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安徽省皖东名校联盟体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皖东名校联盟体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9月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4
2
/14
剩余1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3皖东名校联盟体高三9月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晋国赵氏对亩制进行了改革,以二百四十步为亩的大亩制取代了周代的百步为亩。后来商鞅在秦国变法,废井田,开阡陌,采用的就是这种新亩制,并以“一夫力余,地利不尽,百亩给一夫”。由此可知()A.当时小农经济尚未形成B.采用大亩制适应时代变革C.商鞅侧重培养地主阶层D.秦国农业生产力高于别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中国)。据本题材料息可知,晋国创始的大亩制在秦国商鞅变法时得到推广,实际上增加了百姓的实获土地面积,满足了生产力提高的需要,适应了经济发展和时代变革,B项正确;据所学,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商鞅推行大亩制直接授田于民,不能说明其在重点培养地主,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秦国农业生产力高于别国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2.下表反映了两汉时期南方三个区域的郡数、户数等信息。由此推论正确的是()区域面积(平方公里)郡数西汉户数东汉户数增长率太湖流域28万333084942376328.11%赣江流域16万167462406496502.70%湘江流域21万4126858649833412.25%A.太湖流域长期是汉代南方人口中心B.中央政权未实现对赣江流域的管控C.汉代长江中游经济发展要快于下游D.湘江流域户数多体现经济重心南移【答案】C【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两汉时期。材料给出了两汉时期南方长江中游至下游三个重要区域的户数及其增长情况。长江中游的湘江流域和赣江流域户数增长率在500%左右,远远高于下游的太湖流域,C项正确;西汉时期,太湖流域户数在三者中最多,但无法推知是整个南方的人口中心,至东汉被湘江流域超过,更不可能推知是人口中心,排除A项;赣江流域存在1郡,说明其已经纳入中央政权管辖,排除B项;经济重心南移始于中唐,排除D项。故选C项。3.永嘉南渡后,玄学清谈在江南风靡一时,而北方玄学几乎断绝,南北学风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南学重义解,北学重名物训诂。重义解的儒经注疏多以老庄之言,撰成骈俪之文,与汉人说经相去甚远。这说明()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玄学冲击B.南学是对汉代经学继承发扬C.北方学术受南渡影响而凋敝D.新学风与旧学术传统并存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中国)。材料反映了永嘉南渡,玄学传播至江南后,南北学术不同的情况。南学重义解,重视老庄骈文,北学重名物训诂,南新北旧,并立发展,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玄学冲击儒学正统地位,排除A项;南学与汉人说经相去甚远,排除B项;永嘉南渡后,北方学术恢复了汉代传统,并未凋敝,排除C项。故选D项。4.《宋史·李参传》载,李参为陕西转运使时,“部多戍兵,苦食少,参令民自度麦粟之赢余,先贷以钱,俟麦粟熟输之官,号青苗钱”,推行数年获得了官私两便的效果。后来王安石加以效仿,推行全国,地方官强制百姓借贷,民甚苦之。由此可知()A.青苗法旨在敛财于民B.边境更具备推行青苗法的条件C.改革者从政经验不足D.变法措施激进蕴含着失败因素【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说明了青苗法的来历,以及王安石全面推行后的弊端。青苗法原本适用于地方,王安石全面推广至全国,措施激进,又造成了强制借贷的情况,潜藏失败因素,D项正确;青苗法本意在于减少百姓所受盘剥,使官民两便,而不是为了压榨民财,排除A项;陕西推行得当,但不等同于边境更适合青苗法推广,故B项过于绝对,排除B项;改革政策有弊端,不等同于改革者从政经验不足,排除C项。故选D项。5.在尼布楚谈判之时,中俄两国统治者都感受到语言隔阂带来的种 种弊端,因此开始着手培养外交翻译人才。俄国既在国内兴办满蒙文学校,又向北京派遣东正教布道团和留学生,全面展开对华语言研究工作。清朝则拒绝派遣留学生赴俄,仅在国内开设学馆培养俄语人才。这反映出()A.沙俄政府钦慕中国文化而主动向清朝学习B.清朝的外交惰性催生出其天朝上国的观念C.清俄交涉初期即体现中国社会转型的阻力D.语言人才是国家外交政策成败的决定因素【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18世纪的清朝时期。材料反映了17—18世纪中俄对待彼此交涉中存在的语言隔阂的不同态度。清朝拒绝向俄派遣留学生,仅在国内培养俄语人才,总体上对俄持保守态度,社会转型阻力大,C项正确。沙俄钦慕中国文化,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A项;天朝上国观念造成清朝外交惰性,B项因果颠倒,排除B项;语言人才并不是国家外交政策成败的决定因素,排除D项。故C项正确。6.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海国”这一概念,其实他已经清楚许多国家在陆地上与中国是连在一起的,只好又把“海国”分为“海岸之国”(在地域上与中国相连的国家)与“海岛之国”(真正的海外之国)。这种划分()A.反映转型期的时代特征B.源于近代地理学知识的缺乏C.开始突破传统夷夏观念D.