A30.D【解析】【29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宫号”空间站是人造地球卫星,围绕地球运行,与月球的天体级别类似,都属于地球的卫星,A正确,BCD错误。故选A。【30题详解】本题的关键点是掌握太阳系中天体间的位置关系。当空间站位于甲、乙两处时,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太阳光太强,人们用肉眼无法看到空间站,A、B项错误;当空间站位于丙处时,太阳光线被地球遮挡,空间站无法反射太阳光,此时地球上的人们看不到空间站,C项错误;当空间站位于丁处时,地球上正对丁处的地方处于黄昏,天空不太明亮,而此时空间站又能够反射太阳光,从地球上观察空间站应为一个明亮的光点,且空间站运行速度较快,人们可以看到明亮的光点划过天空,D项正确。故选D。【点睛】卫星是指在围绕一颗行星轨道并按闭合轨道做周期性运行的天然天体,人造卫星一般亦可称为卫星。人造卫星是由人类建造,以太空飞行载具如火箭、航天飞机等发射到太空中,像天然卫星一样环绕地球或其它行星的装置。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共40分(共40分)31.读太阳系示意图(北极上空俯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表地球的字母____,地球绕日公转方向是____。(2)行星G的名称____。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轨道和____轨道之间。(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答案】(1)①.C②.自西向东(2)①.天王星②.木星③.火星(3)①.2②.太阳系③.太阳(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5)日地距离适中【解析】【分析】本题以太阳系示意图为背景,设置5道小题,涉及太阳系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基础知识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根据太阳系结构图,八大行星的位置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图中代表地球的字母是C;地球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为自西向东。【小问2详解】根据太阳系结构图,八大行星的位置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行星G的名称为天王星;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木星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小问3详解】 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恒星系和行星系两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其中心天体为太阳。【小问4详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小问5详解】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32.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下左图)及“火山喷发图”(下右图)。(1)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2)图中F处,A波完全____,B波速度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F面表示____界面,G+H为____。(3)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答案】(1)①.莫霍②.地壳③.地幔(2)①.消失②.突然减慢③.古登堡④.地核(3)A 【解析】【分析】本题以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为材料,涉及地球内部构造图、地震波传播速度、地震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D是莫霍界面,是地壳C与地幔E界面,是指划分地壳与地幔的界面。它是一个突变的边界,它标志着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方面的一种变化,而不是物质从硬到软这一种状况突然的转变。【小问2详解】图中F处,为古登堡界面,A波完全消失,B波速度突然减慢,并继续往深处传播,G为外核,H为内核,G+H为地核。【小问3详解】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A正确;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能量,B错误;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纵波,C错误;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可能会引发海啸,对人类有危害,D错误。故选A。33.读“岩层与化石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点3缺失B岩层,有可能是当时地点3发生了地壳____(抬升/下沉)。(2)若地点1的C岩层含有煤炭,则C地层形成时期,当地的古地理环境为____(温暖湿润/寒冷干燥)。(3)若A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鱼类化石,但没有发现爬行动物化石,则该地层很有可能形成于地质年代中的____代。(4)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的时期分是____、____。【答案】(1)抬升(2)温暖湿润(3)古生(4)①.古生代②.中生代【解析】【分析】本题以岩层与化石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岩层的年龄的判读、地壳的运动对岩层的影响、根据岩层 的特点推断时期、环境等内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岩层越靠下,形成年代越久远,年龄越老,据图可知,A、B、C岩层中最年轻的是C岩层,最老的是A岩层。地点3缺失B岩层,有可能是当时地点3发生了地壳抬升,形成高地,不易接受沉积,没有形成B岩层,或者已形成的B岩层在地壳抬升后,被外力侵蚀,因此导致了B岩层的缺失。【小问2详解】煤炭是由古代森林经过地质作用转化而来,地点1的C岩层含有煤炭,说明古环境适合森林生长,因此可知,C地层形成时期,当地的古地理环境为温暖湿润的陆生环境。【小问3详解】若A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鱼类化石,但没有发现爬行动物化石,说明此时只是出现了鱼类,陆地上还没有爬行动物,则根据所学可知,该地层很有可能形成于地质年代中的古生代泥盆纪。【小问4详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10-25 22:25:01 页数:17
价格:¥2 大小:3.14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