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河南省郑州市 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 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9
2
/19
剩余1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秘密★启用前2023~2024学年河南省实验中学上期开学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①人们不难发现,在艺术创作中,丑成了一个重要的描写对象。照理,丑的东西只能使人厌恶,何以某些丑的东西进入艺术作品,倒给人们带来美感呢?②丑往往比美更能揭示内在的真实,更能激发深刻的美感。一般地说,美,特别是浅层的美,如鲜艳的色彩、动听的音乐,都过多地炫耀其外部,没有余力去表现其内部。这样,当面对这些“美”时,我们的心理器官就会在感觉不到其内部本质的情况下而过分顺利地移动。尽管我们也感到了愉快,但却缺少那种窥视到事物底蕴的深刻的愉快。相反,丑的对象,其外在的形态对审美感官具有阻拒性,它不会顺利地给人们带来快感。但它却具有一种吸引力,促使人们从对象的外在表象中解脱出来,而去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的真实和蕴含的意味,这样,丑的对象就给人带来一种更深刻的、更震撼人心的美感。而艺术家也就利用“丑”这个特性,表现人们的内心世界里最深邃的东西。不少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回避美,而选择了丑这种病态的、贫瘠的形态。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展览丑,而是期望激起一种持久难忘的、深刻有力的美感。③对丑的揭露、谴责和批判,是令人痛快的。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是一道美的光亮,它可以刺穿丑,使其丑态毕露而被征服。对丑的征服会使人产生胜利感而激起愉悦之情。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所作所为,只能引起我们的厌恶。但对她的心狠手辣的揭露、谴责,却使人无比痛快。在这种情况下,读者欣赏的不是恶人本身,而是欣赏对恶人的揭露和谴责。斯特洛维奇在《审美价值的本质》中指出:“丑的现象本身不会令人高兴。同卑鄙的家伙交往很少有愉悦可言。但是痛斥他却真是一件快事啊!在美的理想之光照射下,让丑的劣迹在美面前原形毕露。由于美的理想主持对丑的裁决,难道这一切不产生特殊的愉快和享受吗?”④在艺术创作中,丑作为一种内容,离不开一定的艺术形式。在艺术中,形式不是消极的因素,对内容而言,它是一种征服力量。因此,审丑快感的产生往往是形式征服内容的结果。如果一篇文学作品,所写的是病态的、畸形的、丑陋的对象,那么就单纯内容而言,所引起的是不和谐感、厌恶感或愤怒感。然 而,这些内容倘若得到了艺术形式生动、优美的表现,那么就又会产生和谐的、愉快的审美反应。这样一来,就产生了一种厌恶与愉悦相混合的情感,即厌恶中有愉悦,愉悦中有厌恶。在真正的艺术作品中,由于形式的征服力量,形式克服了内容,丑化为美,这两种情感终于融为一体,转化为一种真正的美感。在艺术创作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美的对象,由于艺术表现的拙劣,结果只能使读者兴味索然,根本谈不到什么美感;反之,一个丑的对象,由于艺术家用美的方式去想象、去表现,而使读者兴味盎然,情不自禁地叫道:“丑得如此精美!”⑤为什么丑的对象经艺术形式的表现就会化丑为美,并唤起美感呢?第一,由于形式的有力作用,丑的对象所引起的情绪兴奋(丑恶感)通过艺术幻象得到纯中枢的缓解和阻滞,不表现为外部动作。第二,由于形式的有力作用,使由丑所引起的并蓄积在心中的厌恶感、不快感等在艺术形式的溢洪道中得到舒泄。这种舒泄不但使情感在量上得到了控制,而且在质上也发生了转换,即从厌恶感、不快感转换为快感、美感。(摘编自童庆炳《陋劣之中有至好》)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般来说,面对浅层的美,愉悦更多地来自其外部,我们缺少那种窥视到事物底蕴的愉快。B.丑的现象本身不会令人高兴,但在美的理想之光照射下,丑被刺穿,被征服,使人产生胜利感而激起愉悦之情。C.一些艺术家以丑的形态为创作对象,不光是为了展览丑,还期待激起一种持久难忘的、深刻有力的美感。D.舒泄丑所引起的并蓄积在心中的厌恶感和不快感,可以使情感在量上得以控制,质上发生转换。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引用斯特诺维奇的话,有力地证明了对丑的批判和谴责会使人产生愉悦之情的观点。B.文章第④段,作者通过假设论证的方式,让我们明白审丑快感的产生往往是形式征服内容的结果。C.文章第⑤段从两个方面阐释了丑的对象经艺术形式的表现会化丑为美并唤起美感的原因。D.本文论证采用递进式,由现象到本质,深入地剖析了艺术中的丑能给人带来美感的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丑往往比美更能揭示内在的真实,更能激发深刻的美感,“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形象地印证了这个看法。B.对于《红楼梦》中的人物王熙凤,许多读者“骂凤姐,恨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说明了丑被揭露或经艺术形式表现可以产生美感。C.对于鲁迅在《祝福》中塑造的鲁四老爷、柳妈形象,我们除了厌恶感、愤怒感,体味不到丝毫的审丑快感。 D.在艺术创作中,丑的对象比美的对象更依赖艺术表现力,否则,丑的对象很难给人带来持久、深刻的审美愉悦。【答案】1.C2.D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C.“不光是为了展览丑,还期待激起一种持久难忘的、深刻有力的美感”错误,原文是“他们这样做不是为了展览丑,而是期望激起一种持久难忘的、深刻有力的美感”,可见选项中的“不光是……还是”与之意思不符。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D.文章第②③段是从内容的角度阐释丑的东西能给人带来美感的原因;文章④⑤段是从形式的角度阐释丑的东西能给人带来美感的原因,结构形式不是递进式的。