体现了经世致用治学理念【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反映魏源对世界地理的认知具有进步性,但是在称呼上依然以是否与中国相连作为划分标准,体现出天朝上国的传统思维,这种划分具有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A项正确;材料中心意思是魏源对于不同国家的称呼,体现出的是传统天下观的影响,而非地理知识的缺乏,排除B项;材料与突破夷夏观念无关,排除C项;经世致用指的是做学问应该有益于国计民生,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7.1910年,曾坚定支持科举制改革的梁启超发出言论:“所恶乎畴昔之科举者,徒以其所试之科不足致用耳。……自此法行,我国民不待劝而竞于学,此法之造于我国也大矣。……我乃惩末流之弊,因噎以废食,其不智抑甚矣。”此种言论与当时士人多有契合。以上材料可用于探讨()A.清政府立宪运动的局限性B.维新变法运动的后续影响C.科举制对时代潮流的迎合D.清末教育体制改革的局限 【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说明在1905年停废科举后,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士人对废除科举制存有质疑,甚至主张恢复科举制,这说明清末教育体制改革成果有限,D项正确;废除科举制属于清末新政中教育体制革新的措施,与立宪运动无关,排除A项;维新变法时间为19世纪末,且其教育改革内容为废除八股文,而非废除科举制,排除B项;科举制不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违背历史潮流,排除C项。故选D项。8.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一份党内指示中指出:“我军执行外线作战的方针,……需要在多次往返机动的作战中大量歼灭敌人、发动群众、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建立人民武装之后,方能创立巩固的根据地。”这一指示发布于()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外线作战”“分配土地”“建立政权”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这一指示为毛泽东对1947年实施战略反攻所作的具体指导,D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建立政权、建立人民武装之后,方能创立巩固的根据地。”结合所学知识,而国民革命时期的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题中“歼灭敌人、发动群众、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建立人民武装”等信息符合土地革命时期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要求,但毛泽东主张“外线作战”则不符合其土地革命时期的军事思想,排除B项;全面抗战时期的任务是抗日,材料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9.1956-1958年,中国艺术团曾经两次访问南美洲的智利、乌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国,通过演出、座谈、访问等活动表达了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友好、和平相处的愿望。同时,中国也邀请拉美国家相关人士来中国访问考察。中国此举()A.助推国民经济的恢复B.有利于改善外交孤立局面C.体现“双百”方针要求D.意在与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20世纪50年代后期,面临美国外交孤立和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的双重压力,我国注重发展同拉美国家的外交关系,有利于改变不利局面,B项正确;据所学,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已基本完成,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双百” 方针要求的信息,排除C项;据所学,拉美国家并不位于我国周边,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示占比变化()A.有利于民众失业问题的解决B.体现了城市产业结构的日益完善C.反映出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D.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1987年非公有制经济占比明显扩大,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农村和城市私有制经济成分得到发展,就业形式多样,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A项正确;图示信息反映的主题是经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而非产业结构,排除B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符合题目时间,排除C项;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属于因果倒置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1.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对来世的看法很悲观。他们认为,人死之后灵魂很快就会消失,没有人能在另一个世界复活并享受永生。所以,他们不注重后事的操办,没有加工木乃伊和精心营造陵墓的习惯,随葬品也较少。最能解释这一观念产生的原因是()A.自然灾害以及地区战争频繁B.当地社会生产力发展不足C.自然科学发达催生理性认识D.两河流域的宗教文化缺失【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巴比伦文明。