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12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初中语文,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2012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5分))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在泉州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化遗产举世瞩目。海丝史迹、宗教胜迹、古建筑奇观历经岁月洗礼,风雨沧桑,每块青砖绿瓦都铭刻着古城人民的智慧,闪耀着城市文明的光芒。徜徉在如此诗意、如此魅力的城市,无不感受到她的风姿和神韵,无不感受到她的底蕴和历程,无不感受到她的内涵和气。(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________。A.名胜莫名其妙B.举世举重若轻C.奇观洋洋大观D.神韵韵调悠扬(2)下面所列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A.“沧桑”中,“沧”字读音是cāng,笔画数为7画。B.“徜徉”中,“徜”字读音是cháng,部首为“彳”。C.“海丝”中,“丝”字读音是sī,部首为“一”。D.“诗意”中,“诗”字读音是shī,最后一画为“ㄧ”。(3)下面两个句子,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好?为什么?①能感受到她的风姿和神韵、底蕴和历程、内涵和气质。②无不感受到她的风姿和神韵,无不感受到她的底蕴和历程,无不感受到她的内涵和气质。第________句。________。2.诗文默写。①问君何能尔?________②________?留取丹心照汗青。③海日生残夜,________④________,两北望,射天狼。⑤________,________。可以调素琴,阅金经。⑥令初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3.按提示填空。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让我们明白了一些人生道理。从不平凡的科学家邓稼先的事迹中,学到了________;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认识到“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________;从小说人物李京京身上,学到了当美好的愿望遭到拒绝时,________;从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中,领会了________。4.综合性学习:桥文化。桥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为增进对它的了解,让我们一起参与“桥文化”的探究,感受它的艺术魅力。(1)【桥之名】按提示,说出下列各式各样的“桥”。试卷第1页,总9页 ①用石头砌成、桥洞呈弧形的桥叫做________②使道路形成立体交叉的桥称为________③传说中,喜鹊在天上搭的桥名曰________④雨后彩虹被喻为________(2)【桥之美】展开联想与想象,感受诗句所表现的桥之美。①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美在________②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美在________③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苍龙背上行。美在________(3)【桥之韵】生活中还有许多无形的桥,请参照示例,另写一句。示例:严复将西方文化传播到中国,搭建了通往西方文化领域的桥梁。5.名著测读。(1)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感受,不准确的一项是________。A.“只有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一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人生才有意义。”保尔用自己的人生实践了这一意义。B.祥子是个悲剧人物。当他的幻想破灭后,自甘堕落,结果只能是“痛苦地活着,冤屈地死去”。C.如果将孙悟空放置在《水浒传》中,他也是好汉一条,因为他和大多梁山好汉一样武艺高强、嫉恶如仇。D.“水浒”中的孙二娘是个母夜叉,拦路剪径、杀人越货,卖人肉包子,违反了《刑法》和《食品安全法》。(2)阅读下面有关《鲁滨孙漂流记》故事情节的叙述,按要求作答。a.鲁滨孙舍弃安选的生活,多次航海冒险。b.有一次,由于遭遇土耳其海盗的劫持,他历尽艰险逃了出来。c.不料,当船航行到大海上时,遇上大风暴,巨浪将船打翻,唯他幸存。d.他被海浪抛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度过了28年的时光。①情节有误的是第________句。原著的情节是(概述)②在荒岛上,鲁滨孙靠什么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请概括说明。二、阅读(55分))6.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试卷第2页,总9页 (1)下列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组是________。A.湖中人鸟声俱绝哀转久绝B.是日更定矣问今是何世⋅⋅⋅⋅C.