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月考试题(三)(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三)地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为了保证高速列车的运行稳定与安全,需要对列车进行合理保养与检修。我国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7个城市建有大型高速列车保养基地,其中武汉基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速列车保养基地,具备同时保养检修400组列车的能力,承担着中国高速列车保养检修任务总量的40%。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北京、上海、广州比,武汉基地成为最大高速列车保养基地的主要优势是()A.客运规模较大B.地理位置居中C.土地成本较低D.技术水平较高2.继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大高速列车保养基地之后,为优化保养基地空间分布格局,最适宜增建保养基地的城市是()A.太原、南京、天津B.济南、长沙、重庆C.沈阳、成都、西安D.南昌、贵阳、深圳【答案】1.B2.C【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武汉基地具备同时保养检修400组列车的能力,承担着中国高速列车保养检修任务总量的40%。与北京、上海、广州比,主要原因在于武汉位于我国中部,地理位置居中,其他城市地理位置较偏,故B正确,四地区客运规模都较大,技术水平都较高,不是武汉的突出优势,AD错误,武汉经济发达,土地成本较高,C错误,故选B。【2题详解】为优化保养基地空间分布格局,应在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地的其他较远城市布局高速列车保养基地,天津临近北京,不适宜布局,重庆高速列车不发达,深圳临近广州,故ABD错误,沈阳位于我国东北、成都位于我国中西部、西安位于我国北部,可以起到优化保养基地空间分布格局的作用,故C正确。故选C。【点睛】高速列车是指最高行车速度每小时达到或超过200公里的铁路列车,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高铁”。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的铁路交通进入“高铁”时代。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指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职业、身份、地位、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等 各方面向城市市民全面转化,并获得与城市市民相同的社会权利、福利待遇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下图示意2001—2018年中国四个超大城市的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2001—2018年间()A.上海常住人口持续减少B.上海流动人口增速最慢C.北京户籍人口增速最快D.广州户籍人口持续增加4.推测深圳2014—2018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医疗条件改善B.生育政策调整C.生活成本降低D.落户政策放宽【答案】3.D4.D【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2001—2018年间,广州市户籍人口持续增加,D正确;上海市常住人口持续增加,A错误;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之差为流动人口,据此可知,深圳流动人口增速最慢,B错误;北京市户籍人口增速较慢,根据斜率可推知,增速最快的是深圳,C错误。故选D。【4题详解】读图可知,2014—2018年深圳户籍人口增速较快,深圳经济发展快,对人才需求量大,落户政策放宽利于把常住人口转化为户籍人口,D正确;医疗条件改善对户籍人口的变化影响较小,A错误;生育政策调整会影响人口的自然增长,但不是影响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动力,B错误;随着深圳经济的发展,生活成本会不断上升,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事业、婚姻和家庭;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城市系统,亦称城市体系,指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成为有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城 市系统的弹性是指城市系统能够化解外界干扰,并保持原有结构和功能的能力。下图为城市系统及其相互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城市经济系统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生产功能B.管理功能C.组织功能D.环境功能6.能对城市系统产生干扰的外部因素有()A.城市系统要素突变B.城市经济系统紊乱C.社会管理系统混乱D.环境资源系统改变7.