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能力。A.“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不能形象的说明,“丑往往比美更能揭示内在的真实,更能激发深刻的美感”,而是来说明“丑是一种背景,用来衬托美的丽质”。C.“对于……鲁四老爷、柳妈形象,我们……体味不到丝毫的审丑快感”,从文章来看,艺术形象中的丑相,是能给我们带来审丑快感的。D项,从文章内容的理解中得不出“丑的对象比美的对象更依赖艺术表现力”这个结论,从第四段“一个美的对象,由于艺术表现的拙劣,结果只能使读者兴味索然,根本谈不到什么美感;反之,一个丑的对象,由于艺术家用美的方式去想象、去表现,而使读者兴味盎然”可见,不管美还是丑的对象,都需要依赖艺术表现力,不存在一方比另一方更需要,选项是无中生有。故选B。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7年以来,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调查组通过对湖南、河南、安徽、广西、海南和江西等省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农村存在不同程度的农田撂荒现象。如江西省萍乡市农村2017年几乎有25%的耕 地撂荒,海南省撂荒2年以上的耕地共17.88万亩,广西产粮大县横县也有近10%的耕地出现撂荒。随着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相对于农业投入大、产出小、效益低,周期长等特点,农民更愿意进城务工。另外,农民为了给子女创造良好的教育,更愿意进城务工,而放弃耕种土地,农村耕地撂荒现象在所难免。种子、化肥,农药、用工报酬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农民生产成本直线上涨。劳动工价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的成本也急剧上升。据权威机构估算,农民种地除去成本,平均每亩利润不足400元。“种上一年粮,不如进城打工半个月”。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大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7年7月,课题组在河南省固始县和息县随机抽取了110户样本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在这两个产粮大县的留村种地农民中,年龄最大的77岁,最小的34岁;其中,60岁以上的占23.6%;50-59岁的占38.2%;40-49岁的占35.5%;34-39岁的占4%;33岁以下几乎没有。“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这一普遍现象是许多省区出现农村劳动力匮乏,农村耕地大面积撂荒的主要原因。农业后继乏人,既影响现在的农业生产,更给未来的农业发展带来隐患。不仅如此,农业还面临严峻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台风,暴雨和西部干旱等自然灾害多发,2014年“威马逊”“海鸥”两大台风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08亿元,相当于过去两年农业增加值的增量之和。水是农业种植的“命脉”。多年来,农田水利设施不健全,缺水问题突出,田间水网建设相对薄弱,全国有效灌溉率仅为52%;旱涝保收农田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23%。近年来,我省西部地区干旱现象的常态化凸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目前农业保险特别是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尚不健全,农业综合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近年来,虽然财政支农惠农投入持续增加,但投入名目多、额度小,条块分割等造成的弊端日益凸显,撒胡椒面式的支持方式往往导致“事倍功半”,甚至是“事与愿违”,而部门分割带来的则是相互冲突,扶持资金得不到充分的优化配置。如农业金融中,小额贴息贷款等“惠农金融”做得比较好,而支持产业发展的“强农金融”相对不足。(2019年第314期《农田撂荒现象》,有删改)材料二:海南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深加工业,使特色产业成为促农增收的强大支撑。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力度,电商微信等网络平台扩大经济作物销售途径;改进农业产业经营模式,通过各种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行业协会把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组织带动起来,参与到公司加工产业经营体系中,延长产业链条,对各种特色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提升土地的产出效益。湖南省在全省推广了稻田综合种养,通过将水稻栽培,水产养殖技术对接和集成,做到一地双业、一 水双用、一田双收,粮渔双赢。湖南省南县,大通湖等环洞庭湖集成创新了“稻虾共作”模式,绥宁祁东县等集成了“稻鳅共作”立体种养模式,稻田综合种养既保障了农民的“米袋子”,又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湖南省益阳市农田谋士现代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由“九代”服务模式(代育秧、代病虫害防治等)向“九化”发展模式(专业化服务、区域化布局等)转变;促进粮食主产县社会化服务快速发展。材料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产粮大户更偏好集中连片、交通便利和水利灌溉条件较好的良田,而有些田地因为资金投入不足,分布零散或偏远,导致灌排水设施和田间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较差,无形之中增大了耕种劳动强度,降低了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管理能力,造成即便在少收甚至不收租金进行流转的条件下,也较少有人愿意接手耕种,以至于这部分农田被迫撂荒。