问其姓氏望其旗靡D.强饮三大白而别乃记之而去⋅⋅⋅⋅(2)解释加点词。①余孥一小舟________②见余大喜________③及下船________④客此________⋅⋅⋅⋅(3)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所表现的景色。(4)在文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A.一个“痴”字,表达了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B.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C.字里行间流露出与民同乐的情怀。D.委婉地传达出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7.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每天进步一点点赵华美国的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博士传授了成功最简单的方法--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进步一点点,听起来好像没有冲天的气魄,没有轰动的声势,可细细地琢磨一下:每天、进步、一点点,那简直是在默默地创造一个意想不到的奇迹,在不动声色中酝酿一个真实感人的神话。撑杆跳高王子布勃卡的纪录是一厘米、一厘米升高的;110米跨栏飞人刘翔的速度是0.01秒、0.01秒加快的。一个骄人的成就来自于一点一滴的进步,有赖于一步一步地积累。每天一点点地进步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天天都有目标,时时都能努力,人人都可为之,仅此而言,已弥足珍贵。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最初也许只有一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产生天壤之别,原因就在于平时进步积累的多与寡。每天自学一小时,一周就是七小时,一年累计365个小时,几年下来就可以完成大学本科课程的学习。每天用5分钟改进自己的工作,每周5个工作日都这么坚持改进,几年下来就会成为这个行业的行家里手。虽然每天只进步一点点,但每天都超越了昨天,如此日有所进、月有所变,用心写好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加号,不论钻研什么学问、从事什么工作,都能享受胜利的喜悦,达到理想的高峰。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并不容易,因为任何丝毫的进步都不会从天而降,都不能唾手可得,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贵在每天,难在每天。“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要耐得住寂寞,不因收获不大而心浮气躁,不因目标尚远而情移心摇,而应具有持之以恒的韧劲;就要顶得住压力,不因面临障碍而畏惧退缩,不因遇到挫折而垂头丧气,而应具有攻坚克难的勇气;还要抗得住干扰,不因灯红酒绿而分心走神,不因冷嘲热讽而犹豫停顿,而应有专心致志的定力。试卷第3页,总9页 每天进步一点点,使每一个今天充实而又饱满;每天进步一点点,终将使一生厚重而充实。(选自《做人与处世》2012年第7期)(1)促使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三个先决条件是什么?应如何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先决条件:________如何克服困难:________(2)“每天进步一点点”具有哪些意义?请简要概括。①________。②________。(3)在论述过程中,作者是如何使中心论点更加鲜明突出的?8.阅读下文,完成问题。父子的母校韦如辉①父亲对儿子说起他的母校,腮边的胡楂儿都飞快地跳起了舞。②父亲说,那操场,那教学楼,那梧桐树。父亲放下手中的锄头,夸张地打开自己的双臂,语无伦次地说,那个大啊!那家伙,那个高啊!那个美啊!③儿子的思想,随着父亲夸张的动作,鸽子一样地飞向远方。④父亲放下双臂,风摆树叶似的抖着右手又说,还有那教室,那家伙,开阔敞亮,窗明几净。父亲从嘴里喷发出的唾沫和浓重的烟草味,在阳光下的田野上肆无忌惮地游走。⑤儿子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看完父亲一连串的表演,最后才语气稚嫩地问,爸,你的母校真的那么好吗?儿子不是不相信父亲的话,实在是儿子没见过被父亲夸奖得如此美好的学校。⑥父亲似乎不高兴,一脸愠色地拨弄了一下儿子的脑袋。儿子的脑袋,弹簧似的晃了晃。父亲语气凝重地说,你小子,我说的还能有假!⑦儿子的梦里,就有了父亲的母校。有了那操场,那教室,那高楼,那梧桐树。⑧父亲从村外一步三摇地走来。背上压着山一样大捆的柴草。⑨眼看就要入冬了,父亲必须用这些柴草,认真地对付这个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天。⑩儿子似乎很有眼色,每当喘着粗气的父亲将要蹲下放柴草的时候,儿子都会从柴草的底下扶上一把。儿子这一把的力气尽管很弱小。但的确能够减少父亲身体弯曲的痛苦。⑪父亲夸,好儿子!⑫儿子笑了笑,两颗俏皮的虎牙闪动在父亲的眼前。⑬有一天,儿子扶下父亲背上的最后一捆柴草。儿子请求,爸,带我去看一看你的母校,好吗?⑭对于儿子的请求,父亲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父亲认真地吐一口烟雾,才对儿子说,真想去?⑮儿子努力地点了点头,嘴里坚定地说,想!试卷第4页,总9页 ⑯第二天,田地里的浓雾还没有淡下来的时候,父子俩就上路了。