城市系统弹性强调城市系统及其子系统具有()①连通性②独存性③差异性④适应性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5.A6.D7.C【解析】【5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功能主要有生产、服务、管理、集散、创新等。不同城市系统发挥的主要功能不同。经济系统主要发挥生产、货物资本信息集散等作用,社会系统发挥组织、管理等作用,环境资源系统发挥环境资源供给等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6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环境资源系统是城市发展的依托,既有城市系统内部组分也有外部组分的特点,环境资源系统改变能对城市系统产生干扰,D正确;经济、社会系统及要素属于城市内部组分,属于内部干扰因素,ABC错误;故选D。【7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系统的弹性是指城市系统能够化解外界干扰,并保持原有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城市具备这种抗干扰能力,城市及其子系统必须相互连通而非独立,共存而非独存,①正确,②错误;强调包容性、整体性、适应性而非差异性和排他性,③错误,④正确结合选项可知,C正确,ABD 错误;故选C。【点睛】城市系统是指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成为有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一定地区内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城市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补充,形成一个统一的城市地域系统,在内部不断地进行物质流、能量流、人员流、信息流的交换。城市系统内,大小城市之间还有等级从属及职能联系的关系,它们是大、中、小有规律的排列与组合。城市系统的大小层序的规律配置,就是城市的阶层结构。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城市增长迅速,城市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仅仅研究单一城市及其内部空间的差异,不能揭示城市本质和其发展的规律性,必须研究城市群体,研究城市系统,才能揭示城市的实质和作用。露是指空气中水汽凝结在地物上的液态水。库布齐沙漠北缘与黄河河岸之间生态过渡带年均温5.6℃,降水集中在7-9月,年平均风速4米/秒。某学者在该过渡带选取沙丘进行研究,并绘制出8月15日-29日沙丘不同部位露水凝结量与昼夜温差关系图(如图),其中,图示期间沙丘和丘间地露水凝结量的变化趋势和昼夜温差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与空气中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关系不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研究发现沙丘顶部露水凝结量比沙丘其他部位少,主要是由于沙丘顶部()A.温度较低B.面积较小C.植被较少D.风速较大9.沙丘和丘间地露水凝结量变化趋势与昼夜温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主要原因是图示期间()A.太阳辐射较强B.降水量较大C.西北风速较大D.沙丘流动较快10.该地丘间地植被较两侧沙丘坡面少,这将导致丘间地露水形成时间比两侧沙丘坡面()A.早B.晚C.时间相同D.无法比较【答案】8.D9.B10.A【解析】【8题详解】沙丘顶部温度低更利于凝结成露,A错误;沙丘顶部昼夜风力都较其他部位大,在夜晚也存在较大的风,不利于水汽凝结成露,D正确;面积小不是最主要的因素,B错误;沙丘各个部位植被都稀少,植被差异不大,植被较少不是最主要因素,C错。故选D。 【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研究区降水集中在7-9月,而研究时间为8月,降水较多,同时研究区距离黄河较近,使得空气中的水汽含量相对较大,昼夜温差变化越大,水汽越容易凝结,B正确;太阳辐射较强的是6、7月,A错误;西北风速较大为冬季,C错误;8月,降水较多,且相对于冬春季节,风力较小,沙丘流动变慢,D错误。故选B。【10题详解】与两侧沙丘坡面相比,丘间地植被相对较少,白天有较多的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升温快,夜间地表长波辐射剧烈,使地表气温下降快于两侧沙丘坡面。随着地表气温的降低,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就在地表凝结成露水,使得丘间地形成露水的时间早于两侧沙丘坡面,A正确,排除BCD。故选A。【点睛】露的形成条件:充足的水汽、降温过程和凝结核。穴珠是一种石灰岩洞穴内的球状颗粒,一般发育在洞穴积水中。穴珠表面一般较光滑,内部具有一个或多个核心,外层由明暗交替的碳酸钙矿物层构成,暗层含有较多杂质;穴珠表面干湿交替变化有利于加速矿物层形成。下图是穴珠的照片(a)及其剖面结构(b)。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形成穴珠圈层结构的地质作用是()A.化学沉积B.流水溶蚀C.流水磨蚀D.球状风化12.