还有一些租地者完成土地流转,只是为了拿到政府相关补贴,甚至租户支付的土地租金还不够出租农民用于修整收回租地的成本,使得惜地农民宁愿撂荒,也不愿意进行流转。“谁来种地”正在成为普遍面临的现实挑战。根深蒂固的“祖宗田”意识,使农民参与土地流转意愿不强,适度规模经营进展缓慢。农民心存顾虑,不敢或不愿出租土地。部分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依然心存顾虑,担心土地一旦流转出去,国家的惠农补贴资金就不能发放到自己手中,可能失去土地这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由此可见“三权”意识还未深入人心。且在土地确权落实之前,农地即便荒着,也不敢让他人耕种。土地流转是解决耕地撂荒的有效方式,但是部分地区存在以土地流转名义,改变了土地的农业用途,从事非农产业,专家指出要警惕这种耕地“非农化”现象。此外,受访基层干部和农业部门人士认为,农民普遍缺乏对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意识。在耕地的监管和使用方面,存在有关部门管理不细、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材料四:2019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意见》强调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确保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享有土地权益,不断探索具体实现形式,不搞土地私有化;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性地位,不论经营权如何流转,不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何发展,都不能动摇农民家庭土地承包地位,侵害农民承包权益。《意见》明确指出,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权依法自愿有偿转让机制等措施。《意见》强调,要完善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政策体系。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探索更多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有效途径。(来源:《农业科技报》)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2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表示,对进城农民的承包地,不得强制其放弃,中央鼓励进城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情况下,将承包地转租或者退还集体。进城农户是否放弃承包地,要尊重农民的意愿。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在土地问题上有历史耐心,不急于收回进城农民的承包地。”(来源:《经济参考报》)4.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用数据说话,分析了我国土地撂荒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B.材料二主要从发展特色农业、多渠道加强农产品的市场营销力度,立体农业、土地管理新模式等方面给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土地的产出效益的新思路。C.从材料三看,阻碍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有:农民“祖宗田”意识,部分土地耕种条件差“三权”意识还未深入人心,土地租金低,耕地“非农化”现象等。D.从材料三、四看,“三权分置”中土地所有权归农民集体所有,农户享有土地承包权,可以自己经营,也可以流转土地,流转后经营主体只享有土地经营权。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从材料一看,农村劳动力匮乏使农村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B.从材料三看,土地流转是解决耕地撂荒的有效方式,只要土地流转出去,就可以增加耕地面积。C.前三则材料采用列数字,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作比较的方式来说明问题,一目了然。D.从体裁上看材料一属于调查报告,有很强的针对性,可为解决土地撂荒问题提供依据和参考。材料四属于新闻,侧重及时报道和公布我国最近的农业政策。6.从上述材料看我国土地撂荒现象严重的原因是什么?【答案】4.C5.D6.①种子、化肥,农药、用工报酬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农民生产成本直线上涨;②农民更愿意进城务工;③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省区出现农村劳动力匮乏;④农业还面临严峻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而目前农业保险特别是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尚不健全;⑤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因为零散或偏远、设施差、“祖宗田”意识根深蒂固等原因有许多土地被撂荒。【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C项,“土地租金低”不是阻碍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文中,确定答题区域范围,联系上下文,筛选答案。