⑰父亲边走边对儿子说,我的母校在县城,离咱家可远了。得翻过两条河,再坐三个钟头的车才能到达啊。父亲说到最后一个“啊”字,诗人般抒发一串长音。⑱儿子想说,爸,别说了,您已经说过无数遍了。然而,儿子没有说,儿子怕父亲不高兴。怕父亲改变主意,怕父亲不带自己去他美丽的母校。⑲风吹到脸上,夹杂着雾气的潮湿,多少有点儿刺骨的感觉。⑳但儿子身上很快淌了汗,而且额上的汗珠已如小虫子似的爬来爬去。㉑父亲转过身来问,累吗?爸驮你一会儿。㉒儿子咬紧牙关说,不要!然后把胸脯挺得树一样直。㉓临近中午的时候,父子俩几经周折才到了县城。㉔县城真是个好地方,儿子从来没去过县城,儿子的好奇心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儿子从心眼里羡慕父亲,父亲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母校能在县城,他能在县城里读书,真是了不起。㉕走到一块开阔地,父亲异常兴奋,眼睛里放射出万丈光芒。父亲说,看,这块,就是母校的操场,那家伙。父亲的语气里跳动着数以万计个惊喜的细胞。㉖儿子满眼惊奇,眼神随着操场的开阔地而延伸而翻腾而跳跃。㉗父亲用手一指,看,那个四层楼,就是我们的教室哩。我的班在三楼,最东头的那㉘儿子当然看到了。儿子的眼睛里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高楼。儿子心想,什么时候自己能到那教室里读一天的书,哪怕是一天也就心满意足了!㉙父亲嘴里还在说,信不信?那家伙!㉚从县城回来,儿子整夜做梦。儿子的梦,当然都与父亲的母校有关。㉛后来,儿子真到县城读书。父亲对儿子说,你读书的那个学校,就是我的母校,那家伙!㉜再后来,儿子考上了大学,儿子成了城里人。㉝儿子什么都清楚了。父亲没上过一天的学,父亲在城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母校。父亲。里装的那几个字,还是从扫盲班拾来的。㉞那么父亲为什么称自己在城里有母校呢?为什么又把体委大厦和体委操场指鹿为马呢?儿子当然清楚,儿子清楚得眼睛里蓄满了泪水。(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11期)(1)依次填写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子明白了父亲其实没有“母校”(2)⑧-⑫段与小说的核心内容“父子的母校”看似无关,实则联系紧密,请说明理由。(3)儿子对父亲怀有怎样的情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情感?(4)下列有关“父亲”的语言描写,有符合人物身份的,也有不符合的,试作分析。①“那个大啊!那家伙,那个高啊!那个美啊!”②“那教室,那家伙,开阔敞亮,窗明几净。”试卷第5页,总9页 ③“信不信?那家伙!”(符合)第________句。________(不符合)第________句。________(5)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很感人,请作具体分析。(写出两点)三、作文(60分))9.题目:如果没有他们……要求:①文体规范。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试卷第6页,总9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2012年福建省泉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5分)1.CD②,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来表达自己深刻的感受,语气更加强烈2.心远地自偏,人生自古谁无死,江春入旧年,会挽雕弓如满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3.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求知的过程中,必须具备实验精神,不轻言放弃,努力把握成功的机会,爱情的真谛4.石拱桥,立交桥,鹊桥,人间天上的桥气势恢宏,桥长无与伦比,诗情画意(3)本道题要求写的是“生活中还有许多无形的桥”,生活中无形的桥有很多,例如人与人心灵的沟通、友谊的桥梁等等,这都都是比喻的说法,注意联想即可.答案示例:(1)①石拱桥②立交桥③鹊桥④人间天上的桥(2)气势恢宏;桥长无与伦比;诗情画意(或“桥上桥下景物融为一体”)(3)老师为我和同学们搭建了友谊的桥梁.(意思对即可)5.Db二、阅读(55分)6.B通“桡”驾,拿,非常,等到,客居(3)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注意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注意翻译时应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这些字词往往是得分点.本句中“惟”,只有,是关键词语.另外需要注意本题还需对句子展开想象,加以补充,符合原文意境.C7.有目标能努力重积累,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抗得住干扰创造奇迹,酝酿神话,使人生厚重、充实(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论证结构和思路,通读全篇,本文首先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然后论证主体部分反复强调每天进步一点点,文章结尾又反复强调中心论点,这样可以使中心论点鲜明突出.答案:(1)有目标能努力重积累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抗得住干扰(或“要有韧劲要有勇气要有定力”亦可)(2)要点提示:①创造奇迹,酝酿神话.