有利于穴珠形成的自然条件有()①浅表性积水为主②水体呈弱酸性状态③长期积水深度大④有间歇性水流扰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11.A12.B【解析】【11题详解】穴珠即洞穴珍珠,也叫洞穴豆石或洞穴鲡石,是在地下河溶洞滴水坑中形成的具有同心圆结构的球状碳酸 钙沉积物,A正确,流水溶蚀、流水磨蚀都是侵蚀作用,BC错误;风化是对岩石的一种破坏作用,D错误。故答案选A。【12题详解】穴珠是一种石灰岩洞穴内的球状颗粒,一般发育在洞穴积水中,穴珠表面干湿交替变化有利于加速矿物层形成,说明是间歇性积水,④正确;间歇性积水说明为浅表性积水,①正确③错误;弱酸性水可能加剧碳酸钙矿物层溶蚀,不利于沉积,②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选B。【点睛】穴珠可以形成于洞底比较平坦的开阔浅水中,很浅的积水是其形成的必要条件之一,巢状浅盆不一定是形成穴珠的必具条件。间歇性的流水和由这种流水带来的机械沉积物是形成穴珠的必要条件之一,洞顶的滴水不一定是形成穴珠的必具条件。内蒙古境内海勃湾水库至头道拐之间的黄河干流河段每年11月末至12月初开始流凌、封冻,翌年3月开始河道解冻、河冰消融。下图为该段黄河干流的四个子段分布及1989—2019年各子段河冰面积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2014年后甲段河冰面积显著减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上游水库修建B.流域植被增加C.全球气候变暖D.河段流量减少14.乙段河冰面积远大于其他子段,主要是因为乙段()①海拔更低②河谷更宽③纬度更高④河段更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甲河段()A.封河时由下游向上游逐渐封冻,开河时顺序相同B.封河时由下游向上游逐渐封冻,开河时顺序相反C.封河时由上游向下游逐渐封冻,开河时顺序相同D.封河时由上游向下游逐渐封冻,开河时顺序相反 【答案】13.A14.C15.B【解析】【13题详解】甲段位于海勃湾水库坝址下游,水库蓄水、调节径流、提高水温,可有效调凌、防凌,A正确;流域植被增加与否对河道中水体的温度影响微弱,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是大空间尺度的背景,但不同小尺度空间区域的温度变化并不均匀,不能因此判断甲段区域冬季一定升温,且即使升温,对凌汛现象影响也较弱,C错误;由于甲段上游是海勃湾水库,可对河流径流起调节作用,故河段水量较为稳定,D错误。故选A。【14题详解】甲乙位于该段黄河干流上游,丙丁位于下游,乙段海拔高于丙丁,①错误;凌汛时上游来水,上涨的河水更易淹没两侧宽阔的河谷,增加河水、河冰覆盖面积,②正确;纬度高可能会使整体气温偏低,但题干是问影响河冰面积大小、而非冰期长短的原因,③错误;据图可以看出乙段河道明显长于其他河段,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④正确。故选C。【15题详解】调用所学凌汛形成原理知识,封河时,由于下游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先行结冰,冰凌阻塞河道,形成凌汛,应该由下游向上游逐渐封冻,CD错误;开河(融冰)则恰好相反,即纬度较低的上游先行融冰,应该由上游向下游逐渐开河,A错误,B正确。故选B。【点睛】凌汛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其形成的条件是:(1)有冰期的河流(多指零度以下的河流);(2)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且较明显的南北流向。我国黄河在宁夏和在山东境内的河段都有凌汛现象,东北的河流在满足上述条件时也同样会出现凌汛现象。锡林河是流经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一条内流河。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降水集中在6~8月,4月存在春汛,但伏汛(注:伏汛又称“大汛”。夏季三伏前后,因流域内下降暴雨或雷雨,而使江河水位急剧上涨,持续较久的现象)不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锡林河春汛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B.大气降水C.冰川融水D.冰雪融水17.锡林河伏汛不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夏季()A.冻土融化,下渗量大B.生活用水量大C.植被繁茂,蒸腾量大D.生产用水量大18.该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是()A.森林B.草原C.荒漠D.湿地 【答案】16.D17.D18.B【解析】【分析】本题组通过内蒙古锡林河考查河流的补给水源,当地与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较为相似,由于春季积雪融化,有春汛;当地位于内蒙古牧区,也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区的过渡区,夏季生产用水量大;当地年均降水量在300毫米左右,位于我国的半干旱地区,典型的植被是草原。【16题详解】地下水是常年补给且最稳定的补给形式,所以春汛补给水源不是地下水,故A错误。“降水集中在6~8月”,说明大气降水补给在夏季,故B错误。内蒙古为高原地形,冰川较少,故C错误。该地降水虽然集中在夏季,但因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冬季也有一定的降雪,春季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形成春汛,故正确答案为D。