A项,“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不是“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的结果,原文说“随着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大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B项,“只要土地流转出去,就可以增加耕地面积”说法过于绝对。C项,文中没有使用“下定义”的说明方式。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从原文中寻找信息,并将其进行概括组合,形成答案。我国土地撂荒现象严重的原因主要分布在材料一和材料三中。从材料一中看,①第三段重点写了种子、化肥,农药、用工报酬等农资价格不断上涨,农民生产成本直线上涨;②第二段从“随着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相对于农业投入大、产出小、效益低,周期长等特点”“农民为了给子女创造良好的教育”两个角度写农民更愿意进城务工;③第四段写农村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省区出现农村劳动力匮乏,这是农村耕地大面积撂荒的主要原因;④第五段写农业还面临严峻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第六段写目前农业保险特别是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尚不健全。材料三重点分析了土地流转过程中有许多土地被撂荒:分布零散或偏远,导致灌排水设施和田间道路等农业基础设施较差的;一些租地者完成土地流转,只是为了拿到政府相关补贴;“祖宗田”意识根深蒂固等。三、文学类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常青的草叶(孙震)花儿已经开得相当尽兴,相当热烈的时候,我的梦境里却常常只是一片纯情无涯的绿。我知道,38年前那个盛夏的热风,掠过惠特曼那些极具个性的葳蕤草叶们,无可阻挡地又追上来了。那个炎热的暑假,我在图书馆、书店里浸泡得实在惬意。当年的书店,实行开架售书。置身书架前,可以随意取阅。读不完的书,第二天可以继续,只要记住中止过的页码。当然,书店说不上欢迎站成一颗树“揩油” 读书的我,但我确实没有遭受过拒读的驱逐。我尽可安心地站读,一天又一天,而我心里时时涌动着一个念头:有钱了的时候,一定把自己喜爱的书都抱回家去。有钱的日子总也不来,买书只是隐伏于心底的一个又甜又酸的奢望,那时候,我尤为钟情于诗,凡是搜捡到的诗集,我几乎概莫例外地全都生吞活剥了。在吸吮过了为数不算少的诗集之后,隐隐总有点不过瘾的缺憾。那时我说不清什么道理,只是感觉诗人本应一泻千里的激情,是被通用的豆腐块形式过多地拘禁着了。诗人,难道正被一种什么流行病感染着吗?然而,这位大洋彼岸的惠特曼与众不同。他的诗与他的相貌竟是如此的恣肆、率真,如同来来去去无须打招呼的田野上的风。我端详着扉页上惠特曼的画像,他那满脸满腮不守秩序的如同野草一样芜蔓的胡子,和宽沿帽下那对自信得可以穿透所有雾障的眼睛,就满有理由地想:只有这样的汉子,才能写出这样的诗。《自己之歌》、《我歌唱带电的肉体》、《斧头之歌》等犹如排山倒海的波涛,滚滚而来。我捧着这本题名为《草叶集选》的书,当时是真正体验到“爱不释手”这个成语所传达的滋味了。但是不忍“释”也得“释”,当一眼看清此书封底1元l角的定价,就乖乖把它放回书架上了,我身上1分钱也没有。从没读过一天书的母亲,倒是很能体谅儿子爱书的痴心。当我委婉地向她诉说了自己的喜爱之后,她沉吟片刻,还是把钱1分不多地给了我。母亲没说一句为难的话,但我知道这1元1角钱,在她并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数。当年,人均月生活费不足8元才能吃救济啊。我记不清那天是怎么高兴地跑过海沿那条路的,反正一进书店就去书架上取《草叶集选》。可是,交书款时却傻了眼:掏遍了身上的所有口袋,还是少了1角钱。收书款的其实也还是那售书的女子。整个暑期,我几乎很少听她说话,总是穿一件绿地白圆点的短衫,静静地或站或坐在书架前。看她这件绿地白圆点的短衫,总让我想起校院里那开满莲花的小湖,便觉得她很亲切。只是弄不懂,她大大的眼睛里,为什么总是贮满了厚重的忧郁?她有我应该呼之为大姐姐的年龄,见我浑身上下搜索也找不到那l角钱,便轻轻地说:“书你拿去吧,那1毛钱我垫上。”惠特曼以他那些生机蓬勃的、散发着浓郁的野味儿的草叶,包容了我此后的若干晨昏。当我偶然对母亲说及买书少钱,书店那位女子代为垫付的事时,母亲便以为我犯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过失。她立即掏出1角钱,要我去书店还账。“她一天才能挣几个1毛呀。1毛就是一顿饭钱呢。”母亲说。我赶到书店时,却没有见到那位女子,再去,还是没有。那绿地圆白点的短衫不见了,书架前仿佛黯然了好多。那年月风云突变的事,实在太多太多。一个人的命运也常常如一片草叶,飘忽难定的。好长一段时间,我还到书店去寻找,忧郁的眼睛倒是见过不少,但那都不是她的眼睛。我那时懂事不多,却知道是不可随便向不相识者打听人的,何况打听的又不知姓什名谁。38年过去,人海茫茫,我再也没见过那位女子。欠她的那1角钱,以及远远不是钱所能涵盖的珍贵东西,看来是永远难以偿还了。惠特曼那些个性独具的草叶们,常年摇曳在我生命的四季里。白居易的著名的原上草会“一岁一枯荣”,惠特曼的草叶们不会。它们永远鲜活,蓬勃着不枯的绿意。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划线“买书只是隐伏于心底的一个又甜又酸的奢望”句,使用通感手法,形象写出自己少年时代对书的喜爱。B.母亲在得知售书员为“我”垫付书款后,催“我”去还钱。此时售书员已不知去向,这一情节暗写了社会的动荡不安。C.本文通过回忆引出自己少年时代对书的喜爱及渴求,详写了买《草叶诗集》时母亲、女店员对自己的理解与帮助。D.书店是“我”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这里“我”认识了惠特曼及其诗歌,获得了远远不是钱能涵盖的最珍贵的东西。8.文中有两处写到售书员的服饰和眼神,请分析其作用。9.本文题为“常青的草叶”,结合文本谈谈其所包含的意蕴。【答案】7.A8.第6节处的服饰描写属于外貌描写;为了表现售书员朴素清纯的美,以此来衬托她心灵的美。该节写她的“厚重的忧郁”的眼神,隐含了时代背景,为下文写她不知去向做铺垫。第7节处的服饰描写主要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着装来替代售书员,更进一步写售书员的朴素无华及我对她的难以忘却。