苏美尔人对来世的看法很悲观,这种观念的产生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两河流域洪水频发,当地人因争夺水源、土地、地区霸主地位而频发战争,这些都助长了苏美尔人对生活和生命的悲观情绪,A项正确;苏美尔地区农业、畜牧业发展较好,在当时的文明区域中生产力相对进步,排除B项;两河流域古文明时期,自然科学发展有限,排除C项;苏美尔人具有多神崇拜,宗教活动是其社会生活重要组成部分,排除D项。故选A项。 12.罗马共和国初期,罗马城建设缓慢,建设活动由元老院委托监察官、承建商招标并由国库出资;共和国后期,罗马城建设加快、造价加大,个人出资的建设方式逐渐兴起,恺撒曾出巨资购地新建广场、扩建元老院会堂等。这些变化()A.源于罗马政治体制的变化B.反映了罗马建筑水平的提升C.违背了罗马人的共和精神D.体现了对外扩张的财富效益【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词可知是原因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罗马共和国时期。据题干及所学可知,罗马共和国后期,城市建设更加突出个人意志,这一趋势不符合共和精神,预示着共和政体正走向衰亡,C项正确;由材料可知,当时罗马还未由共和制走向帝制,排除A项;建筑水平不是材料反映的主题,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罗马建筑所体现出的个人色彩,而非经济实力,排除D项。故选C项。13.14世纪以来,贵族的铺张浪费、乡绅和中产阶级的模仿攀比等过度消费引起英国统治阶级的高度警觉。14-16世纪英国议会制订了11部禁奢法令,详细规定了全国各阶层的饮食、服饰消费标准,如1336年的饮食禁奢法令规定所有人平时每餐最多可以享用两道菜。禁奢法令()A.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影响B.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C.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D.旨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禁奢有利于形成较为理性的消费习惯,有利于资本原始积累,B项正确;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主张人欲,与题干主题不符,排除A项;禁奢法令将贵族的铺张浪费及乡绅和中产阶级的模仿攀比作为立法重点,不是为了维护封建等级制度,与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无关,排除C、D两项。故选B项。14.下表体现了近代以来公制单位的发展演变过程。由此可知,公制单位的形成和推广()年份(年)事件1668约翰·威尔金斯发表《关于真实符号和哲学语言的论述》,提出基于秒摆和十进制系统的科学度量衡系统1783瓦特提出用水的密度定义质量单位 1790法国科学院正式开始第一套普适性单位制的研究,并于两年后派出测量地球周长的调查队1795法国政府正式颁布公制1798法国科学院调查队完成地球周长的测量任务,确定“米”的长度187517国在巴黎签署《米制公约》,成立国际计量大会A.反映了法国的国际地位B.体现了自然理性原则C.得益于世界市场的形成D.推动了帝国主义扩张【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西方。根据表格“基于秒摆和十进制系统的科学度量衡系统”“普适性单位制”“地球周长”和所学知识可知,国际单位制是一种依据自然的尺度的科学性、普遍性的体系,体现了自然理性原则,B项正确;法国公制单位系统是因其科学性、普遍性而走向世界的,无法反映法国国际地位,排除A项;公制单位的形成是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推动的结果,非世界市场的形成,排除C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D项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5.下表描述了欧洲部分国家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国别1875年1895年1905年男性女性男性女性男性女性奥地利313437393941芬兰--43464548德国363841444548意大利353643434445瑞士41434649--A.医疗事业的进步B.生产效率的提升 C.福利制度的普及D.民主制度的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中的时间可知,表格涉及的时间范围是1875年至1905年,1875年奥地利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31岁,1905年奥地利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39岁,1875年德国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36岁,1905年德国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45岁,1875年意大利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35岁,1905年意大利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44岁,说明至1905年,欧洲部分国家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1875年有所增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间跨度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化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民众的整体生活水平,所以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有所增长,B项正确;医疗事业的进步是直接原因,而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这一时期福利制度尚未普及,排除C项;预期寿命的增长与民主制度的确立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B项。