(或“享受胜利喜悦,达到理想高峰”)②使人生厚重、充实.(3)首段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结尾处再次强化中心论点,主体部分更是处处紧扣中心试卷第7页,总9页 论点反复强调.(或“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假设推理和引用诗句来证明论点,从而使中心论点更加鲜明突出”.)8.父亲对儿子夸“母校”,父亲带儿子去看“母校”,儿子进了“母校”(2)此题考查对文章情节内容和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理解⑧--⑫段的写作意图,需要联系上下文,联系人物形象,联系文章的中心,整体把握.这样写对表现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对表现中心有什么作用?对故事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回答出这些问题,答案就明了了.通过阅读我们知道⑧--⑫段的描写主要是突出父子贫苦、艰难的生活状况,父亲希望孩子能通过学习改变现状,这是父亲希望儿子读“母校”的一个原因.“儿子似乎很有眼色,每当喘着粗气的父亲将要蹲下放柴草的时候,儿子都会从柴草的底下扶上一把.”等语句还能表现出儿子孝顺、懂事,正因为儿子孝顺懂事,后面写儿子到县城“母校”读书,儿子考上了大学等情节才显得更为真实.(3)此题考查对人物情感的理解.理解人物的情感,先看文章有没有能直接概括情感的词句,如果有就直接用文章中的词句,如果没有就要注意捕捉文章的细节,进行概括.“儿子从心眼里羡慕父亲,父亲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母校能在县城,他能在县城里读书,真是了不起.”这句话表明儿子敬佩父亲,他认为父亲能在县城读书,很了不起.“父亲为什么称自己在城里有母校呢?为什么又把体委大厦和体委操场指鹿为马呢?儿子当然清楚,儿子清楚得眼睛里蓄满了泪水.”儿子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流下的是感激的泪水.①③,因为父亲是个农民,对虚拟的“母校”只能含糊其词.,②,因为父亲是个没文化的农民,说不出这么文绉绉的话来.(5)此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父亲并没有上过学,但他虚拟出自己曾经读过书的“母校”,激发了儿子的上进心,父亲用心良苦,可见他教子有方.父子俩过着贫苦、艰难的生活,但父亲想办法激发儿子读书,说明父亲有长远的眼光.“父亲从村外一步三摇地走来.背上压着山一样大捆的柴草.”可见父亲很勤劳.儿子走累了,父亲还要驮儿子,也能看出父亲疼爱儿子.答案:(1)父亲对儿子夸“母校”父亲带儿子去看“母校”儿子进了“母校”(2)示例一:这部分的情节表现了父子贫苦、艰难的生活现状,是父亲希望儿子读“母校”的原因之一(或“是父子对‘母校’的向往、追求美好生活的原因”).示例二:这部分的情节表现了儿子的孝顺、懂事,使下文儿子进“母校”等情节显得真实可信.(3)①敬佩(羡慕)之情.他以为父亲读过书,是个了不起的人.②感恩(感激)之情.他明白了是父亲的良苦用心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未答出“感激、感恩”要点的,酌情扣分)(4)(符合)①③因为父亲是个农民,对虚拟的“母校”只能含糊其词.(不符合)②因为父亲是个没文化的农民,说不出这么文绉绉的话来.(5)示例:①“父亲”是个教子有方的人,他对儿子的教育是通过虚拟的美好“母校”,激发儿子的上进心.②“父亲”是个有眼光的人,他深知有知识有文化能改变人生的道理.③从“爱子之情”或“任劳任怨”作答亦可.三、作文(60分)9.【例文】试卷第8页,总9页 如果没有他们…他们一身尘土,却有着难以估测的毅力;他们一脸朴实,却有着异乎常人的作为;他们平凡卑微,却有着惠泽万方的襟怀…如果没有他们,世界不再完整.“昨夜香风传十里,如今散落一城花”,那枯黄的树叶,迎合着冷色秋风,纷纷扬扬飘落.“旧岁已除人添寿,康灵洁净千万家”,他们扫起落叶,扫帚在他们手中与地面合奏起“沙沙”的交响乐.冷清的街道上是他们忙碌的身影,黄色皮夹将瘦弱的身子裹得严严实实,露在外面的双眸专注地盯着飘零的秋叶.一扫,稳当落入簸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同一个动作,重复无数次.就是这样一个动作,这样的他们,给每一个踏上清晨路上的人以舒适.清洁工,他们是千千万万劳动者的缩影,岁月见证了他们的贡献.如果没有他们,城市没有笑容;如果没有他们,周围将是恶臭;如果没有他们,世界不再洁净.高耸人云的建筑,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与汗水.城市的每个角落,都有他们存在过的印记.“日复年复何其长,怎奈离多相聚短”,他们衣着普通,在别人阖家团圆时,他们打点行李,带着妻儿的期盼、父母的嘱咐,踏上了挥洒汗水的打工之旅.手中的锤子敲击着铁架上的钉子,每一次击打都凝聚着力量与责任.数十米高的脚手架上,是他们忙碌的身影.“日灼寒侵风雨过,血汗怜为家衣添”,火一样炙热的太阳无情地舔着他们黝黑的皮肤,简陋的工地里,没有舒适的桌椅,只有钢筋水泥与他们相伴.建筑工人,他们用汗水浇灌起高耸的楼房,“厦起楼耸功勿没”是他们的辛勤,让城市焕然一新.如果没有他们,城市缺乏时代的兴起;如果没有他们,人们没有舒适的住所;如果没有他们,世界不再耸立.社会因有他们的相伴,不断进步,如果没有他们,世界不再完整.试卷第9页,总9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10-10 09:23:01 页数:9
价格:¥17 大小:762.80 KB
文章作者: 真水无香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