9.(1)《常青的草叶》包含两重意思:①指惠特曼的热情奔放、自然纯真、个性独具;②《草叶诗集》给作者留下深刻的、难以忘怀的印象。(2)母亲、售书员尽管平凡的如一片草叶,甚至我连售书员的姓名都不知,然而她们在我的人生旅途上给予我的理解与帮助,让我终生难忘。【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形象写出自己少年时代对书的喜爱”错误,应该是写出“我”买不起书的无奈。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第一处在第6段,“整个暑期,我几乎很少听她说话,总是穿一件绿地白圆点的短衫,静静地或站或坐在书架前。看她这件绿地白圆点的短衫,总让我想起校院里那开满莲花的小湖,便觉得她很亲切。只是弄不懂,她大大的眼睛里,为什么总是贮满了厚重的忧郁?”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此处的关于售书员的服饰的描写属于外貌描写,结合从后文中“她”替我垫1毛钱,此处的外貌描写表现了“她”的朴素清纯,衬托出“她”美好的心灵。“只是弄不懂,她大大的眼睛里,为什么总是贮满了厚重的忧郁?”从后文“ 那年月风云突变的事,实在太多太多。一个人的命运也常常如一片草叶,飘忽难定的”以及再也找不到“她”可知,此处的“厚重的忧郁”的眼神暗示了时代背景,为下文写再也找不到“她”埋下伏笔。第二处在第7段,“那绿地圆白点的短衫不见了,书架前仿佛黯然了好多”。此处的服饰描写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以售书员的穿戴代指售书员,结合下文“何况打听的又不知姓什名谁”及“欠她的那1角钱,以及远远不是钱所能涵盖的珍贵东西,看来是永远难以偿还了”可知,此处的描写进一步写出了售书员的朴素无华以及我对她的难以忘却。【9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及作用的基本能力。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没钱买书,而又特别喜欢惠特曼的《草叶诗集》,后来母亲给钱让买,但自己却弄丢了1毛钱,后来是一位不知姓名的售书员替自己垫了1毛钱才买到《草叶诗集》,作者后来还钱,去找不到售书员。通过对情节的简单梳理,在看题目就可以明白,文章题目《常青的草叶》主要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惠特曼写诗的风格在作者心中记忆深刻;《草叶诗集》在作者心目中“常青”,意在说明作者对人生美好东西的追求永不停止。其二,“草叶”具有象征意义,“草叶”的平凡普通正如平凡普通的母亲和售书员,但在作者的人生道路上却给予了极大的鼓励和帮助,这种鼓励和帮助在作者心中“常青”。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金忠,鄞人。少读书,善易卜。兄戍通州亡,忠补戍,贫不能行,相者袁珙资之。既至,编卒伍。卖卜北平市,多中。市人传以为神。僧道衍称于成祖。成祖将起兵,托疾召忠卜,得铸印乘轩之卦。曰:“此象贵不可言。”自是出入燕府中,常以所占劝举大事。成祖深信之。燕兵起,自署官属,授忠王府纪善,守通州。南兵数攻城不克。已,召置左右,有疑辄问,术益验,且时进谋画。遂拜右长史,赞戎务,为谋臣矣。成祖称帝,论佐命功,擢工部右侍郎,赞世子守北京。寻召还,进兵部尚书。帝起兵时,次子高煦从战有功,许以为太子。至是淇国公丘福等党高煦,劝帝立之。独忠以为不可,在帝前历数古嫡孽事。帝不能夺,密以告解缙、黄淮、尹昌隆。缙等皆以忠言为是。于是立世子为皇太子,而忠为东宫辅导官,以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六年命兼辅皇太孙。帝北征,留忠与蹇义、黄淮、杨士奇辅太子监国。是时高煦夺嫡谋愈急,蜚语谮太子。十二年北征还,悉征东宫官属下狱。以忠勋旧不问,而密令审察太子事。忠言无有。帝怒。忠免冠顿首流涕,愿连坐以保之。以故太子得无废,而宫僚黄淮、杨溥等亦以是获全。忠起卒伍至大位甚见亲倚每承顾问知无不言然慎密不泄处僚友不持两端退恒推让之明年四月卒。给驿归葬,命有司治祠墓,复其家。洪熙元年,追赠荣禄大夫少师,谥忠襄。官子这翰林检讨。 (选自《明史》列传第三十八,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忠起卒伍/至大位甚/见亲倚/每承顾问/知无不言/然慎密不泄处/僚友不持两端/退恒推让之/B.忠起卒伍至大位/甚见亲倚/每承顾/问知无不言/然慎密不泄/处僚友不持/两端退恒推让之/C.忠起卒伍至大位/甚见亲倚/每承顾问/知无不言/然慎密不泄/处僚友不持两端/退恒推让之/D.忠起卒/伍至大位/甚见亲倚/每承顾问/知无不言/然慎密不泄处/僚友不持/两端退恒推让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易卜”指占卜,此处的“易”指《周易》,古人根据《周易》所记录的卦象进行占卜。B.“世子”是帝王和诸侯的嫡长子,后来特指王爷、诸侯爵位的继承者的正式封号,继承者仍须为嫡长子。C.“连坐”指中国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D.“复其家”指免除他家的赋税徭役,“复”在古代有免除兵役或徭赋的意思。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金忠深得成祖信任。成祖举事前,金忠就能自由出入燕王府;成祖举事后,金忠更是被委以重任,还做了谋臣。B.金忠恪守礼法。成祖称帝后,想要立跟随自己征战的次子高煦为太子,金忠引述古代庶嫡相争的事加以劝阻。C.金忠辅佐太子十分忠心。太子被高煦陷害,金忠脱去帽子磕头痛哭,为太子辩解,最终保住了太子及其僚属。D.金忠死后依然受到优待。金忠去世后,皇上赐驿车护送他的灵柩回乡下葬,并且封他的儿子金达为翰林检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卖卜北平市,多中。市人传以为神。僧道衍称于成祖。(2)以忠勋旧不问,而密令审察太子事。忠言无有。帝怒。【答案】10.C11.B12.B13.(1)金忠在北平的集市上以占卜谋生,多能说中。集市上的人把他传为神人。道衍和尚在成祖面前称赞他。(2)因为金忠是有功劳的旧臣所以并没有审问他,只是悄悄命他审察太子有无过失的事。金忠说没有。皇上非常生气。