16.下面漫画中腿上标有“欧洲议会”字样的法国外长舒曼,挽着英国外交大臣贝文一起前行,贝文的三条腿上有“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国家联盟(主张欧渊的联合是政府间的合作,建立一个主极国家的松散的政治联盟)”的字样。该漫画意在()A.显示英国主导欧洲的野心B.揭露英国破坏欧洲联合的意图C.暗示欧洲联合道路的艰难D.表明英国推动法德和解的艰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欧洲)。据本题材料“与一个用三条腿走路的人保持一致是困难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欧洲开启联合运动,英国一开始游离于欧洲联合运动之外,后迫于压力同意建立欧洲议会,但同时又提议建立一个由各国外长组成的常设理事会和国家联盟,而“国家联盟”主张欧洲的联合是政府间的合作,建立一个主权国家的松散政治联盟,而不是建立超国家的组织。漫画的标题即表明在欧洲联合问题上,法国与英国难以实现合作,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英国主导欧洲野心的相关论述,排除A 项;英国没有破坏欧洲联合的意图,排除B项;法德和解并不是由英国推动的,是多种因素造就的结果,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财税改革与国家治理】材料一一般认为,摊丁入亩是明代一条鞭法的继续和发展。明代中后期,在河南、山东、湖南、陕西、浙江、广东的某些州县已有摊丁入亩的个例,其对清代的摊丁入亩有着深刻的影响。入清以后,要求摊丁入亩的舆论加强,某些地区也继续着摊丁入亩的实践,食盐钞银、匠班银的摊丁入亩也大都先期进行。这些实践活动,无疑为后来的摊丁入亩提供了范式。但摊丁入亩未在更广的范围内展开,正与当时丁额未定有关。“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实施之后,要求摊丁入亩的呼声顿起。同时,康熙后期社会上仍留有地卖而丁存、税从人起的现象,赋税负担仍不合理。因此,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御史董之燧上疏指出,在明确纳税丁额后,最好的办法就是摊丁入地,并且朝廷要立法干预地卖丁留的现象。正因如此,广东于康熙五十五年开始推行摊丁入亩,也是最早实行此改革的省份。——摘编自陈锋《清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研究》材料二康熙末年以来摊丁入亩表(节录)。省区实行时间实行形式摊征科则广东康熙五十五年(1716)户部议准各州县按地亩分摊,地多摊多每地银一两摊丁银一钱六厘四毫有奇四川康熙末年各州县分别均摊,不论地亩多少,摊派一致每粮五升二合至四石六斗不等,摊一丁直隶雍正二年(1724)全省通筹计摊每地银一两摊丁银二钱七厘有奇山东雍正四年(1726)全省通筹计摊每地银一两摊丁银一钱一分五厘零湖雍正七年全省通筹计摊每地银一两摊丁银一钱二分九 北(1729)厘有奇盛京道光二十一年(1841)全区通筹计摊缺载山西雍正九年(1731)开始试办,至光绪五年(1879)最后完成各州县分别均摊每粮一石摊丁银一分八厘不等,或每地银一两摊丁银一钱四分七厘不等注:清代对田赋大体折银征收,称为地银。丁银即确定纳税丁额后摊入地亩的人头税。——摘编自郭松义《论“摊丁入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熙末期推行摊丁入亩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摊丁入亩的特点,并说明其影响。【答案】(1)背景:明中后期地方税制改革的先导作用;康熙末期“永不加赋”固定纳税丁额,提供了丁银摊入地亩的基础;统治阶层有识之士积极推动改革;清廷统治稳固,具备赋税改革政治条件;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发展。(任答三点)(2)特点:推行时间长,从康熙末一直到光绪时期;摊丁入亩的实现形式多样,有州县分摊、州县均摊以及同省计摊等不同形式;丁银摊入对象和标准不同,有地银、税粮以及地亩等不同对象,摊入丁额也不一致。(任答两点)影响:简化税制,减少征税弊端;减轻无地少地百姓负担;减少人口隐匿现象,促进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赋税征白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任答两点)【解析】【详解】(1)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一“明代中后期……其对清代的摊丁入亩有着深刻的影响”可知,明中后期地方税制改革的先导作用;“但摊丁入亩未在更广的范围内展开,正与当时丁额未定有关”可推知,康熙末期“永不加赋”固定纳税丁额,提供了丁银摊入地亩的基础;“御史董之燧上疏”可知,统治阶层有识之士积极推动改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白银货币化发展提高了白银的地位,推动了赋役征银的制度化变革。(2)本题第一小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表格实行时间一栏可知,推行时间长,从康熙末一直到光绪时期;综合各地区实行形式和摊征科则可知,摊丁入亩的实现形式多样,丁银摊入对象和标准不同,摊入丁额也不一致。本题第二小问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结合所学知识(摊丁入亩的内容)可知,其 影响是:简化税制,减少征税弊端;减轻无地少地百姓负担;减少人口隐匿现象,促进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赋税征白银,推动商品经济发展;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18.【土地所有权思想】材料一1906年,孙中山将土地所有权思想具体阐释为“平均地权”“核定天下地价”,土地现有地价归地主所有,此后因社会经济发展之“增价”则归于国家。在1919年“双十节”的演讲中,他提出要防止私人垄断以及资本专制。