【17题详解】冻土融化始于春季,如果冻土融化对河流流量有影响,也应该是影响春汛,而不是伏汛,故A错误。生活用水量受季节变化的影响较小,故B错误。该地“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可见水分条件较差,植被不会特别繁茂,而且河流附近的植被蒸腾作用非常有限,不会导致“伏汛不明显”这样的结果。故C错误。该地主要为牧区,部分地区为种植业,夏季农业用水量较大,导致河流中的水被大量使用,因此D正确。【18题详解】该地“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300毫米”,可见为半干旱地区,典型植被为草原,故B正确。我国季风气候区植被一般以森林为主,年降水量一般大于400毫米。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的地区一般植被以荒漠为主。故AC错误。区域典型的自然景观一般为森林草原和荒漠,故D错误。大气层自下而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空气易产生对流,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下图示意某年夏季北极科考“雪龙”号考察船探空观测数据,包括北极太平洋扇区和白令海的大气温度、风速和相对湿度的垂直变化状况(阴影部分为标准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确定图中大气对流层顶高度的气温指标是()A.气温垂直变化由降低转为升高B.气温垂直递减速率增大C.气温垂直变化由升高转为降低D.气温垂直递增速率减小20.科考队员观测到60°N附近对流层高空有一个西风急流带,其形成原因可能是该地()A.摩擦力较其他纬度小B.西部气压远高于东部C.南北两侧的温差较大D.下垫面海陆相间分布21.与对流层相对湿度垂直变化速度关联最紧密的因素是()①大气逆温②海拔高度③高空急流④气压高低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19.A20.C21.B【解析】【1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则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平流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增温,则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确定图中大气对流层顶高度的气温指标应该是气温垂直变化由降低转为升高,A正确,排除BCD。故选A。20题详解】由材料可知,60°N附近对流层高空有一个西风急流带,是由于该纬度有极锋分布,高低纬度间温差大造成气压差大。C正确。高空不考虑摩擦力大小,A错误。对流层高空若西部气压远高于东部,导致的风向应是北风,B错误。高空西风带与近地面海陆性质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21题详解】由图可知,相对湿度垂直变化速度较快的海拔出现了逆温现象或高空急流,逆温和强风带阻碍了大气的垂 直运动,使得水汽不易交换,相对湿度快速减小。①③正确,气压随海拔上升而减小,海拔和气压与相对湿度没有明显相关性。②④错误。故选B。【点睛】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的变化:海拔越高,摩擦力越小,风向与等压线夹角越小,即风向与等压线几乎平行。巨大的地面温差造成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从而使得上层空气快速流动,称为急流。急流可以驱动近地面天气系统的移动。温带急流位于高层中纬西风带,其位置和强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而且其移动路径越弯曲,大气运动越强烈。下图示意某时段北美温带急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与夏季相比,冬季北美大陆温带急流()A.位置偏北风速偏大B.位置偏北风速偏小C.位置偏南风速偏大D.位置偏南风速偏小23.图中温带急流的路径由蜿蜒波动发展为平直移动,往往象征着甲地()A.台风形成B.寒潮结束C.沙尘肆虐D.对流加剧24.现代商用飞机可利用温带急流加速,适宜利用温带急流加速的航线是()A.北京飞往乌鲁木齐B.香港飞往堪培拉C.东京飞往莫斯科D.旧金山飞往纽约【答案】22.C23.B24.D【解析】【22题详解】随着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气压带风带也会发生季节移动,温带急流也会随着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而移动,与夏季相比,北半球冬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位置整体南移,温带急流位置也应偏南,北半球冬季温带地区地面温差较大,根据材料可知高空水平气压梯度较大,温带急流风速也应偏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23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温带急流偏南,应为冬季。在图示区域中部,温带急流由东西向转为由北向南推进,根据材料可知,急流可以驱动近地面天气系统的移动,因此地面天气系统也随之向南移动,由较高纬度向较低纬度运动,即冷气团南下,易导致甲地寒潮爆发,图中温带急流的路径由蜿蜒波动发展为平直移动,即又由西南向东北运动,冷气团南下运动被抑制,因此往往象征着寒潮结束,B正确;台风往往是在夏秋季节,且台风形成于海洋,A错误;冷气团南下运动被抑制,风力减小,不利于沙尘肆虐,C错误;温带急流发展为平直移动不会导致对流加剧,D错误。