【解析】【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断句“处僚友”是个动宾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顾问”是一个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1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继承者仍须为嫡长子”说法有误。王爷、诸侯爵位的继承者一般为长子,但也有立少子为世子的情况。【1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想要立跟随自己征战的次子高煦为太子”B项,错误,成祖是曾经许诺过,但称帝后有大臣劝立高煦,成祖无法做出决定。1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第一句得分点:“中”、“以为”、“称”、“僧道衍称于成祖”状语后置句;第二句得分点:“以”、“问”、“密”及句子大意。点睛:本题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金忠,鄞县人。从小读书,擅长占卜。哥哥戍守通州时死去,金忠补戍,因家贫不能前行,看相的袁珙资助了他。到通州后,金忠被编入部队。金忠在北平的集市上以占卜谋生,多能说中。集市上的人把他传为神人。道衍和尚在成祖面前称赞他。成祖将要起兵,托病召金忠来问卜,得到铸印乘轩之卦。金忠说:“这卦象贵不可言。”从此后他出入燕王府中,常用所占得的结果劝成祖举大事。成祖对他深信不疑。燕兵起事时,成祖自己任命官属,授予金忠王府纪善一职,让他守卫通州。南方部队多次攻城都没能攻克。后来,成祖将他召到身边,有什么疑问就问他,而金忠的占卜之术也更加灵验,并且还时常进献计谋。成祖于是封他为右长史,辅佐军务,金忠成了谋臣。成祖称帝后,论他辅佐创业的功劳,升金忠为工部右侍郎,让他辅佐世子留守北京。不久将金忠召回,金忠升为兵部尚书。皇上起兵时,次子高煦跟随皇上征战有功,皇上答应立他为太子。到称帝后淇国公丘福等人与高煦结党,劝皇上立高煦为太子。只有金忠认为不可以,他在皇上面前历数古代嫡庶相争的事例。皇上无法决定,便将这件事秘密告诉解缙、黄淮、尹昌隆。解缙等人都认为金忠的意见是对的。于是立世子为皇太子,而金忠成为东宫辅导官,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兼任詹事府詹事。永乐六年又命他兼辅导皇太孙。 皇上北征,留金忠和蹇义、黄淮、杨士奇辅佐太子代理国事。这时高煦夺嫡的计划更加急迫,他散布流言诬陷太子。永乐十二年皇上北征回来,将东宫官属全部逮捕投入狱中。因为金忠是有功劳的旧臣所以并没有审问他,只是悄悄命他审察太子有无过失的事。金忠说没有。皇上非常生气。金忠脱下帽子磕头痛哭,愿意连坐来为太子担保。太子因此得以不被废黜,而东宫臣僚黄淮、杨溥等人也因此得以保全。金忠从行伍中起家升到高位,很受亲信和倚重,每次承蒙皇上询问,总是知无不言,但他也很谨慎,从不泄露秘密。他在同僚朋友之中从不持模棱两可的意见,在私底下常常谦让他们。第二年四月金忠去世。皇上赐驿车载他回乡下葬,命有关官员为他建祠堂和坟墓,免除他家的赋税徭役。洪熙元年,朝廷追赠他为荣禄大夫少师,谥号“忠襄”。任命他的儿子金达为翰林检讨。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题湖南清绝图韩驹故人来从天柱峰,手提石廪与祝融。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下有潇湘水清泻,平沙赤岸摇丹枫。渔舟已入浦溆宿,客帆日暮犹争风。我方骑马大梁下,怪此物象不与常时同。故人谓我乃绢素,粉精墨妙烦良工。都将湖南万古愁,与我顷刻开心胸。诗成画往默惆怅,老眼复厌京尘红。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题画诗,先用“来从天柱峰”点明故人来历,给人突兀之感;接着故作惊人之笔说他手提“石廪与祝融”,奇趣横生。B.“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上句以画为真,以虚为实;下句疑真为幻,疑实为虚:突出画艺的高妙传神。C.诗中选用的潇湘清泻、丹枫摇岸、渔舟已宿、客帆争风等一系列景物,都是动态描写,使画面富有生机和意趣。D.全诗语言清新明快,豪迈飘逸,富有“歌行体”的特点,既写出了山水画的韵味,又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15.诗人观画后有哪些感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4.C15.①惊叹画技之精妙。诗人立于画前,虚实难分,真假莫辨;② 赞叹画景之美好。凄愁而清绝的山水让诗人顷刻间心胸开阔;③厌弃尘俗向往自然。诗已成,画将去,只剩满目尘俗,不禁暗自惆怅。【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都是动态描写”错误,“渔舟已宿”属于静态描写。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故人来从天柱峰,手提石廪与祝融。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有位朋友来自衡山天柱峰,手里提着石廪与祝融。两座山峰绵亘几百里,又怎能放在小小的行李之中?起初,作者抓住画面的主体部分(两个山峰),以画为真,以虚为实,而故作诧异。以画为真,以虚为实;疑真为幻,疑实为虚。突出画艺的高妙传神。“下有潇湘水清泻,平沙赤岸摇丹枫。渔舟已入浦溆宿,客帆日暮犹争风”,山下,清澈的潇湘水轻轻泻动;水旁,平坦的沙滩、赭色的河岸,伴着摇曳的丹枫。傍晚渔船已停泊港湾,客船还在与风争雄。在较为细致地描写画面之后,又故发疑问。两次诧异产生一种奇警动人的效果,同时又说明了画面不同寻常的艺术感染力。赞叹画景之美好。“都将湖南万古愁,与我顷刻开心胸。诗成画往默惆怅,老眼复厌京尘红”,写尽了湖南山水千古悲愁,顷刻间开阔了我的心胸。诗作成,画已去,我默默惆怅;老眼四望,又厌烦起京城的攘攘尘红。产生厌弃尘俗向往自然之感。六、情景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中,诗人洒酒祭月,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慨。(2)古人常把天上的星宿与地上的州国对应,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对此有所反映。(3)《曹刿论战》中,曹刿先“__________,__________”,才让军队追逐齐军。【答案】①.