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2024届高三历史(补习班)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射洪中学高2021级补习班高三上期入学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2.单项选择题的作答:用2B铅笔涂黑机读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3.主观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机读卡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史记·殷本纪》所载,从开国之君成汤到亡国之君帝辛共17代30王其中以弟继兄为王者有外丙、仲壬等14王。以子继父为王者有沃丁、小帝辛等10王。可见,“有殷一代,继王位者,弟为多数,兄为少数。弟之继位有两种情况,一是继父之位,一是继兄之位”。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存在隐患C.家天下观念受到挑战D.血缘纽带关系渐趋弱化【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商朝。根据材料“有殷一代,继王位者,弟为多数,兄为少数。弟之继位有两种情况,一是继父之位,一是继兄之位”可知,商朝时期王位继承方式主要是兄终弟继,说明此时王权的传承方式尚未形成严格的制度规范,存在着一定的隐患,B项正确;禅让制度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与血缘关系无关,排除A项;夏启继承了禹的王位,开启了家天下时代。商朝王位的继承方式体现了家天下观念,“家天下观念受到挑战”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父死子继、兄终弟继”均为血缘关系,“血缘纽带关系渐趋弱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孔子曾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孔子在《春秋》中进行的“华夷之辨”,把文化(礼乐)放在了区分标准的第一位,大诗人韩愈在《原道》中曾评论“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至中国则中国之。”可见孔子重文化的主张利于()A.确立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B.遏制诸侯割据势力的发展C.推动各族人民的互动认同D.推动礼乐制度形成与发展【答案】C 【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孔子认为“夷”与“夏”相区别的主要特征是文化礼仪上是否一致,主张以自身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德行对“夷”进行感召,这种重文化主张有利于推动各族人民的互动认同,C项正确;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孔子重文化有利于遏制诸侯割据势力的发展,排除B项;孔子所处时期礼乐制度逐渐崩溃,排除D项。故选C项。3.《诗经》三百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基本相符,形式也多是整齐的四言诗,涵盖的地域极广,体系完整且内容丰富。因此有学者推测,《诗经》应当是周王朝通过诸侯各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据此可知,《诗经》()A.创作方法受到广泛认同B.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C.体现对区域文化的整合D.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端【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诗经》三百篇的韵部系统和用韵规律基本相符,形式也多是整齐的四言诗,涵盖的地域极广,体系完整且内容丰富。因此有学者推测,《诗经》应当是周王朝通过诸侯各国的协助进行采集,然后命乐师整理、编纂而成。”可见《诗经》内容涉猎广泛,涉及到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这有利于整合各个地方的区域文化,推动文化的传播,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诗经》创作方法受到广泛认同,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诗经》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排除B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未体现《诗经》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端,排除D项。故选C项。4.下图是山东泰安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农人除草图》(摹本)画像石中所刻画的禾稼,像是在茁壮成长的高粱苗。锄头上肩稍窄有登,下部呈板镬状。这种器身较窄的板状锄,在耘锄稠密的株垅时,不易碰伤禾苗。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A.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B.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C.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政府重视粮食的生产【答案】B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推断题,准确的时空是:汉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所示为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石上,禾苗繁茂,农夫正在田间进行耕除草,结合题干材料中对锄头信息的描述,可以说明当时注重精耕细作,B项正确;材料表明当时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环境,排除A项;材料表明当时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当时农民的生活水平如何在画像石中没有反映,排除C项;画像石只是反映农民耕作的信息,并不能说明政府重视粮食生产,排除D项。故选B项。5.中国古代制定历法,一方面是“敬授民时”的需要;更重要的一面是历法准确被视为王朝是否顺应天命的标志。因此,司马迁在《史记·历书》中说“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这说明古代历法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A.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地位B.王朝巩固统治的需要C.历法决定王朝的兴亡更替D.“天人感应”深入人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背景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中的“改正朔”、“敬授民时”指的是重视修订历法,即每个改朝换代的帝王即位后要重新修订历法,以顺承天意,这说明古代帝王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更重要的一面,不是小农经济的需要,排除A项;C选项说法有误,排除C项;天人感应是指天意和人事的相互感应,为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思想的学说,认为人的行为能感应上天,上天也能影响人事,材料未体现天人感应深入人心的现象,排除D项。故选B项。6.东汉时期,外戚利用皇帝幼弱,专擅朝政,宦官拥立幼主,操纵政权的现象时有发生。东晋时期的政治舞台上外戚、宦官的身影,就黯淡下去了。这一现象折射出东晋()A.宗法观念淡化B.君主集权削弱C.门阀士族衰落D.监察制度周密【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东汉时期至东晋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晚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这些人都是依靠皇权崛起,而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兴起,君主集权削弱,因此,外戚、宦官的身影,就黯淡下去了,B项正确;外戚属于宗法范畴,宦官不属于,排除A项;东晋时期,门阀士族兴起,排除C项;外戚、宦官兴衰与监察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7.