在他看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地主垄断土地以及土地价格上涨的收益,以致形成资本集中与社会的贫富悬隔,社会问题、社会危机由此产生。1924年,孙中山在《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革命》的演讲中指出,农民“就是中国的一个极大阶级”,如果这一群体不能觉悟起来促成三民主义的实行,“就是我们的革命一时成了功,还不能说是彻底”。材料二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国共两党的较量中,一些国民党知识分子、土地问题专家,深刻认识到“社会革命就是经济革命”,提出了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的主张。1948年2月19日,国民政府公布了由“中国土地改革协会”起草的《土地改革方案》。“方案”的第一章中指出,“土地改革的目标之一为耕者有其田,所以全国农耕土地,应自即日起,一律归现耕农民所有”。“协会”领导人萧铮指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待农村经济复苏之后,再逐步实行大农场制度,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学桃《中国近代土地所有权思想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土地所有权思想的内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国民党土地政策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原因。【答案】(1)内涵:耕者有其田,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制;节制资本,防范社会贫富分化;温和地补偿地主地价;将土地问题与民主革命相结合。(任答三点)(2)变化:由土地国有发展为土地农有。原因:解放战争中国民政府形势恶化,统治危机严重;国民政府面临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的挑战与压力;推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阶层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任答两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20世纪的中国。根据材料一“‘增价’则归于国家”“防止私人垄断”“耕者有其田”可知,耕者有其田,实行资产阶级土地国有制;根据材料一“大地主垄断土地……贫富悬隔”可知,节制资本,防范社会贫富分化;根据材料一“土地现有地价归地主所有”可知,温和地补偿地主地价;根据材料一“农民‘就是中国的一个极大阶级’,如果这一群体不能觉悟起来促成三民主义的实行,‘就是我们的革命一时成了功,还不能说彻底’”可知,将土地问题与民主革命相结合。 【小问2详解】本题是比较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第一小问是变化,根据材料二“一律归现耕农民所有”可知,由土地国有发展为土地农有。第二小问是原因,根据材料二“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共两党的较量”和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中国民政府形势恶化,统治危机严重,国民政府面临中国共产党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的挑战与压力,农民阶层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根据材料二“孙中山将土地所有权思想具体阐释为‘平均地权’”可知,对孙中山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根据材料二“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所学知识可知,推行工业化建设的需要。19.【近代欧洲教育】材料一英国从封建时代开始,教育就被视为贵族和僧侣的一种特权,教育的领导与管理均为教会所控制……英国工业革命并非得助于正规学校教育,而是依赖落后的师徒制以及由热心人士开办的民间教育机构如讲习所、讲习会等。工业革命后很长时间里仍是如此。由于忽视发展学校教育尤其是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英国失去了发展的后劲。在面临各国竞争的情况下,英国不得不比较各国成功的方法,其发现欧洲大陆的成功很显然是因为设立了效率高的学校和进行了技术训练。因此,政府着手兴办初等教育,但保守势力以种种借口加以阻扰,直至1833年第一次通过教育补助基金法案,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但为时已晚。材料二1806年耶拿战役大败后,哲学家费希特在《告德国民众书》中提出教育领先,通过教育革新来复兴德意志民族,恢复民族的创造精神。1808年洪堡被任命为普鲁士国民教育署长,在短短18个月内,他按照新人文主义精神进行改革。在初等教育方面,减少宗教神学课,增加实用学科,实行直观教学,改进师范教育。在中等教育方面,削减古典学科的内容,扩大了普通基础学科的教学,并对教师进行严格选择。在高等教育方面,洪堡把着眼点放在高深的专门知识的研讨和科学学术水平的提高上,使德国的大学成了哲学、科学和学术的中心。他在任期间对教育确定的发展方向,历经一世纪之久,除去极少量的修改之外,始终保持未变,并且对欧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世纪最后三十年,德国建立了现代化工业体系,成为世界强国。——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任钟印、周采《论教育在近代各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根据材料并结合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和普鲁士教育发展的差异。(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和普鲁士不同教育发展道路的影响。