人生如梦②.一尊还酹江月③.扪参历井仰胁息④.以手抚膺坐长叹⑤.下视其辙⑥.登轼而望之【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酹”“扪”“胁”“膺”“辙”“轼”。七、选择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对联常书写张贴或者刻画悬挂到楹柱上,故也称“楹联”。楹联__________,根据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可分为春联、喜联、庙联、车联等。它是以汉语独特的语言艺术为基础的一种文化样式,其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以整齐雅致的形态出现,具有形式上的美感,还在于在对仗节奏中体现声律美,__________音乐感。春联作为年俗的楹联,两千年来盛传不衰,已成为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艺术奇葩。现在我们经常看到的、__________下来的一副经典春联“()”,其意蕴便来自年俗传统的祝福仪式。它不仅代表了喜庆,还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愿望。楹联是中国文化的独特标志,就像一面旗帜飘扬在中国文化的天空,灿烂出彩。楹联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它__________,内蕴丰富宏大,内涵幽远深邃。它担负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在楹联形式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的特点,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楹联文化。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名目繁多突现流传无所不至B.五花八门突显留传无所不至C.五花八门突现留传无所不包D.名目繁多突显流传无所不包18.下列最适合填入文中括号内的一项是()A.猛虎啸山显威势,寒梅傲雪见精神B.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C.山水秀美风光丽,虎跃龙腾日日新D.双玉初谐琴瑟调,五花新授凤鸾封【答案】17.D18.B【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第一处,名目繁多:指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五花八门:比喻事物变幻多端,也比喻花样繁多。根据后面“春联、喜联、庙联、车联”可知,此处是说楹联的名称很多,应使用“名目繁多”。第二处,突显:突出地显露。突现:突然出现。 此处是说显露出音乐感,应使用“突显”。第三处,流传:事迹或作品等从历史上传下来并传播开去。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辈。区别:前者可以是纵向,也可以是横向,而后者只能是纵向;前者依靠传的对象自身的生命力和辐射力,产生跨时空的影响,后者带有主观色彩,有时甚至是当事人刻意要把某些东西保存下来并传递下去。语境是说春联的传承,是依靠其自身的生命力,应使用“流传”。第四处,无所不至: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无所不包:没有什么不被包括进去的。形容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此处是说楹联包含的内容丰富,应使用“无所不包”。【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由语境“春联”“其意蕴便来自年俗传统的祝福仪式。它不仅代表了喜庆,还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的愿望”可知,此处需填入春联,代表喜庆,含有祝福,寄托对新年的愿望。A.“猛虎啸山”“傲雪寒梅”展现的是人的精神气魄,凸显人的卓尔不群的气概,没有体现新年祝福。B.“天增岁月”“春满乾坤”点出春节的节点,巧妙融入了美好的祝愿:“人增寿”“福满门”。C.“山水秀美风光丽”是写春景之秀美,“虎跃龙腾日日新”是说人的奋起行动,有所作为的状态,与语境“喜庆”“新年的愿望”“祝福”不合,且“山水秀美”是主谓结构,而“虎跃龙腾”是并列结构,“风光丽”是主谓结构,“日日新”是偏正结构,不符合对仗的结构。D.由“双玉”“琴瑟”“凤鸾”等可知,这应是婚联。故选B。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诗人由日常现实生活触动起来的思想情感都应得到表现。可是如果你脑子里老在想着写一部大部头的作品,____,这样就要丧失掉生活本身的乐趣。为着把各部分安排成为融贯完美的巨大整体,就得消耗巨大精力。倘若你在整体上安排不妥当,____。还不仅此,倘若你在处理那样庞大的题材时,____,整体也就会有瑕疵,会受到指责。这样,作者尽管付出了辛勤的劳力,结果所获得的也不过是困倦和精力的瘫痪。【答案】①.而不关注眼前现实生活②.你的精力就白费了③.没有完全掌握住细节(不注重细节)【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能力。第一处,结合“诗人由日常现实生活触动起来的思想情感都应得到表现”“ 这样就要丧失掉生活本身的乐趣”等分析,此处主要讲不关注眼前现实生活。第二处,结合“为着把各部分安排成为融贯完美的巨大整体,就得消耗巨大精力”“倘若你在整体上安排不妥当”分析,此处主要讲“在整体上安排不妥当”造成的后果,如“精力就白费了”或“难以创作出好作品”等。第三处,结合“整体也就会有瑕疵,会受到指责”“处理那样庞大的题材时”等分析,此处主要讲部分没处理好,或者没有完全掌握住细节。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①_________,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②________。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③_________。【答案】①.①有时顿足②.②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③.