察举制创立后,选官标准经历了“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以名取人”和“以族取人” 的演变,结果“以文取人”为主导的原则、标准和方法最终成了定局。这一变迁()A.表明豪强势力推动了国家政权发展B.是官僚体制理性行政的必然C.使中央与地方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D.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迁体现了古代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到科举制的演变,反映了当时选官制度的公开竞争、平等原则和人才主义等趋向,这是官僚体制理性行政的必然,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并非以门第家族为代表的九品中正制,故无法得出豪强势力对国家政权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央与地方间矛盾进一步激化,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察举制到科举制选官标准的转变,没有体现这种转变的效能,排除D项。故选B项。8.有学者认为,汉武帝亲政后,边疆治理由“消极无为”转向“王者无外”,强调“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王者的终极目标是大一统,而不是区分夷夏,把生活于边疆的民族逐渐纳入到王化的范围之内。这一转变()A.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标志着郡国并行体制的彻底终结C.摒弃了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D.符合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目的、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汉汉武帝时期。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是:汉武帝时期的终极目标是大一统,据此可知,由“消极无为”向“王者无外”的转变合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儒家正统思想地位的确立和汉武帝独尊儒术有关,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据所学,B项表述不符史实,汉武帝时期,郡国并行制依然存在,排除B项;据所学,汉武帝时期,夷夏之防的观念依然存在,排除C项。故选D项。9.两汉时期的算赋、口赋(人头税)都是征以货币,曹操消灭袁氏势力统一黄河流域后,将其改为以户为准征以实物,规定“户出绢二匹,锦二斤”。这体现出A.北方较南方的经济优势消失B.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C.战乱动荡严重破坏社会生产D.以农为本成为基本的国策【答案】C【解析】【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曹操政权以实物取代货币是战乱动荡之下,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的表现,C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北方经济的地位,当时北方仍然是中国经济的重心所在,排除A项;材料所述实际上是商品经济发展受阻的表现,排除B项;材料并不能说明政府重视农业、以农耕为本,排除D项。故选C项。10.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才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成帝以后,“今部刺史,居牧伯之位,秉一州之统,选第大吏,所荐位高至九卿,所恶立退,任职重大”。这一变化()A.体现出取士标准多样化B.表明刺史的监察权走向独立C.助推了地方势力的膨胀D.促使政府行政效率得到提高【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起到监察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同时有荐举人才的权力,而汉末成帝时的刺史逐渐有了治吏权,十三个监察州事实上已经成为凌驾于郡之上的行政单位,而刺史也由监察人员变为地方的军政长官,这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汉朝刺史权力在不断扩大,与取士标准的多样化无关,排除A项;刺史在设置之初作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员,行使监察权力,却在后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越权干预行政,最后直接异化发展成为地方行政官员,但这与刺史的监察权走向独立不符,排除B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11.唐代绘画可以说是一个色彩瑰丽的世界。而宋代推崇逸格的绘画,追求自然,颠覆了色彩在绘画中的地位。宋代画论还以雅俗之分,将文人笔墨视为雅趣,将色彩艳丽视为低俗。这一变化()A.体现了儒学平淡恬静审美观念B.造成文人写意画一家独大的局面C.反映了理学格物致知的精神追求D.导致风俗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唐宋时期。根据材料“逸格的绘画,追求自然”“以雅俗之分,将文人笔墨视为雅趣,将色彩艳丽视为低俗”及所学可知,在理学的影响下,儒学更加追求平淡恬静的审美观念,A项正确;“造成文人写意画一家独大的局面”说法过于绝对,表述有误,排除B项;格物致知主要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与材料主旨明显不符,排除C项;风俗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2.欧阳修在上奏中告诫宋仁宗:“且武臣掌机密而得军情,不唯于国家不便,亦于其身未必不为害”,故狄青任枢密使仅四年就被罢免,此后武臣在枢密院也几近绝迹。而前线将领皆须听从文官统帅的调遣。这一现象() A.使中央政权得到了巩固B.导致边患问题严重C.强化崇文抑武治国理念D.吸取了唐朝灭亡的教训【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中欧阳修反对狄青担任枢密使,反对武将掌握兵权,请求皇帝罢免狄青职务可知宋王朝的政治生活中充满崇文抑武的规则,这一现象会继续强化宋初以来的崇文抑武治国理念,C项正确;宋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中央集权,强干弱枝,材料所涉及的宋仁宗时期的问题主要是“三冗”,排除A项;北宋初期崇文抑武,实行守内虚外的军事部署,削弱北宋边防的力量,边患问题日益严重,其并非材料中现象导致,排除B项;宋初吸取唐朝的教训,采取了重文轻武政策,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与材料时空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4-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敦煌文化成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明体系交汇融合的结晶。“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就是一个缩影……通过丝绸之路,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实现了交流和对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不同文明实现了交流互鉴。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季羡林先生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摘自新华网材料二明清之际,《崇祯历书》的编纂和应用,《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图的测绘等标志性成果,开启了天文学、数学和地图测绘学等学科向近代科学的转变,并开始了向经世致用思想方法的转变……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并不只是单向的西学东渐,与之相伴相随的还有一个中学西渐。葡萄牙在租借澳门后,中国产品如丝绸、陶瓷、茶叶等,更多地输往欧洲。一些传教士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将儒家经典如“四书”及《周易》《书经》《孝经》《诗经》《札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葡国传教士曾德昭的《大中华帝国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和思想史等方面的情况。