【答案】(1)差异:教育发展背景不同,英国受传统约束明显,普鲁士则发展于民族危机之时;政府作用差距大,英国政府持保守退让态度,普鲁士政府则推动教育改革,积极干预;教育体系发展程度差距明显,英国缺乏正规学校教育体系,普鲁士则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教育主体内容不同,英国忽视学校教育,而普鲁士重视基础学科和实用学科;对经济发展影响不同,英国教育发展滞后,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普鲁士的教育成果直接推动经济发展,使其成为工业强国。(任答三点) (2)影响:英国人民难以接受良好教育,社会阶层相对固化,加剧了阶级矛盾;难以形成知识效益,制约经济发展,成为19世纪后期英国落后于他国的重要原因。普鲁士教育体系齐全,教育发达,成学术科技中心;适应了第二次工业革命需求,推动德国19世纪后期工业发展;普鲁士迅速发展,推动德国实现统一、(任答两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教育的领导与管理均为教会所控制”“1806年耶拿战役大败后”可知,教育发展背景不同,英国受传统约束明显,普鲁士则发展于民族危机之时;“英国工业革命并非得助于正规学校教育,而是依赖落后的师徒制以及由热心人士开办的民间教育机构”“洪堡被任命为普鲁士国民教育署长”可知,政府作用差距大,英国政府持保守退让态度,普鲁士政府则推动教育改革,积极干预;“忽视发展学校教育尤其是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初等教育方面”“在中等教育方面”“在高等教育方面”可知,教育体系发展程度差距明显,英国缺乏正规学校教育体系,普鲁士则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教育主体内容不同,英国忽视学校教育,而普鲁士重视基础学科和实用学科;“由于忽视发展学校教育尤其是初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英国失去了发展的后劲”“使德国的大学成了哲学、科学和学术的中心⋯⋯成为世界强国”可知,对经济发展影响不同,英国教育发展滞后,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普鲁士的教育成果直接推动经济发展,使其成为工业强国。【小问2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根据英国和普鲁士教育发展的差异和所学知识可知,教育发展道路的不同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国家振兴等都有深远的影响。20.【影像中的女性】材料 影像是触摸历史脉搏、感受生命温度的媒介,同时也是时代变迁的真实反映。根据以上四幅影像所反馈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近代以来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论述: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变化。一系列束缚女性的传统习俗被破除,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更多的女性开始在各种专业学校接受近代教育,极大地解放了女性的思想。新中国成立,逐步推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新时代婚姻制度,实现了女性自上而下彻底的大解放。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女性同样参与,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不断出台新政策、新措施,为女性参与政治提供法律保障,女性参政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女性干部队伍也不断扩大,在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公共领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女性逐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权、婚姻自主权、劳动权、政治参与权等,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解析】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皖豫名校联盟体2022届高三语文三模试题(Word版带解析)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皖东智校协作联盟2024届高三数学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皖东智校协作联盟2024届高三英语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皖东智校协作联盟2024届高三物理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皖东智校协作联盟202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PDF版附解析)
安徽省皖东智校协作联盟2024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皖东名校联盟体2023-2024学年高三政治上学期9月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皖东智校协作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皖东名校联盟体2024届高三数学上学期9月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0-16 13:50:02
页数:14
价格:¥3
大小:398.2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