③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①空根据前文“足之”“有时”,应该填写“有时顿足”;第②空根据后面的“掏出手巾拭泪”,可知应该填写“痛哭流涕”之类的句子;第③空根据前文“有时狂笑”,可知应该填写“笑”的相关句子。八、作文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老子》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强调了我们要认识自己,战胜自己;还有人说,“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不是环境,而是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舒适、安逸消磨着我们的意志,风雨、坎坷牵绊着我们的脚步,还有许许多多的诱惑考验着我们。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答案】例文:战胜自己,蝶变人生 花经风雨更娇艳,松历霜雪益挺拔,梅因苦寒自幽香,剑由磨砺方有锋。在人生旅途中,吾辈青年当战胜自己,蝶变人生。战胜自己,如大鹏般扶摇直上,莫让舒适安逸消磨我们的意志。且看古人。王勃战胜了自己的“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方能在滕王阁快意挥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从而“达人知命”,笑看人生;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没有在舒适、安逸中沉沦,而是笑对痛苦,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苏轼在屡遭贬谪后,面对贬谪之地的艰苦环境,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战胜了自己,去欣赏“山头斜照却相迎”的美景,重获心灵的富足!正所谓:“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不是环境,而是自己。”此言得之。战胜自己,如腊梅般“香自苦寒”,莫让风雨坎坷牵绊我们的脚步。再看今人。在异国他乡,经历1028天监禁的孟晚舟,没有让暂时的风雨坎坷牵绊自己的回国之路。她始终坚信,每一朵乌云都有一线希望。泪水抱怨化解不了痛苦,伤春悲秋翻越不过泥泞。与其困顿挣扎,不如心向阳光。她始终坚信,有五星红旗的地方,就有信念的灯塔;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正是孟晚舟心中的这份笃定,让她战胜了自己的孤独,战胜了自己的懦弱,让她等来了获救的曙光!战胜自己,如劲松般“咬定青山”,莫让诸多诱惑迷乱心志。正如明代吕坤在《呻吟语》中所言:“一念收敛,则万善来同;一念放恣,则百邪乘衅。”由此可见,战胜自己,当抵制诱惑,收敛欲念,战胜邪念。面对美国金钱名利的诱惑,钱学森战胜了自己,毅然选择报效祖国;面对外界繁华的诱惑,袁隆平仍然“喜看稻菽千层浪”,坚守稻田,初心不改;面对城市生活的诱惑,以黄文秀为代表的大学生村官们用青春书写引水思源的情怀,书写着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正如《老子》中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作为新世纪青年的我们,当接过中华复兴的接力棒,不畏艰险,战胜自己,一路向前。前方,是壮阔的大海;前方,是喷薄的旭日;前方,是照亮寰宇的万道霞光……【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从材料一来看,《老子》所说的意思在于强调我们要认识自己,战胜自己;而有人说的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战胜自己。实际上老子所讲与有人所说的是一个意思,那就是战胜自我。第二段材料列举现实生活中,考验我们的东西太多,一是舒适和安逸,二是风雨和坎坷,三是各种诱惑。这些东西考验着我们,想要有所成就,需要战胜自己,战胜这些考验。或者说,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各种诱惑。总之,材料所说的话题就是“战胜自我”。材料第一段名言很多,可以用名言分析法;第二段有三个并列的“考验” ,也可以分别设置成三个分论点。如确定本文的中心论点为:战胜自己,行稳致远。然后三个分论点分别为:分论点一: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分论点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分论点三:征衣未解再跨鞍,接续奋斗开新局——认识自己,战胜自己。结合三个分论点进行写作即可。从引题来看,需要针对材料谈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并且需要结合材料,联系现实生活,同时限定了写作的主题“战胜自己”。由此可知,写作的主题只需围绕“战胜自己”,具体可以列举战胜自己的事例,也可以谈如何战胜自我,战胜自我有什么好处等。立意:1.战胜自己才能实现新目标。2.所有胜利,前提都是战胜自己。3.战胜自己的才是最伟大的胜利者。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河南省郑州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射洪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南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重庆市七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河南省项城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摸底检测试题(Word版附解析)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10-07 22:44:02
页数:19
价格:¥3
大小:52.5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