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四卷)》与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煌文化成为四大文明交汇融合结晶的原因及价值。(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特点及影响。【答案】(1)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丝绸之路畅通;发达科技文化的吸引力;开明开放的政策。价值:史学研究价值;文化艺术价值;时代价值(交流、包容、互鉴);旅游价值;文学价值。(2)特点:文化的双向交流;内容广泛;冲击反应明显。影响:对中国:推动西方科技的传播;开拓国人的视野;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对西方:为欧洲启蒙思想运动一个重要思想动力,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等;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增强了欧洲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解析】【小问1详解】原因:一定时期的文化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应,敦煌文化成为四大文明交汇融合结晶的原因可以结合当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军事、对外、交通等方面展开分析。隋唐时期,我们古代进入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家一统、政治稳定为隋唐时期经济及科技文化的繁荣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经济及科技文化的繁荣又为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提供雄厚的经济及技术基础。敦煌“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它地处丝绸之路南北三路的分合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材料中“通过丝绸之路,各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实现了交流和对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走向了世界,不同文明实现了交流互鉴。”说明自张骞通西域以后开通的丝绸之路的长期畅通为敦煌文化的发展,为中西文明的交流互鉴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这一时期敦煌文化的发展与当时发达科技文化的吸引力紧密联系。唐朝奉行“中国既安,四夷自服”的对外方针,材料“唐代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是印度的乾达婆、希腊天使和道教羽人等多元文化的混合物。唐代大型歌舞剧《羽衣霓裳舞曲》则源于印度的婆罗门曲,并含有胡旋舞等中亚歌舞元素……敦煌文化成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明体系交汇融合的结晶。”说明四大文明在敦煌的交汇融合局面的出现与当时王朝开明开放的政策紧密相连。价值:敦煌壁画中有许多本生故事画和佛传故事画,这些画从不同的侧面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敦煌莫高窟被称作“画在墙壁上的图书馆”,印度佛教文化、西域文化、中原道教文化重叠交互影响于此,成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四大文明体系交汇融合的结晶,其史学研究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不言而喻;材料“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季羡林先生说过:‘敦煌文化的灿烂,正是世界各族文化精粹的融合,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源远流长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说明对今天仍有其时代价值;莫高窟位于敦煌东南鸣沙山东麓,在1700多米长的断崖上,像蜂窝一样,密密麻 麻排满了洞,迄今保存了2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敦煌莫高窟,给人以心灵震撼。它是建筑、文学、彩塑、壁画组成的综合艺术体,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和文学价值。【小问2详解】特点:材料“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并不只是单向的西学东渐,与之相伴相随的还有一个中学西渐。”说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中国产品如丝绸、陶瓷、茶叶等,更多地输往欧洲。一些传教士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将儒家经典如“四书”及《周易》《书经》《孝经》《诗经》《札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说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内容广泛;材料“《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图的测绘等标志性成果,开启了天文学、数学和地图测绘学等学科向近代科学的转变”与“一些传教士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将儒家经典如‘四书’及《周易》《书经》《孝经》《诗经》《札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与材料中葡萄牙殖民者占领澳门,传教士曾德昭著《大中华帝国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和思想史等方面的情况等的对比,让我们从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中明显发现东西方科技文化发展的差距,且这种差距的冲击反应是很明显的。影响: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是双向的,对东方中国而言,“《崇祯历书》的编纂和应用,《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图的测绘等标志性成果”推动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开拓国人的视野;材料“开启了天文学、数学和地图测绘学等学科向近代科学的转变,并开始了向经世致用思想方法的转变”说明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国人的思想解放和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对西方:材料“一些传教士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将儒家经典如‘四书’及《周易》《书经》《孝经》《诗经》《札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说明儒家文化在西方得到传播,这为当时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重要思想动力,中国儒家文化成为欧洲知识界反封建和反宗教的利器;通过欧洲在中国的传教士,他们初步了解到在中国,人们获得高贵地位不是因为血统,而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进而统治社会。再如伏尔泰欣赏中国孔子,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儒家文化影响启蒙思想家并推动启蒙运动的开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材料“葡国传教士曾德昭的《大中华帝国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和思想史等方面的情况。”增强了欧洲民众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材料“古代中国陈列”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它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远古时期、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八个部分。