故选B。【24题详解】温带急流大致流向为自西向东,适宜利用温带急流加速的航线是旧金山飞往纽约,D正确;北京飞往乌鲁木齐,东京飞往莫斯科,都是飞机自东南向西北飞;香港飞往堪培拉,飞机自北向南飞,都不适宜利用温带急流加速,ABC错误。故选D。【点睛】寒潮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顾名思义是寒冷空气好像潮水般奔流过来的意思,它属于空气(冷空气)流动的一种形式。寒潮是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人工智能是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全球新冠疫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更是加速了送餐机器人、无人运输车、云办公等智能硬、软件设施在城市人居环境中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对城市空间结构、生产组织、交通出行、居民生活等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促进了城市空间结构网络化转型、形态虚拟化延展、功能区复合化演变、载体智能化升级等,进而驱动城市空间演变(图1)。图2为人工智能对城市交通空间的影响,其中甲、乙、丙代表城市交通空间类型。 (1)地理信息技术在该项目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请结合材料信息进行说明。(2)概括人工智能对城市交通空间产生的影响。(3)推测人工智能时代城市用地布局的变化趋势。【答案】(1)GPS或GNSS或BDS等,定位导航;RS遥感,数据获取;GIS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与决策。(2)重塑道路空间;释放停车空间(减少停车用地);活化街道空间。(3)工业用地更分散,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居住与公共服务用地更混合;传统商业、仓储用地减少;道路交通空间增加。【解析】【分析】本题以人工智能驱动城市空间演变图及人工智能对城市交通空间的影响关系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对城市交通空间产生的影响、人工智能时代城市用地布局的变化趋势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小问1详解】读图2可知,该项目用到全球定位系统,因此用到GPS或GNSS或BDS等进行定位导航;有视觉识别系统,因此用到RS遥感进行数据获取;有人工智能决策和控制系统,因此用到GIS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分析与决策。【小问2详解】甲为无人驾驶,未来,由算法控制的无人驾驶汽车将实现精确驾驶,重塑道路空间,道路变窄释放出的空间将让路于人,并为人们的街道生活提供更多可能,街道也将迎来新的形态。乙为立体停车设施,释放停车空间(减少停车用地);丙为智慧街道和健康街道,活化街道空间,在满足城市日常通行的同时,街道还应回归人们进行物品交易、社会交流和休憩驻留的生活场所。【小问3详解】人工智能实现智能化布局,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城市用地布局,实现科学的、有序的城市规划,提高城市 用地的利用效率,图1中显示,生产制造节点、物流交通节点、商业商务节点、居住生活节点更加分散和混合分布,故工业用地更分散,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居住与公共服务用地更混合;实现综合性布局,综合考虑城市用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实现城市用地的综合性布局,传统商业用地、仓储用地减少,故造成传统商业、仓储用地减少;图1中显示,强要素流联系和弱要素流联系,说明道路交通空间增加。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塔克拉玛干沙漠(图1)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该地气候干旱,昼夜温差达40℃以上。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风沙日,大风风速达每秒300米。塔克拉玛干沙漠沙粒多为细沙和粉沙,在自然状态下很难发育成熟土壤。研究小组发现,在无风和微风的天气下,沙漠会出现热力扬尘,造成绿洲草地退化。图2示意5月某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绿洲草地地表温度状况。 (1)推测塔克拉玛干沙漠沙粒多细沙和粉沙的原因。(2)结合土壤发育过程,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难以发育成熟土壤的原因。(3)指出该地热力扬尘最强的时段,并用地理原理进行解释。【答案】(1)塔克拉玛干沙漠距离周边高山较远,河流难以搬运来颗粒较大的沉积物;风力从远处运送来的多为颗粒细小的细沙和粉沙;塔克拉玛干沙漠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使沙粒变细;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使沙粒逐渐变细。