该陈列以古代珍贵文物为主要见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古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外交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突出展现了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发展特点和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展现了中华民族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对人类文明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据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展览介绍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从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展览八个部分中任选2~3个部分,拟定一个主题,并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达顺畅)【答案】示例一选择部分: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辽宋夏金元主题:国家分裂时期的民族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提炼的主题与所选内容部分形成合理的逻辑联系,只有“选择部分”,没有提炼主题不给分。)阐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相互交融,“华夏认同”扩大,华夏族主体形成,统一趋势加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和政权并列,北方少数民族南下和中原人口南迁,汉族和少数民族在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相互影响,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辽宋夏金元时期,从多民族政权并立到重建大一统,边疆各少数民族同汉族杂居相处,经过长期的交融,基本己没有什么区别,共同丰富了中华文化。(说明:围绕提炼的主题,运用“选择部分”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每个“选择部分”。)三个时期都是中国历史上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从“选择部分”整体的角度进行阐述)示例二选择部分:秦汉、隋唐、明清主题:大一统政权是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提炼的主题与所选内容部分形成合理的逻辑联系,只有“选择部分”,没有提炼主题不给分。)阐述:秦汉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隋唐时期,在魏晋时期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加强中央集权,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入繁荣时期,出现了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的局面。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空前强化,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走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说明:围绕提炼的主题,运用“选择部分”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述,每个“选择部分”。)三个时期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政权,建立或发展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疆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从“选择部分”整体的角度进行阐述)要求:主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表达顺畅【解析】【详解】根据题意要求,从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展览的八个部分中任选2~3个部分,拟定主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如选择: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辽宋夏金元,可拟定论题:国家分裂时期的民族交融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可知三个时期都是中国历史上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时期,详细说明三个历史时期民族交融的具体史实和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如选择:秦汉、隋唐、明清,可拟定论题:大一统政权是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结合中国 古代史知识予以阐述,可知三个时期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政权,可从三个历史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具体史实予以阐述,最后从整体上概括,可知三个时期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政权,建立或发展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疆域,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等等。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孝文帝(467~499年),是北魏王朝的第六任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其祖母冯太后在执政期间,力推汉化等事项的改革,孝文帝在成长时期深受冯太后的执政理念影响。北魏孝文帝上台后,对法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涉及礼教、执法、刑罚、治吏等多个方面。孝文帝知道在社会较为稳定的当时,武力已经不是治国的根本,而礼教更能让民众臣服于自己的统治。但他并没有忽视刑调的重要性。孝文帝则提出了以“参详旧典、务从宽仁”为主体的法制观念。北魏初期迁都洛阳不久之时,鲜卑族的一些权贵人士鼓动太子峋北策划谋乱,众人以为太子将会受到孝文帝的庇护,最终太子却被处以重刑,孝文帝大义灭亲消除了人们的顾虑赢得了民心。孝文帝深知“牧民者与朕共治天下”,吏治好坏乃兴废之所由,着手修改法律条文中关于治理官员的条例,更加具体地约束官员的行为。——于彦梅《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考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法制改革的特点。【答案】(1)背景:前代执政者改革奠定了基础;受中原汉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北魏社会较为稳定。(2)特点:涉及面广;礼法并用;传承与借鉴相结合;量刑公平;立法治吏【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其祖母冯太后在执政期间,力推汉化等事项的改革,孝文帝在成长时期深受冯太后的执政理念影响。”可推出前代执政者改革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北魏孝文帝上台后,对法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涉及礼教、执法、刑罚、治吏等多个方面。孝文帝知道在社会较为稳定的当时,武力已经不是治国的根本,而礼教更能让民众臣服于自己的统治。”可推出受中原汉文化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北魏社会较为稳定。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10-05 04:40:02 页数:10
价格:¥2 大小:68.18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