(2)裸露的岩石风化形成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在以生物为主导的自然成土作用下,释放和积累养分,从而形成土壤;塔克拉玛干沙漠多大风,成土母质的形成过程经常被风蚀和沙埋作用打断,难以发育稳定的成土母质;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生物稀少,有机质来源少,土层浅薄贫瘠,难以形成土壤。(3)15时左右。白天沙漠升温快,温度高于绿洲草地,二者冷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15时左右,二者温差最大,水平气压梯度最大,热力环流最显著。【解析】【分析】本题以塔克拉玛干沙漠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风沙地貌、影响土壤形成因素、热力环流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处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多大风天气风蚀作用强,砂石破碎,粒径较小;塔克拉玛干沙漠距离周边高山较远,河流水量小,流程短,难以携带较大颗粒沉积物;风力搬运到此处的沉积物颗粒也较小,所以沙漠多细沙和粉沙。【小问2详解】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成土母质来源于岩石的风化物;成土母质在以生物为主导的自然成土作用下,释放和积累养分,才能形成土壤;塔克拉玛干沙漠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地表多细沙和粉沙, 成土母质在形成过程中经常被风蚀或砂埋,使成土过程中断,难以发育稳定的成土母质;当地气候干旱,生物数量少,有机质来源少,土层浅薄贫瘠,故难以形成土壤。【小问3详解】热力扬沙是沙漠和绿洲间温度差异形成的热力环流现象。由于沙漠和绿洲草地比热容不同,白天沙漠因比热容较小而升温快,温度高于绿洲草地;夜晚绿洲比热容大降温慢,温度高于沙漠;二者冷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在无风和微风的天气下,二者扬尘最强的时段对应热力环流最强时;读图可知,15时左右,二者温差最大,气压差最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热力环流最显著,热力扬尘最强,故该地热力扬尘最强的时段是15时左右。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年7月24日凌晨2时,在距离台风中心420km以外的螺旋云带上有一对流云团新生并强烈发展,导致江西省北部德安县出现突发性特大暴雨,其中丰林镇24小时最大降水量高达541.4mm。德安县境内特殊造型的"尖底瓶"地形(如下图)对降水起到了增幅作用。该日,地面有弱冷空气从西北方进入德安县境内,加剧了暴雨的发生强度。此次强降雨未造成丰林镇明显的降温。(1)根据图中主风向推断丰林镇出现暴雨时台风中心的方位,并说明理由。(2)分析"尖底瓶"地形对增强本次暴雨的作用。(3)简述本次强降雨未造成丰林镇明显降温的原因。【答案】(1)东南部。理由:台风为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形势,北半球气旋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其西北侧的风向为东北风。(2)“瓶口”敞开,且开口方向与螺旋云带气流方向一致,利于汇集水汽;“瓶颈”狭窄,形成狭管效应,增强螺旋云带天气系统的势力;“瓶身”宽阔,近圆形,利于气流形成涡旋,辐合上升;"瓶底"尖锐,在丰林镇小范围内的大量水汽聚集顺地形抬升,形成强烈的地形雨。(3)水汽凝结释放出大量热量;冷空气强度弱小;地形较封闭不易散热。【解析】 【分析】本题以江西省北部德安县突发性特大暴雨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台风、常见的天气系统、降水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根据图中的风向标识判读气旋中心的位置,台风为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形式,气旋中心为低气压,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辐合,盛行东北风的区域位于气旋的西北侧,进而推测出台风中心(气旋中心)位于东南部。【小问2详解】分析地形对暴雨的增强作用,从“尖底瓶-瓶口”“尖底瓶-瓶颈”“尖底瓶-瓶身”“尖底瓶-瓶底”四方面分析。从“瓶口”角度,“瓶口”敞开,开口方向为东北方向与螺旋云带气流运动方向一致,利于水汽进入汇聚;从“瓶颈”角度,“瓶颈”狭窄,形成狭管效应,增强螺旋云带天气系统的势力;从"瓶身”角度,"瓶身”宽阔,近圆形,利于气流形成涡旋,辐合上升,充分对流,形成更多降雨;从“瓶底”角度,“瓶底”尖锐,在丰林镇小范围内的大量水汽无法散失,只能顺地形抬升,形成强烈的地形雨。【小问3详解】从水的相变、冷空气活动强度的角度说明。水汽相变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变化,水汽凝结释放出潜热,起到一定的增温作用;冷空气活动强度弱,热带气旋影响更强烈;地形较封闭不易散热,因而降温不显著。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10-17 23:20:02 页数:16
价格:¥3 大小:3.51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